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02:3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一篇:《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教学设计时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学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只不过由于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开始首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哪个重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感受人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重,不能光看包装的大小;并通过观察食品包装上的重量标示引出新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重量单位的欲望。

2.操作体验,认识概念。

在教学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集体探索的学习氛围,自己动手,称一称两袋盐有多重、1千克大概有几个鸡蛋,掂一掂拎一拎1千克米、盐、鸡蛋有多重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观念后.再通过称称重的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感受几千克的重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数学的目的,体现了“在需要中学”的思想。

3.运用图片、实物,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集体观察了各种学生带来的秤和配套的教学图片,目的在于,突破难点,加深印象。观察商店物品的重量,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重量的知识。介绍各种称的名称及称量规则;演示称2千克、3千克、4千克等物体的重量。

教学困惑和建议:

1.由于学校没有各种秤的教学用具,至使好多称物品的环节不能按计划进行。

2.教材有配套的光盘可以帮助我们教师突破难点和使一些过程动画化。但学校的电脑又坏了,预先设计的一些播放环节没有能实施,只能改为看书。

发现问题:学生把生活中的市斤和千克混淆,今后设计教案要加进区别和联系。

第二篇:认识千克教学反思

认识千克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只不过由于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开始首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哪个重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感受人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重,不能光看包装的大小;并通过观察食品包装上的重量标志引出新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重量单位的欲望。

2、操作体验,认识概念。

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教学经验又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教学中,我注意摆正学生的位置,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我决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我决不替代,而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我充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集体探索的学习氛围,自己动手,称一称两袋盐有多重、1千克大概有几个鸡蛋,掂一掂、拎一拎1千克米、盐、鸡蛋有多重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

3、回归生活,巩固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丰富多彩的。教授完新课,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到商店或菜场或超市,去看看,拎拎哪些物品重1千克,从而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在复习课的反馈中,我看到显然学生在寻找1千克的物体时就能更多地联系实际:“我去超市看到过有的味精、食盐大约也是1千克”、“昨天妈妈拆开的洗衣粉大概也是1千克”。真正做到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样的教学就自然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逐步增强数学意识

第三篇:克千克认识教学反思

《克千克认识》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克与千克单位,但对于学生来说,在脑子里并没有形成1克和1千克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无论是课前情境导入,还是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课后的练习设计,都应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1、从课前实践调查入手,初步认识克与千克。

在课前,我就布置了回家调查自已喜欢的物品的质量的作业。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直接进行汇报:我的体重是23千克,一袋牛奶的重量是250克、一包方便面的重量是100克,一包QQ糖的重量是20克,一袋大米的重量是3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65千克,我的书包重3千克„„学生的回答有声有色,说明大家在课前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克与千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把学生的回答按“克与千克”进行了分类,从而让学生体会比较重的物体重量一般用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物品重量一般用克作单位。

2、利用好教具,让学生研究与体会1克、1千克物品的质量。

我运用了天平和台秤,由于学生在课前都准备了1克、1千克及其他重量的物品,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拿出1克的物品,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感知1克到底有多重,再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感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此物品的重量是1克,例如:一个图钉,一个花生仁,我的橡皮等等,同理教学1千克。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互相估一估、比一比带来的物品的质量,一千个小石子,一千个玉米粒,我的铅笔刀,等等,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认识。

三、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

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第四篇:《认识千克》教后反思

《认识千克》教后反思

西街小学

李双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都很积极,这可能是由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当我提问:怎样比较这两袋食品的重量?有的学生立刻想到了用秤称一称,有的学生又想到了可以用手去掂一掂。当我刚要表扬发言的学生时,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然后回答道:“老师,还可以将两袋食品同时从一个高的地方放下来,哪个最先落地哪个就重。”学生能想到这种比较的方法确实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这种方法不正确,但是这个学生的想法是非常好的,说明他爱动脑筋,敢于打破常规思路、敢于创新,我不禁为这个学生感到高兴,同时也让班级其他的同学为他精彩的发言而鼓掌。由此看来,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思维常常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介绍秤的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别介绍了自己见过的秤,并且说出了秤的基本用途,甚至还介绍了一些我没准备介绍的秤,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由此我想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将表演的舞台让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放飞思想,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此外,学生能够根据台秤秤面上指针的指向,正确地读出所称物品的重量,丝毫没有遇到困难,这一点也让我感到意外。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我准备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生活素材,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五篇:认识千克和克.反思

《认识千克和克》这一单元知识点简单,大多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中。三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好玩好动的时期,在课上有实践操作的经历,自然是十分开心的。纵观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做法和反思:

一、整合课时,让学生因动而学

为了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带物品:苹果、桔子、鸡蛋……于是我将新课和最后的《称一称》整合起来,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带来家中各种各样的称和不同的物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掂物品、称物品、数个数,并由组员记录38页的表格,而我则巡视学生实践的过程,10分钟下来,孩子们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并尝试掂了掂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这些重量的大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天的数学课真有趣啊!”“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没有用只言片语,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下课了,因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我奖励他们共同分享带来的水果。一个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要是天天这样上数学课就好了!”

其实,在整合课程上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让学生在科学课时自己来操作一下托盘天平。虽然教参上并没有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我想只有孩子亲身经历感受过的知识,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建立正确、真实的表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准备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学生4人合作,称一称10克黄豆。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和生活是密布可分的,尤其是这一单元,每个课时的作业都安排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数学、用数学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和千克、克有更亲密的接触,我组织学生去菜场、超市进行调查,比如: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去菜场,看看妈妈买的菜各是几千克,再把你和妈妈买菜的过程写成一篇数学日记。这样的作业既是学生乐意的,也给工作繁忙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子机会,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当然,批改“调查作业”老师很累的,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需要一一阅览,有的还需要年级组的老师交流,但我们乐此不彼。因为,我和孩子们一样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知道了洗衣粉有100克、250、500克等不同包装,也知道105颗桂圆重1千克……此时,我犹如走进了超市,正在享受购物的快乐一般。

三、回归原始的教学方式 自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装备,我们的教学手段也随之丰富起来。精美的PPT,深情并茂的动画,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可看着孩子们鼻梁上悄悄架起的眼镜,我总有些心疼他们。

《练习四》的教学,我一改往日的练习课教学模式——做一题讲一题,用原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于是,孩子们把窗帘打开,教室里顿时亮堂堂的。我先让孩子们交流学习单:

1、哪些物品重1千克?、哪些物品重1克?

2、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 3、1千克=()克。

然后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1—6和思考题,做得快的小朋友自学“你知道吗”。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最后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有的放失的对习题进行讲解,高效率的完成了书本练习的教学。

这节课孩子们没有在开着日光灯的教室里上课,少受了40分钟的白色污染。教学效果也没有受到影响,我想:以后上课,我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

下载《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1、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生活的情境。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这些特点,我创设了我们学校的兰文化特色的代表人物“宝宝源源......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到校外搜集包装袋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调查现对质量单位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

    认识千克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莲沁小学:郑灿凤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 2.在实践活动中,体......

    认识千克教学设计

    认识千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

    《认识千克》教学设计

    《认识千克》教学设计 西街小学李双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