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时间:2019-05-12 20:2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第一篇: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作者: 李正杨(高中生物

重庆市长寿区生物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5 / 18 发表日期:

2011-06-23 11:06:56

《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及引导学生在知识的运用等各个环节上,都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做到有机结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讲授——演示”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一理念的实施。教学中运用问题式讲授,结合演示方法,使学生对抽象难懂的生物学概念进行深入理解掌握。

一、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常听到:他,和他爹脾气一样暴躁,真是老虎养的豹子儿”或说到:“她和她妈妈一样漂亮”,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它与什么有关?学生自然回答出遗传现象,与DNA有关。然后又问:那么DNA位于细胞的哪个结构部分?在什么地方?通过学习过的知识,学生答: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教师,“我们知道细胞核是细胞重要部分,他是细胞的“大脑”,所以说,今天的内容是在一个微乎其微的世界里悄然发生的。” 多媒体资料展示,学生生活中与DNA息息相关的实际的例子。“5.12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客机失事事故”的图片,小议:死者尸体被高度破坏,要如何才能辨认出亲属的尸体呢?学生大概能说出“DNA鉴定”。教师大致讲解,DNA鉴定技术就是比对死者和直系亲属DNA结构的相似度,从而引出下面关于DNA结构的学习。

二、、认识DNA的分子结构

1、多媒体展示DNA结构发现的自然科学史,包括科学家,相关支持的技术等。通过上述铺垫,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补充了许多生物学认知材料,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了解自然科学史,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2、教具演示DNA模型,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其结构特点

(1)平面结构:(教具演示)(请全体同学对该模型进行观察,回答以下问题:)① 竖直方向上看,有什么特点?两条竖线方向上的分子排布一致吗?② 横向来看,有什么特点?不考虑竖线上的分子的话,剩下的分子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教材内容说明,他们的不同颜色、连接方式代表什么?③ 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小结:DNA分子的平面构成。(2)立体结构:(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该模型如果看做一根稻索,请两位同学上来为我们表演一下拧稻索。)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参与,现场演示。教师给予提醒:其实这样就是一个DNA分子的三维结构,将它立起来的时候注意方向,50多年前它诞生的时候是呈逆时针旋转上升。教师小结:DNA分子立体结构的特点。

3、学生自己动手搭建DNA结构模型,切身体会DNA结构特点

教师提供搭建模型的材料,搭建顺序,规定时间,确定分组原则和小组组长和组员。由于DNA与蛋白质结构形成非常相似,所以教师先回忆联系蛋白质的结构,引导学生由蛋白质结构层次推测DNA的结构层次:脱氧核苷酸→两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多核苷酸链→DNA平面结构→DNA空间结构。这样就对搭建DNA结构模型有了大致的方向。然后学生按上述的顺序动手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与科学家们类似的问题。如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在哪个部位连?DNA有几条链?两条链怎么放置?两条链靠什么方式相连?怎么螺旋?当学生出现疑问感到困惑时,教师就提供科学家们研究DNA结构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信息不断地纠正自己搭错的模型。模型搭建好后,让各小组展示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得出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小结归纳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

4、形象生动的体会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提问思考:模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变化的?变化的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小议后,教师讲解:不变的是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的骨架链,不变的是碱基对,变化的是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和排列顺序。设置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切实体会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二组、四组的同学手拉手,一组、三组的同学手拉手,然后再两两一列进行排队,能有多少组合的可能? 教师小结:碱基对排序的千变万化,使得DNA分子体现出多样性和特异性,最终反映为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也就是说,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彼此之间又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构成一定的亲缘关系。

通过上述教师形象的讲授,多媒体和学生活动直观的演示,穿插比喻的教学形式,对于DNA的分子结构,同学们就可以从感性认识出发,由浅入深,最终理解核心知识内容。

第二篇:DNA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1课时)

一、教学理念

本节内容的知识较为基础,又是分析讲解结构及特点,因此运用数学中常用的“点、线、面、体”的方法来逐步进入,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认识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在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中水到渠成地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再辅以物理模型的展示,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核酸的元素组成等基础知识,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在上节课中也懂得了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些都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之后,自然会产生类似“DNA凭什么可以成为遗传物质?”的疑问,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甚至学习生物的兴趣。

然而高二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其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还不完善,因此需要教师正确适时地加以引导;其次,学生更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其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是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模型构建或辅以动画、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群体特征:异质程度高,规模为一个班级,整体印象积极好表现。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二《生物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包括DNA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DNA的特性。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进一步阐述DNA分子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到底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引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究。虽然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接触,但知识结构较为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接下去了解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知识框架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DNA的分子组成;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举例说出DNA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DNA双螺旋模型建立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能够独立自主地建立模型,提高观察、探索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多学科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五、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与学重点:概述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理解DNA双螺旋结构;

2、教与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分析;尝试解释DNA分子的特性。

六、教与学的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多媒体与物理模型辅助,小组讨论,独立思考,真题复习加深理解。

七、教学准备

收集与DNA相关的时事资料或生活实事,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制作与课题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事创设情境:李某向哺乳期妻子张某提出离婚,按照法律,丈夫不能向哺乳期妻子提出离婚,可是法院竟判张某赔偿李某14.5万元,因为李某发现孩子不是他亲生的。教师提出问题:李某是怎样发现的呢?(预设答案:DNA鉴定),我们之前学习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DNA鉴定是一种好办法,教师进一步提问:DNA为什么能作为主要遗传物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习本节课内容: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2、明确DNA的分子组成

请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教材内容,简单认识DNA的分子组成,提问:①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哪些?(预设答案:C、H、O、N、P)②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有哪些部分物质组成?(预设答案: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碱基组成)③脱氧核苷酸有几种?分别是?(预设答案:4种,A、T、G、C)。学生根据自身基础以及自学的知识很容易能回答上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全班学生大声读出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的名称,并请同学们尝试画出DNA的基本单位,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3、探索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给学生分组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点、线、面、体”学习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② 点:请学生再次说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时强化知识点,加深记忆; ②线:请小组合作探究刚才画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如何连成一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请几个画得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去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请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有错误并作出正确图形与解释;

③面:请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把两条DNA单链连起来并尝试归纳其特点。请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解释说明,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习惯;

④体:我们知道生物界很有名的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那DNA是怎样从我们刚才说的两条链组成的平面图形变成立体的双螺旋结构的呢?教师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先与学生一起认识物理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归纳DNA双螺旋结构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模型归纳出DNA的3个特性。通过展示物理模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锻炼的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4、新知巩固,联系反馈

通过ppt上展示的一道关于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的练习题,请学生们一起回答,指出DNA分子的3个特点与3个特性。再通过3道真题加以巩固新知,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进行修正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完善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5、课堂小结

在时间许可的条件下,请学生总结本节内容体系。

6、课后练习反馈

布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练习,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做好补救教学。

九、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由于较为基础,因此使用了讲授法进行教学,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枯燥,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地调动课堂气氛,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教师中游走,注意观察或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中。最后使用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带给学生感性认识,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附:板书设计

第三篇:DNA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包括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设计思路

以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为主线,用提问、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再现科学家如何一步步通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出DNA分子的结构。教学中通过科学家相关事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树立起勇于挑战、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识记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⑵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能力方面

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 2.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

师讲述:2004年7月28日,“分子生物学之父”克里克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8岁。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带来了遗传学的彻底变革,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更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也正是因为这一研究成果,1962年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学奖。那么,克里克与沃森提出了双螺旋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跟随科学家的研究足迹尝试着构建出这个著名的双螺旋结构。

一、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1.模型建构一:脱氧核苷酸

前面学过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1分子脱氧核苷酸 = + + 多媒体展示:

请学生回答碱基的种类和脱氧核苷酸的种类。2.模型建构二:脱氧核苷酸单链

基本单位找到了,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DNA就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单链 3.模型建构三:脱氧核苷酸双链 4.模型建构四:双螺旋 多媒体展示:资料三和资料四

师讲述:1951年春天,在意大利举行了一次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会议。会上,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和她同事威尔金斯展示了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的DNA晶体照片,而这张照片让来参加会议的沃森激动地话也说不出来了,心怦怦直跳。为什么?因为从这张照片上完全可以断定DNA的结构是一个螺旋体。所以,资料3为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但可惜的是没等到分享研究成果的喜悦,7年之后,这位才华横溢的女科学家因为癌症而英年早逝。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不授予已经去世的人。因而,在1962年是富兰克林的同事威尔金斯和沃森、克里克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多媒体展示:衍射照片

师讲述: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螺旋结构呢?在1951年的秋天,沃森在英国剑桥大学碰到了对DNA结构同样着迷的克里克。虽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物理学家出身的克里克对衍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而沃森可以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内容。他们尝试了很多螺旋模型,但都以失败告终。请学生阅读课本48页相关内容。

师讲述:在失败面前他们没有气馁。最终,根据各方面对DNA研究的信息和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于是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马上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从1953年2月22日起开始奋战,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在3月7日,将他们想像中的美丽无比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多媒体展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分析

1.学生通过思考如下问题,与教师一同归纳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呢?碱基位于DNA的什么部位?(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 2.学生活动:用教学器材制备双螺旋结构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按反向平行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A一定与T配对,C一定与G配对。4.课堂反馈: 课后练习1、3 【课堂小结】

5种化学元素,4种碱基,3种化学组成,2条链,1种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独特表现在:反向平行,磷糖交替,碱基互补 【作业布置】《课时练》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分析

结构特点:反向平行,磷糖交替,碱基互补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学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 不例外,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 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贴近生活,让数学变得富有魅力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 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 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认识 这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升华到了一

个新的境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意义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对于小学生 来说,数学是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书本数学是对生活数学的提炼,也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视角,搭建一座平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我 们应从学生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入手,展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应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

因此,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活动,数学也因此变得富 有魅力。如教学“总价=单价×数量”这一组数量关系时,我课前要求学生去商店购买物品, 并开具发票,初步体验这种数量关系,然后课中再次通过自己算价格、开具发票等一系列活动, 抽象出数量关系。像这样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把抽象化、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活的现实

背景之上,对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之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数学都很有帮助。学生不仅可 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把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渐渐萌生 了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再现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再 加工,创造性地选择、设计教学内容。如在“按比例分配”教学时,书上的例题是与“水稻的 播种面积”有关的,而这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学生来说,水稻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所以教学时, 我的设计是:六(1)班有男同学36人,女同学28人,体育课上陈老师要把32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大组,怎样分才合理呢?生1说:平均分,这样才公平。生2说:我认为这样不合理,应该按 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才公平。师:到底该怎么分呢?这样,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取了按比例分配这一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一 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 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才能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类似的学习对象 容易被学生感知,并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 境,充分挖掘教材并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活问题, 以显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时, 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出发,精心设计了一个活动,让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 行同图案设计活动:有的学生想到的是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先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 侧剪下一块,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有的学生想到的是做墨迹——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上一滴墨水,将纸打开、辅平,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 图形;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扎眼„„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出发,都能得到轴对称 图形的图案,彼此交流,实现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的目的。

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是数学教学的第一要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 好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本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 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 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 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 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 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数学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 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小养成事事处处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即生活,只有数学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我 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学生才能够在一种互动与发展的氛围中想学、乐学、学

会、会学,才会更加热爱数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DNA工具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模块:选修3

课题:专题1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作者:海南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王江云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述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利用抗虫棉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基因工程的领域,然后阐述了培育抗虫棉花的过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即准确切割DNA的“手术刀”、将DNA片段再连接起来的“缝合针”、将体外重组好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逐一的介绍这三种工具的作用。本节内容是基因工程的入门,所以让学生掌握这三种工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情分析

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都有基因工程的介绍,高二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基因工程的内容。知道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可在鲤鱼中表达,使鲤鱼生长迅速;知道寒冷水域中鱼的抗寒基因可在植物中表达,从而培育出抗寒性能高的植物„„在现实生活中,大田里种植了转基因的抗虫棉;市场上卖的抗病毒的转基因甜椒„„可以说,以上内容都是学生学习基因工程可联系的经验。另外。还有一些必修课中学习过的知识可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比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四、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学生了解到的基因工程实例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采用直白、平淡的讲述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应当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介绍限制酶的的来源时,可以通过问题“限制酶从哪里来寻找”,诱导学生思考、阅读教材得出结论。另外,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上课过程中结合一些图片、动画,并让学生亲自去动手模拟制作DNA重组的模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七、课前准备

1、教师:上网搜查基因工程的实例、图片、动画制成课件,准备模拟制作DNA重组的模型的道具。

2、学生:预习课本,查阅资料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有没有?

2.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出现这些生物?通过哪些技术可以实现? 学生:看图,完成讨论题。

1.自然界中还没有这样组合的生物出现。2.但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这些生物的组合。

教师:由于基因工程的发展,要实现一种生物的某些性状在另一种生物中的表达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同学们,什么叫基因工程呢?

(二)基因工程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请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该技术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教师:评价学生答案,总结。

(三)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课件展示:抗虫棉花的图片

设问:如果让你来生产抗虫棉,你会怎么做呢?(请两个学生来说他的想法)教师:评价、讲述。

培育抗虫棉首先要在体外对含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进行“切割”、改造、修饰和“拼接”,然后,导入普通棉花体细胞内,并使重组DNA在细胞中表达。设问:1.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有哪一些?

2.解决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需要哪些工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培育抗虫棉有三个关键步骤:关键步骤一:抗虫基因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细胞内提取出来;关键步骤二:形成重组DNA;关键步骤三:重组DNA导入受体(棉花)细胞。解决这三个关键步骤也需要三种工具:关键步骤一的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内切酶;关键步骤二的工具: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关键步骤三的工具:分子运输车—运载体。

设问: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从哪里获得限制性内切酶?

学生:阅读课本P4-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寻找答案。学生回答:限制酶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

教师:单细胞生物比多细胞生物更容易受到外源DNA的侵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使其必须有处理外源DNA的酶。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叫做限制酶。迄今已从近300种微生物中分离出4 000种限制酶。

设问:这种酶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看书回答:它们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教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限制酶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比如说EcoRI只能识别GAATTC的核苷酸序列,SmaI只识别CCCGGG的核苷酸序列。二是从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将磷酸二酯键切开。同学们看图,EcoRI从G和A之间切开,SmaI从C和G之间切开。限制酶识别和切割部位一般都具有反向重复序列,即一条链正向读的碱基顺序与另一条反向读的碱基顺序完全一致。(课件展示图)

教师:每一种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不同,所切割的序列也不相同,因此,限制酶有特异性的特点,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在特定的切点切割。那么,限制酶切割DNA后会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呢?同学们请看图回答。(课件展示图)学生:一种形成黏性末端,一种形成平末端。设问:那么这两种末端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区别?

学生: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位置两侧将DNA两条单链分割开,就形成黏性末端,而从识别序列的中心位置切开就产生平末端。

教师:展示图解,加以补充解释。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设问:要将切割下来的DNA片段接连在一起,需要用到什么酶?

学生:DNA连接酶。

教师:同学们说得对!是用DNA连接酶。开始时,我们学习了限制酶切割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产生黏性末端,一种产生平末端。那么恢复它们的连接,所用DNA连接酶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学生:所用的酶不一样,E·coli 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不能将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连接起来。T4 DNA连接酶既可“缝合”双链黏性末端,也可“缝合”双链DNA的平末端,但平末端之间连接的效率比较低。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过DNA聚合酶,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有什么不同?

学生:DNA连接酶是将双链的DNA片段连接起来,而DNA聚合酶则是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教师:说的很对!DNA连接酶是将双链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就是说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来连接的。(展示图,正确指出磷酸二酯键的位置)

教师:外源基因(如抗虫基因)怎样才能导入受体细胞?(如棉花细胞)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要让一个从甲生物细胞内取出来的基因在乙生物体内进行表达,首先得将这个基因送到乙生物的细胞内去。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设问:作为运载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教师:下面老师提出四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假如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复制将怎样? 2.作为载体没有切割位点将怎样?

3.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你如何去察觉? 4.如果载体对受体细胞有害将怎样?不能分离会怎样?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一组负责一个问题,请代表回答。

学生:

1.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不能复制,将在细胞增殖中丢失。2.载体没有切割位点,外源的目的基因不可能插入。

3.如果载体上有标记基因,这样,在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就可通过标记基因的表达来检测。

4.载体对受体有害,将影响受体细胞新陈代谢,进而使转入的目的基因无法表达。教师:可见以上内容,都是在选择合适载体时必须考虑的。所以充当运载体的要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能自我复制; 2.有切割位点; 3.有遗传标记基因; 4.对受体细胞无害、易分离。

教师:目前通常利用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来自大肠杆菌,是一种小型的环状DNA。下面让我们通过插图一起来认识质粒。(展示图片)设问:为什么质粒能作为运载体? 学生:

有“复制原点”──说明质粒能复制并能带着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复制。有“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说明质粒有切割位点。

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说明有标记基因的存在,可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鉴别。此质粒来自大肠杆菌──说明没有危害,大肠杆菌是非致病菌,大肠杆菌分裂快,也便于从大量复制个体中分离出来。

教师总结:让学生分组模拟DNA重组模型操作,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这三种工具的理解。

九、板书设计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来源:主要从微生物中分离出来 2.特点:特异性

3.结果:产生黏性末端、平末端

二、DNA连接酶

1.种类:E.coli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 2.作用

3.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区别

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1.作为载体的条件 2.质粒的结构

下载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DNA的结构教学设计

    篇一:《dna分子的结构》一等奖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概述DNA分子的复制以及其生物学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教学设计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理解DNA的理化特性及根据其理化特性而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2、能力方面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在......

    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教学设计

    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合作对个人和事业成功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能......

    怎样使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教学设计

    怎样使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赣榆县门河中学 王强 【导语】:你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怎样使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先来阅读一下课本,通过阅读课本,我们可以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设计本节课,我改变教材中对DNA结构介绍的顺序,教材中是先介绍科学史中的研究成果,然后学生进行实验,理解DNA的结构,我认为这样容易造成科学知识和科学实......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科......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模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海口一中 生物组 苏小翠 一、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继前两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