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培训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指导培训内容
(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小学音乐》),它不但对特岗教师有一定的帮助,去解决细节问题,也对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共鸣!
第一章
概论
十大理念整合为五大理念 第二章
演唱教学指导
1、演唱教学准确把握的教学理念: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
2、课标内容
3、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演唱教学的有效备课
4、演唱教学中教师需关注的问题? 第三章
课堂合唱教学
1、区别合唱队教学与课堂合唱教学?
2、课堂合唱教学的训练(1)由浅入深
(2)根据歌曲旋律划线条(3)休止符的自然学唱
(4)无论是说还是唱都在高位置
(5)合唱方法,以听为主,贯穿一些技能技巧
(6)基本功要扎实
(7)从说话到作品情感都是一条线
3、课堂合唱教学需要改进的方法?
第四章
唱游教学指导建议
1、唱游教学的特点
2、唱游教学的内容
3、何为体态律动:就是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4、律动教学的适用范围
律动教学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甚至中学都可以用,但是一般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讲,主要运用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比较多。
5、律动教学的编创
(1)律动分类:可分为全身律动和上身律动(即头部和手的律动)。
(2)根据歌曲的情绪进行编创。(3)根据歌曲的节奏特点进行编创。
6、歌表演的含义、目的、特点
7、歌表演的表现手法:注解式、情节性、情绪性
8、音乐游戏教学的含义
9、音乐游戏的意义: 其一,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企及的优势。
其二,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三,在游戏中,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0、音乐游戏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奥尔夫主张:学生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
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 让学生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 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
11、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音乐性;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音乐游戏的主要类型:(1)节奏训练类游戏(2)音准训练类游戏(3)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
(4)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5)识谱类游(6)其他游戏。
12、音乐游戏的运用(1)作为导入过程的游戏。(2)作为调节活动的游戏。
(3)编排即兴游戏,弥补教学上的某些不足。(4)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编创音乐游戏。(5)用游戏将一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进行理解。(6)在课外音乐活动中穿插音乐游戏。
13、集体舞教学的目的
14、集体舞教学的场地限制
有场地的可增加一些队形变换,无场地的只能在教室内的空地表演,只做原地的或活动范围小的基本动作。
第五章
感受与欣赏教学指导建议
1、欣赏教学目标的制定
2、欣赏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七章 音乐创造教学指导建议
1、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第九章
活动教学指导
1、活动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活动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能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音乐活动的过程是情感、认知和行为协调的过程,是学生身心协调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过程。
特 点:活动是完成音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发展审美能力、音乐技能和知识,也必须以活动为主要途径。音乐学习的活动,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活动教学的重要模式
以参与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的参与-----体验模式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
3、活动教学的优点
(1)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运用多种渠道参与音乐活动,提高感受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愿望与能力。(3)创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培养发展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4)打破封闭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能正确分析、评价教学案例。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培训内容
小学班主任培训内容
模块一 班主任的每一天 主讲人 王宝祥
专题一:打招呼——“打招呼”与尊师爱生 专题二:日计划——忙要忙到点子上
专题三:迟到处理——保护学生和遵守规则冲突时
专题四:课堂管理——班主任只是协调者
专题五:课间十分钟——不容忽视的课间十分钟
专题六:广播操——比赛的“输与赢”
专题七:午餐午休——如何利用好教育契机
专题八: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学校里来
模块二 班主任的每一学年 主讲人 陈爱苾
专题一:学年开始——自我教育从自定目标开始
专题二:编排座位——排座位有学问
专题三:布置教室——布置教室也要立足教育 专题四:选班委会——让学生体味公平公正的班级民主生活
专题五:制定班规——使班规建设成为学生自管自育过程
专题六:家校联系——(1)促家长成为教育的助力
——(2)网络班级
专题七:评价评奖——评价价值取向的冲突
专题八:学年结束——信任源于实事求是
模块三 班主任与每次活动 主讲人 熊华生
专题一: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能不走过场吗?
专题二:成长主题活动——学生们可能自己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吗
专题三:参加艺术节与运动会——如何看待成败?
专题四:沟通与交往主题活动——沟通与交往的学问
专题五: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一定出于自愿吗?
专题六:班级管理主题活动——为什么我不可做自己?
专题七:节日纪念日活动——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
专题八: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学是教人自我欺骗吗? 模块四 班主任与每个班级 主讲人 齐学红
专题一:班主任与差乱班——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
专题二:班主任与优秀班——优秀不仅仅是成绩
专题三:班主任与新接班——校规与民主管理的平衡
专题四:班主任与寄宿班——如何引导寄宿生的交往
专题五:班主任与全纳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专题六:班主任与外来务工子女班——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关爱
专题七:班主任与小班——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专题八:学生与科任教师冲突——架设心灵间的桥梁
模块五 班主任与每个学生 主讲人 吴增强
专题一:优秀生辅导——优秀生也需要心理辅导
专题二:留守儿童辅导——留守儿童――一群需要关爱的孩子
专题三:厌学生辅导——如何对待学生厌学
专题四:异性交往困惑生辅导——女生“早恋”的困惑 专题五:网络成瘾生辅导——学生网络成瘾怎么办?
专题六:情绪失调生辅导——只要解决问题,怎么做都行吗?
专题七:行为偏差生辅导——慎重对待行为偏差学生
专题八:灾后生辅导——班主任如何做心理援助
模块六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主讲人 张万祥
专题一:沟通能力——先改变学生,还是先改变自己? 专题二:读书习惯——如何才能真正优秀? 专题三:写作能力——如何对待专业写作? 专题四:总结反思——如何把先进的东西内化? 专题五:职业道德——如何坚持公平公正?
专题六:实践智慧——如何面对传统榜样与现代偶像的冲突 专题七:应对挑战——面对嫉妒与挫折
专题八:网络技能——怎样在学习中自我调控?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材料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材料
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 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
音乐教学的历史发展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 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 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 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 器乐教学。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在小学音乐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一些如音乐教师没有转变教学方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缺失等问题与困境。音乐新课程的目标强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音乐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作用(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也作出了解释),但是在音乐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境,诸如音乐教师不乐意教,音乐教师不知道如何教,学生不愿意学,学校其他学科教师不重视,学生家长漠视等现实而具体的问题。面对如此问题,学校、音乐教师、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积极寻求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推动音乐新课程实施。
一、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困境
(一)音乐教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的热情不断遭遇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的冲击,许多教师没有信心去进行音乐教学。音乐教师把音乐课程的教学当作“任务”来完成,在每个
星期一两节课的情况下“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认为音乐课程在学校教学中是多余的,音乐教师缺乏自信心和学科自尊,似乎音乐教师比其他主课教师矮一截,音乐教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音乐教师的教学缺乏实效性
音乐新课程强调学生的音乐“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音乐新课程强调“模仿”,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音乐新课程还倡导“探究”、“合作”和“综合”。但是,面对音乐新课程,许多音乐教师不懂得怎么样去开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等教学方式,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上,一节课就教学生唱一首歌,教师是一遍两遍三遍的重复教,学生是一遍两遍三遍的重复唱,这样下来,教师教的没有什么味道,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滋味,而且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没有掌握所学习的歌曲。
(三)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习音乐课程
面对音乐新课程,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尽管音乐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但是许多学生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音乐课程的,所以他们更多的表现出迎合教师或者迫于无奈。毋容质疑,有部分学生是喜欢音乐课程的,但是这并代表他们知道怎么去学习音乐课程,所以出现音乐课堂上学生茫然很手足无措的情景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
(四)学校和其他学科教师不重视
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和其他学科教师是不重视音乐课程的。学校不把它当作一回事,音乐课的位置是很不受重视。其他学科教师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可以随意的与音乐课调换,甚至还经常把音乐课冲掉或改作学生自习课。班级的一些活动也是利用音乐课来完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国家对中小学音乐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全面地体现了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教材能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尽可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力图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教材所选内容注重了音乐的基础性,编排形式较为生动活泼,封面及插图也较为精美、别致。这就对我们音乐教师在备课时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要求。
二、全新的理念
根据《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体系,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十点),这里我们重点说四个方面:
(一)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过去,我们比较重视音乐教育的认知功能和德育功能,把音乐当作一种专业,突出了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或者把音
乐教育当作思想品德教育,以说教代替了音乐。它通过演唱、演奏、欣赏、创作、表演,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创造出美的音乐。因此,《新课标》加大了音乐实践的力度,不仅有大量的歌曲和欣赏曲,还增加一些活动和许多表现音乐的内容,我们既不能重走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老路,也不能忽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现代音乐教育的一条重要的理念,这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的。兴趣不仅仅是高兴、玩,它还应体现在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兴趣就是愿望,是成功的体验。因此,《新教材》特别注意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注意把一些枯燥的理性知识和技能训练渗透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之中。(音阶的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分阶段学习)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动手的活动,如制作简单的乐器、律动操、做头饰等。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音乐教育中,人们往往认为创造只是作曲,其实创造存在于每项音乐实践活动中,和对音乐的体验与表达中,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学生的创造意识往往被我们扼杀在萌芽中。《新教材》安排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不仅有灵活的、渗透性的内容,如探索某个问题、发挥想像力、搜集信息等;也有专题创造的内容,如“用声音编织故事”“为故事、诗歌选配音乐”“音乐剧”“创编旋律”等,把创造意识的培养贯穿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
(四)与相关文化相结合
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它首先是一种文化教育。因此要把音乐教育置于文化的大背
景之中,与相关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同艺术中的其他形式相结合,如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还要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历史、文学、诗歌等。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新教材》
拓宽了教学内容,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全新的设计
为了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些《新教材》,在内容的安排、活动的设计和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摆脱冷冰冰的、空洞的说教,以丰富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一)单元式的教学结构
《新教材》设计了单元式的结构,即每个单元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强化对主题的认识。如爱心教育(爱妈妈、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等)、少数民族和民间音乐、环保意识、民乐经典、西洋和民族管弦乐器、中国地域文化、世界地域文化、音乐中的动物、动漫之星、音乐里的故事、歌声中的回忆等。在每个单元中选择不同体裁、题材、不同演奏形式的作品,既围绕一个主题,又不显得重复、枯燥。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
《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了新、趣、广。新教材所选的作品,首先是新,有时代感、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识。毕竟我们的学生生长在21世纪,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新教材》选用了一些学生喜欢的、有时代感、又有艺术性的作品,如“校园里的小白杨”“哦,十分钟”“采山”等,但是经典的作品还是要保留的,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等。趣,教材所选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打花巴掌》《牧童》等。从内容上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广,教材的选择面广,不同体载、题材,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既有小学生最容易感受的进行曲和舞曲体裁,也有富有趣味的舞剧和歌剧的选曲;既有中国的作品也有外国的作品;既有现代的作品也有古典的作品,特别是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比重。设计了“五十六朵花”和“神州游”的单元,集中介绍了我国民族和民间的音乐作品。力图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三)独特的评价形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不可能用一张答卷统一进行评价,它必须是个性的评价。因此一直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状况或者是不重视,没有评价;或者是把唱一首歌、给个分作为评价。这种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新的音乐评价以我真棒的形式,综合了自评、同学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通过对学生的唱歌、欣赏、创造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放式的评价。
(五)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
《新教材》在版面设计上大胆创新,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的死板面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活泼、大方,色彩鲜艳,插图采用了卡通的技法,适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低年级的教材以图为主,图谱结合,同时又不失音乐课本的特色。根据需要,有的版面设计成彩页,教材的内容与图画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四、小学音乐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探讨
(一)重视音乐课程资源开发
1、民族传统音乐课程资源
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的理解我国音乐历史和音乐传统,了解不同背景下的音乐文化,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资源,将传统的、民族的音乐为今天的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创作服务。
2、网络音乐课程资源
音乐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关注音乐课程评价(这是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途径之一)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具体而言,第一、音乐课程评价目标多维化。音乐课程评价目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
第二、音乐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音乐课程评价主体需要实现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第三、音乐课程评价方法多样化。音乐课程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需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加强音乐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是离开不生活的。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加强音乐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一、关注学生的音乐生活经验。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的审美情感经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在音乐生活中进行教学,做到“活教书、教活书、教书活”,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让学生关注和热爱音乐生活。第二、音乐教学贴近生活。所以音乐课堂教学是在音乐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进行,音乐教师的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四)推进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推进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
第一、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课堂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课堂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师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音乐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
第二、尊重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去欣赏学生,指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和创造,对于学生的音乐创作需要尊重。
第三、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体现出音乐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中的一员,“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音乐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音乐教师指导学生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合作学习实现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五)推进音乐教师专业化
推进音乐新课程实施,需要更加专业化的音乐教师,在推进音乐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音乐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具体而言:
1、增强音乐教师的知识涵养。音乐教师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掌握扎实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器乐演奏技巧等,音乐教师的广泛的相关文化知识。基础教育阶段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的,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和音乐人才,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美的感受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样需要音乐教师去获得广泛的文化知识。
2、加强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一、音乐课堂需要音乐教师的管理,如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文地科学地管理课堂,需要音乐教师加强课堂管理能力。其次、音乐教师不仅在给学生教授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同时音乐教师自己也在不断进行音乐情感的陶冶和再次体验,音乐教师只要不断地学习、总结,就能得到丰富的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论。
3、推进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与培训,了解国外教育发展趋势、音乐教育动态和前沿信息,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策略、手段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下面就我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以及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探讨。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具体的方面来探讨音乐教学的话题:
一、教学环节中的要求
(一)声乐教学
唱的发声器官与发声原理,应对声乐的特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声乐学习。教师在示范教学时,你的声音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不论你的声音属于哪一种唱法,都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不要让学生对你的美声吓倒或认为歌曲不好听,不愿学,你的声音要符合学生的听觉要求,声音尽量柔和,动听。课堂上要纠正学生大喊大叫的习惯,强调学生要有声音的美感,要从声音里感受到歌曲的含义,凡歌必吼的唱法一定要改掉。
所谓正确的声音观念,那就是通畅、松弛、明亮、集中而又结实的声音。有了正确的声音观,才能辨别声音的好坏。那么如何形成美好的歌唱声音,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四要素。
1、气息
众所周知,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发声的源泉,所以一开始学习声乐就必须重视气息的掌握。我们平常要求声音连贯流畅,首先,气息就要连贯流畅,气息对了,声音至少对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气息的方法呢?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鼻同时吸气,喉咙自然松开,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将气深呼吸到腰腹一带。(2).吸气时全身放松,胸腔、两肋自然地扩张。
(3).吸气后,吸气肌肉群还需继续工作,不能放松,保持吸气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这个对抗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
(二)、共鸣
人体的共鸣很多。那么人体中哪些共鸣腔是歌唱的共鸣呢?根据共鸣腔的声音特点与声
区的关系,分头腔、口腔和胸腔共鸣三种。在实际歌唱运用中,三个共鸣腔体不可独立使用,共鸣腔体的使用有个原则,那就是混合共鸣的使用。如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多一些,鼻腔、胸腔共鸣为辅;唱中音时,以口腔共鸣为主,头腔、胸腔共鸣为辅;唱低音时,胸腔共鸣为主,口腔、头腔共鸣为辅;发出的声音要同时分布于三个主要共鸣器官,形成一个统一。这样,才能在三个声区内都能做到华丽丰满、结实的声音。
(三)、声音位置
所谓“位置”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声音的流动、走向,就是声音的位置。歌唱中声音位置是有严格要求的。艺评中有一句名言“掌握头声,喜唱一生”。通过几百年的艺术实践和大歌唱家们的悉心感受,他们发现所有的音——无论是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或是低音、最高音的声束焦点安置在鼻头腔这一最传统的高位置上,就能产生金属质的共鸣泛音在鼻额颅腔里来回振荡。那么要怎样获得高位置及位置的要求?
1.首先应为高位置声音的产生创造出良好的共鸣环境。做出一个深的气息,稳的喉头,高的位置的状态。
2.元音,比着力于低位置的辅音的发声位置要高,它着力于四呼,便于歌唱高位置的安放,加强元音的练声曲训练是寻求发声高位置的又一诀窍。
3.用开口哼鸣的办法,找到高位置的晕振感觉,加以延伸、扩大和开发,并养成习惯就能获为己有。开口哼唱时,用微笑的明亮而轻松的感觉唱en-i时,随音高点的移动,尽量将声音抛物弧射的焦点集中安置在鼻——眉心——头顶——脑后上。
(四)、姿势我们唱歌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身体要做到“三点一线”(站姿),坐着唱时,一定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或做其他不正确的姿势,俗话说,底盘一定要稳。
总之,要想使声音在高位置的指引下均匀、柔美,富有特色,关键是把胸声摆到头声上去,将低音安置在高音的高位置上。音越往下行,发声的位置就越发感觉升高,使低音不落位,高音不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正确使用歌唱声音的位置。
(四)、声音音色
所谓音色,是指人声发出声音的色彩,决定声音色彩的先决条件是人体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大小等起决定性作用。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不同,致使每个人的声音音色也各不相同。这里讲的声音训练中的音色,是指每个人的个体基础条件上而言。在自身音色条件的基础上发出的各种声音,求得完美的音色,它应是有气息的支托、有良好的共鸣和声音位置。才能求得声音音色的完美,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在学习各种元音的母音发声训练中正确完美的发音。如基本母音:a、e、i、o、u这五个母音中,有开口的、有闭口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母音,当找到后就用适合的母音带出其他母音的发声: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意思是开口母音声音易散,在练习时想到发窄母音的感觉,这样就易集中了。反之闭口母音想到开口母音的感觉,声音也就不挤了,这样的音色就完美了。
2.歌唱声音的质量,是由音高、音色、音量三个有机的音质要素组成的。所以在母音练习音色完美的基础上,还应做到音高、音量的控制调整。如唱高音时应尽量做到与唱中低声
区的音量协调均衡,不能一味追求所谓宽厚的大音量,唱低声区不能唱成空而虚的声音,整个高、中、低三个声区要做到通畅、线条均匀,声音结实、明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正确发挥音色的特点。
二、音乐鉴赏
乐曲听赏是音乐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也是令学生比较乏味的,学生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新颖,课堂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比如:单音和音程的听辨可以选几名学生,做几个音符的头饰,每人确定一个音,听到自己的音就出列,听过一轮后再重新确定,继续游戏。
在乐曲的欣赏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由简单到难,教师在欣赏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提示或讲解,不要一遍一遍反复的听,如四年级第一课的听赏曲,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教师分段对乐曲进行提示,使学生能了解乐曲的意境,每一个主题所表现的内容,各主题的不同情绪和速度。歌曲欣赏要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从歌词上入手,学生从自己的理解中融入的歌曲中。
节奏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基础的,所以不要直接要求学生按谱子拍出节奏,而是引导学生在时值符的帮助下,慢慢拍,当然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需要从低年级开始,从简单的节奏型入手。把节奏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用节奏说话。总之,音乐教学工作是一门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他独特的科目有着复杂的内容,综合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第四篇:小学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仪陇县金城第二小学校 刘薇
在这次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进行学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本次音乐教研员老师的个人魅力与修养,还有知识构造丰富。通过此次培训,我的感受颇深。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整体上有了质的进步。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小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不思进取的思想,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相信,在聆听了老师们的专业教学后,在向同行们学习后,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工作下,自己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一定会更加成熟沉稳,灵巧多样,丰富多彩,更加驾驭有方。总之,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式下,新型的教师还需要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只有到了高处,才看到自己的渺小,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才能踏实登高,不断前行。此次的学习让我切实体会到了这点,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完善自身素养,在实际工作中找差距、多学习、再加强。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厚望,同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活动,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中提升自己。
第五篇:小学音乐培训学习心得
滨州市小学音乐教材培训心得
胡集二小 姜文倩
2015年10月26日到2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本的滨州市小学音乐教材培训。全市音乐教师齐聚清怡小学阶梯教室,各地优秀教师倾情执教,妙语解析。本次培训针对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共听赏了六节课,五位资深教师讲析全本教材。培训结束后,现整理感受如下:
首先,深深感受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走向:歌唱为主,欣赏为辅的综合课。这是几年来一直的趋势。一歌一曲,或前或后。这次观课集中体现了以往培训的要求:引导开门见山,很快引入音乐正题。在聆听、学唱、欣赏之余,注意音乐知识的教育,如识读乐谱、认识音乐记号等。进一步,调动孩子的肢体感官感受音乐,配上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
其次,一节好课多方历练。教学、评价语言的点滴锤炼,教学技巧、方法的运用,课堂环节的设计以及衔接,给歌曲配的动作,加的乐器伴奏,教师范唱以及相关才艺的展示,乃至于PPT的设计,这都需要教师本人付出课前的极大心血,也需要多次课堂上的锤炼,更需要老师们观课给予的诸多指导。
再次,课堂中教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授课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用图片、实物或谜语等引导课题,用故事串联音乐,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或给予适当暗示,每次回答及时恰当地评价和表扬。课堂设置要让让学生多听多思考多说多参与。
最后,课堂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王秀娟老师在《四季的歌》中,为歌曲《捉迷藏》配的动作俏皮灵动,恰如其分。任秋芬老师给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配的动作很能体现细微的感情,为音乐《丰收》片段敲击的大鼓表演激情四溢,惊艳全场。李婷老师为《维也纳的钟声》述说的故事顺畅有趣,配编的歌词诙谐,动作细致标准,歌声收放自如。每位教师的弹琴伴奏也都非常好。
老师们对教材的讲析让我们对每首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更广角的了解,对教学重点以及相关的处理也有了可参考的宝贵资料。老师们为讲析准备的东西相当多,包括各音乐的律动、各种乐器的现场演奏、伴奏的打击乐等等等等。这次培训真是凝聚了老师们长时间的心血,才给我们呈现了这么精彩的课堂和讲析。
感受和学习之余,常喟叹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技能不够,教师应当有的课堂掌控力也有所欠缺。自己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练习的太多。如何把这么多精彩丰富的东西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如何化繁为简,又保持精要,这也是个大课题。另外,还要克服一些教学实际上的困难,如各种教学资源的缺乏,学校对音乐等小科的更大支持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滴水犹能建功,相信驽劣如我,只要多学多实践,就会有一天天的成长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