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钢结构理论与设计 120题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7-12-15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8题。
1.钢结构的抗震及抗动力荷载性能好是因为()
A.制造工厂化 B.密闭性好
C.自重轻、质地均匀,具有较好的延性 D.具有一定的耐热性
参考答案:C
2.下列钢结构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钢结构绿色环保 B.钢结构施工质量好,工期短
C.钢结构强度高、自重轻 D.钢结构耐腐蚀、耐热防火
参考答案:D
3.大跨度结构常采用钢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钢结构()
A.密闭性好 B.自重轻
C.制造工厂化 D.便于拆装
参考答案:B
4.多层住宅、办公楼主要应用了()
A.厂房钢结构 B.高耸度钢结构
C.轻型钢结构 D.高层钢结构
参考答案:C
5.钢结构设计内容正确的顺序是()。
A.确定选定的钢材牌号―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确定荷载并进行内力计算―构件截面设计―构件链接设计―绘制施工图,编制材料表
B.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确定选定的钢材牌号―确定荷载并进行内力计算―构件截面设计―构件链接设计―绘制施工图,编制材料表
C.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确定选定的钢材牌号―构件截面设计―确定荷载并进行内力计算―构件链接设计―绘制施工图,编制材料表
D.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确定选定的钢材牌号―构件截面设计―构件链接设计―确定荷载并进行内力计算―绘制施工图,编制材料表
参考答案:B
6.钢结构设计用到的规范是()A.《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B.《钢结构设计规范》
C.《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以上有需要 参考答案:D
7.钢材的标准应力-应变曲线是通过下列哪项试验得到的?()
A.冷弯试验 B.单向拉伸试验
C.冲击韧性试验 D.疲劳试验
参考答案:B
8.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最基本、最主要的是()时的力学性能指标
A.承受剪切 B.单向拉伸
C.承受弯曲 D.两向和三向受力
参考答案:B
9.钢材的伸长率δ用来反应材料的()
A.承载能力 B.弹性变形能力 C.塑性变形能力 D.抗冲击荷载能力
参考答案:C
10.下列是钢的有益元素的是()
A.锰 B 硫 C 磷 D 氢
参考答案:A
11.下列是不影响钢材性能的钢材生产过程()
A.炉种 B 浇筑前的脱氧 C 钢的轧制 D 钢筋的调直
参考答案:D
12.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屈服条件一般借助材料力学中的第()强度理论得出。
A.一 B 二 C 三 D 四
参考答案:D
13.下列是钢材塑性破坏特征的是()
A.破坏前的变形很小,破坏系突然发生,事先无警告,因而危险性大
B 破坏时的应力常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fy
C 断口平直,呈有光泽的晶粒状
D 构件断裂发生在应力到达钢材的抗拉强度fu时
参考答案:D
14.下列防止钢材脆断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焊接结构,特别是低温地区,注意焊缝的正确布置和质量
B 选用厚大的钢材 C 力求避免应力集中
D 结构在使用时应避使其突然受力。
参考答案:B
15.下列因素中,()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
A.钢材屈服点的大小
B.钢材含碳量
C.负温环境
D.应力集中
参考答案:A
16.避免钢材的层状撕裂重要的是()
A.焊缝的施工方法
B 焊缝的正确布置
C 焊缝的施工质量
D 焊缝的饱程度。
参考答案:B
17.钢号Q345A中的345表示钢材的()
A.fp值 B.fu C.fy值 D.fvy值
参考答案:C
18.当碳素钢用于钢结构时,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推荐采用()
A.Q215钢 B.Q235钢 C.Q255钢 D.Q275钢
参考答案:B
19.辊轧次数较多的薄型材和薄钢板,轧制后的压缩比大于辊轧次数较小的厚材,因而薄型材和薄钢板的屈服点和伸长率就()厚材。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等于
参考答案:C
20.下列关于冷弯薄壁型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好 B.无特殊要求
C.我国常应用在轻型建筑钢结构中 D.应供广泛
参考答案:C 21.钢结构设计的目的有()。
A.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22.下列关于钢结构容许应力设计法说法正确的是()。
A.设计人员能确定结构的实际安全储备
B.容许应力设计法设计的结构安全水平一致
C.容许应力法简单易懂,使用历史比较久
D.安全系数K的取值是
参考答案:C
23.下列关于钢结构概率设计法-----一次二阶矩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概率设计方法
B.是近似概率设计法
C.有更多的安全储备
D.有更合理的安全储备
参考答案:B
24.我国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采用()设计方法。
A.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
B.容许应力
C.全概率
D.一次二阶矩法
参考答案:A
25.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计算用的荷载()。
A.需要将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乘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B.需要将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C.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要乘以各自的荷载分项系数
D.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用标准值,不必乘荷载分项系数
参考答案:D
26.当前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是()。
A.焊缝连接
B.销钉连接
C.铆钉连接
D.普通螺栓连接
参考答案:A
27.下列关于钢结构中所使用的焊接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自动(半自动)埋弧焊适合各种焊接位置
B.手工电弧焊适合各种焊接位置
C.气体保护焊适合各种焊接位置
D.气体保护焊应用广泛
参考答案:B
28.当板厚大于20mm时,适合选用的对接焊缝形式是()。
A.直边缝,U形,单边V形
B.K形,U形,单边V形
C.K形,U形,双边V形
D.K形,U形,X形
参考答案:D
29.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是操作工艺不正确而导致的焊缝缺陷是()。
A.裂纹
B.咬肉(咬边)
C.气孔
D.焊瘤)
参考答案:B
30.焊缝符号由指引线和表示焊缝面形状的基本符号组成,必要时可加上()。
A.焊缝尺寸符号
B.辅助符号
C.补充符号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31.根据规范规定下列关于对接焊缝的强度设计值说法正确的是()。
A.当焊缝质量为一、二级时取与焊件钢材相同的相应强度设计值
B.当焊缝质量为三级时取与焊件钢材相同的相应强度设计值
C.取与焊件钢材相同的相应强度设计值
D.取比焊件钢材相应强度设计值大的数值,具体由设计人员规定
参考答案:A
32.当采用对接焊缝拼接钢板时,采用T形纵横两方向的对接焊缝,交叉点应分散,其间距不得小于()。
A.9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参考答案:D
33.下列关于焊缝轴线与外力方向垂直的正面角焊缝连接的搭接接头的受力性能正确的是()。A.正面角焊缝的受力较侧面角焊缝会简单一些
B.破坏时的应力状态是处于复杂应力状态
C.破坏时的应力状态是处于单纯受剪的应力状态
D.破坏是沿45度方向的有效截面
参考答案:B
34.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 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 C.取 D.取
参考答案:C
35.我国规范规定T型接头单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A.
B.
C.
D.
参考答案:B
36.直角角焊缝连接的计算是根据()情况不同分类的。A.焊缝形式
B.钢材型号
C.受力情况
D.结构形式
参考答案:C
37.下列关于斜角角焊缝连接说法错误的是()。
A.不常用
B.计算规定与直角角焊缝连接时的公式形同
C.焊缝的计算厚度规定也与直角角焊缝规定相同
D.不考虑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
参考答案:C
38.当厚度较大的板件相互连接时,如果受力不大采用(A 焊透对接焊缝)。
B.部分焊透对接焊缝
C.焊透搭接焊缝
D.部分焊透搭接焊缝
参考答案:B
39.不需要计算疲劳的结构中对焊缝的质量等级要求正确的是()。
A.均要求焊透
B.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焊透
C.焊缝等级均为一级
D.焊缝等级受拉时为一级,受压时为二级
参考答案:B
40.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冷却速度太快
B.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
C.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
D.焊缝的厚度太小
参考答案:C
41.产生纵向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是()。
A.冷却速度太快
B.焊接各纤维能自由变形
C.钢材弹性模量太大,使构件刚度很大
D.施焊时焊件上出现冷塑和热塑区
参考答案:D
42.在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中,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与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 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的关系为下列哪一种()
A.相同 B.前者较高
C.不一定 D. 后者较高
参考答案:C
43.下列()种方法制作的螺栓孔属于Ⅱ类孔。
A.在装配好的构件上按设计孔径钻成
B.在单个的构件上分别用钻模按设计孔径钻成
C.在单个的构件上先钻成或冲成较小孔径,装配好后再扩钻至设计孔径
D.在单个的构件上一次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设计孔径
参考答案:D 44.下列关于螺栓排列说法错误的是()
A.螺栓在连接中的排列要考虑便于制造
B.螺栓的排列还应考虑连接的受力要求
C.螺栓的排列还应考虑构造要求
D.螺栓的排列还要考虑美观的要求
参考答案:D
45.普通螺栓抗剪工作时,要求被连接构件的总厚度≤螺栓直径的5倍,是防止
A.螺栓杆弯曲破坏 B.螺栓杆剪切破坏
C.构件端部冲剪破坏 D.板件挤压破坏
参考答案:A
46.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l1>15d0时(d0为孔径),螺栓的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应予以降低,以防止()
A.中部螺栓提前破坏 B.端部螺栓提前破坏
C.螺栓受弯破坏 D.螺栓连接的变形过大
参考答案:B
47.影响高强度螺栓摩擦系数的是下列何种因素?()
A.连接表面的处理 B.螺栓杆的直径
C.螺栓的性能等级 D.荷载的作用方式
参考答案:A
48.国外设计规范对螺栓连接计算在下列哪些方面做了规定()
A.关于螺栓的孔壁承压强度设计值和螺栓端距的关系
B.关于螺栓和螺栓连接的类别
C.关于混合连接的使用
D 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49.轴心受压构件通常要计算()
①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②构件的局部稳定性
③构件的刚度
④截面的强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参考答案:A
50.轴心受拉构件主要限制()来保证构件具有必要的弯曲刚度。
A.截面形状 B.构件长度
C.长细比 D.限制临界力 参考答案:C
51.对于短而粗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式是()
A.强度破坏 B.刚度破坏
C.整体失稳破坏 D.局部失稳破坏
参考答案:A
52.一端铰支一端嵌固的轴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
A 理论值1.0,建议取值1.0 B.理论值0.7,建议取值0.8
C 理论值0.5,建议取值0.65 D.理论值2.0,建议取值2.1 参考答案:C
53.下列关于初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弯曲降低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临界力
B.初弯曲提高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临界力
C.初弯曲对长柱的稳定影响较小
D.初弯曲对短柱的稳定影响较大
参考答案:A
54.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构件的()。
A.整体稳定性 B.静力强度
C.刚度 D.局部稳定性
参考答案:B
55.残余应力的存在()
A 对短柱的比例极限无影响 B.可能降低也可能提高短柱的比例极限
C 降低了短柱的比例极限 D.提高了短柱的比例极限)
参考答案:C
56.下列哪个不是弯扭屈曲计算时常用的截面几何特征()
A 剪切中心 B.抗扭惯性矩
C 静矩 D.翘曲常数
参考答案:C
57.为了防止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失稳需()。
A.规定板件有足够的强度 B.规定板件的宽厚比
C.规定板件有足够的刚度 D.规定板件有足够的厚度
参考答案:B
58.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时选择截面尺寸主要依据()
A.局部稳定条件 B.强度条件
C.刚度条件
D 稳定条件
参考答案:D
59.下列关于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考虑剪力对稳定行的影响
B.其稳定验算条件与实腹式一样
C.其稳定性能与实腹式构件一样
D.当格构式柱见面宽度较大时,宜采用缀板柱
参考答案:A
60.下列关于轴心受压杆支撑杆说法错误的是()
A支撑杆提高了杆件在其所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
B 应把支撑杆件看作一个弹性支承点
C 支撑点应具有一定的压缩刚度
D 把支撑杆看作刚性支撑点跟符合实际情况
参考答案:D
61.格构式柱头构造一般在柱顶设置端缀板并在两分肢的腹板处设竖向隔板目的是()
A 为了对称、美观
B 保证格构柱有足够的强度
C 保证格构柱有足够的刚度
D 保证格构式柱两分肢受力均匀
参考答案:D
62.轴心受压柱的柱脚底板厚度是按底板()
A、抗弯工作确定的 B、抗压工作确定的
C、抗剪工作确定的 D、抗弯及抗压工作确定的。
参考答案:A
63.下列受弯构件应计算的内容中需要按荷载标准值进行的是()。
A.截面的强度 B.构件的刚度-挠度
C.构件的整体稳定 D.构件的局部稳定
参考答案:B
64.对截面为平翼缘板的一侧的受弯构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
A.1.05 B.1.20 C.1.15 D.1.25
参考答案:A
65.EIω是研究受弯构件扭转时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称为()。
A.抗扭系数 B.翘曲刚度
C.扭转刚度 D.弯扭刚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66.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是通过()求得到。
A.设计弯矩 B.跨中弯矩
C.最大弯矩 D.临界弯矩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67.下列参数与荷载有关的是()。
A.长细比λy B.等效临界弯矩系数βb C.回转半径i y D.截面不对称影响系数ηb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68.梁的刚度要求就是限制其在()作用下的挠度不超过容许值。
A.荷载最大值 B.荷载等效值
C.荷载标准值 D.荷载设计值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69.檩条的计算通常不包括()。
A.局部稳定计算 B.整体稳定计算
C.抗弯强度计算 D.挠度计算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0.下列哪个不是确定钢板梁的高度要满足的条件()。
A.梁的最大高度 B.梁的最小高度
C.梁的经济高度 D.梁的容许高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71.经济梁高指的是()
A.用钢量最小时梁的截面高度
B.挠度等于规范限值时梁的截面高度
C.强度与稳定承载力相等时梁的截面高度
D.腹板与翼缘用钢量相同时梁的截面高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2.对跨度较大的简支板梁,为了节省钢材,可在离跨度中点弯矩最大截面一定距离处变截面的尺寸,常用的改变方法是()。
A.改变翼缘面积而不改变腹板的高度
B.不改变翼缘面积而改变腹板的高度
C.即改变翼缘的宽度又改变腹板的高度
D.改变翼缘的度,改变腹板的厚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3.工字形见面焊接板梁板件翼缘板是采取限制()以保证不使翼缘板局部失稳的。
A.长细比 B.宽厚比
C.设计弯矩值 D.最大弯矩值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74.焊接组合梁腹板中,布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布置纵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
A.剪应力、弯曲应力
B.剪应力、复合应力
C.局部压应力、弯曲应力
D.弯曲应力、复合应力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5.梁腹板屈曲后强度产生的原因是()
A.在腹板中产生薄膜张力场,从而使发生微小屈曲的板件能继续承受增加的荷载
B.在腹板中产生压力场,使腹板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提高了腹板钢材的折算强度
C.通过人为措施改变腹板局部屈曲模式,变剪切屈曲为弯曲屈曲
D.通过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和减小横向加劲肋间距,从而使局部屈曲不会发生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6.梁的拼接一般情况下工厂拼接按()设计
A.等截面 B.等强度
C.等刚度 D.等级别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77.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楼面系或工作平台宜采用()连接,以增加连接的疲劳强度。
A.普通高强度螺栓 B.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C.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D.焊接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78.梁的平板直追支座的平板的厚度t应根据()进行计算
A.与梁的翼缘厚度相同
B.经验值
C.支座反力对平板产生的剪力
D.支座反力对平板产生的弯矩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79.对于拉弯构件()。
A.应计算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B.应计算强度和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
C.应计算强度和长细比,不需要计算稳定
D.应计算强度和组成板件的局部稳定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80.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
A.截面上出现塑性铰
B.截面最大压应力达到允许应力值
C.截面最大拉应力达到允许应力值
D.截面最大剪应力达到允许应力值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1.下列关于压弯构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向压弯构件必须分别验算弯曲失稳和弯扭失稳两种稳定性
B.单向压弯构件只有弯扭失稳一种稳定性
C.双向压弯构件必须验算弯曲失稳一种稳定性
D.双向压弯构件必须验算弯曲失稳和弯扭失稳两种稳定性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2.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公式是()。
A.
B.
C.
D.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83.实腹式压弯构件局部稳定计算中,工字形压弯构件翼缘板是通过限制()保证其局部稳定性。
A.宽厚比
B.长细比
C.腹板高度
D.翼缘宽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4.H形截面压弯构件可以通过()作用下的轴心压杆试选截面。
A.轴心压力
B.等效轴心压力
C.等效弯矩
D.等效剪力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85.下面关于二阶弹性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二阶弹性分析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B.按二阶分析时的结果可由材料力学立即得出
C.二阶弹性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但分析的工作量增加
D.二阶弹性分析考虑了结构二阶变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86.弯矩绕截面实轴作用的格构式压弯构件在计算平面外的稳定性时,应取换算长细比,并取稳定系数A.0.8 B.1.2 C.1.0 D.0.5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87.格构式压弯构件用于单向压弯时,且使弯矩绕截面的虚轴作用。增大两分支轴线的距离可明显()。
A.增大抵抗弯矩的能力
B.减小抵抗弯矩的能力
C.增大抵抗剪力的能力
D.减小抵抗弯矩的能力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8.下列关于无侧移框架和有侧移框架说法错误的是()。A.框架柱在失稳时有两种模式
B.无侧移框架柱的稳定性好于有侧移框架柱 C.对于无侧移框架柱D.对于有侧移框架柱答题: A.B.值变化在0.5至1.0之间 值变化在0.5至1.0之间
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89.在多层框架柱中,柱的安装单元长度为()层柱高。
A.0.5 B.1 C.5 D.2至3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90.下列有关框架中梁和柱的连接说法错误的是()。
A.梁和柱的连接可分为柔性连接、刚性连接和半刚性连接三类
B.一种连接若能承受理想刚接弯矩的90%以上时,则可以认为是刚性连接
C.一种连接若能承受理想刚接弯矩的20%以下时,则可以认为是柔性连接
D.半刚性连接由于其承担的弯矩值在设计时很难确定,故应用广泛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91.框架柱柱脚大多承受轴心压力、水平剪力和弯矩,因而需采用与基础()的柱脚。
A.刚接 B.铰接 C.栓接 D.焊接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92.下列关于平行弦屋架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及梯形屋架均匀 B.腹杆长度一致
C.杆件类型较多 D.节点构造统一,便于制造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93.屋架左右两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为屋架的()
A.名义跨度 B.计算跨度
C.实际跨度 D .基准跨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94.下列关于屋架的垂直支撑体系的作用错误的是().A.保持屋架侧向的几何稳定性
B.下弦无横向支撑时,作为下弦系杆的支点
C.传递地震荷载至屋架支柱
D.保证吊装屋架时的稳定和安全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95.桁架的内力分析时,常做一些假设,下列假设错误的是()。.A.所有荷载都作用在节点上
B.所有杆件都是等截面直杆
C.各杆轴线在节点处都能相交于一点
D.所有节点均为理想刚接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96.下列关于桁架节点板厚度的说法正确的()
A.按稳定条件计算
B.根据传统的经验按杆件内力设计值大小查表确定,这种方法需要必须使屋架弦杆在节点处保持连续
C.按刚度条件计算
D.按稳定条件计算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97.普通钢屋架上弦杆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为()
A.0.8 B.0.9 C.1.0 D.2.0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98.双角钢的屋架上弦压弯构架可以()试选截面,可以提交计算速度。
A.先按节点负弯矩计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B.按强度条件 C.按刚度条件
D.按整体稳定条件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99.桁架杆件的轴线在各节点处()
A.不必汇交于一点 B.允许存在一定限度的偏心
C.必须汇交于一点 D.必须相互汇交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00.屋架上弦支撑与屋架的连接多采用()
A.d=15mm的B级螺栓 B.焊接
C.d=20mm的C级螺栓 D.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01.下列关于屋架的施工详图说法错误的是().A.是解结构设计的最后成果之一,是施工的主要依据
B.图中包括预定钢材、制造和安装等工序中所需的一切尺寸和资料
C.各种构件的施工详图与结构安装图等共同组成整个钢结构的施工图 D.构件施工详图按结构单元绘制,并标号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102.试验证明,钢材的疲劳强度与()并无明显关系.A.构造状况 B.应力幅
C.钢材的强度 D.循环荷载重复次数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03.进行疲劳验算时,计算部分的设计应力幅应按()。
A 标准荷载计算
B 设计荷载计算
C 考虑动力系数的标准荷载计算
D 考虑动力系数的设计荷载计算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104.对随机变化的变幅疲劳的计算,当能够预测得到结构在使用寿命期间各种荷载的频率分布/应力幅水平及频次分布总和所构成的设计应力谱时()
A.按常幅疲劳计算
B.按随机变幅疲劳计算
C.按折算成的等效常幅疲劳计算
D.按相当常幅疲劳计算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05.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关于疲劳计算的若干规定,目的是)
A.节约钢材,改善结构
B.避免产生应力集中,以提高构件和连接的疲劳强度
C.保护环境,提高钢材的使用率
D.避免钢材缺陷,提高疲劳强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106.对重级工作制时的吊车梁、中级工作制时的吊车桁架,还需要()
A.计算刚度 B.计算强度
C.计算疲劳 D.计算稳定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07.下列关于门式刚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门式刚架可以单跨或多跨,构造复杂,易于建造,浪费钢材
B.门式刚架斜梁和柱一般为刚接,柱底部多做成铰接
C.门式刚架的设计可用弹性分析法,也可用塑性分析法
D.门式刚架的屋面大多采用轻质的压型钢板类材料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108.门式刚架结构所用钢材的屈强比、伸长率以及应变等力学性能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是为了()
A.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B.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C.使钢材能充分发挥其塑性变形 D.是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09.门式刚架的常用跨度为()
A.12~48m B.8~35m C.9~36m D.10~40m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10.当房屋内无吊车设备时门式刚架荷载基本上有()
①屋脊节点
②檐口节点
③柱脚节点
④斜梁的拼接节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111.门式刚架塑性设计的前提是使构件()
A.局部屈服 B.不失稳
C.产生塑性铰 D.有足够的强度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112.下列关于门式刚架位移计算正确的是()
A.位移计算按弹性工作进行
B.位移计算按塑性工作进
C.不用计算注定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
D.实际工程中是按照虚功法计算的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113.门式刚架的典型节点有()
①屋脊节点
②檐口节点
③柱脚节点
④斜梁的拼接节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114.下列关于钢管结构的优点错误的是()。
A.钢管桁架的干杆件刚度大,用于桁架结构强度大.
B.钢管桁架的截面为封闭式,耐腐蚀。耐久性好 C.钢管结构表面积小,节省养护费用
D.钢管结构承受雪荷载的作用效应比其他截面形式结构效果好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115.一般认为()形式的平面钢管桁架是最经济的。
A.Pratt 桁架
B.Warren桁架
C.Vierendeel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B
116.钢管桁架结构截面设计应符合()。
A.强度条件、稳定条件、刚度条件
B.强度条件、稳定条件、局部稳定条件、刚度条件
C.强度条件、局部稳定条件、刚度条件
D.强度条件、稳定条件、局部稳定条件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117.钢管构件在承受较大横向荷载的部位时()。
A.不用采取加强措施
B.应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
C.必须对主管采取加强措施
D.主要受力部位一定不能开孔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118.圆钢管结构连接焊缝的计算内容是()。
A.焊缝长度计算和焊缝的计算厚度
B.焊缝长度计算和角焊缝焊脚尺寸计算
C.焊缝的计算厚度和角焊缝焊脚尺寸计算
D.焊缝的长度计算和焊缝的强度计算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119.下列关于圆管结构的节点承载力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理论公式计算
B.利用经验公式计算
C.利用半理论半经验公式计算
D.利用固定模型计算
A.B.C.D.(已提交)答题:
参考答案:C
120.下列关于矩形管结构节点承载力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主管钢材的屈服强度提高,节点承载力相应提高
B.支管与主管夹角增大,节点承载力提高
C.主管与支管的外径之比对节点承载力有影响
D.支管间隙对节点承载力有影响
答题: 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第二篇:高等钢结构理论作业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高等钢结构理论作业
专业: 结构工程 姓名: 高培文 学号: S20090588 授课教师: 雷宏刚 在钢结构设计中,极限状态的概念、理论和设计方法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中,结构在达到其极限承载力之前是非线性。因此,目前的许多工程设计实践都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方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运算能力和图形功能的提高,使直接的二阶弹塑性分析成为可能。一旦建立了可靠的计算理论和完成相应的程序设计,弹塑性分析将允许我们能更严格地考虑单个构件的性能(最大强度、延性等)和整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更能全面地考虑结构的实际破坏模式和最大强度,而不再需要现行繁琐的设计过程:先对结构作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弹性分析,继而又对构件进行非弹性的强度设计;虽然工程师设计的结构是安全的,但他不能预测出该结构的破坏荷载。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塑性设计规范条文中已经强调了二阶非弹性分析:二阶非弹性分析给出构件所受的荷载,通过规范的典型公式检验构件的安全性。二阶非弹性分析总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材料的塑性和结构稳定性之间的耦合作用,如果充分考虑这种耦合作用,那么我们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不必再对构件进行验算,这就是结构的高等分析。
一、高等分析的发展趋势
自从1956年Turner提出有限元思想,1960年Clough正式提出有限元的概念以来,有限元理论得到广泛应用与飞速发展,尤其是结构稳定与极限分析中,更是从构件的分析发展到整体结构的分析,从简单的线性分析发展到非线性分析。根据结构分析时采用的小位移(几何线性)或大位移(几何非线性)以及材料性质的不同假定,结构分析的类型有:(1)屈曲分析;(2)一阶弹性分析;(3)二阶弹性分析;(4)一阶弹塑性分析;(5)二阶弹塑性分析。在所谓的一阶、二阶分析中,“一阶”是指平衡方程按结构变位前的轴线建立的,也称几何线性;“二阶”是指平衡方程按结构变位后的轴线建立的,也称几何非线性。从目前的设计规范看,不论屈曲分析、一阶分析,还是二阶分析,在用于设计时,都存在着以下缺点:不能进行完全的整体分析,即必须采用规范中的公式对单个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这对于构件较多尤其高层建筑是相当繁琐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分析的需要,许多研究者和工程师提出了结构二阶非弹性高等分析的多种数值模型,并且已有大量结果被规范所采用,总的说来,这些模型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可分成两大类:(1)塑性区法,或称分布塑性法能精确跟踪结构整个体积内的塑性发展,构件中的塑性可通过将构件划分成若干梁柱单元并且在断面上进一步细分为许多纤维单元来模拟,可以考虑残余应力、几何缺陷和材料应变硬化等效应。通常可认为是精确的分析方法。然而这类分析计算费用太高,因此只能用于特殊结构和小型结构分析,普通设计及大型结构分析不适用。(2)塑性铰模型正是满足了塑性区法无法达到的高效率、低费用等需求而受到重视。在弹塑性铰模型中,非弹性行为集中在零长度的塑性铰部位,构件中除塑性铰部位之外其它部分均假定为弹性,典型的二阶弹塑性铰分析仅用1单元/构件进行分析,比塑性区法更有效、更经济,因简单塑性铰方法常过高地估计实际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对简单塑性铰方法改进的修正塑性铰及精化塑性铰方法。
高等分析要求必须构造出一种能够精确描述构件受力变形特性的单元,这种单元能够在个人计算机上高效率地运行,使收敛速度快,原始数据准备简单,并能用1单元/构件进行分析。
二、高等钢结构分析理论
钢结构高等分析理论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对传统设计方法、步骤的影响是深远的。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多年来已经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步骤进行结构设计。而随着大量大型钢结构建筑的出现,迫切需要加强对钢结构设计步骤的研究,形成科学的方法流程,方便设计人员运用新的理论。现实中关于分析理论的研究文献很多,而关于具体设计步骤的研究文献较少。
(一)、钢结构设计分析方法现状
1、一阶设计法:忽略结构的变形,按未变形状态对结构进行分析设计,称为一阶设计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也是各国设计规范采用的主要方法,因此为广大结构设计人员所熟悉。但这种方法也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批评。
2、二阶设计法:考虑结构的实际变形,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也称钢结构的高等分析设计法。目前,二维结构的高等分析理论已经可以运用实际结构,而三维结构的计算分析理论尚有待完善。这种方法的实现有赖于计算机技术及计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得到的结果是精确解。根据是否考虑结构材料的非线性性能,又可以分为两阶弹性分析和两阶弹塑性分析。
(二)、钢结构设计步骤分析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传统设计步骤:结构方案选择与布置→预估构件截面→取定结构计算简图→计算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构件控制截面内力组合→结构构件验算。此后要进行判断设计:①若满足要求则进行图纸编制工作,②若不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再次进行结构构件验算工作,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按照高等理论的设计步骤:结构方案选择与布置→预估构件截面→取定结构计算简图→荷载组合→根据不同组合分别计算内力→根据最大内力,按强度控制直接设计构件→图纸编制。
3、两者的差别:传统方法是在结构线弹性假定的基础上,在构件级别上的反复验算。重复过程较多,但思路简单,方便手算,符合设计人员的习惯。高等方法是在考虑结构弹塑性变形基础上,进行的全过程分析,最后仅按照强度控制条件进行的构件截面设计,无需反复验算。但内力计算繁琐,不适合手算。
无论传统方法还是高等方法,其实都考虑到了结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只不过传统方法是在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过程中,采用规范规定的有关系数加以反应。而高等方法是在计算结构内力时直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几何、材料、节点)因素,直接得到结构的实际内力及变形状态。
预估截面,两者本质是有差别的。传统方法需要丰富的设计经验,如:钢梁截面h =(1/20~1/40)跨度,柱截面通常按照长细比λ预估,一般选择λ=80等。这样可减少后期截面验算的循环次数,,可能只需一次验算,即可满足要求。而高等方法在预估截面阶段,无需精确估计截面大小,只需选择合适的截面类型即可,精确的截面尺寸可在后续的构件截面设计阶段一次完成。
两者都有组合,但传统方法是先计算单一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构件的内力,然后选择控制截面,进行内力组合。高等方法是先进行荷载组合,然后计算内力。这造成前者内力计算简单,后者内力计算复杂。
传统方法在截面验算阶段,需考虑诸如强度、刚度(变形)、稳定性(局部、整体)等因素,一一验算,一项不满足即需调整设计重新验算。而高等方法只需考虑强度因素,一次计算即可得到精确的截面数据。
(三)、钢结构设计软件
钢结构高等分析设计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相关软件的发展极其重要。目前,钢结构的设计软件主要有PKPM、3D3S、MTS、TSSD、PS2000、3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SAP2000、STAAD、SFCAD、ANSYS、ETABS、STRAT等等。这些软件主要可以分为四类:通用计算设计软件,如PKPM-STS、3D3S、MTS、STRAT和ETABS;专业计算设计软件,如PS2000和SFCAD;绘图及简单构件计算软件有TSSD;通用分析计算软件如STAAD、SAP2000和ANSYS。
最后,钢结构高等分析考虑了结构的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及构件本身存在的残余应力、几何初始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一次计算分析就能精确得到钢结构的结构极限承载力,同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大大简化了结构的设计计算过程。现阶段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先考虑荷载的各种组合,然后根据GB 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考虑各种组合,对结构进行一阶弹性整体分析,得出构件的内力和节点位移,最后再根据规范规定的公式来对杆件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这种结构整体弹性一阶分析,构件验算采用考虑构件二阶效应和部分发展塑性的传统设计方法本身就存在矛盾性,所以国内外很多学者就提出各种钢结构高等分析方法来对传统设计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以上是通过学习高等钢结构理论课,结合相关文献阐述了自己对高等钢结构理论分析的一些认识和收获,高等钢结构理论是一门十分复杂课程,学生阶段的自己,由于水平有限和缺乏工程实践,对高等钢结构理论分析的认识和分析有些不足之处,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感谢老师前辈们的指导。
高培文
2012年5月
第三篇:钢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钢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成果总结
一、课题综述
兰州理工大学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措施的不断推进,虽然整体上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东南沿海以及很多发达城市相比,发展的起步较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相对缺乏,但是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学校还要连年扩大招生,由于高校规模增长过快,大学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突现,而且作为西部的高等院校,国家与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跟不上发展规模,办学条件紧张。此外大部分学生是应试学习的倾向还比较普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亟待加强。
针对西部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状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具体实施过程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的合作教育,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已经形成了5个实习基地,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直接参与基地的部分科研工作。
教学过程中,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坚持教授、名师上讲台,并全程录像,提出了一整套“创新性综合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团队教学法、环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连续5年在多个年级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实施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能力培养与实施过程中,构建出符合钢结构发展要求的、层次化、模块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五化课程教学模式”。
《钢结构设计原理》于2006年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成绩逐年提高,学生以勤奋好学为光荣,以求真务实为模板,以动手能力强为特征,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课程组人员均为甘肃省重点课程教学团队成员,2名为校级教学名师和甘肃省领军人物,4名为省级专家,1名为钢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3名为委员。2006年课程组负责人王秀丽教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网壳结构减震体系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2008年课程组成员王万祯副教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结构钢在应力三轴空间的宏观韧—脆断机理及梁柱连接抗断设防”。在课程建设的同时,培养一支富有朝气的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课题组成员作为主编或者副主编编写相关教材13部;先后获得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五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两项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获得全国讲课竞赛一等奖1人,校内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二等奖4人次,发表专业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近40余篇。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为标志的系列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以及创新性试验已经成为兰州理工大学的一大亮点。
二、课程特色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和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书育人要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挥方面下工夫。
“《钢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课题组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其它课程建设为目标, 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材与课程建设以及产学研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针对西部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创新性综合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团队教学法、环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连续多年在每个年级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实施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教学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并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实践教学上,结合实际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和创新性试验,并提出基于实际工程的设计与模拟施工初期训练模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同时课程组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以开展教学工作及研究为基础,积极参加实际工程的科研及大型工程的设计与咨询工作,解决了西部地区大量的钢结构技术难题。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学缘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均处于省内乃至西部领先,成为西部地区空间结构与钢结构研发中心,相关工作极大的推动了西部钢结构的应用与发展,达到了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西部领先,省内一流的水平,对西部高校具有极好的示范作用,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钢结构》系列课程已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课程之一,于2006年列入甘肃省精品课程。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性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1.积极开发创造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充满好奇心。2.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3.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4.发挥团队优势和群体优势,使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升华。5.形成支持创新、支持创新思维、支持创造力的环境。6.努力实践,使得我们的创新、创造力变为现实。
基于以上的创新理念,在课程教学与相关实践环节中大胆尝试着教学改革,形成了“创新性教学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案例教学法
积极开发创造思维,上课中采用启发、提问、讨论以及实际工程案例教学法,利用电子版的实际工程图纸进行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想象力,同时由于实际工程尚有一些本科教学现有知识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留下了今后学习的问题,让学生的对学习充满好奇心。2.激励教学法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以及国家政策方针,使学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习效率。3.讨论教学法
学习中针对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辅导答疑时讨论,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对于关键问题老师再进行点评,通过交流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老师也在学生的思想里汲取创新思维的精华。4.团队教学法
课程组教师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经常相互交流,对于重要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将好的做法和经验带到各自所带的班上,使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可以在各大范围内得到升华,其中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组织了“兰州理工大学首届钢结构知识大赛”并取得圆满成功。5.环境教学法
课程组教师积极争取学校和学院以及校外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形成支持创新,支持创新思维,支持创造力的环境,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为学生作讲座,聘请省内设计与施工人员结合工程进行讲解,并举行钢结构设计竞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6.实践教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主线,教学环节中有必修的课程设计,还有选修的开放性试验,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开设了创新性课外试验,学生们通过各种实践,强化了专业知识,同时使得创新、创造力变为现实。
四、能力培养与过程实施
“万丈高楼从地起”、“涓涓细流汇成河”。钢结构课程组经过几代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的努力和多年来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和钢结构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通过强化工程训练模式和创新工程模式,狠抓教学质量,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教学队伍,构立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构建出符合钢结构发展要求的、层次化、模块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该成果的基本内容可以简要的归纳为五个方面,即课程教学网络化、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理论化、教材立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简称为“五化课程教学模式”。
1.课程教学网络化
结合《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应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采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课程组将全部课程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了一个教学网站。伴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实现了课程教学网络化。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将教学模式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传统变革。
2.理论教学实践化
基于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理论教学尽可能直观化,理论知识的讲述与理解,尽可能附离于现实工程生产的实体表象上。一方面,采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全方位地开展多媒体教学;从理论拓展到实际,部分内容在现场实地教学,参观工艺流程,便于学生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概念。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实施“名校名师讲学系列活动”,先后聘请国内沈世钊院士、董石麟院士等十几位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及学术交流讲座,加强国际交流,聘请了国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们做学术报告,其中聘请日本空间结构理事长,枫桥科技大学加藤史郎教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Jorg.Schalaish 教授,加拿大卡尔顿大学Divid LIU教授和K.T.LAW教授等;同时钢结构研究所先后接受了日本丰桥大学留学生1名,澳大利亚留学生2名进行交流,让学生直接和外国学生交流,感受不同国家和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以用于教学过程。通过交流,开阔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了解了国内外钢结构的发展和最新技术,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对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当然,为了全面贯彻实施理论教学的实践化,在课程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了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3.实践教学理论化
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加强相关实践环节的训练,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以《钢结构设计原理》为主线的系列课程实践如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系列题目,开设了开放性实验教学和创新性试验;结合课程设置开放性试验,包括钢材拉伸实验,高强螺栓检测试验,钢桁架模型力学性能测试实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性认识。结合钢结构课程特点,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从深层次和实际意义上开展教学措施,授课方式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向实习基地拓展,课程设计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钢屋架设计拓展到吊车梁设计、支撑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钢楼梯设计、门式刚架设计,这些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国家钢结构迅速发展的现状,率先在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中开设钢结构毕业设计题目,突破了以往设计题目单一的状况,首次在校内将课堂教学与钢结构工厂实习相结合。毕业设计结合具体设计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参观,大大增加了学生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毕业后很短时间内就参加了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兰州理工大学的学生在甘肃省通过率最高。
4.教材立体化
多年来,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教材建设,作为主编或者副主编编写相关教材13部,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在西北达到一流。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水平,也使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相互配套,实现了教材立体化。5.产学研一体化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2001年学校成立了空间结构与钢结构研究所。研究所的成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也为有效的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方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教学上,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有些课题就是青年教师带领部分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学会了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结合工程的应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学生适合于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五、今后的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虽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今后发展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主要目标如下:
1、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教授、名师上讲台,让学生尽可能享受到最好的教学资源,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西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作贡献。
2、继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完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毕业论文和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在现有的5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计划未来3年内将实习基地扩展到10个以上。
3、积极争取“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向高水平大学学习,综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
4、积极推进 “质量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钢结构系列课程》,争取尽快申报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突出西部的特色,继续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计划2-3年内全面开展《钢结构课程》双语教学,形成一批能够承担西部重大任务、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创新教学团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引导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西部的发展献出毕生的精力。
“《钢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建设 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组全体人员
2009.3.26
第四篇:钢结构画图题总结
轴心受力构件
柱头设计
梁支撑于柱顶的构造形式
传力路径:当柱为实腹式将梁端支撑加劲肋对准柱的翼缘,梁的支撑反力直接传给柱的翼缘。使用突缘支撑加劲板的梁,其底部与柱顶板刨平顶紧,通过钢顶板使压力尽可能均匀的分布到柱子上,设置垫块荷载轴线处增设加劲肋增加柱顶的抗弯刚度。梁支承于柱侧面的构造形式
传力路径:梁反力由端加劲肋传给下部的承托,再由承托与柱之间的三面角焊缝焊缝传递给柱
柱脚设计 铰接柱脚
传力路径:柱子的轴力通过竖向角焊缝传给靴梁,靴梁再通过水平角焊缝穿给底板,然后由底板传递给基础,柱端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焊缝不受力、由于基础材料(混凝土)的强度远比钢材低,所以必须在柱底放大的底板以增加与基础的承压面积,底板的平面尺寸决定于基础材料的抗压能力
底板的厚度由板的抗弯强度决定。底板可视为一支承在靴梁、隔板和柱端的平板,它承受基础传来的均匀反力。
靴梁的高度由其与柱边连接所需要的焊缝长度决定,靴梁按支承于柱边的双悬臂梁计算
隔板可视为支承于靴梁上的简支梁,荷载可按底板反力计算,按此荷载所产生的内力验算隔板与靴梁的连接焊缝以及隔板本身的强度。注意隔板内侧的焊缝不易施焊,计算时不能考虑受力。肋板按悬臂梁计算,承受的荷载为底板反力。肋板与靴梁间的连接焊缝以及肋板本身的强度均应按其承受的弯矩和剪力来计算
受弯构件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叠接
平接(重点)
5-53(a)图中,传力路径:次梁依靠螺栓将其支座反力传递到主梁腹板上
5-53(b)图中,传力路径:次梁依靠螺栓将其支座反力传递到与主梁腹板相连的加劲肋上,有通过主梁与加劲肋之间的竖向角焊缝传递到传递到主梁腹板上
5-53(c),(d)图中,传力路径:次梁支座反力先由焊缝1传给支托竖直板,然后由焊缝2传给主梁腹板 计算要点:主次梁翼缘及支托水平板外伸部分在铅垂方向的抗剪强度较小,分析计算时不考虑其传次梁的支座反力;计算时,在形式上不考虑偏心作用,而将次梁支座压力增大20%--30%,以考虑实际上存在的偏心影响;5-53(d)主梁两侧次梁断开支座弯矩靠焊缝连接的次梁上翼缘盖板,下翼缘支托水平顶板传递,连接盖板的截面及焊缝,支托顶板与主梁腹板的连接焊缝按水平力偶H=M/h(M为次梁支座弯矩,h为次梁高度)计算
压弯构件
框架中梁与柱的连接
柱脚设计(重点)
铰接柱脚同轴心受压构件 刚接柱脚
底面积确定(决定于基础材料的抗压能力)底板的厚度(由板的抗弯强度决定)
锚栓计算:承担M作用下产生的拉力,且锚栓是柱脚与基础牢固连接的关键部件,其直径大小由锚栓承担的拉力决定
靴梁的高度按柱与其连接焊缝的长度确定 靴梁的强度
按支承于柱边的悬臂梁计算,内力可偏于安全按最大基底反力计算(与轴心受压铰接柱脚的唯一不同是毛虎三的计算)
第五篇:组织理论与设计
一、简答题
1、埃尔佛雷德
主要思想是环境决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
四个阶段:
1)数量扩大战略阶段(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2)地域扩散战略阶段(区域事业部组织结构);
3)纵向一体化战略阶段(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4)多种经营战略阶段(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子公司制组织结构)。
2、迈尔斯&斯诺
以改变产品和市场的程度来分:
1)防守型战略 针对全部潜在市场中一个狭窄区域,生产有限组合的产品,目的在于稳定目前的顾客及维持现有市场份额(面临环境是稳定的;战略目标是稳定和效率;组织结构特征是高度劳动分工、高度规范化、集权化、严密的控制系统);
2)进攻型战略 发掘及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机会,来追求创新及扩充成长(动荡的;灵活性;低劳动分工、低规范化、分权化、部门化、松散型结构);
3)分析型战略 模仿成功者的创新,以使风险最小化,并注重维持稳定以伺机在有利的地方加以创新(变化的;稳定和灵活性;适度的集权控制、规范化程度高,对一部分实行分权制和低规范化);
4)反应型战略 在企业遭遇环境威胁及机会之后,采取临时的应变措施(任何环境;无明显目标;无明显组织结构,依需要而定)。
3、波特
1)低成本领先战略(较强的中心权力,严格的成本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容易掌握的制造技术;高效的获取和分销系统;密切监督,有限的雇员授权;经常的、详细的控制报告);
2)差别化战略(有机、宽松的行动,较强的部门协调;创造性强,思维开阔;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市场能力;奖励雇员创新;质量和技术领先);
3)集中化战略(高层指导性政策与特定战略目标上的结合;与雇员亲密,奖励和报酬的灵活性;衡量提供服务的成本,保持对顾客的忠诚;加强雇员与顾客接触的授权)。
4、适应环境不确定性的措施
1)相应增加组织职能部门和职位数目,加强组织对外联系的职能;
2)加强组织管理中的协调和综合功能——部门的差别与整合;
3)增强组织机构的柔性——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结合,有机的和机械的管理过程;
4)强化计划职能和对环境的预测。
5、服务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比较
1)制造技术制造有形产品,且产品可以为以后消费储存,而服务技术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同时生产和消费;
2)制造技术是资本密集型,且顾客参与度低,而服务技术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顾客参与度高;
3)制造技术中人的作用不是很重要,可直接测量,而服务技术中人的作用很重要,并且快速反应很重要;
4)制造技术要求质量,可以接受较长的反应时间,而服务技术的质量难于监测只能被感知;
5)制造技术中地点和便利性中等重要,而服务技术中地点和便利性很重要。
6、部门技术依存性的类型、特点以及对结构的要求
1)集合性依存技术(依存性最低 学校、银行)
特点:各个部门都能独立地工作,彼此间没有什么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分别为企业作出贡献;
对结构的要求:决策权适当分散,部门间沟通和协调要求较低,一般通过执行企业的统一规章、标准和程序来维持部门间的协调,单位间不需要进行日常的协调。
2)序列性依存技术(制造性企业)
特点:一个部门的产出成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投入,顺序地完成产品的制作任务或某项管理业务;
对结构的要求:要求决策权适当集中,以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要求较高,一般通过加强计划工作,统一安排计划进度来协调各单位的活动,保证生产和工作的衔接。为解决例外事项,同时必须实行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调度。
3)互惠性依存(依存性最高 密集性技术)
特点:甲部门的产出是乙部门的投入,而乙部门的产出又是甲部门的投入,相互联系非常紧密,互相提供资源;
对结构的要求:决策权有较多的集中,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不仅要加强计划和调度,必要时还要随时召集碰头会议,实行有关部门面对面的沟通和相互调整。
7、组织关键职能设计
1)关键职能部门必须处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处于中心的关键职能能和其他基本职能区分开来。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决策权,处于管理层的关键职能部门可以参与上层的决策;b指挥权,关键职能部门可以指挥其他职能部门;c否决权,关键职能部门可以对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出评价,具有一票否决权。
2)分配向关键职能部门倾斜。
3)让企业的上层领导兼任关键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8、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1)管理工作的性质;
2)人员的素质;
3)下级人员职权合理与明确的程度;
4)计划与控制的明确性及难易程度;
5)信息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6)组织的变革运动;
7)下级人员空间分布的相似性。
9、比较高耸型组织结构和扁平型组织结构
1)高耸型
优点:a高层管理人精力充沛,能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领导;b不需设副职和助手,领导关系明确;c集体规模小,易于团结,便于决策;d各级主管职务多,下属晋升的机会多。缺点:a需较多的管理人员,协调工作量大,增加了管理费用;b信息传递慢,容易发生失真和误解;c计划和控制工作较复杂;d最高领导人不易了解基层状况;e集体规模小,遇到复杂任务难以胜任。
2)扁平型
优点:a信息传递快,失真少;b节省管理费用;c便于领导层了解基层情况;d有利于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e对下属的较多分权,为培养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缺点:a领导人精力分散,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领导;b对领导人的素质要求高;c主管人员和下属结成较大的集体,难以取得协调和一致意见。
10、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1)组织的规模;
2)组织经营范围的大小和产品品种的多少;
3)组织的生产技术特点;
4)组织的发展战略;
5)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哲学(直接影响);
6)组织成员单位的地理分布状况;
7)员工素质。
二、名词解释
1、组织:人们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2、组织职能: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3、职能设计:对企业的管理业务进行总体设计,确定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并层层分解为各个管理层次、管理部门、管理职务和岗位的业务工作。
4、组织的权力: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拥有的影响,指挥别人行动的能力。
5、组织结构:是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和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6、组织结构设计: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规划、构造、创新、或再造,以便从结构上确保组织目标实现。
7、战略:在竞争条件下,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发展的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和行动。
8、组织有效性:一个组织建立是为了实现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目标,因此,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就可以用来衡量组织效益的标准。
9、组织环境: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的,并对组织整体或者某一部分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
10、因事设人:首先确定组织结构和编制,然后据此配备必要数量和质量的人员。
11、因人设事:首先要任用具体的干部和人员,然后根据这些人员的素质特点,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位。
12、技术:用来使组织投入(材料、信息、概念等)转变为组织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技能和行动。
13、职能分解:将已确定的基本职能和关键职能逐步分解,细划为独立的、可操作的具体业务活动。
14、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管理者能够直接领导、指挥、监督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范围和数量的有限性。
15、管理层次:组织的纵向等级的数量和层次。
16、部门设计:是确定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权配置。实质是进行管理业务组合,分别设置相应的部门来承担,并授予这些部门从事这些管理业务所必需的各种职权。
17、企业生命周期:在企业成长过程,如同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一样,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具有独特组织特征和不同的组织危机,企业的这种成长过程和阶段,称之为企业的生命周期。
18、任务环境:与组织相互作用以及对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有直接影响的环境组成部分。
19、一般环境:指那些对组织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作用的子环境。
三、选择题
1、组织含义的内容
1)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2、组织的构成1)核心技术;2)技术支持;3)行政支持;4)管理层。
3、组织的类型
A组织规模: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
B社会职能: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
C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组织的权力
A管理者的权利(横向权利&纵向权利):法定权利、奖励权利、强制权利、专家权利、品格权利——权力的来源
B最有权利的四大部门:销售(最大)、生产、研发、财务
C组织的权力系统:直线权力(法定)、参谋权力(顾问性、服务性、建议性)
5、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A古典组织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
B新古典组织理论——斯科特
C行为组织理论——梅奥、马斯洛、巴纳德
D现代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权变组织理论、群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
6、组织结构的内容
1)职能结构;2)层次结构(纵向);3)部门结构(横向);4)职权结构。
7、组织结构的特点
1)复杂性(横向性差异、纵向性差异、空间分布差异);2)规范性;3)分权与集权 注:决定组织层次的因素——管理幅度;规范性影响因素——职能差异、管理层次。
8、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1)确定组织内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正式关系和各自的职责(分工);
2)规划出组织最高部门向下属各个部门、人员分派任务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方式(工作方式设计);
3)确定组织对各部门及人员活动的协调方式(协调方式设计);
4)确立组织中权力、地位和等级的正式关系(确立组织中的权责)。
9、组织结构设计的维度
1)结构性维度(一个组织的内部特征);2)关联性维度(整个组织的特征)。
10、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职责和权力原则;2)部门及岗位设置原则;3)管控方法和渠道原则
11、组织结构的类型
1)直线制组织结构——最古老的组织形式;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产品事业部、区域事业部;
4)矩阵式组织结构;
5)子公司制组织结构;
6)其他结构——网络结构、任务小组结构、委员会结构。
12、竞争战略(波特)
1)差异化战略;2)低成本领先战略;3)集中化战略。
13、组织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1)目标方法;2)系统资源方法;3)内部过程方法;4)利害相关者方法。
14、组织环境因素分析内容
1)任务环境:产业、原材料、市场、人力资源、国际子环境;
2)一般环境:政府、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技术、金融资源。
注: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房地产商、服务;政府——法律法规、税收、政治性活动等。
15、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1)外部环境的简单与复杂程度2)因素的稳定与不稳定程度
注:简单+稳定=低不确定性;复杂+稳定=中低度确定性;
简单+不稳定=中高度不确定性;复杂+不稳定=高度不确定性。
16、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表现
1)集权与分权的程度;2)管理幅度的大小;3)部门设置的形成;
4)定编人数;5)协调机制
注:人员素质提高,定编人数下降。
17、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奎因&卡梅隆)
1)创业阶段——领导危机(管理危机)。创业人学会当管理者或聘请一名新的优秀领导人;
2)集合阶段——缺乏自主权危机。实行分权,并在分权后强调管理的正规化,以寻求适当的控制和协调;
3)规范化阶段——文牍主义(官僚)危机。实行协作、团队的新观念,实行更具柔性和灵活性的管理;
4)精细阶段——面对更新,企业可能有三种前途。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稳定存在;衰退。
18、伍德沃德按对输入转化为产品的复杂性程度分企业技术类型
1)小批量与单件生产技术;2)大批量生产技术;3)连续加工生产技术。
19、职能分解的基本要求
1)业务活动的独立性;2)业务活动的可操作性;3)避免重复和脱节。
20、管理幅度设计
1)厄威克——管理幅度的有效性;2)格拉丘内斯(法)——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3)尤代尔(美)——管理的职能相似。
21、管理幅度设计的方法
1)经验统计法;2)变量测定法。
22、集权与分权的模式设计
1)集权的职能制;2)分权的事业部制;3)更加分权的母子公司制。
23、部门设计的方法
A按生产结果:产品、地区、顾客、销售渠道、项目、项目和职能综合(事业分部型组织)B按生产过程:职能(职能型组织)
24、三类职权
1)直线职权;2)职能职权;3)参谋职权。
25、三类职权配制的原则
1)维护统一指挥;2)保证权责一致原则;3)让参谋机构确实发挥作用原则;4)对职权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原则。
26、明茨伯格的组织协调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1)相互调整方式;
2)直接监督——口头沟通、书面文件、规章制度;
3)标准化方式——增加大量规章、条例和书面文件。
四、综合题(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