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心得体会
学习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的感人事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令人折服;他们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令人佩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要学习他们星火相继、教书育人的师者情怀,立足本职岗位,关爱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在有限的支教生活中,这些毕业生做了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事,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回报了社会,同时也升华了自己,无论从月里还是从精神上他们都有很大收获。
学习了他们的事迹,我大受触动,羡慕他们不凡的经历,真希望自己今后也有这样的机会,亲自体会一下支教生活。然而我知道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所以在此之前我需要做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在各方面完善自己,这样才有资格谈我想做什么。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因为少数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够给与他们的帮助也远远不够,作为当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来说,这是我们回报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应该争取。用句俗话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西部教育尽一份心做一点奉献。
还有一点是针对我们这些学生而言的,同那些西部孩子相比,我们实在是幸运,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进入大学深造,学习之外又无后顾之忧,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浪费这些优秀条件,不要虚度年华,浪费青春,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可用之才。所以,现在还对自己所拥有这些感觉无所谓的同学,请你们想想那些有心上学无力负担的贫困学子,想想自己的父母,端正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吧。
第二篇: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感想
关于“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感想
化工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任伟珍 201140631146
4月22日下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这次报告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西部支教的志愿者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想深深地震撼了我。
自2000年开始,保定学院连续多届近百名毕业生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召唤,凭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十几年星火相继,在“黄风啸啸石乱走”,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且末县、日喀则地区东北部的木林县和四川的川西地区执教,在西部地区三尺讲台上用智慧和青春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我们同为当代大学生,要向他们学习的有很多很多。
学习他们不畏艰难,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他们初到西部边陲,条件艰苦。有的住在土坯房,有的住在蒿草有齐腰高的废弃车队院里,晚上要靠点蜡烛照明。做饭需要自己到河边取水,烧牛粪。干旱少雨的恶劣自然环境让他们嘴唇干裂,手掌蜕皮,饮食不适又导致肠胃出现症状,但这一切都没有成为他们离开的理由,没有动摇他们坚守的信念,他们坚守着一份清贫,固守着心灵的宁静。
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勇立潮头的进取意识。他们秉承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信条,在克服初到时的短暂生活、环境、语言不适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许多支教学生已经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多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恶劣的自然环境,语言交流的困难,差异巨大的生活习俗以及微薄的工资,没有动摇过他们坚守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教书育人,孜孜不倦。他们为学有困难的孩子送教上门,他们顶风冒雪背着学生往返就读,他们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垫付学校开支,救助困难的孩子,用真情播洒着一个教师的仁爱情怀。
他们的无私,他们的信仰都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测次的认识,也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树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4年05月04日03:50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习近平在信中表示,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习近平指出,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带着户口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全部扎根在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他们的事迹经《光明日报》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近日,这批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表示,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第四篇: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习近平在信中表示,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习近平指出,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带着户口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全部扎根在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他们的事迹经《光明日报》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近日,这批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表示,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第五篇:学习保定学院支教心得体会
学习支教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陈庄小学
许二云
意气风发的保定学院的大学生们视讲台为生命,为人师表,是一个个高尚的人;他们身为人师,心里装的是学生和同志,惟独没有自己, 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们坚毅刚强,乐观从容,是一个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战士。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战士。人民教师的榜样 让,我们学习他们,永远记住他们!
这些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偏远地区支教,而后三寸讲台就成为他们最绚丽的舞台。他们治学严谨,授课有方,他们忘我工作,追求卓越,他们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一名人民教师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体现了一名 人民教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操。从他们平凡而伟大的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
一、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优秀品德,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尽管我们工作辛苦点、休闲享受少点,但我们也会为培养人才矢志不移,心如慈母,勤若黄牛,行若春蚕,躬行“教书育人”的实践。这些早已融入郭力华生命的血脉里,从选择支教的那一刻起,三尺讲台就成了他们最绚丽的舞台,他们忠于职守,全力以赴,寓教于乐,努力让知识成为解渴的甘泉,他们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将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他们循循善诱,默默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这些都使他们充满着魅力,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学习他们,为了孩子,为了明天。
二、学习他们“身正为范”的优秀品质在学生心目,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化身和行为典范。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教师所有言行举止,无疑都是学生的表率和模仿的榜样,其思想品格,精神气质、志趣情操,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事等,都直接影响和熏陶着学生,他们这种师德师魂,是我们为师者的典范,行为的准则。
三、学习他们钟情教育、献身于教育的品德,他们付于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对于教书育人的坚守之志,却更让人为之动容。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师德师魂,职业精神,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
他们是学生“最喜爱的魅力老师”,是“以讲台为生命的老师”。
中国,需要这样的大爱情怀!
中国教育,需要这样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