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时间:2019-05-12 20: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第一篇: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全程支持 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培智学校已经逐年从招收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为主向以招收中重度学生为主,含多重残疾学生。这些智障儿童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存在两方面缺陷:第一、心理年龄低龄化,显现出与正常低龄儿童相一致的“自我中心”现象;第二、具有适应性行为缺陷。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学校生活以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而一年级就是他们社会生活的起点,这些儿童入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缺乏大量的经验准备,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开展。

二、有效开展入学教育的基础

(一)接案咨询,深入了解儿童的发展现状

智障儿童个别差异大,他们接受能力、爱好、兴趣都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一般是无法施测的,很多信息来自于教师在自然状态下对新生进行观察和对家长详细访谈获得。观察与访谈的目的在于分析智障儿童入学适应的不良表现及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等。首先由一年级班主任向儿童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儿童的年龄、兴趣爱好和致病原因和家庭生活环境等信息,并详细记录《接案咨询登记表》、《学生自然情况调查表》。在此基础上,安排专任教师,运用《语言量表》、40项智力筛查测试题、社会适应能力简易评估结果表、运动能力简易评估结果表,对每个孩子语言能力、生活自理、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情感和学习意识等领域进行筛查测试,并分析记录,使一年级的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教学时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二)检核分析智障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的问题

正因为有了前期对智障新生的充分了解与深刻认识,针对智障新生入学后哭闹不止、情绪无常、吵闹着要回家、有的甚至需要父母陪读等现象,我们认为首先应树立学生“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心理意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环境,熟悉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学会与人沟通交往、与人相处,对校园集体生活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会基本的自我管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这种认识,围绕新生入学适应的环境和内容,我们制定了《培智学校中重度智障新生检核表》,表中把新生入学适应的内容,整合为:是否有上学的意愿;能否按按时到校;能否找到自己的班级、座位;能否认识老师和同学;在校园里,能否能和老师、同学打招呼;是否愿意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能否找到男/女厕所;能否找到食堂、宿舍;能否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能否仿写仿画;有没有情绪行为问题等12个项目。其中情绪行为问题具体分为32种,是我们依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智障孩子的各种情绪行为问题总结归纳出来的。每个项目分三种情况检核:“0”为学生完全不会;“1”为在教师或家长协助下完成;“2”为学生会或能掌握。按照这种检核标准,逐个对入学新生进行检核,并根据检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出智障新生在适应校园生活环境方面出现困难的原因。

三、构建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融入校园集体生活,我们以学校为主,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资源,分别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层及家校合作等角度构建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一)制定智障新生入学教育网络目标

入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对一年级新生能力评估和学习需求的分析,依据《IEP课程设臵实验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我们明确了智障新生的入学教育目标:在较短时间内能熟悉校园生活环境,认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学会交往、沟通;能进行基本的自我管理,并且乐于接受学校教育。立足于智障新生的发展需求,入学教育目标以“智障新生适应校园生活”为核心,在内容上注重功能性、生态性及生活化,从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出发,把单元活动主题和教学目标有机整合,逐步细化、分解成四级子目标,为教师开展入学教育,实施校本教学提供依据。安排一段“适应期”,主要让学生认识学校名称、老师和同学、厕所、操场等。从“适应学校、适应自我”两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自我管理技能和与人相处沟通的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爱学校、爱班级、讲礼仪、乐意上学的意识情感。

(二)编写入学教育校本教材,开展入学教育主题活动。

中重度智障学生终将回归社会主流,教给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将来能生存、有发展,是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杜威曾经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微型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教育情况,批判了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需要教育,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这就是生活即教育所蕴涵的真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特殊教育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中重度智障新生校园生活适应性教育内容与校园生活实践融为一体,要使入学教育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

基于以上认识,为系统地开展智障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根据一年级智障新生的特点,从适应校园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按一定逻辑关系排列校园生活中的人、事和活动,内容涉及沟通社交、环境认识、自我管理等多个领域和学科。

教师立足不同的学科特点,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认识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体验校园生活,懂得遵守群体规则,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使他们的行为朝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发展,并且乐于接受学校教育,自然接受从家庭到学校产生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活动环境的变化,达到适应校园生活,热爱校园生活的入学教育目标,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首先让学生认识书包,“我”背着书包,到学校上学,建立“我是小学生”的概念,以此为核心,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书本、文具盒、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各学科立足不同的侧重点可开展参观校园,欣赏《美丽的校园》图画,歌唱、律动表演《上学歌》等活动,引领学生悄然熟悉环境,适应自已的角色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每部分的内容里还包括家庭辅导和温馨提示两个环节,其实质是简单的家庭教育技术指导。

(三)加强家庭、学校联系,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中重度智障新生的校园生活适应性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或家庭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1.认识一致

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相互交流,并就培养细节、方式、方法形成共识,达到教育的一致性,例如:在“我爱上学”入学教育单元,教师教育孩子要按时到校,不迟到,这就需要家长在家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建立“按时到校”的上学意识。为了提高新生家长对智障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共同做好孩子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另一块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编制《家庭教育知识读本》,一方面可以作为新生家长学校的专用教材,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家长进行自学,更好地配合学校老师开展教育教学,让孩子能尽快融入校园环境。

2.要求一致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一年级既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因此教师根据每个智障孩子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入学教育,帮助孩子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在家里,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教育,耐心地鼓励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引领孩子参加社会交往、社区服务等活动,为他们顺利融入生活、适应生活奠定基础。在开展“我是小学生”入学教育内容时,教师在学生认识学习用品后,教学生进行整理书包,要求学生在下课时、放学时要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为了强化训练学生这项技能,家长在家也应紧密配合学校,督促孩子晚上做完作业后,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把自我管理的技能培养落实、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为了能把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每一个单元和环节都能落实在孩子的生活中,汇编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家校联系工作手册》,手册中附上学校的简介,让新生家长能理性认识特殊教育,同时以“共同关注,引领孩子成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新生家长详细了解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及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充分引导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同时以此为家长和教师交流平台,教师可从学校角度出发,登载学校大事、班级大事、班级好人好事,还可登载近期教育重点及家长注意事项,对家长教育孩子进行简单的技术指导,可涉及如何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可对家长为班级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或某个学生的出色表现进行表扬,也可展示学生个人才艺作品等,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成长与进步,充满信心地配合学校做好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和巩固运用。家长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反馈孩子在家里作业情况及进展,也可向教师提出工作建议或意见。例如,在《我爱教师和同学》入学教育中,新生认识老师和同学后,老师会教学生“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学会打招呼,为了让孩子学会灵活运用礼貌用语,教师可在《家校联系工作手册》中,建议家长创设机会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往,体现“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宗旨。家长可就孩子在孩子与人交往沟通中的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反馈,以便教师调整教育策略,有的放矢地加强个别化教育,家校联手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校园生活。

《家校联系工作手册》不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工作手册对初次入学的新生家长帮助很大,给予家长和孩子充分的入学准备。这种交流,可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增强家长对孩子、对学校的信心。

(四)配备协同教师,开展协同教学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源对象已从过去的轻、中度学生而逐步转向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这些学生除了智力低下外,同时还伴有多重残疾,学生个体差异大。刚入学的新生还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表现为哭闹不止、情绪无常、吵闹着要回家、有的甚至需要父母陪读等不适应行为。课堂上仅靠一名教师不能照顾到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学校管理层也关注到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为一年级配备协同教师,开展协同教学。“协同”思想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协同教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工作团队,共同策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时,立足不同的学科和教学需要,分主讲教师和协同教师。主讲教师是执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人员。协同教师则配合主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让每个孩子都能融入在集体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思维,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开展协同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点名活动中,主讲教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名字卡片,使用小夹子挂在树枝上,有的学生因手指精细动作不够协调,不会使用夹子,这时协同教师则手把手地教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松”夹子的动作,再使用夹子把卡片挂起来。协同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每日活动:点名活动、上课、课间、大课间活动、“两操”、排队放学等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践证明,这种师资配备模式,有利于班级管理和教学的稳定,增加了师生接触与交流机会,从而较快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后继教育工作的推进。

(五)加强教师培训,汇编入学教育工作指南

让一年级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参与招生工作,目的是通过详细的观察、访谈、检核、测试,让一年级的教师对所有新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素养篇立足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而提出的专业发展要求、不同教学岗位的职责:①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②培智学校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③一年级科任教师的要求;④协同教师工作职责。新生入学工作篇则从招生业务入手,首先介绍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详细列出招生所用的接案咨询表、自然情况调查表等各种表格,让招生小组人员明确招生流程及业务操作,有效地为教师开展招生工作提供支持与指导。一年级新生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快乐融入,让所有的家长感到欣喜和激动,也让我们的老师体验到成功与收获。

四、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有大量艰巨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并努力做到:1.试用校本教材、不断修订入学教育校本教材。2.调研家长的学习需求,做好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知识及技巧培训。3.扩大教师参与研究的队伍,撰写有关“智障新生适应性”方面的理论性文章、调查报告、课堂评价标准。新形势下的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创造性工程,需要每位特教工作者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以探究者的角度,开创特殊教育新思路,为智障孩子播撒阳光雨露,让他们舒枝展叶,茁壮成长!

第二篇:智障学生_生活适应《认识五官》___教案90

培智二班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五官》 教学对象:启智二班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五官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爱惜自己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2.爱惜自己的器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训练

歌舞《泥娃娃》

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歌曲。锻炼学生的大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示范→跟做→指名做→齐做→进行鼓励

【过渡:泥娃娃有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那么我们有没有呢?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学习五官】

二、新授

〈1〉观察PPT1 师:这是谁?谁知道毛毛这一部分叫做什么? 眼睛(齐读、指名读)

谁能告诉老师,眼睛的作用是什么呢?

观察PPT,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用什么看到的?

回到PPT1,观察毛毛的眼睛在哪里?指出自己的眼睛在哪里。〈2〉师:同学们,这个器官叫做什么?(鼻子)同学们来看看这幅图,小朋友在闻着一朵花,是不是,那么是用什么闻的呢?(鼻子)

嗯,那请同学们说一下,鼻子的作用是什么?

仔细想一下,在中午快吃饭的时候,能闻到饭的香味吗?用什么器官闻到的呢?对就是鼻子,所以鼻子可以闻味道 回到PPT1,观察位置,指一指自己的鼻子在哪里。〈3〉师:同学们,这是毛毛的什么?(嘴巴齐读)

嘴巴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思考一下,嘴巴除了说话还能做什么呢? 回到PPT1,观察位置,指一指自己的嘴巴。

〈4〉同学们看一下毛毛的脸两边有两只什么?谁知道她的名称呢?

耳朵(齐读,指名读)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呢? 观察图片:听声音。

返回PPT1,观察鼻子的位置,指指自己的鼻子在哪里?

小结:我们一起看一下毛毛的脸,器官我们都认识了,那么再一起读一读。

三、巩固复习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那么老师要求大家认真的看,看完后老师有问题来问问大家。{指一指自己的各部位器官}

口令: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哪里?用手指出来。

(2)师:老师觉得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太好了,所以为大家请来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做游戏,好不好? 一起欢迎他:“美羊羊!” 【卡通声音】

美羊羊:“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喜欢我吗?我遇到几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请问大家,我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在哪里呢?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呢。”

四、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我们给自己鼓励一下好不好?

下面老师这边有一个洋娃娃的头,可是她不漂亮不完整对不对?我们一起给她补充完整好不好?

请贴完的学生读出他贴的器官的名称

五、小结

师:带大家一起指一指娃娃,复习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要爱惜自己的器官因为他很重要对不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怎样保护我们的器官。

第三篇: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

引言

1.1 学校生活适应的界定

适应(adaptation)源自于拉丁文“adaptare”,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心理学中的适应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一般指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协调关系。关于适应的概念,国内有多种解释,许峰(2000)从社会心理角度,提出适应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贾晓波(2001)认为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学校生活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学校适应”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刘万伦(2004)认为学校适应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的学业行为、学校参与、情绪和情感、人际等方面的情况。李辉(2006)等人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和学校环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以保证完成学业,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李晓(2009)等将大学新生适应界定为,个体在生活、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产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行为。陈瀛寰(2012)学校适应是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

综合上述观点和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包括学业适应,主要指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内容加深、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学习任务,是否能胜任目前的学习;集体适应,主要指学生是否能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和各种规章制度;师生关系适应,主要指学生是否能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和谐相处;同学关系适应,主要指学生是否能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融洽相处。1.2 学校生活适应的研究现状

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学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方面,而缺少将大学生学习生活适应作为一个长期过程加以研究的尝试。党静萍(2006)从性别、生源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主要教育者及期望,以及学生对于未来的设想等方面对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以上因素均与大学新生的学校生活适应相关。李晓(2009)等认为,大学新生适应与心理应激、人格存在显著相关,人格能够显著预测大学新生适应。王建中(2011)认为,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呈现出城乡差异,在多数适应维度上,城市生源的适应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农村学生的调适状况优于城市生源。从以上关于大学新生学校生活适应的研究来看,大学新生的人口社会因素、人格以及家庭教育都是影响其学校生活适应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贯穿于其整个大学生活的,上述因素是否长期影响大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本研究寄希望于研究一般性环境下,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参照有关“青少年”、“中学生”以及“小学生”长时期学校生活适应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探究现有研究对于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体而言,来自两个层面的因素影响个体因素(包括人口社会因素、人格因素等)和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和学校环境以及认同等)。1.2.1人口社会因素

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是否独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李志(1998)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生活适应上有16项内容存在显著性差异。王连峰(2005)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性别、应对方式、个性等存在显著性相关。张效芳(2014)等人在研究初中生学校生活适应时发现,女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比男生好,独生子女自我接受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在常规、自我接受水平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学生,而年级不影响师生关系等学校适应的具体方面。1.2.2人格因素

此外,学校适应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方向。由于人格特征包含的侧面较多,各个研究者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人格理论出发,研究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陈会昌和张红梅(2007)认为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也影响了学校适应情况,人格建构复杂性高的学生,学业成绩较好,更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毛晋平、何炎芬(2008)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宜人性和外向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存在负相关。徐富明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既有可能在学校适应与身心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也有可能是引起身心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从前人的研究表面,总体来说,大五人格会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从具体的维度来看,大五人格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学校适应的个别因素有特别显著的影响,如外向性对人际适应,谨慎性对学习适应等。1.2.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被认为是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很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存在积极作用。陈君(2003)对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新生学校适应的作用依次是:大学同学、大学教师、家长和过去的朋友。董增云(2007)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各维度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耿宁(2008)提出,亲社会行为在儿童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正常发展中起到积极效果。1.2.4家庭环境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间的关系、家庭关系等。杨青(2000)的研究表明,因受到父母不同程度的关注,独生与否的大学生自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心理适应水平;父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心理适应水平的发展,家庭出身背景对心理适应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张效芳(2014)等人指出,家庭情感温暖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拒绝、过度保护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1.2.5学校环境以及对环境的认知

对学校环境认同并接纳有利于对学校生活的适应。邹泓(1997)研究了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刘万伦(2004)的研究中表明,中小学生的环境适应性发展与学校喜好性有关。张翼(2014)的研究表明,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对青少年学校适应有促进作用,而在学校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和社会差异感对其学校适应有阻碍作用。毕有余(2010)的研究表明,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生都感受和认知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校园文化认同感越强,就越会在校园中产生一种期待合力,激发他们为共同的成长目标而奋发进取,越能促进良好的学校生活适应。因此,研究学校适应和校园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述研究当中,关于中小学生的研究当中,提出人口社会因素、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家庭环境以及对学校的认同对中小学生学校生活适应产生影响的观点,是否在大学生层面仍然成立,仍有待考究。故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究群体聚焦于大学生群体,试图解读大学生群体长期状态下学校生活适应的一般特征和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是否独生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总体状况及学校生活适应各构成因子的适应情况及差异水平。同时,在外在因素层面,选取校园文化认同视角,将其与学校生活适应以及人格的关系加以研究,从理论上全面把握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人格、校园文化认同的各维度水平和相互影响关系。

借鉴现有关于中小学生以及大学新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入戏假设: H1: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在性别、专业、独生与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生源地及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H2: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与人格、校园文化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3:校园文化认同在人格对学校生活适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第四篇: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情况的调查

问卷编号□□□

对大学生在校生活适应情况的调查

你好!首先请原谅我对你的打扰!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校生活,满足在校大学生的身心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我们特地开展了这项调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

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和班级,答案无对错之分,并严格替你保密,请不必有任何顾虑。同学们只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上打“√”,或者在中填上适当内容。最后真诚地感谢你的合作与帮助。

1、你的性别是:A男B女

2、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

3、你的专业科目是:

A文科B理工科 D大四E本科以上 C其他

4、南通大学是你理想中的大学吗?

A是B不是C超出意料

5、你选择南通大学理由是?

A理想B听家人建议

C没有别的选择C不满意 D糊里糊涂就考上了D不知道

6、你对自己现在学习的专业满意吗?A满意B无所谓

7、你已经适应在南通大学的学习生活的节奏和方式了吗?

A已经适应B勉强可以C完全不适应

8、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过规划吗?

A已经有长期的规划B已经有短期规划

9、你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A很满意,事情都在自己计划之中

C一般,偶尔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

10、对于在大学的学习,你会?

A延续高中学习态度和方法

C跟随同学一起学习C正在规划中 D没有 B比较满意D不满意,很有压力 B科学的利用时间学习D用不着多么认真,及格就行

D不寻求帮助

11、在日常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一般会向谁请求帮助?A舍友、班级同学 B老师、辅导员C以前的同学

12、你在班级中担任班委吗?

A现任B曾任C没担任过

13、在班级里,你的个人能力发挥的怎样?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14、在大学期间你是否参加了社团?

A现任B曾任C没参加

15、对于你来说,在大学里面交朋友容易吗?

A很容易 B较容易 C一般D较难E很难

16、你与同学以及老师相处融洽吗?

A很融洽B比较好C一般D差

17、你觉得南通大学周围的物价高吗? E很差

A很高,难接受 B有点高,但能接受C正好D很便宜

18、你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 600元以内B 600元~1000元C 1000元~1500元 D 1500元以上

19、你做过兼职吗?

A在做B曾经做过C有机会的话会去做D没兴趣

19、对于学校安排的暑期社会实践,你的看法:

A很好,有利于锻炼学生B完全没必要,浪费学生时间

20、你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可多选)

A想要锻炼自己,增加经社会经验B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

D在家闲着也是无聊E纯粹应付学校

21、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你有些什么建议和意见? C无所谓 C赚些外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语:答题完毕,再次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第五篇:新战友如何尽快适应军营生活

初入警营面对新环境 新战友如何尽快适应部队生活

新兵战友们:

当嘹亮的军号声随着渐露的晨曦划破天幕,军人紧张的一天又开始了。“起床、洗脸、集合、站队,排队上操场,稍息、立正、昂首挺胸,报告班长”,正如《士兵小唱》中写的那样,从早到晚,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踩着钟点,紧张有序。这种快节奏,反映了军营生活的突出特点。

然而,刚刚从比较松散的地方生活环境走进军营的新战士,往往不能马上在心理和生活上适应这种紧张的军旅生活。如有的对部队有事要报告、吃饭要站队集合、物品摆放要统一、被子也要叠得有棱有角不习惯,对纪律严明、高度统一的部队生活感到不自由;有的对一天到晚搞队列军体训练,体力消耗增大,感到吃不消,产生怕苦怕累、厌倦部队生活的情绪;有的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军营这个陌生的集体,在语言交流、人际关系、饮食起居等方面摸不着头脑,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心事,只好把话闷在心里,从而加重思乡之情,造成情绪低落、孤独。面对身份和环境的巨大改变,许多新兵一下子难以接受。据统计,新兵中大约有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影响你们的成长进步。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新兵在入营初期易出现的一些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

一、适应新环境化解思乡愁

新兵倾诉:

‚我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军人,到了部队后发现,现在要自己叠军被、洗衣服,还要帮厨、打扫卫生。以前妈妈干家务从不让我插手,现在我好想家,好想舒服没人管的日子,真有点后悔参军!‛

原因分析

想家对远离故乡和亲人、初涉警营的新兵来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特别是你们刚到部队不久,参军的兴奋、喜悦和新奇感渐渐消退,而艰苦、严格的新兵训练却日益繁重。初来乍到,战友们之间相处还不太长,还没有建

立起深厚的友谊,人身地不熟,有想家和退避的想法在所难免。想家主要是年轻人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和能力造成的。

专家支招

一、明确自己的问题,树立独立生活意识。你们要这样想:想家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是遇到困难问题时的回避心理或倒退心理反应,可以这样对自己说:“连这一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将来该如何办?”从而树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勇气。

二、尽量发现部队好的地方。可以列一张表,写出部队有趣的一面,并仔细体验自己喜欢的程度。例如,部队严格的纪律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相对艰苦的环境可以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可以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学习其他任何地方都学习不到的东西等等,而这一切都将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找到新的心理支点,转移心理关注中心。心理异常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过度的心理固执,即几乎在每天、每时都在思考自己的“问题”,以致不能随着环境信息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意识中心。想家的人几乎天天都在思考与家有关的事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心理固执。可以这样做:制定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并全力投入进去。如给自己确立远大的目标,决心珍惜部队这一难得的环境锻炼自己,以自己的目标来克服自己想家的问题,就不难走出想家的阴影。

二、严师出高徒好钢靠淬火

新兵倾诉:

‚班长对我有偏见。别人军被也没叠好,他却只批评我;特别是今天,说我齐步走有‘八字脚’,训练间隙还‘单练’了我几回。这不是故意给我难堪嘛!‛

原因分析

班长只批评你军被没叠好有偶然性,但军被没叠好受批评则是必然的;;至于纠正“八字脚”,那是班长职责所系。如果你总是怀疑班长对你有偏见,时常神经“过敏”,就容易形成猜疑心理。

专家支招

一是相信部队带兵之道。部队提倡依法带兵、以情带兵、文明带兵、科学带兵。新训骨干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所以要以积极的心境接触部队,不要轻

意怀疑班长对你有偏见。

二是理解班长的严格要求。班长是“军中之母”,是新兵军旅生活第一引路人,手把手教你站军姿、学走路、唱军歌,只有通过严格的正规化训练,才能帮你实现从普通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

三是学会正确归因。对待批评要正确、客观地分析挨批评的原因,要多从主观上找找内在的问题,切忌不要揪住“只言片语”、“支端末节”想不开、放不下。还要积极地学会换位思考,多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

三、心中有阳光每天都灿烂

新兵倾诉:

‚我在家中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学校中的‚优等生‛,朋友中的‚特长生‛。家人对我寄予厚望,我也指望有所作为。但是到新兵连一个多月了,我没有一项工作比人家出色:整内务,比不过人家;跑5公里,跑不过人家;爬战术,爬不过人家;除了才艺表演,我啥都不行。刚到军营时挺自信的,现在觉得啥也不如别人!‛

原因分析

新兵都喜欢比着干,生怕自己落后于人,这种精神很可贵。但是有的新兵却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压力,感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如别人优秀。也许你在整理内务、军事训练、理论考核中现在还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只要肯付出努力,肯定会一次比一次强,否则总觉得自己在失败笼罩中,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挫折心理。

专家支招

一是调整分解目标。挫折总是和目标连在一起,如果定的目标过高,没有实现,就会使人失望,自尊心受损。所以不妨将目标分解,形成一个层层长高、步步逼近的目标体系,这样就会在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中产生成就感。

二是学会安慰自己。初入军营,你付出了很多努力,效果却并不好,这时应学会自我安慰。应当说,人都各有弱点,但却没有自卑的理由。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要死盯住自己的短处,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要充分考虑到,他人行、自己也能行;自己有缺点、他人也有不足。要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说:“不要怕!定定心!我们已在更好的路上了;不要退缩,发展你的力量吧!”要坚信,一时不可以理解的总是可以理解,暂时办不到的总会办得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有胆量去做事,才会生出无穷的力量。

三是多看名人成长历程。名人的成长历程给人以启迪,在阅读他们成长历程时会悟出很多道理。科学家爱因斯坦三岁才会说话、美国总统林肯出身贫贱、长相丑陋,但他们最后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统一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卑退缩、敢于不断超越自己的结果。

四、扎实打基础方成合格兵

新兵倾诉:

‚入伍前我就看过《DA师》、《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大学生士兵》等电视剧,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是学计算机的,会编程序、制作网页,到部队会有所作为。谁知现在不是踢正步,就是跑步,特别是站军姿,不让动,还要站那么久。部队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了,还练这些干啥?每日‚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感到理想太遥远、太渺茫‛

原因分析

现在新兵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特别是很多大学生也携笔从戎,不少新兵觉得没必要花那么大的精力进行站军姿、踢正步等,特别是队列动作、战术动作,一个动作要反反复复地练,容易产生厌训情绪,这样不利于培养优秀军人必备的自觉、果断、坚韧等优秀意志品质。

专家支招

一是跳出影视作品的影响。不少新兵会觉得现实军营生活不如影视作品描述得精彩有趣,要知道,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后,加以艺术处理的,所以不可处处对比。

二是把新兵训练视为优秀军人的必修课。练好新兵训练科目与掌握高科技知识并不矛盾。比如站军姿有助于培养坚韧性,学条令有助于培养纪律观念,整理内务有助于培养自觉性等。

三是寻找增强训练热情的动力点。多想想自己立下的从军誓言,多想想亲人的嘱托,多想想比武夺冠时胸戴红花的自豪,多想想父母手拿喜报时的激动表情等等,这一切都会给你动力,激励你苦练本领。

四是在良好的新训氛围中受到熏陶。积极参加部队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争当每月的“光荣之星”等,努力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

五、自觉谋转变成才在警营

新兵倾诉:

‚入伍前我是一名地方大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发展选择了投笔从戎。入伍后才发现部队生活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比如,我的班长论年龄或是学历都不如我,但每天我却被他指挥来指挥去;有时我认为部队的一些管理规定不近人情味,但却只能服从,我很郁闷。‛

原因分析

首先是大学生士兵认知理想化与现实工作的落差。入伍往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把部队生活想象的非常“浪漫”。而部队直线加方块的现实生活会使他们很快失去新鲜感,部队严格的管理、艰苦的训练,更让许多大学生士兵一时难以适应。其次大学生士兵普遍具备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更为多元化的表达和实现途径,同时,大学生士兵心理比较敏感,周围人的言行容易“刺伤”他们,有些批评对学历低的士兵并无“威力”,但是对大学生士兵很可能挫伤其自尊心、进取心,大学生士兵处理军营人际关系时出现的困惑皆源于此。

专家支招

一是将民主意识轻放。大学生士兵也应将在大学校园中熏染的民主意识轻放,用适应部队实际的理性心态与周围人相处,建立良好的军营人际关系。观念一变天地宽,大学生应放下民主意识,将自己民主意识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剥离出去,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地融入到部队大家庭中。

二是对心理感受“钝化”。文凭是一种证明,但能证明的东西有限。你们千万不要忘记,有智商不等于有智慧,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学问不等于有教养,有文凭不等于有能力。因为比别的战士多受了两年教育,就自觉得高人一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和浅薄。知识和能力带给战士本人的应该是多做贡献多尽义务,而不是别的什么。大学生士兵应“钝化”心理感受,不敏感于周围人的一两句话,将自己投身到部队建设中去。

三是淡化身份意识。大学生士兵在军营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也因大学生士兵强化身份意识有关。忘记自己的大学生士兵身份,尤其要打碎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淡化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在工作生活中放下架子,摆正位臵,甘当普遍士兵,和战友打成一片,从思想感情上融入集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大学生士兵应该正确看待身边人,感受身边人的进步,学习身边人的长处。在学习中实践,扎扎实实从平凡小事做起,适应部队的各项要求,着眼全局,将自己的理想和命运同国家民族的事业、军队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的实践中享受到个人的快乐。

六、相识是份缘相知见真情

新兵倾诉:

‚入伍后的十几天里,我有时对战友的一些言谈举止看不惯,甚至很反感,战友说我傲慢、自以为是,而我却觉得他们是他们为人做事有问题,结果导致我们的交往总是别别扭扭。‛

原因分析

这种现象对于刚刚走入校门或家门、步入警营的年轻士兵尤为普遍。警营是一个人群高度集结的特殊群体,战友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性格不同、气质相异,还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生活阅历、复杂的个性修养、复杂的待人态度和处事方式。

专家支招

平等相待是前提 战友之间能力有大小,兵龄有长短,职务有高低,但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战友之间由于文化、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有一些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应该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主动交往,帮助他人 多做一些交往的尝试,如多跟战友打招呼、主动交谈,你会发现,交往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同时在工作中、生活上主动帮助他人,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帮助,比如分担痛苦、表示认同和鼓励等,会极大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学会沟通 首先要学会表达。比如自己有心事找战友谈谈,这会赢得战友的信赖,别人也会主动向你交心;其次要学会倾听。专心听别人讲话,是我们给予别人最大的尊重,别人也将以热情和感谢来回报你的真诚;还要学会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可以创造人际交往的奇迹,使自己受到大家的欢迎。

换位思考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彼此间出现矛盾时,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一下对方的心情和感受,会使你理解他人、化解矛盾。

与战友的交往需要一个从适应到融洽的过程。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集体生活中,能否被他人真正接受,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

七、百炼铸成钢磨砺意志坚

新兵倾诉:

‚部队相对封闭的环境、严格的管理和艰苦紧张的军事训练,真让我感到有些吃不消、熬不住,没有任何自由可言,有时真想设法逃避。‛

原因分析:

一是对快节奏的警营生活感到紧张。从搞卫生、整理内务、出操、学习、吃饭、睡觉,大脑时时刻刻都处在“跑”的状态,时刻都在听着下一分钟要干什么,时刻都在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

二是对艰苦的环境、前所未有的军事训练感到心理疲劳,部队物质文化生活虽然丰富,可是冰天雪地里练军姿、走正步,与入伍前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闲暇之余的“随心所欲”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三是对严格的管理感到压力大。部队的管理要求高度统一,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严格的规范,这种约束和限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偏偏必须去做,这会给刚入营的新兵很大的心理压力。

专家支招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要列举一下美军新训的有关情况,大家比较一下。

●强化体能训练力度

为了使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紧张的生活环境,各军兵种都增加了新兵的训练强度。陆军规定新兵每周训练6.5天,每天训练12小时,早上4时30分时起床,午饭在训练场上吃,晚上9时30分睡觉。而空军则每天训练长达16个小时。各军兵种都特别注重强化新兵的体能训练,在基础训练阶段,体能训练达40个小时,占总训练时间的10%,对所训内容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如3600米的长跑及格标准为18分钟,不及格者将遭到淘汰;武装行军通常为6~24公里,时速必须达到7.2公里,达不到要求者必须补训。此外,为了控制新兵的体重和脂肪含量,美军食堂十分讲究新兵食品的种类,甚至连上菜的次序都有具体规定。为了帮助新兵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紧张情绪,美军还通过“压力管理”进行心理辅导,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

●以铁的纪律规范言行

美军规定男兵只准留平头,女兵只准留短发,因此,一些刚入伍的“爱发”青年只好忍痛割爱。在美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一个新兵刚到连队,军士长就命令他到理发室理发。小伙子坐在理发椅子上,望着镜子里一头心爱的长发十分心疼。这时,理发师用和蔼的口气问他:“小伙子,你想保留两耳边的长发吗?”小伙子受宠若惊,连忙答道:“好的,谢谢!”理发师微微一笑,操起剪刀,“嚓嚓”几下,剪掉了小伙子两耳边的长鬓,顺手放进一个信封里,说:“请保留好,做个纪念吧!”。为了保证部队的快反能力,美军还明确规定:酗酒者要受到严肃处理;发现有服用或保存麻醉品者、偷盗者、体检蒙混过关者,则立即予以开除。另外,一些部队还规定:训练中不准看报,不准看电视,不准听广播,不准上网;抽烟的士兵每天只能在指定的地点抽3支烟,违者将给予纪律处分。

●严格淘汰制度

美军建立了严格的新兵淘汰制度,从招募入伍开始即进行严格的选拔,不仅对身高体重有着具体的规定,而且还要进行多个等级的智力测验,要求智力在3级以上的占新兵总额的75%~80%。入伍后,新兵训练中心则经常对新兵所训内容进行严格的考核,达不到标准者不准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每个训练

阶段中连续2次考核不合格者,被要求重新学习或退伍。据统计,陆军新兵训练淘汰率最高年份曾达到8.2%。海军陆战队等作战强度大、执行特殊任务的军兵种,新兵训练的淘汰率更大。

1、生活紧张活泼。我们从一些影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部队生活节奏快,日常管理严。特别是新训期间,处于强化训练阶段,在短短两个月内,大家需要学习基本的生活常识、条令条例、政治理论,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等,任务比较重,需要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和训练上,这会让大家感到比较紧张。但部队生活又是十分活泼的,训练间隙、业余时间,部队将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学唱歌曲,开展体育比赛,举行文艺晚会,组织游戏活动等,官兵之间还会经常谈心交心,大家会在紧张的生活中感受到军营特有的文化氛围。

2、训练苦中有乐。训练是提高军事素质,形成战斗力的主要途径。着眼于遂行各种任务的需要,部队训练坚持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原则。因此,平时训练要求严,强度大。比如,队列训练要反复练习,练瞄准射击一趴就是几个小时,练擒敌要勇于摔打,搞拉练要徒步行走几百里。有人做过统计,三军仪仗队的官兵为了练好正步,平均每人每年要踢破五六双军用皮鞋。从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看,警卫执勤和战备训练任务非常重,警卫工作无间隙、无和平的特点,还要求我们时刻警惕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甚至会面临流血牺牲的考验。但我们训练场上的汗水不会白流,当我们通过训练,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掌握了多门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军事技能,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又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3、纪律要求严格。军人道德组歌中有一首歌叫《严守纪律歌》,歌中唱道:“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我,纪律有无穷的战斗力”。古今中外,凡是能打仗的军队,无一不具有严明的纪律。在军营中,纪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涉及到了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日生活从起床作息到操课娱乐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外出时要请销假,严格遵守群众纪律;节日战备有战备要求,保密方面有保密守则等。另外,各级还根据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及周围环境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部队的纪律虽然是严格的,但与自由并不矛盾,在纪律范围内我们有着充分的自由空间,只有当你出了格,才会受到纪律的惩处。在这方面,部队中有着血的教训,有的同志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目无法纪,不受管束,结果进了劳教所,甚至被判了刑。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要自觉用纪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4、内部秩序正规。正规有序,高度统一,贯穿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

一日生活到战备训练,从营房设施到物品摆放,都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比如起床、操课、吃饭、睡觉等,都要严格按作息时间进行,集体行动,不能各行其事;学习教育、军事训练、文体活动等,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什么时间搞训练,什么时间搞教育,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变通;物品摆放要整齐统一,言行举止要端庄得体等等。为什么有这么多要求呢?因为正规有序,整齐划一,能展示部队的良好风貌,是我军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军多年的建设经验证明,正规出战斗力,有了它,部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统一,有了它,才能促使战斗力的生成。否则,部队就会是一盘散沙,与普遍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最后,祝愿大家顺利、愉快地完成新训任务,用你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去战胜军旅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

下载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入学智障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初一新生:怎样面对全新的中学生活 从小学升入初中,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不少初一新生及家长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

    适应新环境 主题班会 高一主题班会如何适应高中生活

    适应新环境 主题班会 高一主题班会如何适应高中生活 背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他们面临着一种全新的生活。因为,高中的生活在学习,生活,生理,交友,处事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

    高一新生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高一新生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刚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在经过一段兴奋期以后,往往都会出现对高中生活和学习的不适应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很多人把高一前3个月定为高一新生的“......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模版)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摘要:孩上幼儿园以后由于环境的生疏,常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总是哭闹不止,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幼儿园......

    如何让新入园少数民族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何让新入园少数民族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博乐市第一幼儿园 娜仁花 摘要: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尤其是少数民族幼儿由于环境的生疏,常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如饮食减少......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校本课程建构的研究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校本课程建构的研究 时间:2010-12-27 09:32来源:南京市市教研室特教 作者:张慧 点击:274次 【前言】 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有必要先把我校对校本课程的理......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校本课程建构的研究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研究小结 2016-10-13- 李亚军 在相关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全体教师的智慧凝聚下,除了生活适应学科,其他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练习册、感知活动建议、快......

    适应教育新常态,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有感5篇

    《适应教育新常态,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有感 长武县教研室 赵晓东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是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校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