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时间:2019-05-12 02: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第一篇: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

15130421张弛

这学期选课,当看到有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因为我很热爱星空,原因一是喜欢那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二是喜欢梵高的举世名画《星月夜》。说来奇妙,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而选择对于科学做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我对航空航天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只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前苏联的米高扬是飞机设计之父,设计了著名的米格系列战机等零碎的航空航天知识。经过郑老师的认真细致的讲解,我逐渐对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产生了兴趣,在课后上网查询了一些航空航天知识,并对航天事业做了一份简单的了解。

近代以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重视空军乃至天空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妄加指责前人。20世纪后,由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飞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器受到了世人的广泛推崇。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航天飞机,火箭,卫星,空间站等新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地球航空航天事业额发展。

其实,在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上感触最深的是那些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的人员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们把一腔热血付诸航空航天事业的无私,勇于探索新事物的无畏,还有对于年少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可否认,很多人对于年轻时候的理想不够坚持。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平庸。布伦克特说过,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确实,如果初心不改,历经岁月的磨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不能平心静气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们注定是人生的失败者。与之成对比的是中国老一代的航空航天事业工作者们,他们的坚持初心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们理应获得鲜花和掌声。

课上的学习亦使我明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面的人才。这种人才并不能只是书本知识的权威,更要是各种社会技能的掌握者。众所周知,航空航天事业的研究环境相当艰苦,温室里的花朵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若想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除了学业上的努力,在课外,我们也要锻炼好身体,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做持久的研究工作。另外,要用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武装自己。科学研究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多于成功的可能性,只有能以平常心来应对前999次的失败,才能赢得第1000次的成功。

第二篇: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感想和总结

在这几周的公共课学习之后,我非常庆幸我能选到《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这门课,因为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我平时的专业课、基础课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过去我只知道飞机、卫星、火箭等这些算航空航天范畴之内,但是理论上,我并不明白航空和航天到底有什么区别,上述那些又属于哪些类别,在技术层面上有何不同。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了航空航天的区别,飞行器,飞机,火箭的具体划分和本质区别。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划分: 1.飞天梦和飞行器的发展史

我原来所知道的也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和戴达罗斯的典故,却不知道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这让我感到汗颜,原来前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飞向天空的梦想,并且为此做出了各种尝试,甚至于不惜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这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全心全意投入到飞天的梦想中去的精神和信念应当获得今人至高的敬意,而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我们不该仅仅知道莱特兄弟,更应该知道万户、蒙特高菲尔兄弟、凯利爵士、奥托李连泰等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还有一个关于王牌飞行员的内容,让我受益颇丰。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的加洛斯,后来也用他击落5架敌方战机的战绩作为衡量王牌飞行员资格的标准。而更有意思的是机枪同步协调器的发展过程,竟然是因为战机坠落到敌方的地盘而使机枪同步协调器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德国的福克的发明真让人赞叹不已,让飞行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螺旋翼后发射子弹。这些有趣的内容都是我平常不会去探究而且也无从得知的。

我对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还见识到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舰载机等等飞机的图片和说明,拓宽了我对飞机的认识。知道了我国战机的各种型号,从歼5到歼20,强5,枭龙,歼轰7等等,我国的战机越来越先进了,虽然很大部分是改进的苏联的机型,但也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在不断地增强。2.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飞行需要空间。航空器主要在大气中的平流层飞行。大气对航空器的物理性质影响有连续性、压强、可压缩性、粘性、声速等。流体流动基本规律有3点,相对运动原理、流体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里定理。人们基于这三点规律,来为设计飞行器建立数学模型。

相对运动原理: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中,往往采用让飞机静止不动,而空气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的方向流过飞机表面,此时在飞机上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与飞机以同样的速度在空气中飞行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完全一样,这就是飞行的“相对运动原理”;

流体流动连续性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不可压缩气体,有v1A1=v2A2=v3A3,即流管横截面变小,平均流速必须增大;反之,流管横截面变大,平均流速必须减小;

伯努里定理表明:流动速度增加,流体的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的静压将增加。但是,流体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总压始终保持不变。飞行器的外形设计也会对飞行构成影响。如果在翼型上产生空气动力,必须让它与空气有相对运动。这受到四方面影响因素:机翼面积、相对速度、空气密度和机翼迎角形状。而飞机同时会受到主要四方面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减小这些消极影响是极其必要的。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与一般飞行器不同,它需要在没有与流体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克服重力直接起飞。

航天器飞行原理基于Kepler轨道设计。航天器在地球中心引力场中的运动轨迹称为航天器的Kepler轨道。根据万有引力及航天器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和动量矩保持不变的特性可以满足此方程:(P称为半通径,e称为偏心率)。e为不同值时,有不同的轨迹。由Kepler轨道类型不同,从而得出第一宇宙速度7910m/s、第二宇宙速度11186m/s。因为地球并不是正球形,使得引力并不是准确地指向地球中心,而且还存在其他微小的作用力,如大气阻力、太阳辐射压力和其他天体的吸引力等,这些统称为摄动力。在上述这些摄动力的作用下,实际轨道不同于Kepler轨道,这样的偏差成为轨道摄动。卫星稳定姿态有四种控制方法:自旋稳定法、重力梯度稳定、磁力稳定和三轴稳定法。

3、飞行器的动力系统

航空航天技术中,飞行器的动力系统与机械自动化方向联系最为紧密,它利用电机推动技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可以说它是飞行器的“心脏”。目前常用的发动机有两大类: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诞生于1943年3月5日,装有W2B型发动机的格罗斯特“流星”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进气道系统是发动机的进气通道,它的主要作用是整理进入发动机的气流,消除漩涡,保证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供给发动机所需要的空气量。流体通过进气道系统进入压气机。压气机的作用是提高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压力,有两种类型离心式和轴流式。变为高压的气体,通过燃烧室进行动力工作。而涡轮的作用是将燃烧室出口的高温、高压气体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最后气体通过排气道系统喷管排出。排气系统一般由中介管和喷口组成,中介管就是气体排出时通过的管道。喷管的特殊作用(反推力装置装在喷管上)可以改变推力的方向,使飞机迅速减速,以缩短滑跑距离。

飞行器的发动机是一个高度技术集成的动力装置。它不仅要克服在空中流体气体的来源状态,以提供燃料环境,还要经过加工来完善燃料的高利用度,并且要确保排出。其中压气机是进入发动机气体加工的地方,现在利用率较高的是轴流式压气机。它由多扇叶组成,高速气体经过几层叶轮,并且每层叶轮的叶片上的导流设置方向均不相同,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气体流速加大从而增大气体压力,有助于燃烧室的利用。喷气式发动机的能量转换原理是高温高压气体流过并转动导向器,从而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大大减少了热能的消耗,提高了能量转化的利用率,所以喷气式发动机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喷气发动机,但组成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设计的各部件形状不同,从而产生的特殊作用不同,这是为一些有特殊任务的飞行器而设计。比如,涡轮轴(涡轴)发动机,它是现代直升机的主要动力,它结构不同在于它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在发动机的一边,这主要取决于直升机的飞行特点,气体经过压气机的超高压处理,流入燃烧室,因为其可用能量几乎全部转变成涡轮的轴功率,因而燃气不提供推力,直升机可以在无相对速度的前提下靠旋翼旋转自产生相对运动腾空而起。高速度、高迎角的起飞动力全靠发动机来决定,瞬时的达到飞行高度是军事用机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及机械动力转化装置的高利用率仍然是现在发动机的研究发展方向。

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特点是不仅自带燃烧剂,而且自带氧化剂(燃烧剂与氧化剂统称为推进剂),所以不但能在大气层内工作,也可在大气层外的真空中工作。按推进剂的不同,可以把火箭发动机分为三类:液体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混合式发动机。非常规推进系统,即在发动机的内部某些助力装置由非常规推进方式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电推进系统、核推进系统和太阳能推进系统。

以上是我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看书资料等,总结整理而得的知识,可以说这门课不但开拓了我的眼界,了解了很多知识,还能促使我与现学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出跟多的联想和创新。

第三篇: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论文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校际博雅课程)结课作业任课老师:郑祥明 教授

百年一梦多感慨

——我眼中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康德有一则名言广为后世传扬——“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心灵,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浩浩天地,朗朗乾坤,脚踏地面之实,头顶天空飘渺,无论在古今中外,无论是能人志士还是平民百姓莫不对我们头上的这一片蓝天怀有敬畏之情。飞上蓝色的天空,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明代的时候中国有个名叫万户的人,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把自己送到太阳上去,可惜他没有成功,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正是历史上像万户这样的勇士们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才有了1903年莱克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蓝天翱翔,从此人类历史上翻开了三维立体交通的新一页。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航空航天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天穿梭在蓝天白云之间的民用飞机实现了千百年来我们“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美好梦想,千里之遥片刻即到,数百年前荒诞不经的小说家言在我们看来早已不在话下。更辽阔的视野中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自二战以来已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极化趋势下各大国各集团对于战机、导弹及航天器等的关注程度令人咋舌,超级大国“山姆大叔”每遇紧急军情无不是排遣先进的战机或者航母以张示肌肉,我们中国人也总乐意把本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成果讲给友邦元首们听,足可见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航空航天的技术水平举足轻重。

二十世纪初,广东人冯如旅美归来,成了第一个制造出飞机的中国人。自冯如始,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也踏上了立体交通之路。解放前由于战事和民间需要,国民政府已经建成了覆盖面很大的航路体系。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社会主义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升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中国虽然贫穷但在航空航天领域绝不甘于落后。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式起步于二十世纪五

六十年代。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有力的歌声至今嘹亮,中国人再一次让世界感到惊讶。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1985年10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1990年4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杨利伟从返回舱中走出时的笑容,中国人自此可以挺直了腰杆跟世界叫板:“我们再也不比谁差!”

在努力发展军用航空的同时,我国航空工业也顺应着世界潮流,开始转向民用。航空工业本身就是一个军民结合的产业,在战时以发展军用飞机为主,在平时就应该以发展民品为主。改革开放不但使中国吸收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而且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走向世界:如今我们生产的各种军用飞机(如歼7M和强

5Ⅲ)和民品已经可以出口到国外,为国家出口创汇了。这些,不仅是我国航空水平发展的一个写照,更是一种未来的方向。

所谓未来的发展方向,绝不是我的空谈空想。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旋律,大规模的战争几乎不会带来,虽然摩擦矛盾不断,但各方利益的制衡下,世界性的战争还不会到来,因此,航空由军用大幅度的专为民用是一种必然,只有这样,航空才能拓宽生存的道路。

同时,在大方向转变后,航空技术也不断突飞猛进,进入了新航空时代。现在有如下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选择大还是选择小?个人化还是无人化?安全性如何保障?为了环保飞得更慢?模仿鸟类飞机“变翼”?改变结构减少噪音?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更代表了未来低碳生活的追求。人类在追求享受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时空,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航空才能继续生存,进而进入一个全新的航空时代。

回归今时今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群体化、社会化、高速化的趋势和特征异常明显,我们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危机,新的挑战。这一点在航空领域尤其明显,因为在对航空航天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的未来,落后的航空技术就意味着落后的国度,意味着国家的领空安全将无法保障。而在未来的多时空时代,失去了领空,就如同我们人类失去了一种感官,必将无法达到最优的状态。请相信,这不是危言耸听,但我们也不必因此而气馁。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属于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〇一二年十月

第四篇:《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后感想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后感想

2012132 20122402 李志康 *** 很幸运的抢到了杨老师的《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这节课,我想班里的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是慕名而来,上第一节课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尊重,这也是杨老师的课如此备受追捧的原因了。杨老师上课很幽默诙谐,但这并不会让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学生轻视,而是发自心底的敬意。杨老师的渊博和阅历让我们大开眼界,在他的课上很轻松。就像一个长辈在给孩子讲他曾经的故事。

与其说这门课程是‘《中国旅游文化概论》倒不如说这是一次生活艺术的感染。在课程上,杨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旅游的体验,这让我对旅游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之前的旅游带给自己的更多的是累,黄金周随着人潮辗轧于各个“知名景点”之间,程度仅限于到过。而没有去用心听聆听山川草木的声音,也没有在意过那流淌在飞檐琉璃瓦之间的沧桑,没有到当地居民家里吃一顿从他们祖辈就一直吃的平淡的饭菜。只不过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逛逛,还美其名曰增长见闻。

今年暑假结束参加了学校的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到了福建的偏远山区在那里的一个乡镇小学驻扎了一个星期。我想这才是我想要的旅游,小学坐落在两座不知名的山之间,一条小溪从学校新盖的教学楼下穿过。我亲眼看到下雨时原本潺潺的小溪在片刻之间变得奔腾起来彷佛千军万马般。以前一直无法体会“鲜”到底是什么味道,人工种、养的食材大多已经不会有这种味道了吧!清晨从山上刚采摘下来的竹笋,露水未干,配上房梁上发酵了年把的腊肉,只放了一点点盐。大口的吃上一口,满嘴的香气四溢,当气流从鼻腔里呼出时,那专属于竹子的清香又攻占了我的嗅觉,彷佛置身竹林,竹笋拔节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福建土楼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何必要花上上百块钱到景点里看那被过度粉饰的不是土楼的土楼。就在学校的围墙外就有一个方形的土楼,土楼的围墙外还有斑驳的毛主席语录。门楣那开裂的木椽雕刻着不知名的花朵。走在土楼的二楼(一楼是养家畜的地方)木质的楼板咯吱咯吱的响着,似是在诉说以往的岁月。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坐在山腰上的大树下和几位沟通不畅的老乡喝着不知道叫什么的苦茶,这时候哪还有三伏天的燥热,你去问问山间匆匆走过的清风。一不小心把课后感想写成了一篇游记小品。杨老师,再下雨的时候一定要保佑我:下学期还能选上你的选修课。

第五篇:北理工工程概论课后感想

工程概论课后感想

班级:

姓名:

学号:

工程概论课后感想

这个学期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工程概论。这门课程由四位老师给我们授课,总共讲了四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是工程;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工程概论;办公自动化软件快速进阶;职业胜任能力工程教育。这四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了工程的定义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使我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就像课程中老师说过的,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因为有很多前辈为我们指引前程,为此我们就更应该加油,不能辜负了前辈对我们的期望。

第一位老师从基本概念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工程。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

“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时间最短的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可以建造出比单一产品更大、更复杂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再是结构或功能单一的东西,而是各种各样的所谓“人造系统”(比如建筑物、轮船、铁路工程、海上工程、飞机等等),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现在正值信息革命时代,又称第三次工业革命,全球信息爆炸式增长,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信息的的选择问题、鉴别问题、归纳问题和有效利用问题。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各种消息,但是用我们信息专业的课程中的观点来看,这些消息中我们需要的部分才能称之为信息。

第二位老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了,主要从信息技术在遥感遥测、雷达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来介绍工程。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遥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1、信息源 信息源是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及辐射电磁波的特性,当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这就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2、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信息获取所采用的遥感技术装备主要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其中遥感平台是用来搭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常用的有气球、飞机和人造卫星等;传感器是用来探测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常用的有照相机、扫描仪和成像雷达等。

3、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信息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梳理、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4、信息应用 信息应用是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领域的使用过程。信息应用的基本方法是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人们对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遥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最主要的应用有: 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地图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经过这位老师的讲解,我对于具体的工程工作也有了一些了解。

第三位老师是方正集团的一个高管,主要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虽然我也使用Word、Excel等软件很长时间了,但老师告诉我们,其实Word中有很多特别有效率的功能,而绝大部分人却并不知道,也都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而事实上,你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去学习,就能在以后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劳动时间,回报非常高。

老师还着重强调了在工作中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低下不但影响自己的工作进程,会更大范围的影响他人。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第四位老师是大唐电信的高管,给我们讲了如何胜任工程职业。

技术发明创造的实质就是以实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方案为目的的创造,衡量是否为技发明创造的核心就是看其技术方案是否前所未有、是否标新立异,只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前所未有、是否标新立异的,这就是技术的发明创造,新方案技术与已有的技术方案相比越复杂、差别越大,其技术发明的贡献就越大。在技术发明创造中,该技术发明创造在国际上的独特性、先进性就是技术发明创造追求的目的,而与该技术发明创造是否得到广泛应用、是否产生经济价值的回报没有直接的关系。

老师说,我们在学校里做的都是项目开发的工作,不计成本,不容易重复,研发出的产品不仅成本高,而且基本不会批量生产,完全抛开了市场层面的东西,更侧重于技术指标。因此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学到的一些经验在毕业后并不能派上用场。在企业里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偏向于概念上以及产品功能的创新,产品尽量做到模块话设计,并对模块化产品的可移植性和重复利用性要求很高,这一点跟高校研究室是大相径庭的。

在工程概论这门课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甚至不太一样的知识,这是其他学术类课程所没有的。很多经验之谈和建议都是非常实用的,相信这些一定会给我以后的工程职业生涯带来帮助。

下载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在日本成功举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013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在日本成功举办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1期 2013年11月19日~11月22日,由中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四国的航空......

    航天技术及国防应用报告会感想[推荐5篇]

    航天技术及国防应用报告会感想 2012年5月22日晚七点在东区水上报告厅,装备学院航空航天系的沈教授为我们科大国防生上了一节生动的航天技术普及教育。在报告会上,毕业于国防科......

    航空概论的论文

    摘 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我国未来航空发动提出了一些建议。依次是从我国航空发动机概貌、航空发动机的作用、 我国发动机发展水平与航空发达国......

    课后感想

    国际贸易结算-------课后感想 开学时刚拿到教材,一看这个标题,《国际贸易结算》,就觉得这门课和会计这个专业关联不大,心里就默默犯嘀咕,这个课与专业没太大联系,不用太努力学习。......

    课后感想

    《赢在中国》课后感想 在课程即将开始,主持人放出一段音乐,这种气氛和士气,首先就令人精神焕发!让人从心底有一种轻松和渴望。赢在中国的助教们那种朝气蓬勃,和对工作的热情,团队......

    课后感想

    目前中国风电产业正步入整合时代 20101060汤辰电气五班 从2009年之前连续四年翻番增长,到2010年增长幅度放缓到30%,曾经“大爆炸”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

    课后感想

    上周我们进行了党课培训,尤其是周六的王振民教授讲的《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和下午林泰教授讲的《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那样的多党制》,让我印象颇深,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课后感想

    关于本课程的感想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一新生,能够亲眼一睹博士生导师的风采,实在是荣幸之至,而这也是促使我选择您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于外国教育方式的好奇心也是促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