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摘要:针对选修课教学面临的主要困惑: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或仅流于形式,本课设计为将“以学论教”和“以教导学”的新课改理念辩证统一,侧重专题探讨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实现拓展课外阅读、积淀语文素养并强调自主阅读与探究,读写并举。关键词:人物传记 选修课 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一、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本课出自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现在选修课教学面临的主要困惑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选修课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实效性。为了避免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或仅流于形式,本课设计为将“以学论教”和“以教导学”的新课改理念辩证统一,则重专题探讨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实现拓展课外阅读、积淀语文素养并强调自主阅读与探究,读写并举。变“初步了解”为“深入探究”,变“整体把握”为“具体研讨”,变“纵向联系”为“横向整合”。
2、学情分析:本课是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第四篇课文,经过前三课的教学,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知识积淀,我尝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代之以“前课、正课、后课”相结合,以及文本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选修课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训练,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内化传记人物的人格精神,拓展阅读,积淀语文素养”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阅读评传类传记作品,培养迅速把握文章核心信息的能力。(2)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3)体会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以突显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前课”中引导学生探究式、批注式阅读,在“正课”中通过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探究,在“后课”中通过写读书笔记、读书报告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绝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评传的特点及核心信息的把握;肖像描写以突显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把握。
四、教学策略: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读书报告会、多媒体手段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播放《第五交响曲》片段)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创作的作品吗?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楷模——贝多芬,希望他的事迹能为大家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二)、“前课”:(课堂以学生自读、探究、梳理为主,教师只做指导性提示)
1、学生自读课文,对传主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
(1)贝多芬的最初20年。(2)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创作。(3)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八交响曲的创作。(4)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第九交响曲的创作。(5)作者的评价。
2、提示学生思考:贝多芬在其一生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挫折?(学生分组探究)贫困的出生、严厉的父亲、艰苦的学习、双耳失聪、爱情破灭、贫病交加、无情意的侄子
3、教师设置问题:假如是你身处这样的境地,你会有怎样的选择?贝多芬的选择是怎样的?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说贝多芬“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在本部分中,用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明确:贝多芬的一生是极其痛苦不幸的,然而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找欢乐,在创造欢乐。他的作品主题却充满了欢乐。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但他却把讴歌欢乐作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4、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的评论并加以品味。
明确:评传的特点就是史述与评论紧密结合,它偏重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这些评价紧紧围绕贝多芬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创作背景,揭示了贝多芬伟大的人生意义,其作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精神财富,深化了主题。
5、思考:贝多芬的经历对于当下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明确:苦难是上天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在困难面前要勇往直前,勇于追求快乐、追求理想,阳光就在风雨后。
(三)、“正课”(提示学生“批注式”阅读)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对传主的肖像描写,思考抓住了传主的那些特征,勾画出关键词,并在原文作批注。(在本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批注充分发言,教师将课堂充分让位于学生,给其时间、机会,让学生在发言交流中产生碰撞,激发学生思考的火花。)
2、以课文第一段为主要批注点:
身材:短小臃肿,外表结实,运动家般的骨骼(强健,旺盛的生命力)脸色:土红到黄黄的(病态)额角:隆起而宽广
头发:浓密而逆立(不修边幅、倔强不屈)眼神:威力而有犷野的光(孤僻冷峻)鼻子: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 牙床:结实得厉害 嘴巴:细腻而下唇前突 表情:忧郁,哀伤
明确:作者细致地雕刻了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尽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和气质。第一段统领全文,刻画了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慑的艺术家形象:特异的相貌,大师的风范。从这肖像描写可以看出贝多芬性格倔强,意志坚定、外表强悍有力、内心慈悲善良,这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战胜悲苦的资本。
3、学生自行批注第七、十七、三十二段中相关的贝多芬肖像描写部分文字,并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征、刻画出人物特有的精神气质,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
(四)“后课”(在教师的定期指导下,学生预先在课外阅读书目,并提交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继而由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学生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朗读,让学生进行交流。)
1、教师提供书目:《托尔斯泰传》、《霍金传》、《海伦凯勒自传》(有余力的学生可自行添加书目)
2、学生定时阅读、及时反馈心得,提交读书报告。
3、教师择优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学生开展读书报告会,形成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七、作业设计
1、阅读教师提供的书目,写一篇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为你最熟悉的人写一篇简单的评传,要求:运用肖像描写表现其精神面貌、性格特点;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对重要事件进行评述;不少于800字。
参考文献:
1、王欣美 《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师范大学 2008年
2、曲阜师大中文系 曲明《选修课别“选而不修”》 中国教育报 2000年
3、夏雪梅 崔允漷 《学校实施课程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第二篇:《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筛选传主的重大事件与品质,并做出正确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并对传主做出正确评价。
2、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挫折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作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1)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奇闻轶事。
(2)聆听名曲《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等。
(3)“罗曼•罗兰”的相关资料。
2、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找出贝多芬肖像描写部分,理解作者评述。
(2)贝多芬的家庭条件。
(3)贝多芬的教育情况。
(4)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
(5)贝多芬的作品。
(6)贝多芬的身体情况。
(7)《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
(8)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教法学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音频、视频、文档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学生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中国达人秀》。(视频)
“残缺也可以创造完美”是马丽翟孝伟对待不幸命运的态度,从此我们记住了这一对完美的组合。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他生命的长度、高度和亮度。贝多芬更是如此,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他发出了不屈的呐喊:扼住命运的咽喉。(ppt)作者罗曼罗兰(ppt)饱含着深情和对真理的追求,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呢?一起走进《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ppt)。(4分钟)
二、解读文本(这篇人物传记,篇幅很长,考验我们同学能力的严峻时刻已经来
临了。下面大家以组为单位,成立人物访谈栏目组,根据课本提供资料进行一次人物专访,让大家多角度了解贝多芬。)
(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分组讨论,设计好问题和答案。(5分钟)
(提示: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是以一定的顺序(一般是时间)介绍人物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从事件入手,抓住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经历。)
(二)人物访谈活动,多角度了解贝多芬。(每两组一个角度,设计问题,筛选信息,以记者问罗曼罗兰答的形式进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活动展示12分钟)
(三)方法小结:(根据学生提问和回答及板书引导学生总结。3分钟)
1、概括人物主要事迹。(ppt.)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注意结合文本、联系现实)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链接高考文档,展示模拟题及设题形式)
分析本文:(8分钟)
【记叙顺序及主要事件】(ppt)
1、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具体事件】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ppt)
(1)贫穷的出生。(P69)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
(3)早年丧母。(P69)
(4)失聪的双耳。(P71,P78)
(5)破灭的爱情。(P72,P75)
(6)重病缠身的身体。(P71)
(7)无情义的侄子。(P80)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创作音乐。)
【具体成就】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ppt)
《七重奏》
《第一交响曲》
《第二交响乐》
《月光曲》
《英雄交响乐》
《第五交响乐》
《第四交响乐》
《田园交响乐》
《第七交响曲》
《第八交响乐》
《第九交响曲“合唱”》
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欢乐)(播放音乐:《第九交响曲》)说出自己的感受。(展示3人,教师给予积极评价)
(四)、【主题挖掘、个性化解读、拓展延伸】那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筛选信息,分析,写下来,展示)(8分钟)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放眼现实生活,我们身边也不乏像贝多芬一样的人,如史铁生、半丁、霍金、杨光、马利、翟孝伟等等,他们无一不是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在磨难中奋起,不屈不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再回想寒窗苦读十几年所走的路,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上或是人际交际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三、作业
抒写心灵感悟:一次用心的阅读,是一次生命质量的提升。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请大家以《贝多芬,我想对你说„„》为题,抒写出你的真实感悟。
第三篇:《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过程与方法:
1.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学习理解本课抓住传主一生重要事件进行评述的写作方式。
2.体会作者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3.尝试写作简单的评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2.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教学设想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作品;或者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学生整理资料,讲述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
(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4)贝多芬的作品(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6)《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
(7)找出贝多芬肖像描写部分,理解作者评述。
2.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二、课堂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音乐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浓重的英雄氛围。课堂教学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鲁迅、毛泽东的传记,体会到诗人以诗言志,小说家用故事表达对人生社会的体验,领袖则以睿智的哲思、对旧制度的批判启迪人们奋然前行,而音乐家则通过音乐作品诠释人生,阐释对命运的思考。
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片段。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创作的一首乐曲吗?这首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它究竟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的精神?
二、讲解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的画像,这就是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创作于1804—1808(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充满活力,又“热望未来”的作品,全曲分四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其中第一主题曲大提琴和中提琴表达那种平静的温柔,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3.快板,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这个乐章的结尾,整个乐队似乎都精疲力尽地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鼓声在激动不安的背景上,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随着不安定气氛的渐强,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冲破乌云。突然,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昂首阔步地迈进了末乐章。4.快板,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终曲尾声很长,最后命运主题以强大的威力在光辉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个小节,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
作品表现了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最后命运以强大的威力战胜黑暗困苦走向光明,表现出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我们可以从罗曼·罗兰写作的《贝多芬传》中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三、简单介绍罗曼·罗兰及译者傅雷的基本情况。
四、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泛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列出提纲梗概。
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1.(1—4)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2.(5—24)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4.(34—66)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5.(67—70)作者的诗意化评价。第二课时
一、完成“思考与探究”的第二题。
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几处关于对传主肖像的描写,体会这些写法的技巧与特色。关键是思考如何在肖像刻画中抓特征,突出人物特有的精神气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师生讨论分析。2.明确:
(1)如开头第一段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于里于斯·裴奈狄脱说他无异“李尔王”。
描写贝多芬的外貌时,罗兰基本上是透过人物外在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来展示贝多芬的性格和内心。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罗兰细致地雕刻着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着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着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自我。在作了静态而不失深刻的描写后,罗兰接着去表现贝多芬动态的面部神情,那不惯于欢笑的笑容,忧郁的神色,突然间的变化,并把他与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相比,说明他的内心是极其的狂乱激动。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惊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
(2)课文17小节:这时代史丹霍塞替他画的肖像,把他当时的面目表现得相当准确。这一幅像之于贝多芬以后的肖像,无异葛冷的拿破仑肖像之于别的拿破仑像,那张严峻的脸,活现出波那帕脱充满着野心的火焰。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青,似乎不到他的年纪,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己的力量。
这是贝多芬年轻时的一幅肖像,此时的贝多芬尚未经受苦难的折磨,因此“僵直的头颈”“睥睨一切”的目光,都生动刻画出贝多芬的自信。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3)课文32小节: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着,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式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肖像,他受着独立战争的鼓动,对于民族的独立,他有着坚定的意志,狮子般的脸,紧咬着的牙床,都能体现出来。
二、完成“思考与探究”第一题。1.师生讨论分析。2.明确:
从贝多芬的苦难经历中理解:艺术可以给不幸的人带来生活的欢乐,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磨,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从事于讴歌欢乐,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
在内容方面,这篇传记不但写出传主的事迹,还有很深的哲理思考,比如,对人生意义、对苦难、对命运的思考等等。相对于现今我们生活的和平年代,你们都没有太艰难困苦的阅历,很难设想像贝多芬那种悲剧性的人生,传记中所写的那些遭遇毕竟离你们非常遥远。我们要从贝多芬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这句话,探讨其中的多层含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从中体悟人生本来就是艰苦的,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要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那就难免在艰难中磋跌,就要有坚忍奋斗的大勇精神。胜利、成功属于不屈的奋斗的人。
三、完成“思考与探究”第三题
评传的特点是史述与评论紧密结合。这篇传记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时,经常引用传主的书信、自述以及朋友的回忆录等材料,把作者本人的情感与评价自然地融入历史叙事中。试举其中某一段落细加分析。
1.师生讨论分析。2.明确:
如课文67—70小节,文中引用的舒芒与贝多芬密友的评论及作者本人的情感与评价水乳交融地结合,深刻而真实地再现了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仿佛听到那征服自然的、荷马史诗般壮观的交响乐再次奏起,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刚毅、执著、坚强的贝多芬在《欢乐颂》中向我们走来,他高尚的人格与魅力,他不屈于命运“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的奋斗精神,得到升华,得到永生。
史述与评论的结合,传主的书信、回忆等材料的恰当运用,能够使传记更加真实生动、深刻感人,这篇课文在这点上无疑是优秀范例,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学习。第三课时
一、精读课文(53—61)小节,思考: 1.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什么?
2.怎样理解“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以及“他踌躇了一生”这几个句子?
3.《第九交响曲》在艺术上是如何创新的? 分组讨论后明确:
1.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歌颂欢乐。
2.歌颂欢乐是贝多芬毕生的追求,贝多芬想把这个主题放在某一大作品的结局,一直至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也还没拿定主意是否放在《第九交响曲》中。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3.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乐器演奏的基础上首次引进合唱,用歌颂欢乐的合唱掀起高潮,人们和乐队的巧妙结合,使《第九交响曲》获得了辉煌的效果。引进合唱,开交响曲创作之先河,这是贝多芬对交响曲极大的贡献。
二、研读课文第57小节,思考:
1.在《第九交响曲》中,作者对欢乐的追求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
讨论后明确:作者对欢乐的追求是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形式的变化体现的。《第九交响曲》经历了和平柔美—坚强刚毅—激情澎湃的情感变化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①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忽然一片静默;②接着“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③主题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④“欢乐”抓住了生命,征服了痛苦;⑤沸腾的乐章回溯贝多芬一生的经历;⑥整个人类拥抱着欢乐,音乐激情到达高潮,感情到达高潮,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2.如何理解“‘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他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泪下’”?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描写中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巨大的感染力。
三、感悟理解,赏析交流
在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可以从以下方面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进行赏析交流:
1.你最喜欢的段落; 2.你最喜欢的句子; 3.你受到的教益、启示; 4.其他方面。
四、再次播放《第九交响曲》,学生默读课文,细细体会交响曲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欢乐的情感。第四课时
写作练习:参考肖复兴对贝多芬音乐的赏析,写出你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或你熟悉的其他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感悟理解。(约400字左右)第五课时
写作练习:为你最敬佩、最熟悉的人写一则简单的评传。写作要求:
1.通过传主的肖像描写表现其精神面貌。
2.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作。3.能抓住传主一生重要事件进行评述。4.不少于700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四篇:人教版选修:《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品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人物传记的阅读兴趣,人教版选修:《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人格魅力,学习贝多芬那种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教育学生树立在困境中决不低头,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第四课,这本书训练的重点是阅读和鉴赏中外名人传记。
2、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能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他们思维活跃,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能够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所以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定位为:
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对他的评价。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和方法:
(1)了解评传的特点,学会阅读评传类传记作品,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2)掌握作者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大无畏精神,教育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不低头,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信念。
4、教学重点、难点:
(1)评传的特点:史述和评论相结合。
(2)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凸显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6、教学准备:
(1)上网查阅有关贝多芬的教学资料,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搜索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
按照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遵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通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凿壁偷光,匡衡才成为学者;呑毡饮雪,苏武才完成使命;卧薪尝胆,勾践才成就帝业。很多时候,磨难和痛苦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弱者磨损意志,让强者成就伟大。今天,我们把阅读的视角转向欧洲,去拜访一位天才的音乐家--贝多芬,去听一听他那摄人心魄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板书: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讲解文体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人物传记阅读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设题方式如下:
【课件展示】: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主人公的?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针对这些题型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本文:
①阅读全文,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
②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③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④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按照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本阅读。)
三、文本学习
(一)整体感知,筛选关键信息。
1、提问: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大家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贝多芬的?
【课件展示】全文共70小节,介绍了以下内容:
外貌特征、出生背景、童年回忆、爱情经历、亲情体会、身体素质、物质生活、创作成果
2、播放视频(贝多芬简介),加深理解,读后感《人教版选修:《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二)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把握人物的品质特征。
1、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提问:课文哪一段主要描写贝多芬的肖像?(明确:课文第1段。)
2、找生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肖像描写抓住了哪些特征?
【课件展示】
身材:短小臃肿,外表结实,运动家般的骨骼(强健,旺盛的生命力)
脸色:土红到黄黄的(病态)
额角:隆起而宽广
头发:浓密而逆立(不修边幅、倔强不屈)眼神:威力而有犷野的光(孤僻冷峻)
鼻子: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
牙床:结实得厉害
嘴巴:细腻而下唇前突
表情:忧郁,哀伤
明确: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作者细致地雕刻了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尽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和气质。
第一段独立成段,统领全文,刻画了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慑的艺术家形象:特异的相貌,大师的风范。
3、提问:除了第一段的肖像描写,还有哪些地方有肖像描写?
(明确:课文第7段。描绘的是贝多芬年轻时的一幅肖像,“僵直的头颈”、“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
4、思考:“睥睨一切”说明了什么?(高傲、自信)
5、外表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他的内心也是如此吗?(不是,内心是忧郁内向的。慈悲的)
6、哪句话体现了他慈悲的情怀?
(明确:他在给朋友韦该勒的信中表达了慈悲的情怀:“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消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这多美妙。”他觉得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幸福、很高兴、很美妙的事情。
“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由此,我们又看到了猛狮的另一面:温柔平和,善良慈悲。)
7、从这些肖像描写可以看出贝多芬怎样的性格和气质?
(明确:性格倔强,意志坚定、外表强悍有力、内心慈悲善良,这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战胜悲苦的资本。)
(三)讨论探究,概括人物事迹。
1、分组讨论: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哪些磨难和挫折呢?
提示三个方面:物质生活条件、身体健康状况、爱情亲情体验
2、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讨论交流。
3、下面我们一起听听讨论的结果:(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课件展示】贝多芬的苦难:
物质生活窘迫
身体残疾多病、精神孤独无依
(四)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品质特征。
1、贝多芬不是命运的宠儿,他的一生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些苦难落到我们身上,会怎样?
(明确:逃避/酗酒/面对……如果出生贫穷,有人可能会埋怨:我怎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母;如果身体有残疾,有人可能会悲伤,甚至自暴自弃;面对困境,弱者的选择往往让人失望,强者的选择才会让人敬仰。)
2、在这苦难的深渊里,贝多芬是如何选择的?(大家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3、这是来自灵魂的呐喊,贝多芬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
(创作音乐。)
4、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哪些乐曲?在乐曲里,他竭力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月光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明确:欢乐。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这是他毕生的计划。能让他战胜苦难、面对凄苦、追求欢乐的是一种“力”,是创造的“力”,克服人生苦难的“力”,与命运抗争的“力”,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5、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用灵魂创作音乐的天才;对侄子像儿子一样的慈善家;世界没有给他欢乐,却创作欢乐给予世界的大师;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是战胜了平庸和痛苦的英雄。)
6、在贝多芬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五)介绍评论的特点
1、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
(明确:课文的结尾,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份额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2、怎样理解“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的含义?(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找生回答。)
(明确:在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贝多芬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幸福、对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条件不好,他的作品却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像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课文中还有很多,理解这样的关键句子,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重要的帮助。)
3、介绍评论的特点:史述和评论相结合。
(明确:本文区别于其它人物传记的特点就是:史述和评论相结合。这是人物传记的另一种形式,作者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时,插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评价。这些评论,不仅使人物传记内容更加真实生动还深化了传记的主题。)
四、延伸拓展,走近生活。
1思考:我们总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其实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大家想一想,除了贝多芬,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像贝多芬那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也取得了成功?
学生自由发言:古代的:凿壁偷光的匡衡、卧薪尝胆的勾践、“史圣”司马迁
外国的:保尔、霍金、海伦•凯勒……
中国的:邰丽华、张海迪、半丁、杨光……
2、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所熟悉的人。这些人物都很了不起!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迪?
【课件展示】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懂得了:
出身卑微,如果努力奋斗,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身体残疾,如果意志坚定,也能到达成功彼岸;
身处逆境,如果顽强拼搏,也能创造人生辉煌。
五、课堂总结
三日不眠,才有名画《日出》震惊画坛;十年辛酸,才有名著《红楼》震惊文坛;一生苦难,才有名曲《命运》震惊乐坛。下面我们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欢乐情感,汲取精神的力量。(播放《命运交响曲》)
同学们,那雄壮的、荷马史诗般的交响乐正在奏响,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刚毅、执著、坚强的贝多芬在乐曲中向我们走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不屈的奋斗精神,将永远启示我们,鼓舞我们!
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六、布置作业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从以下几个名人传记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读后感:《巴金传》、《雨果传》、《用心看世界--海伦凯勒传》、《托尔斯泰传》。附板书设计: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1、外貌特征—特异(不同于常人)
2、出生背景—卑微平凡战胜平庸
3、童年回忆—不幸窘迫
4、物质生活—贫困艰难战胜命运走向成功!
5、爱情经历—孤独无依
6、抚养侄子—叛逆无情战胜痛苦
7、身体素质—残疾多病
8、创作成果—多产(却卖不出钱)
第五篇:《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阅读附答案
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
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看到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贝多芬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无疑使他花掉更多的钱,这个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音乐家,变得更加穷困。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当贝多芬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
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这绝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想当初,我国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煞费苦心,也曾设想过几十种方案才最终定稿。正是由于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们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才使后人欣赏到如此动人的艺术精品。作曲对于贝多芬而言,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他写作歌剧《费德里奥》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十种开头。人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动机,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过十几种不同的构想。贝多芬常常揣着笔记本,在散步时也从不忘记将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这一点又极像我国唐朝诗人李贺。
—选自《贝多芬的故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贝多芬和莫扎特同为世界级的音乐巨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不幸的童年,对音乐的极度痴迷,杰出的音乐才能等。
B.贝多芬在生活中不拘小节,行为怪异,与人们格格不入,看似不合常理,实则体现了艺术家极其投入的创作状态。
C.虽然先天听力出现障碍,乃至后来完全失聪,贝多芬仍然徜徉于音乐的世界,创作了一大批世人耳熟能详的融完美的音乐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于一体的作品。
D
.贝多芬虽然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但对待作曲,态度却极其严谨,其经典作品《费德里奥》《命运交响曲》都几易其稿,反复打磨。
E.贝多芬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丰厚的创作,还在于永不低头的人生态度,他的《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便是极好的体现。
(2)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本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贝多芬的这一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4)文中说,“正是由于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们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才使后人欣赏到如此动人的艺术精品。”请结合材料及你的课外阅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不幸的童年”不是莫扎特的特点;C项“虽然先天听力出现障碍”有误;E项“《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不能很好表现“永不低头的人生态度”)
(2)①从结构上看,这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和补充;②从行文来看,这一段拓宽了文章的思路,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③从表现人物看,这一段联想到我国文学家王安石、诗人李贺的“炼字”,衬托了贝多芬严谨的作曲态度和勇于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
(3)①童年不幸,但勤学苦练钢琴;②生活困窘,依然专注艺术,执着追求,沉迷于自己的音乐世界;③不向命运低头,在逐渐失去听力的情况下,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
(4)【答案示例】①好的艺术作品不仅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用心体验,还来源于艺术家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感悟提炼;②贝多芬对艺术的追求可谓精益求精,他的《费德里奥》和《命运交响曲》等,都是反复斟酌,多次修改后才成为艺术精品的;③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同样如此,作者曹雪芹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