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研修活动总结1
美术学科校本研修总结
研修主题: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背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能力。绘画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好兴趣,并创造机会,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多动脑筋,利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一、精心设计活动,培养浓厚兴趣
美术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在课堂上我们努力营造活动气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投入到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主动接受信息从而引起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既经受锻炼,又使兴趣趋于稳定。我们对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本学期学校先后组织了多次活动:有参加上一级各类比赛的,也有校内主题性竞赛的。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思考探索才能,使学生更充分、更完善地发挥其潜力。如402班邱镇鸿同学,据家长反映,总有些留恋家长的表现,在一次全国美术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后,大大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二、融洽师生关系,培养普遍兴趣
我校美术教师都很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大脑装进另一个大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传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平时刻苦钻研业务,一面加强自身利益素质的提高,不断创作,使自己的作品参加上一级比赛。教学中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主导意识,探索教育新路子,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尊重、爱护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位同学。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勇于创新,大胆构思。在教学中,我适当的把绘画水平一般以下的同学的作品亮相,并毫不啬地用各种鼓励性语言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创新精神,捕捉学生创造思维的“闪光点”。这样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既能使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三、美育渗透,培养持久兴趣
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对于培养和健全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即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了重要作用。学校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影响的艺术气氛。例如,主题报、画展等,教学上诸如向学生讲解美术史知识、名人的艺术简历、名画的思想、艺术魅力,以促进学生对更高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学校还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通过参观画展、举行书画比赛等,使他们对美的感受认识在有序的活动中,让他们走入真实正确的审美天地。同时,和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持续稳定。虽然,专业美术教师来到埭头小学仅是短短几年,但通过美术教师的辛勤耕耘,学校美术教育深入地开展。学生的作品在市、省、全国匀获了奖,学生的艺术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当然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将继续进行探索,把这关系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教育搞得更加扎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持久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力就是通过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新思想、新概念和新产品的能力,也就是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力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提供感性经验,丰富有关表象。
绘画需要观察、想象和创造,每一幅作品既是儿童对外界的认识,又包含着儿童的创作。因此,我们应当应从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如主题画“未来的汽车”,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汽车的主要结构特征。如车身因功能不同而造型各异:为便于储水,洒水车的车身制成了圆筒形;为便于消防员站立,消防车的车身两旁留有站立的地方„„在有了这感性经验以后,学生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能力,形成表象的分化能力、联想能力和组合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创造构思能力。
(二)培养绘画智能技巧。
绘画创作需要一定的智能技巧,有分析、组合、联想、夸张、变形、创造、幻想等。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智能技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从宇宙飞船联想到宇宙飞车、宇宙飞人、宇宙轨道等,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作品创作更加丰富多彩。
四、采用电教手段,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提高绘画水平学生的思维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直观教学可直接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不断升华,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绘画水平。
五、勇于运用先进科学设备,诱发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儿童在接受知识时是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形象思维对启发想象力有着特殊的作用,而电脑就能以它特有的声、形等手段及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
六、运用小结,巩固学习兴趣
有人说:小结应形成课的一个小高潮,把学生学习兴趣推进一步,我颇有同感。小结应在教学内容得到充分表现、课堂教学气氛和谐、兴趣处于高潮时进行。巧妙的结尾能给学生留下最深刻、最佳的印象。我经常采用表演、展览、激励、评论、激将等不同方法对一节课进行小结。我认为,在短短的几分钟小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一节课又画、又染、又做、又动脑的辛勤劳动,要合理公平地评价他们的劳动成果,要多看绘画的长处,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多鼓励学生用业余时间多练习绘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巩固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兴趣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心血和劳动。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各个环节的主次与时间,要根据年龄、心理特点安排设计各个环节,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总之,美术课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想方设法地运用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的电教媒体,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意境,诱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绘画水平。
复州城中心校
美术研修组
2016.9.15
第二篇:美术研修活动总结1(共)
美术学科校本研修总结
研修主题:如何上好一年级《画汽车》这一课
背景分析:这节课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的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体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由兴趣出发到回忆生活中的事物,再到概括事物的特征,最后运用这些特征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一、教材分析
《画汽车》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创作课。之所以把它称之为绘画创作课,是因为我觉得单纯地把它看作为一节绘画课是不够的。虽然现在的学生天天能接触到汽车,许多学生家中就有私家车,更多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喜欢玩汽车,可以对汽车的结构、类型,甚至性能说得头头是道,有些可以说比老师了解得还要清楚。但作为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接触面毕竟有限,如果只是要求他们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画一辆汽车,有可能大家画的汽车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就有违于新课标中提出的“美术课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进行新的处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1、认知目标: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情感目标:树立赶超先进、为国争光的志向。
3、技能目标:能用线条勾画出一二种不同类型的汽车。
4、创意目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造型上设计汽车。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汽车。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教师为学生准备:圆形2个、长方形2个、梯形2个)4人一组,共10组
教师:车组合一组、奖杯(“迷你车”、“多功能车”、“皇冠车”若干个)
四、教学流程
【猜图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局部)这是一幅图片的局部,猜一猜图片上的内容是什么?(出示答案——草莓车)原来是一辆草莓汽车!你觉得这辆车给你什么感觉?有趣吗?那我们今天也来设计一辆有趣的汽车好吗?(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图片的局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草莓,但答案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通过猜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图片上草莓-汽车这一视觉矛盾的冲击,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眼力游戏,拼组创造】 在画汽车之前,谁能说一说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汽车呢?(轿车、载重车、客车、翻斗车、消防车、警车„„)
同学知道的汽车可真不少,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敢试一试吗?请注意力集中,盯住屏幕,然后回答出现了哪几个图形?组成了什么汽车?(出示课件,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回忆见到过或知道的汽车,了解汽车的种类,通过眼力大考验这一游戏环节,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视运动反应,重要的是在游戏中了解各种汽车的图形组成、造型特点,为学生接下来的图形组合游戏做铺垫。)
老师这还有一辆汽车请同学们猜猜看(图形板演),由哪几个图形组成?什么汽车?(出示课件——越野车)这些车虽然造型不同,但却拥有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它们都有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演添画——车灯、车窗、车门、车轮、后视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汽车更多的细部结构,并通过教师演示,了解添画的具体方法,解决教学难点。)你们能用这些图形做材料,来造一辆与众不同的车吗?说明游戏规则:
1.任选其中的几个形状进行组合 2.小组成员必须一起完成游戏 3.时间:1分钟
学生分组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游戏环节,随意的拼摆、组合成各型各状的创意汽车,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掌握用图形组合进行创作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
【汽车赏析,激发想象】
没想到同学们设计的汽车还真有创意,看来你们具备了成为汽车设计师的潜质,老师这还有更有创意的汽车,你们想看吗?
1.有趣的汽车:注意看这些汽车是什么造型的?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动物、食物、生活用品都可以变身成为汽车,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事物变成汽车?
2.汽车彩绘:还有的汽车穿上了漂亮的外衣,它们的外衣上都有什么?不但色彩丰富,而且图案美观。
3.多功能概念车:汽车从诞生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汽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车展上的概念车以更环保、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展示着汽车发展的趋势,电子导航、卫星跟踪、乘坐更舒适、造型更富有科技感,想象一下未来的汽车还会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设计意图:欣赏造型奇特、有趣的汽车能够启发学生将生活中的物品改造成汽车;欣赏汽车彩绘,引导学生可以用色彩、图案去装饰、美化汽车;欣赏多功能概念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开发更多的功能;通过这一环节的赏析,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为下一步的创作做铺垫,解决教学难点。)【明确要求,自主创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辆未来的汽车。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一辆造型美观、奇特、功能强大的汽车。2.构图要合理、大方
3.请在作业空白处为自己的作业画上相应的标志
(设计意图:明确作业要求,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创作,并通过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知识拓展,课后延伸】
知道一汽都生产哪些品牌的汽车吗?(出示课件:一汽汽车品牌)我们一汽拥有大众、奥迪、红旗、丰田、马自达、解放六个品牌,但我们的自主品牌却只有红旗、解放这两个,相信作为一汽接班人的在座的同学一定能用自己的双手为一汽设计、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汽车。是吗?
对汽车感兴趣的同学请在课后查一查我们一汽的发展历史。(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我们一汽的汽车品牌,激发学生身为一汽子弟的自豪感,并通过对一汽自主品牌的剖析,激发学生为一汽的自主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勇气,树立志向。)
教学反思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与反思。值得发扬:
1、整节课环节较为紧凑,循序渐进,目的鲜明。
本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再三推敲而确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2、在游戏中轻松解决教学重难点,在玩中学,符合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
对于刚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他们好动、好玩,因此在本课中共设计了两个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创作汽车的方法:眼力游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了解几种常见车型的图形组合方法及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用途;拼组游戏——组装汽车。在组装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创作作铺垫,同时要求小组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适时情感教育,树立为一汽的自主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志向。我们生活在一汽,我们是一汽人、一汽的子弟,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一汽生产的汽车,一汽汽车的品牌众多,但我们一汽的自主品牌却很少,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顺理成章、合情合理,激发学生身为一汽子弟的自豪感,树立为一汽自主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宏伟志向。亟待改进:
1、拼组游戏时间过短,学具准备不当,对学生现有能力考虑不周。课前,根据自己的实践时间,结合采用短时间督促学生快速完成任务的想法,我对拼组游戏这一环节进行了教学预设,将这一游戏时间确定为一分钟,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完成,但实践证明一分钟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过于短促,学生在没有进行过相类似的训练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只有极少数小组完成游戏的情况。而且由于学具材料准备不当,在展示过程中又出现问题,使这一环节成为遗憾,亟待改进。
2、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缺乏知识扩充。
课前,针对于汽车领域,我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但考虑到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在作业完成方面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整节课必须内容通俗易懂,能为一年级小学生所接受。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舍去了很多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包括汽车的起源、发展,汽车之最,各种功能用途的汽车等),但从课堂实际教学来看就显得过于简单,缺乏知识拓展,不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和知识储备。
3、作业展示、评价流于形式。
虽然此次作业应该是两课时完成的,但由于是公开课,要求教学环节要尽量完整,因此在教学环节上不得不安排了作品展示环节,虽然通过展示,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但学生的作业并没有完成,所以作业展示的环节就显得过于牵强和流于形式。
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如此,但总目标是一样的,让我们以孩子的观点看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和最适合师生的内容,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师生一起成长。
复州城中心校
美术研修组 2016.11.9
第三篇:美术研修活动总结1
美术学科校本研修总结
研修主题: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
背景分析: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制定行为策略,指导学法,赋予学生动手参与能力,选择创作途径,寓教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通过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来开发潜能。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而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心理策略:培养意识,形成动手参与定势。
l、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我们依据现行美术教材体系,从中高段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
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段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2、沟通情感: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参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缩短师生距离。实验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度及时间。因此,教师可采用主动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方式“接近”后面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参与创造条件。
(2)给予学生安全感。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做出的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的不好时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针对这点,多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各种活动,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幽默,给学生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其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强。
(3)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但是教师如果把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多大劲就能够达到,那么,完成了任务学生也感到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不愿去完成它或对此失去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如何控制这个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随机调节难度。当难度小时.教师可设置一些“障碍”;当难度过大时,教师要适当处理,分步进行。同时,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
(二)行为策略:指导学法,赋予动手参与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进行创造。l、加强技法训练。美术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蜡笔水彩的造型、勾线、上色;泥塑课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折纸、裁剪、粘贴,……因此,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的重点,又要胸有全局,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2、拓展想象空间。“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智力。
实物演示:利用实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使他们明白完成任务的迫切性,联系己有知识经验进行想象。如上《画一顶帽子》一课时,可以先出示几顶漂亮的帽子,让学生观察外形、颜色等,然后戴到头上让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外形更美、功能更全的帽子,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帽子的结构,而且又发挥了想象力制作出雨伞帽、飞行帽等新品种。
语言表达:即利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根据自身体会大胆想象。在彩塑课《青蛙》一课中,教师可有意识的讲述关于青蛙的童话故事,把学生的思维越迁越宽,让他们仿佛进入了想象中的青蛙王国共同游戏,学生进入情境后,做出的青蛙生动有趣,神情兼备。增强了对青蛙的感情,也起到了环保的教育作用。媒体应用:即利用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这一方法可视性强,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3、选择创作途径。
(1)观察比较法。中高段学生的观察力比低段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自觉地、自主地观察事物、分析异同。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创作就水到渠成。如五年级的《牵牛花》一课,先让学生看看生活中的牵牛花,再看看画家笔下的牵牛花,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创作作品。
(2)玩做结合法。学生天性爱玩,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如:《画熊猫》一课,让学生先用二年级学过的撕纸拼贴做做玩玩,再画下来。《下雪了》一课可选择一个下雪天,让学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寓教于乐。在游戏之余,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创作便得心应手、各具其态。
本策略实施中要重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暴露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实践的活动和相互的讨论悟出道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教育目标。
(三)环境策略:创造条件,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l、课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2、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参与。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三年级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从四年级下半学年开始,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到了五、六年级,基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可以把作品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复州城中心校
美术研修组
2016.3.16
第四篇:美术研修活动总结1
美术学科校本研修总结
研修主题:如何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背景分析:欣赏是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活动,这是由美术教育的直观性所决定的。眼看心思成为学习美术主要的途径。但在欣赏活动中,仅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有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又与艺术家本人的才能、性格等有直接关系。这些都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使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较全面和立体的认识,才能使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得到全面地发展。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调动学生的自发思考、自主探究,创新才能成为可能。因为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具有探究精神。这也是美术欣赏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就目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经验,谈谈自己的些许想法。
一、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美术欣赏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陈旧,使学生上欣赏课味同嚼蜡,兴趣索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是欣赏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难点。这时教师的“启发诱导”至关重要。
在岭南版第六册《古老的交通工具》这一节课中,我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从今到古。(1)、“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了汉代,你们那个时代的交通工具都是什么样的?”,(2)、“ 假如你来自年代久远的原始社会,那么平时出行你都会乘坐怎样的交通工具?”,(3)、“假如你就是大唐的天子,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臣民他们又是怎样的生活情况吗?
这种种的假设,使学生很自然的就融入到了古代人的角色中,自己忽然变成了一个古代人,他既新奇,又激动,所以,他很乐意以主人的身份带我们大家一起进入到古代社会,从而接触、认识、学习“古代的交通工具”。当然,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和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自学新知、发现疑难
以往欣赏课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在没有充分观察、感受一幅作品时,教师的讲解就已经开始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参悟作品,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开始,预习要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每一幅作品。设计预习题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中高年级的课前预习一般不用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自己寻找问题。在岭南版第六册的教材《巧变虚形与实形》中,我就让学生上课前作了个预习,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1)、什么是实形?在哪里见到过实形作品?什么是虚形?举例说明。(并出示相关图片或作品)
(2)、对称形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举出几个对称形的艺术作品。(3)、对称形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几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就把这节课的知识点给解决了。
三、讨论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要欣赏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小学生感受的审美成份和质量虽然是有限的、低层次的,但确实是他们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大的心理空间。不要以自己的角度来审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不顾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能力,用过于理性化、专业化、成人化的语言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不要教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
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多看、多说,让学生多探讨、多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把自己对作品独到的见解和鲜活的思维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感受与别人的感受存在的异同,教师再适当地对作品的含义和与此对应的形式作一些规范的理性分析,从而让学生个体感受与群体感受达成“共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
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欣赏视角,首先要告诉学生,一幅作品不能孤立的去分析,比如可以把同一时期、同一画派的作品作比较欣赏等。其次是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赞扬、热情的鼓励,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评价标准。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爱讲话”是一个普遍现象。“爱讲话”有时会是在讨论刚刚结束后,有时是在看到喜欢的图片或作品,有时是在画画的过程中。其实,作为教师,看到学生这么“爱讲话”应该高兴。因为这恰恰说明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有讲不完的想法,他很希望跟自己的同学去分享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不应一味的去 “镇压”,觉得这样“吵”影响了课堂纪律,而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
四、课后练习、巩固内化
现有小学美术教材中,美术欣赏很少有明确的课后作业或者练习,知识得不到巩固,加之欣赏活动多而分散,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给每节欣赏课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后练习。如岭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民居》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和家人或邻居谈论交流他们家乡的民居,以及在民居的背后发生的一些故事。或者一个单元的欣赏课学完后,来一场知识竞答,针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设计一些问答题,让学生抢答,同学们在互相抢答中,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内化。欣赏与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四大课型之一,是训练学生对视觉媒体的感受和审美评价能力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功能自不待言。但是,长期以来,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以课本为主导将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以期望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其实美术欣赏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以及情感态度。在岭南版第五册《各式各样的民居》中,通过让学生对传统民居的体验,逐渐内化为了一种乡土情感,在讲解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在一定人文背景的衬托下,古老的民居成了一件件的艺术品。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沉淀的民居不仅蕴含了复杂的民族情感因素,更传达出智慧含量丰富的的民族文化神韵„„
卡西尔曾说过:“为了欣赏艺术作品,他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它,我们若不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或重构一件艺术品得已产生的创造性过程,我们就不会理解或感受它。”可见,真正的艺术欣赏是不可能没有创造的。无疑艺术作品的的原创艺术家很富有创造性,但真正的艺术欣赏者,一个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家”,哪怕他还是个孩子,他也同样可以通过参与艺术欣赏活动激发和表现出丰富的创造性,艺术欣赏活动同时也为欣赏者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再也不用为查不到资料而发愁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制作多媒体课件成为美术教师上欣赏课的首选手段。教师制作的课件事无巨细,几乎尽善尽美。所以,对于以后的小学美术欣赏课,只要肯钻研、肯探究、肯实践,我相信会越来越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并且从中学到丰富的美术鉴赏知识
复州城中心校
美术研修组
2016.5.11
第五篇:初中美术研修总结
初中美术研修总结
通过此次研修,领我深感美术愉快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有了一些自己的认知与领悟。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 力都是十分有益的。科学实验也已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 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它对从事社会职业,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都有极大的 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 都是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除有关部 门切实抓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外,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美术 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 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 作,围绕着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 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 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 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 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 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 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 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 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电化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广。
(三)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 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 设计。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 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四)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 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 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 ;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 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 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 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