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几个问题
关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几个问题
顾久讲话
吴世忠记录整理
一、陶行知思想的来源、形成环境及概貌,二、贵州教育工作者为什么需要陶行知思想;
三、在现阶段怎样才能学好陶行知。
一、陶行知思想的来源、形成环境及概貌
(一)来源
1.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担当天下,关注群体,牺牲个人;“我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众生平等”的博爱精神;
当时鼎鼎有名的梁启超、胡适之、蒋梦麟(北京大学校长、后教育部长)等都动员起来在家里办起平民读书处。蒋称赞道:‚你很有传教精神。‛陶回答:‚这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我们远渡重洋去学习教育,就是为了回来报效祖国,‘我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1927年,给母亲的信中说:‚正月初四,是试验乡村师范奠基行礼的一天。我初三晚就下乡,住在一位姓陆的家里,晚上打地铺,睡在稻草上,暖和得很,比钢丝床还有趣,我们六个人睡在一起,……其中一位是一条耕田的水牛,睡在我们旁边,脾气很好,也很干净。‛后来又说:‚行知近在乡村师范工作,快乐得像活神仙一样,整天打赤脚,穿草鞋,自由得很。‛ 2.美国实用主义:
在西方,一种人认为:什么理想、终极目标等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眼下的经验、对实际物质的感受才是真的(经验主义,偏重物质,否定普遍必然的东西);另一种认为:眼下的物质、财富等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上帝、理想、追求等才会带来充实和美满(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相 信人性的力量)。美国人无传统文化、自由思想、讲求实效。其实用主义既重视个人以及经验,但也关注活生生的社会及道德规范。
陶行知先生的老师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提倡‚生活哲学‛(‚行动哲学‛),认为作为人的生物在河的一边,自然社会在河的另一边,而生活、行动、实践,是沟通人(生物体)与自然(包含社会)的桥梁。
其教育思想:‚教育就是生活‛、‚从做中学‛。
此外,其民主思想:‚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国家的主人‛,对陶行知影响也很大。
(二)形成环境
五代知识分子中的那一代知识分子(费孝通、曾昭抡、郑辟疆等)及其历史使命感:
1.强国救亡 2.强民启蒙
(三)概貌
1.国家、民族、人民至上
2.小我融入大我(不惜入地狱,吃大苦,行大事)3.面向农村和平民
4.办穷教育(晏阳初),办生活教育(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5.大丈夫精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6.感天动地的影响
育才学校最艰苦的时期,身为校长,每天与穷孩子们一样,一天只吃两 顿稀饭。国民参政会每月发的300元,全部添作办学之资;商务印书馆送来的1000元稿费,也说服家人,全部交给了学校。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贫贱不能移)蒋介石、宋庆龄劝其参加国民党,并许以三民主义青年国中央总干事职而不受。(富贵不能淫)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后,郭沫若、周恩来都来通知他,回答是‚我等着第三枪‛!参加昆明‚一二〃一‛死难烈士纪念会前给夫人预写《遗书》:‚也许我们不能再见面。这样的去,是不会有痛苦的,望你不要悲伤。你有决心、有虚心、有信心,望你参加普及教育运动,完成四万万五千万人这启蒙大事,以奠定天下为公之基础。‛(威武不能屈)。
二、贵州教育工作者为什么需要陶行知思想
1.穷省办穷教育
我才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他为了维持人家人的生计,常年奔波在外。直到10岁时,我才在一位好心肠的老师帮助下上了学。
我上小学六年级时,父亲为我和弟弟找了一个后妈。随后,父亲变卖了房子和所有的家产,带着我们搬到后妈家去住。在我刚步入初中时,父亲因故被迫离开‚新家‛去外地打工,后来就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我们两弟兄也被迫离开那个‚新家‛,从此无依无靠。
把弟弟寄养在一个亲戚家,我到镇上去租房子住着上学。学费,学校给我免了,但房租、水电、日常生活开支从哪儿来呢?我只能利用假期出去挣钱——周末主要是帮人做些零工,假期主要是进小煤窑去给老板挖煤。挖煤可是让我最害怕的工作,既苦又危险,每天要劳动12个小时左右,下 班时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我最害怕的还是出事故——有一次,休息时间到了,我们放下手中的工具,开始向窑外走去。一个工友同我走在最前面,大约在离窑门十多二十米的地方,我突然听见他‚哎哟‛一声惨叫——从窑棚上落下来的一块重逾千斤大石块砸在他的腰上,他的身子被打断成了两截,当场毙命……我被吓得目瞪口呆,失魂落魄!
现在回想起来,我连肉都是抖的。但是,如果不去挖煤,我就只能选择失学。我可不想失学啊!大年三十,别人都去玩去乐了,可我仍然有事情要做——帮老板看厂,一天挣20元钱!我就这样读完了初一。
初二刚开学时,乡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一小间房子,每年还拨给我们400斤玉米作为救济粮。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我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学习。但一到假期,我仍然得去挖煤。
中考时间快到了,我却没有报考费——才63元钱,没有就是没有!我决定不读书了。班主任知道情况后,就来到我的座位上对我说:‚你一定要报考,能否去读以后再说,报考费么,我先替你交了……‛班上的好些同学宁愿饿肚子,也要把包子钱捐给我,2元、5元、10元的钞票一张张放到了我的课桌上……班主任和同学们的爱心让我泪流满面。让我更为感动的是,我拿了这些钱去报名时,学校已经替我把报名费交了。
为了考个好成绩,我加倍努力复习各乎知识。中考成绩下来了,我考了 全县第6名,终于有希望上高中了,……
《求学生涯》南苑中学《希望校园》创刊号 高一(1)班 刘彦兵 2.关注平民
‚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我们要向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着农民的甘苦‛。我以为,他最著名的言论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人间‛,体现了他对贫苦人民之爱。他脱下洋装,穿上草鞋,到乡村推行平民教育后,给妹妹的信中说:‚我本来是中国的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的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经过一番觉悟,我就象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1939年,在重庆办育才学校,办学宗旨有:‚
一、不是培养专家,而是让学生幼年暑期得到营养、健全而有效的向前发展。……
二、不是培养做人上人。我们的孩子都是从老百姓中来的,还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之所学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造福利。他们是受国家民族教养的,要以所学来贡献整个国家和民族,为其谋得利益。‛共产党人吴玉章深情地说:‚回忆陶先生,我想起了1938年2月,我们同出席伦敦世界反侵略大会的时候,一同去瞻拜马克思的坟墓。我们在一片荒冢里,找寻了几遍,才发现恩格斯所题的墓志,而惊叹这一旷世伟人之墓,竟这样平凡。这象征着生要和大众打成一片,死也要和大众打成一片,才是真正的伟大。这和陶先生要知识分子在人民大众之中,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人民大众的‘人中人’,而不是站在人民大众头上、做‘人上人’之思想,是相符合的。‛ 3.强烈的生活能力和职业精神
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世界的精神 4.克服职业懈怠,重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三、在现阶段怎样才能学好陶行知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民族
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 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我们教育同志,应当有一个总反省,总忏悔,总自新。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我们以至诚之意,欢迎全国同胞一齐出来,加入这个运动!赞助它发展,督促它进行,一心一德的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2.对教育的热爱和神圣感
1914年,金陵大学全校第一名,在毕业典礼上用英语宣读了毕业论文 《共和精义》,其中有‚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 3.勤学不已
一个农村教师的读书观
《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5日第4版 方助生 四川宜宾 金坪中学
从动力源头解决‚为何读书‛问题、探寻‚教师阅读‛不同于大众化阅读的独特规律和模式,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多。无论从政策上还是舆论上,主张、鼓励、敦促教师读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阅读中的许多教师却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迷茫和困惑:面对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面对理论界花样翻新、令人应接不暇的新理念和新术语,尤其是,当读书似乎不能对实际工作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时,许多人不由得动摇起来。‚读书真的有帮助吗?‛、‚怎样读书才能尽快见成效?‛,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困扰着阅读中的教师,使他们深陷苦闷和彷徨——‚读,还是不读?‛
要尽早走出阅读的低谷,唯一有效的途径仍然只有借助阅读行为本身。调整战术必须考虑战略的重新设计。同样,阅读技术的矫正还有赖于阅读理念的澄清。因此,从动力源头解决‚为何读书‛的问题、探寻‚教师阅读‛不同于大众化阅读的独特规律和模式,当前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首先,教师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读,而是应当为着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业成长而读。因此,‚为学生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众所周知,教书育人强调高度的 道德责任,教师阅读也只有建立在道德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足够的政策支持。靠着强大的道德支撑,教师阅读方能除脱‚职称‛、‚待遇‛的俗气,洗净浮躁急进的铅华,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朝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格境界稳步前进。
落实到具体的阅读行为上,‚为学生读书‛使教师阅读获得了明确的方向,增强了阅读的针对性,在宽泛的阅读领域中一下子便找到了自己得以立足和展开的中心。虽然书籍浩如烟海,但具体到特定的教师个人,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总是相对清晰的,总是可以分清轻重缓急、可以予以梳理并形成矛盾的网络结构的。依据这种网络的建构,教师阅读可望在丛生的矛盾和无序的理念中很快找到自己特有的路径,从而开创出有条不紊、卓有实效的教师个人化阅读。假设你是语文教师,如果仅凭自己单方面的兴趣而不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一开始选偏了方向——比如,学生明明需要教师关注其独特的学习心理或思维方式,而教师却从‚加强文学欣赏‛上下功夫——纵然旁收博览,你可能永远也只能徘徊于‚丛林边缘‛,越读越不得其门而入;而假设你选准了矛盾的切入点,你会发现每条路的尽头都指引着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方向,同时,你阅读的每一个成果都将成为一个鲜明的路标。当‚路标‛由路的某个起点渐次扩展至路径所涉及的整个区域时,你就看到了自己的专家知识系统。可以想象,更多互相链接的知识系统构筑起来的,将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知识地图‛!
教师阅读的第二个方向是‚基于行动而读书‛。与‚扶手椅上慵懒的阅读‛不同,教师阅读完全没有消遣意义上的轻松,更不是静态的‚随便翻翻‛。教师阅读完全类似某种高强度的劳动。但是,它导致的并不是身体的疲乏,而是思维紧张运转之后达到的某种豁然开朗的境界,与王国维所谓的‚第三境‛极其相似,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教师阅读一旦指向行动,必然带来阅读策略的彻底革命。这种新的阅读策略可简单总结为四个‚没有‛:
1、没有预设的期待和先期的见解不读书;
2、没有同教育教学实践相伴始终的链接不读书;
3、没有批判不读书;
4、没有评估不读书。
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该具有较明确的阅读期待,即希望通过文本指导哪方面的实际问题。假如提前知晓了文本主旨,则不妨代替作者作一番预设:怎样确定观点,会有哪些支持性材料,分作几个步骤展开阐述,重点集中于何处等等。只有充分作好预前工作,教师阅读才可望形成个人独有的深刻见解,从而避免使自己的头脑为大量互不干涉的思想原料所淤塞。阅读过程中,教师时时都要保持‚我要找什么‛、‚这使我想到了什么‛的良好监控,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提高阅读的悟性,掌握阅读的主动,避免陷入文字和材料的泥沼。阅读结束,教师完全可以给文本评分定级,同时,加注上自己的理 由。阅读之下,没有权威;经典理论也好,专家理论也罢,不过都是批判目光下的素材。而阅读的成果,正好就是经由批判建构的意义!最后,如果只用一两句自己的话能够抓住文本精要,则足以说明阅读是有效果的。
第三,教师阅读不仅仅是出于课改或专业成长的需要。‚为教育者的尊严读书‛,将赋予教师阅读行为以崇高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日渐淡忘自己作为‚知识人‛的使命。当教师的尊严猝然遭遇韩寒式的嘲弄和反诘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显得底气不足。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树立起知识化人生的可敬样板,那么,其教育行为必然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为师之能与为师之智亦将招致不可避免的质疑。为了教育者的尊严,教师应该高举理想的旗臶——通过阅读增值人生,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不断致力于‚人所具有的于我皆不陌生‛(马克思),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生活视界下,拆除职业与生活的樊篱,构建起自己富于教育意蕴的人生智慧,从而使自己超越课堂与校园,更好地融入社会。
个人的精力极为有限,唯其如此,教师不应该将宝贵的注意力过度投放于‚三步一练‛、‚五步一测‛之类的书籍,甚至不应该仅仅只对带‚教育‛字样的书籍感兴趣。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文化领域,各门类的知识无不蕴含着教育智慧的宝藏。当然,教师不可能将阅读的触角伸及人类生活一切重要的领域,唯有独具慧眼方能别有慧心。如果教师深深地沉浸于浓郁的教育学氛围,思绪时时为实际教学中的疑惑与困扰所萦绕,那么,即便是一本武侠小说,甚至,一本平凡的菜谱,都可能是他参悟教育智慧的契机。循着‚教育‛和‚智慧‛的向导,教师将看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管理学……一道道陌生的大门渐次洞开,以无限的风光邀请他徜徉其中。和走出书斋后的浮士德博士一样,历经灵魂的冒险,教师终于找回了一卷卷教案、一堆堆试卷之下尘封日久的自信和自尊。这时,他合起书,说:‚真美啊,请停一下‛。
我的‚暑期必读‛
一、教育类
1、《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加)迈克〃富兰 选择理由:一本令人折服而感动的雄辩之作,将赋予教育者极大的信心与尊严,使读者满怀激情憧憬教育未来的同时,深刻思考教育变革严峻而复杂的现实。
2、《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英)马克斯〃范梅南 选择理由:震撼人心的教育哲学著作,其中,‚教师的替代父母关系‛、‚生活于知识中‛等观念,令人似曾相识又觉耳目一新,‚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学问‛之类睿智而细腻的现象学阐述,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上乘的教育机智。
3、《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选择理由:世界教育的经典文本,中国内地农村基础教育的‚未来学‛著作,抓紧读完还不算太晚。
4、《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选择理由:六十年前中国人自己的《学习的革命》。雄文再读,教师从中可以发现知识原理,校长可以看见学校文化,行政主管于行业管理亦可大受启发。
5、《安妮〃莎利文教学手记》 选择理由:谈论教学的个别化,我们不妨将莎利文老师引为楷模。倾其一生,她为美国培养了海伦〃凯勒这位传奇英雄。仅此一点,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6、《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选择理由:为了良知、理想和热情。
二、管理类
7、《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 选择理由:对‚学习‛的迫切需要和透彻理解竟然来自据说‚充满铜臭‛的企业界,这可能令我们许多‚圈内人士‛大跌眼镜!
8、《彼得〃杜拉克管理读本》 选择理由:涉及对‚知识社会‛、‚知识生产‛作精辟阐述,现代很少有人超过了杜拉克;而论及基于‚知识人‛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仅‚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就越需要进一步受教育‛一句,则远胜于教科书的千言万语。对一个农村教师而言,读这本书,你会清晰地看到十年后很可能臵身其中的未来。
三、经济类
9、《制度经济学》[德]柯武刚 史漫飞 选择理由: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谈论‚机制问题‛或‚制度创新‛时,普通教师也有必要了解‚制度‛的秘密。
10、《艾略特波浪理论》 选择理由:本书告诉我们,事物演变的方式往往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以‚进三步退两步‛的曲折形式为主导。大到人类历史,小到学生学业成长,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我们保持‚知其所在‛的理性。
四、哲学类
11、《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 选择理由:一本以朋友的立场而非教授的观点写就的、旨在促成以哲学方式处臵生活问题的专业著作,极富亲和力,特别适合不愿远离智慧的教育从业人员。
12、《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 选择理由:仅仅出于‚寻求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的目的,阅读本书都将大有收获。本书按生活指向创造性阐释哲学原料的方式,本身就是‚新课程理念‛很好的一个示范文本。
五、社会学
13、《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 选择理由:林崇德先生说:‚好好了 解今天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状况,这体现着名师之德‛。不了解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历史,只能是‚两眼一抹黑‛的‚所谓名师‛。
六、心理学
14、《教师心理学》 选择理由:老老实实补课,先从明白自己做起。
七、励志类
15、《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奥格〃曼狄诺 选择理由:避免高发的教师职业倦怠。
16、《没有借口》理查德〃泰勒 选择理由:当今国内,自称教改‚小有成就‛的教师不在少数;而但凡差强人意者,动辄又借口多多,诸如‚评价体系未出台‛、‚资源匮乏‛云云。阅读此书,当如迎头棒喝,有醍醐灌顶之功。
八、谐趣类
17、《天龙八部》金庸 选择理由:保持想象力。
18、《大众川菜》 选择理由:‚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对着枯燥的菜谱垂涎欲滴的人,通常也难以从眼前一间普通的教室里看到学生鲜明生动的未来。
吴世忠整理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内容提要:将教学活动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就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更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感受到了生活和语文之间那种无处不在的联系,懂得“生活处处有语文 ”的道理。学生在这情景之中,激情满怀,尽情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语文与生活就在学生的学习中融为一体了。这样与生活的“对话”,让语文教学有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也让孩子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天空,不再局限于小小教室和三尺讲台。这就验证了这样一句现代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语文。
关键词:语文与生活 教育方法 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现代教育气息和时代的创新精神。它主张把教育放到生活这个大的书中,不要禁锢于小小的学校,要在生活中学习,把学习放到生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掌握语文的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对生活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都极其广泛的学科,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比如有的老师说,他们在教学时,会收集些和课文类容联系很密切的图片,特写的啊,整体的啊,局部的啊,然后配上些相关的文字资料,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朗读,孩子们仿佛站在了相关的画面前。古代建设的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名族的会让孩子们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等这样的生动效果。我旁听过这样的教学列子,那位老师在讲解《三顾茅庐》时,就搜集了关于《三国》里诸葛亮和刘备等桃园三兄弟的照片,放着幻灯片,还有一段三国的音频资料,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下绘声绘色的讲解课文,让我们旁听的老师都感受到了当年刘备请诸葛亮的那份坚持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着那些生动的照片,闭上眼仿佛耳畔回响着三国那段经典的历史伟人的对话,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对历史故事的描述,谁不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的氛围里呢。从孩子们那痴迷的表情中,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溶入,可以感受到他们已沉醉于这堂生动的语文课时之中。
二、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如在教学一年级孩子《春天来了》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动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秋游的快乐,并组织孩子一起到操场上,让大家寻找春天的足迹,并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和文中的小伙伴一样,躺在草地上,或者对着蓝天喊上几嗓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草冒出小脑袋了。”有的说“我很快乐,我对着白云喊‘你好吗?’,白云笑眯眯地看着我。”有的说“躺在草地上的时候,小草在跟我玩游戏,他们悄悄地挠我痒痒。”„„还有很多充满童趣的语言,我想这都来自于他们亲自去生活中体验那种快乐。接着我让孩子们朗读这篇课文,孩子们动心动情,春游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情动而辞发”的真谛。因此,我得出,在生活中教学可以创造出更多精彩。
另外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更是可以非常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习作中,则可以通过先活动,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写一写,孩子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去写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再现生活到语文教学中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感知生活,把生活再现到语文中的能力。我记得我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到“在热闹的河边草地上,白的羊群们总是很着急的,快节奏的啃着青草,是因为它们怕那些比自己嘴巴大的多的牛,会抢了自己喜欢吃的草吗?而牛儿们呢,丝毫不在乎,依然悠闲的按自己的步伐去吃草,我想它们肯定在心里想,‘我嘴巴大,一口是你们的几口多,我才不着急呢’,然后小牛总是来回不停的跑,是在互相挑拨牛羊之间的关系吗,还是看看大家怎么都吃的那么专心,就自己静不下心来呢„”这样生动的作文片断是细心观察了生活的结果,是在作文中再现了生活,我当时当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不为了这篇作文写的有多好,就是为了这位学生用心观察了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总之,把生活和语文联系到一起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它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随时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旅程„„让和谐的语文课堂,弥漫着民主自由的空气,培植适宜儿童主体精神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放飞,尽情徜徉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2年第4期 《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9期 《小学语文报》2010年第3期
第三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教育系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评价系统。这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与陶行知先生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多么一致啊!陶老倡导的“六大解放”是: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当年陶老的论述与成功实践,对今天的高效课堂改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自主学习理念的形成
自主学习即预习。学习的诱因是自我需要,本应该让学生充分自主,主动求索,自发进取,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将学习变成了高压灌输。其结果是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外在努力,而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追求。要想让学生乐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当着重改善课堂教学的模式,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来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生成质疑,把不懂得找出来,准备对学与群学。陶老的“教学做事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些话的核心是强调“做中学”。它具有多
重含义:一是突出实践是认识的先导,只有做了,才可能有学习收获;二是学习要有情境,有个体体验;三是教学要根据“做的体验”进行反馈、调整和总结;四是教学要针对所要完成的任务,遵循工作逻辑主线,按照“做——学——教”的顺序实施教学。这些都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这节课的预习任务,让他们根据任务一步步地去完成。他们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用红笔划下来,以便与学习伙伴进行讨论解决。其次我强调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监督组员的预习情况,甚至是检查和辅导。最后我把各组中预习发现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集思广益,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时我总是不停地追问,适时点拨,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例如我在让学生预习单词的读法时,让他们根据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找规律,自己读出的正确读音,学生记忆深刻,有成就感,学习有兴趣。发现问题说明他们深入预习了,找到办法时告诉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源泉,是一切创新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多使用一些“想一想”、“试一试”“为什么”这样启发性的教学用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学习英语表示颜色的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己制作不同颜色的卡片,课余时间让他们两人结对子练习,告诉他们看到物品时主动用英语说出他们的颜色,变被动的死记硬背为轻松的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完善教学内容,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完善教学内容并不是违背课本知识纲领而向学生讲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是将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与整理,形成更具体、更适于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将存在相互联系性的单元集中讲解,增加知识间的联系性。而且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思想,将中心转移为学生,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启发学生利用已学习的分析方法来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购物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如在班级设置一个购物角,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物品如,sweaterblouseshirtjacketpantstrousersshoescapetc.摆放在那里,第2页 让学生结对去购物角实地购物,营造一个生生互动的轻松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实际交流中学会购物的交际用语。学生自己乐意去学的知识接受得快,记忆深刻。
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有效发展。而多数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一手遮天”,遏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多数教师认为,如果课堂氛围过于轻松,很容易造成场面失控的情况,所以教学实践中要把握住“轻松”的度,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这样,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才会积极地主动学习。陶行知先生因此说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想要营造轻松的课堂,不仅要实现课堂上的平等,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自主就是就让学生既要做自己的主人,更要做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自主就是让学生既要做学习的主人,更要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理想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取决学生”的改革,他的出发点是相信学生。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提升成绩的同时提高能力,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发展,赢得尊重的同时拥有尊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表现,把赏识教育带给每个学生,绝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和掌声。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细微变化、小小的进步,把基础知识的展示留给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被鼓励、被承认、被欣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三、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强逼鸡吃米”案例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学生“全然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没了参考书、练习册,便不知怎样学习。然而,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对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
第3页 法,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有着深刻的启迪。
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就是要少一点依赖性,多一点独立性,做学习的主人。笔者以为,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自习的习惯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做好了,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做事有主见,学习讲方法;珍惜时间,擅长统筹安排;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会对学群学,善于交流合作;自觉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主动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等等。有无主见和独立性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弱的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实事求是地自定学习目标,自订学习进度和计划。会思考,不盲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会自主地支配和利用时间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实施新课改后,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还了同学们一片自己拥有的时空。面对忽然增多了的时间和空间,怎样做到象陶老教导的那样,学会利用“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习的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把属于自己的时空很好利用起来。
自动地学习建立在自觉随地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自动地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随时随地的自动地学习活知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只要留心观察,用心领悟,时时处处都可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本领。上课固然是学习,听报告、与人交流、做家务也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山玩水,投身大社会、大自然的怀抱更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识。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地学习新知识。陶先生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学习。”随着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将交替贯穿于一个人的毕生。要教育学生千万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教科书里,要学会从电脑网络、电子信箱、广电报刊等传媒中及时捕捉信息,寻求新的知识。不会及时学习新知识的人,迟早将成为“现代文盲”而被淘汰。
自由地学习就是灵活地、愉快地学习,它体现了学习的最高水准和最佳状态。
第4页 怎样做到自由地学习?首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陶先生历来主张学习要有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就会虽苦犹乐,轻松、自由地学习,并在自由地学习中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弥补欠缺,进而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才能做到自由地学习。现在,有些学生学得很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目标定得太高,经过努力仍无法实现,加上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的种种压力,于是就产生自卑感,意志消沉,情绪焦虑。古往今来,学海中难免有失败,成长中总会有烦恼。得失、进退是常事,始终第一则不太可能。要教育学生承认差异,有自知之明。学会在挫折中磨炼意志,在烦恼时自我解脱,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在知识的大海中找准自己的航向。
陶行知先生关于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可谓博大精深,只有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才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不断钻研陶先生的教育理论精华,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5页
【行知杯论文】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姓名: 杨 艳 春
作者单位:太和县马集乡中心校
联系方式: ***
时 间: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陶行知教育名著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这学期我有幸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陶行知教育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显示功能,又关住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我也为之折服。
在读到《教学合一》这节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新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简而言之,就是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我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联系我的教学,我感觉陶公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观点很有道理。“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回顾一下,觉得自己有时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教学,这样工作下来,我虽然很累,但学生每次的成绩却不如人意。教学生学,予以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找出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生也会在这种学习中找到一种知识的满足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课堂设计应适合本班学情,根据学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那么这样学生就会乐学了。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确实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用丰厚的知识去充实自己,不是有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吗?”
在读到 《爱满天下》这节时,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在读到《学生的精神》中提到三点;
(一)学生求学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现在的学生正如陶公所说容易“自满”,自己刚刚对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领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实践做题时,却无从下手。学生对学习缺少一定的目标,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每当找学生谈话时,我便会问“你准备读完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不知道。”他们从来很少会想过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会是什么样?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想下功夫,更不愿意吃苦,对于周围的环境学生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归纳在外界的环境上。例如,一学生作业未完成,当问其原因时,学生回答无非这几种
1、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
2、我不知道做哪道题?
3、我忘记交作业啦!诸如此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无可奈何,更多的时候我在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这样?”
回首这些年的教学,我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学会去转变角色了,你现在是一名教师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孙悟空,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说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中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在读到《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说道;“小孩子懂得什么?”在这个态度下,牛顿被认为是笨,伯瓦特是被认为凡庸,爱迪生是被认为坏蛋。这章的内容在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把教师威严的架子给放下来,学会融入到学生中,师生成为朋友,这样你会发现他能做许多我们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我们认为他不能做的事。我们再重新的审视他们,发现他们其实也有可爱之处,真正地与学生沟通,这样会更有利于班级管理。
在读到《生活即教育》这节时,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我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与深刻,同时也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味陶行知先生说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的还是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
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让我最感动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同时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导,我要依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年龄特点,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用最真诚的心去滋润学生,用言行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加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对待工作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让我们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新的成果,努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勇于创新,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的老师门一起搞好各项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再创佳绩。
在我的十多年教学中,脑海里经常浮过的是“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谁而服务”。这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
1.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这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3)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 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
第六,要培养一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他们是一批“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2.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
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两者进行了比较。1)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首先,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其次,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而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
2)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首先,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其次,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在其他教育篇章中,也不时可以看到陶先生关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比较。比如说: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人才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
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得很远!经常以“分数”的高与低论英雄,我们是否该醒醒啦!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之一 关于陶行知先生和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在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并注意学习了,那时候还在上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我最初对陶行知先生的理解。工作后,随着教学与教研的需要,对陶行知的文章与理论关心多了起来,说实话,虽然我工作七八年来也写了二三十篇论文或发表、或获奖,还参与或主审了一两部书,但自己觉得,理论还是浅陋,知识还是缺乏。平时为了教学,虽也经常阅读自己专业方面的书籍;为了教研,也去学习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但那只是一种初级的学习,简单的学习。而对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虽也经常引用,高谈阔论。如爱的教育;学校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等等,但这些运用也仅是概念式的,表像的、程式化的理解与需要。去年7月份,《教书育人》杂志社为感谢对他们杂志发展提出意见的十位教师,特别赠送我一套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就有一本《陶行知教育文集》。得书后,如获至宝,放至案头,时常翻阅,结合平时教学,也颇有感言(见本人博客《穷摇书屋》)。今年下半年,再次重新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又有了新的感悟:就是紧跟时代做个明师、变为民师、成为名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做个明师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先生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行知先生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透过这些警言,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是要求我们首先去做个明师。那何为明师呢?其实无他,只要做到两点:一为明礼,二是明理。
俗话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亦从。作为教师,被社会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格的挑战。“明礼”就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佳利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无论是孔子时代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都是适用的,不变的真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高低关乎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关乎着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校对于孩子品格的形成肩负的义务就是限制、重塑、劝导、加强、丰富与发展他们的各种本能,以便他们能以一种和谐和上进的方式适应社会环境。”从潜移默化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明礼就是未来公民的明礼。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同样“教师礼则少年礼,少年礼则国礼”。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国家庭的独生子越来越多,许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小霸王”也随之产生。教育的难度加大,明礼的要求变难。而关乎国民素质的教育又切实需要增加“礼仪、道德”教育。所以,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我们首先应成为一个明礼的教师。
实际上,教育并非总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因为“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能使恶者变善,善者益善。即个人性情中,亦有善分子与恶分子,且善分子中亦有恶。如爱,乃性情中之善分子也;而爱极生妒,变善为恶矣。恶分子中亦含善。如怒,乃性情中之恶分子也,然文王一怒而安天下,用恶为善矣。教育乃取恶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恶分子。”那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学生善与恶的转化,则需要教师抓住规律、找出事物发展中的因子,这规律、这因子就是指教育的理。
教师要明理,就得了解学生(人)成长的规律。因为“成长”是宇宙天地间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的自然现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成长”特征则更加明显,从出生时的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到40岁的“不惑”,再到50岁的“知天命”,算得上达到了“成长”的颠峰。如果把人的一生看作一个大周期,那么其中包含着若干个“小周期”,如婴幼期、少儿期、青壮期等,每一个“小周期”的“成长质量”累积起来,构成“大周期”的人生质量。教育的作为就是在人的不同成长阶段施以积极的“干预”,顺应人的成长,服务于人的成长。小学、中学和大学,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三个重要的驿站,也是一个人生命成长中三个重要的时期,倘若拥有的“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要实现合理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明理”。
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去实现:“解放孩子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有一些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在实际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预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作准备,同时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二、变成民师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的就是为“民”的教育,这个“民”既指当时的三万万二千万的平民,也指教育中的民主、为公。他说过:“世界的沟通,在人的沟通;而人的沟通在心灵的沟通。”“沟通”就是“生活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实施方法,“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把林肯总统的话引申到教育方面来说,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教育。”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陶行知先生的时代不同,今天就国家教育的大环境而言我们早就是人民的教育、普及的教育,这些已不需要我们普通教师去努力。我们需要关心的就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民主,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如何运用民源(各种民间的教育资源,如地方文化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等),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如何实现民动(与社会民众的一种联动,如家校、家企、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一种联动,如师生交流、互相学习等)。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和行动。1933年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大夏大学说“我现在再讲行动,关于教育上的行动。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我们知道王阳明先生是提倡‘知行合一’说的,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先要脑袋里装满了学问,方才可以行动。所以大家都认为学校是求知的地方,社会是行动的地方,好像学校与社会是漠不相关的,以至造成一班只知而不行的书呆子。所以阳明先生的二句话,很可能代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思想。现在我要把他的话翻半个筋斗。如果翻一个筋斗,岂非仍是还原吗,所以叫他翻半个筋斗,就是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结合当今的实际,现代的教育条件与社会政治、经济都为我们教育的行动提供了较大的动力。社会的民主、理论的丰富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比拟不了的。学校新型的师生关系也随社会的发展迅速形成,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两者之间是一种亲密的合作者关系,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同时,由于网络的缘故,世界变得很近,很小。现在我们可以在家了解世界的任何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沟通,和社会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沟通,和社会沟通。知识爆炸的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各种类别的专门人才,那种在学校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只能读书死。新的时代,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要想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时代早已经成了昔日黄花,教师也不再扮演全能。学生面临的“学”的挑战,教师则同样遇到“教”、“导”的挑战,只有利用民源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才能跟上时代。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向社会学习,更需要向学生学习,实现民动,变所有的民众(包括学生)为自己的老师。
所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今天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变民师则可以看成是新时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小先生制”的一种新的实践、一种拓展与延续。
三、成为名师
关于名师,有各种理解,研究《陶行知教育文集》和陶行知先生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名师的概念应理解为“有作为的教师”、“有影响的教师”,当然,有作为与有影响是辩证存在的,有作为是产生影响的前提,有影响是对有作为者的一种鞭策。陶行知先生在《自勉并勉同志》诗中云“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人生的成就,重在“有为”。作为教师,只有“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才能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有“为”者。因为我们每教一个班级,就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或一批家庭,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为”,我们教书育人一辈子,就等于做了一辈子实实在在的有“为”事。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在我看来,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一定是个把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的教师,一个把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其实,教育本就无所谓惊天动地,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也许,这个“为”就是一节好课;也许,这个“为”就是一篇美文;也许,这个“为”就是一声对学生的关心话语;也许,这个“为”就是„„。因为,有“为”的教师总会不断地钻研他所教的那门学科以及与这门学科相关联的知识,他永远也不会停止学习。他总能够把不相关的东西变成他所教学科的一部分;有“为”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热心的人,是一个能从其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的人,是一个出自热爱教学而不是因为稳定的薪水、较长而又固定的假期等缘故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有“为”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正直、自信的人,他不仅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更是一个关注并能影响学生行为,与家长和学生保持很好关系的人。
当然,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杰出无比的程度,或许需要点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学校、一个县或一个地区的骨干教师,或一个专业、一个学科、一个领域里有成绩、有作为、有影响的人,我想应该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奋斗达到。美国NBA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博格斯,这个身高只有1.60米的小个子。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做NBA篮球队员,面对他人的嘲笑,博格斯没有后退,他以更加刻苦的方式练球,并在实践中发挥了矮个行动迅速、灵活;运动重心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时容易得手的优势去得了成功。现在,当年取笑他的人都这样去炫耀:我小时候经常和博格斯一起打球呢。你看,即使像博格斯这样有“先天不足”缺点的职业球员,都能以后天的努力来扬长避短。何况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往往不存在如此致命的先天缺陷,也不需要这样的要求。其实,我们只要多关心自己专业的发展,教学业绩的进步,学生学习的成功,这就是有作为的具体表现。
这本《教育名著》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陶公提出的“学做一个人。”他的“学做一个人”有三个条件,(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在讨论问题时,与对方争辩不过就放弃自己的见解。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择业时要根据个人的才干和兴趣。做事要有快乐,所以我们要根据个人的兴趣来择业。但是我们若要做事成功,我们必要有那样的才干。读完此文,我深思,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还需要怎样努力做陶公文中所倡导的“人”呢?陶行知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让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他的“第一流的教育家”,“教学合一”,“我们的信条”“生活及教育”等这些诸多观点让我叹服,不断地从他的教育名篇汲取丰厚的营养,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他的著作又如一盏明灯,在教育的海洋中引领我们去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目标。读完此本名篇,我除了感动之余,更多的是佩服,佩服他的为人,更佩服他在那个时期所提出的一些鲜明的观点,也正如鲁迅所说:“读完此书,我和一个高尚的灵魂接触了!”我将努力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业务素质。
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己的教育之路才刚刚在脚下展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接触冰山一角。我们只有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紧跟时代做一个明师、民师、名师,才能无悔自己的青春,实现自己教育事业的腾飞、升华。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爱满天下”是 陶行知 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陶 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
是 陶 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名著读后感
一、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陶行知 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二、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
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三、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 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笔记2011-03-10 11 今暑假期间,与各位数学老师一样,阅读了《“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一书,本书为“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三编,共十二章,主要介绍了“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指导思想,“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施纲要,“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等内容。我真的很荣幸能够在这么充足的时间里拜读叶澜教授的著作。这样不但能够充实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必然能从这本著作中受益匪浅。
与“新基础教育”的第一次接触
通常阅读一本书,我们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简介、新基础教育的内涵。背景:新论一: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新论二: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定为“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宗旨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感悟与思索
第一编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本编分为4章。分别为数学教学改革的简要回顾、当前我国数学改革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选择。通过前两章对数学教学历次改革回顾、反思、以及对现状审视、透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关系、知识与人的生命成长的关系、教学与人生命成长的关系研究入手,提出了“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三层次价值观念系统。
首先是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生命价值,再次是学校教学要为实现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再次是数学教学独特价值与具体价值。
关于教学要实现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教学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有开放的意识、要有人的主体意识。
我的感悟:
看到这里的第一感觉是,学校的领导很有发展的眼光,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体教育下的主体学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必须有超前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
作者认为:“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强调对数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和不同内容具体价值的开发。
我的感悟:
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数学知识本身以外,至少还可以提供学生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系统,使学生具有数学的语言系统;
可以提供学生认识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不同路径和独特的视角,使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可以提供学生发现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使学生具有数学的头脑;
可以提供学生一中唯有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和体验并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学科内涵开发,知识结构多维关系认识与开发策略。
作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知识主要由三大知识结构版块组成,它们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我的感悟:
需要自己加强对教材书本的解读,同时需要有解读整体结构的意识和视野,努力去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希望这些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支撑。
作者:为了体现知识整体的、内在本质的结构关联,我们要对教材文本的育人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和结构加工。
我的感悟:
在这里主要是指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加工,感觉很好奇,这些都吸引我接着往下去了解。通过阅读我知道了,我只是对这些具体的概念的名称不是很清楚,但具体的内容是知道的。
比如:“条状重组”的方式加工教材,说的通俗点就是纵向可在单元内、也可跨单元、也可跨年段对教材进行“条状重组。”
“块状重组”方式加工教材,按知识内在的类特征组成一个整体,先整体感悟知识在局部掌握知识。“条块融通”方式加工教材,将条状重组与块状重组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整体视野的把握。
实现教材知识的生命激活策略。
作者:生命激活策略,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结构化重组的基础上,从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体的主动发展需要的维度,跨越时空、实现符号化的书本知识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同时拓展教师自己的认识领域,不仅关注教学内容,而且关注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
我的感悟:我想要实现教材知识的生命激活,与我们学校当前重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是相同的,学生分析主要是:
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的已有经验放析和个体差异;
2、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与困难障碍飞行;
3、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估计。
这里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现在数学课堂挖掘数学史的资料很少,拓展学生数学知识面。
数学教学活动的因素组成,目前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针对此,叶澜教授在文中没有阐述,根据书中描述的内容,我将实现数学教学活动的理论层面,分为: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关于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策略,作者:在对教材知识以“条状重组”方式进行加工,可选择“长程两段”教学策略。在对教材知识以“块状重组”式进行加工,采取“整体感悟”教学策略。在对教材知识以“条块重组”式进行加工,采取“融合渗透”教学策略。
我的感悟:
在这里我着重谈两个策略。
“长程两段”的结构教学,改变了局限在知识点的思考和认识,改变了点状的、孤立的教学行为,改变了千篇一律的“准备——复习——新授——巩固——总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人生态度。
“融合渗透”的教学策略是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使教学有主有从、有层次、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样可以唤醒学生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自觉意识,使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大的空间。
关于教学设计的整体综合策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的教学过程展开的“三放三收”的设计。“大问题”设计是“三放三收”教学的前提条件。根据数学教学过程展开的内在逻辑和一般流程,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可以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围绕课堂教学任务展开的“基本研究”,第二部分则是在“基本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且与“基本研究”相关联的延伸性的“拓展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三放三收”主要是针对“基本研究”部分而言的。所谓“放”,就是把数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所谓 “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数学教学“三放三收”的过程,使关注每一个学生真实发展的理念有可能“化” 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理论有可能“化”为教师的具体行动。正是在这种“化”的过程中,教师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变革理论认识与教学实践行为 的内在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学校教学的转型性变革。
第二编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施纲要
本编分为5章与结语。分别为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小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小学描述统计的教学、中学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中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结语(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
书中不仅分类介绍小学及初中数学所学的知识点内容,更将其承前启后的知识及进入和讲解方式做了详细而规范的阐述。使人先从整体进入数学学科的教学,然后理清知识结构,再到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结构与育人价值,最后细致到各年级教学要求与建议。
如:数概念教学中《二年级万以内数认识的教学》中指出,万以内数认识是整数认识的第二次大的循环。作为第二次循环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在第一次循环中的认 识状况,另一方面要明确第一次循环中教学核心任务,把握与第一次循环认识的区别与联系。为了实现目标追求,书中给出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第一,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成千上万”的数概念建立感性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现实意义。第二,注意利用学生已形成的数的知识结构基础,帮助学 生尝试运用结构支撑实现万以内数认识的主动迁移。第三,注意沟通万以内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络,帮助学生提炼和掌握恨以内数认识的方法结构。学生对数认识的框架结构和法的认识方法。
在这样详实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培训下,我更清晰了日后该朝哪个方向,该如何的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每个学生思考的机会,课堂才会和谐和而快乐的,思考才会自主而灵动。真正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有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敏锐的应变机智。
通过本章的阅读,我必须了解小数数学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于是我将一到六年级数学分板块知识点进行了整理。
我对新课标提出的有些概念有了更新的认识。
1.义务教育阶段“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目标之一“数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用对数的“感悟”来解释其意义比较恰当。单纯用 “感知”、“观念”、“知识”似乎不能确切表示它们的意义。而且,从数觉,到数感,进而发展到数的意识,是义务教育“数与代数”领域的必经之路。
2.符号意识是在直观感觉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意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具有一般性,懂得数学符号是数学表达的重要形式。
3.分数的内涵,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有理数,而且更在于它的无量纲性。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能够把事物的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成可比的状态。这一点,对于数学活动、特别是数学建模来说,有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的核心内容在于研究关系,即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函数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在中小学数学内容体系中处于主线地位。函数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变量的取值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函数表达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有三点是重要的,一是变量的取值是实数,二是因变量的取值是唯一的,三是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来表示函数。这些就是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关于符号表达,无论是借助解析式,还是利用图像或者列表都是可以的。
5.方程思想具有很丰富的含义,其核心在于建模思想与化归思想。对于前者来说,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种提炼过程,是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一种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用自然语言描述等量关系、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形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三个阶段。对于后者来说,解方程的关键在于转化,即将新的问题化归为以前可以解决的问题,利用以前的算法解决。这种化归、迭代的思想正是当代计算机的主要思想。
6.了解图形的变换,对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美的感受与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都不要求从严格的几何变换定义出发来研究变换的性质,研究图形的性质,而是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使图形产生了运动,在不同的运动中,图形的对应点之间遵循着一定的变化规律。
7.当前,数学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具体处理中学几何课程问题,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平面几何中的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人们通常把逻辑证明与欧氏几何证明等同看待。
8.与传统的“确定性数学”内容相比,统计与概率是一种“不确定性数学”的内容,二者有着较大区别。在中小学阶段,统计学的教育价值首先在于养成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其实质是通过事实来分析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应当去调查研究,应当去收集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推断才可能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其次,在于建立随机的概念。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不发生,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即便如此,只要我们掌握的信息多了,也能够合理地推断实际背景。最后,在于学习如何去判断事情的主要因素。统计学能够在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提炼信息,寻找规律,这就需要抓主要因素。
静心与追求
第三编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
本编分为2章。分别为数学教师实现转型变革的过程、教师在变革中实现发展的路径。
“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 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过程是:常规活动——开放式导入——核心过程推进——开放式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三个生成。一是资源生成,二是过程生成,三是拓展生成。这对任何课型都实用,但不同课型还有各自的教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想在思考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数学教育。我将二年级数学秒的认识,依据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进行设计如下。
一、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1分钟倒计时场面”, 让学生在精彩的开幕式场面中不由自主的跟着倒计时数数,引出时间单位秒。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在本环节中,我分为以下几步来进行:
第一步为认识秒针和1秒,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通过观察秒针、听声音、等一系列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二步是体验1秒的长短,感受1秒的价值,首先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1秒的时间可以干什么事儿,学生可能会拍一下手,眨一下眼,跺一下脚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短暂。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表示1秒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第三步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时候是用秒作单位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接着介绍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在短短的1秒能做很多事情,如:神七的发射,学生不仅惊叹于现代科技的神奇,也会激发爱国情感。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真大啊!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四步是认识、体验几秒。首先是认识几秒,设置问题情境: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时间,接着让学生体验几秒。如果不看钟表,怎样知道一件事经过几秒呢,让学生想出估算几秒的方法,如:数数、拍手等,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估算中,充分体验了持续几秒的时间长短。
第五步是探究1分=60秒。首先让学生休息1分钟,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估算用了多少秒。学生已经有了上面估算的经验,应该说大部分同学都能估算得比较接近,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看钟面,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观察分针、秒针的变化,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估算、猜想、验证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1分=60秒的活动中来,再通过直观演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三、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
四、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给学生介绍下古时的计时工具。
自己的思考与疑惑
(1)教材的处理(可操作性?):整体性和结构化(线性结构变为板块结构;如何重组)
(2)教师的适应
精心预设:学情与可能(基于教师个体经验的判断——教师要读懂学生)
动态生成:教师的教学能力(灵敏、机智、应变)
(3)教育心理学的支撑(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双轮驱动)
(4)现有教学评价体制的制约——“瓶颈”
新学期已经开始,在长假里学习的心得在要用在教学实践上。同时还需要继续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的研究 活动。以《“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为主要学习材料,结合新基础的一些展示课、现场观摩课,甚至自己的课堂教学,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来学习来补充自己。
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2011-03-10 11:12:29 作者:教导处 阅读:1209次 “新课程”犹如一股潮水,在老师们还没来得及品尝其苦与甜时,“主体学堂”的号角又再次吹响。然而,经过各种方式的陶冶和实践,我的课改意识逐渐由一个课改理论上的鼓动者,变为课改的忠实实践者,直到现在,变成了对课改的反思者。但是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眼界有限,自己对课改的反思是非常局限的,有些认识也让我很纠结。暑假里读了吴亚萍老师的《“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对于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首先我认识到了:思想决定行动。要学有思想的知识,要做有思想的学问。当今哪怕是各种权威辞书追求的更多的是经济价值,很多都是简单的案例堆积,而这本书的作者却多了思想与责任,少了经济与浮躁。这本书是实践性研究的产物,为我们一线教师对数学专业知识,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育理论指明了方向。作为课程实践者,不必因盲从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了解当前教育新动态,结合自己的教学去实践,就能成为一名善思考、有理性、有特色、有思想的教师。
其次,我今年担任的是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四年级下期的计算关可以说是整个小学计算中最关键最难过的一关。看了这本书后又引发了我对计算教学的一点新的思考。吴老师提出:口算训练要经常化,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估算应用要广泛化,培养良好的估算应用意识;简便计算要多样化,注重简便计算的实用性;计算器教学要规范化,正确处理计算器使用与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教学中非智力因素训练系统化,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觉得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实在的。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通过本期教学,为了顺利过计算关我在学生平时的考试和作业中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在计算错误的产生除了对有关计算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等方面的问题外,另一方面则是由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心理方面的原因: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错误,与感知、情感、注意等因素有关。
感知方面
审题不认真导致的错误,例如:抄错题,看错数字。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往往忽略对全面整体的认识。
例如:0.24×0.8=2这个错误是由于学生习惯性的想到0.25×0.8。
2.强成分因素的影响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往往受到题目某些数据特点和某些运算符号等强成份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错觉,而引起计算错误。
例如:400-230+170=0
“凑整”在学生记忆中占绝对优势,很快上升成强成份优势,而运算顺序则下降为弱成分,导致计算错误。
3.情感不稳定
混合运算题是学生的主要失分点,这是因为数据较大,外形过繁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不耐烦,不认真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4.注意力不稳定。
有些学生进取心强,好表现只求快,不求质,结果丢三落四。
例如:1.2-0.4+0.18=0.7+0.18=0.88 5.思维定势干扰
例如: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总有一些学生不将小数点对齐,而是将小数末位对齐,这是受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影响,而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68.4-0.26=67.14,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习惯整数加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有些学生受到整数减法计算法则干扰,不管题目后面的小数部分是几够不够减,一律退位,进行计算。
以上种种造成计算错误的心理原因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和关键,以及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再针对错误的典型性、原因和范围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根据完成很好和有典型错误的学生的访谈后,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以下的策略: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状况。
对不认真而出现的错误,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同时要提出改正方法,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逐渐消失,例如:学生交作业前注意检查,在上课时随时提醒,批改作业时用醒目的符号标出等。
养成良好习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1.认真对数。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1)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2)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3)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认真审题。做计算题,不应拿起笔就算,必须先审题,弄请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勾画,有没有特殊的数据或简便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认真书写。作业、练习、草稿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
4.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漏写或错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记过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
三、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也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比如:
1.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如:25× 4、125×8,25×8等
2.常见的分数、小数的互化。
3.有关0、1的计算特征。
四、排除强成分及负迁移的影响与干扰
主要对策是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切忌拿着就做,先勾画运算顺序,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追问自己依据是什么,其次是加强对比教学,安排对比性练习以及变式练习,以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但要注意适时比较,不要在学生刚开始接触两种相似感念时就进行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学生正确掌握新学的知识,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计算题千变万化,在多思善想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力争方法合理、灵活,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防止错误,进行有目的、有步奏的长期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用脑去思考,用手去实践,用时间去总结,不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一生找不到自我的教书匠,此生足也!
近来诸君大量转载本博客内容。前不见古人,后却见来者,欣慰。请诸君转载时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是刘建忠,并把对文章的批评指正及时告知我好吗。黎曼《关于几何基础中的假设》--学习笔记(2)n 度广义流形的概念
在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 n 元延伸量概念的建立之前,我恳求大家多批评指教,因为在这种哲学性质的工作上,观念比理论建构还难,而我在这方面所受的训练甚少。过去所学,除了枢密顾问高斯谈双二次剩余的第二篇论文中的少许提示,他的五十周年纪念册及哥廷根学术杂志中的点滴及赫巴特(Herbart)的一些哲学研究外,也少能派上用场。)学习笔记:
此文是1854年,生活清贫的黎曼为了取得哥廷根大学编外讲师的资格作的演讲,讲演时高斯就坐在旁边。可以说高斯十分看好黎曼,给了他许多帮助。但从文中可看出黎曼对高斯的工作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不卑不亢。
我一直不明白,中国的学术界为何会流行一种通病:为讨好上司、权威,能像太监一样极尽谄媚之能事;对同事、对他人的学术成果,能像文革中的政工嘴脸一样,极尽诬蔑打击之能事,这些病毒是从哪里来传染来的?
从黎曼的为人来看不像是从西方传染过来的。
要了解「量」必须先有一个关于「量」的普遍观念和一些能体现它的特殊事例(instance)。这些事例形成了所谓的流形:任两事例若可以连续地渐次转移成为彼此,是连续流形,否则为离散流形。个别事例在前者中称为「点」(point),在后者称为「元素」(element)。构成离散流形的例子很多,至少在较高等的语言中一定可以找得到──只要能够理解一堆东西摆在一起的观念就够了(在离散量的研究中,数学家可以毫不迟疑地假设所有的东西」都是同类的)。反过来说,连续流形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大概只有颜色以及实际物体的所有位置可以算是多元量的几个简单实例。这种概念的创造与发展最先并屡屡出现于高等: 1.明确提出“流形”概念。并将流形分为连续和离散两种。连续流形中元素称之为“点”(point),离散流形中的元素称之为“元素”(element)。
2.从黎曼认为现实空间中离散普遍存在,而连续不多见来看,黎曼非常注意新生数学的应用性。
我认为,不能应用的数学是游戏。
利用标记或圈围取出流形的某些部分,称为「量」。对「量」的定量比较工作,在离散的情形可以用数的,在连续的情况下则需靠测量。测量需将两个被比较的量迭合;因此必须选出一个量,充当其它量的测量标准。否则,我们只能在一个量包含于另一个量时才能作比较,只能谈「较多」(more)、「较少」(less),而不知绝对的「大小」(how much)。以这种的方式进行,形成了对 「量」研究的一个部门。其中「量」的观念独立于测距(measurement),而相依于位置;不以单位表示,而是必须视为流形上的区域。这项研究对数学许多部门而言是必要的(例如多变量解析函数的处理),而这种研究的缺乏,正是阿贝尔(Abel)的著名定理及拉格朗吉(Lagrange)、发府(Phaff)和亚各比(Jacobi)等人的贡献之所以未能在微分方程一般理论中有所发挥的主要原因。从「延伸量」的科学的这个部门出发,不需借助任何其它的假设,我们首需强调两点,以澄清「n元延伸量」的基本性质。第一点是关于「多元延伸量」这种概念的建立,而第二点则提到如何将流形中定位置的问题转化为决定数值的问题。学习笔记:
1.利用标记或取出流形一个范围来进行分析讨论,离散情形可以用数数,连续时——猜想:黎曼可能此时头脑中是在用极限概念,即:任意小范围。
理由:只有极限概念的任意小范围才能避免空间弯曲等影响,使其满足“独立于测距(measurement),而相依于位置;不以单位表示,而是必须视为流形上的区域。” 2.此段还表达了黎曼另一思想:需要一个“标准的量”。
此思想来源——猜测:我们大脑讨论人,就会想到一个脑袋和两只灵活上肢、两只行走的下肢组成的立式行走的动物;讨论狗,就会想到四肢爬行的动物。总之,我们考虑任何事物,头脑中都会有一个该事物的粗犷的标准模式。
在一个概念下的事例如果构成连续流形,则从其中的一个事例以确定的方式移动到另一个事例时,中间所经过的所有事例会构成一个一元延伸的流形。它的特色是,从其中任一点出发,则只有两个方向可供连续移动:亦即非往前则往后。现在,我们想象这个一元流形以确定的方式移向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一元流形,以致于旧流形上每一点都确定的走向新流形上的对应点,则仿前述,这样的例子便构成了一个二元延伸流形。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二元延伸流形确定地移向一个完全不同的二元流形而得到一个三元延伸流形,不难看出如何继续这个建构。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中的参与者看成是变动的,而非固定的概念,则这种建构可以看成是融合 n 维和一维的变动度(variability)而得到 n+1 维的变动度。
学习笔记:
1.“从其中的一个事例以确定的方式移动到另一个事例时,中间所经过的所有事例会构成一个一元延伸的流形。它的特色是,从其中任一点出发,则只有两个方向可供连续移动:亦即非往前则往后。”表示当一n维流形沿着“以确定的方式移动”时,此n维流形与其移动轨迹上所有n维流形组成了一个多了一个可以“两个方向可供连续移动”的维数。即组成了一个n+1维流形。
同理,当这个n+1维流形按上述方法移动时,我们就可得到一个n+2维流形。
反之,我现在要说明怎样将一个具已知边界的变动度分解为一个一维变动度及一个较低维的变动度。考虑流形上沿一个一维向度的分解,固定其中之一,使其分解上的点得以相互比较。沿这个向度上的每一点都给定一个值,值随着点的不同而连续变化。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在这个给定的流形上定出一个连续的位置函数,使在流形上的任一区,函数的值绝非常数。则当此函数的值固定时,共享此值的所有原流形上的点,便形成了一个较低维的连续流形。函数值改变时,这些流形便分解而连续地从一个变为另一个;我们因而可以假定它们全部都是同一个子流形的变换,而这种变换会使得第一个子流形上的每一点规律地对应到第二个子流形上的每一点。也有些例外的情形,它们相当重要,在此略过。这样,流形上点的位置,便可化简为一个数字以及一个较低维的子流形上的点的位置。我们不难发现,原流形若是 n 维,则分解后所得到的子流形必有 n-1 维,这个过程重复 n 次以后,一个 n 元流形上的位置关系便可化为 n 个数字;任一个流形若可依此法予以化简,则化简的结果必然是有限个数字。不过也有些较特殊的流形,其位置最后化简的结果是无穷列或连续体。这流形的例子有:某一区域上的所有函数、一个实体的所有形状等等。)学习笔记:
反之,对于任意一个n维流形,我们仅仅考虑其中的一个维的运动方向,此n维流形在这个维的运动方向上的任意一点,应该是一个低于n维流形的n-1维流形。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读完本书,回想自己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心潮起伏,难于平静。简要谈谈读后感。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师非常愿意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希望。当今的社会日心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更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教材、老教法贻误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师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尽,要不断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记住这点,我平时就注意积累,遇到需要时更要不怕麻烦地寻找答案,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对得起教师的职业称号,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
在新教改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相长,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并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胸怀与奉献精神„„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才能够让我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学会思考,能够使我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让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从而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在无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我的学生敢于求实创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
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