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历史备考方案—陈军
高三历史学科备考方案
同创中学 陈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仅仅表现在知识本身的深度、广度上,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现出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不表现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而是表现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上。这就告诉我们该怎样依据难度的表现形式,做到有针对性地备考复习:
通过二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科应试能力,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的作用。
本届高三学生主要掌握:必修Ⅰ《中外政治史》、必修Ⅱ《中外经济史》、必修Ⅲ《思想科技文化和教育》 大体复习进度是:
(1)第一轮复习:高三上学期,复习必修Ⅰ、Ⅱ、Ⅲ。
(2)第二轮复习:高三下学期,专题建设,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高考仿真训练,学生自悟,高考心理建设。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高三上学期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
第一轮复习时使用学校下发的《全品高考复习方案—历史》,同时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3)教学安排(按每周5课时)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课时)第2讲 汉代至清明政治制度的演变(1课时)阶段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课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课时)第4讲 罗马法德起源于发展(1课时)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课时)第6讲 治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课时)阶段检测二 西方政治制度(2课时)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课时)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2课时)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3课时)阶段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课时)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课时)第11讲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即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课时)第12讲 祖国统一大业(1课时)
阶段检测四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现代中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课时)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3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课时)第14讲 开创外交新局面(1课时)阶段检测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课时)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1课时)
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课时)阶段检测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课时)必修1总结(2课时)必修2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课时)第18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2课时)阶段检测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课时)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新航路的开辟、移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2课时)第20讲 两次工业革命(2课时)
阶段检测八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课时)第十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课时)第22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2课时)
第23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课时)第24讲 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及交通、通讯、传媒的发展(2课时)阶段检测九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课时)第十一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25讲 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2课时)第26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课时)第十二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7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课时)第28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课时)
阶段检测十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2课时)第十三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课时)第30讲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2课时)阶段检测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课时)必修3 第十四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2讲 宋明理学几清明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课时)阶段检测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课时)第十五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3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课时)
第34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兴起(2课时)阶段检测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2课时)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35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课时)第36讲 辉煌灿烂的文学(1课时)
第37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课时)
阶段检测十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课时)第十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38讲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1课时)第39讲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课时)
2课时)阶段检测十五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2课时)第十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40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2课时)第41讲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课时)1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42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课时)
第43讲 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的理论探索(2课时)
阶段检测十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课时)
第二十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44讲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课时)
第45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课时)阶段检测十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艺术(2课时)第二十一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46讲 文学的繁荣和美术的辉煌(1课时)第47讲 音乐与影视艺术(1课时)
阶段检测十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课时)课前预习:完成课前预习提纲(识记核心知识点)2.第二轮复习
(1)时间安排:高三下学期。
(2)复习思路:侧重关注热点,联系现实,学以致用。强化学科内综合训练,兼顾跨学科综合训练。回扣课本、梳理知识、实战训练、技巧反思、规范训练。(3)复习方法:,专题建设,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高考仿真训练,学生自悟,高考心理建设 保证措施: 1.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重基础,抓落实,提能力。选修与必修要区别对待。教学中要明确必修、选修在试卷中的不同地位,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训练方式。必修部分既要准备选择题,又要训练主观题,选修部分突出训练主观题。
2.突出教学设计,尽显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明确教学目标,坚持正确导向,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高考复习模式,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要精选习题,有效训练。教师要立足学情,优化精选训练题,选题要精细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4. 强化贯彻和坚持意识。细节决定成败,因为细节体现着心态,习惯和策略。上课十不落实=0;布置作业十不检查=0。教师要明计划,抓落实,向细节要质量。2011年11月22日
第二篇:2013历史高考备考经验总结
清水县第六中学 2013高考历史备考经验总结
历史学科组
张锋
2013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II)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一、2013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结构和题型基本保持去年风格
题量、分值不变:今年的历史试题仍为18道。其中,选择题12道,每题4分;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两道共37分,第40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选择题方面,针对材料的选项设置迷惑性大,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非选择题侧重世界史,所以选择题有8道属于中国史,有4道属于世界史。选做题的命制延续了传统风格,但仍然没有摆脱难易度差异明显的困局。四道试题中,第47题继续保持了选修三一贯的难度,难在要大量结合所学知识、难在知识取舍的角度。
二、2013年历史试题体现的特点:
1、选材凸显主干知识,重点内容反复考,尤其注重考查历史概念。
考查内容皆为历史主干知识,部分为往年常考知识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进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等。
也加强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历史概念它源于史实,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即它的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高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基本因素。如25题对土地兼并、33题对联邦制和邦联制及共和制的考查等。
2、注重对历史方法和历史理论的考查、注重新史观的理解、史论结合的原则的考查。
今年历史试题体现了重视多角度多视角对历史问题认识的考查,如第24题对历史文献和口传史料的认识;其次体现了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得考查,如第29,30、33题的考查;
历史学科考查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也会涉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反映主流史学理论、史学观点和现代意识的。如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在东西方的兴起 ,以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
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以中国古代皇帝和英国国王和首相的官邸为主题,通过文明史观的角度和中外关联的方式,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的能力。
3、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3年历史试题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如第25、26题;以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如第30、31题;以答案的非唯一性,考查思维的创新性和开创性,如第41题。
4、2013年历史材料解析题出现新变化是一大亮点
首先,总体看阅读难度降低,学科素养、学科思维能力、理论方法要求提升;侧重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考。
其次,关注人类在历程中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成为新的命题热点。今年的试题延续了2012年试题第40题的风格,通过爱因斯坦热考查中西科技成就与差别;第41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图片,二是设问由评论改为比较分析。12分评论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评论题已经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今年的12分题,无需评析,只需比较分析,相对难度会下降。但对学生而言,由于考场时间紧、学生紧张,有个别同学考场应变能力差,影响了审题能力的发挥,对成绩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备考经验总结
为了做好2013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本届高三复习备考总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实高效,打造亮点。复习备考的操作原则是:落实基础方法,构建知识框架,准确把握考点,训练思维品质,不断总结反思,确保有效复习。
一、备考复习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一)、特别注重了教学研究
1、研究考纲及近三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
①、认真学习考纲,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以及2011年2012年的有关省市试题,把握各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
走向,然后针对各单元情况分类归纳,从中精选出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②、重视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从教材中挖掘考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落实考点要求。
比如中国古代史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时,老师在授课中需要指导学生采用知识点比较联系、阅读古文材料、反复记忆等多种方式,为高三的历史专项复习打下基础。
首先,知识点比较联系。较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说,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因而呈现出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代表对其束手无策,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古代史中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汉、唐、元三大朝代均在西北地区休养生息,那么当我们复习到唐朝的民族关系时就要与汉代进行比较,依次类推,进行元与唐的比较,元与汉的比较;各个朝代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从而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其次,古文材料的阅读。古代史的复习,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阅读,而且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师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充分理解课本中所有的古文材料是第一步,再者就是对所做过的历史试卷中一些材料进行分析。那么如何加强古文基础呢?这就要与语文的复习相结合,语文考试中因为有文言文阅读这类题型,所以对文言文的复习也就成为语文整体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求学生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攻破历史古文阅读难关。
第三,重复记忆与回忆。由于古代史知识点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专题时,再对第一专题的内容进行一次重复记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去思考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这种方法是老师尤其需要提倡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加强对学生的学情研究
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历史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使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分层教学和有效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复习备考中的教学辅助资料研究
对资料的使用要做到,服务于教学但不冲淡教学,对其中的题目,备课时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其中能够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能力且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有很强针对性的适量题目安排给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型、方法和覆盖面。总之,在拥有众多资料的情况下,必须要清醒头脑,有的放矢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4、关于复习中对学生历史答题习惯培养的研究
在认真分析研究2011年和2012年各省历史考题的基础上,今后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①如何审题?②如何形成解题思路?③如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④如何防范错误?⑤如何规范表达过程?⑥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等等。通过合理引导、准确示范、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习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始终体现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每一份试题中。在认真研读教材、考纲和考题变化的基础上,对复习的内容要进行“二度消化”,要重在落实基础,准在落实考点,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应侧重于同步教学的内容,但对历史学科整个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必须有所覆盖。在起初阶段,对还没有复习到的内容的题目可以力求常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随着复习的深入进行,再逐步过渡到接近高考难度的程度上来。如此长期训练下来,才能有望在2013年高考中有所突破,再创新高。
第三篇:高考备考方案
一、XX年高考回顾
XX年,我们xx中学高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被评为xx市XX年高考先进单位。这是我们xx人团结、拼搏、奉献、进取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我们xx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然而,成绩已成为过去,我们xx人还得靠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的精神去面对XX年的高考。
二、高三年级的现状
高三年级现有学生860多人,共有15个教学班,理科班8个,文科班7个;其中理科重点班2个,文科重点班1个,美术班1个。本届生源与往届相比,人数虽然多,但基础差,底子薄,因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差生特别多。因此,与往届相比,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学校这一届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做好符合实际的高考备考是我们取得XX年高考良好成绩的前提。好在我们年级有一支肯吃苦、能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我们有信心在XX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三、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视野搞好各阶段复习,落实培优、辅中、转差,坚持文理并重、体音美并举、全面备考的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类要求,让不同层次方面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通力合作,奋力拼搏,夺取XX年课改首次高考的胜利。
四、高考指标
(略)
五、工作思路
1、加强管理,健全机构,确保备考工作和谐、科学、有效。
2、实施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目标到班到人(到教师、到学生、到分数),实施动态管理。
3、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教学,分别要求,分别指导,抓重点,促全面。
4、狠抓有效课堂,确保复习备考的有效率。
5、要精细备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精品意识、大局意识;提倡五种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6、优化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
时间:
9月1日——三月中旬
目标:
夯实基础,扫描所有知识点,实现知识系统化。
要求:
1、知识层面上,知识梳理到角,在全面复习巩固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扫除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和理解上的障碍,构建学科知识技能体系;
2、能力培养上,围绕知识点,串点成线,串线成面,使学生在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知识;
3、方法策略上,以学科为单位,按章节单元顺序,以学生手中的教辅资料为蓝本,精选练习题,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培养解题能力。
第二轮复习
时间:3月下旬——4月底
目标:
围绕考点,突破重难点,在强化训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提升。
要求:
1、知识层面上,紧扣主干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能力层面上,采取专题训练方式,在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3、方法策略上,一单元板块为线,以考纲考点为纲,精选典型试题,专题突破重难点。一方面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性的难点往往是考试中的易错点和易淆点,容易变成考试中的失分点,因此要采取比较、辨析的方法解决;个体性的难点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个体理解能力的不同或个体知识缺陷疏漏造成的,这些难点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拦路虎,要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要关注知识的交汇点,综合分析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专题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在学科知识的交汇点上精选典型考题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训练。
就治理班级纪律而言,班主任必须做到有严明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然后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到一个“勤”字:勤下班、勤点人、勤训话、勤跟寝、勤谈心......班主任还要“硬”,要敢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让学生有一种敬畏感。
就班级学风建设而言,那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造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甚至造成一种“明争暗斗”的局面。
(2)、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扎实有效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常规教学中,突出落实,讲求时效性和针对性。各备课组要倡导向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各位教师必须备好学案,真正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第二,加强听评课活动,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做到有听必评,以评促教,教评相长。
第三,加大高考研究力度,把握好高考方向,特别是XX年的高考是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更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考研讨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探索命题趋势,研究命题方向。
第四,严把集体备课关,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分工,有合作。打好学科团结战,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
第五,严把训练落实关。教师必须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和“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训练资料要求精、易、实,并直接应对高考。不求多,但求精;不求难,但求实用,注重时效性。一是读到实处,把早读、晚听、定时抽查背诵效果落到实处。二是练到实处,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提高备考能力的目的。三是查到实处,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经常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不必全批改,但必须全检查,并且必须强化改错。
第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备考质量。讲授课、评讲课、复习课、练习课、自习辅导课等,都必须根据考纲要求精心设计,优化过程,落到应对高考的实处。
第四篇:高考备考方案
高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树立责任感和必胜信心,增强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团结拼搏,务实管理,科学备考,力创佳绩,使我校新一届的高考有新的突破。
二、基本情况
本届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有183名,其中文科生105人(政治61人,历史17人,地理27人);理科生61人(生物44人,化学16人,物理1人),美术生11人,音乐生5人,单考单招1人;本届学生参加龙湖区第一学期期末统考,大多数学科平均分处于区下游。本届学生在高
一、高二时期班风相对稳定,但学风并不好,这预示着我校要夺取2008年高考的胜利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本届高三任课教师共有18人,其中10人为有教高三经验的教师,8人为高二随班跟上来的。年轻教师较多,缺乏教学经验,尤其缺乏高考备考经验,是本届高三教师的一大特点;当然,年轻教师的热情和冲劲如果引导得好,也将会是我校今年备考的一个亮点。
三、具体措施
(一)设立备考领导小组,加强对备考的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要创造良好的备考环境
1、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等处室对高三备考工作要通力协作与大力支持,保证高考备考的各种需要与帮助能及时到位。
2、学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要尽量向高三倾斜,关心师生的生活、学习与身心健康。
3、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宣传气氛,努力塑造备考文化和备考精神,树立师生的信心,鼓足师生的干劲。
4、加强学习。要健全高三教师的学习制度,充分利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年级会议集中学习时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责任感紧迫感,分析教与学的状况,交流经验体会,提高课堂质量,认识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5、要重视集体备课。各个学科以及综合科均设立一个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要定期组织科任一起制定备考计划,研讨备考问题,统一学习内容、复习内容、授课进度,统一安排测试和使用复习资料。提倡每个科组的老师要互相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要提倡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师队伍的状况,每一位高三教师都要有一种笨鸟先飞、以勤补拙的思想和行动,年轻教师尤其须艰苦奋斗。
(三)重视教学管理与考试研究,提高备考质量。
1、精心安排备考进度。
备考是艺术,备考的思路、方法既要紧抓考纲的精神,又要参照市、区教育局的指导,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既要务实,又要创新,2008年的高考备考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07年8月暑假补课到第一学期末;第二阶段从第二学期初到市“一模”;第三阶段从“一模”到“二模”;第四阶段是“二模”到高考前。
第一阶段时间最长,主要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注重知识的专题性、系统性和网络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即抓“双基”训练。此阶段的专题训练量要大,以量变促质变,不能因火候不够而煮成夹生饭。
第二、三阶段,针对市两次模拟试的情况反馈,找准教与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专题训练。此阶段要突出考点、重点、难点、薄弱点,并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能力训练。
第四阶段,侧重查漏补缺与综合性训练,积累解题经验与技巧,浓化高考气氛,加强高考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钻研《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把握备考方向和命题规律。
这是各科教师提高备考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考试大纲》对各考点的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层级要求均作了详细的说明,要反复研读咀嚼,明了07与08考纲的差异,全年级教师都要关注2008年高考方向的变化,及时掌握有关高考的信息,并加强针对性教学。全体教师还要认真做一遍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真切的感受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规律。
3、定期进行统测,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材施教,步步踏实。
① 第一学期共统测四次(07年9月到08年1月,每月一测),第二学期统测四次(预备周;第四周;汕头一模;第九周;二模;十四周)。
② 综合科每周一测(周四下午第三、四两节)
③ 落实英语听力训练每周三次。
4、抓好中层生的辅导,努力培养尖子生。
就我校而言,绝大多数的学生处于或临界于省三B、省三A的录取线,课堂复习要重点关注面向中层生,关注其薄弱科目,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对症下药。在尖子生培养方面,要选好培养对象,从心理辅导和学科辅导两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出货真价实的本科生。
5、强化综合科的备考。
从9月中旬开始,基本上保证文(理)基础每周一测,且反馈迅速,认真吸取教训,努力使我校的综合科在08年的高考中打一个翻身仗。综合科的备考要注意扩大知识的广度,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
6、抓好“术科”的备考。
到目前为止,我校参加图、音术科培训的16位特长生中,已有七位美术、一位音乐共八位学生的术科成绩拿到省线本科录取合格证,使我校的特长生培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在3月分开始有做好规划,各有关课任要对特长生的文化科成绩进行点对点的跟踪辅导,力争这些学生的文化成绩考出更高是水平,增强录取的机会。
7.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备考经验。各学科应在研究信息和外地模拟考试题的基础上,根据考纲和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认真筛选适合我校学生的训练题,提高训练的效果。
(四)强化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1、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常规管理。高三年级不能是一个在纪律、规范上搞特殊的年级,纪律是胜利的保证,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一个班级就很难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因此,各班主任要重视纪律教育,使每一个高三学生都明白纪律的重要性,并都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校纪律等规章制度。
2、班主任、级长、挂级行政要经常到课室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指导和鼓励。
3、利用班会、级会、广播会议等宣传阵地开展复习方法、纪律教育、质量分析等讲座,使学生有所感悟,提高学习效率。
4、恰当开展心理辅导。高三学生时间紧、压力大、焦虑多,其心理情绪容易波动变化。班主任要善于望闻问切,适时给予指导,消除其自负或自卑等消极情绪,保证其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
5、重视体育锻炼。年级、班主任要大力宣传锻炼身体对顺利备考的重要性,为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学校有坚持开设体育课。
(五)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不断调整工作方法。
我们将根据备考过程中以及每次阶段考试、模拟考试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好分析总结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与科学性。
第五篇:2013历史科高考备考心得(推荐)
2013届云浮市高三一模历史科质量分析会学习心得
高一历史
杨强
2013年3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云浮市在郁南西江中学举办的“2013届云浮市高三一模历史科质量分析会”。在一个下午的学习中,我聆听了省内知名学科专家刘老师的精彩报告,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研讨会由云浮市教研室教研员高飞老师主持,其主要内容包括:云浮一模试卷分析、成绩分析、高三教研活动、高一高二备课等,这些丰富的学习内容让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备考和备课方法,也让我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简单地谈谈这次学习后的一点感受。
刘老师首先对云浮一模考试进行了试卷分析。这次云浮一模考试的试题采用了珠海的试题,刘老师也有份参与出题,他首先对这份试卷作了评价。这份试卷的质量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选择题方面,有两道选择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另外在云浮市和珠海市的平均分方面,云浮市平均分为44.7分,珠海市平均分为53.2分,从这里可以看出云浮市在高考备考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跟珠三角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备考方面,刘老师介绍了历史学科模块复习下的专题复习,现在高考复习已经开始进入第二轮复习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新情景新材料,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通过分析解释现象得出本质,找出主线,解答问题。在练习方面,他主张我们要精讲精练,不要进行过多的题海战术。其次,刘老师还对教研活动安排进行了介绍。他主张整个高中的历史教研活动要统筹安排,要纵观整个高中来看,比如高一高二的备课教学就要为高三打好基础,让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连接起来。他还提到了珠海市的做法,就是高一第一学期因为时间较紧,所以有两个专题的内容不讲,期末考试也不考试,留到第二学期才讲,因为珠海市在高一第二学期就进行分科分班学习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有足够的时间来讲完教材的内容。到了高二,要把选修内容结合放进必修内容一起授课,让学生对历史有个宏观把握。最后,刘老师还针对现在高三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回答,比如说要让高三学生尽量地阅读一些原始材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拓展他们的视野,给学生今后的解题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经过学习和思考后,我觉得我们的高三复习,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我们的复习计划更需要注重过基础关和能力关。以下是个人的几点建议:
1、坚守教材阵地,夯实基础知识
学科思维能力的形成概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前提条件。坚定守望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始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冲刺阶段更要强化梳理中外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框架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提高了,记忆负担减轻了,复习效率也提高了。
2、重视能力训练,掌握解题规律
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是提高能力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考试水平的必然要求。
3、关注开放试题,突破解题难点
此次高考备考研讨会,时间紧迫,内容充实,但对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指导意义是巨大的。希望借鉴学习他人的经验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我也深知,我现在还在高一级教学,没有上过高三,还提不出真正有水
平的建议,因为我觉得真正的学习提高还要到实践中去,要上高三,要到高三课堂上去体会总结提高,所以现在就要对自己高规格、严要求,加强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教师学习、也向年轻教师学习„„不断地积累和储备,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锤炼自己、提升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