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西学校吴仁宝精神传承计划
华西实验学校吴仁宝精神传承计划
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诵读经典,陶冶情操,积淀底蕴,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
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诵读研究小组的成员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的校本化研究。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三、诵读内容
一年级 吴仁宝名言、《弟子规》、一年级必背古诗
二年级 吴仁宝名言结合华西各景点、《三字经》、二年级必背古诗 三年级 吴仁宝名言结合华西各景点、《小古文》、三年级必背古诗 四年级 吴仁宝名言结合华西各景点、《千字文》、四年级必背古诗 五年级 吴仁宝名言结合华西各景点、《宋词三百首》、五年级必背古诗 六年级 吴仁宝名言结合华西各景点、《论语》、六年级必背古诗 中间融合华西文化元素。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10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经典诵读工作计划设想
徐进学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但有了一些领悟,有了一些想法。下个学期,经典诵读工作初步设想如下:
一、要尽量介入华西文化内涵。借助幼儿园已经开发的园本教材,把《华西村村歌》、“十富赞歌”和“十穷戒词”等介入到一年级经典诵读中;三年级则要借助小学部已经编写的德育课程,将老书记的生命哲学向经典文化中渗透。
二、和经典诵读小组的各位同志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有关老书记思想以及华西村发展之路的材料,找到更多更合适的传统经典文化和华西文化的契合点,构建校本教材的基本框架。
三、在经典诵读课程开展过程中,尝试开发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
四、借助团委的力量和小学德育处合作,把校园广播台筹建起来,让广播台、校园橱窗和每月的德育活动成为经典诵读的有力推手。
五、五月份开展一个“诗歌会”。开展一定形式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六、更好地配合好袁燕舞组长的工作,本人的重点工作从教学转向活动创设的协助。
徐进学
华西实验学校经典诵读计划
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诵读经典,陶冶情操,积淀底蕴,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二、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
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诵读研究小组的成员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的校本化研究。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三、诵读内容 一年级《弟子规》 二年级《三字经》 三年级《小古文》 四年级《千字文》 五年级《宋词三百首》 六年级《论语》 中间融合华西文化元素。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10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课前的三分钟和课后延伸中落实。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1、创造经典诵读活动的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墙的建设、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经典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板、展板、手抄报、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感受到经典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其记住。
2、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并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在课程安排上,服务班每周安排一节国学教育课,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教给学生基本的诵读方法,落实诵读任务。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定量的经典诗文。
4、要把握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诵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并参与星期一国旗下领诵。鼓励学生每天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诵读5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使优秀诗文背诵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5、利用展板、手抄报、书法、文艺汇演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四)、检查评比措施
1.分管领导和教务处不定期抽查晨读落实情况,教师是否在岗、是否诵读规定内容。
2.举行“经典诵读手抄报”评比,中华诵 书法大赛,六一儿童节进行优质经典诵读节目展演。
经典诵读小组工作回顾和总结
徐进学
暑假期间,书记召开了小组会议。书记雷厉风行,经典诵读小组就成立了。我作为配合小学部袁燕舞老师开展经典诵读小组工作的任务,让我开始走进小学教育。
经典诵读小组的成员来自学校三个学部,小组成员尽管都很优秀,但是工作的开展还是需要一番相互磨合和认识。
原本按照计划,9月10日以后将经典诵读进入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的课堂,但教学处提出这样一来课程很难安排,于是在8月28日接到开学之初经典诵读进课堂的通知后,袁燕舞组长和小学部张文英教导进行了祥致的课程安排。
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面对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我真的是没有底气,一是原来管理初中和职高学生的那一套方法都失去了效应;二是对孩子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认知都很欠缺,无法从孩子的层面开展课堂教学……三年级的经典诵读还好,因为孩子已经有了一些纪律意识,开展小古文的诵读,孩子很感兴趣,我也为每一节课精心准备着……一个学期,职高的课务、学生管理以及其它一些工作,再加上小学的经典诵读工作,有些疲惫,但最为遗憾的是感到经典诵读课程没有一些质的飞跃。
十二月初山东曲阜的参观学习,为我的遗憾和很多没有答案的思考提供了很多深刻的启示:坚持、研究和团队发展。先说坚持。山东曲阜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已经开展了16年,他们在总结自己的经典诵读之路时,也曾经感到走了很多弯路,他们从诵读古诗词到不断定位到诵读《论语》的过程转变,应该说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的经典诵读要传承华西村文化、传承老书记精神,我们一定有一个寻根定位的过程。说到研究,曲阜实小有一支旗帜鲜明、用心专一的研究经典诵读的队伍,有一个教学主任亲自引领并建立一套教师考评办法,这样一来,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就不断形成了核心,有了一个坚定的方向。山东曲阜实验小学的领导对于我们的参观学习非常热情,这得益于吴书记的一番苦心联络。他们又很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齐白石老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的经典诵读工作应该起于学习模仿,并能够在寻根思考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回来后,我们又在一起研讨学习了多次,各位老师也是非常有感慨,都有了对自己工作的重新认知,也有了一些方向,在不断反思中见证着我们团队的发展。对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业基本形成了一致性意见,需要我们整个团队群策群力,把经典诵读工作推向一个较高的层面。
最后,建议在上次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经典诵读小组应该由袁燕舞组长网购一部分理论书籍,在寒假期间进行阅读,让经典诵读小组的成员自身实现成长,应该是经典诵读小组工作能够推向深入的根本。
诵国学经典 传中华文明
——参加“校经典诵读研讨组”学期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
目前,我校在书记的引领下,已成立经典诵读研讨小组,我们力争将国学经典融入华西文化开展研究,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这里,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小组的成员吧,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覆盖面比较广,从学科方面看,语文、数学、历史、音乐、美术都有,从各部情况看,小学部、初中部、职高部都有参与。我们不仅有参与一线教学诵读的人员,还有默默无闻在我们后面出谋策划的幕后成员。而因为是刚刚起步,所以书记多次创造机会,让我们研讨组“走出去请进来”多看多听多学。
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当然不能和语文、数学能国家课程相提并论,但它也具备了课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首先是课程目标。开始我认为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无非就是让学生读读背背,增加一点文化底蕴,提高一点语文素养。后来听了曲阜的陈校长的介绍,又认识到经典诵读的意义还在于对学生人格形成的指引,对学生人生的滋养。再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经典诵读还可以传承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是华西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华西文化的滋养熏陶下成长。
其次是课程内容。经常说“吃什么比怎么吃更重要”,可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比用什么方法教内容更重要。中国的经典文化博大精深,纷繁复杂,从中能去粗取精,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内容来教学确实很困难。所以一开始我们是无从下手,后来结合了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已经我们的实际,就选择在一年级教《三字经》,三年级教小古文。后来去曲阜参观过后,觉得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应该和当地的风俗人情结合起来。曲阜是孔子故里,所以他们选择《论语》进行诵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们身处华西,如果能将华西的内容引进课堂,想必一定会与别的学校不一样。所以在下学期的经典诵读课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华西元素,例如老书记语录,老书记故事,这样课程的内容会更丰富,而且和课程目标能更吻合。
第三是课堂呈现方式。经典诵读,诵读肯定是课堂呈现的一个重要方式但肯定不能是唯一的方式,毕竟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一直进行诵读,一方面学生会感觉到累,另一方面这也是在不断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管是无锡的育红小学还是曲阜实验小学,他们的课堂呈现都是多样的,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讲一讲等第,而且老师也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多样的刺激,不断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本学期,我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播放视频给学生看,学生读书的时候让学生分组读、比读等,但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从而让他们能保持学习的热情。
第四是课程评价。这块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空白,最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或是贴五角星而已。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不同于国家课程的评价,首先我们应该坚持正面的、多元的激励性评价,其次是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评、家长评。这个我们可以在下学期的工作开展中进行尝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华西实验的经典诵读组,任重道远!以上总结可以说也是我们经典诵读组共同的心声,谢谢大家聆听!
第二篇:华西精神之我见
华西精神之我见
8月22日至8月29日,我有幸参加县委组织的赴华西考察学习团前往华西村,实地参观了华西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听取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的报告。我从内心里感慨华西“天翻地覆慨而康”,佩服华西人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其年上缴利税480个亿,村可支配收入30个亿的成效,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其飞速发展的程度与我县广大农村相比较,我们可能落后了30—40年。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享党的富民政策,华西人,究竟靠什么精神催生了“天下第一村”?
一、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灵魂。纵观华西村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史实际上是广大共产党员的奉献史。老书记吴仁宝是一位传奇式的共产党员,他在任江阴县委书记时,即以实干苦干精神名扬江苏省。为此江苏电影制片厂为其制作了新闻短片《县委书记当农民》,其后,他竟然在卸任县委书记后毅然回到华西大队担任支部书记,整日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头大搞农业生产。华西村逐渐富裕起来后,吴仁宝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不座村里最好的车。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实写照,其严以律己的精神带动了村里的其他党员。吴仁宝朴实的语言更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他说:“家有黄金数吨,每天也只能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夜里也只需一张床。他把古人“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千顷,日食一升”的理念形象化具体化,体现出共产党人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吴仁宝不只是说在嘴上,更是落实到行动上,村上铸天下第一钟,他带头捐款100万元,他还把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奖励给他的1.2亿元奖金一分不拿,全部用做村集体股份。其合情合理合法的巨额收入用于集体发展,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但吴仁宝做到了。有了这样一批共产党人,天下其他村做不到的,华西村能做到,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是法宝。华西村在50—60年代时和我们多数村一样,也是户无余粮,家无存款,村无积累。但与其他村不同的是,华西人不安于现状,不安贫乐道,甚至于不少富即安。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年代,村里偷着搞起了铁匠铺,有了村办企业。当其他村忙着分田到户时,其灵活运用党的方针政策,继续实行统分结合,集体经营。他们把农村变为工厂,把农民变工人,变为股民,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民入股最少的达200万元,富裕程度可见一般。他们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就是咬住经济建设主线条不放松,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在60、70、80、90年代直到现在,用华西人的话说:“要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要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要共产主义有共产主义”。需要什么都可以在华西村找到依据与缩影。这就灵活运用了上级方针政策,依据客观实际探索出了适于生存的发展之路,我们有些人死搬政策条文,做事这不敢哪不敢,前怕儿狼后怕虎,最终一事无成,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缺少华西人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财富。华西之富超乎人的想象,其家家住小楼,置草坪,建游泳池,开小汽车。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可谓富甲天下。但在华西村看不到一点浮夸浪费之风。村里每人收入的80%用于入股,现金支配仅占收入的20%。村民工资每月不超过2000元,连吴仁宝老书记每月也只拿1800元工资。干部和村民日常生活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吨水做起。华西村办公及生活用具全部是节能灯,他们说,华西村用电每度才0.25元,一家一户就是用几万度电也不是问题。但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村民的生活也从讲营养角度予以适当配置。用我们眼光看,华西人饮食可能比我们镇安县人生活还要简单。早餐简单到不如我县一些宾馆给客人的配置,但华西人就是这样朴实朴素的生活着。他们艰苦奋斗,不奢华排场的精神也许就是他们永竭的精神动力,这也给我们这些经济并不发达但却时常大手大脚的人们一个启示——败由骄奢成由俭。
四、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精神是动力。华西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科学发展的思路处处体现其中。六十年代发展手工业,七、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九十年代发展股份制企业。农民住房也从分散居住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分配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他们又集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都能在华西村找到烙印,他们总是追着太阳走,跟着时代走。近年来,华西村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提高就业,就业提高人的素质”的思路,可谓独到新颖,颇具新意。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要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要与时代合拍,故人讲:“物意天择,适者生存”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华西村之行受益匪浅,启示颇多,其发展道路虽不可复制,但其诸多精神却值得我们各个地方,各位领导学习借鉴。
本文作者系云盖寺镇党委书记
邢光阳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应学习吴仁宝什么精神
大学生村官应该学习吴仁宝什么精神
时值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收尾之际,为了积极响应区委“推进科学发展,服务人本需求,建设首善之区”为主题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进一步扩大乡村群众的思想和视野,中共窑湾乡唐家湾村于3月18至21日组织大学生村官和24名村民代表对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我有幸亲身倾听了是吴老书记的报告,让我们对华西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一、学习华西,就是要学习华西人勇于开拓的精神,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吴仁宝老书记总结华西村发展经验时说,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领导干部思想的解放程度,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远,经济发展就能走多远。华西村五十年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只有敢想、敢干,不断地破除思想上的禁锢,勇于实践,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落实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举措上来,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干出一番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学习华西人敢想、敢干的精神,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想就是要坚持高目标、确立高定位,我们要敢于树立将任职村发展成为小康村、排头村的远大理想。敢干,就是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扑下身子、沉下心,在村级经济建设中边实施、边提高、边改进。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不断地解放思想,通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现代农业和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有关农村发展方方面面的知识来解放思想,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农村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农村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农村工作。
二、学习华西,就是要学习华西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路线。“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是华西村经验的核心。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当人们“抓革命,促生产”时,华西却“抓生产,促革命”;当人家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华西村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当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包田到户时,华西村却决定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全村粮田,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当中央说“抓大放小”时,华西却“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当华西村和吴仁宝成了明星,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时,他偏偏要收参观者十元钱的讲解费,几年后,这个小小的接待站成为跻身全国20强的旅行社。这种始终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华西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是一样的,然而,因为各村实际不同,在进行本村建设的同时绝不能照本宣科。我们要学习借鉴华西经验,是要结合本村实际,不断调整工作方法,走符合本村实际道路。虽然目前我存在很多不足,如创业技能薄弱、实践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经济实力不够等,但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找准自己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就一定能有所作为。我们将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根据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来开展工作,理清发展思路,千方百计促进所在村的发展。
三、学习华西,就是要学习华西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华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法宝,从过去的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到工业经济的发展,无一不体现了华西人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六七十年代,面对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华西人战天斗地,铁姑娘战斗队的英雄事迹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人。华西人在发展工业经济中发扬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万计的“四千四万”精神,将一个只有小五金厂的村办企业发展成为年产值达450亿元的华西集团。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很多新事物需要去学习、探索、实践,很多新问题等待去研究、回答、解决。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必须作好长期作战在农村第一线的心理准备,树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理念;发扬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虚心向乡镇村干部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学会独当一面,学会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学“三农”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要把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和向群众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毛主席曾经说过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广大有志青年去参与、去实践,农村基层也必将成为我们增长才干、施展才华、作出贡献的广阔天地。我们要以吴仁宝老书记为榜样,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树立新标杆、明确新目标,扎根基层、埋头干事,不畏艰苦、勇于拼搏,做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
第四篇:传承井冈精神
传承井冈精神
-----做一名合格的老区教师
万安县棉津中学 肖小招
绿色井冈,红色摇篮,革命圣地,心神向往。作为革命老区的一名教师,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演讲,很荣幸能在这里将我这些年在井冈山倾听的红军故事,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登黄洋界哨口,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等等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来自遂川县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音乐系的毕业生,在2014年暑假参加万安县的老师招考,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当我第一次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我工作的学校----棉津中学时,心中的落差感简直无法形容。想想城市的繁华,看看眼前的校园,让我有了想逃走的冲动,走进分配给我的房间,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地下来了,没有水,没有卫生间,水渍斑斑的墙壁,一幅老式的架子床…….一切的一切写着两字“简陋”。教书生涯第一晚,我是流着泪度过的。我心中升起了退意,当老师的热情刹那间冷了下来。怀着复杂的心情,第一次走上了讲台,这讲台一站就站了三年多。
记忆第一节课教给学生唱的是《红星照我去战斗》。学生的歌声让我渐渐地忘记了盘山公路的晕车,忘记了简陋房间里架子床,我沉浸在了学生稚嫩的歌声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学生们清澈的眼睛放射着迷人的光彩,学生们纯净的眼睛仿佛红星温暖着我的胸怀。我刹时热泪夺眶而出….眼前浮现起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在红旗的指引下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身躯….惊愕的学生望着泪流不止的我不知所措了,歌声停了,教室里鸦雀无声,良久良久一个小女生怯怯的站起来问:“老师,是不是我们唱的不好惹您不高兴了?是不是我们唱的不好您不想教我们了?老师,您别走行吗?….”一时间教室里想起了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声音:“老师,求求您别走!”
眼泪流的更欢了,我挥挥手让学生安静下来“老师这是激动的泪水,老师这是惭愧的泪水,老师这是幸福的泪水,感动的泪水…..来,孩子们,我们继续唱歌。”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嘹亮的歌声中,我结束了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正是这第一课,淳朴的学生教会了我很多很多,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让我心中升起了坚定的信念!
对,就是这个坚定信念,这不正是我在井冈山重走革命路时深深震撼我的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吗?
我为我刚到学校时思想的波动而羞愧不已。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根据地的军民始终坚持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那种坚忍不拔,永远革命的精神不正是需要我们来传承吗? 走上讲台已三载,如今我已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光荣地老区教师。三年来,井冈山精神荡涤着我的思想和灵魂,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不易和伟大。不易是选择了老师就选择了清贫,伟大是选择了老师,将为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革命的接班人!我将会用我的知识和歌声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第五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成为民族脊梁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爆发的学生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五四伟大的爱国精神直接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时值今天,正是五四运动发生93周年之际,这场运动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久远了。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可以这样说,五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正是我们新的时代的所需,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上重新认识爱国主义精神。
其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无须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将我们身边的小事切切实实地做好,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形式。在今天我们怀念五四运动,重提五四精神,在新 1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着远大的社会意义的,让我们重新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去审视我们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容,我们怀念五四精神,我们发扬五四精神,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着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
族的要义之一。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