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寿县二中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句式
【考点提示】
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在高考中很少直接命题来考查文言句式,但在文言翻译、文言断句中往往涉及,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混淆点。
【真题回放】
1、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2009全国高考浙江卷)此题涉及到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的知识。“人之所有”的后面,省略了“书画”,翻译时要补充完整;“惟恐其不吾予也”的正确语序应为“惟恐其不予吾也”。全句翻译为: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全国高考山东卷)此题涉及到被动句的知识。“常不见听信”中的“见”表被动。全句翻译为:申甫屡次把他的谋略陈述给各位公卿,却常常不被听从信任。
3、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全国高考江苏卷)
此题涉及到省略句、状语后置、主语后置的知识。正确的语序应为“以(其)嫁时之衣殓,吾贫甚矣可知也”。全句翻译为: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放人棺材,我太贫穷,就可以知道了。
【内容详解】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鱼我所欲也》)(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 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讨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以上两句是判断句吗?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倒装句式
倒装句式也称变式句,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等几种类型。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②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韩愈《师说》)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②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③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④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⑤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3、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⑤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⑥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①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②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③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
5.“相”字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充当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可译为“我”、“你”或“他(她)”。例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6.“见”字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充当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可解释为“我”。例如: ①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孔雀东南飞》))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 宾语前置小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二)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北)南”即“战(于)河(北)南”,应理解为“于河(北)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例如: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⑤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⑧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⑨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李朝威《柳毅传》)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这种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以下四种句式:
⑴、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鸿门宴》)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⑤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司马迁《苏武传》)
⑵、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刘勰《文心雕龙》)
⑶、中心词+数量词(定语)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司马迁《鸿门宴》)⑷、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徐柯《冯婉贞》)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③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彭端淑《为学》)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②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五)多重倒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考生辨析不全。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多重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深入。
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2)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
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殽之战》)
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殽之战》)
③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千金市马)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 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讨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较为固定的语法意义。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整理如下:
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②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司马迁《荆轲刺秦王》)译文:群臣仓猝惶急,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用手搏斗。
2.“……,抑……” 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兵,(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①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褚少孙《西门豹冶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项羽《垓下歌》)②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办(安置)?
8.“是故”“是以” 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译文:因此,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或“……原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译文:老师,是用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 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 译为“有可以拿来……的”
例: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译文: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12.“庸……乎”译为“哪里……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译文: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14.“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表猜测。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译文: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译文: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15.“……之谓也”“其……之谓也” 译为“说的就是……”“大概说的是……吧” “岂……之谓乎”译为“难道说的是……吗?”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这大概 说的是 李将军 吧?
②岂管仲之谓乎?
译文:难道说的是 管仲 吗?
16.“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 17.“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8.“有……者” 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蒲松龄《促织》)译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19.“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0.“能无……乎” 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1.“(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22.“安能”“何能”“何得”一般译为“怎么能”。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何(奚)……为?”“ 奚以……为?”(“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例: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要 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而向南飞 呢?
24.“岂(顾)……哉(乎)?”、“独……哉?”“宁……乎”可翻译为“难道……吗?”
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译文:
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课后小结:这一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现代汉语已与我们所接触的文言文有了较大的差别。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第二篇: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贾凤英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文言文的考点 2.归纳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思路
3.通过练习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教学重点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思路分析
三、教学方法
对月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归纳翻译句子的原则和方法,归纳筛选信息题的答题思路,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
学生结合以往作的练习归纳文言文考点: 1.实词的解释
2.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的把握 3.文意的把握
4.句子的翻译(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气等)
(二)例举月考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指出翻译中存在的错误。1.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
只吸纳家世清白的女子,那些长得美貌、漂亮的女子并没有被留下来。2.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名门旺族的子女,很多都穿着很低俗且不漂亮的衣服来掩饰自己的相貌。3.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人亦莫能加也。
王朴性情刚毅果断,又看见书信给了世宗,凡是他想干的,当时没有感到困难的。可是没有人超过他。
4.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天下不认为管仲有多么贤能,却认为鲍叔多么能了解人。5.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
刚好赶上到俊臣所管辖的地方,看守的人一路奔走,就在帛上写了几句,放在他的衣服中。
教师归纳出现错误的原因:
1.望文生义;2.句式错误;3.重复啰嗦;4.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三)文言文翻译的相关知识的回顾
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准确)
达(通顺)雅(有文采)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3、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留
扩
补
换
调
删
(四)技巧点拨:
1、如何筛选与整合信息?
(1)预读文意题,以“题”悟意。
(2)初读选文,整体感知。圈点勾划,以“文”会意
(筛选信息)(3)锁定区域,准确比照。抓住歧点,综合分析(整合信息)(学生结合曾经做过的题来解释)
2、命题人设置误项时的几个常见角度(第6题)⑴ 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 事迹张冠李戴; ⑶ 时空错位;
⑷ 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 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 强加因果关系。
(学生结合模拟试卷1-5中的第6题加以分析)
(五)练习巩固
其一:(《高考模拟试卷之六》第二大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4.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表现王彦章忠义正直的一组是()6.对原谅有关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翻译句子:
(1)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 不肖,所谋无不用。(2)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
(学生回答,教师告知正确答案,学生进行自测评定,分析错误的原因)
提示:实词(采分点)——不肖、俟、诛、谢
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天祥字宋瑞……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至元十五年十二月,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1、下面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深恨于此
遗憾 .B、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殉职 .C、天祥方饭五坡岭
吃饭 .D、庶天下忠臣义士
希望 .
2、翻译句子:
(1)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2)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七)课堂小结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2.筛选信息的方法。
第三篇: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范文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内容: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 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 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2]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 非死,则徙尔。
⑦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3]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4]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 为予群从所得。
④ 恐为操所先。
⑤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
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
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1.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4.何由知吾可也?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6.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7.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8.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2.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6.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7.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8.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第四篇:文言文断句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断句
——高考专题复习(教案)龙门中学
何第雄
试题演练
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2006年高考广东卷)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人哉
试题解析
完成这道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通读全段,理清文段的思路,把握内容的要点。例如,这个文段开头提出观点“交友之道难矣”;接着从“当意气相得时”与“至事变势穷”两个方面论述观点;然后递进“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引出对杜环事迹的评价。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本段大意,断句就有了保证。其次,要确定词在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语序句式。比如“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之间有较多的对称句式,“事变势穷”是由两个主谓短语组成的并列短语,“至„„”即“到了„„时候”,故“至事变势穷”应该断开;“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中的“不能”后所带的是并列关系的宾语,则不可随意断开,这些文言对称结构的特点,都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仔细揣摩、自觉归纳并逐步形成语感才能掌握。第三,借助常用的虚词断句。如文段中的“难矣”、“多矣”、“养其亲乎”等带虚词的词语,就是断句的语言标志。
参考答案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人哉
考点分析
给文言文断句,是考查考生有否真正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韩愈在《师说》中说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小学”,指的就是学句读(学断句)。为什么要对“小”的方面学习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不能断句,就读不懂未断句的古书。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
解题思路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另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辅助我们断句。
考点演练
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2004年北京卷)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①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② 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之
③ 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④ 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近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
⑤ 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 不 可 极 深 不 可 测 也
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2005年辽宁卷)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庄 宗 与 梁 军 夹 河 对 垒 一 日 郭 崇 韬 以 诸 校 伴 食 数 多 主 者 不 办 请 少 罢 减。
3、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①太宗(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按可诬一世之人
②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③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④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参考答案:
1、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2、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3、①太宗(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按可诬一世之人!”
②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①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②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③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④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上)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五册文言文复习。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五课时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翻译:即使有精美的食物,不品尝也不会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因此说,认真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知识上还存在迷惑不解之处。知道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在教学时发现了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进一步加强学识修养。因此说:敎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啊。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例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①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三、高考真题演练(2008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1,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2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4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1劬(qù):劳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ū):忽然。4劙(lí):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恶,此处应为疑问语气词,怎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劙颈以塞责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与以往一个课内,一个文段中的虚词不同,两个虚词全出自文段,尤其需要代入原文理解。A兼词,于之;代词,代之塾师;B什么;怎么。C 都是顺承连词。D介词,使;目的连词,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本题要注意题目要求是“直接”表现两人兄弟情深,④是侧面表现。⑥是表现张讷受伤很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B项应该是张诚从自己家里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做饼。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答案: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答案:“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1)注意“无论”古今异义,“樵”名词用作动词,“纵或”固定结构,“且”,“归”使动用法。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非”否定判断句式,“夫人”古今异义,“何”“生”“以”,注意后一句的省略。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找准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踩分点
2、学会怎么样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准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译文: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遗憾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二、知识链接
1、请看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A组: B组:
行李之往来 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怜体无比 复夜引兵出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相如引车避匿
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小结: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
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
三、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又如下列词语:走 去 池 尝 亲戚 臭 江 河 好 涕 牺牲 烈士` 爪牙 谤 卑鄙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小结:词语的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练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一词多义
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莫名其妙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四、高考真题演练(2008全国卷二)
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
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乃,竟然。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 A昙首有识局智度 一毫不受于人 B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妇女不得为饰玩 C诛徐羡之等,平谢晦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D 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注意题干要求“分别”、“受赏识”和“善治家”这几个关键词。A第一句是文中对王昙首的评价;C第一句是王昙首的功劳,第二句表明王昙首的举止严谨;D第二句表明王昙首不居功。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家庭融洽”文中没有提到。“遇事咨询昙首”是高祖的交代,但文中没有说太祖照着做。
11.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答案:(1)既然参加了神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也有坚强的意志。(2)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1)注意“既”“从”“自”“立志”的翻译;(2)注意“衅难”“赖”“速断”“故”“戮”的翻译。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
2、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译文: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二、知识复习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
成分:〔定〕 主 ﹙状﹚ 谓 〈补〉 〔定〕 宾
词类:形容词 名词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数量词 代词 形容词 数量词 代词 副 词
三、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
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
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
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B、倒装句:
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 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2)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3)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三、强化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1、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沛公安在?
8、时人莫之许也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高考真题演练(2008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中考查的文言实词在中学所有课本的文言文中都可以找到出处,所以复习时回归课本非常重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也有一些推断的方法,如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断,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推断,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推断等。D项“度”解释为常态,容度。《史记》选读中的《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尽失其度”。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所选文段中传主吴汉一生的主要事迹,以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为标准,选择了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让考生选出符合要求的一组。要求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和作者使用这句话的目的。①、②、⑥句都是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而③是从侧面表现,而非“直接”,④是吴汉不允许士兵贸然出兵,不是激励士气,⑤说的是吴汉利用时机进逼成都,和激励士气无关。用排除法,选择B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C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考查考生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四个选项都是用现代文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进行的概述,实际上语言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与否,本题设置的每一个选项所需要的阅读区间都不是很大,设置的错误点也不是很大,不需要考生分析全文才能得出结论,只要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完全可以找出选项与原文的不同。C项中说吴汉“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而原文是“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意为吴汉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而非选项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2)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比”,近来。(《祭十二郎文》)“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3)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就”,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前置;“并”,合并。
【错因】没能字字落实,文通字顺。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2、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些固定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一些固定句式,并掌握句式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
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译文: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二、阅读下面的的练习,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修改。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6、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7、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9、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10、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1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