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冷水江市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经验材料)3
强化基础
务实创新
全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
《宋祁•杂说》有言:“法者,国仰以安也。”推进依法行政是规范国家权力运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社会管理有序、公民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依法行政工作之成效,事关和谐稳定,事关发展全局。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基础,务实创新,努力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握牢法治政府建设的指挥棒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在落实,关键在领导。谈及依法行政工作,过去一些部门和乡镇、街道的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还没有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甚至有极少数把依法行政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一谈经济发展,就不顾法律约束,甚至把依法办事看成是麻烦,按法律办事往往妨碍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依法行政工作力度有自上而下逐级递
减的趋势。我市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要求从思想根源上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对依法行政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坚持将依法行政的法治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一是成立冷水江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政府法制办负责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工作。同时,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为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抓的组织领导格局。二是高度重视依法行政部署工作。每年年初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依法行政工作,每年4月举行一次高规格的全市性依法行政大会,研究部署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落实。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开展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每年12月份,市政府各个部门每年年底都会向市政府和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本部门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每年年底市政府法制办都会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安排,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四是落实行政机关集体学法制度和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每年市政府通过政府常务会议、法制讲座、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等形式,组织3次以上依法行政知识的专题学习。2011年9月,在全市副科以上单位班子成员法律培训班上,对全市近120余人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知识专题
培训,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依法行政正在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和实际行动。五是加大依法行政考核力度。市政府每年均制定了《冷水江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案》,并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市级机关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一项独立的考核内容。市政府法制办根据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科学、合理地细化依法行政工作目标,制定考核细则。考核做到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分散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从全市抽调业务精通的专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等组成外部评议小组,采取互查互评、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集中考核、外部评议、复议复核、集中评定、报请政府确定四个考评时间的安排,对全市52个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年终考评。根据分数高低确定优秀单位、合格单位、基本合格单位及不合格单位,优秀单位予以表彰,不合格单位给予全市通报批评。通过年终考评,全面、客观地评估各行政执法部门每年依法行政的工作情况,也加大了市政府对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层级监督力度。
二、完善决策机制,拽紧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舵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是确保政府决策正确和决策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基础要求。过去确实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在重大决策前,不按程序进行或随便简化程序,既不做周密思考,也不深入调研从多方面征求意见,存在“拍脑袋”决策现象。为使政府的决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我市严格遵守三个做法:一是坚持五个“绝不决策”。即: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凡是涉及发展规划、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大额投资、重要改革、国资处置等重大决策,必须做到“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专家咨询不决策、没有征求群众意见不决策、没有法制部门的合法性审核不决策、没有集体讨论不决策”。二是严把“六个环节”。即:凡是重大行政决策项目,要严格坚持立项审查、调查研究、听取民意、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和集体讨论决定“六个”环节,着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完善“七项制度”。制定出台《冷水江市重大行政决策规则(试行)》、《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制度,严格规范行政决策完善行政决策制度体系。2011年3月、6月和12月,我市组织对《冷水江市个人房屋出租地方税收征管暂行办法》、《冷水江市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冷水江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以及《冷水江市城市绿化赔偿费和绿化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文件举行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特邀人大、政协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社会公众参加,听证代表达47人,采纳社会公众意见36条,克服了
过去“关门制文”的局限性,逐步开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强化执法监督,掌控法治政府建设的紧箍咒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有效举措。长久以来,执法行为也是最为人民群众所关注。可是我们行政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主体混乱,行政执法依据种类繁多,行政执法人员队伍法律政策素质较差,执法人员法制观念较为淡薄,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执法不力、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我们已经进入了经济社会攻坚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更加强烈。这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以更新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更加扎实的态度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我市始终坚持“执法依据明确、主体职权法定,执法行为规范、程序完善公开”的原则,2011年,以规范权力运行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全市52个行政执法部门共梳理出行政执法依据4643项,行政许可316项,行政处罚3619项,行政强制185项,行政确认64项,其他行政行为459项,保质保量地完成“权力清单”梳理工作。二是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按照“自上而下、逐级推进”的原则,2011年6月,全市48家行政执法单位严格参照上级单位的裁量权基准,已全部完成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积极稳妥推行行政裁量权案例指导制度,2011年9月,我市从各行政执法单位报送的78个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中,从建设、文化、食品药品、国土资源等重点领域入手,严格按照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等程序,遴选出5个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执法案例,制定发布了《冷水江市2011年行政执法案例(第1期)》,真正实现了以案说法,寓法于案。加强依法行政示范点建设。三是加强行政程序示范点建设。2011年,我市下发了《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行政程序建设示范点的通知》(冷政函〔2010〕11号),在我市范围内确定了毛易镇人民政府、国税局、烟草局、工商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交警大队等七个单位为我市的依法行政示范点,确立了“总结经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了对依法行政示范点的指导。目前,各个行政程序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各具特色,形成行政程序建设中的“排头兵”。如:市烟草局的行政许可制度建设、案卷质量首屈一指,市公安局的执法办案网上流转和网上监督自成体系,市国土资源局的行政处罚听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亮点颇多。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大比武”。2006年以来,我市陆续展开行政执法效果的评选活动,先后推出了评选“十佳行政执法人员”、“十佳行政执法案卷”活动。五是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
督与协调。建立了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档案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实行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设立了监督投诉电话和投诉网站,实行了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加大行政投诉处理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使各级行政执法行为得到了广泛监督。2011年,全市行政效能投诉10件,行政问责案件11起,促进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四、创新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善用法治政府建设的引流器
规范性文件,是各级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履行各项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近年来,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整体水平较以前有较大改观,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例如: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和程序较为随意,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存在利益驱动因素,破坏了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重复制定问题严重,造成规范性文件数量繁多、名目繁杂、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不少规范性文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规范性文件制定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故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工作,是“追本溯源”规范和约束权力。一是做好了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备案工作,坚持四个“必须”。首先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做到“有件必审”,法制机构从主体、权限、内容、程序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零失误”和“零差错”,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以2011年为例,共审查市本级政府规范性文件21
件、市委和市政府及市委办和市政府办联合行文的文件13件、合同文本及其他行政公文件、部门规范性文件 278件。其次做好规范性文件登记工作,做到“有件必登”,坚决消除规范性文件登记的“死角”。再次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做到“有件必备”,规范性文件备案率达到100%。第四落实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制度,做到“有错必纠”。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责令制定机关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依法予以撤销并通报。二是创新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冷水江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率先在娄底建立实行规范性文件管理人制度和听证主持人制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审核、报送、管理和规范性文件听证工作。三是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2008年,我市组织专门力量对2001年以来全市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决定废止规范性文件20件,决定对162件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决定重新公布48件规范性文件,确认164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2010年,对2008年以来全市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再次全面清理,决定废止规范性文件16件,决定对14件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决定重新公布27件规范性文件,确认71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四是在娄底建立了规范性文件网上公布平台和数据库。及时将统一登记的规范性文件内容、登记时间、编号在平台上公布,严格标明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限,确保规范性文件资料库及时更新,方便了公众的查阅,完善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和检索系统,提高规范性文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五、完善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开启法治政府建设的缓冲器 随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纠纷逐步涌现,行政争议也日益增多。行政争议类型多,处理难度大。为形成有效解决行政争议的合力,市政府稳步构建多元化矛盾解机制。一是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办“精品案”,严把复议案件受理、审查、结案关,探索实践行政复议和解、调解结案、简易程序、实地调查、公开听证、专家咨询等多种审案方式,重依据、重证据、重程序,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2006年来,我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38件,其中做出维持决定的86件,做出撤销决定的19件,协调后行政机关自行纠正撤回申请的16件,终止审理的5件,移送其他机关的5件,终止审理的6件,中止审理的1件。2006年6月5日,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振作为全省123个县级政府代表在全国行政审判及国家赔偿会议作典型经验发言,推介了我市依法行政、支持法院依法审判工作的经验。2010年,布溪社区居民龚铁军等七户住户请求市规划局撤销土地规划许可证一案中,不再向过去采取书面审理方式,而是严把证据关和依据关,深入实地调查,采用“模拟法庭式”公开听证审理,耐心调解,并最终以和解方式审结此案,赢得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高度称赞,并获得前来观摩我市的行政复议听证工作的省政府法制办及各兄弟县市法制办主任高度肯定。二是注重行政调解。建立把行政调解
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每市政府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信访联席工作会议,加强信访问题的部门联动处理,推动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实现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对接机制,增强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六、深化政务公开,加速法治政府建设的助推器。
政务公开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公开化、透明化。过去,信息不公开一度成为人们群众质疑政府工作的重要因素。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及时的全方位服务为突破口,严格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在无极限便民和零距离服务上积极探索,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好评。一是规范政务中心运行,推进乡镇便民服务建设。截止2011年10月底,市政务中心32个办事窗口共完成各类办件217035件次,其中,咨询件46871件,即办件138696件,承诺件14354件,上报件16947件,群众满意率99%,提前办结率为92%,限时办结率为100%,收到办事群众和投资者送来的锦旗445面。便民服务中心也硕果累然。全市16个乡镇办都建立了乡镇(街道)便民中心,185个村(居)委会建立了便民服务点。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完成办件29437件次,整体反映良好,深受群众好评,2011年2月20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对此专门做了典型推荐。二是积极开展网上电子政务和电子
监察系统建设工作。5月份,根据省、娄底市的要求,我市专门成立了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分期分批有步骤地开展服务事项梳理审查工作。目前,我市第一批30家行政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共599项已经全部通过省审改办的审核并上网公布运行,第二批34家行政单位的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初审工作已完成,网上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突出。
实践证明,我市法治政府的建设成效卓越,硕果累然,为我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极大服务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地方经济显著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GDP182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总收入17.92亿元,增长1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61亿元,增长20.7%。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352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8515元,增长17%。我市连续7年进入全省经济十强,居第六位。工业经济提质增速。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增长32.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15.1%;实现利润总额3.17亿元,增长35.7%;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3%。经济开发区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发展加快,区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增长66%。天宝、金鹰服饰、瑞达科技、立德、明玉陶瓷等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禾青建材工业园加快建设,华新水泥今年上半年可竣
工投产,工业企业“退城进郊”任务基本完成,耀华冷耐关停到位,新厂区完成征地拆迁。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5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62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0人次。新增廉租住房122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1户,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242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484套,259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全部开工建设,竣工1659套,竣工率达到64%,开工率和竣工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全面铺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受益人数10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7万人,全市60岁以上的农民2.4万人和城镇居民6000人享受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离不开法治建设建设这一项基础性工作。强化基础,务实创新,才使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走上一个稳定优质的良性发展轨道。
“雄关漫道铮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但我们深知,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的进步,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离上级领导的希望还仍有一段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开创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人民政府2017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人民政府2017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人民政府2017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17年以来,我市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目标,以“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主要抓手,聚焦聚力,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体抓了九个方面:
一、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行“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勇书记、晓宇市长、永会常务副市长多次作出专门批示指示。2017年3月29日全省推行“三项制度”试点工作会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会议进行系统部署,迅速成立了以市政府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均成立相应机构,全市上下形成各级政府领导、法制机构综合协调、相关部门主动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制定方案,明确标准。按照中央、省有关要求和领导指示精神,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市委深改会审议通过,专门制定了《xx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对“三项制度”改革的内容、时间、责任部门等进行了明确与细化,明确在全市553个执法主体、40类执法领域、6种执法行为中推进“三项制度”。
(三)强化培训,广泛宣传。集中组织开展了“三项制度”工作培训,行政执法部门思想认识更加统一,任务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标准更加清晰。同时,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视专栏、《法制动态》“三项制度”专刊、公益公示屏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推行“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的浓厚氛围。
(四)创新机制,强化督导。严格落实月报告制度,建立微信工作群,强化沟通联络。结合“一问责八清理”和“放管服”改革专项行动,对出现的问题集中梳理,限期整改。截止目前,共梳理8个专项问题。针对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交由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整改、问责追责。
(五)积极探索,打造典型。市行政审批局“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典型案例,在全国“三项制度”试点工作推介会上专场演示;市城管局执法全过程记录模式,被住建部列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示范典型;5项制度文本被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参考文本》选录;市城管局“挂证”执法、巨鹿县地税局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视频片在全省“三项制度”培训会上展播。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开展“点菜式”放权,认真落实国务院第三批取消审批和调整中介服务事项衔接要求,取消审批事项14项,调整中介服务事项2项,市本级衔接取消7项中介服务事项。向县市区下放审批类权限12项,向市开发区下放行政权力300多项,向滏阳高新区下放审批类权限30项。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29个部门、331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市级审批局,实现51枚印章合一。不断完善县级行政审批局改革,推动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审批与服务互补融合。
(二)不断拓展清单领域和范围。根据简政放权情况,调整完善了权力、责任、中介、服务等清单,新编制公开了证照事项、行政许可、政务服务、开发区权责、民生领域证明等8张清单,有效构建了“综合清单+专项清单”的新型政府清单管理体系。
(三)推进审批效能不断提升。以优化流程、网上审批、信息共享为抓手,市本级453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超过总服务事项半数。按照“全面兜底、能减则减、疏堵结合”的原则,取消非必要证明73项,保留村(居)证明18类。新增南和、沙河2个县级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农业、城管、文化旅游等领域探索“行业一支队伍管执法”;威县洺州镇、南和县贾宋镇、沙河市白塔镇和内丘县大孟镇探索实施“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
(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多证合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工商局联合35个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重点领域签署信用惩戒协议。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信息157594条,已受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18788条(次)。工程招投标领域限制5人次,授予荣誉称号领域限制2人次,法院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注册登记453人次,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高压态势。“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进展顺利。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实现“二十五证合一”,外资企业“二十三证合一”,办事创业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向纵深推进。通过健全组织、交流培训、制度建设、督导考核等措施,“双随机一公开”实现监管部门全覆盖。建立了涵盖462个主项、557个子项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实现全覆盖。全年开展“双随机”抽查3990次,检查监管对象41375个。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积极推进政府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注重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通过书面征求意见、专家论证会、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相关领域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积极做好地方性法规的基础性工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xx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起草制定了《xx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将热点领域的热点问题,上升到法律规定予以管理规范。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落实《xx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开的审查和督促约束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提升。2017年共合法性审查市政府文件(含规范性文件)54件,市政府向省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11件,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62件。
(三)组织开展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落实国家和省规范性文件清理要求,对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市政府规章1件予以保留;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58件,其中,保留104件,废止10件,宣布失效39件,修改5件。清理结果已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公布,凡未列入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一律停止执行,不得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施行程序。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集意见建议,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按照《2017xx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要求,依法依规制定了《xx市“净土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xx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全市性重大决策文件。
(二)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家论证作用。认真落实省《关于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部组建了法律顾问团队,总人数超过1100人,基本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2017年,全市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意见1200余条,参与起草、论证规范性文件320余件,参与合作项目洽谈及审核协议830余件,参与处置信访案件800余件,为重大复杂复议案件提供法律咨询350余次,协助法制培训授课230余人次。
(三)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关于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重大决策责任倒查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拓宽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严格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程序等,保证重大决定的科学性、民主性。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强化组织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制度》,严格证件申报、注销、发放和使用标准,认真组织执法培训和年检考试。会同编办对执法人员进行梳理,对新增人员进行审核,确定现行有效行政执法人员15853人。平乡县492名执法人员全部“挂证上岗”,“三项制度”全国推介会上专门对此作了展示介绍,《法制日报》也专题报道。
(二)提高素质能力。组织全市18000余名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并集中进行了知识测试。15898人通过了年检考试,合格率为84.2%。对因调离、退休、转岗等原因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依法定程序上报省政府予以注销,并在政府法制网对该批行政执法证件公告作废,确保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
(三)加强监督检查。注重发挥执法监督检查的督导作用,督促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规范依法行政。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390余次,涉及执法单位267个,检查各类行政执法卷宗5760本,发现问题764个,责任追究432人。
(四)健全衔接机制。依靠“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之间、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之间信息共享,完善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行为长效机制。2017年,上报“两法衔接”案件115起。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政府法制机构对各级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卷宗进行联合评查,提出评查意见及整改措施。坚持主动监督与受理举报投诉监督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走下去”,积极主动对政府部门进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受理群众举报和管理相对人的投诉进行监督,通过行政复议和监督通知书的形式进行处理。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实行条块结合、双重层级监督,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
(二)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出台《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规定》、《进一步加强政府同人大工作联系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政府同政协工作联系的规定》和《进一步加强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及时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承办人大建议434件,政协提案787件,按时办结率、答复率、走访率均为100%,人大代表满意率达99.5%。
(三)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印发了《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和《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市级77个责任主体发布政府信息6万余条,同比增长10%。公开受理60余件信息公开申请,因公开引起的3件行政复议、3件行政诉讼案件,均未发生败诉现象。
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健全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广以任县为代表的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平台建设,以内丘为代表的“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以桥东区为代表的民调员进驻法院做好“诉调衔接”等经验做法,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目前,全市人民调解组织5655个,涉及13个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1个,基本实现全覆盖。清河县油坊村调委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强化对重点领域问题治理。坚持违法严惩,健全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强化行刑衔接,严惩重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1823件,行政处罚831万元,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20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个,吊销、缴销了19家药品流通企业认证证书和许可证,食品药品稽查办案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位。牢固树立治本安全观,切实加强重点人群监管。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全面提升市戒毒所软硬件系统,完善定时通话、巡逻通报、重点防控等监管机制,市戒毒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安全管理六无戒毒所”称号。狠抓社区矫正监管、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手机定位覆盖率和成功率均在全省前列,全市4000余名社矫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
(三)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提高复议案件办案质量。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16件,审结268件。其中驳回30件,维持121件,撤销48件,决定确认违法、变更具体行政行为和责令履行职责39件,经调解终止30件。综合纠错率达到44%。创新复议方式方法,注重打造“阳光复议、公开复议”,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均实现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行政复议办案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着力做好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强化。2017年,共发生行政诉讼32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必出率100%。市政府作为应诉机关的案件70件,一审44件、二审或再审26件;已开庭结案的41件,胜诉39件、败诉2件。
(四)全面提升仲裁工作水平。2017年,共受理仲裁案件885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5%,涉案标的额68620万元。现审结案件801件,其中调解和解案件619件,基本实现了“案结事了”。
八、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持续抓好领导干部学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关于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的意见》,以及《关于报告领导干部法治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王丹教授来邢,对市县四大领导班子和市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开展了题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的法治专题讲座;联合xx师范大学,对市县部分处级领导开展了以“阳光心态和法治思维”为主题的法治培训。市政府常务会学法7次,市县两级政府共开展常务会学法200余次,举办法治讲座180余次,理论中心组学法300余次,市政府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240余次。
(二)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按照《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测试考察制度》规定,全市对新任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均实行任职前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测试合格后予以正式任命。2017年以来,全市共有240余名干部参加了任职前法律知识测试。
(三)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全面部署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以案释法”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落实。大力推进普法阵地建设,平乡县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被省法宣办命名为“xx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示范点”。大力加强新媒体普法宣传,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市、县(市、区)司法局、法宣办全部开通法治宣传教育微信(微博)和公众号,桥东区司法局“清风普法”等一批“官微”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严格落实省政府法制办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征文活动,向省报送论文11篇,2篇获得二等奖。向国务院法治网、xx政府法治周刊等媒体报送稿件30余篇,被采用十余篇,起到良好宣传效果。
九、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
(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了市长任组长、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相继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专司法治政府推动工作,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合力。按照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要求,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二)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按照《xx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要求,严格按照县级政府和市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考核标准积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系统,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三)认真落实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按照省《关于印发xx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各县(市、区)和部门均已按要求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市政府《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经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上报省政府,报送市委、人大,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2017年,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对照中央、省有关要求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待完善,个别单位和部门未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五步法”程序予以决策;三是法制机构力量依然薄弱。随着“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的时限日趋临近,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日益加重,法制机构专门力量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法制力量不增反降趋势明显。
2018年,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继续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有关要求,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督导落实《xx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重大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邢政发〔2018〕25号),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对重大决策进行跟踪反馈和评估,增强公共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二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抓好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三篇:滦县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滦县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年,我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根据《唐山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对上级取消、下放和调整的审批事项认真梳理汇总,逐项核对、逐项衔接、逐项处理。全年衔接国务院第二批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 151 项权力事项,衔接市政府下放 14 项权力事项。二是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将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县农牧局、住建局等***个部门统一设置了行政审批股。三是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推进审批单位、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中心,集中办理,保障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审批、统一送达,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方式。四是开展民生领域证明材料清理工作。对涉及公安、司法等部门重点领域证明材料事项由 108 项规范精简为 17 项。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把规范性文件质量关。严格按照《河北省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定》的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草案的制定依据、草案内容等是否合法逐一进行审查,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全年,县政府制定的 4 件规范性文件,均由法制办进行了审查把关。二是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备,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有
效性。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向市政府进行了报备。三是组织实施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全年分别于 7 月和 10 月两次开展了政府及政府部门制定的文件清理工作。经清理,《滦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滦县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滦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重新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滦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滦县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滦县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的通知》等 5 件文件因与现行上位法不一致、已被新规定涵盖或代替、调整对象已消失、工作任务已完成、适用期或有效期已过等原因,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三、加快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一是坚持重大决策法制审核制度。坚持政府法制办主任全程列席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制度,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审核和讨论。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决策辅助作用。使其在更多决策、更广领域中提供法律意见建议,为防范政府决策的法律风险、稳定风险发挥积极作用。今年,各级各部门聘请的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出具法律咨询意见39件,审核协议、合同54件,参与重大事故、信访案件的调查调解工作 72 起。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河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资格管理制度,经过清理,对因调离、退休或者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个部门共计***名行政执法人员的证件进行注销。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两法衔接”成员单位均已完成平台建设任务,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已完成,并做到随时更新录入,实现了我县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的“网上衔接、信息共享”。三是落实《河北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和《唐
山市行政机关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办法》。全县所有行政执法单位根据本单位执法实际,紧扣《实施办法》要求,聚焦执法证据不全、证据不固定、记录不完整、记录方式单一等常见问题,建立了本单位全过程记录制度,并根据本单位执法需要,配备了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审查办法》的落实,保障了行政机关依法、合理、公正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在全县开展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中,未出现处罚主体违法、处罚依据适用不正确等情况。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情况。一是强化内部监督。严格落实《河北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办法》,坚持主动报备,全面审查、有错必纠、严格监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重大行政处罚的监督,切实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审查报备案件 78 件。二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年办理市级人大代表建议2件、政协提案1件和县级人大代表建议21件、政协提案42件。三是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认真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四是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使用、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全年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 5677 条,其中行政权力运行信息 3 条,财政资金使用信息 320 条,公共服务信息 308 条。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情况。一是依法公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事实、法律和廉洁关,全面掌握案件情况,认真分析双方证据材料,准确适用法律条款,公平公正办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行政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充分运用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全年通过调解方式,成功对涉及工伤、农民工工资等 52 件案件进行了调解,有效化解了矛盾。三是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贯彻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全年 38 起应诉案件都做到了及时递交答辩状及证据材料,在诉讼案件中坚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参加诉讼庭审。
七、全面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以加强宣传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建成法治宣传橱窗***个,发放法律知识手册 1000 份。二是积极组织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进行学习,全年分两次进行了培训,提高其法治思维。三是明确用人导向。把法治素养作为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对拟提拔的***名干部进行了法律知识测试。
总结一年来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中,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二是少数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三是从事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继续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培训和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滦县。
第四篇:县人民政府对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最新)
市政府:
X 年,X 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现将 X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明确法定责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发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引领作用,强化清单刚性约束力,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清单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县法制办、县编办、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对权力公开、流程设计和承接落实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发挥社会和公众监督作用,及时调整、公布清单内容,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理念,3415 项权利事项全部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二是转变监管方式。将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
事后监管为主转变。在全县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已有 38 个部门、单位制定了“两库、一单、一细则”,按照合理比例和频次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全面推行“容缺审批”制度。3 月份,以县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登记事项”作为改革试点推行“容缺审批”,850 家企业通过“容缺审批”办理了注册或变更登记,700 多家企业从中受益。5 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重要指示和县委、县政府决策,我县又在大项目落地、房地产开发、惠民便民三个领域抽取了 7 个单位推广“容缺审批”机制。目前,发改局、房管局等 8 个部门,围绕 21 个行政审批事项分别制定了“容缺审批”实施方案和事中事后监管方案,可容缺申请材料达 55 个,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二是全面推行“一联三化”制度。县政务服务中心投资近200 万元研发了信息共享发布系统,将各类审批服务所需基本信息、动态数据进行共享,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一次填报上传,实现了网上存储、重复使用。部分单位实现了网上上传预审。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代办制”,免费全程为企业办理各项审批事项。在政务大厅设立“咨询和导引、不给办投诉、帮着办服务”三个服务台,配有自主办理机、业务查询仪、复印扫描仪等设施,供群众免费使用,设立以来已为 2600 余人次办理业务。三是全面推行“不见面
审批”。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平台支持,在投资项目立项环节开展了“自助审批”和“全程网办”改革,用外网申报、内网审批、自助打印证明、全程网上办理的审批形式,开创了投资项目立项服务“不见面审批”新局面。
3、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立足于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目标,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格按照《X 省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办法》规定,对下放至县级的权力事项,及时组织县直各部门制定衔接落实方案,及时停止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相关业务的办理,调整审批事项目录和权力清单,加强后续监管,不在目录之外实施行政审批,不以其他名目变相审批。承接国务院、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44 项,取消县级权力事项 110 项,整合行政审批事项 9 项。公布了《X 县县属和驻郓单位政府定价收费清单》,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两类,共 85 大项、4168 小项。有效杜绝了自立项目收费、搭车收费、捆绑收费等现象。
4、加强市场监管。加快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三局合一后的职能整合工作,实行大市场、大智慧监管模式,突出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商品质量、商标广告、成品油、农资等监管重点,强化日常监管。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成立质量建设办公室,X 亿万汽车配件的“亿万”商标、金达挂车的“郓梁”商标、旺家实业的“梦幻星辰”三件商标申报马德里国际商标已
获受理。“X 驴肉”、“X 青山羊”等 10 件地理标志商标已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受理。引导诚信经营,18 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开展“红盾护企”、“红盾护农”行动,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成品油案件 11 起。强化公平交易监管,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严厉打击传销活动,捣毁“东望集团培训基地”传销窝点。通过 X 工商网络监管平台,完善经营主体 745 户,网上检查市场经营主体2740 户。
5、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共涉及政府部门、列入党委工作机构序列并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 55 个部门(单位)公共服务事项 541 项,乡镇公共服务事项 112 项,街道公共服务事项 107 项,已行文公示,并在政府网站、编办红页公示,同步编制了每项公共服务事项的服务指南。
6、创新社会治理。一是设立乡镇综治中心。22 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高标准乡镇综治中心,实行“一个大厅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办理时间明显缩短。二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以交通干线为网线、乡镇防护圈为网眼、单位自主组网为补充的“天网”监控系统。实现环县出入卡口、城区重点道路、公共复杂场所、单位及乡镇街道驻地、国道、省道、县乡道路视频监
控全覆盖。三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县划分 1000 个基础网格,配备 1000 名网格管理员,完成了网格内军队退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基本信息的统计核对。四是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联网应用为核心,大力推进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系统、综治信息等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融合。
7、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扎实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为 X 百姓打造宜居的居住环境。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除日常监督性监察外,通过开展双随机活动、环境安全生产大检查、环保夜查等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了玻璃、焦化、煤矿、加油站、挂车、包装、板材、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等行业企业。在县环境监察大队设立专班,负责受理和处理环境信访事项,保证 12369 环保热线畅通,对群众反映的事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群众环保幸福指数稳步提升。X 年立案处罚 280 件,移送公安机关 74 件,行政拘留 84 人。
(二)加强政府立法工作 1、加强监督管理。一是严格制定程序。X 年,制定县政府规范性文件 11 件,均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通过了县法制办合法性审查和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进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并在县政府网站进行统一公布。二是
强化备案审查。X 年备案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 14 件,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
2、完善长效机制。X 年对政府及部门 66 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清理了不符合改革精神,不符合新旧动能转换意见,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经过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 21 件,保留 45 件,有力维护了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三)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1、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定《X 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X 县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等五项配套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X 年我县南湖项目、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及医养融合建设项目等事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确保了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
2、加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集体讨论,对违反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机关及其责任人的责任。县法制办今年共审查以县政府为合作一方的重大合同文本26 件,为县医院新院区及医养融合建设项目等一系列重大行政决策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
3、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5 月份,下发《X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方案》(郓政办发〔X〕42 号)和《X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X 县乡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暂行)的通知》(郓政办发〔X〕43 号)。月份,22 个乡镇、办事处通过邀请、推荐、公开选聘等多种方式高效完成法律顾问聘任工作。11 月份印发《X 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召开 X 县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会议,聘请 17 名省、市、县优秀的法制工作者、律师和学者担任县政府法律顾问,为今后开展法律服务打下基础。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我县是 X 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改革后,共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大队、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大队、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交通运输监察大队八支执法队伍。在全县 22 个乡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同时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作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执法人员在综合执法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落实行政执法制度。制定《X 县行政执法公示制度》、《X 县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X 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
度》。11 月 24 日,召开 X 县落实“三项制度”暨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三项制度”推行工作。目前,“三项制度”推行工作有序推进。所有部门已完成材料上报工作,具备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基本配齐了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大的执法部门成立了法制科,有些部门成立了法制审核领导小组,为重大执法决定把好了法制审核关。二是开展案卷评查活动。从自查自纠、实地抽查、集中评查、总结反馈四个阶段组织实施,共评查行政处罚案卷 150件、行政许可案卷 94 件,发现并反馈问题 30 余项,6 个单位分获案卷评查一、二、三等奖。三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如县交通运输局创新思路,联合公安局,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联合执法“公安交通监察大队”,配备人员 26 名,警车 2部,累计出警 160 余次,全年处理违章 4300 余件。县市场监管局配备 20 部市场监管车辆和 9 部食品快检车,规范了执法形象。
3、建强行政执法队伍。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工作,对县政府各部门的执法主体类型,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审核和确认,在县政府网站发布了《X 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县级行政执法主体的公告》。二是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规定。认真落实《X 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X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紧抓“严”字不放松。严把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和执法证件清理“出口关”,认真落实执法证件
“动态管理”制度,申请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必须具备“在职、在编、在岗”的条件,所有编制证明材料都经过县编办的核实确认;对不符合办证资格和考试不通过的人员分两批进行证件清理,清理并注销执法证件 380 个。实行执法证件网上“预考”制度,对违反考场纪律的人员进行通报并取消考试资格。X 年下半年考试通过率高达 94.83%,申领考试位列全市第一。
4、强化行政执法保障。在年初预算安排时,保证行政执法财政资金需求。在预算执行中,加强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保证执法经费专款专用。X 年,合计投入 1333 万元用于购置执法装备,切实加强了行政执法经费保障。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编印《X 县纪律检查机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操作规程》,切实提高执纪审查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制定《中共 X 县纪委 X 派驻机构工作考核办法》、《X 县执纪审查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落实好监督责任。印发《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和《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加强对纪检干部的管理监督。协助县委印发《中共 X 县委巡察工作办法(试行)》,为巡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依据。
2、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县政府及各部门高
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把握关键环节,加强督办检查。县政府按时向县委、县人大和市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在行政诉讼中,依法按时提交答辩状和证据,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自觉接受司法监督。
3、强化专门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一是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X 年,共谈话 231 人次,函询 49 人次,经初步核实或谈话函询后给予组织处理 322 人。二是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纪律审查力度。X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 410 件,涉及人数 450 人。三是高悬问责利剑,倒逼责任落实。党内问责60 起,个人问责 48 起,领导干部问责 68 起。在环保工作中共问责 17 起 44 人;在信访维稳工作中问责 26 起。四是扎实开展巡察工作。目前已完成 X 三轮巡察工作,发放征求意见表 2457 份,个别谈话 2801 人次,走访 1345 人次,梳理线索 171 条,立案 34 起,党政纪处分 21 人,移送司法机关 2 人。五是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推进干部作风持续良好转变。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79 起,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95 起,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30起。六是加大对公共资金、自然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力度,全年完成审计项目 220 余个,查出问题金额 17.67 亿元,违规资金 3123 万元,移交经济案件线索 2 起。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相关制度和工作规则。围绕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信息均按要求在县政府网站予以公开。
5、完善执法监督和纠错问责机制。创新制定《X 县行政案件败诉责任追究办法》,同《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配合交替使用,对行政败诉案件所涉及的单位和人员实行责任倒查机制,依法依规问责。X 年 12 月份,县行政执法监督局获县编委批复,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 X 县行政执法监督模式。
(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1、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认真落实《X 省行政复议立案工作规则》和《X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工作规则》,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复议案件。3 名行政复议诉讼人员全部具备法律职业资格。X 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18 件,全部结案,其中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调解率为 27.8%;办理行政应诉案件 46 件,结案 26 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67.9%。多举措推进行政复议应诉管理平台应用,集中采购彩色打印机、高速扫描仪、高拍仪等办案设备,X 年所有卷宗扫描输入到该平台,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查询、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
2、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一是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加强村居、乡
镇、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县已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 546 家,其中,乡镇 22 家,村居 515 家,企事业单位 9 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年内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纠纷 2453 件,调解成功 2449 件,调解成功率在 98%以上。二是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深化。积极推动医疗、环保、道路交通等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截至 X 年底,全县已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4 个,拥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员 16 人,全年共调处各类行业性、专业性纠纷 200 余起。
3、改进信访工作。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按照村居每周排查一次、乡镇部门每月排查一次的要求,全面排查矛盾纠纷。X 年共排查出信访苗头 535个、重点信访案件 203 个,逐人逐案登记造册并同实行县级领导包案,成功化解152 个。二是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下访机制。X 年,县级领导共接待信访群众 463 批、832 人次,化解信访问题 179 件,交相关部门办理 147 件;开展下访活动 10 批次,带案下访 126 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86 件。三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配套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办信、接访程序,建立领导包案责任制度,严格实行“五包”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要求和办结时限,立卷建档。完善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记录,转办时做到有手续、有记载,避免遗漏和延误。建立健全信访档案管理制度,对办
理完毕的信访案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做到件件有档案,事事有记录。四是做好退役士兵和“党的十九大”维稳工作。为退役士兵争取公益岗位 4160 个,申报并审核通过 3100 人,已全部安排上岗。十九大安保维稳期间,成立了 23 个督导组、1 个明查暗访组、15 个重点领域矛盾排查化解组,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实行重点人员专班、双县级领导督导和预警信息双推送机制,实现十九大期间进京上访“零登记”。五是探索信访工作新思路。建立副科级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制度。X 年 8 月,从副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 16 人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有效充实了信访工作力量。
(七)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1、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县政府主要领导严格履行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法治工作进展情况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推进,部门、乡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有力推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2、树立重视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法治
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X 年,共调整干部 9 批次,涉及 241 人,其中提拔正科级领导干部 31 人、副科级领导干部 57 人,重用 8 人,交流和平职调整及兼任其他职务 118 人,改任非领导职务、规范职务名称及调离 27 人。
3、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模式。高标准实施“七五”普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原则,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为重点对象,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抓住“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日、“12.4 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开通了“X 法治”微信公众号,通过文字、图片等推送政府法治信息,并与省市法制网站、县政府网站实时“链接”,全面介绍各部门、各乡镇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我县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切实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局中,营造法治文化氛围,通过制作法治文化墙、建设法治宣传一条街、建设法治公园、社区法律图书室等方式,让群众更好地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真正使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群众生活。
4、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一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采取政府常务会学法、法治专题培训等形式,不断推动领导干部学法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县委组织部将依法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新任科级领导干部、组工干部、青年干部等各类培训 27 期,参加培训 3437 人次。二是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县人行探索“查训同步走”法治教育培训,定期对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培训,X 年开展“同步培训”5 次。县安监局、县环保局等 10 余个部门形成了法律知识常态化培训机制,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有效提升。县法制办邀请市法制办韩允谦副主任和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杨士林教授进行法治专题培训,提升了全县执法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
5、开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5 月 15 日,印发《X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全县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通知》,从组织领导、依法行政宣传、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行政复议应诉情况、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等几方面量化评定标准,明确评选步骤。通过工作汇报、初审、复审评选出 6 个 X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 12 个先进个人。12 月 24 日,召开 X 县依法行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并在县电视台进行了播放,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并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三个示范单位的一把手上台做了经验介绍,激励推动作用更加显现,示范带动的“头雁”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法制工作力量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显得比较薄弱,不同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在不平衡;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体制仍需完善,执法监督队伍还需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工作。乡镇政府法制机构不健全,法制人员少,法制工作薄弱,需要加强指导。
二是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法治思维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按照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实施纲要》内容,根据《X 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要求,紧紧抓住 2018 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好 2018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建设法治政府,任重而道远。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推动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县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最新)
市政府:
201X 年,XX 县按照中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工作部署,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収展为主线,以觃范执法行为和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强化法治意识,落实执法责任,提高执法水平,全面完成了依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围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収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劢能转换,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讣真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亍叏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要求,精简审批事项 11 项。目前,县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 230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 20 项。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容缺审批”制度,在工商登记、投资建设、惠民便民等领域公布 9 个部门 21 项“容缺审批”事项。
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劤力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
(三)加强市场监管。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讣真贯彻落实“五证合一”登记制度,全面推行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四)优化公共服务。编制完成县乡两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公布县级公共服务事项 557 项,乡镇公共服务事项 122 项。最大限度精简各类证明、盖章环节和申请材料,清理证明材料 41 项。推劢“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 XX 省政务服务网,涉及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事项在网上平台办理,实现业务办理透明化,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逐步完善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部门联合、信息共享、协调会商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健全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进“雪亮工程”,提升“平安 XX”建设水平。
(六)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攻坚行劢,狠抓中央环保督察、环保部巡查和强化督查交办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整治“散乱污”企业 501 家,叏缔燃煤小锅炉 609 台,清理禁养区养殖场 118 家;实施“双替代”10261 户,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完成了巨润建材窑炉高温烟气脱硫、脱
硝升级改造;铁雄新沙自主研収的中低温 SCR 烟气脱硝装置成功运行,填补了国内空白。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镇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全面实行“河长制”,大力开展“清河行劢”,分类整治入河排污口 115 个,治理岸线问题 119 处。主要河流水质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二、加强政府觃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一)加强觃范性文件制度建设。依照 X 泽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亍加强觃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X 府法収〔201X〕17 号)文件要求,修改完善《XX 县觃范性文件审查监督制度》、《XX 县觃范性文件清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加强觃范性文件管理,确保觃范性文件合法有效。
(二)提升觃范性文件制収觃范化水平。制定了 201X 年觃范性文件制定计划,所有出台的觃范性文件通过网站、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意见,如《XX 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出台前,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组织住建、觃划、国土、城管、镇区办分管负责人进行座谈。所有觃范性文件经法制机构审核幵经县政府常务会讧研究通过后,在县政府网站戒政府法制网公示。
(三)积极开展觃范性文件“三统一”工作。按照省市关亍落实觃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通知要求,严格做到觃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201X 年向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觃范性文件 3 件,做到了格式觃范、目录详实,报送及时。
(四)定期开展觃范性文件清理评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亍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政府觃章、觃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収〔201X〕40 号)和省市文件要求,切实清理丌符合“放管服”改革精神及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要求丌一致的觃范性文件,确保国家法律、行政法觃和各项改革政策在我县得到贯彻落实。
三、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严格遵守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五项制度”要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按照公众参不、与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认论决定 5 个法定程序要求进行决策。细化量化重大决策各项制度要求,形成可操作、可执行的制度觃范。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固定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讧,全程参不决策程序的制定实施。201X ,县政府在处理融城房地产项目盘活过程中,严格遵守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通过执行“五步走”推进了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収挥县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完成了县政府法律顾问换届工作,出台《XX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亍聘任县政府法律顾问的通知》(巨政办収〔201X〕54 号),积极推进乡镇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政府法律顾问积极参不研究政
府重大决策,为企业改制、涉法信访等事项提供法律建讧。201X 年先后参不了公安局片区遗留问题处理、汽车二队片区回迁安置等问题的解决,政府法律顾问职能得到有效収挥。
(三)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戒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丽拖丌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党纨政纨和法律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叐监督,违法叐追究,丌讥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四、严格觃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清理觃范行政执法主体,通过单位申请、法制审核讣定等程序,对全县行政执法主体重新确讣。建立了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县政府网戒法制网站向社会定期公开行政执法信息。
(二)觃范行政执法行为。印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巨政办収〔201X〕53 号),全面觃范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开展执法案卷评查,201X 年 12 月份对 24 个重点执法部门报送的 160 余份执法案卷进行了评查。
(三)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开展执法人员清理。对未通过执法考试人员、离退休人员、调离执法岗位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XX 县持有合法有效执法证
件人员 1458 人,全部在 XX 县政府法制网公布,接叐社会监督。加强执法人员培讦,全年开展执法证申领、审验公共法律知识学习培讦 2 次,5 月 5 日对全县执法证年审人员进行了培讦,9 月 14-15 日对新申领办证人员进行了培讦。
(四)强化行政执法保障。加大资金保障投入力度,配齐执法车辆和执法设备,落实行政执法全记录工作,加强依法办案能力,有效维护当事人和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执法公信力,减少执法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五)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成立了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尘峰任组长,组织、编制、人社、财政、法制、审计及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印収了关亍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局。目前 XX 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丼报登记制度,自觉接叐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讧 61 件、政协委员提案 94 件,办复率均达到 100%。自觉接叐人民法院和上级行政机关监督,讣真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和上级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讧决定。
(二)严格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公布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工作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点推进了财政预算、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民生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三)完善执法监督及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XX 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要求,通过行政复讧、行政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依法行政考核活劢,収挥政府法制机构执法监督职能,及时下収《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乢》,严肃责任追究。
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一)提升行政复讧、诉讼案件办理水平。201X 年共办理行政复讧案件 15件,及时纠正违法、丌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健全完善行政复讧陪讧员制度,重大疑难案件召开行政复讧听证会。讣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庨应诉制度,9 月 12日在县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庨审观摩活劢,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庨应诉。定期向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报告行政复讧应诉案件办理数量和办理情况,2018 行政复讧案件全部在 XX 省行政复讧应诉管理平台办理。
(二)加强行政调解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调解工作,充分収挥行政机关在化解行政争讧和民事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建立部门行政调解联劢机制,积极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宣传。及时解答群众在法律、政策上的疑惑和问题,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调解途径解决争讧纠纷。
(三)积极推广仲裁制度。大力宣传仲裁法律制度,将《仲裁法》、《X 泽仲裁委员会仲裁觃则》列入学法计划。修订、觃范合同文本中的争讧解决方式条款,鼓劥县域内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更多地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积极协劣 X 泽仲裁委员会办理仲裁案件,有效解决民商事合同纠纷,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庩有序収展。
(四)讣真落实《XX 省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条例》。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収挥部门职能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不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排查体系,坚持矛盾纠纷化解的与业化、觃范化、常态化,对基层信访稳定做到早収现、早化解。加强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建立特殊敏感时期稳定信息“零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利益群体的摸排和管控工作,建立分类分级稳控责任清单和方案。
七、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情况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収挥协调机制作用,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签订依法行政目标责任乢,将依法行政工作不经济社会収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叏各镇区办、各部门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
题。同时,注重选拔培养具有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领导干部。
(二)高度重规政府法制机构建设。配齐配强法制机构工作力量,充分収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推进全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为政府法制机构履行依法行政指导、督促、检查职责创造条件。加强乡镇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积极争叏财政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政府法制干部培讦制度,提升基层单位法制机构觃范化水平。
(三)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联系示范点建设。将依法行政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结合,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树立优化审批服务、觃范执法行为典型,打造优化营商环境 XX 品牌。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工作,设立依法行政示范点,积极収挥依法行政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