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

时间:2019-05-12 02:3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

第一篇: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

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 第1篇:写诗的感觉

诗,是人类的精神所在,也是个体的精神体现。作为一位炎黄子孙应该或多或少能记住些许诗词名句。我虽然不是有名的诗人,但也可以说是略知音律的无名诗人;虽然没有发表过惊人之句,但我没有一刻放弃过写诗的意愿;虽然没有著册成书,但也写了十五六本笔记诗集……这就是刚才所说的“诗是人类的精神所在”吧,它激励着我永无致境地学习,并不断地传递我的精神,让我吸收大自然的无穷养分和释放一点精神的能量。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成千上万人的诗人书写着自然、社会、生命的风风雨雨,让无数的人从诗中细细品味着自然、社会、生命、意象的精妙。诗人,在春花秋月的日子里吟叹着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在酷暑寒冬的日子里抒写着大自然的风云雷电……一句好的诗句,能让人们豪情万丈,激励着人们为着理想而不断地奋斗,与困难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我想这就是诗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写一句好诗。

写诗,不是单纯的文字组织,也不是单纯的感情发泄,而是一种精神的传递,给人们感到一种生活的真谛——喜、怒、哀、乐,让人们从诗中有所感悟,让心灵得到一份安慰和净化。虽然有些诗只是写景,但它却能给人一种快乐;虽然有些诗只是抒情,但它却能给人一种希望;虽然有些诗只是叙事,但它却能给人一种向往……这就是写诗的所在:激励他人和自己为自然、社会、生命的美好明天。我写过很多诗词,却很少投往杂志社,但都在网络上发表,这是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阅读我的诗词,这样或许可以给人们一些精神上支持。在这里快速消费的时代里,或许写诗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它绝对是人们最好的日志,也是精神最好传递媒介。但写诗不是故弄弦虚,而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缩写,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诗人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诗人从中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在今天,人们不注重诗歌及其创作,是因为写诗的人把写诗的标准降低,让“诗”能在诗海里鱼龙混杂,有些诗不能让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而损害诗了的本身。因此,诗人一定要为诗而写,而不能在玩弄“诗”,更不能把诗玄乎。

因此诗歌创作是一种艰辛的活动,但诗人却要因写诗而快乐。我也不例外!第2篇:大学日志开篇语

在这瞬间万变的世界里,我只得以小小的日记本收藏自己的日子。虽然日子易逝,却不能让身边的人物、事物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消失殆尽。如果有一天老了,坐在夕阳下,翻开每一本日志,或许会给自己的记忆一点滋润,给生命添加一点幸福和乐趣。因此这小小的日记本,虽然单薄,可是我生命厚度的积蓄。

过去的日子虽然不能复来,但是可以让我们品味,那里的酸甜苦辣,每一种滋味都值得我们细细地回味;将来的日子虽然不能预测,但是可以让我们期待,那里的悲欢离合,每一种行为都值得我们细细地尝试。因此,今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时刻,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不能虚度,更加不能忘记。虽然生命有限,但总可以延长它的价值。那就是在百忙中抽空些许时间,把自己的行为、经验和感受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一点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也就是为了这一点东西,我们只能和日子奔走的同时,也不忘把它记录下来。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可在这24个小时内,作为一位学生,可能有很多的功课要学习,有很多的社会事件要知晓,有去学习很多的人际处理方式……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花费在小小的日记本上,因此我的日志形式是以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点评等体裁来记录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高中的懒散和无知,应该在这个季节里改正和学习,为着人生的目标而奋斗。我想这个季节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过级和考研,因此不能为过去悲叹——错过机会,也不能为未来空幻——心怀侥幸,要珍惜每一个眼前的机会。因为眼前机会有着无穷的力量,也是最灿烂的魅力,更是日志的辉煌所在。机会没有人们所说那样神秘莫测,也不是人们所传那样简单易得,而是记录在岁月的自由时空里,只有懂得记录岁月的人才能善于发现,才能更好地开发应用利它,让自己走向辉煌的人生;那些不善于记录的人,他淡了岁月,那机会也淡忘了他,因此一辈子碌碌无为,怨天忧人。

因此,不管自己采取什么方式记录岁月,都应该学会如何写好这四年的大学日志。并且让岁月的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它为我发挥最好的潜能,为实现人生的目标作好良好的基础,为生命积蓄厚度。第3篇:买书后一感

实在不敢恭维自己,面对如此浩瀚的书籍,只得暗自长叹:自己为什么如此简陋,原来这里有如此多的书籍可以让自己学习。为了应对今年十二月份的英语等级考试,前几天一直在自修室进行英语四级模拟测试,可是经过多次的测试后,分数都令自己失望和无助,因此和朋友一起到书店购买一些英语四级等级考试的学习资料。回顾过去,实在忏悔。记得一句话: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是啊,岁月不饶人,转眼间自己已经成为高年级的大三学生了。想起刚进入这所大学的时候,自己多么地雄心壮志,立下了不少誓言:考级、写日志、考研……可是事实令自己惭愧致极,就连最简单的写日志,我都没有做到——三天打鱼,四天晒网。

今晚坐在自修室里,看着崭新的课本和刚买回来的书籍,不禁地问自己:一学期下来,究竟浪费了多少的宝贵时间?在过去的每一天,我究竟在玩些什么?是不是把前途玩垮了,是不是把生命玩完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整天在网吧里游荡,把游戏变成了生活,把游戏当作现实世界,演绎得精彩绝伦,让自己沉醉在其中,荒废了实在的学业。看着同学在埋头苦读,自己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寒颤;听着同学在庆祝成功过级,心里一阵阵心酸……这心酸,不是对同学的嫉妒,而是后悔自己的曾经。在过去的二年,每一天的时间,不是在网吧,就是在街头,没有多少时间在学习上。因此一直到现在没有过级,也就情有可言了。可是总不能给自己的过错找借口,而是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改过自新的机会。

古圣贤曾云: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改之,圣贤也。今天我庆幸自己能醒悟,给自己一个珍惜自己和时间的机会,从头再来,为着大学时期的最高目标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今朝弄潮的风云人物。很好,能够给自己找一个减压的台阶下:安慰自己的伤痛心灵,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快乐,让自己能相信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自己走得更远,才能从挫折中走向辉煌,才能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灿烂。想到这里,我高兴地翻开刚买回来的书籍……

第4篇:活着不死的诗人

今天在军训的时候,大脑突然闪过一个奇怪的灵光:活着不死的诗人。或许久没有运动,在操场跑了两圈半后,气喘吁吁地把它呼进来的。既然呼进来了,就没有打算把它丢弃,而是强迫自己去理解它的含义。

活着,是对死的负责。

死,不是终结,终结的是没有非血缘后人为你记起或制造一些特殊的行为。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就终结了,那活着的时候,绝对是一位无生命价值的失败者——不管活着的时候是富贵,还是荣华。有人会问:这个‘很短’究竟有多短时间?在这里,不想给大家太多压力,只需十年。如果十年后,还有一些非血缘后人记起你,那就算有意义的人生了。

作为一名诗人是否对死负责,那就是他的诗句是否常常与他的名字在一起。如果是,那就是有名诗人,也是完美的活着不死的诗人;如果只记起他的诗句,那就是苦难诗人,也是半死不活的诗人;如果什么都没有记起,那就是落魄诗人,是死活不解的诗人。但是有一点,不管是什么诗人,在活着的时候,都是生不如死的,因为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

其实,写诗就是与生活闹着玩的。如果把写诗当成一种职业,那注定会成为一个死活不解的诗人。因为写诗是不能赚钱,更谈不上养家糊口了,不管是在哪个年代。那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成为他人心目中的诗人,也愿意成为他人心目中的诗人呢?

那是因为诗能给人生一个顶级的荣誉,比人类的生命还高尚的荣誉——灵犀,是人们给诗的强加的唯一特性,也就是人们不能真正去了解诗人的那个东西。或许就是这个东西,让奥秘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一首诗:例如生老病死,再如春夏秋终,还如东西南北,更如天文地理……正是这个东西让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左右都是理,左右都非理”,但在不断坚持后,最终成为一个不凡的结果:例如李时珍的药论,再如爱迪生的发明,还如孔子的论语,更如李白的豪言……。也正因为这样,常常给一些人可以借口的理由:你的文化修养没有达到,所以你不理解,我是高处不胜寒的高尚人物。也是有了这个借口,才让一些人一生矢志不移,在一个领域成为一代宗师,成为活着不死的诗人。

因此,写诗的人一定是生活在日常劳碌工作的人,也就是说不是以写诗而生活,而是因为生活而写诗的:把写诗当作积累灵性的载体,并在诗里书写生活,让生活在灵性中收获梦想——活着的时候,不累;死去的时候,还活着。

第二篇:《读书与治学》有感

《读书与治学》有感

思君

想起来读胡适先生的书,是源于一天与人写信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这句话具体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甚至胡适先生的很多介绍或索引也都被擅节。但后来想到胡先生的各种政治立场,也就释然。世事如此,无可奈何,不若多读两本书,免得日后再无缘得见。

《读书与治学》是其中的一本,与《容忍与自由》不同,这本书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关,世间大众一般对这种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名称都敬谢不敏,对课文中选读的文章也多数如咽黄连一般读下去。可是换种时间场合,这些灵魂的力量与语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泪。这本《读书与治学》也是一样,其中讲胡适之先生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读书时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专业之外,不妨多有涉猎,做个“杂家”也未尝不可。文字妙趣横生,多是一些友人亲属的往来信件或是一些讲演,毫无说教之感,文章至少写于五十年前,如今看来,却毫无距离感。至于“治学”,简而言之,便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了。这部分毕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距离较远,胡适之先生可于百年中国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其涉猎门类之多,其于历史、文艺、训诂、生物种种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人生而在世,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虽然会想,入选教科书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本就是读书,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人,便会觉得是我之幸,如何能于芸芸世间得遇如此一人。

其实说于这本书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生活与治学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态度,如胡先生之严谨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态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间,殊难分明,无所谓好坏,只有各自的取舍。

但是,于今日,我仍然愿意多读一些如这般的书籍,这些文字在如今书籍与学术都要拿来消费与娱乐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过是一些微博或各类传媒之上段子集锦的今天,于我有别样的意义。这样的一本书,从里面可以望到一个灵魂,独立思考,坚立而无畏,他未见得有多曲高和寡,却永远对各种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审慎的态度。他也许面目和善,但内心却强大而冷静。我走入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却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亦语出自胡适先生,我从不认为一个人背着背包,浪迹天涯就能称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工作、学习就能称得上独立,我倒觉得,一个人能够清醒冷静地思考,坚定审慎地做事,内心安定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能当得起这句话。

我们一生的事情,读书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除却单纯为膏粱谋,我想,终极的目的,应当是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曾经与人闲聊自己的男神女神。我说我男神女神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像胡歌这样,是为了看脸的。虽然胡歌已算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文艺人,历经劫难之后,光华初绽,然而选剧、为人还是差了点。第二种是像胡适先生、梁思成先生这样的人,是想努力成为的。但天赋这种,可遇不可求,只可暂且不论,然而可以学习的是,那样一种人生的态度。priest曾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风雨如晦天地间有一书生。

有人曾说民国学术风气浓厚,写文章说民国的文人,与其说他们这些文人,毋宁说书生,曾有人与我讲书法,说书法气度,书卷气、庙堂气、金石气、山林气、江湖气。最高级的是庙堂气,怎样的气度最好,莫衷一是。但我一直在想,书卷气与庙堂气的区别在哪里,后来大约想到区别应是文人与书生的区别。比如,徐志摩可称得上文人,但闻一多就是书生;若周作人是文人,鲁迅便是书生。所以大约可以想见为何当初林徽因不曾选择徐志摩而选了梁思成,或许也有道不同的意味在其中。

前些日子读鲁迅先生的书,读到“看客”一词,心中发笑,有时觉得风水轮流转这种事极好玩,时光过去,科技比之当时进步不知凡几,可是如今看客无非换了种方式,换了地点,其中精神性格心态竟无甚改变。

如今信息之发达似乎让我们觉得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相,都有资格评判,每日看种种之乱想,也是有趣之极。众人觉得自己在独立思考,在自由表达,但事实上不过是推手背后的自导自演。有时坐下来不敢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胡适先生在书中讲遇到这种情况要“suspension to judgement”.在我看来,如今,大约可换成“No judging”,不去评判别人,多审视自己,大约能独善其身的,也便是兼济天下了。

虽是做起来极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父亲曾说,我快要读书读傻了。读了那么多,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呢,我去过洛阳,去过西安,看过那么多博物馆,这些人或是生前显赫一时,或是死后黄肠题凑,最终也不过是卧龙跃马终黄土。那如果这样说,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都没有什么用,我就想啊,我就这样庸碌着做一辈子书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能有一辈子书卷气而不被世俗打磨掉,这是会让我自己骄傲的事。

一如胡适先生,他不愿在大陆,是觉得大陆不够自由开放,去了台湾,觉得蒋公也在违背自由精神,于是又奋起反蒋。如今两边都不讨好,两边皆是遭嫌弃,可这又有什么呢。他一生忠于自己,忠于事实,志于道,亦终于道,也可算得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了。

书名:读书与治学

作者:胡适

出版社: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第三篇:写诗与读诗的感悟

写诗与读诗的感悟

鲁迅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摩罗诗力说》)。诗心是真善美的载体。人人有表达心声的要求,诗是心声的艺术化。诗心可役使万物,万物为我所用。诗要有温度,故有情感;诗是有灵魂的,故有生命力。诗可以藻雪精神,净化心灵,使人得到高层次文化享受。但要要写出好诗并想成为一个诗人,就一定要有追求,并要不断地磨炼。首先你要对诗抱有浓厚的兴趣,兴趣产生动力,爱好造就专长。有了浓厚兴趣就会热爱,待真正爱上了才会去学写诗,去钻研诗。记得我是在2009年在新浪开了一个博客,一开始不懂平仄,随着自己的性情去写,每次写了诗,也不管好坏就往博客上发表,这时就有许多的诗友来评论,然后就会指出诗的许多不足之处。我接受了他们的指点,且买来几本韵律工具书,把绝句和律诗的几种类型先背熟,渐渐地掌握了它的规律,掌握了那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以及入声字,以至于现在见到一首诗,不用工具书就知道格律对与不对,是否合韵。这也正是由于当时的那份喜欢、热爱,才使我今天真正踏上诗词之路。

一、诗重真情的表达

诗是言志抒情的文学,是思想感情的艺术结晶。诗言志,将蕴藏在心的志趣表达出来.。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抒情,早见于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绮靡”是华丽的意思。诗依情而发,与后世说诗重在抒情意思差不多。思想是诗的灵魂,感情是诗的生命。写诗感情一定要真率。“言为心声,诗贵情真。”真情的基础在于真实,从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升华并提炼出来的诗才能真切感人。读到一首好的诗词,会使心灵得到愉悦的感受。切不可矫情做作,空喊口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如果一首诗读起来索然无味,连自己都打动不了,何来感动别人?我在2009年刚开始学写一首《睹物思亲》诗云:倚柱凭栏望赣江,往来百舸惹神伤。娘亲若未仙游去,必定开艚货满舱。我靠在栏杆上望着赣江,看着江面上往来行驶的货船触动了心头的伤痛,因为家中父母也曾经与他们一样也是开船的。“娘亲若未仙游去,必定开艚货满舱。”如果母亲没有去世,那么家里的船也没有被卖掉,那现在肯定也像他们一样装运货物行驶南北。整首诗虽只有28字,却道出了我心里所有的伤心往事。又如胡师《身世叹》云:我是匡庐旧樵者,更作星渚挑沙人。卖力生涯十余载,每忆青春倍伤神。挥汗推车如蚁奔,扁担磨断多少根。谁怜孑然落难身,自惭无计走后门。茫茫鄱湖隔老父,足蒸暑气面憔悴。喧喧街市有长兄,躬背拖车拚死力。少时鸿志已成灰,苦囚于此诧何罪。无处寻芳觅生趣,掩面忍看春将去。有苦难诉强笑颜,颜悴骨瘦西风里。夜半孤月伴孤寂,欲寻利剑割愁绪。作者弱冠年开始作诗。此诗首先简述少年时失学,砍柴以贴补家用,继而挑砂作苦力工人。层层铺开,叙写结合,韵随意转。由平声真韵、元韵转去声置韵,再转上声语韵。本应读书的岁月,却沦落到卖力为生。每天开工劳作,每人推着满满的一车子砂,排队而奔跑,推上长长的跳板,依次卸入船舱中。一队队运砂工人就像一只只蚂蚁依次前行。挑砂之苦累,亦难以想像。时间之久,乃至肩膀磨断了一条条扁担。其时有路子的工人,陆续调离此地,而作者无法走后门离开此苦役之地。更可悲的是,其父也被开除回老家种田,整天赤脚在田野上,面容憔悴。其兄在九江作搬运工作,躬背弯腰。经过文革浩劫者或可悟到,全家人全都处于苦难之境,必为黑五类。最后直抒其情,写出了作者对当时现状的无奈,心中有抱负却又不知何时能够得以施展,只得任由命运的摆布。虽为稚嫩之作,然悱恻激楚,真率之作。悲苦之音,读之凄然泪下。

二、诗要有意趣,追求语言新、字句新我曾到外地打工,当时写了一首反映我真实处境与感触的《异乡打拼感怀》诗云:谋求出路赴他乡,苦辣酸甜自品尝。别墅轿车能怎的?布衣蔬食又何妨。淡名泊利抚琴醉,养性修身耕墨香。日夜推敲平仄韵,任人笑我为诗狂。有网友评价说:“此诗文字纯净而唯美,大气而灵动,清丽隽永,意蕴涵深,对仗工整,韵律铿锵!”其实,我知道此诗还是有许多的不足,还需慢慢打磨,但也有值得可取之处,我有意识地把现代时尚的物品如“别墅轿车”以及方言土语如“能怎的”都揉了进去,这是此诗的亮点,力求保持律诗韵味的同时,又力图反映当代快节奏的亮丽生活,自学还是有些新意的,或许有时方言土语入诗更别有一番意味。诗的后半,着意写自己的胸怀坦荡,旷达做人,自己对诗词的痴迷。又如上海杨逸明老师,也常是这样尝试的,他的《回忆初恋戏作》云:与汝相亲始惹痴,至今心醉卜邻时。小窗人对初弦月,高树风吟仲夏诗。梦好难追罗曼蒂,情深可上吉尼斯。浮生百味都如水,除却童年酒一卮。这首诗也是把“罗曼蒂”、“吉尼斯”等外国译名融入其中,顿使整首诗有了新鲜感。

三、意境美是诗的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诗常求言外之意,譬如绝句,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往往只将事物或情景点出或说到一半,不说尽,不说足,留无尽之意于言外。“诗贵含蓄”,才能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唐人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胡迎建老师也曾教我们:“语言要具有形象而又生动,新颖。不要老调重谈,别人写过的不要去写,别人用过的词别去用,要避免与古人同,与他人同”。写诗不要一味的平铺直叙,要力图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议论,把自己带入进去,诗中有我有。还要注意简洁精炼,必须炼字、炼意,力求诗中有警句、句中有诗眼。我曾读过初唐杜审言的一些诗,其中《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一诗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也许是我的网名号取自这句诗句的原因吧,我对这首诗也特别地喜欢。这是一首步人之韵的诗,写江南早春的气候与景物的变化,历历如绘,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说明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的物象和气候的变化尤为敏感。而诗人与陆元方都同为客居异乡的人,“独”字和“偏”字,既是对陆元方诗中感受的充分肯定,又表现了“宦游人”对于岁月流走的特殊敏感性,显得警拔有力;一个“新”字紧扣题中的“早”字,这两句主要是写情,以共同的感受拉近两人间的距离,但也点出早春的“物候新”,为下文埋下伏笔。颈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是说江南那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早啼;江南那明媚的阳光,也使水中的萍草颜色愈染愈绿。构思细密,对仗工整,设色鲜明,声调优美。炼“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尤具传神之妙,以拟人手法赋予“云霞”、“梅柳”、“淑气”、“晴光”以意识与情感,使诗歌的视角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把江南早春的气候变化描摹得淋漓尽致。

末联以“古调”“归思”照应篇首“宦游人”作结。诗人正陶醉于江南佳景,忽然读到陆元方的的游春诗,格调古朴,乡思油然而生,几乎潸然泪下。以“忽闻”字提起,在突兀中寓有对陆诗表示惊喜的感情,又使上文对江南美景留连忘返的诗情陡转,由兴发而转感伤,由眼前景而勾起归乡情,从而给画面景物进一步浸染了感情的色彩,增强了诗的容量和深沉感。受此启发,我在一次游上饶灵山时写了一首《鹧鸪天·咏灵山》词云:峻岭崔嵬踞势横,一山两界半分明。云牵林樾布迷阵,雾锁巉岩设障屏。通道险,探幽惊。天成物象妙肖形。我来此地沾灵气,任作诗材待墨耕。

从写景入手,首联所见山形地貌,颔联运用了比拟手法,云能牵而布迷阵,雾居然锁而设置屏障,力图写出当时林峰被云雾缭绕的特征。最后两句把自己带入,发表议论与感想。打开网络浏览博客或微信,就经常会看见一些人发的诗,连韵都是乱押,甚至连打油都谈不上,却也堂而皇之,随便冠上个律诗、绝句,更别说诗味了。甚至有些人狡辩说,创作格律诗的框框条条太多了,不愿被束缚,“戴着镣铐跳舞”,不是说诗要创新么?但是,写诗必须认真从传统入,认真掌握格律。胡师曾在他的《帆影湖星集序》中说过:“古代优秀诗人须心存敬重之意,有了“敬重”才能切实体会到古人创作的功夫,认真学习到古人的长处,今日作诗如果不学古人,不重继承,仅靠其思想敏锐,终难成大气候,必须在学古的基础上再谈创新。强调学古,并非拟古、泥古,摭拾古人陈词,而是多读古诗,方知其妙处,而亦知在我之先,有古人常用之意,惯用之词,则力求不用,知有所避与有所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可望推陈出新。舍此而求新,只怕是缘木求鱼”。杨逸明老师在“弘扬传统诗词,创造时代新声”一文中反问得很好,写诗怎么会“戴着镣铐”?你能说“戴着镣铐”踢足球,“戴着镣铐”下象棋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规矩,否则会乱了套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东坡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读书多了就会有学问,有修养,有一种文化自信与气度,无论她看起来多么的潦倒和衣衫褴褛,都无法掩盖这种气质与风度,这或许就是多读诗书的功效。

第四篇:读书有感

最近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郎台》、沈从文的《边诚》和曹禺的《雷雨》。四本书风格迥义,共同点是结果都以悲剧收场。

《老人与海》中老人注定是个悲剧人物,他不是很合群,缺少朋友或者伙伴,有一颗坚韧的心,但他还是未能成功地将大鱼从遥远的地方拖回岸边,回来时只剩一堆白骨,人们可以据此判断老人付出的努力与艰辛。现实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老人”,不被别人理解,却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结果不一定是预期的那样,可以肯定的是结果一定是有的,就像老人的那堆“白骨”。现实中不缺乏悲剧,缺乏的是我们创造喜剧的那份韧劲和勇气,我们应该向老人一样,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否则我们连老人拖回的“白骨”都没有。

《欧也妮`葛朗台》中最悲剧当数葛朗台老先生,他一生追求金钱,到死都不放过牧师身上的金十字架。对于他,精神追求极度贫乏,为了钱财,不惜牺牲家庭幸福,妻子性命,女儿的终身幸福。他贪婪、狡诈、缺乏人性,以压榨其他人为自己增加钱财。文中的其他人物也从不同程度暴露了资本家的奸诈的本性,欧也妮小姐的婚事就将不同阶层人们的本性暴露无遗。欧也妮的悲剧结果很大一部分是葛老先生造成的,但如果她自己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可能就是另一番结果。人性没有对错,只有符不符合社会道德观。回到现实,我们会看到“葛朗台”的影子,“欧也妮”的化身。悲剧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处理悲剧的方式。谁也不愿意悲剧之后雪上加霜,可有太多的现实的例子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不得不感到难过。但愿“葛朗台”们、“欧也妮”们不要重复以前的老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走自己的新路,让别人羡慕嫉妒恨去吧!

《边城》的结局有些开放,乐观的人们会想到翠翠会和二老傩送终成眷属,现实的人们则会想到他们只能相思,相互嘱咐。种瓜得豆,在现实生活已经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了,但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天佑和傩送兄弟二人同时爱上翠翠,翠翠心里却只容的下傩送。爷爷为了体现对孙女的爱,不想重复她母亲的悲剧,并没有在天佑请人前来提亲时表明态度,致使天佑误会,间接造成了天佑的死,原本对翠翠有情有义的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疏远翠翠。爷爷死后,翠翠只能孤身一人过生活,等爱情。作个没有意义的假设,如果翠翠在天佑请人前来提亲之时就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许结局会是这样的:翠翠和傩送结婚生子,天佑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成为“茶峒”百姓茶余饭后有一谈天的话题。谁也不知道付出的结果会是什么,但肯定好于不付出,因为人在做,天在看。

生活是面镜子,你给它什么,它就反映什么,但只有一面。《雷雨》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她很深刻,深刻到让人无法理解。社会是复杂多样的,欲望的急剧膨胀和道德的加速沦丧,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雷雨”式的悲剧出现,乱伦,强奸囚禁亲身女儿,一女侍奉父子两代等等。这是怎么了,现在所谓“文明”的社会还在重复好多年前的故事。我想曹禺先生不是预言家,他却书写了今天的故事,这仅仅只是巧合吗?我不得而知。

悲剧的现在不只是故事,更是现实。好多“文明人”做的好些事,让我这个神经病看不懂,让我陷入深刻的反思醒悟之中,也许我一辈子也想不明白。

第五篇:读书有感

观“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的心得体会 三合镇中心小学 徐欧亚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

一本好书,怎么读? 一屋子的好书,怎么读?

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读书广博,观其大略,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而北宋开国丞相赵普,读书务求精熟,慢慢咀嚼,一生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的中国,是 “嫦娥三号”和“银河二号”领军的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当今的孩子只在读书当中不断地突破、拓展和创新,才能在世纪未来有所作为!

“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召唤,一个民族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中国所有领域共同的发展理念,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群文阅读正是语文课程中一次大胆的创新,是语文课堂上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引领学生亲近阅读,学会阅读,铺设了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群文阅读”教育把阅读教学课堂由“单篇”内容引向“群文”学习,集体建构,呈现的是学生强烈的思维张力和开阔的视野,扩大了阅读量,拓展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改善了学生的阅读条件,提升了老师的阅读素养,改变了语文阅读中“少慢差费”的格局,还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诗意般的课堂魅力。正如倪文锦老师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文课程,随时代的创新而不断地创新,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群文阅读展示课的观摩,引发了我们的积极地讨论和思考。我用自己的眼光,发现了它许多奇妙的特点,有意思的是,群文阅读和教科书内容的教学关系居然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的道理不谋而合。

首先,群文阅读涉猎宽广。它如同驰骋疆场的快马,在纵横比较中获取大量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信息;又如爆竹硝道,由此及彼,打通思维通道,一点引入,一旦选择准适宜方法,点燃学生活跃的思维,瞬间就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电石火花般的思维撞击,激发出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在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引作用。其次,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奇特。它的教学方法源于信息学、逻辑学,语文教学之间的方法整合,更加便于学生的筛选、搜索、发现、整理、判断、整合,从而综合得出自己的感悟和结论。它节约时间,举一反三,使读书的目的更加明确,在迅速增加学生的见识和增长智慧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群文阅读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在文本解读中它既可以选择纵向深入,又可以选择横向比较;既可以收缩性学习,也可以发散性学习,还可以选择性学习,收放自如。不可忽略的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来源于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日常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科书中习练积累的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

正如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所说,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形态中的一种,是日常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补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还要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要把课堂教学和儿童阅读常抓不懈!

我想,教学中以教科书为主,视阅读教学为“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首先吃透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依据不同年段的课程标准重点有条不紊地展开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在教学中吃准年段目标,把年段教学目标落实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教材练习默读、略读、三读和浏览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基础。

反之,以各种阅读材料为辅,视群文阅读教学为“奇”。我们要驾驭群文阅读,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还需要老师尽量地去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尝试每周开设一节以儿童阅读为主的展示、交流为内容的阅读课;每学期选择一个单元设计一节单元整合课,铺设由单篇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老师以一个议题整合阅读教学的内容,导引学生以一个议题进入,根据不同的文体选准一个练习点,进行一篇带多篇的学习。简化课堂环节,教学中抓大放小,抓重点忽略其他,有取舍,做到入课迅速,线条单一。根据议题,引导学生选择运用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进行有目的地筛选,整理,整合,判断,从而准确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做出积极的见解。

相比较而言,如果说课堂阅读教学中更多的是深入细致的小单元格式的学习,注重读有所“得”; 那么群文阅读更重的倾向于立体式搜索路径,强调读有所“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延伸的高速通道。两种阅读相互补充,学生们在增加知识,有所体会的同时增长智慧,收获感悟,奇正相生,魅力无穷!奇正结合,贵在坚持。我相信一旦有明确的读书目的,有读书的方法,不管是面对一本书,还是面对一屋的各类材料,学生都会迅速知道他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明白他应该选择怎样的读法,以什么样的途径,获知怎样的答案。这应当就是阅读的魅力。读书,最终是为人才的成长服务。

可以相信,一个拥有良好读书习惯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人才的摇篮;一个乐读书,善读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将为此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下载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与写诗有感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 有感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张利春 最近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人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朗读......

    读书有感

    爱迪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不可能产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成才的先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

    读书有感 文档

    读报有感 马岭学校八一班马琳珠辅导老师黄艳丽 锁新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能够活到明天,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生命,学会充分......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最近,读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没有任何借口》之后,使我感触极为深刻。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在没有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时,为自己找一......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话是颜真卿所说,如果小时候不勤奋读书,长大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我们要勤奋读书,不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好。今天,我读了一本叫......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名家笔下的人物: 阅读本单元课文大家欣赏了名家的作品,一定会对武松,孙悟空,杨子荣等人物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外,同学们也读过名家的文章,文章对人物的描写也一定......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前一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给年轻班主任建议》这本语言朴实的书籍。让我感觉实用性很强,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案例, 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与实践的。 一、在班级......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连续收集资料,积十年总可以成一学者。”这也说明了多读书对于我们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在对青年教师的建议时也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