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松鼠找花生果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
精读课文字。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齐读课文。2.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怎么找,找到了没有? 二.讲读课文
1.小松鼠为什么找?赶快打开书,找找读读,生读课文,指名回答。
2.花生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出示花生图)生看图说话。(1)书上怎么写呢?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一节,在这一节中有好多词写的很美,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词用的好,就把这个词读重一点。(投影出示第一节)。
(2)绿油油:出示实物,这种颜色就是绿油油,你还见过绿油油的什么?
这些花生不光长着绿油油的叶子,还开着什么样的花?理解:黄灿灿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小松鼠见了这么好看的花生他想(齐答)
4.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书上有一段话小朋友们找一找读一读指名读。
师述:旱晨,小松鼠来了花生地看到花生,小松鼠一路上会想些什么呢?生看图想象说话。
出示“从那以后……没有……。”看书上用了这几个句子(指名读)5.小松鼠多失望啊,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练读
6.出示“谁……呢?”
蚯蚓在说的时候是怎样说的?生练习说话。师指导朗读,(出示花生果)花生果躲在泥士里看着小松鼠笑呢。7.练读第45小节,同桌互读,指同桌读 8.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接下去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生说话)
9.小松鼠有没有找到花生果
三、表演课本剧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6、小松鼠找花生果(奇怪)
开花————结果
第二篇:《小松鼠找花生果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并能用自言自语说话。
3、经历品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瞧,它来了(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你好,小松鼠!](出示小松鼠词卡)
2、谁还愿意和它说说话?
[生:小松鼠,你在干什么呀? 师:我想去找花生果,你能帮助我吗?]
出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
[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二、朗读生趣,深入感知
1、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出发了!
出示图一:一片花生地。
2、瞧,那儿是什么呀?
学生按图想象说话。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说话。
[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这么美的景色到底是什么呀?小松鼠也有疑问了。
⑴出示:第二自然段,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生仿读:自由练读→两人分角色配合读→一人分角色读
⑵听了蚯蚓的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
学生转变角色想象练习说话。
⑶(师引读)小松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呢!它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
[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4、于是它就行动起来了。
出示: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⑴理解每天
①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③今天呢?
噢,这就是每天
[承上启下,想象理解,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⑵理解自言自语
①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
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
②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
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
[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 ⑶对了,小松鼠心里可着急了!
出示第四段并指导朗读第四段,通过言语神情来表现。
5、小朋友们,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你能告诉我吗?
(在泥土里)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交流:我从爷爷奶奶那儿知道的;我在乡下亲眼看见过的;文中蚯蚓说的&&)
6、指读蚯蚓的话。
[不仅与书本结合,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一切来源于生活,要学会细心观察生活。]
三、想象说话,表演激趣
1、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
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
全班交流。
2、你们有兴趣演一演这个故事吗?
①自由读课文后小小组练习表演。
②小小组汇报表演。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表演故事的语言实践中,教师作为伙伴参与其中,适当点拨、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与光彩。]
四、保存趣味,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
(土豆、芋艿、红薯、藕&&)
2、还有这么一篇童话,题目是《猪小戒找花生果》。今天,我们和小松鼠找到花生果了,猪小戒找到花生果了吗?它又是怎么找的?课后我们一起瞧瞧去!
[语文教学与自然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五、自主学习,师生共写
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知道了这么多植物的生长规律,我们还要学几个新的生字。
出示:言、语、结、谁
1、小小组学习:
①先自己观察,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再帮它找找朋友。
②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比如:结构、位置、笔顺等)
2、师范写,提示。
3、生描红、写字。
[给予学生提示与要求后,让学生小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生字,学生激情更加饱满,更为主动,师生互动学习更为融洽,气氛热烈,收到实效,体现了课改精神。]
第三篇:26.小松鼠找花生果 第二课时
课题 小松鼠找花生果
(第2_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知道花生生长的小常识,培养小朋友积累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花生果长在哪里?
二、学习板块
(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学习引导:
1.小松鼠开始并不知道这是花生,它去问了谁?又是怎么问的?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谁来学小松鼠的样子问问蚯蚓?
3.听了蚯蚓的回答后,小松鼠感到怎样?(很高兴)它为什么很高兴?
(二)展示交流:
1.小松鼠有了美好的打算,所以心里偷偷的高兴。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2.小组展示。
三、学习板块
(二)(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五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小松鼠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可是——它看到了吗?(没有)你从哪里知道的? 3.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可结果却一个花生果也 没有看到,这时,小松鼠会感到怎样?(奇怪、失望).....4.(出示第四段)谁来学学小松鼠的样子说说? 5.多难过的小松鼠呀,这时谁来帮助它了?(出示
蚯蚓图)看!蚯蚓怎么说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告诉小松鼠这个好消息吧!(齐读第五段)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读一读,一个演小松鼠,一个演蚯蚓,还有一个读旁白。2.以小组为单位练读,可以加上动作,待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四、学习板块
(三)学习引导: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1.自由书空:“每、直、色、言、语”5个字的笔顺。2.同桌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教师范写,学生再描红。
(二)展示交流:
你觉得怎样写才美观呢?亮出你的作品。
五、收获积累
课后,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一粒种子》这本书,读完后你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第四篇: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果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2008年5月21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教具准备:小黑板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编号:105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松鼠图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生活在哪里? 出示花生图问这是什么?它长在哪里?
2.今天,我们来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听录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两遍,要根据拼音
读准每个字的读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生按要求读文)检查课文是否读通顺(生开火车读)
2.把课后生字读两遍,在课文中找出标出自然段。
四.检查自读
1.投影出示生字生开火车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去拼音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3.课文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评议。
五.作业
第五篇: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
26、小松鼠找花生果(苏教版第二册)
一、教材分析:
《小松鼠找花生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科普童话,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它通过品读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课文是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的过程(即: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为明线,以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即新奇——高兴——急切、失望——疑惑——喜悦)为暗线的。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使学生了解花生果结在地下的特征,激发他们认识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够朗读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兴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活泼、富于想象的心里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感体验法。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主要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表达与欣赏,理解与思考。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2、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感悟课文,指导情感朗读,从而懂得花生是在地下
结果的。
3、渗透一种生活意识和生活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认识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悟、演中读懂课文,从而懂得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认识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欣赏儿童歌曲《小松鼠》)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闯关游戏:复习词语.第一组词语:小松鼠 花生果(指名读)第二组词:绿油油 黄灿灿(指名读)第三组词: 摘下来 钻出来
(指名读)第四组词:睁大眼睛 自言自语(指名读)大家一起来闯关。(齐读词语)
二、朗读生趣,深入感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一:花生地 2.你看到什么啦?
3、花生地美不美?从哪里看出来的?谁能读出花生的美呢?指名读: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4、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也是绿油油的?黄灿灿的?
5、出示图片二:看到这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谁能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相机评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可是,小松鼠知道这是什么吗?从哪里看出它不知道呢?出示小松鼠的问话,这是什么句?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指名读。
2、蚯蚓怎么说的?出示蚯蚓的话,谁来大声地告诉小松鼠?指名读,齐读。
3、师生合作范读,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4、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知道了这是花生。这时他心里怎么样?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
5、小松鼠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齐读。此时心情怎样?(高兴)谁能读出这种高兴呢?指名读。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从那以后,小松鼠是怎样做的呢?请小朋友仔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
1.谁知道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呢?
2、“每天”是什么意思?你每天做什么?
3、小松鼠就这样每天到花生地里,差不多有100多天,多辛苦啊!可是看到花生果了吗?你体会到小松鼠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小松鼠的心情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当时,小松鼠除了感到失望,还感到怎么样?他奇怪什么呀?说这句话时旁边有别人吗?他对谁说话?自己对自己说话就叫“自言自语”。指导学生用“自言自语”说话。
2、小松鼠自言自语时是什么表情?(好奇)从哪儿看出来的?(睁大眼睛)
3、谁来睁大眼睛,好奇地读一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朋友们,花生果被谁摘走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时,好心的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说。蚯蚓说的时候表情怎么样?让我们一起笑着读读这段话,告诉小松鼠这个好消息吧!齐读。
3、可是小松鼠还是不信,泥土里真的能找到花生果吗?让老师挖开泥土看看。(课件:)原来花生果在哪里啊?(相机板书)蚯蚓说的话真对,齐读第五段。
三、质疑归纳,拓展延伸
1、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花儿落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了吗?
2、质疑:为什么蚯蚓知道花生果在泥土里,而小松鼠不知道呢?
3、你知道平常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长在泥土里吗?
四、指导背诵,总结提升
1、欣赏课文动画。
2、指导背诵:给动画配音。
3、教师总结: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板书设计:
26、小松鼠找花生果
全在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