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2018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培训总结
2018年4月,我报名参加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的选拔考试。经过了前期的沟通、咨询,到报名、考试,直到接到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电话面试,经历了3个月漫长的准备与等待,我终于成为了今年派出的汉语教师候选人。在艳阳高照的7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20天的集中培训。紧张充实的培训让我仿佛回到了大学生活,但这次自己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即将破茧为蝶,历练成为一个汉语教师。回顾短短20天的培训时光,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现将我的收获与感受总结如下。
一、专业技能迅速提高
作为一个非专业、无教学经验的学员,我对汉语教学以及课堂管理毫无概念。培训班非常精心地以小班形式,将非专业的学员分为一个班,将汉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概述讲座和小班辅导的方式结合,把汉语教学按照汉语专业划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四部分。在小班课上,指导老师通过丰富的经验和简介明了的指点,结合每个小组的说课试讲、讨论发言,将汉语教学中的技巧和方法一一传授给大家,让我眼中茫然的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有了轮廓和概念。
二、汉语教师素养提升较大
此次培训班除了培养我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格外注重我们政治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作为即将派出的一名汉语教师,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张中国的名片,将中国故事、中华文化、中国形象带到全世界,传染给我们即将接触交往的每个国际友人。培训课程设置了认识国情、政论片观看等党课,还安排了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与国际媒体打交道等媒介素养课,还安排了跨文化交际、人际沟通的课程,充分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打开了我们的胸怀。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时时刻刻带着“三感三情”,将文化历史悠久的汉语言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推广,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多种媒介方式呈现,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特点,带头讲好中国故事。
三、深受班级氛围鼓舞
虽然我所在的五班都是非专业老师,但我作为其中无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资历和学识较浅,专业水平较弱,初入班级时感到了一丝孤独无助,和沉重的压力。但在专业课上,我的小组成员耐心指导我,详细给我讲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术语,在讨论中大家都会倾听他人意见,充分理解每个人的思路后畅所欲言,求同存异,集合了精华和创意,让我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高,也获得了归属感、荣誉感。
班上的每位老师都善良热情、活泼开朗,在紧张的培训中,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我们彼此交换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分享人生旅途上的感悟。在班级活动中,我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结实了很多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他们给予我很大帮助,很多启发,这些回忆将伴随我启程,在孤独的日子里陪伴我,温暖我。即便我们即将奔赴不同的国家,但在海外拼搏的日子里,相信这些珍贵的回忆都会时时对我们微笑,相信再见面时我们就像未曾离别过。
第二篇: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2013年这个夏天,生活是极其忙碌而又极其充实的。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相聚于天津,参加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组织、南开大学承办的汉语教师岗前培训。
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感觉很漫长,也可以感觉很短暂。席慕蓉说:“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仿佛感觉昨天才刚刚报到,今天却即将面对“挥手自兹去”的感伤。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满怀“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和“感情、热情、激情”,为了实现让汉语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说明中国、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理想,融入到孔子学院蓬勃发展着的事业中去。
回首南开培训这段短暂的日子,虽然正值盛夏酷暑,我却如沐春风。因为在这里的每一天,都给我带来知识、思考和收获,也给我带来快乐、友谊和关怀,使我天天很充实、时时有温馨。
作为曾在海外孔子学院效力而有幸再次得到机会重赴海外继续从事汉语推广和教学的教师,我将这次培训视为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我、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良好机遇。而一直拥有着博大胸襟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南开大学,也精心为我们设计、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技能、海外汉语教师拓展能力、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归国汉语教师经验交流、安全演练等等,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我们授课,将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教学与专家讲座紧密结合,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使我们受益匪浅。
难忘南开!
感谢南开,使我们真正深刻领会到了“允公允能”中所包含的深意和期冀,也使自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真正实现了“日新月异”。
难忘可敬的专家、学者、老师们!
感谢郑天刚、卢福波、祖晓梅、张洪明、刘乐宁、赵启光、顾利程、修华静、关键、高大伟、王红厂、王国栓等来自南开大学及海内外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们,你们从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教学)、对外汉语(特点、原则、方法、技巧、禁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跨文化交际等各个方面给予我们以专业引领,你们所做的一系列极其生动、精彩而又极具针对性、实用性的专题讲座或点评,帮助我们极大地提高了自己进行海外汉语教学的能力,了解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掌握了更多新的教学技能和策略。感谢陈洪、高大伟(David Gosset)、刘波、白烨、王阿琴等尊敬的老师们,你们高屋建瓴、循循善诱,讲国学、论艺术、谈当代文学和积极心理学,让我们在古今中外文化和艺术的王国里流连忘返。但让我最为高山仰止的并不仅仅是你们的博学和宏论,而是你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者风范、师长风范。
感谢为我们进行“中华才艺”培训的几位老师:李强:剪纸,美术教师出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家”;刘运峰:书法,法学博士出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教授,精研书法;吕敏:中国结,下岗女工,站上南开讲堂,成为南开大学兼职教师;郭早早:简笔画。原学中国画,现为南开大学计算机系影视动画专业教师。你们成长、奋斗的经历,给我以内心最大的触动,也被我视为自己人生奋斗信念的导师。
难忘亲爱的师友们!
为了提高我们的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培训的重点之一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课堂教学”和“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等主题的教学演练(教学设计、教案、ppT制作、教学点评及反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在教学演练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通力合作,认真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中华文化的展示方案。我们的海外汉语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战能力藉此得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这种在指导教师专业引领下进行的研讨,既是一种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也是一种智慧火花的碰撞,它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了我们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我们每个人都获益良多。
感谢各位学友在每天由早至晚、紧张充实的学习和活动之余,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完成和及时提交每周的各项作业!感谢各位学友为这个团队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所无私奉献出的时间、精力、智慧和辛劳!
感谢亦师亦友的教学指导班主任刘松岩老师和生活班主任高杨老师--无论是在我们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你们所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强有力的指导与支持,陪伴了我们整个培训营生活的始终。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你们辛苦了!
无论是在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孔子学院与中国梦”演讲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各项活动中,每每感动于“缘聚南开 荣耀三班”的团结友爱和精诚合作--深深以能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幸运和自豪!
《易经》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感谢在这段旅途中所遇到的最美好的友情!南开培训营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我们,在相互交流思想和学习心得、彼此分享教学感悟和人生经验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在今后奔赴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工作岗位后可以守望相助、相互砥砺的同道中人。
很喜欢俞敏洪老师说过的两段话。
其一:“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其二:“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的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在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我在想,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确实就是微不足道的一棵草,尽管怎么努力也真的无法成为一棵参天的大树,但这也许并不妨碍我可以拥有一个播撒碧绿、美化世界的梦想;我也在想,现实生命中的自己,确实就是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尽管怎么努力也真的无法成为一条奔腾的河流,但这也许并不妨碍我可以拥有一种积蓄力量、成就自己生命的精神。
此时此刻,我脑海中又清晰地浮现出2009年在接受汉办、孔子学院培训时曾经宣读的誓词:
我志愿参加汉语言国际推广工作!
脚踏实地,反求诸己,弘扬中华美德。
克勤克俭,知行结合,做好文化使者。
以格物致知学风为要,博学明辨,慎思笃行。
以和而不同作风为念,求同存异,广交朋友。
传播中华文化,践行和谐理念。
维护国家尊严,展现大国丰姿。
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坚定信念,牢记使命,不忘重托,报效祖国!
我们一定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真正承担起“传播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使命,为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加深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三篇:2011年孔子学院教师岗前培训开幕式发言稿
2011年孔子学院教师岗前培训开幕式发言稿由兴波(吉林大学)尊敬的国家汉办、北京语言大学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孔子学院的全体学员,大家下午好:时维八月,序属三伏,夏荷方吐蕊,兰桂正飘香,2011年孔子学院教师岗前培训开幕式发言稿。在这个热情如火的季节,我们来自祖国各地25个省(市、自治区)95所高校的207位孔子学院岗前教师学员,有缘相聚于北京语言大学,开始我们作为中华文化使者的岗前培训。当今世界,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全球化趋势,使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撞击和融合更加明显,中华文化也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加大中华文明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汉语国际化推广的力度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和世界竞争力、实现人类文化多样化、建构人类和谐精神家园的必然诉求。传统并不遥远,文明就在身边,发言稿《2011年孔子学院教师岗前培训开幕式发言稿》。中华文化的传播会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注重基础,兼顾应用,交叉互补,内外结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侧重本土地方特色、体现民族时代精神”的理念,形成具有浓郁传统特色的文化传播体系。滚滚长江,巍巍泰山,中华文化,历久弥坚。当我们拖着重重的行囊,踏入鸟语花香的北语,亲身感受到了“国际化”三个字的真正含义。国家汉办和北语的领导、老师、同学的亲切笑脸,让我们全体学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孔子学院工作处整个团队为这次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漂亮又勤快的陈星彤老师,对全体学员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酷暑下,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却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奔波着。柏老师、王老师等多位老师和同学也同样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付出了许多许多。你们的热情接待、细心照顾和辛勤工作是这次培训顺利进行的坚实基础。拓展训练、课堂观摩、小组讨论等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素质。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学员对负责本次培训工作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表示最衷心感谢!我们全体学员不会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纵使时间紧迫、课业繁重,即便酷暑难耐、汗如雨下,但我们不会因此而退却,因为我们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易经·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愿做各国人民友好的使者,用文化架起友谊的桥梁;我们愿做不辞劳苦的青鸟,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洒遍五洲四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悠悠中华,维新维长。我们孔子学院全体学员,愿倾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助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富强!2011年6月5日于北京语言大学
第四篇:2015年申请孔子学院公派教师指南及要求(范文)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查询。任期一般为2-4年。
四、招聘程序 1.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15年3月12日-4月8日。
请登录http://kzxyshizi.hanban.org注册报名,填写《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扫描件:
(1)身份证;(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
(3)教育部《教师资格证书》;或《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证书》;或《孔子学院总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成绩单)。
2.资格审查
我办将组织专家对申请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选。审核结果将于4月20日前通知申请人。
3.选拔考试
申请人须参加我办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内容主要为汉语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通过《孔子学院总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者免笔试。考试时间定于4月24日至26日。其他有关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4.录取培训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网络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2015年3月8日
第五篇:孔子学院,公派教师选拔考试笔试真题
公派出国教师选拔考试2011年真题
2011年的情况是:2011年4月考试,8月培训25天,12月左右派出。
现代汉语:问了被字句、把字句的特点;请用拼音写出“哈尔滨的冰雕必北京的冰雕好”;丑时大约是什么时候?
用英语回答:你为何去哪里教书,课堂上有学生调皮怎么办?
心理测试:选择题和画画题。画画,你画一幅画,下雨天,你在干场景中干什么,并解释。
试讲:抽一篇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一课,就其中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限时好像是5—10分钟。抽签决定那一课,然后20分钟左右的准备,可以在几乎是空白的电脑上做课件(可以制作ppt,但ppt资源极少,只有随发的光盘中有部分资源),然后去讲。建议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做ppt,不如熟悉课文,熟悉所讲的内容。
以下附件为:考试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