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詹姆斯卡梅隆传奇人生有感
解读詹姆斯卡梅隆传奇人生有感
——李潇涵
二十出头的时候,怀揣电影梦的他,做过清洁工、加油员、卡车司机,一度食不果腹,靠父亲接济。
三十岁生日刚过两个月,《终结者》上映。六百万的成本换来近八千万的全球票房,他摇身变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宠,曾连续两周午饭有人请客。
不惑之年,《泰坦尼克号》席卷奥斯卡,他在颁奖礼上高呼“我是世界之王!”媒体哗然,有人嫉恨有人嘲讽,“高傲”的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
蛰伏十二载,年届五十五,他带着《阿凡达》王者归来,用天文数字般的票房新纪录,回击了所有的质疑。
他,詹姆斯·卡梅隆,带领电影走进二十一世纪的人。
这是出自卡梅隆先生的一本传记——《天神下凡: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人生》的前沿介绍部分的文段,读过之后颇有感触,觉得用这段文字来介绍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一个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同学,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位电影界的风云人物来解读,是因为我认为成功人士的成功轨迹都是有交集的,他们的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所以多了解一下自己最感兴趣的成功者,当然会对自己有更多的帮助。
其实同很多其他知名人士一样,詹姆斯·卡梅隆的早年生活就不同凡响且充满预示性。
1954年,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奥兰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个电气工程师,而母亲是一个艺术家,似乎他一生下来就注定会具有工程和艺术两方面的才华。少年时的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组织能力,曾经带领小伙伴们制造过一个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弹坑的抛石机,以及用一个自制的潜水艇把一只老鼠送到了尼亚加拉河底。在艺术方面,他曾和母亲学习过多年的绘画,并且曾在家乡举办过画展,并且很小就开始写科幻小说,在12岁时所写的一部科幻小说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渊》故事的原型。在卡梅隆14岁的时候,他看到了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当时卡梅隆被惊呆了,在电影院里连续看了10遍之多,从此在心灵中萌发了制作电影的愿望,开始用父亲的8mm 摄影机拍摄一些简陋的影片。
不能说所有伟人的童年都是这样,但童年对伟人们的影响却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卡梅隆的童年铸就了他文艺与科技结合的头脑与思维,这也是他日后大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童年的一些经历也会促进自我梦想的形成,这会成为某些人日后努力的方向,成功的平台。然而坚持最初梦想的人又有多少,伟大的名人又有多少是坚了的最初的梦想。最初的梦想,兴趣的培养,成功的动力。这也是接下来卡梅隆的人生走向——坚持他的坚持。
中学毕业以后,卡梅隆被一所大学的物理系录取,他很快就对大学的课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园闯荡社会。他干过机械修理工,更主要地是给别人开大卡车。有趣的是,直到今天,詹姆斯·卡梅隆看起来还是更像一个卡车司机,而并非一个电影导演。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他激动地意识到这就是他想创造的东西。这使詹姆斯。卡梅隆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开始为此忙了起来,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开始到处寻找机会接受电影人,熟悉从镜头到摄影机导轨的各种电影制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个拍摄计划,想要利用手头的设备和自制的模型制作一部10分钟的科幻影片!
今天的我们或许永远都不会有他在大学时的那种勇气,但即使这样,也要逼迫自己去创造那种为梦想和成功而敢于牺牲和放弃的勇气。或许这样做在他人看来很是疯狂,但这种疯狂是自我对梦想与目标的一种狂热。虽然这样可能会被别人说成疯子、傻子,但这也是自身动力的来源。像著名的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介绍的成功秘籍那样,要想成功,得够疯,够狂。坚持自己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卡梅隆是幸运的,他的才华很快就得到了好莱坞制片人罗杰。卡曼的赏识,从卡曼那里得到了人生第一份电影方面的工作——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战》(Battle Beyond the Stars)制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职为这个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Galaxy of Terror)的第二小组导演和电影制作设计师。
永远不要说谁是幸运的,尤其是对成功的人。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幸运,机会是平等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机遇也是自己争取来的。当自己真的对心中的目标热爱到发狂时,我们的身心都将全方位的向那个目标靠近,我们也会过滤掉其他一切的干扰信息,越过一切阻挠你前进的障碍,而对自己的目标,则会潜意识的对有关方面的信息多加关注。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感受到我们与成功已然越来越近。
1981年,卡梅隆的第一部导演作品问世。这部名叫《食人鱼2 :繁殖》(Piranha 2 :The Spawning)的影片完全在意大利拍摄,卡梅隆和一口意大利语的工作人员相处得并不愉快,而拍摄完毕后,制片方出于对这个羽翼未丰的导演的轻视,不让他参与影片的最终剪辑。25岁的卡梅隆一气之下,用一张信用卡撬开了工作室的门,自己想法学会使用了意大利的剪辑机,用几个星期的时间自己剪辑了整部片子。在这个过程中,卡梅隆下定决心不再为任何人卖命,一定要制作 自己的电影。
在意大利期间,卡梅隆备受疾病、饥饿和贫困的折磨。痛苦的经历使他每晚恶梦缠身,一次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恶梦:被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杀手追杀。他决心不再为任何人拍电影。根据恶梦的内容,卡梅隆写了一个浸满其卓越才华的电影剧本《魔鬼终结者》。他把这个剧本以一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制片人高尔。安尼。赫特,条件是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导演这部影片。高尔答应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这部影片的拍摄只花了650 万美元,却赚得了3600万美元的国内票房,并赢得了影迷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通向成功的道路,起初行走起来都是相当的艰难,但是那些艰难困苦不能消磨我们的意志,只能变成我们成功的动力。这是我们面对困难所应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没有人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的挫败都是在为我们的成功积攒经验。当我们的心态摆正之后,我想诸如疾病、饥饿和贫困等诸多客观条件的折磨都将不是问题。
卡梅隆梦造剧本,并最终让他的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我不得不说这和化学领域里发现苯分子结构的化学家的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科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个瞌睡,原子和分子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拳。(《中学化学》)
所以我理解为所有的困难都是靠以上这种方法解决的,而这种方法指的绝对不是做梦,而是对自己要做的事的痴迷。这种痴迷会给予你力量,无穷无尽的,足以战胜任何困难的力量。
之后1985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一起撰写了《第一滴血2》的剧本,紧接着卡梅隆自编自导的第二部作品《异形2》问世,都获得了较大的反响。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编自导的第三部重量级作品《深渊》问世。1991年,之后震惊影坛的《终结者2》浮出水面,赚得了2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并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终结者2》的出现看似卡梅隆的人生已达到巅峰,然而正真的成功人士是不会因为小小的成就而骄傲自满的,他们总蓄势待发,不甘堕落,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了后来震惊世界的两大超级电影——《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
此书最后较为详尽的介绍了这两大超级电影的花絮,包括一些选角过程和一些拍摄花絮。其中略带介绍了一下《阿凡达》中男主角杰克·苏里的扮演者萨姆·沃辛顿是如何进入演艺圈的,给我印象颇为深刻。
萨姆·沃辛顿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市,十九岁时在悉尼当泥水匠。有一回,他为了支持自己的女朋友,陪她一起去了一所戏剧学院参加试演。他女朋友未能如愿,他自己却被选上了,两人后来也分了手,而沃辛顿便开始走上了一条十年之后将他带到卡梅隆门口的路。
真的是很具有戏剧性,我想不仅萨姆·沃辛顿本人年轻时不会料想到他今后的人生会是走向这样一条道路,而且作为旁观者的我都难以置信。其实现在很多可以称之为大片的电影,导演在选角时都不习惯用大牌演员了,而却要不怕千辛万苦的去寻找新人。无论是从《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大红大紫,还是到《阿凡达》中男主角萨姆·沃辛顿的功成名就;无论是从《山楂树之恋》中脱颖而出的周冬雨和窦骁,还是到即将上映的《金陵十三钗》中的13位新谋女郎。这些新人仿佛都是那么的幸运,机会都是不期而至的。其实不然,机会还是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机会也不会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砸到谁的头上,对于他们也是这样。就如同万事都有前因后果,细细揣摩,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要得到那个机会也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刻做好机会即将到来的准备就好了;如果等不及机会的到来,那就去主动邀请它,创造它,并坚持下去,相信会成功的。
所以当我了解了大导演詹姆·卡梅隆的成功之路后,我把成功概括为了一个人的信仰和他的坚持。因为当一个人真的很渴望成功的时候,他就已经拥有了最大的目标,而我以上概述的所有帮助他成功的素养最终都可以归纳为那种对事物亘古不变的痴迷与热爱。
第二篇:2016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
2016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
说起詹姆斯卡梅隆,大家一定会熟悉,他就是《阿凡达》的导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演讲中,他说从来没有一次探险是在有完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你必须愿意承担这些风险。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
1、科幻的童年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我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每当我在学校,我总是在树丛中寻找一些“标本”——青蛙、蛇、昆虫......我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
我对科幻小说的热爱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写照。60年代末期,人类登上了月球,去了深海。通过电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动物和地方。这都是我们不曾想象的。这种氛围中,我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科幻小说。每当我看完小说,故事中的影像就会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或许是因为创造力必须找到一个发泄方式,我开始画外星人、机器人、飞船......我甚至会在数学课上在课本的背面画画。
对科幻小说的不断接触让我想到:外星人不一定生存在外太空,他们很有可能就生活在我们星球上。所以15岁时,我决定成为一个潜水员。而当时实现梦想唯一的问题是我生活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山村,离最近的海有6英里远。但我父亲并没有让这成为我梦想的障碍,他在边境对岸的美国纽约州布法罗找到了一个潜水培训班。于是我便在布法罗的一个泳池里获得了潜水证书。直到两年后,当我们全家搬到加州,我才第一次有机会真正地潜水。在这之后的40年里,我在海底大约总共花了3万个小时。大海如此丰富多彩,众多神奇的生物生活其中。比起我们的想象力,自然的想象力完全没有边界。我想,至今我对大海的了解还是很少,但我对海洋的好奇却一直延续着。
2、电影魔法师与科学体验
但长大后,我并没有成为一名潜水员,我选择的职业是电影。我喜欢讲故事,画图画,电影看起来是最合适的工作。当然,我讲述的故事都是科幻的——终结者、外星人等等。
我也将我对潜水的热爱和电影融合在了一起。拍摄《深渊》时,我有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当我们要塑造一个水状的生物时,我们使用了“计算机生成动画”——CG。CG的应用产生了电影历史上第一个软表面、电脑制成的形象。虽然这部电影使公司差点亏本,但全世界的观众被这种新技术所震撼。根据亚瑟·克拉克定律——任何高难度的技术和魔法没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些“神奇”的东西。这使我感到很兴奋。我想CG应该被用到电影艺术中去。所以,在我接下来的电影《终结者2》中,我把这种技术又推近了一步,创造了一个金属人。我又变了一次魔术。这部电影很成功,我们赚了一些钱。作为一个电影人,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全新的未来。于是我和好友斯坦·温斯顿创立了一家公司,叫做“数字领域”。公司的概念是要跳过普通的电影制作直接进入数字电影制作。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这也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在90年代中期,我发现我们有些落后了。
我写《阿凡达》这部电影就是想要推动整个视觉体验以及动画效果的进步。让电影人物跳出人们想象的框架,完全用动画效果诠释人物表情。但一开始,员工告诉我,他们还没有能力做到。于是我把《阿凡达》放在了一边,转而制作了另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
在为《泰坦尼克号》寻找投资商时,我告诉制作人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它的故事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凄美动人。而事实上,我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潜入海底探寻真正的泰坦尼克号。这是我的真心话,电影公司并不知道。我告诉他们,我们要沉入海底,拍摄泰坦尼克号真实的画面。我们将把这个片段放在首映式上展现,这将会引起很大的轰动,票房也会很好。令人意外,电影公司真的同意出钱,支持我去探索泰坦尼克号。虽然到现在我仍觉得有些疯狂,但这就是“想象创造了现实”。两个月后,我在北大西洋的一艘俄罗斯潜艇里用肉眼看到真正的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的拍摄体验给我很大震撼。虽然我们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但令我震惊的是,这次深海拍摄就像是一次外太空旅行——尖端的科技,繁杂的计划,环境的危险,我仿佛置身于一本科幻小说中。我发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生物,但是我想我永远无法想象出透过潜艇窗所看到的那些生物。我看见了一些我从未看见的东西,也看见了一些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的东西,因为当我们拍下它们时,他们还没有被科学所描述。我被震撼了。我必须做更多。
在《泰坦尼克号》成功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暂停我的主业——好莱坞导演,做一段时间全职探险家。于是我们开始策划一些探险。在自动探测车帮助下,我们去了些危险的地方。我们发明了技术,对泰坦尼克号残骸做了一次全面勘测,使它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
通过一种会飞行的自动探测仪,我可以坐在一个潜艇里探索泰坦尼克号的内部。当我在操作仪器时,我的脑子就像是在这些探测仪中。我感觉我自己真的到了泰坦尼克号上。这是一种最令人兴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知道假如我在这里转个弯,我将会看到什么。
因为我已经在另一个完全一样的泰坦尼克号复制品上工作了好几个月。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它让我感觉到,远程监控的能量。你的意识可以被注入这些机器或注入另一种存在中。这种体验非常深刻。或许几十年后,当半机器人出现,或者任何后人类生物出现时,人们会对这种感觉习以为常。
在这些探险之后,我开始真正感谢这些存在于海底的生物。这些生物基本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外星生物。它们生活在一个化学合成的环境之中。它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存活于太阳之下。同时,从小被科幻小说影响的我对于太空科学也非常感兴趣。我进入了NASA的顾问委员会,策划真正的太空行程,让宇航员带着3D摄像机进入太空站。这些非常有趣,但我真正想做的是将这些太空专家带入深海,让他们看看深海,取一些样本。所以我们既做了纪录片,也在做科学。这些事业将我整个人生很好地整合了起来。
3、发现团队的力量
在发现的旅途中,我学到了很多。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有领导力。很多人以为作为导演,就一定具有很高的领导力。但我却是从这些探险中学到如何带领团队。在探险时,有时候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要做这些纪录片?我从中得到了什么?我们并没有从这些纪录片中赚钱,还差点亏了本。我也没有赚到名声。很多人以为我在《泰坦尼克号》之后就一直躺在沙滩边享受。
那我在做什么呢?我做这些其实只是为了这件任务本身。为了挑战——海洋是现存最危险的环境;为了发现;也为了一种奇怪的关系——一个由很少人组成的紧密团队。我们这10到12个人在一起工作了很多年。有时要在海里一起工作2到3个月。在这种关系中,我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尊重。我在这里为了你,你在这里为了我。每个人做的工作都无法向其他人解释。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关系,建立尊重。
当我开始拍摄《阿凡达》时,我试着将这种互相尊重的领导力原则应用在电影拍摄中。很快情况就改变了。在《阿凡达》拍摄过程中,我的团队也很小,也在未知领地工作,创造新的科技,这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挑战。四年半时间,我们成为了一个家庭。这完全改变了我以前拍电影的方式。
有评论文章说,卡梅隆把海底的一些生物放到了潘多拉星球上是其影片成功的原因,而对于我来说,做事的基本法则以及过程本身改变了事情的结果。
“
最后,总结一下。我学到了什么?
第一:好奇心,这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第二:想象力,这是你创造现实最重要的力量;
第三:对团队的尊重,这是比世界上其他定律更重要的定律。
有不少年轻电影导演向我讨教成功经验,我对他们说:”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别人会为你去划边界,但你自己千万别去。你要去冒险。失败是你其中一个选项,但畏惧不是。从来没有一次探险是在有完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你必须愿意承担这些风险。" 相关推荐: ted演讲稿大全
第三篇: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
说起詹姆斯卡梅隆,大家一定会熟悉,他就是《阿凡达》的导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演讲中,他说从来没有一次探险是在有完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你必须愿意承担这些风险。
詹姆斯卡梅隆ted演讲稿
1、科幻的童年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我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每当我在学校,我总是在树丛中寻找一些标本青蛙、蛇、昆虫&&我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
我对科幻小说的热爱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写照。60年代末期,人类登上了月球,去了深海。通过电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动物和地方。这都是我们不曾想象的。这种氛围中,我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科幻小说。每当我看完小说,故事中的影像就会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或许是因为创造力必须找到一个发泄方式,我开始画外星人、机器人、飞船&&我甚至会在数学课上在课本的背面画画。
对科幻小说的不断接触让我想到:外星人不一定生存在外太空,他们很有可能就生活在我们星球上。所以15岁时,我决定成为一个潜水员。而当时实现梦想唯一的问题是我生活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山村,离最近的海有6英里远。但我父亲并没有让这成为我梦想的障碍,他在边境对岸的美国纽约州布法罗找到了一个潜水培训班。于是我便在布法罗的一个泳池里获得了潜水证书。直到两年后,当我们全家搬到加州,我才第一次有机会真正地潜水。在这之后的40年里,我在海底大约总共花了3万个小时。大海如此丰富多彩,众多神奇的生物生活其中。比起我们的想象力,自然的想象力完全没有边界。我想,至今我对大海的了解还是很少,但我对海洋的好奇却一直延续着。
2、电影魔法师与科学体验
但长大后,我并没有成为一名潜水员,我选择的职业是电影。我喜欢讲故事,画图画,电影看起来是最合适的工作。当然,我讲述的故事都是科幻的终结者、外星人等等。
我也将我对潜水的热爱和电影融合在了一起。拍摄《深渊》时,我有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当我们要塑造一个水状的生物时,我们使用了计算机生成动画cg。cg的应用产生了电影历史上第一个软表面、电脑制成的形象。虽然这部电影使公司差点亏本,但全世界的观众被这种新技术所震撼。根据亚瑟·克拉克定律任何高难度的技术和魔法没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些神奇的东西。这使我感到很兴奋。我想cg应该被用到电影艺术中去。所以,在我接下来的电影《终结者2》中,我把这种技术又推近了一步,创造了一个金属人。我又变了一次魔术。这部电影很成功,我们赚了一些钱。
作为一个电影人,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全新的未来。于是我和好友斯坦·温斯顿创立了一家公司,叫做数字领域。公司的概念是要跳过普通的电影制作直接进入数字电影制作。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这也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在90年代中期,我发现我们有些落后了。
我写《阿凡达》这部电影就是想要推动整个视觉体验以及动画效果的进步。让电影人物跳出人们想象的框架,完全用动画效果诠释人物表情。但一开始,员工告诉我,他们还没有能力做到。于是我把《阿凡达》放在了一边,转而制作了另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
在为《泰坦尼克号》寻找投资商时,我告诉制作人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它的故事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凄美动人。而事实上,我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潜入海底探寻真正的泰坦尼克号。这是我的真心话,电影公司并不知道。我告诉他们,我们要沉入海底,拍摄泰坦尼克号真实的画面。我们将把这个片段放在首映式上展现,这将会引起很大的轰动,票房也会很好。令人意外,电影公司真的同意出钱,支持我去探索泰坦尼克号。虽然到现在我仍觉得有些疯狂,但这就是想象创造了现实。两个月后,我在北大西洋的一艘俄罗斯潜艇里用肉眼看到真正的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的拍摄体验给我很大震撼。虽然我们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但令我震惊的是,这次深海拍摄就像是一次外太空旅行尖端的科技,繁杂的计划,环境的危险,我仿佛置身于一本科幻小说中。我发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生物,但是我想我永远无法想象出透过潜艇窗所看到的那些生物。我看见了一些我从未看见的东西,也看见了一些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的东西,因为当我们拍下它们时,他们还没有被科学所描述。我被震撼了。我必须做更多。
在《泰坦尼克号》成功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暂停我的主业好莱坞导演,做一段时间全职探险家。于是我们开始策划一些探险。在自动探测车帮助下,我们去了些危险的地方。我们发明了技术,对泰坦尼克号残骸做了一次全面勘测,使它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
通过一种会飞行的自动探测仪,我可以坐在一个潜艇里探索泰坦尼克号的内部。当我在操作仪器时,我的脑子就像是在这些探测仪中。我感觉我自己真的到了泰坦尼克号上。这是一种最令人兴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知道假如我在这里转个弯,我将会看到什么。
因为我已经在另一个完全一样的泰坦尼克号复制品上工作了好几个月。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它让我感觉到,远程监控的能量。你的意识可以被注入这些机器或注入另一种存在中。这种体验非常深刻。或许几十年后,当半机器人出现,或者任何后人类生物出现时,人们会对这种感觉习以为常。
在这些探险之后,我开始真正感谢这些存在于海底的生物。这些生物基本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外星生物。它们生活在一个化学合成的环境之中。它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存活于太阳之下。同时,从小被科幻小说影响的我对于太空科学也非常感兴趣。我进入了nasa的顾问委员会,策划真正的太空行程,让宇航员带着3d摄像机进入太空站。这些非常有趣,但我真正想做的是将这些太空专家带入深海,让他们看看深海,取一些样本。所以我们既做了纪录片,也在做科学。这些事业将我整个人生很好地整合了起来。
3、发现团队的力量
在发现的旅途中,我学到了很多。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有领导力。很多人以为作为导演,就一定具有很高的领导力。但我却是从这些探险中学到如何带领团队。在探险时,有时候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要做这些纪录片? 我从中得到了什么? 我们并没有从这些纪录片中赚钱,还差点亏了本。我也没有赚到名声。很多人以为我在《泰坦尼克号》之后就一直躺在沙滩边享受。
那我在做什么呢?我做这些其实只是为了这件任务本身。为了挑战海洋是现存最危险的环境;为了发现;也为了一种奇怪的关系一个由很少人组成的紧密团队。我们这10到12个人在一起工作了很多年。有时要在海里一起工作2到3个月。在这种关系中,我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尊重。我在这里为了你,你在这里为了我。每个人做的工作都无法向其他人解释。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关系,建立尊重。
当我开始拍摄《阿凡达》时,我试着将这种互相尊重的领导力原则应用在电影拍摄中。很快情况就改变了。在《阿凡达》拍摄过程中,我的团队也很小,也在未知领地工作,创造新的科技,这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挑战。四年半时间,我们成为了一个家庭。这完全改变了我以前拍电影的方式。
有评论文章说,卡梅隆把海底的一些生物放到了潘多拉星球上是其影片成功的原因,而对于我来说,做事的基本法则以及过程本身改变了事情的结果。
最后,总结一下。我学到了什么?
第一:好奇心,这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第二:想象力,这是你创造现实最重要的力量;
第三:对团队的尊重,这是比世界上其他定律更重要的定律。
有不少年轻电影导演向我讨教成功经验,我对他们说: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别人会为你去划边界,但你自己千万别去。你要去冒险。失败是你其中一个选项,但畏惧不是。从来没有一次探险是在有完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你必须愿意承担这些风险。
第四篇:解读李约瑟的传奇人生 读《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有感
解读李约瑟的传奇人生
读《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有感
内容摘要 著有《教授与狂人》、《改变世界的地图》等畅销作品的作家文思淼以浓墨重彩、图文并茂的方式栩栩如生地重现了李约瑟卓越而不凡的一生。是李约瑟向世界揭开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曾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文中文思淼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李约瑟那激动人心又危机四伏的旅途,在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本文简要介绍了对文思淼笔下的李约瑟的传奇人生、人格魅力的感悟以及学界对李约瑟问题的的再认识。
关 键 词 李约瑟;传奇人生 ;李约瑟难题再认识
一、人物背景及传记梗概
关于李约瑟,一位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英国科学家,作为科技哲学的专业的学生,虽一直对其是久闻其名,其实对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人将他当作“科学史”的代表人物,其实科学史到底搞些什么很多人也不清楚,很多人则更热衷于解答“李约瑟问题”——中国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为何现代科学却没有出现在中国?为什么中国到了16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停滞了,中国的创造动能突然枯竭了?在此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文明领先世界达5000年之久,而那时文艺复兴正在欧洲轰轰烈烈地展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因为爱,拼其大半生的精力完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扭转了西方社会对中国许多偏执的看法;文思淼因为惊叹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博大精深,历时15年耕耘写出了传记《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
在英国畅销书作家文思淼的新书《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中,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李约瑟。文思淼将充满了史诗色彩、给人身临其境的手法,以行云流水的笔触,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是什么样的力量促生了这位伟人和一个伟大的民族,乃至伟大的人类本身,那精彩绝伦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故事。
二、李约瑟的传奇人生及浪漫情怀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全过程,也为我们描绘了李约瑟这位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的多重面孔,将这位特立独行、行为怪异,但又不乏可爱和可敬的有趣人物
描绘得活灵活现。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他有广博的学识和科学家特有的严谨与理性——就像书中那幅照片里的样子,头发蓬乱,戴着眼镜,在专注地做实验,而照片的前景则是一排瓶瓶罐罐。他有个歇斯底里的母亲和严厉慈爱的父亲,他是个自由的裸体主义者和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从剑桥凯思学院的高材生到霍普金斯实验室的生物化学专家,从受人尊敬的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到引起公愤的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员,从经历到中国危机四伏的旅途,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到深切感受到的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他的一生无不充满着史诗般的传奇色彩。
而这一切还不算是他人生的重头戏,他还拥有我们所不熟悉的另一面:他对他所热爱的事物充满激情,并且拥有延续了一生的浪漫情怀。他的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和一位来自中国的美丽女子——鲁桂珍以及她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在文思淼的笔下,命运不经意让李约瑟认识了中国女生鲁桂珍,却让他对中国情缘终身不渝,演绎出煌煌《中国科学技术史》。鲁桂珍和“香烟”改变了李约瑟作为一位生物化学家的人生,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而在李约瑟一生中,如此香艳旖旎的瞬间远不止这一次,真可谓浪漫与严谨齐飞,爱情共学术一色。
对于文思淼版的《李约瑟》,作为80后年轻人的我们除了对李约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和坚持敬佩外,也对书中关于李约瑟、李大斐和鲁桂珍之间的三角恋情的描写比较感兴趣。对于李约瑟的爱情,文思淼感叹说:“我发现这非常精彩:从对另一个人的爱情而生出对另一种语言乃至另一个国家的爱。这一系列的事件浪漫而富有诗意——虽然在我开始研究李约瑟的故事时我对此还一无所知,但是发现这个故事足以令我兴奋。”的确,这种大爱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充斥着金钱利益的环境下的年轻人真的应该有些思考。
书中这些故事让也我对文思淼生出许多好奇,并且猜想能写出这样浪漫故事的人多半也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而在之后对作家文思淼的进一步了解后,他的经历证明了我的猜测。比如他常常设想去过一种像约瑟夫·洛克那样的生活——洛克曾于1920年代来华并先后在中国云南、四川一带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活动——去到云南或是四川山区的一个小小村舍,并且将他余下的时光全都专注于中国的学问,“这可能不会发生,但它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三、文思淼的写作初衷
通常来说,科学史家往往很难成为公众话题,甚至他们的名字也少人为知。但李约瑟是个例外。据某家媒体对文思淼进行访问时说到文思淼之选择李约瑟作为他笔下故事的男主角,还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我正在写一部关于长江的书。对于从三峡逆流而上——从武汉到重庆的贸易中所使用的一种平底帆船,我想要找到一些相关的图片一位博学的美国书商于是推荐我读《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4卷的第3部分,那一部分讲的是与中国的船舶与航海有关的历史。我买下了这本书,并且很快便被其将所需要的智力整合起来的想法给迷住了,而这套丛书的其他20多本也同样
权威。当时我就发誓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探寻这一丛书背后的那个人的故事,去写一写他。”文思淼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四、学界对李约瑟问题的再思考
与文思淼的《李约瑟》中译本出版几乎同时,我注意到陈方正博士先生出版了《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一书。后者与李约瑟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不过该书的副标题“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却与“李约瑟难题”大有渊源,也引起了学界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再思考。总结起来,这种思考大致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依然是“李约瑟问题”之真伪。余英时在为此书所作序言中对“李约瑟问题”有分析云:“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既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在这一最宽松的定义下,我们当然可以说‘西方科学’、‘中国科学’。但事实上,中、西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这好像围棋和象棋虽同属于‘棋’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李约瑟问题’说:中国的‘科学’曾长期领先西方,但16世纪以后‘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于是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了。这无异于说,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某一象棋手,但今天后者的‘棋艺’突飞猛进,已远远超过前者了。通过‘棋’的模拟,我们不必再多说一句话,已可知‘李约瑟问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
余英时先生的分析可谓形象生动,而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李约瑟问题”何以产生?也即对“李约瑟问题”所反映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反思。1970年,70岁的李约瑟在一篇怀念萨顿的文章中曾对自己的研究进路反思道:“我和我的同事一直认为只有一种一元的关于自然的科学,各种各样的人类群体均有途径通达这种科学,只不过道路或近或远;均有时参与了这种科学的构建,只不过在贡献上或多或少,在持续时间上或长或短。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希望追溯出一条绝对连续的科学之路,它始于古巴比伦天文学和医学,经由中世纪中国、印度和整个古典世界所提供的先进自然知识,到文艺复兴晚期欧洲的突破性进展——正如人们所述,关于发现的最有效的方法本身被发现了。”这就很好理解何以他会提出“李约瑟问题”。这样一种科学观与科学史观在陈方正先生著作所希图解决的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中也大致有所体现。而李氏所秉持的这种基于“科学进步论”的、一元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也正是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史同行反思的焦点所在。
从这种反思出发就引出了对“李约瑟问题”再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否需要“超越李约瑟”?今天科学史界对此问题的回答大多是肯定的。“超越李约瑟”并不是对李约瑟的贡献予以贬低,而是体现了另一种肯定与褒扬:假如他不曾标记过一个时代,今天又何来超越呢?
参考文献
[1] 江晓原、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普出版社,1992年。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1期 [4]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
[5]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主编:《中国科技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2009年。
第五篇:《硅谷传奇》有感
《硅谷传奇》 一般来说,令人感到不舒服的东西,通常人们不喜欢它,因为它会让心里难受。但是,如果它能说到你心坎儿里,即使难受,你也会无可救药的的喜欢,甚至会爱上它。
《硅谷传奇》是一部关于Steve Jobs和Bill Gates的传记片,影片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导演的恶好,更多的是留给影迷自己思考。其中包括Bill疯狂的一面,很无赖的购买DOS操作系统,然后高价卖给IBM;也包括Jobs年轻时的不负责任,对意外产生的孩子不予理睬;最经典的是他们两个的对话,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这句“好的艺术家抄袭,顶尖的艺术家剽窃”,而他们都说过……
两个鬼才!想想后发现,之所以会感到渺小、逊、无能,是自己无意间的“比”——凡事都想证明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出色而不雷同。不过,现实吗?在我二十几岁的视野观里,要想让自己像30岁一样老成,40岁一样有见地,真的不现实。经典套话“难过”“堕落”“悲伤”“喜悦”……等到真正经历过,才能理解个中滋味,像一期蓝志脱口秀引用的那样“不知道自己曾经有多邪恶,就无法对这个社会行善”。我承认,内心像翻江一样。似乎是想到过创业、CEO、CFO什么什么的吧,和他们真的没法比:社会环境,家庭,也包括自身。人在自己无能面前,突然就会变得异常虚弱,没法谈豪情,更别说壮志。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是99年拍的,那时候还没有iphone4、5,没有XP、Win7,可能导演都没预想到Jobs会如此成功,改变了一段历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Steve Jobs刚刚去世,Bill Gates也醉心慈善,无暇霸业啦……<我好想和他们出道时的年龄相仿哦>……
千百次浮现在我脑海里的问题又出现啦,虎,你会干啥,你能干啥,你到底想干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吧,不过,今天的是:幸福——自己做的事,会让自己幸福、让家人幸福,如果再能奢求一点让社会幸福,就更好啦。
Never had I been touched by such an awful moive.It’ll surely make a difference on me , aboselutily.A lot of thinking , and that’ll means doubles of action.I don’t believe God , I’mbelieving in myself.Though , if a person talks too much about himself , usually , others do not like him , or maybe leave him a “boastful” label.But ,the flesh body ,it means yourself , you should be totally responsible for it.Good luck , it means anythingbut ~~shunshunlili~~;Come on ,that does means under any circumanstances , a brave heart is always in the chest.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