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物质: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存在的,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固定的联系。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相对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物质运动在一定范围内的某种相对稳定状态。时间与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具有三维性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反映论: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出发,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两条对立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先验论: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认识是人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
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理性认识: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绝对真理:第一,它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正确性。因此,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人类按其认识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从认识的广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从认识的深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实事求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不附加任何主观臆测的成分。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发展: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是“异中之同”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肯定: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 否定: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可能: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与自然界一样,社会存在也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运动形态的存在;思维形态的存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系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革命: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问答题
1.哲学和科学的基本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a区别:它们分别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b哲学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指导科学的研究。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b.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发展历史上,绝大部分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革命实践和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同时,吸取了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和优秀成果.特别是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并把它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他们在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理论.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和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割裂二者关系,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相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相反,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7.意识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
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二,劳动创造了语言和文字。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四,现代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9.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a.意识有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作用 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相同点:物质第一性;可知论
区别: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因为:第一、前者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第二、前者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指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1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基本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最基本的层次,认识关系可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是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价值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以及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的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感性中渗透着理性因素: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借助于理性形式来表达。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利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并需要用感性材料来印证和说明。理性认识活动需要以感性形式为载体,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
14.实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途径和条件
1.建立既符合外在尺度又符合内在尺度的理想客体,也叫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15.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6.绝对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区别:真理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是确定性、无条件性。是绝对的。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是近似性、有条件性。是相对的。绝对和相对是真理的两个属性 联系:首先,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17.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无限发展着的实践最终能鉴别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相对性:任何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受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仍需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18.价值的基本特点和评价标准
特点: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客体及其属性是客观的: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受社会和历史条件制约;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及其基础都是客观的。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1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2 主体自身的复杂结构决定价值具有多样性、多维性; 3 主体需要以及需要满足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价值具有时效性、历史性; 4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1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20.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它们相互依赖。一方面,整体依赖部分,它由部分构成;另一方面,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无意义。2.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3.它们相互作用,整体对部分有支配作用;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4.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顾全大局,又不能忽视局部利益的实现。2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2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同一性:第一,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它使矛盾双方从对方中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第三,它规定矛盾双方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斗争性: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第二,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第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2.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2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个共性之中
(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和体现共(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
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4)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26.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辨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6.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2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
区别:(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因和根本矛盾导致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外因和非根本矛盾导致的。(3)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偶然性起影响作用 联系:(1)依存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2)转化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8.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关系
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2)现象可以依靠感官来把握,本质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认识。(3)现象是个性,本质是共性。(4)现象多变,本质相对稳定。
联系: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29.地理环境作用
第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必要性条件。第二,它通过劳动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第三,它通过军事和政治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第四,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30.人口因素的作用
第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第二,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质量、分布和构成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31.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它是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32.社会形态的划分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五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三分法是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33.社会形态的同一性和必然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氏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交和氏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不同国家所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
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34.历史发展的必然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统一的。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纯粹的必然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第二,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社会规律给人们提供的是多种现实的可能。第三,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的模式和途径。3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性质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6.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首先体现在服务的对象上,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再次体现在服务效果上,当上层建筑适合于经济基础时,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反 37.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3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其次,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再次,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 39.阶级的产生
第一,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第二,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40.革命和改革的区别
1.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是量变 2.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相反。3.革命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改革不需要。4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第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第二,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第二篇: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教材考点1 意识观
意识产生的条件;意识的本质: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材考点2 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特性。
教材考点3 实践观、人与自然
实践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教材考点4 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实质;判断新事物的标准。
教材考点5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教材考点6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材考点7 实践和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
教材考点8 真理的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
教材考点9 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教材考点10 剩余价值论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提高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材料分析材料1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 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倍,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2002—2010年,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在全国实施;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布三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2011 年3月1日起施行。
材料2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2)结合材料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答案要点】
(1)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用水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的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材料分析二
材料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面对同一现象不同主体会产生认识差异?
(2)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材料中三个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现象产生认识差异是主体的不同选择的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不同所致。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由主体决定。
(2)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材料分析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地处河北香河县城郊的前套村共有村民450人,家家有人在县城打工、经商。这些年富起来的前套村面临“富裕的烦恼”——“村民人均收入早已过万元,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环境问题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套村这样的“垃圾围村”难题,主要是因为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当了38年的村支书彭士发说。
变化来自一场“环境革命”。今年年初,河北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香河县推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每天镇上的垃圾车进村清运,将垃圾统一送到县里垃圾场,保证村里的垃圾不过夜;县里还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评上环境精品村,给予8万—10万元奖补金。“变„给钱‟为„奖钱‟,政府推这一把很关键。”彭士发说,前套村乡亲们劲头十足。
农村环境卫生主角是农民,如果只是干部积极,难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
尊重农民意愿,前套村干部充分征集村民们意见。“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冲得垃圾遍地”,“前几年修的路都是大坑”,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道路问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财政补贴加上村集体、村民集资,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里13条大小街全部进行硬化。村里的项目村民监督,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作为监督员,63岁的彭跃天天盯在工地上,“水泥厚度要15厘米,标号不能差,不符合要求,就得返工。”
“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农民当上了主角,农村环境整治热情高涨。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村街自筹2450万元,形成 “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
如今走进前套村,道路宽敞整洁,两侧树木林立,路边垃圾桶摆放整齐,路面看不到一点垃圾。村里变美了,彭士发又有了新的想法:筹划改水、改厕,虽然离污水处理厂只有1.5公里,但村民的生活污水还是靠沟排或渗水井,厕所还都是旱厕,要是有一天能解决这些问题,咱农村人就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回答问题:
(1)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明前套村如何化解“垃圾围村”难题使得“村里变美了”。(3分)
(2)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前套村消除“富裕的烦恼”的合理性。(4分)
(3)为什么前套村在“环境革命”这一社会实践中要坚持“村民自治”?(3分)【答案要点】
(1)人与自然关系是分化与统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出现“垃圾围村”问题是因为实践不合理,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前套村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找到合理的实践方式,从而使得“村里变美了”。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前套村出现“富裕的烦恼”说明矛盾普遍存在,应该正视这一烦恼,这是正确的态度;矛盾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找到合理的方法解决矛盾,前套村在环境革命中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的同时坚持农民是环境卫生主角,充分发动群众,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前套村坚持“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环境整治热情高涨,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典范,自觉地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 重要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重要名词释义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劳动者按照预定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以获取物质资料,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活动。
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三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生产经验的人,通过其脑力和体力,有意识有目地运用劳动资料,通过改造劳动对象,以获得物质资料,满足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实践活动。
劳动对象亦称劳动材料: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将劳动置于其上的一切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人们用来影响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条件。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中发生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想交换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具体劳动:具有各种特殊的具体形态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也称劳动生产力,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效率或能力
简单劳动:指人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即劳动者不必经过专门学习、训练、和培养就可以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直至劳动者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和培养,从而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才能从事的劳动。
货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值尺度: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价格标准:包含有一定贵重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流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断地离开出发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这种运动就叫做货币流通。贮藏手段:把货币作为一般社会财富贮藏起来。
支付手段:货币用于清偿债务以及支付工资、利息、房租、地租和税金等。世界货币:即货币超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内执行其职能。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同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贵金属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流通量,限于它象征的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所需量。纸币: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通货膨胀:纸币流通量持续的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每一单位的纸币实际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就会降低,物价就会持续的上涨; 通货紧缩:纸币流通量持续的少于流通中的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每一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的价值就会上升,物价就会持续下跌。
自然经济: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是一种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的经济形式,即生产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形式。
社会分工: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劳动者长期的、固定的分别从事各种不同生产活动的分工,简言之即劳动分工。
简单商品经济:亦称小商品经济,指的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式社会化、普遍化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规律。
拜物教:人们把某种物当做神来崇拜的一种观念。商品拜物教:人们崇拜商品、迷信商品的社会观念。货币拜物教:人们崇拜货币,迷信货币的社会观念。
市场:狭义,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地点,广义,整个商品流通领域,指商品供求关系总和。市场主体:在市场上从事交换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市场客体:市场上的交易对象。
市场体系: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商品市场的总和。生活消费品市场或消费品市场:以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生活消费品和劳务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以社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市场机制:市场这一有机体内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和作用方式。风险:市场主体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的可能性。
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经济体制。经济资源:指的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且存量有限的因素。计划经济:经济资源的计划配置。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作用机制。前者指的是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后者指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运动所发生的作用。
供求机制:指的是价格、竞争、工资、汇率、利率、风险等市场要素与供求关系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买方市场:对买者有利的市场态势。卖方市场:对买者有利的市场态势。
竞争机制:是竞争与价格、供求关系等各种市场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资本:能够增殖的价值。
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中的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劳动过程: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下好过程,亦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价值的过程。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自己的物质形态,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马克思称之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是指得以增值,马克思称之为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的差额。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计时工资:按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按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的工资。名义工资:就是货币工资,即用货币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实际工资:用货币工资所实际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再生产过程:社会作为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简单再生产:生产过程在原有的的规模上的重复。扩大再生产: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以扩大生产规模而实现的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效率而实现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全部充当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仅仅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积聚:单个资本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大它的生产规模。资本集中:已形成的单个资本的积聚。
相对过剩人口:资本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而过剩的工人人口。
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产业资本:一切生产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投入的资本。货币资本:货币形态的资本。商品资本:商品形态的资本。
生产资本: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运动。
资本循环周转时间:就是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或者说,是产业资本从一个循环周期倒下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产业资本有出发点复归到点运动的次数。固定资本:资本家投资在厂房、及其、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资本。
流动资本:资本家投在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上产资本 预付资本: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而预先垫付的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生产时间:足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劳动时间: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生产产品实际投入的时间。
劳动过程的中断时间:指机器设备正常维修和供人休息、罢工等而停止劳动的时间。
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作用时间:指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需要独立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理变化的时间。
流通时间: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里的时间。单个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
社会总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相互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各个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简单协作:即许多雇佣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进行同一的或同种的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产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标志的用及其大工业代替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自由竞争: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争夺最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争斗。企业:将一定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独立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古典企业:在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基础上运行的企业。
单一业主制企业:业主靠自己支配的资本创办的独资企业。
合伙制企业:业主的若干家族成员或业主的若干亲密合伙人出资组成的企业。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
利润率: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由于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各部门不同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利润率。平均利润: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得到的利润。商品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
商业资本:即商人资本,是一种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业务以攫取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为了利息而贷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的总称。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购商品的方式结成的借贷关系。
银行行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资本的形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票据贴现:即持有商业票据的资本家在票据到期以前,向银行兑取现金。抵押贷款:即银行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抵押品作为保证的贷款。
信用贷款:银行资本家确信借款人有偿还能力,对借款人提供没有任何抵押品担保的贷款。资本主义地租: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超出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不同等级的土地形成一种级差状态的地租。
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不论土地好坏都绝对必须交纳的地租。垄断超额利润:垄断价格超过生产价格或价值的部分。垄断地租:转交给大土地所有者所有的垄断超额利润。
矿山地租:是投资于矿山开发经营的资本家,为了采掘矿藏而向矿山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是为建筑住宅、企业、公路或其他各种建筑租用土地,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社会总产品: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国名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即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得最终产品的总和。国名收入: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部分。国名收入的初次分配:国名收入在与物质资料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各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
国名收入的再分配:由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通过初次分配得到的原始收入的一部分,转归不直接参加生产的其他阶层。
预算收入,即财政收入,指各级政府在一年内从社会各种收入中集中的全部货币收入。
税收:资产阶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法律规定,向个人和经济组织强制性的无偿征收的货币收入。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的高额垄断利润而通过某种形式联合起来,对一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进行共同操作和控制。
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企业联合。
卡特尔: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通过协定建立起来的。参加者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还保持着经营的独立性,它们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和标准价格。
辛迪加:是同一部门的大企业通过协定联和组成的。参加者在生厂上仍保持其独立性,但在流通领域已经失去独立性,其原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都由辛迪加总办事处办理。
托拉斯:是由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企业,或由几个在生产上联系密切的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参加者完全失去了生产和商业生的独立性。原来的企业都变成了托拉斯的股东,只是按股份取得股息。生产和经营全由董事会及其所属机构管理。
康采恩:也叫财团,参加者既可以是单个企业,也可以是原来的托拉斯、辛迪加。它是一种较大、较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它以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或大工业企业为核心,所有的参加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受控于这个核心企业,参加者只是享有法律上的独立性。
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认股者已投资入股的证书和定期领取股息的凭证。股息: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从企业的赢利中定期分得的收入。
创业利润:出售股票的价格总额高于实际投入股份企业的资本总额(股票的票面总额)的差额。虚拟资本:由股票、债券等收入资本化而虚拟出来的资本,或者说,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它们的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
企业法人:是指出资人以盈利为目的出资构建的、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即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分离的制度。
股东大会: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定期或临时由全体股东或股东代表组成的,决定公司重大问题的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股东对公司业务活动进行管理的董事会成员。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等三大机构的设立及其它们之间的权力制衡。
资本输出:资本输往外国,或者说,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或贷款。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价格:垄断组织依靠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和对生产、流通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人为操纵或规定的一种旨在保证其获取垄断利润的价格。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推荐)
劳动价值论:(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3)、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4)、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
3、产品分配形式。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如:1元货币1月内平均执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职能,就起了4元货币的作用。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使用价值:物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 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
价值实体: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抽象劳动。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对于任何劳动支出来说都是同质的,它们不存在差别。
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凝结成价值的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
价值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少于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下跌、纸币增值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产生的,卖者先向买者提供商品,卖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向卖者支付所购商品的货款。这一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剩余价值率: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雇佣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年剩余价值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为M’=M/v=m’n(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磨损: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也称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及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磨损。有形磨损与价值规律无关,而与自然规律有关。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包括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明高性能新设备而使原固定资本贬值。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与价值规律有关。
利润率: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P’==m/c+v。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在数值上绝对小于剩余价值率。
资本:能够在运动中增殖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增殖表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运动中使其自身的价值不断增殖,构成了资本最一般的属性和特征。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叫做名义工资,以这些货币所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算的工资,叫做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工资,而是同一工资的两个侧面。
不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资本积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聚: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是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
资本集中: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在现实上往往采取股份制的形式。
资本技术构成: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力的数量之间的比率。这种比率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资本价值构成:资本在价值形态方面的构成,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循环如果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时,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就是周转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价格:商品的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而形成的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品生产过程的实质: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社会关系,随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得以维修、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
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
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
有机构成提高的的表现:C大V小(相对来说)。
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利润率下降,但利润额增大。
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源来自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这里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的,是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职能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实际发挥了职能作用的资本。在内容上职能资本主要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实现剩余价值。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通常情况下,只有职能资本才能获得平均利润,而非职能资本(如借贷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利息)则小于平均利润。
级差地租:因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或对土地投资的收益差异所形成的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丰度(肥沃度)或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对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经营垄断。级差地租的形式可分为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绝对地租: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其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土地价格:土地出售时的价格,实质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没有价值,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但掌握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取得土地收入,如同把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一样,所以土地可以买卖并有了价格。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并有权取得股息的书面凭证。是可以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的有价证券。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实质,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根本动机。具体内容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市场机制:市场调节的过程和原理。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信号的变化及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因此,可以把市场机制的内容分解为价格(包括利率、工资)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卡特尔: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商品销售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订立的协定。内容包括:划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或规定商品售价。参加者不得违反协定,但它们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参加者之间为争取有利的销售市场和扩大产销限额进行着剧烈的竞争,常使协定瓦解。
辛迪加: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资本主义企业间关于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旨在通过高价出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料,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者在生产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销售商品和购买原料都由总办事处 统一处理。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
托拉斯: 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丧失独立性。托拉斯的董事会统一进行经营和管理,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原企业主成为股东,按其股份取得利润。参加的资本家为分配利润和争夺领导权而进行剧烈的竞争。
康采恩: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包括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受其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集团(一般是大银行资本家)通过参与制加以控制。它明显地表现出帝国主义时期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特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平均每个劳动力)占用资金较少、技术装备程度较低、容纳劳动力较多的部门,如纺织部门、手工业、餐饮业等。
资金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占用资金量较多的产业部门,如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
技术密集型产业:占用劳动力较少,但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专业知识、集中了高科技成果的产业部门,如计算机、航天、核能工业、网络信息等行业。这类产业往往劳动生产率很高,产品技术性能复杂,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产业的最高水平。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加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财政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一定的经济总量进行调控,使之增加或减少的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税收状况和财政支出状况来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量状况,因而,财政政策可分为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
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国家为组织、管理货币资金的融通、调节货币供求关系而采取的各种金融性政策。主要工具包括再贴现率调整、准备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必要的信贷额度调整。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社会和生产关系是指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经济规律:一定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价值增殖过程: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必要劳动: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
剩余劳动: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实体或源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超额剩余价值: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实际工资: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
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阶段,相应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货币资本: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一种职能形式。
生产资本:以生产要素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二种职能形式。
商品资本: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三种职能形式。
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有形磨损:机器、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无形磨损:固定资本在它们的有效使用期限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上的相对损失。
折旧:按照固定资本平均损耗的程度把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来,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加以累积,逐步进行补偿的过程。
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加上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除以预付资本总值。年剩余价值:在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率。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运动: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从而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企业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利润: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例。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
生产性流通费用: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各种费用,包括商品的包装费、保管费、运输费等。’ 纯粹性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价值形态的变化引起的各种费用,包括商店建筑费用、柜台租金、广告费用、店员工资等。
借贷资本: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利息:职能资本家为了取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是农业资本家缴付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由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决定了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绝对缴纳的地租。
级差地租:耕种某些较好的土地而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那一部分超额利润,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地理位置的差别等条件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价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