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老兵,我带你们回家”(组图)(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2:0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远征军老兵,我带你们回家”(组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远征军老兵,我带你们回家”(组图)》。

第一篇:“远征军老兵,我带你们回家”(组图)

[导读]缅甸,还有数万名中国远征军战士的遗骸,不知所终。战争结束66年了,没有人知道,在深山老林里面,是否还有幸存的老兵,在等待着,等待着我们接他回家。转播到腾讯微博

9位流落缅甸的老兵回国,受到一路礼遇(杨涛摄)

战争结束66年了,没有人知道,吞噬了数万勇士的野人山,到底是什么模样;

没有人知道,胡康河上的白骨,是否有人精心拾起; 没有人知道,那些没有回家的孩子,到底身藏何处;

没有人知道,在深山老林里面,是否还有幸存的老兵,在等待着,等待着我们接他回家„„

2011年4月10日,孙春龙在他的微博上留下这样一段文字:

日本防卫厅研究所战史室著《缅甸作战》记载,日军在缅甸投入兵力308501人,战死185149人,回国118352人。同样一场战争,中国战死在缅甸的军人的数量,目前还只能精确到“万”,而且说法不一,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孙春龙,1976年出生,陕西铜川人,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社会调查部主任。从2008年开始,他持续关注、报道并帮助中国远征军老兵。

他刚刚从缅甸回来,历时月余,总共访问了25位老兵,包括新发现的4名老兵;杭州的一个朋友托他带去了5.5万元,给老兵们每人发了两三千元的慰问金;他此行的目的之一,是联系当地华侨,以重建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我想做的,就是让那些真正的英雄,在迟暮之年,能感受到这个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庇护过的国家的子民,对于他们的礼遇和尊重。”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回家后,老兵王子安在姐姐的墓碑前长跪不起(张朋摄)刘召回凭早已作废的外侨证,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孙春龙摄)

请宽恕我的无知 请宽恕我的无知!

在我出版的《异域1945》以及公开演讲中,我开头都说了这句话。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2005年的夏天,我去缅甸“金三角”采访,偶尔碰到一位国民党老兵。他得知我是北京来的记者时,突然异常激动地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说我们不抗日,那么你去国殇墓园看一看,看看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

老人的指责让我无所适从。我努力回忆着我所接受的历史教育,期望能搜索到一丝一缕的信息回应他,但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甚至连国殇墓园是怎么回事也一无所知。

我的迟疑与平静,让他的激情荡然无存。之后,是沉默。我能感觉到其中的绝望,但意识不到其中隐含着的震撼。后来,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国殇墓园,伫立在满山遍野的墓碑前时,那种震撼如排山倒海般袭来„„

李锡全是我采访的第一个中国远征军老兵。他的远征,直到2008年10月才结束。

2008年3月,我在缅甸密支那采访了他。抗战结束后,李锡全流落于此,再也没有回过湖南常德的老家。得知他竟然70年来和家人没有一丝联系时,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等我回国后帮他找家。

回国后,根据李锡全写下的有关家乡记忆的信息,我在博客上发了一个贴子。5月9日下午,仅仅一天时间,李锡全老人的家就找到了。他的侄子李谷伯得知叔父还在世时,在电话里激动得不能言语。转播到腾讯微博

孙春龙

我一定要接你回家

我立即托缅甸华侨董宝印将这消息转告李锡全。次日,董宝印告诉我,李锡全在听到消息后痛哭不止。这并不是我想像中的激动和高兴。

董宝印说:“他哪敢再去想回家的事啊,年轻的时候想回去,但找不到,也不敢回,现在年纪大了,也没攒下钱,不去想这事了,死心了,家却找到了,你说他能不伤心吗?”

听了这话,我终于明白当初我告诉李锡全要为他找家时,为什么他神情漠然。年迈的李锡全靠卖柴火为生,每捆柴火卖1000缅币,仅仅相当于6元人民币。我坚定地告诉董宝印,请他转告李锡全,我来帮他回家。

就在准备帮助李锡全回家的准备过程中,汶川地震发生了,我又去了灾区采访。有一天,手机响了,传来李锡全颤抖而又急切的声音,“祖国发生地震了,我还能回得了家吗?”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一定要接你回家,一定!始料未及的是,帮助李锡全回家的困难远远大于我的预想。筹集资金是第一道槛,屡遭挫折之后,我将预算压缩到两万元钱,依然没有人愿意资助。甚至有两家企业的老板,开始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但听完我的讲述,得知李锡全是国民党的老兵时,气愤地对我说:“你到底想做什么?”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缅甸,中文写着的“日本人墓地”(孙春龙摄)

母亲,我回来晚了

幸运的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在《潇湘晨报》的帮助下,李锡全回家一事终于募到了路费。

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李锡全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护照,入境最多按边民身份对待,只能在云南省内活动。要想抵达他的老家湖南,政策是不允许的。无奈之下,只好铤而走险,在无法办妥合法证件的情况下,大家为李锡全买了从昆明到长沙的火车票。10月19日17:45,李锡全乘坐的K472次列车抵达长沙火车站。

虽然晚点4个多小时,但在长沙火车站,依然有上百人自发地打出“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等横幅,欢迎这位英雄回家。李锡全走出火车站的时候,人们突然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国际维和部队的国防科技大学教员李洪乾,上前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李锡全随身所带物品中,有一本上个世纪80年代买于密支那的中国地图册,装订已经开胶,页码散开。见到我们,他拿出这本地图册,一页页地翻,在湖南那一页停下来说:“我的家就在这里,想家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来看。”那一页,被翻得最烂。

回到家乡的次日,小雨中、母亲墓前,李锡全长跪道:“母亲,我回来晚了,我回来晚了!”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殇墓园,漫山遍野的远征军墓碑(孙春龙摄)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李锡全的回家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他也入选当年的感动中国候选人。有一天,一位朋友忽然问我:“在缅甸还有多少像李锡全这样的老人?”我知道,自己又该启程了。

2009年2月,我即将启程再次前往缅甸的时候,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热播。“走啊,我带你们回家”,成为剧中经典的台词。有点神经质的伪团长龙文章,就是利用这句话,给了那群溃兵一个希望,让溃不成军的败兵走在了一起。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路上,我就不停地默念着这句话。

在缅甸仰光、曼德勒、腊戍等地,我又找到了林峰、张富鳞、刘召回、经明清、韩天海、王之平、张浩东、王子安、陈华、张家长等老兵,他们大部分从来没有回过家,有近乎一半和家人失去联系。

媒体同行们给了我极大的支持,他们相继为老兵找到了失散70年的亲人。刘召回在四川广安的弟媳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哥哥还活着,即使我把刘召回的照片传真过去,她还是不敢相信,我只好告诉她:等我把大活人给你接回来吧。2009年5月30日中午1时许,9名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组成的回国寻亲团,顺利抵达缅甸边境九谷。这一次,由我所供职的《瞭望东方周刊》主办,云南省公安厅以及瑞丽市委、市政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让老兵有尊严地回家

跨过畹町桥,就是祖国。但意外再次出现,老兵们在缅方口岸办理出境手续时,突然遭到了拒绝,对面盛大的欢迎场面让缅方的工作人员变得谨慎起来。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一位心急的老兵悄悄告诉我,畹町桥旁边有很多小道,不用办任何手续,他们从这些小路就可以跨越国境。我断然否定了这位老兵的建议,我说,要让你们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祖国,你们不需要再做偷偷摸摸的事情了。

已经等待了70年,还在乎多耽搁一两天时间吗?尊严已经被践踏了半个多世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难道还不能以一种体面的姿态回到自己的祖国吗?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交涉一度陷入僵局。而畹町桥中方这边,两位着装整齐的武警礼兵已经就位,记者的长枪短炮对准了桥头,上百名前来欢迎的群众望眼欲穿。终于,在当地侨领的不懈努力下,缅方终于答应为老兵们办理出境手续。这一归途,正如老兵们的一生,充满了悬念、曲折和变幻。

在老兵们回到祖国的每时每刻,我都会刻意安排一些细节,让他们享受这种本应得到的荣光和礼遇。在国内的航班上,机长会向同舱的乘客广播这群特殊的客人,全体乘客均会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一些老兵还会被机长安排到头等舱;在老兵各自的家乡,有大批的志愿者,在机场、酒店拉起红色的条幅,手捧鲜花,夹道欢迎„„

再也没有人能够讲述了

当老兵步履蹒跚地跨过当年出征的畹町桥时,我一直有一种自责:如果在10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就发起组织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回国寻亲团„„然而,时空已经无法穿越,遗憾也在不断地发生。

生活在曼德勒的老兵韩天海,本来也要随着这支队伍回家的,但直到我去接老兵回家的当天,韩天海的家还没有找到,更让人担心的是,韩天海的手脚已经浮肿,身体十分虚弱。大家最终决定暂时不让他回国。

2009年5月30日,老兵回到国内当天,缅甸一位华侨打来电话,说韩天海背着铺盖来到他家,说是要回家。我心里十分难受,立刻找四川的媒体,希望加大报道力度,尽快为韩天海找到家。

幸运的是,《成都晚报》的消息,最终联系上了韩天海在四川的家人。我让韩天海的家人准备了两箱四川特产,他的孙女又给他写了一封信,带给了韩天海。一个月后,韩天海去世。

我曾两次采访韩天海,每次他都不停地给我讲当年的战斗情景。我离开时,他都说,等有时间,我给你从头到尾讲一遍,可以写一本书的。而今,这个中国远征军老兵的故事,再也没有人能够讲述了。

除了认同,我们还有什么牵挂的事情呢

当有一天,我们终于静下心来,意识到这段历史的弥足珍贵,想去倾听时,还能找到讲述者吗?

老兵林峰送了我一本他写的回忆录,其实只是三张大16开的纸,配了一张封面,上面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我的军旅生活》。字是手写复印的,侧面用胶带粘贴在一起。

我让林峰签上名,他慨然应允,戴上老花镜,十分认真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许多老兵都有这样的回忆录,凌乱的描述与满篇错字的文字里,是历史的真实细节。但却因为经历者的卑微,被忽视,被遗忘。

韩天海在得知亲人的消息,吃到家乡特产的一个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而缅甸木姐的老兵王子安2009年5月回国探亲半年后,与世长辞。老兵去世后,他们身边的亲人第一时间告诉我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自责。

但他们的亲人却异常感激地对我说,老人走得很是平静。

在缅甸曼德勒采访老兵张富鳞的时候,他就曾用手指着我的鼻子质问我说:“你说,你说中央电视台为什么不来采访我?为什么?”我和张富鳞讲过一些老兵的心愿得到满足之后就撒手而去的事情,但张富鳞觉得,对于一个老兵来说,能这么满足地死去,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除了认同,我们还有什么牵挂的事情呢!”

无法弥补并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

2010年8月起,我开始利用微博为流落在缅甸、云南等地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找家。生活在云南施甸的董赵朝就是这样找到家的。董赵朝,原名刘黎剑,四川三台县人。为他找家是从2009年7月开始的,因为地名变化大,加上老人记忆模糊,一时没有消息。

一位研究地名的朋友看到我的微博,找到了董赵朝老家现今的地名,并实地寻访,找到了他的家人,看到他家的族谱上有董赵朝“被抓壮丁后流落云南,后人失去联系”的记载。

这让我非常激动,我立即打电话给云南的志愿者,让转告董赵朝已经找到家的消息,并做好回家的准备。但志愿者后来告诉我,老人已经去世好几个月了。缅甸曼德勒的老兵张家长,2010年的5月托人带话给我,希望能回广东老家探亲。我告诉他,广东天气正热,等到秋天吧,而老人最终没等到秋天到来。同样是曼德勒的老兵张富鳞,通过《齐鲁晚报》为他找到了山东济南的家人,当我赶往缅甸准备接他回家时,他却不愿意。或许是看出了我的无奈,沉默良久之后他突然说:我害怕自己死在路上。说完,指指墙角,我才发现,那是一块墓碑,写着:张富鳞先生墓。

我常常想起二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说过的一句话:对二战老兵的亏欠已经无法弥补。但无法弥补并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

帮助老兵实现一个心愿

2010年11月,我又联合陆川、王小山等,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帮助老兵实现一个心愿”活动,至今已帮助53名老兵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参与者中,有姚晨、沈星、李小萌(微博)等知名人士,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朋友。

甚至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我是一名刚刚从监狱里面出来的人,我还没有挣到钱,但我希望能帮助这些老兵。”和我一起组织这项活动的志愿者说,我们一定要坚持把这个活动做下去,直到送走最后一位老兵。

帮助的是凤毛麟角的幸存老兵,但温暖的,却是一个民族。

老兵的心愿各种各样,有的是希望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有的只是希望能买一身新衣服,而更多的只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获得一枚纪念章,甚至找人聊聊天。

生活在云南腾冲的老兵张金正,也是通过微博为其找到河南的亲人的。他的心愿是尽快见到自己从未谋面的弟弟。但因为身体原因,老人已无法回到河南。在热心人士的资助下,我们安排他的弟弟和侄子前往腾冲去看他。没想到,就在他的弟弟已经抵达保山市,再有两个小时就要到达腾冲的时候,老人却陷入了昏迷。这一消息牵动了许多朋友的心,大家焦急地在网上为老人祈祷。奇迹发生了。在家人告诉老人,他的弟弟马上就要赶到时,老人竟然开始说话了,最终见到了自己的亲弟弟。一个多星期后,老人离世。

要回家的,不仅是幸存老兵

湖南老兵吴远焯,为了得到一枚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让他的儿子到北京来找我。他的儿子是个老实的农民,一脸小心翼翼的样子,让我感到的是无地自容、是愧疚。

我最终未能满足吴远焯的心愿。2010年9月28日,吴远焯抱憾而去。后来一位朋友发现淘宝网有一枚这样的纪念章在出售,重金买下寄给吴远焯的后人,嘱咐放在老人的遗像前,也算是一个安慰。

吴远焯想得到的纪念章,是2005年由胡锦涛主席签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这枚纪念章,显示的是一个大国的包容。但遗憾的是,仅有很少的国民党老兵得到了这枚纪念章。

“明白告诉自己的官兵,国家从来没有也不会忘记和抛弃你们。”这是美国影片《护送钱斯》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即使今天,美国依然不惜成本地寻找当年在朝鲜战场或者越南战场牺牲的官兵遗骸,将他们带回祖国安葬。但是在缅甸,还有数万名中国远征军战士的遗骸,不知所终。战争结束66年了,没有人知道,吞噬了数万勇士的野人山,到底是什么模样;没有人知道,胡康河上的白骨,是否有人精心拾起;没有人知道,那些没有回家的孩子,到底身藏何处;没有人知道,在深山老林里面,是否还有幸存的老兵,在等待着,等待着我们接他回家。

要回家的,不仅仅是那些幸存的老兵,还有那数不清的、飘荡在异域的亡灵,以及,这段用中国军人的生命铸就的历史。

第二篇:带老兵回家的人----孙春龙(定稿)

带老兵回家的人----孙春龙

一位记者和缅甸远征军幸存者的回家路带老兵回家的人

文/刘旭阳 陈舒倩(实习生)编辑/ 戴敦峰 图/摄影/ 孙春龙 标签:带老兵回家的人

1942 年,中国远征军开拔缅甸,与盟军一起在印缅与日军展开激战。在这场历时3 年零3 月的战争中,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 万人,伤亡近半。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当年的远征军老兵至今仍流落在缅甸,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一次偶然的邂逅,让记者孙春龙的人生轨迹与这群老兵交织在了一起。他毅然辞职,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带这群老兵回家!”

2005年是孙春龙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在这之前,他是中央媒体的调查记者,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总编助理,一位年轻有为的媒体人。

然而不久之后,正处在职业生涯黄金期的孙春龙却突然提出辞职,转而成为“老兵回家”这项公益活动的发起人、策划者。

这一切都源于2005年在缅甸的一次采访,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与一群长期被故国遗忘、如孤儿般飘泊异域的老兵交织在一起。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2005年6月中旬的一天,国际禁毒日前夕,孙春龙在缅甸北部采访当地的一支民族地方武装组织宣布禁种罂粟。晚饭后,他在宾馆的院子里散步,在一棵大树之下,有一位穿着龙基(缅甸男人穿的裙子)的老人正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你是中国来的记者吧。”就在孙春龙走过老人的身旁时,老人睁开了眼睛,主动向他打招呼。

在交谈中孙春龙得知,老人原是国民党的一位老兵,解放战争后败退到“金三角”,也见证和经历了“金三角”最为鼎盛和混乱的日子。

在异乡他国,遇到一位国民党老兵,这引起了孙春龙的好奇心。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人在面对身份的追问时,猛地坐直了身子,指着他的鼻子异常愤怒地说:说我们不抗日,说我们是卖国贼,那么你说,在国殇墓园里,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

老人的指责让孙春龙一时无言以对。他努力回忆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期望能搜索到一丝一缕的信息能回应他,但是他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对于国殇墓园也一无所知。

突然而至的激愤过后,是沉默。孙春龙的沉默是因为茫然,老人的沉默是因为失望。

从“金三角”采访回来后,这位老人的举动始终让孙春龙难以忘记,他一直想搞清楚的是,在谈到历史时,这位老人为何会如此激动。

也正是在2005年,中共中央部署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56年来再次握手之际,一本描写蒋介石政府抗战的书籍《国殇》在当年5月悄悄摆上各地新华书店的柜台。该书的作者张洪涛在接受孙春龙的同事采访时说,他写作此书的原因,是“国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国民党抗战的史实知之不多”。

“这句话让我羞愧无比。那一年,我正好30岁。”孙春龙说,“此后,我又搜索了国殇墓园,得知它就在云南腾冲。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地方。”

孙春龙原本想去国殇墓园做更详细的调查,但他自己感觉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还没有到能够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直到了2008年元月,因为另外一件事情,孙春龙恰好去了一趟腾冲,于是他顺路前往国殇墓园。

进入国殇墓园,走了很长一段路之后,孙正龙看到了一扇大门。在他的记忆里烈士陵园的大门都应该是非常宏伟的,但是国殇墓园的门非常小,也许只能容一个人走过。进门之后,顺着甬道台阶继续前行,正面是一个忠烈祠。忠烈祠之后的场面让他大为震撼。

“整个一座山坡密密麻麻全是墓碑。亲身到了那里,你会无比震撼。要知道,每一座墓碑其实都代表着一个人,碑石上刻着不同的名字和他们生前的军衔,寥寥几个字。那些人就静静地躺在墓碑下,躺在你面前,而你却对他们的历史一无所知。”

当孙春龙站在国殇墓园的时候,他唯一的感受就是惭愧。“当时,我已经三十多岁,身为一名中央媒体的记者,我却是如此无知。”

“再仔细想一想,和我同龄的人,可能大部分都不知道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印度与日军浴血奋战的事迹。我感觉无地自容,这些人为国家为民族献身于此,如今却寂寞地留在这里,被历史忘记。于是,我当时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去了解这段历史,起码作为一个记者,我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三个月后,孙春龙动身前往缅甸,去专程采访流落在异国他乡的远征军。

一开始,他担心远征军这个选题过于敏感,刚好,中国重新修建了一条从腾冲到缅甸密支那的公路,也就是二战时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于是孙春龙以此为由头前往缅甸进行采访那些抗日老兵,也真正揭开了远征军幸存老兵与阵亡将士遗骸的回家之旅。

孙春龙曾经懊悔地感叹:“真的不能再等了!后来,我也一直在自责,如果在10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就发起组织了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回国寻亲,那该是一支多么壮观、多么抖擞的队伍啊!”

第一次在缅甸曼德勒采访老兵张富鳞时,孙春龙曾告诉他,等他回了国,会帮助他找家,并且接他回家探亲。没想到的是,张富鳞一脸不屑地说,几乎每一个采访他的记者都给他说过同样的话,但最后没有一个人去帮过他。张富鳞的话让孙春龙觉得羞愧,也让他再一次坚定了决心。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从再次前往缅甸的时候开始,孙春龙就不停地默念着这句话。

李锡全的远征

从云南腾冲的猴桥口岸边防检查站出境,穿过缅甸一个地方民族武装组织的区域,再经过一段笔直的两边全是稻田的公路,尔后经过一个架在伊洛瓦底江上由缅军守卫的铁桥,就到了密支那市区。

这条仅仅三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祖国边境的公路,许多人用尽余生也未能跨越。

2008年,孙春龙接回了第一位流落缅甸的远征军老兵。他叫李锡全。

4月6日的清晨,在当地华侨董宝印帮助下,孙春龙见到了李锡全。李锡全的家位于密支那郊区的华侨新村,这里曾是中国远征军的驻军所在地,至今还留有几间二战时的铁皮房子。而在解放后,这里又成为难民营地,最终成为一个华人聚集区。李锡全家的房子是木结构的,外墙用竹条编织,颜色已经发黑,家境贫寒可见一斑。

至今,孙春龙依然清楚地记得,当董宝印向李锡全介绍了他的来意之后,李锡全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李锡全的老家在湖南省桃源县,兄弟6个,他最小。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17岁的李锡全和四哥、五哥一起从军,辗转广东、广西、云南多地。1943年,李锡全所在的部队编入中国远征军第54军,随后展开了收复腾冲的战役。李锡全是直属军部辎重团的特务长,专门负责运送战场给养。1944年5月11日凌晨,中国远征军打响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当日,李锡全所在的部队强渡怒江,并随后从北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挺进腾冲城。

在腾冲收复战时,李锡全右腿负伤。战争结束后,李锡全来到缅甸密支那的英军医院治病,未随大部队开拔。

在治好腿伤之后,李锡全留在密支那摆地摊谋生,并改名李云。几年后他娶了当地的一位傣族姑娘做老婆,育有两儿一女。许多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都曾改过名字或向别人隐匿了从军的历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赢得荣耀的身份,甚至可能会因政治的变幻而招致厄运。

孙春龙得知李锡全70年没有回过老家,和亲人也没有一丝联系。他问李锡全:“你想回家吗?”出乎预料的是,李锡全摇了摇头淡然地说:“不想”。就在孙春龙诧异时,李锡全有些自嘲地说:“要两三百万元才回得到(缅币,100万缅币约合6500元人民币),我也老了,回不得了。”

孙春龙这时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他告诉李锡全,自己回国之后帮他找家。孙春龙从采访本上撕下一张纸,让李锡全写下了他所能回忆起来的和家乡有关的所有信息:湖南省桃源县白洋河鹅道咀,父亲李尧臣,大哥李松柏(又名李锡铃),五哥李锡番。

在采访完密支那的老兵回国后,孙春龙在曾经供职的《瞭望东方周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文章《腾冲远征》,文章里写道:“抗战老兵李锡全的远征至今还没有结束。”

文章发表后,引起网友极大关注。趁此机会,他将李锡全找家的信息整理出来,于5月8日发表在博客上,同时又找到新浪、网易以及湖南的红网等多家网站的朋友,将此信息置于显著位置。众多热心的网友给了此次寻亲活动极大的支持,还有网友专门建立了“桃源缅甸抗战老兵寻亲”QQ群。

5月9日下午,孙春龙突然接到湖南网友打来的电话,说获得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在进一步核对了有关情况后,基本可以确认李锡全的家在桃源县青林乡。当日下午3时许,他们便联系到了李锡全的侄子李谷伯。当天晚上,李谷伯给孙春龙打来了电话,“我的爷爷去世时,还在念叨六叔(李锡全)。”

战争,让这个家庭四分五裂。李谷伯说,他的父辈兄弟6个,其中后面3个兄弟都去当了兵。其中四叔死在了新疆,五叔则在抗战结束后在云南安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和家里有过联系,惟独六叔李锡全一直没有消息。放下李谷伯的电话,孙春龙立即打电话给缅甸密支那的华侨董宝印,因为李锡全家里没有电话,他让董宝印向他转告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5月10日一大早,孙春龙迫不及待地再次拨通了董宝印的电话,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董宝印在电话里告诉他,李锡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痛哭不止,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反倒是更加痛彻心扉。同样作为一名在海外打拼的华侨,董宝印或许更能有所体会:“他都老成那样子了,他哪敢再去想回家的事啊?年轻的时候想回去,但找不到,也不敢回,现在年老了,没有体力了,更没有钱,不去想这事了,死心了,家却找到了,你说他能不伤心吗?”

年迈的李锡全多年来一直卖柴火为生,每捆柴火的价格仅为1000缅币(约6块多人民币)。在缅甸这个贫穷的国家亦算是社会底层的高龄老人,如何能踏上这个跨越国界、跨越身份限制的回家之路?

漫漫回家路

在接听董宝印电话的时候,孙春龙突然有一种冲动。“作为一名中国的年轻记者,对这段历史不应该止于探索真相和细节的报道,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具体的事件之中。在没有任何思索和筹划的情况下,我坚定地告诉董宝印,让他转告李锡全,我来帮他回家。”

随即,孙春龙就向云南腾冲一家国际旅行社的朋友了解李锡全入境的相关手续办理问题,并着手经费的筹集等一些准备工作。后来,云南腾冲旅行社的朋友告诉孙春龙,要接李锡全老人回家,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目前缅北正是雨季,腾密公路几乎每天都发生山体滑坡而阻断交通的事,非常危险;更难的是,李锡全老人没有护照,只能在云南腾冲县公安局办理外国人出入境证,而这个证件,最远只能到达昆明,如果想出云南省,必须经云南省公安厅特别批准。

每一个问题都很棘手。前一个问题客观存在,没有办法改变,但孙春龙不想等,他真的害怕已近90岁高龄的李锡全,捱不过这个雨季抱憾而去;后一个问题,他托云南公安系统的朋友打听,得到的答复是这事情需要公安部批准。其实更急切的问题是,回家的资金还没有着落。经过估算,这一趟加上陪同人员的花费,需要3万元左右。那些日子里,稍有一些人脉的朋友,孙春龙都会给他打电话,动员他能游说企业界的朋友来赞助此事。

“我要让对方参与,必须先打动他,必须先从头说起这段历史,说什么是中国远征军,说这些参与抗战的老兵的命运。我几乎每天都说得口干舌燥。甚至我还作出承诺,赞助此事的企业,我可以通过私人关系找多家媒体为其进行宣传报道。”孙春龙后来在为老兵回家写的《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纪实》一书中,详细回忆了当时的艰辛。令人惊讶的是,连续有三位企业老板本来在第一天就答应了,但到第二天又都反悔,有的甚至连电话也不再接。更有一位老板,在第二天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告诉孙春龙,他才知道中国远征军是国民党的兵,国民党的兵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所以这事他不参与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责备,似乎受到了欺骗。这也让孙春龙一时无语,但最后还是原谅了对方的无知。

后来,万般无奈的孙春龙开始在博客及一些论坛上贴出文章《跪求湖南热心人士关注流落缅甸老兵》。在这篇文章里,他讲了为老兵回家筹款遇到的种种挫折,并“跪求”湖南的热心人士,帮一下李锡全,让他早日回到家,回到祖国。

那段时间里,孙春龙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时间不等人,我真害怕,因为我能力的欠缺,耽误了这件事情的顺利进行,耽误了中国二战老兵李锡全的回家之路。”此外,他更害怕“李锡全老人会突然打电话给我,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或许他已经又一次死心了,他觉得那个从祖国来的年轻人不过是一时冲动说大话而已。”

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孙春龙一边对我说,“这是一场迟到的救赎,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或许再过三五年,等这些本已所剩无几且大多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兵一个个带着遗憾和失望入土之后,那么留给我们和我们子孙后辈的就真的只剩下无尽的自责与懊悔了。”

6月19日,孙春龙的帖子在网络发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最终,在其他媒体朋友的共同宣传下,湖南华中电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资助李锡全回家的所有费用。湖南省人民医院专门派出一名心内科专家全程陪护老兵回乡。最难的还是一纸通行证,李锡全老人因此也在昆明多耽误了两天。后来云南公安系统的一位朋友点拨孙春龙说,这事情按正常的程序肯定不好批,只能变通去做,作为主管部门,虽然不能公开地去支持,但也不会过多地去干涉。后来,李锡全老人改坐火车从昆明回到了长沙。

10月19日下午5时45分,李锡全乘坐的K472次列车终于驶入长沙火车站,虽然火车晚点4个多小时,但长沙火车站广场上仍然聚集着数百名对英雄怀着敬意的民众。出站口两侧,是大家自发制作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等等。

从2008年,接老兵李锡全回家之后,在志愿者和媒体朋友的帮助下,孙春龙又多次返回缅甸,寻找那些幸存的老兵,并帮助他们一一寻找并返回自己的家国故土,至此已经有超过30名当年的中国缅甸远征军老兵,时隔七十载,再次回到祖国,享受英雄般的礼遇。

“在几个月里面,我没有挣一分钱,反而要倒贴钱。我为什么不害怕呢?因为我知道,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认为我做的事情是一件正确的事情,是值得认可的事情。”孙春龙说。

远征英雄魂归故里

孙春龙第一次在缅甸密支那看到日本人气势恢宏的“慰灵碑”、“慰灵塔”后,深受震撼,急切想到中国远征军墓地去瞻仰一番。但他瞻仰到的只是片片荒草丛生的旷野。熟知情况的当地华侨说,远征军墓地早已损坏殆尽,威严庄重的远征军墓地只存在于年老者久远的记忆之中。

今年初,孙春龙一行人为了寻找老兵遗骸,重返缅甸。在仰光郊外,他们看到一座保存完好且非常美丽的盟军墓地,是由英联邦战殁者委员会管理的。其官方网站显示,这是英国国家一级财政拨款机构,宗旨是“每一个死去的人,都应该被用真名和墓碑或纪念碑铭记”。这个墓地有6347座墓穴,有英国本土,澳大利亚、印度、刚果等9个派兵到缅甸作战的英联邦军队。

当他们进去的时候,墓园管理者奥斯卡跑了过来,问他们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

“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台湾?”

“中国北京。”

“你们是做木材生意还是石油生意的?”

“不,我们是来寻找中国远征军老兵遗骸的。”

墓地管理员带着他们在墓地里寻找中国老兵的墓碑,大概有三十多个中国士兵墓。

“这所墓园里面有印度雇佣军的、缅甸士兵的、英国本土的,也有你们中国人。每年,牺牲于此的将士的祖国都会有人来看望沉睡于此的他们。唯独,我从来没有看到有中国人来拜祭你们的阵亡将士。’”

墓园管理者后来说,他在这里守墓多少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中国人来这里寻找老兵的。他问孙,“是不是你们这个民族比较健忘?”

听到这样的话,孙春龙感觉无比悲哀和无奈。“我无法说服自己,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因为这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面对历史应该有的态度。”

此后,“老兵回家”延展为“让阵亡将士遗骸回国”,他开始不厌其烦地呼吁:“要回家的,不仅仅是那些幸存的老兵,还有那数不清的、飘荡在异域的亡灵。我们,一定要带他们回家。”

2011年2月22日,孙春龙和高飞、戈叔亚、远征军后代以及野外摄影师共6人组成考察团,赶赴缅甸,沿着当年远征军在缅甸的抗战足迹,考证早已消失的远征军将士墓地。

考察组历时一个月,走遍了远征军当年在缅甸的各个主战场,根据史料和亲历者的回忆,最先确定的中国远征军墓地在西保和密支那,这也是当年战斗最激烈的两个地方。

密支那作为二战中国军队在海外最大的战场,为了消灭2400多日军,远征军在美军的协同下,付出了6000多官兵牺牲的惨重代价。远征军第五十师、第十四师和第三十师三个建制师以及美军长途渗透特种部队(劫掠者)和209工程兵营、329航空工兵营,特别还有航空部队等参加。

原本,中美作战部队均在密支那各地建立了各自单位的墓地。但在战后,美军把自己的墓地迁移回国,而中国三个师的墓地一直保留原地,上世纪50到60年代,这三个中国军人墓地被捣毁。

而在阵亡人数最多、远征军作战最为惨烈的野人山,牺牲将士均无葬身之地,考察组只能将其作为长期目标,搜寻一具,接回一具。考察组回国后,经过紧张整理,向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递交了详尽的考察成果和相关建议。

随即,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云南省侨联开始组织实施“忠魂归国”大型公益活动。2011年9月13日,19具散落缅甸近70年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被寻回,分别沿着瑞丽畹町和腾冲猴桥两个口岸,回到他们为之献身的祖国安葬。

孙春龙说,第一年搞活动的时候,有关老兵身份的问题国家卡得很严格,后来政府部门开始主动与他们沟通,并且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各种帮助。现在的老兵回家已经逐渐形成模式,他已经不用再通过私人关系去为老兵协调。“现在我们的志愿者中,本身就有来自公安的,帮助查找老兵的资料,也有来自航空公司的,他们为老兵免机票。我觉得,现在对于远征军的历史,人们已经开始反思,也有了更宽容的氛围。这一次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回家活动,就是云南省的一位领导,找到我们,提出了想法,我们共同来完成的。”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后面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在支持我,帮助我去带老兵回家。”

专访孙春龙

“帮助的是老兵,温暖的是我们自己”

B=《外滩画报》

S=孙春龙

“心里哪怕再纠结、压力再大,也得坚持”

B:2009年《外滩画报》曾经采访过从缅甸回国的老兵刘召回。我记得他只有一张破破烂烂的华侨证,险些让他没有办法乘飞机回四川老家。刘召回后来怎么样?

S:你曾经采访过刘召回,你应该可以理解,他内心那种对家的思念有多深,如果你我不去帮助他,他可能就真的没有机会回家了,甚至他当时自己连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都找不到了。2010年,我给他办了一个华侨护照,送他再次回了广安老家。

但是,后来我听说,因为当地有人和刘召回开了一个玩笑,就是说“你不是我们的人”,就因为这句话刺激到了老人。他觉得祖国不要他,于是就回缅甸了。生活习惯、亲情的空白等等现实问题,让老兵们没有办法重新回到家乡去生活。B:目前,还有多少在缅甸的远征军老兵没有回过家? S:基本上我们所知道的远征军老兵都已经回过家了,除了少数几位老兵因为身体实在太不好了。B:为了运作老兵回家,你承担了怎样的压力?

S:压力很大,2009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好多参与报道的媒体都不知道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大家也质疑我,说孙春龙怎么搞活动都没有一个规划呢?事实上,我真的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事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没有办法提前安排。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活动能不能进行下去,是不是会在下一刻就戛然而止,活动就夭折了。

比如,到中缅口岸的时候,不让我们进,当时如果他们扣着我们不让进的话,我们和老兵就只能打道回府了。还好,经过长时间交涉后,缅甸方面同意放行,中国方面也同意我们进去。

好不容易我们一行人到了昆明,我又不知道明天我们能不能从昆明出发去老兵的家乡,因为老兵们都没有身份证明,大部分人都只有一张破破烂烂的缅甸外侨证。机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只能靠我们去交涉,去想办法。

那时候,我印象很深,我自己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忽起忽落的状态,有时候非常惊喜,有时候又非常失落。比如,河南老兵张浩东,当时我们一行人抵达昆明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个老兵的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一些什么人没有。就在开新闻发布会的那一天,传来消息说,终于把他的家找到了,否则第二天我们都不知道要带他去哪里找他的家。第二种压力,就是长途跋涉对于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比如,刚刚从缅甸密支那接回来的老兵杨建达,回来就住了两次医院,在腾冲住了一次,到了老家又住进了医院。那时候,我的心里很纠结,看着刚回来的老兵就被救护车送去了医院,心里特别难受,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老兵有好几个,好多情况都很危险。

有时候,我就觉得很后悔,我干吗呢我?如果万一这个老人真的就在回国后出事了,我怎么向他的家人和大家交待?如果那时候有人说,你看孙春龙为了自己出名,让人家老人把命都送了,你说我怎么去向大家解释呢?

所以我几乎每天都在质疑我自己,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但是,每次当我看到老兵在与家人团聚时的喜悦,回缅甸之前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我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值得的,心里哪怕再纠结、压力再大,自己也得坚持。我觉得这种时候,就得豁出去了,在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时候,带远征军老兵回家的这份压力和风险,我愿意担。

“你们是我们的英雄,不能一辈子就这样寂寥无声地走过” B:在缅甸寻找当年的远征军幸存者,是不是很艰难? S:是的,非常曲折。现在,我们仍然在不断地搜集信息,上次去缅甸的时候,我们查到了还有24名远征军老兵,但是最近又有一位老兵不幸去世。另外,我们最近得到消息说,在野人山附近,可能还有一些幸存的远征军老兵生活在那里。如何去找到他们,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很多生活在缅甸深山老林里的远征军老兵,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目前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当年打得你死我活的双方,如今可以成为好哥们儿了。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经济也最困难。他们隐姓埋名地生活在深山老林里,我觉得当我找到他们的时候,哪怕他们年事已高,走不动路,回不了故乡,我也要去那里告诉他们,你们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不能让他们一辈子就这样寂寥无声地走过。

B:对于接老兵回家的事情,他们的家属什么态度? S:老兵的家属对于我们接老兵回家的事情也有几种不同的回应。比如,我们刚刚接回中国的老兵杨建达的女儿,她会说中文,对我们的行动非常感激,她昨天晚上还给我打电话,她说她爸爸真的很高兴能够回到祖国故土,甚至我送他们回去的时候,她抱着我哭了好长时间,她觉得他爸爸总算能够在临死之前满足回家的心愿。

另一种情况,比如爷爷陪刘召回一起回广安老家的孙子何观源,他就很直接地跟我们说,他不是中国人,他没有他爷爷那种归属感,来中国就是看看热闹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老兵的家人根本不会说中文,我和他们之间也没有交流的基础,有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父亲的身份在缅甸就是一种耻辱,给自己的家族带来很多麻烦。因为国民党远征军在缅甸的身份是很敏感的,很多人都只能隐姓埋名地生活,甚至不敢说中国话,当我们找到他们家的时候,对方都不愿意见我们。由于历史上遗留在缅甸的远征军同缅甸政府间的摩擦,以及后来中缅关系的复杂,都曾经给这些老兵带来了很多麻烦。

“做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内心温暖” B: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S:我现在正在筹备一个基金会,但是还没有眉目。目前,我们在全国有很多志愿者,我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把这些资源整合,包括志愿者,和外界的捐助归拢到一起,然后去影响更多的人。

未来要做的事情有三大方面,一个是帮助幸存老兵回家,包括对贫困老兵经济上的援助、帮助老兵们去完成自己的心愿;第二个,就是老兵遗骸的回家,这个项目在今年的9月13日已经启动,这也是中国军人海外遗骸回归的一个开始;第三个,就是历史的回家,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还原那一段真实的抗战历史。

B:如今,你已经融入到了这一公益事件当中,“老兵回家”对于个人的命运有何影响?

S:我做了12年调查记者,做了非常多的批评报道之后,有时候活得非常沉重。

后来,当我接触到远征军老兵这个群体之后,发现他们这个群体确实需要我们去为他们做很多事情。而且是要和时间赛跑,因为他们最年轻的也已经八十多,而年龄最大的已经107岁了。我觉得从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做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内心很温暖。

在我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你知道现在的人们是有多么热情么,很多人甚至是求着我让他们参与进来,去捐款给老兵们,因为做这样的事情会让我们内心感到很高兴。比如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发布一个活动,就是认领菊花。好多人都说,哎呀,终于认领上了,感觉很荣耀,很高兴,他们觉得参与这件事情是很光荣的,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激发人们因为奉献而感到荣耀,这样的社会才是有希望的。

我们帮助的是老兵,但真正温暖的却可能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善良和美好。

B:寻找老兵,补充历史,你们的资料来自哪里? S: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头疼的事情,因为那段史料损毁得非常严重,包括遗骸。比如这次迎接回来的19具遗骸,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叫什么名字,这是一个让人很难受的情况。国内好多人都在寻找他们在缅甸牺牲的亲人,但是目前,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亲人是不是就在这批回国的远征军将士遗骸中。

我们现在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一些补救式的工作,我知道很多东西已经不可挽回,包括我们内心对老兵们的亏欠都是不可弥补的,但我们仍然要去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在若干年后继续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或者继续让懊悔占据他们的心灵。

接下来成立一个战争史研究中心,把余戈、戈叔亚等专家请来,还有把一些远征军将士的后代他们研究的资料、资源聚拢起来,进行整合,把历史重新编撰起来。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孙春龙《异域1945》一书,特此致谢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

第三篇:《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

《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美国乡村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中,初步感受美国早期音乐轻快、质朴、风趣的音乐风格特点,产生探索异域音乐文化的兴趣。

2、了解乡村音乐的特点及韵律。

3、学唱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

教学重难点

感受美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乡村音乐,欧洲和美洲都有这种音乐风格,而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美国的乡村音乐,首先我们来听一首乡村歌曲,这是著名的乡村音乐歌手约翰·丹佛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乡村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听完以后,说说你对乡村音乐的感受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

二、欣赏

乡村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

1、听赏歌曲。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美国乡村歌曲)(朴实、欢快)

2、讨论。让学生分析歌词,说出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师:请你们说说这首歌曲内容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在外流浪的人思念自己的母亲,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师:虽然是在异地他乡艰难的生活着,但„„ 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运用多媒体,教师简单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美国著名乡村歌手约翰·丹佛。

4、简介乡村音乐形成的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农业发展缓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困难,很多人离开家园外出流浪谋生,这时很多的歌曲的内容大都是思念家乡、亲人,以及讲述个人在外的情感和经历。这种音乐很符合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所以深受基层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又叫“蓝领音乐”。是歌曲的曲调却是轻快的,这说明了什么?

5、感受切分节奏的韵律。

节奏练习:XX.︱X X.︱0 XX ︱ X X.︱0 XXX ︱X X ︱XX XX︱X X.︳

6、仿秀:让学生装扮成西部牛仔的模样,跟录音一起演唱《乡村路带我回家》。

三、总结

乡村音乐的曲调很流畅、动听,节奏感强,形式活泼,歌曲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以外,更多的是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如: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喜欢参与游戏,体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难点: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自制影像1个;2、各种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1张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一: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好玩)玩玩具时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2)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是玩具哭了....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请问它为什么在哭呀?(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说话)师: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摆放整齐......)

二:玩具玩具我们一起玩(1)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积木 师:哈哈,又到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他们的家(2):幼儿玩玩具(3):收拾玩具(4):小结 宝贝们都很棒,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幼儿交流 师:你们家里有玩具吗?(有)你们是怎样收拾好玩具的?.....(2)播放宝宝收拾玩具教学碟

(3)师小结

四: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看来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宝宝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通过对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的观看,留给宝宝深刻的印象,为宝宝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本文扩展阅读: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反思《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

《小班社会教案反思《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教案反思《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现很多宝宝不能自觉地收拾玩具,总是由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于是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难点: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自制影像1个;2、各种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1张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一: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好玩)玩玩具时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2)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是玩具哭了....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请问它为什么在哭呀?(.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说话)师: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摆放整齐......)

二:玩具玩具我们一起玩

(1)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积木 师:哈哈,又到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2):幼儿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结 宝贝们都很棒,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幼儿交流 师:你们家里有玩具吗?(有)你们是怎样收拾好玩具的?.....(2)播放宝宝收拾玩具教学碟

(3)师小结

四: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看来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宝宝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通过对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的观看,留给宝宝深刻的印象,为宝宝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小班社会教案反思《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这篇文章共2983字。

下载“远征军老兵,我带你们回家”(组图)(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远征军老兵,我带你们回家”(组图)(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招聘面试《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

    教师招聘面试《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美国乡村音乐《乡村路,带我回家》,感受美国早期音乐轻快、质朴、风趣的风格特点,产生对异......

    感谢你们——我的老师(优秀范文五篇)

    感谢你们——我的老师 在小学六年的时光里,陪伴我最多的是老师,鼓励我最多的是老师,对我耐心加细心的还是老师。 首先,我感谢的是常老师,虽然,她教我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我心里常老师......

    我看《二十四孝图》[优秀范文5篇]

    我看《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宣扬孝道的书,看后总觉得这本书在很大一部分内容中不仅未揭示出孝道之本质,反而歪曲了中国的孝道的内质。例如是郭巨埋儿奉母,王祥卧......

    仙人球简笔画带颜色教程步骤图[优秀范文5篇]

    仙人球的果实成熟后,便可采收去掉果肉和杂质,取出种子,用水冲洗干净,稍微晾一晾,便可进行播种繁殖。那么仙人球的简笔画要怎么画呢?小编今天教大家画仙人球,步骤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乡村路带我回家)歌词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by John Denver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

    2019厦门教师招聘考试:《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合集5篇)

    2019厦门教师招聘考试:《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 《乡村路,带我回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美国乡村音乐《乡村路,带我回家》,感受美国早期音乐轻快......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作文[优秀范文5篇]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

    其实你们并不懂我的心优秀日记

    你们总说:“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予你了:你要飞翔,我们给予你翅膀;你要温暖,我们给予你火种;你要幻想,我们给予你悟切。,你可渴望的,我们都给予你!”我明白,我知道,这是爱!但你仔细想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