第一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扎西小学 何玉莉(2017年7月)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应用微课, 最终目的是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微课的引入,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合理地利用微课,能够牢牢把握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深化教学影响,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
一、微课的引入,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现今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往往是些重点、难点,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教学时,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同时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解疑,将学生的疑问讲解透彻。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在课堂设计上:一是从动手操作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通过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摆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教学教学目标设计上:
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微课技术给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主动去收集并分析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观点相互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判定,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得出:将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用十几减去减数再加上几十得到算式的差,或者将被减数拆成几十几和十,用十减去减数再加上几十几得到算式的差等计算方法,在学生合作交流后,再通过多媒体微课演示,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三、微课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用成绩说话”是社会和学校对教师考评的主要依据,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会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微课技术可以展示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组织、提炼学生熟悉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教学契机,把应用意识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数学应用图形规律教学,以微课技术让学生看教师布置,通过微课浏览图形规律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微课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
第二篇: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具备强大生命力;微课程能够为小学数学翻转教学地实现提供强大地课程支持,翻转教学使微课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一)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在教学《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我通过录制微视频着重让学生找出求商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乘法口诀求出商。以学生为主,在课前自学与本课有关的视频,学生在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自己在家学习了本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仔细揣摩直到理解。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与视频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教师给孩子的学习指导和建议。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活动,这样的预习也更有深度,更有成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第二天的数学课就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
(二)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的有意识的分组: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有一定错误的学生分别进行重新分组。在整节课上,学生们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组长的组织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他们先是自主的对预习作业的反馈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而在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孩子们依旧是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的研究着,在研究中争辩着,在争辩中提升着。这样的分组,让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共享;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得。
(三)课堂教学时间得到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当教师进行有效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第三篇: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课堂,早已不仅是“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如今的上课有着更丰富的含义,现代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百度词条解释,“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校信通、微信,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为可能,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学校一堂课40分钟,微课每堂仅6分钟至10分钟,只讲一个知识点、一个公式或一道典型例题,更方便学生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突破知识上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各年级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校信通”、“微信”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按需求索,有问必答,这不等于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了一位教师爸爸,教师妈妈。通过微课他们不会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随问随答。这才是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微课老师能时刻陪伴在他的身旁。随叫随到。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资源。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到位,我们虽身在村小,但也踏上了教育现代化的快车。多媒体教室的配套到位,使微课的实施有了保障。学校要求我们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开展微课的培训学习、开发应用等相关工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微课的一些基础理论,也有了积极尝试的勇气。我知道了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从视听传播、教学思路、心理感受三个层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微课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建设之重心由助教向助学转变的重要契机。”(杨满福,2013)。微课设计中要注意三个关键问题:选题、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对教学信息处理展开重点论述。在选题上要强调内容的价值性、适用性、契合度;在教学策略上以有意义接受学习为理论基础,落实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情景化教学策略。总体来说,微课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供学生课外复习,查缺补漏;②用于翻转课堂,起教授新知的作用;③用于拓展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有了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生是微课的主演,教师是微课的导演。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会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我认为无论出于何种使用目的,都需要明确:第一,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不是老师;第二,微课的主要使用时间是课外,不是课内;第三,教室不是微课使用的主阵地。作为一种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微课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有用和有趣,否则无法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微课设计的核心原则必须是以学生是微课的主演。得益于我们是村小,在我们学校有一方红领巾种植园,每周五的田园种植护理活动是学生最最开心快乐的时光。我们用手机记录下了学生活动的点点滴滴:一年级种植园里辣椒18棵,茄子比辣椒多5棵;二年级地里种了4行玉米,每行8棵;三年级种了4行黄瓜,每行16棵,6行西红柿,每行32棵;教师根据我们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在菜地的设计,种植的设计,收获的测量等等进行导演,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当我的教学课件中插入了学生在红领巾种植园里的活动录像,活动图片,在这样的情境中揭示我们的教学内容,在活动中提出我们的数学问题,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的超水平,教学效果也是超一流。如三年级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回到《进位乘》那节课,课堂中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三年级种植园地,4行黄瓜,每行16棵,6行西红柿,每行32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此的高涨。学生在微课中最需要得到的信息是知识、技能本身,他不需要看到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因此,并非教学内容的一些因素和环节,如教师个人形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乃至学习竞赛等传统课堂教学环节,是完全可以省略的。微课不是课堂录像的微缩版,更加不是视频公开课、示范课、精品课。因此,微课不需要展示教学活动过程,只需要展示教学内容本身。用学生熟悉的事件为知识载体,这样的课学生感到亲切,这样的课也能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与新课标要求的数学生活化不谋而合。
二、微课要根据学生的思路展开设计
一堂好课要根据学情设计,一个好的微课,就更要要善于分析学生的特点,要用学生看问题的思路来引领教学内容的组织。按照学生的思维重组知识呈现顺序,真正做到在教学思路上“以学生为中心”。比如,问题解决思路就是一种常用的设计策略。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微课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困难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顺着学生的问题思路展开内容讲解,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整理条件,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微课就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兴趣点、疑惑处入手。教者将例题“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改编为“我们学校红领巾种植园里三年级种了3行土豆、8行花生和4行玉米。土豆每行7穴,花生每行6穴,玉米每行5穴。土豆和花生一共有多少穴?”面对这样的情境,在配上学生当时在种植园内种植的鲜活画面,对于需要解决的这一生活的问题学生的兴趣立即就起来了,学生表达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见解,条件太多容易混乱。我想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将这些条件整理一下。面对学生的想法,老师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并且提醒学生整理之前最好能有条件。于是学生水到渠成的就有了按植物的种类整理条件,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等等鲜活的见解。这里解决问题不是说教,而是学生真正的需要。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解题的关键还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中。微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驾驭,在于教师充满人情味的耐心讲解,在于透过语言信号传递出来的亲和力、感染力。我把这节课以微课的形式通过微信发给家长,在学生独立面对类似的习题解答时,提供给学社再次理解和使用、反复观看,这里我发现微课就传递出与集体教学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学生会有一对一教学的亲切自然感,微课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我在你面前,我为你讲解”。
三、微课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找准问题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始,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微课的设计当然也不能例外。在自主性学习中,解决问题往往是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学习驱动力。在微课设计中,巧妙的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统领学习内容,引导学习思路。在上面的例子中,设计者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用一系列问题不断触碰幼儿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种植园里我们的瓜果蔬菜品种真丰富呀,他们长得整整齐齐真让人喜爱,可是我们把它写下来怎么就看的眼花缭乱了呢?你能想办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当学生按植物的种类整理好后提问“土豆和花生一共有多少穴?”等问题的提出后,继续引领学生思路“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这些问题的设计,巧妙地串连起教学内容,搭建起知识的框架。在微课中,提问、分析、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找准问题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一般来说,提问的切入点要尽量结合实际,不要单纯从知识的角度提问题,问题的内容最好处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中。
四、微课的设计来自生活回归生活
教学实践证明,与真实情景相关联的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为长久。来自于生活中的学习学生是不请自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发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学习不应该与现实脱节而应该紧密关联。在数学课堂中有机渗透人文教育、品德教育也是数学老师不可或缺的。教学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微课中使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讲故事的策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关注力。在一道有关节约的数学问题:1公斤大米约含米40000粒,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足可养活3.5万人。此处除了相关的数学问题之外,笔者播放了一个关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微课中,设计者通过讲述一粒大米的旅程,在大米从播种的那一刻起到端上饭桌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故事(种子育秧、农民伯伯田间管理、收割晾晒、脱粒成米、烧饭的奶奶淘米煮饭),当我们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小朋友餐桌上的浪费,整个教学过程情景真实又充满故事性。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以后我们食堂里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数学课堂一次无心插柳的微课,让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取得如此出色的教学效果。
总之,每一位富有教育激情和教学智慧的老师都应因地就宜、因材施教,设计出学生欢迎的微课。现今“微课+导学案+个性作业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方兴未艾,变革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校园资源网建设,开发了校本教材,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在班级内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化环境。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可怎么改?怎么才能改到让教育不再束缚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创造力?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我们要以网络、微课等多元载体,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真正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促进教学与学法的创新。希望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早日走进千家万户,早日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教育带来春天!
第四篇: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一)、实施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6、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7、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二)、实施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
1、选取课题
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设计内容
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3、提高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
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
4、开拓教师的视野。
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
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6、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
做微课,需要了解并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比如PPT,录屏,截屏等。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三)对教育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 “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第五篇:浅谈微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推荐)
浅谈微格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引言
随着微格教学在小学的不断普及,关于如何开展好小学微格教学已成为众多相关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没有微格教学参与的教育活动一般是不存在的。小学生由于理解语言的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强,更多关注教师的体态行为。微格教学是教师与小学生沟通的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种独特的辅助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微格教学,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以无声胜有声。
一、微格教学的概述
微格教学又称态势语言或无声语言。就是指综合运用人的手势、眼神、动作、表情等微格教学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曾对语言等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过多次实验,最后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有声语言+55%的微格教学。由此可见,微格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还负载着许多新的教学思想。通过微格教学的运用及其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使语言不仅生动有趣,还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微格教学主要分为:
1、神态语:指一个人的神情态度,它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1)表情:主要指人的面部表情。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全部可以从表情上反映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表情了解人的心理内部活动,表达心理的表象。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复杂千万倍的语言。”
(2)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睛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疑问、喜怒、赞成与否。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爱迪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都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教师的眼神要使小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
2、手势语:指一个人为了表示某一意思而通过手所做的姿势。它比姿态语的幅度要来得小,是微格教学中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丰富的表达力。教师常用的手势语大概分成四类:第一、指示性手势语。教师运用事物或图画进行教学时,常结合手势语帮助提问。第二、演示性手势语。此类手势语演出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理解。第三、指挥性手势语。此类手势语的特征在于指挥小学生活动,用于教师指挥下演示教学。第四、象征性手势语。它是用来描摹人、物的行和貌。
3、姿态语:指身体各部位器官,例如手、足、头等在教学中的系列的协作行动来帮助小学生对课文进一步了解,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动作。数学教学是以听说先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语言的接受,主要是依靠老师的姿态语将一些枯燥的语言表演成一段生动活泼的片段来帮助他们记忆,让他们的思维随教师的动作描述来思考。
二、微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特点
在数学课堂上,微格教学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具有以下特点:(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小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比其它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小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2)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微格教学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小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小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表情、行为、举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因此,微格教学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3)暗示性:小学生对数学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的表情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算式时,教师常常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小学生一点儿暗示就可以了,而且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数学反复解释更加准确;(4)灵活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面部表情有 25000种,手势有7777种,眉毛有40多种动态,眼皮的闭合有20-30种„„这些都是口头语言无法直接表达的内容,却可用“微格教学”灵活而形象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和运用微格教学的灵活性,就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分析性:微格教学有时比语言解释更清楚、更直观明了。(6)情境性:微格教学的“数字”是单一的手势、眼神或表情等。连续的手势组合成手势群,眼神和表情组合成面部表情系统即“算式”。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单一的表情或手势也能表达多种意思,要想知道具体的含义,必须把它们放在“算式”和特定情景中去加以理解。
三、微格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微格教学从侧面间接刺激了小学生的潜意识,从而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起到了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小学数学教学。其中,以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尤为突出。
(一)面部表情——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晴雨表
在所有的微格教学中,人们了解最多的就是面部表情。因为,人们的喜怒哀乐往往会形之于色,令人一望即知。面部表情最为直观地展示出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平时说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大部分指的就是该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否和蔼可亲,是否对小学生具有亲和力,是否给小学生提供了一种相对宽松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小学生能在比较平和的心态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同时,小学生的面部表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和调节。一个好的教师就会做到不时地观察小学生的表情,以便更好地调控课堂教学。
1、教师的表情激励小学生的参与
教师的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当一个教师自己的面部表情丰富多彩时,小学生才会真正乐于其中。一位好的教师如果能将微格教学适当、灵活地表现在课堂上,不但能突显重点,更能够提升个人的魅力!
这其中目光交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面部表情之一。目光交流是人类的又一种交际方式,有时甚至于胜过语言交流。目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室管理办法,也是营造良好教室气氛的方法。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会注意持续地扫视整个教室,并与每个小学生的眼神接触,了解小学生的动态,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
另外,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一颦一笑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有直接联系,他们会因为喜欢你这个老师而喜欢上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曾有个孩子这样对他老师说:“孙老师,有些时候我总是害怕自己语音不准或心里没把握而不敢举手发言,但每次看到你微笑着投来鼓励的眼神时,我就有勇气举手发言,因为我不想让你失望。”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上课时尽量学会微笑,尽量使自己在课堂上有更加丰富的面部表情。从而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有胆量学习数学。因为,你的学生是一群小朋友,积极主动性和模仿能力本身就比较强。教师的一颦一笑,甚至同一句话使用的不同口气,都牵动着孩子的喜怒哀乐。又因为他们是初涉数学,对数学、对这课堂环境还很陌生,也容易胆怯。教师多给他们一个微笑,就能使他们多一份勇气与信心。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
2、小学生的表情促进教师的教学
小学生的面部表情能很明了地展示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使教师能比较顺利地了解到小学生是否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因为他们还处于单纯的生理阶段,喜怒哀乐往往都写在脸上。当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显示出一种疑惑、询问的目光时,教师就应当主动停留,并予以解答。在哈佛大学广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才会转变成小学生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才会转变成小学生的能力。当面露笑意,积极参与活动中来的时候正是一个教师最为开心的时候。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做到不时地注意小学生的表情反应。当孩子们没有显出任何表情反应时,教师就应意识到这一部分孩子们还不太懂,还要反复练习;当孩子们显出轻松愉快积极的表情时,教师就会明白这一部分他们已掌握了,可以轻松过去了;而当小学生显出疲惫、无精打采的表情时,教师就应注意适当改变一下形式、加入一些小游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令他们能打起精神来,积极参与、投入到课堂中。
(二)手势、动作——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捷径
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天性,灵活运用微格教学,帮助小学生理解。小学生对数学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对教师的手势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手势、或动作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容易激发出他们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促进师生交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手势语表达指令、组织课堂
小学生初上数学课时,对教师的一些常规指令、课堂用语还不熟悉又听不懂,很容易产生无助感。这时教师就要借助一定的手势语来表达指令。如讲“停”时运用大家所熟悉的篮球裁判常用的暂停动作;讲“站起来”时用掌心向上的动作;讲“坐下”时用掌心向下的动作;讲“好”时用表示“3”的指型来表示;请他们“打开你的课本”时同时用双手作打开的动作;请他们“合上你的课本”时又同时用双手作合拢的动作。准确无误的手势会大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觉得学数学既容易又有趣。
2、利用手势、动作辅助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一个细微的眼神、小小的动作都能引起他们的思维运动。因此,无论在教学单词、句子还是对话时,微格教学的恰当运用都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兴趣,对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1)利用手势、动作教学数字
如在学习1-10这几个数字时,可以通过五个手指的不同姿势来分别表示这十个数字。数字游戏有看手势说数字、顺数、倒数数字竞赛等,这样做小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很好。
(2)利用手势、动作教学指令语、句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部动作反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部动作反映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又称TPR肢体反应教学法,它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语言教学法。它强调小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并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给予反馈。不要求小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甚至不要求小学生重复语言,只要求小学生能听懂并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即可。它的中心灵魂就是运用老师的动作、表情、眼神、手势等微格教学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老师说“NO”的时候辅以摇头、摆手、表情不高兴、撅嘴等小动作,孩子就会明白它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形象。小学生大感兴趣,不由自主的就想跟老师做动作,并且会跟随老师大声说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TPR活动中,如果配上一定的快节奏的音乐,就能使其成为最佳的数学节奏训练活动。而适量适时的节奏训练对于数学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之一,更是数学学习气氛的调节剂。往往音乐声一响,节奏一出来,小学生们就手舞足蹈跟着会念了。
运用了动作进行表述,小学生既易理解又感兴趣,还能轻易地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这样的例子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举不胜举的。所有这些指令、句子都应该运用夸张的微格教学表现出来,强调了学习内容也就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再配上节奏感强烈的音乐,真正寓教于乐,使小学生能从实际意义上在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生机盎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3、利用手势、动作给予小学生鼓励
在课堂上对于表现好的小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师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物质或口头的。而往往忽略了微格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奖励方式。对于表现好的小学生,翘起一个大拇指,与小学生握个手,都会对小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心灵上得到了抚慰,感受到被重视、被肯定的喜悦,那是任何物质奖励所无法达到的。对于犯错误的小学生,通过一个爱抚的动作,把心中宽容的态度表达出来,都会使小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西方一位教育家曾说过:Tell me, I will forget.Show me,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曾倡导“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微格教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如水中鱼、林中鸟,在自然、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自由表达,体验学习的快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微格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总有它的两面性,微格教学也不例外地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微格教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受学生感情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如果学生平时对人的各种体态所包含的内容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微格教学便无法真正地让数学教学活起来。换一句话说,就是运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还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理解微格教学能力的问题。
其次,微格教学对数学教学工作者本身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和模仿表达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微格教学,正确地传授知识给学生。一旦用错了,教学效果便会适得其反。
再次,微格教学所能传达的信息量远没有有声语言或文字的含量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所选择,不能盲目地将每一内容都用上微格教学,如果这样做,那么微格教学就成了教学中的主要语言,势必会喧宾夺主,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小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向小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同时也要考虑如何避免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结语
微格教学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是教师与小学生沟通的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理解微格教学的直观性、交际性和暗示性等特点,综合运用其面部表情、手势及动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同时也要考虑如何避免微格教学在运用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