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24时计时法评课
《24时计时法》评课
本周,有幸学习了张老师教学的基于学生微视频预习的《24时计时法》。感受如下:
一、培养学生比较、总结和归纳的数学素养
课堂上,张老师通过让学生比较说说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两种计时法建立清晰的概念,理清两种计时法的异同,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总结和归纳能力。
二、数学紧密联系生活
通过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张老师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24时计时法,为什么使用24时计时法,让学生感受到24时计时法的便利和重要性。同时,在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同时,又让学生针对几个例子进行两种计时法的换算,巩固对两种计时法的运用。
三、融数学文化与课堂中
张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认识24时计时法后,在课程结尾简要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计时法发展演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在钟面上表示出24个小时,教师出示申请了专利的在钟面表示24时的钟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更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不足:在教学把24时计时法换算成12时计时法时,在学生发表想法后,教师的总结过于简单,没有系统梳理两种计时法进行换算的依据。
第二篇:24时计时法评课稿
24时计时法评课稿
在林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不再退缩,而是主动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不再从众,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惑,提出自己的问题。数学课不是知识的灌输与模仿练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成了“精彩”的主体。
林老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是,也决不放弃课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责任,尊重学生的思路而又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教师成为创造“创造精彩的人”。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造“精彩”。课堂的“精彩”是师生心灵与心灵、智慧与智慧碰撞的“火花”。林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民环境,让学生感到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才会有这样的创造。如:让学生来定这节课的研究内容,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找准起点,让学生能够创造“精彩”。林老师不断寻找顺应学生思维而又高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课始,以猜电视节目为材料,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是带着知识、经验来探究的,课中,林老师还用一条直线把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也为认识钟面的分界点奠定基础。
(3)激发情趣,让学生乐于创造“精彩”。林老师上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课堂变得灵动,富有情趣,如:给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取名字、当回小小推普员等,整堂课都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学生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4)开放教学,让学生易于创造“精彩”。林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注意避免教师的权威者的角色影响,设计的问题多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发展性。如: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哪一种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应该怎样转化等等,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教师的问题设置给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也就容易迸发“精彩”
第三篇:24时计时法练习题
第一节
****年**月**日
1、练一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生日的游戏。
国庆节是
___
月___
日,小强:“妈妈的生日比国庆节早一天。”
教师节是__
_
月__
_日,小红:“我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
儿童节是
___
月___
日,小青:“我爸爸的生日比儿童节晚三天。”
劳动节是___
月___日,小伟:“爷爷的生日是劳动节这个月的最后一天。”
2、填空题
(1)2010年在广州举办亚运会,这一年二月份有()天,是()年。全年共有()
天,有()个星期零()天。
(2)
八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3)8月1日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后一天是()月()日
3.判断下面的说法
(1)
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2)
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3)
一年中有3个大月是相连的。()
(4)2月份只有28天。()
(5)
第三季度共有91天。()
(6)2008年2月28日是星期四,3月1日就是星期五。()
(7)
只要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定是闰年。()
4、填空题
(1)
王爷爷是在()年2月29日出生的。
A.1986
B
.1948
C.1938
D.1982
(2)2008年的上半年有()天
A.181
B
.184
C.182
(3)2008年9月4日是星期四,10月4日是星期()
A.六
B
.日
C.一
D.二
(4)
明明的生日比“八一”建军节早一天,他的生日是()
A.7月30日
B.7月31日
C.8月2日
5.识别真假通行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小侦探。
有一个逃犯持日期为2009年2月30日的假海关通行证企图逃走,经过验证口时,警察叔叔一下子就发现了这是个假通行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应用题
(1)
小红读一本书125页,每天读9页,从8月20日开始读,她能在9月1日开学前读完这本书吗?
(2)2007年的1月8日是星期一,1月25日是星期几?
第二节
24时计时法练习题
1、我来填一填
(1)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下午5时()
上午8时15分()
中午12时()
晚上9时()
凌晨3时()
晚上11时()
(2)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7时()
10时25分()
18时()
15时40分()
21时8分()
晚上11时()
2、(难点题)填空题
(1)电影从19时30分开始,经过2小时20分结束,结束的时间是()时()分。
(2)《四驱兄弟》这部动画片,下午2:15分开始放映,15:40分结束,这部动画片放映了()小时()分。
(3)
同学去郊游,路上用了1小时45分,上午8时到达目的地,它们是()出发的。
(4)
小亮21时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小亮睡了()小时。
3、(易错题)判断
(1)
一天是12小时()
(2)妈妈早上8:30分上班,中午11:0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3小时30分。()
(3)
下午6时就是18时。()
(4)23时15分就是11时15分()。
4、应用题
(1)一列火车21时15分发车,第二天早晨5时25分到站,列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2)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从2008年8月8日开始,晚上11时30分结束,这场开幕式进
行了多长时间?
(3)一辆客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上午9时发车,下午4时到达,甲、乙两城相差多少千米?
第四篇:24时计时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版三年级数学下冊第一单元《24时计时法》,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1、说教材;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难点;
4、说教法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4时计时法”作为计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主动了解24时计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 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了解24时计时法,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因此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计时法之间的互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较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媒体演示、指导观察、组织交流、点拨提示等方法,以使教师定位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学法上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体验、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实现师生间动态的对话,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2、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3、灵活应用,深化新知
4、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通过你知道这是个什么节目?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刻是几时?等问题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可能会呈现:7时、晚上7时、19时、晚上19时,紧接着展示新闻联播的画面,通过屏幕上的“19:00”,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辩论,通过辩论得出晚上7时也就是19:00,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二)、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整个新授环节共包括4个小环节:
1、观察节目预报,获取信息;
2、认识24时计时法,探索24时计时法的原理;
3、对比观察两种计时法、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
4、联系实际,延伸知识。
主要借助以下4个问题作为引领:
1、什么是24时计时法?
2、这两种方法有何区别?
3、这两种方法相互间怎么转换?
4、生活中哪些要用到这些计时方法?
1、观察节目预报,获取信息
为了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份cctv少儿节目预报单,以提问的形式说说从这期节目预报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说出自己喜欢的节目播出的时刻,板书时刻,然后课件展示这些时刻的十二时计时法,让学生把对应时刻进行连线,初步检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已有水平。再次问学生,一天还有其它的时刻吗?从学生的答案中选取整时刻,分类、按顺序板书到黑板上。
2、认识24时计时法,探索24时计时法的原理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时刻,询问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比如“15时是几时这样的问题?16为什么就是下午4时?”,首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评价,然后师生借助钟表,通过拨表让学生明白十五时的含义,同时让学生理解钟表内圈和外圈数的含义及对应关系。顺势让学生想一想:时针指着5时,表示的会是什么时刻?时针指着8呢?指着12呢?这一些列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人看得清楚、不产生误会?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小组成员讨论、探索,利用教具操作,最后师生交流,引出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为了更直观让学生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在这里我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再次直观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午夜12时(0 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午夜12时(0时),时针又走一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也就是1日=24小时,并且知道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这一环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24时计时法,同时也突显了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生进一步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规律做好铺垫。
在学生理解了两种计时法之后,师生一起把一天中的整点时刻补充完整,形成如下的板书。这个教学环节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借助钟表这一数学模型,让学生亲历“数学化”的建构过程,突破难点,为学生开展后续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同时也为这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比观察两种计时法、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
对比观察这两种计时法,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的横向、纵向对比观察,学生会得到一下三种发现:
1、普通时计时法前面有文字而二十四时计时法没有。
2、普通计时法从凌晨1时到中午十二时变成24时计时法,数字没有变化
3、普通计时法下午1时到午夜12时的时刻变成24时计时法,数字发生了变化。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找的非常准。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三,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引导学生通过对板书的纵向对比,归纳、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即:13时之后(包括13时)普通计时法+12=24时计时法。得出规律后,再问学生为什么加12就能变成24时计时法?加深巩固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让学生做到既要让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比观察两种计时法这一教学环节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同时也很利于学生建构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4、联系实际,延伸知识。
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通过“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讨论交流后,要充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三)、灵活应用,深化新知
为了更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依据本课的学习重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3道不同层次检测题目,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填一填:用两种方法表示时刻,这里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说一说:结合银行门牌、汽车站牌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从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3)写一写:火车票(出示火车票)张叔叔从大连去齐齐哈尔,她下午几时前到大连火车站比较合适?请大家把想法写在本子上。2、3题,在提升对学生24时计时法的认识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学生谈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反思自己学习方式的习惯。
接着安排了一道开放题,看钟面让学生大胆地说说这时老师可能在做什么,通过让学生大胆的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最后以鲁迅先生一句时间名言结束教学,激发孩子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六、说板书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以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
总之,为了让学生学好“24时计时法”,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去总结,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是合作者、引路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以上是我对24时计时法的说课。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24时计时法》参考教案
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
(二)使学生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初步掌握简单的计算(口答)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三)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启发谈话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事先录好的一段)同学们刚才听到播音员所说的“19点”、“19点30分”、“22点15分”等在我们的钟面上能找到吗?播音员所说的也是一种记时法,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种记时法——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师: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那么,你们想一想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
(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学生回答同时老师板书)
学习24时记时法
用24时记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然后老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师: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反馈练习
(1)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九第2题,列成表格进行综合练习.
(2)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时 下午6时 晚上10时 下午2时(3)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2时 5时 30分 24时 16时 18时45分(4)分组对练.
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 答:16时)一组把24时记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 答:晚上8时)教学例1:(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口答)默读题,说说18时20分、22时40分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师:18时20分表示开车时刻,22时40分表示到达时刻.时刻一般用“几时几分”来表示.
老师把钟表模型拨到18时20分.(现在这火车从北京开车了)请一个同学拨钟表到19时20分.
师: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多少时间?(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1小时)再请同学拨钟表到20时20分.
师:从18时20分到现在路上行了多少时间?(从18时20分到现在路上行了2小时)再请同学拨钟表到22时20分.
师: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行了多少时间?(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行了4小时)这时,老师再拨分针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 师:你们看到又行了多少时间?(20分)想一想,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多少时间?(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4小时20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线段图.请在图中标出这列客车开车的时刻(18时20分),及这列客车到达石家庄的时刻(22时40分).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怎样想这列客车在路上行了多少时间? 经充分讨论,学生回答:(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中间经过 4小时,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又经过20分,所以这列客车路上行了4小时20分)教学例2:
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出示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师:这个牌子上的时间是什么记时法?(普通记时法或是12时记时法)这个营业时间是分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出示第二张营业时间牌.
最近这个商店换上了一块新牌子. 请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19-8=11(时)比较两张营业时间牌的计时方法. 比较全天营业时间的计算方法.
从而可以看出,24时计时法的优点:简明、方便.(三)巩固反馈
(1)口答,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投影出示)①17时是下午几时? 23时是晚上几时?
②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他上午在校多少时间? ③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2)填空.
①李老师早晨7时到校,下午6时离校,每天在校时间是()小时. ②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如下: 第一次:6:00~10:00 第二次:11:00~15:00 第三次:19:00~0:00 全天播放时间共()小时.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质疑.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学习24时记时法,有关时间的计算,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老师在讲24时记时法时,比较细致,采取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联系.通过例题、比较,使学生确认了24时记时法比较简明、方便.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运用直观教具,画线段图的教法.全方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轻松掌握24时记时法,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灵活计算有关时间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