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桥边教案 2
《在桥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
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美.2、过程与方法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并领悟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给予物质帮助之外,还应给予精神关怀这一道理.重、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
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近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指导阅读《学海导航》)
“二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三、整体感知
课外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学生答,悬置答案)
四、赏析情节
开端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3、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4、除了因为工作单调、枯燥、乏味,还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对这份工作、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的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5、“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小结:以上是故事的发生,它只是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就好比挖了一个水塘,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往下的两段。看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发展
故事中过桥的姑娘,便充当了这股活水,是她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1、为什么说过桥的姑娘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虽然只是暗恋,暗恋的方式也只是每当她过桥时,目送她走过而已,但却带给了主人公生活的希望,这点希望足以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2、从哪些语句可看出“我”对姑娘的暗恋,作者以怎样的笔调写的 ?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3、问:这说明相比于故事的发生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无聊、灰暗,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
小结: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
高潮
1、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何变化?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生计和爱情发生了近乎惨烈的冲突,“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一边是激动的爱情一边是死板的计数,一边是赖以生存的饭碗,一边是真心热爱的姑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
2、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补充:表面上看,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恪尽职守;而在深处,则仍然是鲜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坚守, 一种精神追求。
小结: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结局
1、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2、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这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3、“数马车”能否改变“我”的处境?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结构:
故事在貌似的皆大欢喜中结束了,请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归纳出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并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画出相应的曲线图。
明确:一般传统的小说都遵循这样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曲线图((PPT)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五、主题探究
1、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习的有关情节的话题知识,从情节这一元素来鉴赏雨果的《炮兽》和高尔基的《丹柯》
2、《学海导航》
板书:
开端——空洞乏味的工作 发展——心悸忘我的暗恋 高潮——突然到来的检查 结局——出乎意料的鸿运
第二篇:在桥边教案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难忘那“漏数” ——《在桥边》教学设计 常山一中 唐金木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思想情感教育
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凭借紧张动人的情节,有力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其中短篇小说更以其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有深深的体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篇小说——伯尔的《在桥边》
二、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1.文章篇幅较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并巡视并提醒学生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情节] 请一位起来复述课文内容 老师明确:
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当然小说为了避免情节上的单调,我每次数的人以及数的方式并不一样。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我”是怎么数的。
2.研读情节,赏析细节(1)乱数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㈠.怎样乱数? 讨论明确:
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㈡.为什么乱数?
第一段:“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㈢.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2)、不数:
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㈠.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讨论明确: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㈡.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明确: 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㈢.请全体同学一起齐读这两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3)、漏数
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㈠.为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讨论明确: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㈡.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讨论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㈢.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㈣.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㈤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讨论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作者想通过这些情节表达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摘自 柯小刚《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3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2.他们是谁?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3.主旨: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论语>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 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第三篇:《在桥边》教案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到了战火纷飞中人类的一丝温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小说《在桥边》,看看这一回在桥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7页。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内容。
明确: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
四、结合话题,重点赏析
1、知识链接
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环境这一要素其实在第二单元的话题“场景”当中已经涉及到。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等。
“人物”是上一个单元的话题,写人物要注意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包括哪两个方面? 明确: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一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注意运用语言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的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么《在桥边》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全文共9段,请大家根据小说的情节运行流程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内容。明确:
发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的态度。(现实生活乏味)发展:4-5段,主人公暗恋过桥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恋过桥姑娘)高潮:6-7段,“我”逃过检查,被调去数马车。(逃过突击检查)
结局:8-9段,主人公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第四篇:《在桥边》教案
《在桥边》教案
2012-12-20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清兵卫与葫芦》,从“小说情节的摇摆”中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思想主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在桥边》(板书),看看小说借助“情节的摇摆”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题。
二、相关介绍:
1、关于作者: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他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等,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伯尔的小说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手法,情节集中、紧凑。代表作:短篇《在桥边》,中篇《列车正点到达》(成名作),长篇《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巅峰之作)、《小丑之见》、《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2、关于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二战之后,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在国家重建的大背景下的悲欢情绪。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悲欢?为什么有这种悲欢?这种悲欢中隐寓着一个怎样的思想主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
三、内容探究:
学生朗读全文,概括小说情节。(提示:“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部分”就是小说的高潮部分)问1:小说由哪几部分情节构成?试作简要概括。
明确:
1、开端(1-3)—— 空洞乏味的工作 无聊、不满
↘
2、发展(4-5)—— 心悸忘我的暗恋 兴奋、喜悦
↙
3、高潮(6)—— 突然到来的检查 小心、紧张
↘
4、结局(7-9)—— 出乎意料的鸿运 惊喜、憧憬
问2:“我”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我”的工作是什么?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句表明,“我”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或百姓。“我”的工作是数有多少行人从桥上经过。
问3:文中哪些句子是写“我”的工作状态?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几句写我工作时的情形。
问4:你能不能从这几句话中读出这个工作的特点?
明确:两个“整天”、“计时器”的比喻,这些都表明了这种工作的机械、单调、枯燥、乏味、无聊。
问5:“我”的工作态度认真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读出“我”的心情吗?
明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句子表明,“我”的工作态度并不认真,因为“我”在故意的制造不准确。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笔调的句子,流露了“我”对这个工作的不满和反抗。
问6:是什么改变了“我”的生活?
明确:从桥上经过的一位姑娘,是她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
问7:怎么改变?从哪里看得出来?“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喜悦起来。“我”的心情从“无聊、不满”到“兴奋、喜悦”的变化构成了情节上的第一次“摇摆”。问8:情节上的第二次“摇摆”是什么?
明确:“主任统计员的突然检查”构成了情节上的第二次“摇摆”。
问9:“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小心、紧张”起来,“我像发疯似的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
问10:“我”少算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要少算她?
明确:“我”少算的一个人是“我”心中爱恋的那个姑娘。因为“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师)说:在这个“高潮”部分,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整个故事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小说情节却突然来了第三次“摇摆”。
问11:情节上的第三次“摇摆”是什么?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问12:当被安排去数马车时,“我”的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从“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惊喜”。数马车的间隙,“我”可以去冷饮店长久地看她一番,并想着在她回家的时候能送她一程,这里写出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师)说:倘若只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问1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的;也有人说,“姑娘”只是一种象征。你怎么看待这一点? 明确:小说表面上写的是“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的强大吸引力,但小说的最终旨意并不是写“爱情”,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的不满情绪主要源于工作的单调、枯燥以及自己精神上的空虚、无聊。尽管后来自己的工作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只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们”(政府官员们)关注的只是那些“不准确的”数字,却没有谁关注“我”的精神需求。这也反映出了德国战后重建时“关注物质需求而不是精神需求”的社会现实。这样看来,与其说“小姑娘”是爱情,还不如说是“某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小说所要表现的应当是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主人公精神上对“美好事物”的守望。
第五篇:在桥边 教案
《在桥边》教案
执教时间:2013年3月20日
执教者:黄艺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内容与主旨。
2、理清故事与情节的关系,把握本文情节上的特点,如“摇摆”、“意料外情理中”结局。
3、思考并领悟对人的关爱不能仅停留在物质上,对人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情节“摇摆”及“意料外情理中”的结局。
2、对于主旨开放性解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学期伊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桥边的老人,战火中生命危困的他一直牵挂着心爱的动物,朝不保夕仍牵挂它们的安好,老人的温情与关怀令我们动容至今。今天在桥边又有新的故事,我们共同品味。
(二)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一两句话)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他们让“我”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掉了。
(三)把握情节的“摇摆”
2、故事总是按着一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模式运行着。同学请依据此找到对应的情节,围绕一个“数”字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绘制一幅曲线图。(可参照与回顾《清兵卫与葫芦》)
忘数(因姑娘出现而心情愉悦)
数马车(获得与姑娘接触的机
乱数(空洞)
漏数(应对检查痛苦而紧张)
(四)探究主旨
3、跌宕起伏的情节往往是为呈现主题而服务,对于主题同学们可以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融入你的体悟进行解读。在同学看来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1)预设答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A、主人公“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B、我对这份工作的不满,批判政府人员做事机械,只求数字不管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C、德国二战后重建重视物质建设而忽略了对人们精神上的人文关怀。(2)预设引导:
A、主人公“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a、文本依据:“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
“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b、“我”如此爱这位姑娘为什么不向她表白?
“我”要数人没时间——工作都能为姑娘舍弃,这不能成为理由。
“我”的腿缝过,有缺陷——自卑
c、什么原因导致“我”要缝补腿呢?“他们”又会是谁呢?
“我”在二战中受伤,“他们”是德国政府工作人员,代表德国政府。d、“他们”给了我一份“美差”,这份差使有什么特点?
枯燥乏味,机械无趣
补充:西绪福斯受天帝处罚推石头
吴刚受罚在月宫砍桂树
e、在机械乏味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心爱姑娘的出现与其说是爱情给予“我”慰藉,不如说是“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求。
——“我”对美好事物的坚守,对温馨人情和美好人性的追求。B、我对这份工作的不满,批判政府人员做事机械,只求数字不管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
a、文本依据:“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
“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
“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b、小结:“他们”做事只顾表面功夫,不顾实际成效,陶醉于未来完成式中,这正是德国政府官僚主义做派的真实呈现。
c、简介写作背景: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摘自 柯小刚《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
d、认识作者:伯尔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征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二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待了几个月。六年战争生活经历,成为伯尔早期创作的主要题材。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
C、德国二战后重建重视物质建设而忽略了对人们精神上的人文关怀。
这一点通过探究“‘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来达成教学目的。
“我”是一个小人物,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参加了二战,落下了残疾,成为制度的受害者。同样,“我”在今天也无法为自己做主,“我”被制度安排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上——数人。“我”没有姓名,没有亲人,仅仅只是一个和当时千百万同类人一样的一个代指符号而已。
二战以后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在德国、在欧洲、在全世界还有许多。(数汽车的矿工)他们在战争中丧失的不仅仅是一条腿,更是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
(五)小结:同学们解读文章务必结合文本,深入文本,方能走进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