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 “无毒害区”巩固工作总结
2016年 “无毒害区”巩固工作总结
2016年以来,在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禁毒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我区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无毒害区”巩固工作,着力解决毒品问题,努力破解禁毒工作难题,推动禁毒工作取得重大发展进步。现将我区2016年禁毒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有力
为确保“无毒害区”巩固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成立了由工委书记王三同志任组长,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四同志任副组长,工委副书记张有同志、公安分局局长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禁毒工作例会,研究分析全区禁毒工作形势。年初,召开了巩固“无毒害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年工作。同时,禁毒工作委员会与各相关部门签订了禁毒工作责任书,加强对禁毒工作的奖惩力度,直接将禁毒工作纳入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全年,共召开禁毒及“无毒害区”巩固工作专题会议达10余次。
二、措施得当
一年来,我区巩固“无毒害”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主要有:堵源截流工作取得新突破。2015年至2016年,全区未出现一起制、贩、种毒案件,未出现一起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三品”非法流通案件。三是缉毒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果。我区辖区小,辖区内无制贩毒现象发生。四是无毒巩固、覆盖面达100%。经自查,全区5个镇共36个行政村的无毒巩固工作均达标。
三、亮点纷呈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区政府牵头,加强对禁毒工作及“无毒害区”巩固工作的领导。一是2016年初,将区禁毒委员会领导调整为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三同志担任区禁毒委员会第一主任,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德国同志任禁毒委员会主任,各禁毒成员单位均由一把手亲自抓。二是五镇党委政府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党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制定方案,落实措施,积极行动。三是工管委将禁毒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内容,定期召开禁毒工作会,专题听取禁毒工作情况汇报,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同时,在工委会议、主任办公会上多次研究禁毒和巩固“无毒害区”的工作;区禁毒委将禁毒工作责任进行分解,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禁种铲毒责任书,切实做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通过建立考核问责工作机制,落实禁毒工作“一票否决”制,建立禁毒工作领导述职评议制度,把禁毒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党政主要领导抓禁毒工作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四是落实了经费保障。在2015年创建工作基础上,2016年,工管委拨付禁毒和巩固“无毒害区”工作专项经费35万元,并抽调了5名精干工作人员充实到“禁毒办”,党委、政府举全区之力,在人、财、物上全力保障,确保了我区巩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夯实基础,循序渐进。一是组织发动到位。工管委将禁毒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2015年“无毒害区”创建成功以来,工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多次研究禁毒工作,督促各项工作要继续稳步推进,切实做好“无毒害区”巩固工作。二是机构组建到位。在2015年创建“无毒害区”工作办公室的基础上,抽调5名精干人员组成巩固工作组,负责“无毒害区”巩固具体工作。两镇均成立了禁毒工作委员会。三是基础条件改善到位。投入资金35万元,为区禁毒办配备办公用房、计算机、摄录器材等办公设备。四是队伍充实到位。充实禁毒干警力量,配齐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3名,组建禁毒志愿者组织5个分队共320人。五是素质提升到位。采取专业培训、以会代训、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一年来,共举办涵盖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数据维护、禁毒宣传、禁毒法律法规、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培训等各类企业业务培训10余次,参训人员涉及全区各单位分管领导、专(兼)职禁毒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达100余人次。
(三)广泛宣传,方式多样。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展板、标语、LED显示屏等载体,多形式、多层面、高频度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在电视台播放宣传片15期,制作广告宣传单7万余份,书写标语100余条。二是集中宣传“大造势”。利用“全民禁毒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禁毒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等时机,广泛发动禁毒宣传志愿者、干部职工和群众,组织开展“禁毒预防分类关爱进百村万户”、“新型毒品知识巡回展”、“禁毒法律知识讲座”等大、中型宣传活动共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接受咨询2万余人次。三是重点宣传“求突破”。将禁毒工作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组织开展“禁毒知识竞赛”、“禁毒演讲比赛”、“禁毒主题班会”、“禁毒电影播放”、“禁毒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20余次,大大提升了广大青少年防毒拒毒意识。四是属地宣传“扫盲区”。各成员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开展了“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不让毒品进我家”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创新宣传“提效果”。充分利用政府网、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共播放禁毒电影、专题片、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视频、图片共2万余条次。六是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深入宣传和介绍毒品的危害,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同时向群众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检举揭发涉毒线索,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创建了“禁毒”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辖区禁毒信息,让辖区群众及时了解禁毒工作,学习禁毒知识
(四)严厉打击。一是工管委始终严肃重申,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有毒必肃、扫毒务尽,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清源头、肃毒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采取“零容忍、坚决杜绝制度、贩毒、种毒现象在我区发生”,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同时主动出击,在周边县区打击,以防流入我区。2014年至今,全区境内无制度、贩毒、种毒违法行为发生。二是禁种铲毒工作。
1、我区是山区,尚有部分边远村寨经济比较落后,为此,区禁毒办专门作出安排,按照播种、出苗、开花、挂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抓组织发动、抓责任落实、抓宣传教育、抓实地踏查、抓打击防范,认真落实禁种铲毒工作责任制,将禁种铲毒工作责任书层层签订到村、村民组合农户,责任书签订率达98%以上。在各村民组或自然村寨设置1名禁种铲毒工作信息员,教会信息员辨识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各个生长时期的形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2、实施禁毒严管,规范管理精麻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目前,全区已登记备案建档的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单位共3家,涉及的易制毒化学品种类主要有3种。我区认真执行《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充分发挥公安、市场监管、安监、卫生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坚持严管、严查、严整、严打多管齐下,重点加强易制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多次就医疗单位和个体诊所、药店以及企业、学校管理和使用精麻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共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共发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70余户次、医疗机构30余户次。经过不断的检查、整改,促使受检单位遵守规定,努力完善各项缺陷及不足,确保不出责任事故。
五、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无毒害区”巩固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禁毒预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加强。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巩固“无毒害去”的力度仍需加强。四是基层禁毒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六、下一年度工作打算
继续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禁毒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禁毒人民战争深入开展。一是进一步增强巩固“无毒害区”工作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以各项禁毒指标为工作指针的观念,找准工作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二是进一步强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覆盖率和知晓率,全力提升全民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督促考核工作,坚决兑现禁毒工作“一票否决”制,增强禁毒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联动和社会融入机制,充分发挥大社会戒毒治理网作用,坚决遏制毒品问题蔓延。五是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持续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促进禁毒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确保各项禁毒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继续巩固全省第一个“无毒害”区。
第二篇:创建“无毒害县”工作总结
创建“无毒害县”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禁毒委的工作部署,明确目标,建立机制,落实措施,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无毒害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我县“无毒害县”创建工作,可以概括为“一三五”战略,即:明确一个最终目标,按照三个工作阶段,重在五个落实。
一、明确一个最终目标
禁毒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县一直把禁毒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持对外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实行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禁毒委牵头负责,公安机关全力以赴,成员单位履职尽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总体要求是:突出一个重点,即以禁吸戒毒工作为重点;落实“四禁”措施,把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工作的各项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乡镇党委、政府,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抓好两个结合,即把创建“无毒害县”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实现一个目标,即最终实现“无毒害县”的目标。
二、按照三个工作阶段分步实施
为了切实抓好“无毒害县”的创建工作,我县按照三个工作阶段,分步实施。
一是动员准备阶段。在前期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基础上,从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为动员准备阶段,县创建“无毒害县”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创建“无毒害县”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县创建“无毒害县”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要求,各乡镇及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创建领导机构和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县政府与各乡镇及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任务。二是组织实施阶段。从2010年11月起为组织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是彻底排查,摸清全县毒情。结合创建“无毒害县”工作的安排,在全县再一次开展毒情摸底排查工作,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染毒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各乡镇创建办充分依靠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逐人逐户逐街地开展排查,准确掌握当地毒情,将摸排出来的涉毒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档卡。派出所将摸排出来的涉毒人员列入重点人口管理,建立档案。二是强化禁毒宣传,抓好教育防范。禁毒宣传工作是创建“无毒害县”的核心。我们组织力量,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村、组、机关、学校、居民小区以及公共场所,广泛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要求各乡镇要及时召开好村、组干部会议,制 2
作好禁毒宣传展板。把毒品的危害,国家禁毒工作的方针和政府禁毒的决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在显眼的地方设立禁毒警示牌,特别是公路沿线的乡镇设立永久性的禁毒警示牌。开设禁毒宣传专栏,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在辖区内形成齐抓共管,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确保群众对毒品危害知晓率达90%以上。全县各中、小学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教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干部代表等为成员的“禁毒预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在校学生禁毒预防教育、禁毒签名活动和禁毒知识竞赛,确保在校学生对毒品危害的知晓率达100%。卫生局、药监局针对全县医院、诊所、药店开展禁毒宣传,作好精、麻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杜绝流入非法渠道。文化广局影视和体育部门具体负责全县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业主学习相关条规,遵守国家法律,督促娱乐场所、商务酒店、宾馆旅社张贴禁毒警示标志。三是抓好社区戒毒,提高戒断巩固率。我们认为抓好禁吸戒毒工作是创建“无毒害县”的工作重点。要深入开展好社区戒毒。要求辖区内吸毒人员在50人以上的镇、乡必须建立社区戒毒领导小组,着力开展社区戒毒工作。其他乡镇要建立吸毒人员帮教小组,并做好戒毒人员出所后的接茬帮教工作。各乡镇创建 3
办认真清理,明确社区帮教小组,并登记造册。对新增加的吸毒人员经过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后,所属创建办要及时开展由乡镇干部、派出所民警、村(组)干部和家庭成员组成的“帮教小组”开展帮教工作。同时不定期地开展跟踪尿检。四是坚持打防结合,注重标本兼治。为全面实现创建工作目标,我们紧紧抓住打击与防范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做到防范有成效,打击有力度。加强毒情侦控,广泛开展情报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毒情信息员的作用,发动群众,对毒品违法犯罪进行举报。加强毒品案件的侦查,力争破获一批影响大危害极深的毒品犯罪案件,促进创建工作的开展。大力查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认真开展禁种铲毒专项斗争。加大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力度,强化精麻药品购买、使用制度,坚决杜绝流入非法渠道。
三是创建攻坚阶段。从?年?月起为创建攻坚阶段。这阶段一是健全长效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落实“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防毒长效机制,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全面推进禁毒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开展全面督导。督导全县各镇乡、县级各部门按照县创建省级“无毒害县”领导小组总体部署开展工作的情况,督导禁毒工 4
作在中、小学的预防教育落实情况,督导娱乐场所、商务酒店、宾馆旅社等禁毒警示宣传情况。通过督导,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内容,使禁毒宣传进一步渗透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三是打造特色亮点。按照县创建领导小组规划全力打造亮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在认真抓好落实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完善,对先进人物、典型事例要及时形成专卷和视频资料。四是营造工作氛围。要结合迎检工作进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全县创建工作成效,营造浓厚的“无毒害县”创建氛围。五是是逗硬考核奖惩,对因行动迟缓、工作不力影响创建工作的乡镇或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当年县政府目标考核禁毒项目相应分值。
三、重在五个落实。
一是组织落实。为了加强创建“无毒害县”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创建“无毒害县”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副总指挥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二是机构落实。乡镇及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办公室,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具体的创建工作;县级各部门要负责抓好本系统(单位)的创建工作,并纳入县委、政府督察目标考核范畴。三是任务落实。根据我县的毒情,到2010年底,将我县?个乡镇创建成“无毒 5
乡镇”,加上原已命名的11个“无毒乡镇”,实现85%的乡镇创建为无毒乡镇。在这一期间,其余未命名乡镇创建“无毒村”。已命名的“无毒乡镇”要加强巩固创建工作,防止反弹,要经得起复查。积极开展帮教活动,促使现有吸毒人员的戒断巩固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四是责任落实。一是实行联系指导责任制。即:坚持县禁毒委成员单位联系指导创建工作的制度,各乡镇在创建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对应的联系单位指导落实。二是领导责任制。即:明确县、乡镇党政一把手为“无毒害县”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对本辖区创建工作负连带责任。三是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创建责任书。县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禁毒委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禁毒委各成员单位承担督促、检查所联系指导的乡镇和本系统(单位)的创建工作,形成以抓好本行业、本系统(单位)创建工作为纵线;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帮助和督促所联系乡镇整体推进创建工作为横线的良好格局。五是保障落实。在开展“无毒害县”创建工作中,所需要的经费,由禁毒委向县政府专题报告并落实?万元的创建经费。
我县创建“无毒害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近年我县破获的毒品案件来看,无论是抓获的吸贩毒人员,还是缴获的毒品数量,均呈上升、扩大趋势;部分吸毒人员经强制 6
戒毒后,很快再次染上毒瘾;我们对禁毒工作的认识深度、工作力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缉毒、戒毒、防范、管理、教育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将正视禁毒斗争面临的形势,提高思想认识,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禁毒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彻底有效地遏制毒品来源,毒品危害和新吸毒人员的滋生。为实现我县“无毒害县”努力奋斗。
禁毒委员会 0年0月0日
第三篇:区两基巩固提高情况汇报
省检查组: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衷心地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就我区三年来“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区共有国办中小学、幼儿园61所(含刚划归区的铁路子弟小学3所),其中中学9所,小学50所,幼儿园2所。在校中小学生51264人,其中小学34380人、初中16884人(含国有民助学生4375人)。在编教职工2963人,其中小学1876人、初中1087人。
二、主要工作2002年,我区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复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根据中央、省、市 “两基”工作部署和相关指示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两基”巩固提高的具体措施,并狠抓各项整改工作落实。特别是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下发以后,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将做好教育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最大政绩和执政能力的最佳体现,强化“抓教育就是抓第一资源,就是抓发展后劲、抓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抓‘第一要务’”的意识,立足教育大区、教育强区的战略定位,超前谋划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软硬件环境,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了“两基”工作的巩固提高,为我区教育事业整体上台阶做出了努力。
(一)狠抓“四个落实”,强化政府行为
1、组织领导落实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优先安排教育工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师问题,实施了“科教兴区”发展战略,制定了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了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教育部门牵总、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每年年初都要对教育工作做出专门安排和部署,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集中主要精力和财力,改(扩)建了一批校舍,更新了一批教学设备,解决了一批教师编制,深化了一批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步伐,学校的环境和教育队伍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就学校发展悉心听取基层意见,通过基层问策、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指导工作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此外,我区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对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管理体制落实三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及相关政策,制定下发了《**区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的主要责任,明确了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责,确立了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管理体系,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落实。人事管理权限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
3、教育投入落实我区是教育大区,财政负担相对较重。但是区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做到了“多保先”三字要求,即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时候,确保对教育的应有投入;在安排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财力的时候,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是保持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2年至2004年,全区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8000万元、18595万元和207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 %、3.3%和11.5%。区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8176万元、8461万元和102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 %、3.5 %和21 %。------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2002年至2004年,小学为1300元、1316元和13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1%和1%;初中为1799元、1905元和201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8%和6 %。------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2年至2004年,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61元、75元和10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3%和40%;初中为145元、156元和19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25 %。二是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时足额征收并全部拨付教育。2002年至2004年,我区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分别为659万元、639万元、721万元。三是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每年185万元,按照20%的比例每年拨付教育37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4、部门责任落实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执法监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区劳动人事部门加强了对用工单位使用童工的清理力度;司法部门为每所学校选派了法制副校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城管、环保、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协调联动,对学校周边网吧、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进行了集中治理,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二)突出“五项工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三年来,区政府、教育局、学校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启动政府贴息教育贷款和吸纳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累计筹措资金9200万元,仅今年就投入1994.07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注重均衡化近年来,我区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采取了重点扶持薄弱学校的政策和措施,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是抓班子。2003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调整了64名校级领导干部,将德才兼备、熟悉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具有实干精神、符合“四化”标准的干部充实进薄弱学校领导班子,有力带动了薄弱学校的各项建设。二是优配置。实施教育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名校的社会声誉和资源优势,实施名校带动战略。2004年,将28中和30中学合并,两所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了教育效益最大化。同时,在项目投入方面对农村小学予以重点倾斜,配齐了各类专用教室和设备,实现了年年有新发展,校校有新提高。7 所小学被评为市级农村规范化小学。三是强基础。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及时消除中小学危房,建设标准教学用房。三年来,新扩(拆)建18中、西苑小学、石岗一校、中华大街小学、宁安路小学6所学校,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对红鹰小学、新开路小学等学校的危房、危墙进行了改造。今年,维修粉刷校舍45所,粉刷面积32万平方米;整修了6所学校的操场。学校内部设施设置合理、建筑规范。四是调布局。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将北后街小学与宁安路小学合并,目前宁安路小学扩建工作正在进行。
2、抓好示范性学校建设,优质教育趋向大众化坚持“规模扩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从严治校”的方针政策,按照“树样板、创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抓好一批示范性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优势学校、骨干学校的办学规模。共有3所小学、1所中学、2所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幼儿园,6所小学、1所初中和2所高中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学校。42中学通过与国外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突出外国语办学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绩。
3、实验设备上档升类,教学装备实现标准化实验设备上档升类是巩固“两基”成果、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是教育“提质增效”的基础工程。我区通过省实验教学普及区验收达标后,按照“建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使用效益化”的要求,高标准配备中小学仪器设备。三年来,共为中小学增置教学仪器设备3.5万余件、电教设备3000余件,全区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均达到河北省一类配备标准。各学校同时加强了实验过程管理,中小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改观。
4、整体推进图书工作,图书馆建设实现优质化我区以图书工作为突破口,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课改,把图书馆建成信息中心,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指导思想,加快了图书馆(室)整体建设步伐。制定了《**区中小学整体推进图书馆(室)建设方案》,先后投入1200万元,建成了一批现代化、人性化、开放式、高标准的图书馆。中小学一级图书馆的数量由2002年的2所增加到现在的18所,增置图书资料 20余万册,实现图书借阅微机管理的学校由2002年的16所增加到现在的35所。目前,我区小学共藏书89.8万册,生均26.5册;初中共藏书63.3万册,生均40.5 册。今年,我区又拨专款350万元,用于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25所学校配备了电子图书,共计120余万册,提高了图书工作的档次。2004年,我区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中小学图书工作先进单位。
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教育发展逐步现代化我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先后投入2100万元,加强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校园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目前,全区中小学共配备信息技术教室77个,微机由2002年的2631台增加到现在的4731台,人机比例小学达到17:1,中学达到13 :1,5所学校达到教师人手一台微机。语音室由2002年的35个增加到现在的59个,多媒体教室由2002年的71个增加到现在的243个。3所学校实现了班班普及多媒体,10所学校在起始年级普及了多媒体,所有中小学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55所中小学开通了校园网,8所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三年来,共有 11所学校被评为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石岗二校晋级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4年,又投入50余万元,成立了教育局电教中心,创建了**教育信息网,开通了电子政务,逐步实现了网上办公和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初具规模。
(三)推进“三项改革”,增强教育创新活力
1、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是用好用活教师人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我区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师编制的核实与管理,建立了编制报告和定期调整制度。按照“科学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区政府每两年组织教育、人事、编办等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一次。根据学校实际需要,2002至2004年,先后为学校增编427人,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二是积极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在28中、42中、9中进行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机制,起到了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规范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培训。实行了校长目标责任制、交流制、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了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选拔、考核、任免体系。严格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培训制度。2004年,共有176人次参加了校长任职资格提高培训和《十五规划》专题培训,3人参加了省级行政干部培训,6人参加了国家行政教育学院培训,4名校长被确定为省级骨干校长培养对象,2名校长被确定为市级骨干校长培养对象。我区在全市率先举办了校长论坛,展示了一批优秀校长的能力与风采,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高素质校长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广募人才。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招调、招聘教师的方法和程序,积极面向全社会招募人才,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同时,严把教师入口关,严格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清退代课人员,精减、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
2、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及时对课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举办课改培训班12期。另一方面,按照“科研兴教”的主导思想,以新课改为契机,下移教研重心,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努力实现教育科研的四个转变,即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科研向实践科研转变、由个体研究向集体研究转变、由单纯写科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实现了校校有实验项目、科科有教学实验、人人有研究课题,拥有市级以上立项课题13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6项。同时,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开发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带动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区中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年来,在各类学生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14人次、省级奖励2133人次、市级奖励1790人次。2003年,我区被评为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区。
3、积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估制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和学校发展评价制度,积极推进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了崭新的考试命题模式。我区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研究被列为省“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区“五位一体”的立体素质教育评估督导体系进一步完善。28中、42中等多所学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学生家长进课堂”活动,形成了家长评价学校、教师评价校长、学生评价教师的新格局。
(四)抓好“三项工程”,努力提高教育实效
1、抓好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全体教师中着力弘扬四种精神,即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所有学生的关爱精神、对教育科学的求真精神、对教育艺术的创造精神,大力宣传推介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教育思想。二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学习进修,提高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目前,我区共有小学、初中专任教师2569 人,其中小学1632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263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7.4%,比2002年提高了27.1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937 人,具有大本及以上学历的教师794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84.7%,比2002年提高了27.7个百分点。三是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加快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教改带头人的培养,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通过组织中小学青年教师评优课、素质赛等活动,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我区共培养了小学省级教学标兵3人、市级学科骨干120人、市级高级研修班成员100人,初中市级骨干教师37名、市“双自主研修班”成员500余名。70名教师在全国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 77名教师在省评优课、省电化教育优秀课件评比中获一、二等奖。28中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联合成立了我市第一所教师发展学校,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快速提高。
2、抓好素质教育工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一是依法保障学生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加强法律宣传,把《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纳入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收、录用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形成依法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辍保学措施,对学习困难的加强辅导,对教学不得法的教师进行培训,对家庭贫困学生教育收费实行“减、免、缓”政策,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今年,我区对辖区内持有特困证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家庭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杂费和书本费。另外,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助、个人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助学资金22.6万元,资助贫困生756人。认真落实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共接收1197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占学生总数的23.3%,全部建立了学生档案,纳入正常学籍管理。三年来,我区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在校生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二是认真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德为基、以人为本、课堂渗透、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我区被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实验区,28中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9中、42中被评为省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三是突出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我们充分发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科研优势,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采取了区域推进、学科渗透、群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90%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拥有68名专兼职心理教师,20名教师获得专业心理咨询师任职资格。四是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积极开展“两操两课”活动,即每天坚持做广播操、眼保健操,上好体育课、课外活动课。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举办春秋两季全区性体育运动会,积极组织参加市级以上运动会。我区现有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5所、市级体育传统学校4所,培养了国家二级运动员138名,向各级各类重点学校输送体育人才198人。我区小学毕业生体育合格率达到98.5%,初中达到96%。以青春期卫生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为重点,建立健全了校园环境卫生制度、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细则、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传染病防范措施等各项卫生保障制度。
3、抓好行风建设工程,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争树优良作风、争创一流业绩”活动,教育机关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全面落实“一费制”。进一步规范了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对基建项目、大宗购置实行集中招标、集中采购、集中支付,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建立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营造了安全、稳定、健康的教育发展环境。我区于1997年通过国家扫盲工作验收后,扫盲工作逐步转化为成人教育。在机场路小学、28中等14所中小学创办了精神文明教育学院,开设了家庭教育、网络知识、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书法、健美、舞蹈等40多个专业。三年来,共培训2.5万人次。机场路小学被评为河北省社区教育先进单位。通过区职业中专、职业中学、成人学校、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心等阵地,对青壮年进行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下岗职工职业转岗培训、农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科学技术培训等,建有乡镇农民文化学校4所,共办班104期,培训各种实用技术人员7500人次,培训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由扫文盲到扫科盲的转变。全区复盲率和新文盲率均实现了“零指标”。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仍有缺口,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加之我区新建住宅小区激增,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由此产生的学生入学难、择校、班容量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为解决以上问题,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继续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整体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均衡教育发展。三是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巩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四是坚持科研兴教,鼓励和支持教育教学创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和后备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两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抓基础、求深入、创特色,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为实现我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目标而努力。
第四篇:区两基巩固提高情况汇报
省检查组: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衷心地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就我区三年来“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国办中小学、幼儿园61所(含刚划归区的铁路子弟小学3所),其中中学9所,小学50所,幼儿园2所。在校中小学生51264人,其中小学34380人、初中16884人(含国有民助学生4375人)。在编教职工2963人,其中小学1876人、初中1087人。
二、主要工作
2002年,我区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复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根据中央、省、市 “两基”工作部署和相关指示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两基”巩固提高的具体措施,并狠抓各项整改工作落实。特别是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下发以后,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将做好教育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最大政绩和执政能力的最佳体现,强化“抓教育就是抓第一资源,就是抓发展后劲、抓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抓‘第一要务’”的意识,立足教育大区、教育强区的战略定位,超前谋划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软硬件环境,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了“两基”工作的巩固提高,为我区教育事业整体上台阶做出了努力。
(一)狠抓“四个落实”,强化政府行为
1、组织领导落实
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优先安排教育工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师问题,实施了“科教兴区”发展战略,制定了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了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教育部门牵总、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每年年初都要对教育工作做出专门安排和部署,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集中主要精力和财力,改(扩)建了一批校舍,更新了一批教学设备,解决了一批教师编制,深化了一批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步伐,学校的环境和教育队伍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就学校发展悉心听取基层意见,通过基层问策、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指导工作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此外,我区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对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管理体制落实
三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及相关政策,制定下发了《**区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的主要责任,明确了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责,确立了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管理体系,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落实。人事管理权限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
3、教育投入落实
我区是教育大区,财政负担相对较重。但是区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做到了“多保先”三字要求,即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时候,确保对教育的应有投入;在安排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财力的时候,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是保持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
----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2年至2004年,全区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8000万元、18595万元和207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 %、3.3%和11.5%。区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8176万元、8461万元和102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 %、3.5 %和21 %。
------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2002年至2004年,小学为1300元、1316元和13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1%和1%;初中为1799元、1905元和201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8%和6 %。
------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2年至2004年,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61元、75元和10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3%和40%;初中为145元、156元和19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25 %。
二是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时足额征收并全部拨付教育。2002年至2004年,我区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分别为659万元、639万元、721万元。
三是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每年185万元,按照20%的比例每年拨付教育37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4、部门责任落实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执法监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区劳动人事部门加强了对用工单位使用童工的清理力度;司法部门为每所学校选派了法制副校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城管、环保、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协调联动,对学校周边网吧、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进行了集中治理,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二)突出“五项工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
三年来,区政府、教育局、学校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启动政府贴息教育贷款和吸纳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累计筹措资金9200万元,仅今年就投入1994.07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注重均衡化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采取了重点扶持薄弱学校的政策和措施,提高了九年
进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高素质校长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广募人才。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招调、招聘教师的方法和程序,积极面向全社会招募人才,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同时,严把教师入口关,严格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清退代课人员,精减、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
2、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及时对课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举办课改培训班12期。另一方面,按照“科研兴教”的主导思想,以新课改为契机,下移教研重心,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努力实现教育科研的四个转变,即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科研向实践科研转变、由个体研究向集体研究转变、由单纯写科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实现了校校有实验项目、科科有教学实验、人人有研究课题,拥有市级以上立项课题13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6项。同时,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开发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带动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区中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年来,在各类学生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14人次、省级奖励2133人次、市级奖励1790人次。2003年,我区被评为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区。
3、积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估制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和学校发展评价制度,积极推进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了崭新的考试命题模式。我区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研究被列为省“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区“五位一体”的立体素质教育评估督导体系进一步完善。28中、42中等多所学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学生家长进课堂”活动,形成了家长评价学校、教师评价校长、学生评价教师的新格局。
(四)抓好“三项工程”,努力提高教育实效
1、抓好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全体教师中着力弘扬四种精神,即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所有学生的关爱精神、对教育科学的求真精神、对教育艺术的创造精神,大力宣传推介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教育思想。二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学习进修,提高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目前,我区共有小学、初中专任教师2569 人,其中小学1632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263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7.4%,比2002年提高了27.1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937 人,具有大本及以上学历的教师794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84.7%,比2002年提高了27.7个百分点。三是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加快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教改带头人的培养,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通过组织中小学青年教师评优课、素质赛等活动,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我区共培养了小学省级教学标兵3人、市级学科骨干120人、市级高级研修班成员100人,初中市级骨干教师37名、市“双自主研修班”成员500余名。70名教师在全国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 77名教师在省评优课、省电化教育优秀课件评比中获一、二等奖。28中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联合成立了我市第一所教师发展学校,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快速提高。
2、抓好素质教育工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依法保障学生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加强法律宣传,把《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纳入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收、录用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形成依法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辍保学措施,对学习困难的加强辅导,对教学不得法的教师进行培训,对家庭贫困学生教育收费实行“减、免、缓”政策,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今年,我区对辖区内持有特困证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家庭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杂费和书本费。另外,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助、个人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助学资金22.6万元,资助贫困生756人。认真落实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共接收1197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占学生总数的23.3%,全部建立了学生档案,纳入正常学籍管理。三年来,我区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在校生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二是认真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德为基、以人为本、课堂渗透、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我区被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实验区,28中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9中、42中被评为省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三是突出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我们充分发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科研优势,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采取了区域推进、学科渗透、群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90%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拥有68名专兼职心理教师,20名教师获得专业心理咨询师任职资格。四是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积极开展“两操两课”活动,即每天坚持做广播操、眼保健操,上好体育课、课外活动课。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举办春秋两季全区性体育运动会,积极组织参加市级以上运动会。我区现有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5所、市级体育传统学校4所,培养了国家二级运动员138名,向各级各类重点学校输送体育人才198人。我区小学毕业生体育合格率达到98.5%,初中达到96%。以青春期卫生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为重点,建立健全了校园环境卫生制度、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细则、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传染病防范措施等各项卫
生保障制度。
3、抓好行风建设工程,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争树优良作风、争创一流业绩”活动,教育机关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全面落实“一费制”。进一步规范了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对基建项目、大宗购置实行集中招标、集中采购、集中支付,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建立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营造了安全、稳定、健康的教育发展环境。
我区于1997年通过国家扫盲工作验收后,扫盲工作逐步转化为成人教育。在机场路小学、28中等14所中小学创办了精神文明教育学院,开设了家庭教育、网络知识、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书法、健美、舞蹈等40多个专业。三年来,共培训2.5万人次。机场路小学被评为河北省社区教育先进单位。通过区职业中专、职业中学、成人学校、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心等阵地,对青壮年进行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下岗职工职业转岗培训、农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科学技术培训等,建有乡镇农民文化学校4所,共办班104期,培训各种实用技术人员7500人次,培训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由扫文盲到扫科盲的转变。全区复盲率和新文盲率均实现了“零指标”。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仍有缺口,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加之我区新建住宅小区激增,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由此产生的学生入学难、择校、班容量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为解决以上问题,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继续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整体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均衡教育发展。三是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巩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四是坚持科研兴教,鼓励和支持教育教学创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和后备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两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抓基础、求深入、创特色,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为实现我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目标而努力。
第五篇:区两基巩固提高情况汇报
区两基巩固提高情况汇报
区两基巩固提高情况汇报
省检查组: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衷心地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就我区三年来“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国办中小学、幼儿园61所,其中中学9所,小学50所,幼儿园2所。在校中小学生51264人,其中小学34380人、初中16884人。在编教职工2963人,其中小学1876人、初中1087人。
二、主要工作,我区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
验收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复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根据中央、省、市 “两基”工作部署和相关指示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两基”巩固提高的具体措施,并狠抓各项整改工作落实。特别是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下发以后,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将做好教育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最大政绩和执政能力的最佳体现,强化“抓教育就是抓第一资源,就是抓发展后劲、抓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抓‘第一要务’”的意识,立足教育大区、教育强区的战略定位,超前谋划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软硬件环境,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了“两基”工作的巩固提高,为我区教育事业整体上台阶做出了努力。
狠抓“四个落实”,强化政府行为
1、组织领导落实
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 “百年大
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优先安排教育工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师问题,实施了“科教兴区”发展战略,制定了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了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教育部门牵总、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每年年初都要对教育工作做出专门安排和部署,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集中主要精力和财力,改建了一批校舍,更新了一批教学设备,解决了一批教师编制,深化了一批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步伐,学校的环境和教育队伍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就学校发展悉心听取基层意见,通过基层问策、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指导工作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此外,我区每两年召
开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对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管理体制落实
三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及相关政策,制定下发了《区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的主要责任,明确了乡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责,确立了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管理体系,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落实。人事管理权限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
3、教育投入落实
我区是教育大区,财政负担相对较重。但是区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做到了“多保先”三字要求,即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增加对教育的
投入;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时候,确保对教育的应有投入;在安排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财力的时候,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是保持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
----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至,全区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8000万元、18595万元和207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区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8176万元、8461万元和102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21 %。
------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至,小学为1300元、1316元和13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1%;初中为1799元、1905元和201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6 %。
------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至,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61元、75元和10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3%和40%;初中为145元、156元和195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25 %。
二是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时足额征收并全部拨付教育。至,我区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分别为659万元、639万元、721万元。
三是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每年185万元,按照20%的比例每年拨付教育37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4、部门责任落实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执法监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区劳动人事部门加强了对用工单位使用童工的清理力度;司法部门为每所学校选派了法制副校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城管、环保、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协调联动,对学校周边网吧、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进行了集中治理,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突出“五项工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
三年来,区政府、教育局、学校多
方筹措资金,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启动政府贴息教育贷款和吸纳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累计筹措资金9200万元,仅今年就投入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注重均衡化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采取了重点扶持薄弱学校的政策和措施,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是抓班子。和,先后两次调整了64名校级领导干部,将德才兼备、熟悉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具有实干精神、符合“四化”标准的干部充实进薄弱学校领导班子,有力带动了薄弱学校的各项建设。二是优配置。实施教育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名校的社会声誉和资源优势,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将28中和30中学合并,两所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了教育效益最大化。同时,在项目投入方面对农村小学予以重点倾斜,配齐了各
类专用教室和设备,实现了年年有新发展,校校有新提高。7 所小学被评为市级农村规范化小学。三是强基础。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及时消除中小学危房,建设标准教学用房。三年来,新扩建18中、西苑小学、石岗一校、中华大街小学、宁安路小学6所学校,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对红鹰小学、新开路小学等学校的危房、危墙进行了改造。今年,维修粉刷校舍45所,粉刷面积32万平方米;整修了6所学校的操场。学校内部设施设置合理、建筑规范。四是调布局。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将北后街小学与宁安路小学合并,目前宁安路小学扩建工作正在进行。
2、抓好示范性学校建设,优质教育趋向大众化
坚持“规模扩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从严治校”的方针政策,按照“树样板、创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抓好一批示范性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优势学校、骨干学
校的办学规模。共有3所小学、1所中学、2所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幼儿园,6所小学、1所初中和2所高中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学校。42中学通过与国外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突出外国语办学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绩。
3、实验设备上档升类,教学装备实现标准化
实验设备上档升类是巩固“两基”成果、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是教育“提质增效”的基础工程。我区通过省实验教学普及区验收达标后,按照“建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使用效益化”的要求,高标准配备中小学仪器设备。三年来,共为中小学增置教学仪器设备万余件、电教设备3000余件,全区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均达到河北省一类配备标准。各学校同时加强了实验过程管理,中小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改观。
4、整体推进图书工作,图书馆建
设实现优质化
我区以图书工作为突破口,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课改,把图书馆建成信息中心,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指导思想,加快了图书馆整体建设步伐。制定了《区中小学整体推进图书馆建设方案》,先后投入1200万元,建成了一批现代化、人性化、开放式、高标准的图书馆。中小学一级图书馆的数量由的2所增加到现在的18所,增置图书资料 20余万册,实现图书借阅微机管理的学校由的16所增加到现在的35所。目前,我区小学共藏书万册,生均册;初中共藏书万册,生均 册。今年,我区又拨专款350万元,用于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25所学校配备了电子图书,共计120余万册,提高了图书工作的档次。,我区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中小学图书工作先进单位。
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教育发展逐步现代化
我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
现代化,先后投入2100万元,加强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校园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目前,全区中小学共配备信息技术教室77个,微机由的2631台增加到现在的4731台,人机比例小学达到17:1,中学达到13 :1,5所学校达到教师人手一台微机。语音室由的35个增加到现在的59个,多媒体教室由的71个增加到现在的243个。3所学校实现了班班普及多媒体,10所学校在起始年级普及了多媒体,所有中小学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55所中小学开通了校园网,8所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三年来,共有 11所学校被评为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石岗二校晋级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又投入50余万元,成立了教育局电教中心,创建了教育信息网,开通了电子政务,逐步实现了网上办公和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初具规模。
推进“三项改革”,增强教育创新活
力
1、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是用好用活教师人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我区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师编制的核实与管理,建立了编制报告和定期调整制度。按照“科学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区政府每两年组织教育、人事、编办等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一次。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至,先后为学校增编427人,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二是积极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在28中、42中、9中进行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