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同法律知识专项培训个人总结
合同法律知识专项培训个人总结
培训开始,刑老师给我们简要介绍了合同法的历史来源,激起了我学习合同法的兴趣,之后,刑老师又结合日常生活案例,通俗易懂的阐述了十几种合同的内容及书写形式。
合同法的定义就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然人或法人)关于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的形式,是指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
在工作中,起草一个合同时,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八项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
(二)标的 ;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制定合同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同法是市场经济法的基本法律之一,合同法是调整和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法律手段。自然人的日常生活、法人的生产经营、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社会财富的增加、国际经济交往,都离不开合同法。合同法在规范市场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体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
这次培训通过合同案例阐述合同的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我初步了解了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合同形式及内容规范,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合理利用合同法,保护自己和公司的利益。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购买商品,买家与卖家在进行交易时,就是运用口头合同。
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学习机会,我将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并希望能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而逐步成长。
第二篇:法律知识培训总结
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张爱敏
在我校普法教育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教育局以及我校的中心工作,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能力。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觉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有多深,决心就有多大。我认为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具体应该做到:
(一)依法治国有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先后制定了近四万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执行的,特别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时代的要求。
(三)自身建设有要求。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是学校建设的骨干力量,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观念强不强,严格执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水平和班风的形成, 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益,对教师的素质提高同样有很大的帮助。
(四)学生家长有愿望。
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学生家长既要求学校依法治校,同时也要求教师合理管理好班级和学生。据统计,在上访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涉法,同时“家长告学校,老师”的案件也逐年增多,这进一步说明教师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而是非学不可,势在必行,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
在学法上,我坚持紧贴实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法要突出重点。我重点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以及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内容.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正确理解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明确了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班级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学法用法过程中,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在用法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法进行决策。我把遵守法律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管理法制化,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确保了班级管理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二是坚持依法推动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言行举止是无声的命令,身教远重于言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为搞好班级的管理,推动全面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坚持依法解决问题。班里的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事情.不出问题才不正常.每当这时候,我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教育,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到防微杜渐,确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习教育法规的心得体会
发布者:吴水秀发布时间: 2011-12-14 15:18:30
学习了教育法规,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处处“身正为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长处,让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
通过学习,更坚定了我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学习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和专家名师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改进教学教法,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方面,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识到要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必须把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问题提高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并自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当今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通过教育法规的学习,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今后一定要在工作中,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发布者:朱雪情发布时间: 2012-4-9 19:09:40
通过本次学习我准确地掌握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实质,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明确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此外,还懂得了受教育者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我们要时刻记住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很认同,一定要呼吁全国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而不是偏重于应试教育,不能把成绩看做是衡量标准!
学习了这些法律后,我也反思了教书以来所看到的现象: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好多学生都是家里宠着的,来到学校后,要不作业不认真完成甚至不做,要不就上课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课后表现也不怎么好,因为总是不谦让„„怎么引导教育,他也无济于事,和家长交流下,家长也不怎么管,身为班主任和老师都很痛疼,教育法规定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变相体罚,也就是不能罚抄作业,不能罚站着上课,不能„„还能怎么办呢?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具备一定的职业修养与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德。作为一名老师,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去学习。对于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大学里接触不到的。从名师的言语之间无不感到他们对学生无私的爱。在学习中,应该以表扬为主,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教师从生活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并以微笑来鼓励学生继续发展,让学生能够尽早的适应学校生活,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入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
在实际生活中要给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刻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要诚心诚意地欢迎学生的质疑和挑战。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位老师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作为一名教师,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培养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这样才得以我们的教育事业走向辉煌。
第三篇:2008法律知识培训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
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为大力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月日五龙乡党委政府组织专人对驻乡企业进行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培训班以《应对危机公司治理法律百问》、《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培训教材》等法律书籍为教材,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商标法》、《广告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邀请有关专家采用授课与听众提问互动结合的方式,结合企业学法用法实际,以解决企业依法治企和应对金融危机可能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从企业管理中容易出现的法律问题着手,用身边的具体事例以案说法,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法律风险的措施和对策,帮助企业提高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同时,结合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制作《企业学法用法试卷》,组织参训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向考试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第四篇:合同法律知识系列讲座
合同法律知识系列讲座
(一)2009-06-08 15:35:421、合同自什么时间产生效力?
合同产生效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同效力。其生效时间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合同成立时起生效;二是自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生效。前者较普遍,后者是依据某些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须履行特别程序后才产生法律效力,如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分别依据《中外合资经营法》、《中外合作经营法》经行政部门批准后才能生效。
2、什么是附条件、附期限形式的合同?
当您想和他人交易时,有时不具备某些条件,有时存在不确定因素,可又不想错过交易机会,您可以与对方签订附条件、附期限合同来把握可能实现的商机。
附条件合同全称应是附生效条件合同。它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依其将来发生或者不发生作为合同生效或不生效的限制条件。
所附限制条件包括:(1)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而不是法定的;
(2)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3)是用来限制合同效力的意思表示;(4)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由于附条件合同的生效或者终止的效力取决于所附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决定了合同目的是否能够实现,立法者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规定“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合同中所附生效条件成就时是该合同产生法律效力;所附解除条件成就时,使该合同失去效力。
需要指出的是:附条件的合同效力表现为条件成就前的效力和条件成就后的效力。条件未出现前的效力对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表现为当事人不得自行变更、撤销合同以及对合同生效的期待权;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当事人对条件出现时合同效力归于消灭的期待权。条件出现后效力在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中表现为合同生效,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合同效力归于消灭。
附期限合同全称应是附生效期限合同。指合同当事人将约定的期限作为合同生效或失效的根据。期限特征与条件特征基本相同,期限的到来是确定的,是当事人预知的,因此,对于确定的事实只能在合同中附期限,而不能附条件,否则无法实现您的预期合同目的。
供货名称、供货条件、交货地点、付款方式等条款是合同自身的内容。附生效条件、附生效期限条款是合同的附属内容,此类条款一旦进入合同,与其他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行为人”所订立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代理人”属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对人与“代理人”签订的合同理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为体现保护交易秩序稳定、交易安全以及保护善意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立法意图,《合同法》作出了相应规定,无代理权人、超越代理权人以及终止代理权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所订立合同的人为“”(以下面简称行为人),被代理人称为“本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的人称为“相对人”(以下面简称相对人)。
行为人是代表被代理人与相对人订立合同的人。
相对人在有正当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况下才与其签订的合同,并认定有效,这种情况称作表见代理。相对人的认定标准是:合同必须是善意无过失的。善意,是指相对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行为人实际上无权代理;无过失,是指相对人的这种不知道不是因为其大意造成的。如果相对人明知或者理应知道行为人是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而仍与行为人签订合同,那么,该合同只在行为人和相对人之间生效,对本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体现了公平原则。
《合同法》就相对人在签订合同中因疏忽大意,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之签订合同的情况作出规定:相对人享有撤销权,在被代理人未追认合同之前,可撤回其对无权代理人所作的意思表示。撤销权的行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l)必须在被代理人作出追认之前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
(2)相对人在无权代理人签订合同时必须是善意的,也就是说,相对人在订立合同时,并不知道对方是无权代理人。(3)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其次,赋予了相对人具有催告权。
催告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催促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明确答复是否承认无权代理合同。催告权行使应具备以下要件:(l)要求被代理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合同法规定的期限为1个月;(2)催告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3)催告的意思必须是向被代理人作出。如果被代理人在催告后一个月内未作表示的,则视为拒绝追认。
为促进市场交易,保护相对人利益,实现本人可能存在的交易愿望,法律赋予本人享有追认权。追认,是指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行为事后予以承认的一种单方意思表示。被代理人的追认应当以明示的意思表示向相对人作出,如果仅向无代理权人作出意思表示,也必须使相对人知道后才能产生法律效果。一旦被代理人作出追认,因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就从成立时起产生法律效力。追认权是被代理人的一项权利,被代理人既有权作出追认,也可以拒绝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明确地表示拒绝追认,那么因无
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就不能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效力,因此而产生的责任就应该由行为人自己承担。
4、无效合同、无效条款如何认定?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内容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不发生履行效力。其评判标准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不会转化为有效合同。
《合同法》以列举的方式列明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此外,无效免责条款包括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以及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如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和(合)[应该改]同其他部分的效力,那么,只认定该条款无效,其他条款继续有效。
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所讲的法律、行政法规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而不包括地方法规。另外,就免责条款的提出方式规定,必须是以明示的方式做出,任何以默示的方式做出的免责都是无效的;对于一方拟就的免责条款,应当给予对方以充分注意的机会,否则,法律一般都确认该条款无效。
5、对不公平或内容有误的合同如何处理?
如果您认为所签订的合同对您不公平或者对合同内容有误解而错签了合同,您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合同法》规定,对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以及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且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重大误解是由于受害方自身疏忽大意的过错,从而导致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并且基于该误解订立了合同从而直接影响到自身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况通常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情形:(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如当事人误以为出租为出卖,这与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完全相反。(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如把甲当事人误以为乙当事人与之签订合同。特别是在信托、委托等以信用为基础的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就完全属于重大误解的合同。
(3)对标的物种类的误解。如把大豆误以为黄豆加以购买,这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标的本身发生了误解。(4)对标的物的质量的误解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如误将仿冒品当成真品。除此之外,对标的物的数量、履行地点或者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发生误解,足以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也可认定为重大误解的合同。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使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很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严重失衡。对显失公平的评判原则是主客观相结合。在主观方面,即一方当事人故意利用其优势或者另一方当事人的草率、无经验等订立了合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一方当事人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利益上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这种不平衡违反了民法通则中的等价公平原则。
显失公平与正常的商业风险不同。显失公平制度,并不是免除当事人所应承担的正常商业风险,而是禁止限制一方当事人获得超过法律允许的利益;显失公平制度下,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利用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草率或者无经验等而订立的合同,而在正常的商业风险下,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撤销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种权利,即当事人既可以请求撤销合同,也可以不请求撤销合同,而认可合同、履行合同。当事人如行使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且该一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基于溯及既往的效力,该合同自始无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基于该合同所取得的利益负有相互返还的义务,并根据过错程度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6、涉及第三方当事人的合同如何处理?
合同通常仅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但许多合同又涉及第三人,这称为涉他合同。包括涉及第三人的合同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涉及第三方当事人的合同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该第三人享有哪些权利,又承担哪些义务呢?
这种合同的模式是基本合同加上第三人约款,即合同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存在对价关系。在此种情形下,债权人可事先通知第三人,也可以不通知第三人。第三人对债务人虽然取得了债权的地位可以行使一般债权,如向债务人主张瑕疵担保责任,当然,债务人亦可基于对债权人的抗辩,对抗第三人。但由于其不是合同当事人,不能行使解除权和撤销权。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即第三人代合同中的债务人向合同债权人履行债务。在此类合同中,第三人不承担合同中的违约责任,该责任仍然由债务人承担。
涉他合同虽然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但在实践中此类合同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应注意区分涉他合同与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的区别,二者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
7、合同履行顺序的认定及享有的相应权利有哪些?
合同履行顺序认定的标准是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和交易习惯,这三个标准的适用顺序是不得改变的。在依上述标准无法确定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则确定该合同无履行顺序。当事人基于履行合同义务的顺序的不同,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或后履行抗辩权。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前提是无法确定双务(方)合同当事人谁先履行合同义务,该权利的发生须具备以下条件:(1)基于同一义务合同;
(2)由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3)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不能适当履行合同。具备上述条件,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即已到履行期的一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权利。
在能够确定履行顺序的前提下,应当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的,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该项权利叫作后履行抗辩权,如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义务,或者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即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均属于非永久性的抗辩权。迟延履行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只有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解除合同的权利。
8、对三角债和恶意逃债问题如何处理?
目前转移财产、低价出售财产、制造空壳公司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构建诚信交易的市场氛围,《合同法》对债权人享有代位权以及撤销权作出了规定。这两权统称为合同的责任财产保全。
代位权,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权利,债权人为保全债权,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现有债权的权利。代位权是债权人的权利,是债权人的实体权利,与代理权不同。行使代位权的条件是:(1)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且该债权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如债务人已经行使了权利,即使不尽如意,债权人也不能行使代位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自己的债权,只是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4)债务人迟延履行。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请求清偿的财产额,应以债务人的债权额和债权人所保全的债权为限,超越此范围,债权人不能行使代位权。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会产生如下法律后果:一对第三人来讲,其可以将对债务人的抗辩权对抗债权人;二债务人就代位诉讼债权不得再行起诉;三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并不因此而获得优先受偿权,其行使代位权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合同法》就撤销权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引起撤销权发生的要件是债务人有损债权的行为。该项权利的成立,除考量无偿转让与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情形之外,还需认定第三人主观是否存在过错以最终确定承担责任人。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不仅可以应对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以空壳公司逃避债务,亦可溯及应对债务人以公司分立、为他人提供担保等方式损害债权的行为。因此,撤销权对维护债权人利益切实可行。债权人应当注意行使撤销权的期间是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五篇:采购合同法律知识
采购合同法律知识
一、什么是合同?
合同是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法律行为,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
二、合同基本原则。
签订和履行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这是法律强制规定:
(一)诚实信用原则;
(二)自愿原则;合同自由。
(三)平等原则;
(四)公平原则;
(五)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是合同法的立法准则,也是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仲裁机构和法院在处理合同纠纷时应当遵循的原则。违反基本原则的行为时无效行为。功能三个:确定立法原则、确定行为准则、提供司法依据。
三、合同的分类。打官司常见案由,就是案件性质,案由性质是由纠纷性质决定的。根据是否有名称,分为有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合同法规定了15种有名合同。按照合同性质可以分为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居间合同、委托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一目了然,知道双方的争议核心和焦点是什么,从而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纠纷。
四、合同的形式。
合同法规定,书面、口头、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可以包括数据电文。电报、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
五、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主体条款。即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没有主体条款就没有合同。
(二)标的条款。规定合同标的基本情况的条款,包括标的名称、标的物的数量、质量等内容。
(三)价格条款。即价款或者报酬,即一方提供了货物或者付出了劳务应当得到的货款或者酬金。
(四)履行条款。包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五)责任条款。即合同中应当规定违约责任。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请求。这个请求可以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违约责任等。
☆标的与标的物。标的就是你打算订立什么样的合同。标的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三种。体现一种法律关系。
在买卖合同中,你所想买的物品,法律上称为标的物。
☆ 合同没有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意味着没有责任约束?
答:不是的。有的合同中虽未规定违约责任,但是如果合同履行中一方给另一方造成损害,被损害方仍然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其依据就是合同条款合同 1
相关的法律规定。比如买冰箱,要退货。没讲到退货,但根据国家家电产品三包规定,你可以主张退货,也可以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要求生产厂家承担责任。
六、订立合同的程序
(一)要约,又称发盘,报价。
(二)承诺,又称接盘。
☆ 示范文本与格式合同。
示范文本,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供全社会参考使用的合同文本。提供一个样本,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讨论合同研究,包括了合同的全部要素。按照这个本子签合同,基本上不会违法,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可以自己填写,只要不违法即有效。☆ 格式合同的有效和无效。格式合同,由一方事先拟定好的合同文本,在签订合同时,不需要商量,另一方签字确认即成立的合同。
☆ 4种格式条款无效情况:
1.法定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通常规定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况包括造成对方人事伤害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两种情况。法定无效条款。
2.免除其责任的条款。不一定。提示义务,显示公平的,可以行使撤销权。
3.加重对方责任的条款。要求对方多承担义务。
4.排除对方权利的条款。
七、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成立的条件)
(一)合同成立是合同存在的前提
(二)合同的成立是区分合同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
(三)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
(四)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4个方面:
1.必须具有两个不同利益的签约主体;
2.当事人至少在两人及其以上,一个人也不能签订合同;
3.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
4.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八、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无过错责任的区别(缔约过失
核心:诚实信用原则)
1.缔约过失责任
2.违约责任
3.无过错责任
☆合同订立五个要点:
1.合同主体要求适格主体。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身份文件,如个人,可以提供身份证。如法人单位,可以提供登记证件、法人营业执照。
2.了解对方资信情况。履行能力的体现。了解商业信誉,包括财产状况、生产状况;
3.明确拟签合同的性质。合同的标的,就想签什么样的合同。如买卖房屋合同中标的的房屋,在合同中应写清楚房屋的建筑面积,所在位置,图纸情况;
4.对合同条款要逐一审查把关,力求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如时间,秋收后,春节前;
5.注意合同附件。有的合同不能所有的技术问题都讲清楚,所以附件就特别重要。☆注意要做到四点:1.抓住重点。如价格、质量;2.谨慎对待。不能因为合同小就大意。3.公平合理。4.合法有效。通过以上四点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九、确认合同的效力
☆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
(一)效力待定合同:缺乏生效要件而使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的合同。
(二)无效合同:指合同虽已成立,但因违反法律而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是可变更或者撤销的合同。
☆撤销权: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十、如何履行合同
(一)履行原则:实际履行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协助履行原则。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权。
☆合同约定不明如何履行?
1.质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通过协议来补充,不能达成的,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条款或者交易不能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的标准来履行。
2.没有约定履行地或者不明确的。(1).给付货币的,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买卖合同的,接受价款的卖方所在地履行。承揽合同接受酬金的承揽人一方所在地履行。(2)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如房屋。
3.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应当留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价格变动。1.按国家定价。2.逾期交货的,上涨,按原价;价格下降,按新价。
3.逾期提货或者付款的,遇上涨,按新价格;下降,按照原价格。
十一、如何变更和转让合同
(一)合同变更是合同内容的变动
(二)合同转让是合同主体的变动。
(三)债务的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债权的转让须通知债务人。
(四)债权债务同时转让应当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五)你所签订的任何一份文件,都可能构成变更合同的书面证据。
十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
(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不等于债的消灭。
(二)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
与保密的义务。
(三)双方可以协商终止权利义务,单方也可以依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终
止权利义务。
十三、如何确定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方式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重作、修理等。
(二)违约金与定金同时存在时,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三)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
(四)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发生竞合时,当事人有选择适用法律的权利。
十四、如何签订具体合同
(一)买卖合同(购销合同)
1.基础资料,三个方面:1.证明企业身份。2.企业生产能力有关资料。3.履
约能力资料。进入实质性签约谈判。要约,反要约,再要约。每个字、时间点都要准确、清晰,避免歧义。原则上市货物交付给买方时所有权转移。三种。
2.验收。三种。1国标。2行业标准。3样品或约定。
(二)加工承揽合同
1.承揽人资质和能力。
2.设备、技术和劳力,主要工作,由谁完成。由他人完成的,应有约定。
3.定作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数量、质量等。图示说明。实物表示。
质量标准要说明。
4.材料供应、验收和标准。
5.报酬支付。报酬不包括材料费。
6.承揽人对定做人的图纸或者技术要求不合理的,负有及时通知定作人义
务。
7.加工期间,定作物的风险由承揽人负责。定作物交付的风险由定作人负
责。
十五、如何处理合同纠纷
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一)合同纠纷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发生的争议。
(二)解决合同纠纷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回避。
(三)解决合同纠纷的目标应当是效益最大化。
(四)当事人应本着快捷、方便的原则选择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