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定稿]

时间:2019-05-12 20: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定稿]》。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定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五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存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1.《识字5》:本课内容有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一根筷子轻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2.《称赞》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在生存上,在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意了。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相反,有的人则总爱挑别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3.《蓝色的树叶》: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4.《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情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故事的动人之

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好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5.《从现在开始》: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限制。人们总在争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间。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本课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央,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存习惯和生存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

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生存的准则。这一准则,应该渗透在我们日常生存、学习和工作之中。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本组课文语文语言特殊柔美,要让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和生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存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二、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46个,会写44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美丽的词语、句子、谚语。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互相当赞的快乐,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有一定感受。

5、从《从现在开始》中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存习惯,要尊重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读通课文。

2、积累优美的语言,并学会运用。

3、让学生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课时安排:

识字五——————2课时

18、称赞———— 2课时

19、蓝色的树叶——2课时 20、纸船和风筝——2课时

21、从现在开始——2课时 语文园地五————2课时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琼山三小 胡赛琼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四课识字课。

识字5将有关冬天的特征的词语用“词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组成韵语,介绍了冬天的气候特点,不畏严寒的三种植物,冬眠及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和三种适合冬天进行锻炼的体育活动。

识字6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表现的是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这些词串组成的韵语,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识字7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文中还配了一首清丽的小诗,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不仅利于巩固前面所学的生字,而且使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材料。

识字8是归类识字。由“包”字与四个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识字效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能仔细观察图画,认识与图画有关的事物,理解字义,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小诗和儿歌。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子的构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难点:借助字形结构记忆字形,借助图和句子理解词义,认识事物。

四、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的生字时应: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在示范。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识字、认物的能力,教学时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调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而学生对于祖国各地的特有风情不是很熟,在学习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对于整个单元的生字,可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试着认读一下,看看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教师还可以演示教具,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快乐识字。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设计了《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孔繁森》五篇主体课文。《要好好学字》讲的是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教育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写字的事;《朱德的扁担》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梅兰芳学艺》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心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孔繁森》讲述了孔繁森收养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练习六》围绕本单元内容,设计了对字词句的拓展练习与巩固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只认不写的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扩词,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能规范的书写生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教育。课时安排:

《要好好学字》—————————2课时

《朱德的扁担》—————————2课时

《梅兰芳学艺》—————————2课时 《大禹治水》———---—————2课时 《孔繁森》———---——————2课时

《练习六》——————————2课时 错题成因分析

1、同音、形近字混淆,如:治和制、带和代、紧和紫等等。

2、句子练习比较薄落,语句不能写通顺,标点、字错的比较多。

3、审题不清,读题习惯不好。

4、个别学生差距太大。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

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禹治水的经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重点:整体感知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重点: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禹治水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

(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指导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剩下的生字。巩固练习。

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

2、口头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三、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指导“伟、雄”的笔顺。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四、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板书: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

典型课例详案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初步了解大禹,知道大禹治水的不易,体会大禹高尚的情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二、三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没有了它,我们将无法生存。(板书:水)

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波涛滚滚而来的时候,水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所到之处一片汪洋,这就是洪水。洪水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

于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与洪水展开了较量。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治理洪水的古代传说。(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去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这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

2、出示第一节,指名读。

3、引读,抓关键词:这滔滔的洪水,一路咆哮,它来到田野,农田被……,它来到村庄,房屋被……,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老百姓们 ……。(相机板书: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4、再指名朗读。

5、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

6、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到这样的情景,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指名读,读好。

2、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指名读二三句)

3、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4、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千辛万苦、千山万水)指名朗读。

5、引导启发想象:他究竟吃了多少苦呢?

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出示第二句话,一起来读。)

6、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于是——指名读第三句话。

7、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又一锹地挖,用斧头一次又一次地劈,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许多座大山劈开,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是多不容易啊!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3、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理解。

4、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体会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

5、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6、朗读这一段。

7、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六、学习生字治、洪、害、姓

1、在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后,结果怎么样了?我们明天再接着来学习。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几个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读。

3、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跟着老师书空。

5、组词。

6、完成习字册。

△单元测试情况分析

1、认识表示天气的符号中,霜和雾的天气符号容易混淆。

2、查字典填表题中,音序和音节还有个别同学分不清,大写字母不熟练。

3、写一写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同音字混淆,尤其是很多没教过的字乱写,只知成语的读音,不知成语的字形。

4、看图写话,错别字太多,部分同学语句不够流利,需要多练习。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七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古诗《登鹳雀楼》让我们知道登鹳雀楼时看到辽阔的景物和诗中蕴含的道理。前两句写景,显示诗人胸襟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青松》这首诗让我们了解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小动物过冬》不仅向我们介绍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在大自然中丹顶鹤是一种美丽高雅的动物,它的特点是嘴长、脖子长、腿长,姿态优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学会33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1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古诗《登鹳雀楼》和《青松》,理解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4、了解动物过冬有关的知识,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教学理念。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多读精讲,注重积累。就低年级而言,朗读和背诵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如绘画、配音、分角色表演朗读、动作表演朗读等)引导儿童在自悟自得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达到入境入情。要力避繁琐、单调、枯燥的技术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在此基础上鼓励儿童多背诵,强化语言积累。一方面要尊重并鼓励儿童说出个人的独特的阅读感受,要鼓励儿童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指导儿童选择好的读物,给儿童创设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的阅读部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四篇课文教学建议都是分两点:

(一)是读书指导。

(二)是写字指导。

以《美丽的丹顶鹤》为例,其教学建议如下:

(一)读书指导。

1、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书姿势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词,教师纠正读音,“传、引、论、仙、滨”是前鼻音,“却”读què,不读qiè。

2、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结合看图,启发想象,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具体描绘了丹顶鹤的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图文对照,认真读课文。整体感之后,再找到写丹顶鹤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的句子,透过“嵌着”、“红宝石”、“逗人喜爱”、“引吭高歌”、“高雅”、“仙鹤”等词语,反复体味文中对丹顶鹤的赞美、喜爱之情。最后,让学生对照图片,用课文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只丹顶鹤,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读第四自然段,要帮学生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1)“黄海之滨”:指黄海边(2)“第二故乡”:指除故乡外生活居住的时间较长的地方。(3)“无忧无虑”:指丹顶鹤生活得自由、安逸。

(二)、写字指导

1、“却、虑”两个字中新的偏旁,一个是“单耳旁”,一个是“虎字头”。教学时让学生边写边记住部首的名称。“虑、度、遥”都是半包围结构,笔画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写正确,写紧凑,写美观。

2、按笔顺描红生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集体备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三篇精读课文。《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云房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造云房子、用云房子、失云房子三个部分。这篇课文通篇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自然界的太阳、小鸟等人格化,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把“云房子”描画得如在眼前,十分逼真,通过对小鸟动作行为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小鸟们的欢乐。课文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整篇文章富有童趣,符合儿童心态,同时也是进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美文。《夕阳真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反映了小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并理解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培养爱观察、会想象的良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这个句式想象说话

四、教学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这种对话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活动中。要指导学生读书,自己必须先认真读书。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以称之为“教学性阅读”,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起码要注意两点:一是目的性和对象性——教师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二是重构性——教师需要从导读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教学论的再加工。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加强认读能力的培养。精神专注地自读自听,认真走好这一步,便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即大体了解课文的中心话题、基本要点和内容梗概。优化阅读教学就是优化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必须努力做到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学习思路、导读思路“四路贯通”;学生自主读书活动、合作交流活动、教师导读活动“三动协调”。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地点:

备课人: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有趣的汉字》

1、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

2、查找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等。体会通过谐音的表达,可以达到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来领会汉字象形、指事和会意等造字方法,显得富有意味,耐人寻味。再比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阅读材料里提供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就汉字的起源来说,她有不同的版本,而这个传说通过介绍仓颉造字的过程反映了汉字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点。在学生们展示不同版本的汉字起源说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来比较一下,传说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而相同之处就是汉字固有的特点。

3、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阅读材料,课本上的字谜不妨让学生先猜一猜,说说猜的过程和想法。有谐音的歇后语不妨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注意把重音落在谐音的音节上,体会表达之妙。而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传说时,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对汉字产生更深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价值,使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爱你,汉字》

1、欣赏汉字穿插避让、勾连呼应、参差错落的结构之美,感受汉字书法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行马,或静如处子或动如矫兔,或闲庭信步或疾风骤雨的万千气象。观看书法家和有书法特长的学生现场挥毫泼墨,让学生们了解到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因为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现实生活里,写错别字、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并不鲜见,活动建议学生们分成小组到社会上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到街道、市场、车站、码头等地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寻找错字、别字和不规范用字,把发现到的个案记录下来。然后,集全班之成果,作一统计,反馈给相关的调查单位,并向有关部门建议,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一同维护汉字的纯洁,为推进社会文明尽一份力。突破措施:

为了开展好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这里提出几个注意点:

从“有趣”走向“可爱”。有关汉字的故事非常丰富,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关于汉字谐音、歇后语等大量素材,如果只满足于材料的罗列与汇集,那么,本次综合性学习就会沦为大拼盘、大杂烩,缺少了深度。整个活动应定位在宏观、历史和审美的维度去观照和策划,让学生通过活动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有大略的了解。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的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从书本走向生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关注和思考。而这些阅读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的是汉字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语言现象用的就是谐音、会意的表达方式,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可以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从自主走向自觉。对如何开展好本次综合性学习,教材里都作了相关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的活动计划,如何结成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等等,教师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以指导者、参与者和建议者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我们要注意到,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时,教材还提出几条延伸性的问题,如怎样又快又好地识记汉字,怎样避免写错别字以及如何区分多音字等等,当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还会生发出一些新的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来研究,把一项阶段性的活动延长,使之结出更多的成果,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支持。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二、单元教学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四篇课文组成。可问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分别是古代名人故事和神话传统故事;《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介绍了古代建筑和古代绘画艺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开展,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对孔子、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5、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干搜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对了解传统及文化的博大精神和热爱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五、教学建议:

1、教学《孔子拜师》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重点思考题目,让学生思考、交流:“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醒学生仔细品读课文,细致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以及课文中重点描写的孔子和老子对话的部分,从课文中找出有哪些具体的语句或事件反映了孔子和老子的崇高品行。

2、《盘古开天地》这一课要求认识的字数量较多,要抓住重点进行指导。初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细致品读,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为学生复述打下基础。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丰富想象。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的神奇、丰富、美好的想象中受到感染。

3、教学《赵州桥》时:(1)课前收集一些赵州桥的资料;也可找其它桥的资料作对比;还可以走一些桥,看一些桥,分别了解它们的特点。(2)学习课文时,根据课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通读一遍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也就是抓住文章的要领。(3)在深入细致学习课文时,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记者招待会、导游介绍、小组合作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最后展开由物及人的联想,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指导学生背诵,还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文中描写的三种姿态的龙,你想象一下还可能有什么姿态的龙?有绘画能力的同学还可以画一画。

4、《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5、这次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一起,充分利用适合学生开展本次活动的资源。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上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但对于制定计划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6、口语交际与习作: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继续。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收获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考虑好打算介绍哪方面的内容,在交流之前尽量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在介绍时,可以建议学生辅以实物或图片资料的展示,以增加表达的效果。最后,还可以留出时间,互相评价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可以从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成果展示得充分不充分等方面进行评价。完成这次习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学生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杨萍孔子拜师

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怎样进行本课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字的指导,可以有机地穿插在课文学习当中,和词语、句子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读音是否准确,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复现,体会生字的用法,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玉佩。另外,“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要求写的12个字,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几个容易写错的字。如,“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笔画。有的字不容易写好,如,“等”字容易写得过长,中间的几横长短也不一样,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示范,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及部件的占位。

四、如何理解重点词句? 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太好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纳闷、佩服、敬重”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试着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运用。“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可以查字典,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文中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以下几个句子对学生加深了解孔子的品行很有帮助,可以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体会。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里,可以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教学时,还可以重点抓住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的方式,体会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

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学生读最后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孔子、老子作一下简单评价。

点。

五、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

这组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材用举例的方式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一起,充分利用适合学生开展本次活动的资源。

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出恰当的建议,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上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如,自主选择活动伙伴,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在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制定一个简单的活动计划,比如,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计划用哪种方式开展活动,以及时间安排。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表,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老师对制定计划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18 盘古开天地

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如何教学本课生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数量较多,要抓住重点进行指导。对课文中的生字,可以先让学生分一分,哪些是已经在生活中认识的字,哪些是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记住它?交流时,可以把几个字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指导。如,“猛、肢、肌、辽、液”都是形声字,声旁和字的读音有一定关系,是比较容易识记的。“丈、宗”可以通过熟字“仗、踪”或组词的方法来识记,“逐”也可以借助认识的汉字如“家”迁移识记。另外,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倒”,可以用组词或说句子的方法体会三声和四声用法的不同。“血”在课文中读四声,不是三声,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要求写的字,教师要抓住难点进行指导。如,“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写字的指导可以与抄写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结合起来。

四、如何教学生复述课文?

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这篇文章,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复述,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刚开始练习时,可以降低要求,就内容和顺序做一些提示。如,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这样就容易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让学生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也可以用给画面配音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复述,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还可以建议学生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赵州桥

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建议学生了解关于桥的一些知识,如,桥有哪些种?世界上著名的桥有哪些?可以通过文字、邮票或图片来获取这些知识。

2.本课要求认的10个字中,“县”字可以结合学生生活识记,“抵”字可以和“低”“底”进行比较识记,“雕”字可以和“准”“堆”“推”等字比较识记。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或句子,在语言环境中多次复现生字,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本课新学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或组词的方法区分它的不同用法。爪(zhǎo):张牙舞爪;爪(zhuǎ):爪子,鸡爪。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多,有14个。要抓住难点进行指导,如,“县”字的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左竖相连;“设”字的右上角,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横”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要把其中的“由”写成“田”;“举”字的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且上短下长;“贵”字上面不是“虫”,不要多写一点。这些易错的部分要提醒学生注意。另外,“参”字下面三撇的占位,“案”字的结构布局,是把字写美观的关键所在,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3.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提出总览全局的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阅读所得。

4.学生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5.课文写赵州桥的雄伟,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在学生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6.课后练习从三个角度,提示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第一个题目,是读背的题目,提示了朗读课文的情感基调──自豪。建议学生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由学生自主选择想背的部分,可以是某些优美的句子,也可以是某个段落。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希望学生背诵的部分提出来跟学生交流,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值得积累的部分。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背某一个部分,相机引导学生欣赏、品评语言的能力。

第二个题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练习。题目的角度比较新颖,也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夸赵州桥,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来夸赵州桥;可以就课文内容夸赵州桥,也可以把自己从课外了解到的有关赵州桥的知识补充进来;还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情绪体验。第三个题目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题目。有着直接的指向:第三自然段写得很生动,就像把龙写活了一样。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抄写下来,积累在自己的语料库里。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抄一抄自己喜欢的句段。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建议学生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欣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也可以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光盘或制作课件。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课文所选画面的内容十分丰富,课文的文字也非常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建议学生对照图画多读几遍课文,特别是作者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非常生动,传神,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

4.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讲解员,对照相应的画面,介绍课文中涉及的人物或场景。

5.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理解某些词语,对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一定影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如,“作坊”是什么意思?(手工业工场)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解决词义;又如,“一乘轿子”是什么意思?(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可以结合观察画面理解。

6.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对照画面,向爸爸妈妈介绍这幅名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有效问题

1、《孔子拜师》一课,如何进行本课识字教学?

2.《盘古开天地》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3、《赵州桥》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有哪些?

4、如何确定《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教学目标?

5、《孔子》一课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

下载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东方之珠》展现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17《我真希望》 教学目标.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珙县珙泉镇中心校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主备人 :唐琴 施教人:____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识字6、课文第22至25课和语文园地6。启蒙时期的儿 童,天真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芙蓉区大同古汉城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试教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胡蓉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

    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阅读第五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怀素写字》《小河与青草》练习6组成。《怀素写字》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五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热爱生命”,共四篇课文,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触摸春天》、《生命生命》和两篇略读课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