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启航考研 马原总结 李海洋
(1)矛盾的基本内涵:矛盾是指事物同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
矛盾客观不直观 对立双方有联系 矛盾双方非实体 但以实体为载体 逻辑矛盾真矛盾 辩证矛盾能同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依、相贯、相互转(在一定条件下)
斗争性——矛盾双方:相分、相斥、相互否(无条件)
(3)矛盾的辩证关系
斗制同——同一靠斗争维持,转化靠斗争实现。
同制斗——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形式、规模、(4)辩证认识的实质:方法论意义
1、万物有矛盾 对立又统一
相斥相依相转化 大千世界方发展
2、对立成同一,同一含对立
3、二者性相反,却是同根基 如此析矛盾,事物现本质
如此看问题,方可见发展
4、只能见对立,或仅见同一 皆为形而上,片面单打一
5、逆向会思维 实际能联系
思考能换位 辩证见精髓
(5)矛盾的基本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A双方统一,形成关系 B相互吸取,相互利用 C相互贯通,构成发展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促进量变,实现质变
同一斗争,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和谐讲同一,同一不绝对 和谐解冲突,协调谋双赢(6)矛盾转化的原理 发展是转化 转化赖同一
转化须条件 条件靠创造
不转是僵化 乱转是诡辩(7)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部矛盾是内因 外部联系时外因
根本原因是内因 第二原因是外因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外因有作用,必经内因起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普遍性——矛盾出处在,矛盾时时有
矛盾特殊性——不同矛盾有差异
不同阶段有区别
不同方面有特点
解决形式有多种(9)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1、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矛盾之间分主次 矛盾内部分方面
2、两点论重点原理
一物有两点 辩证在其间 只见一方面 不是全面观 两点有重点 不可等量观 始终抓主要 矛盾推向前
2、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一般通过个别在(认识顺序)任何个别含一般(内容属性)个别却比一般大(内容信息)一般个别能转化(范围层次)
3、一般和个别的方法论意义 认识事物是析矛盾 普遍特殊中见原因
具体实践是个性 理论总结见共性 中国特色是个别 社会主义是一般
对立同一规律的九大原理
1、矛盾的基本内涵: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的联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
3、矛盾的辩证关系:同一性 斗争性相互制约
4、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
5、矛盾的基本作用:同一性斗争性推动发
展
6、矛盾的转化功能:发展通过矛盾转化实现
7、矛盾的内因外因: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8、矛盾的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9、矛盾发展不平衡性:两点论和重点论原
理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完成
而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周期。
以正确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A、现实基础——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应。B、产生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不当造成的。C、客观要求——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D、解决方式——正确的 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五个命题角度 一.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 二.从“适度原则”的角度 三.从“普遍联系”的角度
四.从“恩格斯语言”的角度
五.从“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
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阐述的 是否违反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 列宁在这里指的是,人在实践中依靠已认识的客观规律而作应于客观世界。
而唯心主义的“意识创造世界”观点则是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源。
2003.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5周年:1997年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20周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召开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最突出特点和最重要贡献)
30周年: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
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
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 的思潮和模式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习总书记中外记者见面会的讲话: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段话将成为35题的材料,用以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答: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党领导人民在建立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D.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写入报告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2008.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就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 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1.在列成对的范畴中,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反映论与先验论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 C.唯理论与经验论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辩证法的五对范畴
(1)原因和结果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引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
然性是指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3)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深藏于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通过理性思维把握。(4)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实是事物具有必然的实际存在。可能是合乎规律但尚未实现的潜在。
可能与不可能——现实中有无根据 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现实中根据是否充分
(5)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a或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第二篇:启航政治马原部分个人小总结
马原部分
注:不考点大多为老师上课强调的,或者关于那部分只字不提的我也认为是不考的,如果你自己觉得重要,可以自己决定去不去看
绪论:第一节:1马克思主义含义:“三个主体,两个阶段,两大对家,三大内容,狭广二义“
2产生条件: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部分只考一小题,不超过两分
第二章(注释:前面的一二等数字表示每节中的第几个部分,(n)表示对应部分中的小点)
第一节(唯物论):基本都是重点
不考:二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3(2)@3时空观上的错误观点辨析以及(4)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
重要考点: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2分;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意识的概念;同一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必考:人与自然的关系:1地理环境2适度原则3普通联系4恩格斯寓言5在实践基础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技巧:区别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字’:我(主语),人。直接认为是主观唯心。
第二节
不考:联系的多样性,发展的实质,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五
(二)唯物辩证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重要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认真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和谐“;原因与结果的含义(背),因果关系多样性(背)现象与本质的含义(背);现象与本质范畴的方法论意义(背)等内容,基本概念都要背,命题点:适度规则
超难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区分假象与错觉(多选题)第三节
不考:一
(一)3规律的客观性;
(二)自然关系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二
(三)考点:量变与质变;现代本质的含义及法论意义,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背)主观性涉及的考点(沙漠治理)第三章 第一节
不考:一
(一)2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必考:‘蛟龙号深潜器’内容包括:主观能动性,限定与超越,物质第一性; 考点:认识是认识的本质(能动反映):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的能动反映;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鸭兔一体图);三
(一)1(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重要考点);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要性,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必背,可能是材料分析大题,例子可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认识的反复性!
第二节:不考:一
(四)真理与谬误 成功与失败;三
(四)价值评价的功能
(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考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大题考点,如十八大,改革开放经验)重点: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都不考!第四章历史唯物论
第一节 不考:一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四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与曲折性 重点: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考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沙市(包括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为可能为形势与政策,或者政治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这句话考选择题)
超难点: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设施是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答: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属于社会意识。虽然是东西,但不是物质性的,由经济关系决定,通过思想建立。第二节不考!
第三节 不考:一
(一)(二)
(六)三个小部分
背: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出题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难点:一
(四)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第五章:
第一节 不考: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必须掌握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考点: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选择题,这段都要背)难点: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不考: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
(六)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七)资本积累
(九)相对人口过剩……一直到(十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四
(一)基本主义基本矛盾
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多选题);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内容较少,自己看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不考:一中除了
(三)中垄断的概念和
(五)中第三小点其余都不考;二中除了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外都不考,三不考 考点:帝国主义五特征!第二节第三节都不考 第七章,只考第一节中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中的相关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中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都是考点。
主讲人:李海洋 微博:考研李海洋 qq空间:1322531927 网易博客:kylhy.blog.163.com
第三篇:2016考研政治马原常用原理总结
2016考研政治马原常用原理总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巧掌握得再娴熟,没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打底,想得高分也只是痴人说梦,所以,在大概地讲解了考研政治中马原主观题的评分点和答题攻略以后,我们再把其中的常用原理做以概括性表述。
1、实践与认识主、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1、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2、真理和价值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
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四篇:2013政治考研资料马原总结
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
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
1.发展的原因—— 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地位上——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意义上——①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②过程论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性。
十二、科学的实践观(单选、多选)
1.实践的本质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①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十三、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单选、多选、分析)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物质世界的两种形态 狭义的自然是指“天然自然”。广义的自然还包括 “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全部交往活动和关系的总体(即社会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基础的解读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①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还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提供意识的内容和精神生活的对象。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的永恒主题 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不仅是“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恩格斯、马克思)。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实践活动方式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因此,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3.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实践形成三大领域)物质生产实践形成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关系实践形成政治生活领域,广义的科学实验(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形成了精神生活领域。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能动性)。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五篇:【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多选答案
1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两种对立历史观的有()A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B实践史观和思辨史观 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答案】ACD 【解析】A选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C选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经典的表述。D选项“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既是A与C选项中两种对立观点的体现,也同样是对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表述。只有B选项似是而非,从字面意上看,很符合题意。但实际上无此一说,属于干扰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A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B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C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贯彻D对它的不同回答是解决其他历史观问题的前提
【答案】BCD 【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与此相反。故B选项正确。而这个问题又正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故C选项与D选项也正确。但A选项不正确,不能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基本问题。只有哲学基本问题才满足A选项的条件。
3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A只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追究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只考察人们的理性活动而未追究理性背后的感性因素 C只看到个人的历史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 D只看到上层建筑的作用而未深入研究经济基础的运动 【答案】AC 【解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故A与C两选项正确。B选项与C选项的表述均有缺陷,为错误选项。
4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所包括的物质要素有()A人口因素B生产方式C实践活动D地理环境
【答案】ABD 【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故A、B、D三选项正确。C选项“实践活动”虽确为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物质性活动,但已经被包含在生产方式之内,将其与其他三要素并列是错误的。
5社会存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特有范畴,其基本要素所包括的内容有()A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生态系统B从事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C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D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机构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存在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物质性存在,包括三方面的物质性要素,一是地理环境,它当然会形成生态系统。二是人口因素,它正是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三是生产方式,它包括生产活动的两个方面:物质内容——生产力、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因此,A、B、C三选项正确。D选项是政治上层建筑,不能包括在社会存在范畴中。
6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C社会的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A选项和B选项分别表述了社会存在的部分内容,它们合在一起则包括了社会存在的全部内容。C选项是生产活动中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D选项内容过于宽泛,超出了社会存在的范围。故A、B、C三选项正确。
7有一位著名思想家认为:“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这一观点的哲学基础是()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地理环境决定论 【答案】CD 【解析】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及动植物等等,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但不能把它夸大为决定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哲学上是一种机械唯心主义观点。故C和D选项正确。
8一位伟人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这说明了()A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重大作用B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中具有决定作用
C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D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AC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是毛泽东1949年9月建国前夕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所说的,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天辟地,除旧布新,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但毛泽东在这里并不是从“人口”的角度去论述“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而是从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从历史创造主体的角度来论述人的因素的。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人”和“人口”,所指内容有重合,但角度完全不同。“人的因素”不等于“人口因素”。人是社会历史主体,人口则是社会存在的客观要素。人口因素虽是不可或缺的,但不能认为它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故B选项排除。D选项文字的内容本身虽正确,但与题干中毛泽东观点的角度不同,也予以排除。A、C两项与毛泽东观点相符合,为正确选项。
9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B、C错,否认了社会存在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10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说明()A理论的力量不能代替物质的力量B社会变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理论与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也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1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这一原理的确立,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这一原理()A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B由于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从而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C使事实上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社会历史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D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答案】ABCD 【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重大理论意义是: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二,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恩格斯说:“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第三,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思想。第四,而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故正确答案是A、B、C、D。
12生产力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手段 【答案】ABCD 【解析】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实体性基本要素构成。而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故正确答案是A、B、C、D。
13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它发展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B在现代,科技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D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
【答案】ABCD 【解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在现代,科技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它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转化为生产力三要素的过程。这种转化会引起劳动者素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劳动者掌握现代科技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对象的新发现和新创造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新生产工具、新生产工艺的采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科技应用于生产组织管理则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2)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现代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技术、科学这三个环节的关系和作用顺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近代,生产、技术、科学的关系是以生产为起点的,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
运动过程,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以至于可以把科技看做直接生产力。故正确答案是A、B、C、D。
14对经济活动追求消费者和生产者“双赢”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D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而题干材料中给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就是一对矛盾,但是由于“双赢”表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再者,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是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生产和消费则又是一对矛盾,而两者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的同一性关系。因此,从矛盾同一性角度看,选项A、B是正确的;再从生产关系的本质看,选项C、D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是A、B、C、D。
15马克思说:“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关系是第一位的B生产关系形成于生产过程中
C先产生生产关系,后产生生产力D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BD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力是第一位的,所以A,C两项是错误的。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并不是说生产关系优先于生产力,而是强调生产关系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是B、D。
1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意义表现在()A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B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C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D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 【答案】ABC 【解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意义包括:(1)这一原理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对一切重大的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可以从这一规律中追根溯源,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解。(2)这一规律
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启示人们看到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与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历史联系,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多大作用。故A、B、C选项正确,选项D属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意义。
17下列哪些制度、设施及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A法院B《红楼梦》C化工厂D生产资料所有制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C属于生产力范畴,D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18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A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本题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夸大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19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正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C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
D虽然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但是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
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所以A、B错误,正确答案是C、D。20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解决方式的是()A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B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
C要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D要社会革命和改革等的方式
【答案】CD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1)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采取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等多种方式。(3)正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这些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中,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使社会得到全面进步。A、B选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故正确答案是C、D。
2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B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D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答案】AB 【解析】各个阶级间根源于经济利益对立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一种必然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发现阶级斗争并不是马克思的新贡献,在他之前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提出。C、D项在马克思之前就有思想家提出过。马克思的新贡献在于他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及其历史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2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A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B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C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D对现存社会结构的局部改变: 【答案】ABC 【解析】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故正确答案是A、B、C。
23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以下关于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B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C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案】ABCD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但改革不是要改变原来社会的根本制度。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4“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答案】AC 【解析】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其二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其三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历史变革中的决定性力量,从客体方面讲是生产力,从主体方面讲是人民群众,所以B项错误;自主性力量一般指人,所以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25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如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一观点表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B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D利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的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其发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还有社会制度、社会管理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并不能把“全球性问题”的直接原因归结为科技发展;科技也不是导致人“非人化”的根源,人的“非人化”更多的需要从经济基础,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劳动分工寻找。所以选项B、D错误。故正确答案是A、C。
26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包括()A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
B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客观规律之上的思辨的大脑 C是现实的人D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 【答案】CD 【解析】作为唯物史观的科学概念,“人”既不是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也不是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客观规律之上的思辨的大脑(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解),而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故正确答案是C、D。
2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有()A“苦了我一人,富了千万家”B“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C“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D“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表现。一方面,没有个人便无社会,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获取、享受和消费;另一方面,没有社会也无个人,所以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满足又是社会性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归根到底要以个人的社会价值为根据。B选项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个人主义人生观和利己主义观点,所以它是根本错误的。与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相悖。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在第一位,就会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C、D。
2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历史不是神创造的B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C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D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答案】AD 【解析】对于唯物史观历史创造者的原则理解应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坚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以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B、C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2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
A个别——一般——个别B实践——认识——实践 C群众——领导——群众D团结——批评——团结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30杰出人物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B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C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D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 【答案】ABCD 【解析】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4)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故正确答案是A、B、C、D。
31狄慈根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德国工人哲学家。他通过刻苦钻研,几乎在不依靠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不依靠黑格尔的情况下独立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这说明,一种新世界观的出现根源于历史本身的发展,体现的是历史必然性,而发现和创立辩证唯物主义()A纯属偶然机遇,是千载难逢的极小概率历史事件 B仍然只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狄慈根只是爱好者 C的具体人物有偶然性,没有马克思,会有其他人 D的过程体现了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答案】CD 【解析】狄慈根是一位德国制革工人。中学二年级后便辍学在家劳动和自学。坚持钻研哲学,写下了《人脑活动的本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等著作,独立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若干原理,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赞扬。列宁曾满怀热情地说“狄慈根的作用在于:他表明了工人可以独立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首先,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现和作用都体现着历史必然性。是“时势造英雄”。其次,具体的杰出人物的出现及作用则具
有偶然性。往往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机遇、智慧、性格因素。并会有各自的局限性。狄慈根就因未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导致他的著作有时出现用词不当,思维混乱的缺憾。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个人历史作用中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本题题干材料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个人历史作用是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的原理。C、D两选项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