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石门初中
陈妍丽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学生分析
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过程设计]
(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
一、导入
课件显示“南极版图”突出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教师富有激情地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引出本文人物以及南极常识。
出示一组南极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谈观后感。
教师再通过图片介绍南极气候。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介绍。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正确读出幻灯片上的字词。出示本文主人公图片让学生了解。
五、初步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填表复述故事(学生通过自己填表,复述故事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能力画示意图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师引导、指名复述故事。
六、小结。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旧引新
指名复述故事。
二、研读与探究
课前思考: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1、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默读课文,对相关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学生交流、师引导:
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或者: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事例引导:
他们几人当时是怎样想的、最后又是怎样做的?
——失败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作证之悲
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3.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死亡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2、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四人合作探究)归纳:
a、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b、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c、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d、无私的爱。
3、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的? 用“悲在,而
伟大”的句式表述.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
给后人以精神鼓舞、认识自然、实现生命价值、挑战人类自己。
5、同样是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的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谈你的看法。(先用笔将相关的句子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品析。)引导: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
----罗曼
罗兰
三、拓展延伸
再看看他们,从他们身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张
骞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张骞 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玄
奘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麦
哲
伦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阿蒙森和他所率领的人员在南极洲的掩蔽所内过冬。他们就在这里修理设备、休息调整,准备向南极冲击。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学生谈启示,各抒己见)小结
向所有探险英雄致敬!是他们以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显示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魄力。
四、作业:
1、练写生字词。
2、课后一、三题。
2010-12-28
第二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重点)
2、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难点)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为事业献身的精神。(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伟大的悲剧》,首先检测一下有关字词的掌握情况。
贮(zhù)藏
储(chǔ)存
羸(léi)弱 输赢
告罄(qìng)罄竹难书、钟磬和鸣
二、导入新课:
1、请看大屏幕,(大屏幕显示南极站)这是哪儿?知道这个实验站的名字吗?(“阿蒙森斯科特站”)哪位同学能介绍下为什么叫阿蒙森斯科特站呢?你能介绍
下他们两个人的事情吗?
(利用白板展示,找一生读大屏幕)为了探索南极的奥秘,1911年英国人斯科特一行和挪威人阿蒙森一行几乎同时往南极进发,挪威人阿蒙森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南极并顺利返回的成功者,而斯科特一行因为种种原因比阿蒙森晚到了5个星期,斯科特成了失败者。以胜利者的名字命名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用失败者的名字来命名呢?
本文《伟大的悲剧》节选的就是斯科特一行从南极返回的路上发生的事情。
了解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返回的路上发生的事情,你将明确这个问题的答案。
三、整体感知: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完整的概括故事内容,交流时请先说明概括一篇记叙文的内容应从那几个因素考虑?哪个小组首先展示?
(大屏幕显示:自主学习指导:“按叙事要素”,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及结果概括全文。)
师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对这个问题掌握的非常全面,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
概括故事梗概了吗?
第二课时
一、内容把握:
问题1:同学们,我们看文章的题目《伟大的悲剧》,从题目中,你会产生
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A全部都牺牲了B后到达南极的,认为自己是失败了,心里感到悲。
问题2那么这场悲剧的的伟大体现在哪儿呢?明确:交流:心灵、精神高尚!
问题3:你们是如何寻找到答案的呢?(找主旨句)请你带领大家一起读读
这段话。
这段话是对斯科特一行伟大精神的高度概括,那么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能表
现他们的伟大呢?
学生可能回答:(1)灾难降临
贮藏点储存的燃料少之又少,周围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可是他们勇于和严寒相搏斗,继续前进,努力保持镇静。可以看出他们的伟大。
(2)环境恶劣,预示着灾难降临!
这些人物的事迹给了我们深深地感动,故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呢?也就是说当时南极的天气怎么样?恶劣。请你找出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
暴风雪(呼啸不停、狂口怒号、异常凶猛);气温(达到 零下40摄氏度);
冰雪荒原(像铁一般坚硬)。
(3)还有燃料用尽了。用文中的一个词,“告罄”!这个下组的同学敏锐的发现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就是: 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更加凸显典型人物的思想情怀。
问题4:奥茨为何要选择走向暴风雪?体现了奥茨什么精神?
学法指导:第一问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第二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去回答。
问题5:斯科特的那些行为和细节令你感动?
学生可能回答:
(1)等待死亡(深深的怀念、爱国的斯科特)(第七自然节)
(2)斯科特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斯科特临死前惦记的也是祖国和亲人、朋友,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非常伟大。
(3)在任何希望都破灭的时候,他们骄傲的等待死亡的到来。他们敢于坦
然面对死亡,因此他们是伟大的。
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
“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
遇到的种种苦难。”
(小组内互相读,读出悲壮的情绪)
教师引导:为什么这些文字能如此打动我们的灵魂,是因为斯科特一行人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一个被历史尘封的事件,在茨威格的笔下却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是什么赋予他笔下的文字有如此的魅力?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茨威格这位伟大的作家。抽生交流,师补充:他的作品擅长细致的刻画性格,以及在特殊命运下的个人遭遇和心灵进行热情的描写。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茨威格满怀热情的来讴歌伟大的英雄。
二、点拨提高:人物性格归纳:
如果让我们为英雄们撰写一段赞颂词!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概括呢?并谈谈你们在写赞颂词的时候从那几个方面去注意?
交流的方式:我的赞颂词是:„„,我们认为写赞颂词应该注意:„„这几点。
教师提示:语言、情感、内容方面。能不能长篇大论?——简练。能不能平铺直叙,感情平淡?——情感热烈。应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精神品质来写。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让我们为英雄撰写一则赞颂词。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待成败?
2、学习了本文之后,以你的感受写给自己一句激励自己的话。
四、质疑解惑:
文章我们学习完了,你们小组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帮助解
决。
五、梳理本节课的收获:找一生谈感受来进行。
六、课后作业:
1、搜集那些为科学、为正义而献身的英雄们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情怀,让他们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
2、推荐阅读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世间最美的坟墓》,进一步感知茨威格人物
传记蕴含的深刻思想。
七、板书设计:
执着
诚信
团队精神坚毅
献身精神博爱
伟大的悲剧
斯
科
特
探
险
队
茨威格
(悲剧)
失败之悲
作证之悲
死亡之悲
世人之悲
(伟大)
第三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默读,复述课文情节。
2、品味感人的情节和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重点)
3、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把握“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学情分析: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现代教育认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新课标”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利用电教资源并结合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整合性,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初备这一课,我利用网上资源共参阅了六篇不同的教学案例,博采众长,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计划。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了图片、音频播放、ppt课件等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所需把课件做了精心的设计和修改。优化了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了解作者茨威格。
2、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
拽()
癫狂()凛冽()吞噬()羸弱()步履()告罄()遗孀()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毋宁()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3、朗读课文,给每个段落标上序号,勾画出主要的时间词,人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在文中勾画批注)
二、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1、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
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读字音。教师检查学生标记情况。
(二)悲情重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做好两件事。(多媒体展示)
1、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感动、敬佩、悲壮、震撼等)
学生自由谈感受。
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学生概括,教师明确。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三)悲剧探源。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文章的题目为“伟大的悲剧”,你认为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要以文中的语句、事件为依据)
(探究步骤: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展示)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多媒体展示)
1、‘失败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3、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四)悲中赏美。
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细节,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读,说出你感动的原因(集中于体会这些探险家透露出来的精神之美)。
(重点抓住写队员的章节,如:第2、6、7、9、10、11、12、13、14等小节)
(探究步骤: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
“美”在伟大的精神
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五)悲后感悟。
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学生思考,发表意见,最后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斯科特在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壮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在于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课后提升。
重塑心中的英雄
学习了此文,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1、谈谈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悲剧”式人物或事件及对你的启示。
(抗洪抢险、抗非典等救灾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黄继光等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沉冤三百年;美国“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先后毁于一瞬,宇航员全部罹难等等。)
2、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探险者的故事?
(提示:张骞、玄奘、马可波罗、麦哲伦、哥伦布、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等。)课堂小结 :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挪威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伟大的悲剧》使我们深受震撼,勇士们敢于冒险,挑战自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现在起,希望你们树立科学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挑战,让斯科特他们的精神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一直相随吧!
(多媒体展示)
(学生齐读结束语: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让我们在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埃文斯、奥茨!)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在音乐声中结束)
第四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前准备:
1、分小组搜集南极和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包括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种、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写成解说词,并配上电脑课件。
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南极探险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一、预习汇报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你一起层层兵张,酷冷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你想揭开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吗?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风姿吗?那就请快快登上我们的“南极号”极地油轮,跟我们的导游们,一起开始我们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展示南极风光,南极动物等图片或录像,配上字幕,音乐,导游解说)
第一位导游:各位游客朋友,请往前看,南极大陆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下面现有我给大家介绍有关南极的地理知识: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第二位导游:我来讲南极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
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
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导游:来到南极,拜访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
先看看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企鹅。他们早已在伸长脖子在企盼我们的到来。南极有七种企鹅,现有1、2亿只,占世界总数的87%。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
教师:各位旅客,这次愉快的南极之旅即将结束了,在旅行中我们既饱览了南极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那么,是谁揭开南极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呢?(勇敢的探险家和科学家)
二、导入
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由此引入本文课题(展示图片引入题目)
三、学习目标(展示)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四、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展示图片,配入风雪交加的背景音乐(倾听雪暴声)
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
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2、根据图片概括复述故事情节。(加入音乐)注意环境描写。
(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 无限失望登上归程。(每复述完后打在图片上)
(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 埃文思发疯死去。
(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
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 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五、研读课文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那几个方面?(展示斯科特探险队)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
师: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展示失败之悲),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以及世人们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
生: 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边朗读边展示画面,加入朗读内容)
一组代表回答:A 我们组认为第1段:“1912年1月——几乎已经完成。”
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表明了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的深深的热爱。(充满骄傲)
B 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们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如:第11段:“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去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第13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有人会从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课。”(低沉有力)
师总结:这一组同学领会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现在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刚才谈到的段落句子。
(展示相应的画面及语句 配音)
二组代表回答:我们讨论后发现,文中最感人的是奥次走出帐篷,走向死亡这一节。
第10段:“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区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趟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近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高昂中有着颤抖)
师总结: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种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组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很诚实,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销毁阿蒙森留下的痕迹,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资格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毅然决定为阿盟森作证,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仍然去做,所以我们认为他很守信用。课文第二段,特别是结尾部分都是写的这种痛苦。
第2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声调低沉,表现一种痛苦)
四组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甚至临死前,奠基的始终是祖国,朋友,而不是自己。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课文12段谈到这个问题。
第12段:斯科特海军上校会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低沉有利)
师总结: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和伟大的精神实质,把握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一下,生:他们虽然有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中他们师中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了他们伟大的魅力,板书:
伟
大
的 悲
剧
勇于探索
斯
失败之悲(沮丧、悲哀)
科
绅士风度
特
作证之悲
线路固定
值得信赖
探
精力缺乏
集体主义
险
死亡之悲(归途困难)
寒气逼人
无私爱心
队
世人之悲
燃料太少
5、的确,在他们走向死亡的路途上,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可是,无论如何,斯科特毕竟是第二个到达的南极的人,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关注的绝不是南极探险的成败,而是他们在这次悲壮之旅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远远超越了探险本身。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6、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它的肉体倒下了,但是它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7、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六、拓展延伸
正是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一行又一行的探险队奔赴南极,使南极不再神秘。.欣赏南极探险取得的成就
1、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成功的建成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2、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又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师总结: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即使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探险的步伐能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
作业
搜集
南极资料
一、地理位置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二、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
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
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五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意。2.品味文中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语句。3.体会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
教学重点:梳理情节,感知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语句,体会悲剧色彩。教学方法:探究阅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五位探险家来到南极,却成了“失败者”。在归途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全军覆灭,永眠在茫茫白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没有为成功者阿蒙森作传记,却为斯科特写下传记,这是为什么?
二、了解作家,链接背景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跳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句中要含有“悲”意)学生先说,明确方法:
时间:1912年 人物:斯科特一行5人 地点:从南极返回的途中
事件:不幸遇难(牺牲,覆没„„)
2、他们发现阿蒙森探险队比他们早到后,表现如何?
3、他们归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请一一列举。
4、跳读课文,根据时间点划出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四、导读
1、这是一个 的故事
(感动人心、悲壮、充满着冒险精神、富有挑战精神、歌颂失败的英雄、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2、过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斯科特的故事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的。
3、出发前的准备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像一次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接受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出发前,我们需明确此行的要求和任务: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气,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开动脑筋,解决困难;第三,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希望我们最后都能达到荣誉的顶点,品尝胜利的果实。
4、沿途发现,做一个细心的收藏家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就像一个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断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仔细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读课文,看同学们是不是一个个细心的收藏家。(指导学生分类整理,做成卡片)
五、品读课文,体会悲剧
1.说一说课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难忘。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斯科特一行五人的悲剧为什么又是伟大的?)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体验反思:
请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以“悲”为学习线索,较深入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思考和认识。
2、把握内容,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感情,感受生命价值之伟大。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较深入理解悲剧意义。教学难点:
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之伟大。教学方法:朗读 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述故事,导入新课
二、悲情重现,理解“悲壮”
1、说“悲”之情节
<明确:失败之悲 死亡之悲 离别之悲 世人之悲>
2、读“悲”之语句
3、谈“悲”之感悟。在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
三、悲情探源,体味主旨
小组一起分析讨论:造成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原因在何处? 1、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深入探究学习)
2、说“伟大”之情节,读“伟大”之语句
3、悟“伟大”之深意
四、悲情评估,拓展升华 任选一个话题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通过卫星电视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艰难的情景,你会怎么办呢?
2、你会对这些英雄说些什么呢?
五、悲情同构,总结深化
斯科特的悲剧行动,到底有怎样的悲剧意义?是否真如题目所说?
六、课后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结合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总结: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好比是一次较为短暂的向我们未知的知识领域探险的活动,大家齐心协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集体协作的精神,使得我们的学习任务圆满成功。大家从今天的学习中也可以认识到,在我们在面前,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就看你有没有勇气,有没有毅力。七,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悲剧 伟大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坚毅执着 死亡之悲 勇于牺牲,团结友爱 离别之悲 诚实守信,绅士风度 人类之悲 诚信爱国,世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