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

时间:2019-05-12 20:5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

湖北省阳新县工业园区东山小学

蔡细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类推能力,初步的探究知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教学重点: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特征及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后,工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外贸公司的蒋经理接到一份外贸单子,急需加工

3000套服装。联系甲厂:15天能完成任务。

师:从以上条件,可获取什么信息?甲厂每天加工()

3000÷15=200(套)

1÷15=

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师:200套和都表示甲厂的工作效率,为什么得数好像不同呢?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2、联系乙厂:10天能完成任务,又可获得什么信息?乙厂每天加工()

(说明:导入1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在什么情况下工效用整数来表示;在什么情况下工效用分数来表示。导入2 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工效的两种表示方法,从而为下阶段的独立探究打下基础。)

师:你们说,蒋经理该如何选择呢?

二.探究建模

1.师生共同编题:外贸公司的蒋经理急需加工

3000套服装。甲厂单独完成需15天,乙厂单独完成需10天,两厂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2.估计一下,两厂合作,大约需要几天完成?能说说估计的理由吗?

3.请大家列式计算来验证究竟谁的估计是正确的。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4、板书学生的不同列式,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理解列式理由。

(1)3000÷(3000÷15+3000÷10))=6天

(2)1÷(+)=6天

(说明:过度语蒋经理该如何选择巧妙地引出例题,经历由估计到列式计算的过程,再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达到真正理解列式意思之目的)

5、如果加工的服装增加到6000套,其他条件不变,你们说, 两厂合作需几天完成?(估计学生有两种意见)究竟是6天还是12天,请同学们列式计算得出结论后和同桌交流交流想法。(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工作总量增加,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所以合作所用时间也不变)

6、那工作总量增加到9000套呢,15000套呢?那能不能把具体的量去掉呢?

7、出示题目:外贸公司的蒋经理急需加工一批服装。甲厂单独完成需15天,乙厂单独完成需10天,两厂合作需几天完成?

8,刚才所列的算式中你最欣赏哪一个?(以不变应万变)

9、题目中,在给出或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而把工作总量看作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如:一项工作、一批货物、一份稿件、一条公路等这样的做工问题我们把它称之为“工程问题”(板书课题)。把全部工作总量看作“1”,这是工程问题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9小时完成。

(1)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2)乙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3)甲乙合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4)甲乙合做()小时可以完成。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6小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到甲地需要5小时。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相遇?

3、六(2)班教室做值日,由吴丽斌同学单独完成需小时,由周超 同学单独完成需小时,两人一起做,要多少时间完成?

(练习1是基本工程问题,学生比较容易解答,练习2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拓宽思路,练习3的设计完全是“请君入瓮”,初学工程问题学生总会死套公式,这样选用我们班两位同学作为编题素材,提高了学生解题兴趣,对此类题目的印象也就深刻了)

4、导入部分加一个条件,丙厂也来加入,丙厂单独完成需12天,你们可提出哪些问题?

(1)三个厂合作,需几天完成?

(2)甲厂丙厂合作,几天完成这批服装的一半?

(3)甲厂乙厂合作,3天完成这批服装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

(4)甲厂乙厂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丙单独完成,丙还需几天完成?

四、知识应用

师: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刘老师家要装修房屋,请“帮忙公司”里的其中两人合作完成。“帮忙公司”了解了要完成的工作后,开出如下工作单价、时间表供选择:甲:12天完成,70元/天;乙:15天完成;80元/天;丙:20天完成,50元/天;丁:10天完成;120元/天。请同学们帮助顾老师选择应该请哪两位工人合作这项工作比较合适?并说说理由。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应用题

(工程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来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2.通过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能利用假设法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理解假设不同的数据得出的相同结果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口答下列各题

思考:下面各题研究的是哪三种量的关系?仔细读题,了解每一道题已知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分别写出数量关系式.1.挖一条全长100米的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

3.挖一条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

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几天可以挖完?

二、展示交流

1.学生通过交流展示,总结出工程问题就是探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种量之间的关系。

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例7.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三、关键点拨. 1.阅读与理解:

①从题目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对题意的理解:这道题是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就是公路的总长,工作时间就是修路的时间,工作效率就是每天修的路的长度.如果两队合修,那么工作效率就是两队的工作效率和.②要解决“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工作总量(这条路的总长度)和工作效率和

③如果知道了这两个信息,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分析与解答 ① 我们需要的这两个信息题目中都没有给,怎么办?

② 我们能不能先假设出这条路的长度,再计算呢?可以怎样假设? ③根据各自假设,尝试解答.我假设这条路长 千米

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二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3)展示交流

展示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评价交流各种不同的假设.启发学生思考公路的长度可能是18千米,30千米„„不管公路全长是多少千米,我们都可以把这条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那么,一队和二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 交流板书

(4)观察思考

不同的假设,计算的结果都一样,为什么? 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① 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两个队的工作时间不变,他们每天修路的长度随着公路的总长变化而变化,但是在无论假设公路全长是多少,他们每天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没有变化.(5)回顾与反思 ①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②引导发现不管假设这条路有多长,答案都相同.把这条道路的总长度看做单位”1”,解决问题简便.(6)小结

解决工程问题一般方法

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②工作效率就是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倒数)③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四、进阶练习.

(一)基础练习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6次才能运完,乙车单独运3次才能运完,如果两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二)提高练习

练习九第6题: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20分之1,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30分之1,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练习九第7题: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 B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九第8题: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洪。这个水库有两个泄洪口。只打开A口,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口,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练习九第9题:一共有300棵树.如果我们一队单独种,需要8天,如果我们二队单独种,需要10天,现在两队合种,5天能种完吗?

五、评价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其解答特点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工作时间的倒数”表示.)(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例7.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答: 如果两队合修,5分之36天能修完.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板桥小学 翟世青 2016.10

分数应用题

(工程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来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2.通过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能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工作效率用几分之一表示与用具体数量表示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一)口答下列各题

思考:下面各题研究的是哪三种量的关系?仔细读题,了解每一道题已知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分别写出数量关系式.1.修一条长360米的公路,甲队用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3.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几天可以挖完? 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1/6,几天可以完成?

二、新课探究:

课件出示:例7.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1.阅读与理解:

①从题目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②要解决“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③如果知道了这两个信息,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分析与解答 交流板书

3、回顾与反思

① 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4、小结

解决工程问题一般方法

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②工作效率就是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倒数)③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5、基础练习

(1)、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9小时完成,•(1)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2)乙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3)甲乙合作,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4)甲乙合作,()小时完成任务(2)、独立完成,汇报交流(一生板演)

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6次才能运完,乙车单独运3次才能运完,如果两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

三、变式练习,巩固提升

1、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1/30,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1/20,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2、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运完,乙车单独运6小时运完,现在甲乙两车合运这堆货物的5/6,需要多少小时?

3、张红抄一份稿件,需要5小时抄完,这份稿件已由别人抄了1/3,剩下的交给张红抄,还要用几小时才能抄完?

4、只列式,不计算

修一段沿海公路,甲队单独修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丙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

(1)甲、乙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乙、丙两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这段公路的3/4?(3)甲、乙、丙三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4)甲、乙、丙三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这段公路的9/10?(5)甲修3天后,还剩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没修?

(6)甲、丙合修2天后,还剩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没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 工程问题的特点:

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②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

合作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答: 如果两队合修,5分之36天能修完.

第四篇: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组合图形的面积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2011-11-12

执教者

王冬梅

一、教材内容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75——76页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理念:

数学课的教学应当以注重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探究过程、突出思维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设计理念是:一是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二是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注重学习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亲历数学知识探索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三是以问题为思维训练的源泉,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激活思维。四是以生活为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的题例,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教学难点:割补后找出相应的计算数据解决问题。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偏多,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努力读书,缺少竞争意识与自悟能力。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也较容易被引导,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所以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方法的多样化。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分割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印象深刻,从而使计算方法水到渠成,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实验(演示)教具

图画,图片,教科书,粉笔,教学支持资源

课件,投影,幻灯片

网络资源

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让学生猜一猜(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说一说(面积公式),看一看(给出的图案像什么)

学生在猜,说,看的过程中巩固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在猜一猜,说一说,拼一拼,看一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明确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汇报时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出来,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3、师生总结分割法填补法。

学生合作交流,探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板书并计算面积 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中我真正的转变们了教师的角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解题方法。让他们都有成功的掌握“分割法”和”添补法”这两种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分割图形越简洁,解题方法越简单。与此同时,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们要考虑到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这样做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1,为了巩固新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前面情景导入时几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了一个,剩下的我放在练习里。2设计一个组合图形的草坪,面积大约45平方米。

学生在画图程序中,自己设计出组合图形的图画,并涂上漂亮的颜色。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去。

我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信心百倍,勇于向困难发出挑战。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结收获、小结全课

学习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心得?

学生自由说,畅所欲言

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也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发展。

教 学 过 程 流 程 图

八、教学评价

形成性检测与评价

1、是否能够通过自学、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2、是否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基本图形的面积。

3、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

4、是否能够与老师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5、是否能够倾听他人发言。

6、是否能够理解,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九、教学总结与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本节课是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图形面积计算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境和具体的图形来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情感。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本课一开始我就从谈论生活中的各种组合入手,进而出示七巧板拼图让学生观察得出这些图形都是一些组合图形,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下一步探究组合图形做好铺垫。

2、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组合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每个图形均可分为相应的几个部分。学生在解答中也将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挖掘新奇思路、各自提出有价值的分割方法,让学生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体验成功的愉悦.

3、问题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放手让他们拼图,画图,分割图,并自行解决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拼一拼、画一画,分一分的活动中,初步形成“组合”的概念,从而对“组合图形”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参与,我只是辅助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学生由探究到发现到总结,思维活跃,兴致勃勃。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也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教师语言的精练度,课堂教学时间的掌控、学生操作的方式,以及汇报的形式等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 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p7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p38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p7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p10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p21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p22

7、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p1

8课、p20

9p22

10内容,11、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1;(2)直观检查法 ;(3。、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为教学的重点。p29、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p36

12、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 等诸多方面。p3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p13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p21(同4题)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p23

18、?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p25

19、《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 认知领域 和 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属于认知领域。p2

20、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p14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p49

(1)

(2)

(3);

(4)

(5)

23、教学方法的选择,p27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 ;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自学辅导法。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5、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p14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p18

2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式等。p36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p48

29、教学方法是指(同16)。

30、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 的方法。p24

31、合作学习是指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p38

32、如果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解读问题的性质,可以发现,所谓问题至少含四种成分,即一是 目的 ; 二是 个体已有的知识

;三是 障碍;四是 方法。

33、案例的主题是指 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p48。

34、复习课教学的特点有:(1)?通?,融会贯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2)?理?,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使之?竖成线?、?横成片? ;(3)?补?,对学生学习的缺陷进行弥补,消除疑惑,使学生得到提高。p31

35、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或采取大长方形加三角形面积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减小三角形的方法,这就说明他作了 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p2

36、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的广泛的概念。p9

37、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p19

3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同8)。

39、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 ;二是目标的导向 ;三是评价的激励 ;四是 竞争的促动。

40、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 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p25

41、如果教学的难点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致,教师应采用

学生看得见,摸得着。p29

42、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p27

43、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p22

44、刺激学生学习义务p22

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 设臵悬念或提出思考性问题;简要说明学习该内容的意义与目的等。p28

45、就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自主探索 是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的基础。

46、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的东西,迁移到家庭的日常生活 情境中、社区生活 情境中以及 工作岗位 的情境中。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景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算法多样化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的过程。

4、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和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面提到的是自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

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

5、《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p1—2

6、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7、?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

?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8、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这就是教学目标。(×)

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就是教学目标?。

9、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p36

10、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p48

11、数学课程标准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知识。p2(×)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

12、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如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是以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

13、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14、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15、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教师不仅是小组合作的组织者,还是引导者,参与者,必须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去,参与到学生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去。

16、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

自主学习的本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7、《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18、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体验、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19、?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有些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不能预设的。

20、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不是重点,有些则是重点又是难点。

21、课型以教学任务的特征来划分有: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等。(×)

这是以上课的形式分的,教学任务的特征来划分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课、讲评课、实验课等。

22、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23、提供给小组合作研讨的问题,其难易程度为每一个同学都能独立解决。

(×)

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每一个同学都能独立解决,那还需要什么小组合作呢?

4、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不要教师,相反,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5、作为课程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是相同的。(×)

作为课程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的不同,即前者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在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规律,并通过课程去多方面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26、如果难点的形成是与该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掌握欠扎实或因大多数学生遗忘所致,则应分散知识点,各个击破。p29(×)

应查漏补缺,加强旧知识的复习。

27、问题探究法?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28、在小组合作学习流程中全班交流评价不那么重要。(×)

全班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全班交流评价可使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互相促进。

29、在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上不一定都有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但是必然有非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因为每一堂课上都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师生之间的每次互动,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态度教育的时机。(√)

30、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31、?数学课程生活化?是数学教学要时时联系生活,处处联系生活。(×)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运用与生活。

32、数学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身体活动。(×)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

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三、简答题

1、教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合作学习的技能?p44

⑴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

⑵学会倾听

⑶学会表达

⑷学会收集资料

⑸学会组织

⑹学会反思

2、教学案例应该具备哪些特征?p47

(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

(2)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教师与某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臵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3、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p51

(1)教学定位问题

(2)动态生成问题

(3)

4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教学设计问题 ①反思教学意图是否体现 ②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化 ③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还需优化 ④科学性合理性如何?(4)教学效果问题、自主学习最大的特征就是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体现在学生主体上有,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参与学习目标的提出

〃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5、举例说明数学课程目标各维度间的区别。p2

如,浙教版第八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以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为例:

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则说明 他习得了知识;

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

如果他能够综合利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则

属于问题解决 ;或者说,能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土地面积,则属于问题解决;

如果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过程中,或采用平行四边形的思路,或采用平行四边加、减三角形的方法 , 或采取两个三角形相加,这就说明他作了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

如果学生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时感受到两者的使用价值,或者体验到自己能力的增强,就说明情感与态度目标实现了

6、教学设计的特写有哪些方法?备课时你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哪些?

p15

(1)脱离上下文,独立成行;

(2)放大字型,变换字体;

(3)用符号作标记;

(4)在内容下面画点、圈等;

(5)用彩色作标记、旁批,还可以将教案加以微缩,以便运用时能一目了然。

我在备课中常用的特写方法有……

7、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p26

(1)突出趣味性;

(2)体现方向性;

(3)关注现实性;

(4)关注开放性;

(5)体现不平衡性;

(6)体现高效性;

8、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p23

(1)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练习。

(2)练习材料要难易适度。

(3)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4)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5)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6)要正确掌握对练习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9、举例说明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和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

p3略

10、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p7

一是课前自问自答;

二是课前了解;

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11、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p18(基本要求)

(1)内容全面;

(2)层次分明;

(3)要求适度;

(4)具体可测;

(5)因材而设。

1水平;

1问题展开练习。、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p22 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③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④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⑤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30 ①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 ②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 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

⑤ 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⑥ 练习的份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

⑦ 练习设计要有弹性,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⑧ 练习设计中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4、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p7

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

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

15、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p39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6、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p22

①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

③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④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尽可能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的问题。

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过易不利学生思考,学生感到乏味;过难则学生无法回答。要提一些经过学生想一想能够回答的问题。

⑥提问后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可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启发诱导他,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能讽刺挖苦。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7、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p25

(1)精选探究材料;

(2)注重教师的引导;

(3)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4)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18、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p30

①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课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③ 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④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⑤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19、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p3

20、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p10—12

(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

(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

(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修改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所谓?更换?,就是把不适合学生与教师自身特点的素材更换为适合的素材。

所谓?增删?,就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适当增加延伸一些内容,或删除机械重复太多的、难度过大的又不会影响课程标准落实的一些素材

所谓?归并? ,归并学习内容。

所谓?修改?,把教材中欠合理之处加以修改。

(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21、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p15

(1)科学性;

(2)针对性;

(3)实用性;

(4)主体性;

(5)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22、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p24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进一步是提出问题。出示的尝试题一般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例如,课本例题:一个商店运进 4 箱热水瓶,每箱是 12 个。每个热水器 6 元,一共可以卖给多少元?

尝试题:文具店有 20 盒乒乓球,每盒 6 个。每个乒乓球卖 2 角,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新课伊始,教师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指出:这堂课学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提出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大部分学生摇头时,转入第二步。第二步:自学课本。阅读课本前,教师可提一些引导性的思考题。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提: ① 分母不同怎么办? ② 为什么要通分? 当大部分学生自学了课本找到了解决尝试题的办法时,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

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

23、简述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p49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4p29

2(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难点的形成一般有几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举一个例子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同第22题)

26、强调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原因有哪些?p49(新课程教学设计)红色封面

27p27(同上)

28、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哪些特征?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简述自主活动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p28—29

自主发展,构建动场

角色确认,自主探究

活动构建,自主评价

自主反思,活动延伸

29、简述练习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p29

① 基本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口算技能、公式记忆、数量关系的理解等为主。

② 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地宣布本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③ 检查复习新授课的知识。一般采用板演练习,能及时发现问题,信息得到反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调控。

④ 课堂练习。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一般设计专项练习、针对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几个层次的练习。

⑤ 作业评价。包括练习评价,贯穿在每个层次的练习中。

30、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方面有哪些?

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是:①参与和过程;②平等与合作;③鼓励创新。

31、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p41

1、组织形式不到位

2、合作程度不到位

3、评价机制不到位

32、复习课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p31

① 同一材料合理地用不同形式呈现,用不同例子讲解,以使学生产生新异感,并有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仔细研究某一现象,便于全面理解。

② 复习不是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练习应练在重难点之处,练在学生掌握薄弱、疑惑之处。

③ 复习不是原地踏步,作同一水平的循环,而应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

④ 练习要体现?广度?、?坡度?、?深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思维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练习应引申,深化综合贯通,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迁移能力。

33、简述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要素。p35(红色)

问题生成 主动探究

成果交流、反馈延伸

34、简述活动建构教学策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师生角色的再定位

(2)要注意开放、民主、实效的体现

(3)问题要具有思考性、趣味性、生活性

35、情境体验具有哪些特征?p92(红)

一是强调以?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情境功能最突出的一点即引导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

二是强调以?情感?作为起点。情感因素是情境体验的首要因素。

三是强调对师生生命性的关照。?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强调师生生命性的关照。

四是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构建。

五是强调教与学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

四、论述题

1、学生自主学习要不要教师?如果要请说明理由以及指出教师应做些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当然要教师引导和参与了。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自主学习最大的特征就是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体现在学生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在参与意向方面,学习者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二是在学习策略方面,学习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思考策略,乐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三是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来源于自身,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在自我调节方面,学习者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变化。

目前,有些教师有个错误的认识,即只要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认识到,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施,即:一是兴趣的引领;二是目标的导向;三是评价的激励;四是竞争的促动。

其次,要注意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2、教师为什么要写教学反思?p50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意义是什么?

3、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p42

什么是小组合作.现流行小组合作的现状

策略

4、论述?探究?与?讲授?。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什么是讲授?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困惑,想要明白而弄不明白,想说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教师以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去开导、启发、点拨,这就是讲授。

我们的课堂既需要学生的探究活动,也需要教师的讲授,我们要针对教学的对象(学生的水平、学习材料的情况)来决定是设计探究活动,还是讲授活动。当然,很多时候探究和讲授的相互渗透的,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讲授,要有效探究活动也需要教师的讲授;同样,教师的讲授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独立探究的能力。

5、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p9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

教师应把教材作为样板

教师应把数学思想作为主线

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内容重组教材

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重组教材

6、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p25—28(红)

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而作为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

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

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

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

7、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习?p38—39

(1)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

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利鱼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品质;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8、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p81(红)

一是应当明确、具体可感;

二是应当具有思考价值;

三是要关注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是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

9、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p50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他人)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什么p51

(3)如何反思p53

10、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p88—89(红)

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向学生提供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五、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正确的呢?

关系。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p25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

b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

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2、案例描述: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思考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p51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练习,但是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理。

从上面的两个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缺少吸引学生的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教材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很好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了。

不少专家指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甚至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时教师的业务权利?。因此,在第二个教学情景中,老师进行了大胆的 替换改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3、案例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3×3=9(人)。

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

生3:派5辆面包车。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师:也可以!

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臵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人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求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只要求能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要求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过于追求算法多样化,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每种算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仅仅停留在横向的比较层面上。而现在一般强调的算法要优化,实质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纵向地、深入地发展,同时算法的优化也有利于更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本课?寻求租车的多种方案?的目标。因为优化的方法往往是已经公认的、适合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方法,学生只有在掌握优化方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完成熟练的技能。

4、案例描述:

下载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教学案例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遵义县第二小学田建华摘要: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组织、设计教学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工程问题 --------教学设计 武安市康二城中心学校付继平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6、8、9题......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时间的倒数看作工作效率从而计算得出工作时间的道理; 2、 通过看书自学提高学生的理解......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42页例7 【学习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能灵活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准备题练习,帮助学生回忆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完成这个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 3、会正确......

    重叠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一、 课前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和你们的交流,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咱们班的同学既聪明又勇敢,这节课老师就要来验证一下了,准备好了吗?不错!同学们都......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本站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也谈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大全)

    a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折扣》诸暨市安华镇小楼彩丽教学内容:浙江省编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小节《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二教时(教材第45---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