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时间:2019-05-12 20:1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第一篇: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单元集成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每天更新!Type = #_ x0000_t75 u003e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每天更新!Type = #_ x0000_t75 u003e

首先,解释的重要概念

生物进化理论

是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第一个科学进化论由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他建立了一个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的严格理论,表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包括人类,是自然的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的物种正在演变,从低到高的水平发展;自然演化的规则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他还提出了人类起源的古猿的观点。生物进化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学世界中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地位的看法。

蒸汽时代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在那里生产了大型机器来取代手工艺品。历史上说 这种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最大发明。它不仅解决了工业发展的电力问题,而且大力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掀起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繁荣。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从19世纪后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篇: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普朗克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2)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物理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历史条件;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的原因、意义;

(3)思考“日心说”与“地心说”相比的进步性;探究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影响;归纳量子论的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2)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创新;(3)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教学方法】

1.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方面,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另一方面,要学生有全球的眼光,关注人类的发展,自觉传承科技文化。

【教学内容】

1.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1)背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类进入到科学实验时代。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和人的思想的解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他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2)伽利略对物理学重大贡献及意义。在160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有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他认为物体的受迫运动是推动者加于被推动者的,推动者一旦停止推动,运动就会立即停止。

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观念的重大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及影响。

中世纪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央,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他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并能自转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这就揭穿了所谓“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传播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自创了用以观察天体的第一架望远镜,从望远镜里他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并不是以前人们所说的月球表面是光滑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很相似于行星绕着太阳转,他看到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还观察到哥白尼曾推论的金星有盈亏现象。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2.经典力学的建立:

(1)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及概况。

17~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中突出发展起来的是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在经典力学的建立中,曾有许多科学家为之付出心血,牛顿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故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来源:学科网] 在经典力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些成就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

(2)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

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是牛顿确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在数学、光学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最重要的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力学方面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这个引力与彼此吸引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此前一个半世纪的科学发明并用精确的数学术语把它们连结起来了。此外,牛顿还确立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比例定律(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1687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该书中他首先给力学的基本要领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对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光的微粒的一切物体在真空中或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动,全部应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给予了说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都囊括在他的力学体系之中。《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有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

(3)经典力学的显著特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4)经典力学的影响。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的进一步统一,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 2 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过去的物理学都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似乎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远走动着的大钟,在任何情况下,它的速率永远都是相同的,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在时间上都以它为度量标准。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是被考虑的主要问题。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广义相对论又被认为是一种引力理论。

(3)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4.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量子论诞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但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量子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位跳跃式地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个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在普朗克之后,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证实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在不同轨道上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当电子从外层轨道跳到内层轨道时就放出相应波长的电磁波。玻尔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创立了物理波理论,指出电子和一切物质粒子都像光一样,既具有连续的波动性质,又具有不连续的粒子性质。经过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确立是物理学革命的高潮,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理论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1. 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 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热点试题】

1.你认为伽利略能够确定加速运动定律的关键途径是什么?你有何启示?为什么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会出现新时期?

2.牛顿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哪些? 3.爱因斯坦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以来,由于人的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众多领域,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

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要突出了解这一时期科学家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这些科学巨匠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能力:(1)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的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生预习、课堂展示本课主要内容,促进同学的互相学习。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方法】

1.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的特点,可对教材内容多进行些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2.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根据教材的内容、搜集的数据、资料、图片和影视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了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内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

世界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区、生产活动、生活习俗都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各种文化都毫无例外地留下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这些神话虽然说法不一,并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但都认为世界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这就是神创说。

(2)欧洲基督教上帝创世说的影响:

①基督教会在欧洲成为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②基督教会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17世纪,布鲁诺被罗马教皇处死。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

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②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一方面从17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美法德等国建立,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力量;另一方面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③理论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 5 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了细胞分裂,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过渡:正是在对细胞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一批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生物界中不同物种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物种是可变的。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论。

(2)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①生平简介: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②主要成就:首先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其次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前者指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它经常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后者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脖子长的长颈鹿,其后代的脖子一般也长。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③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3.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

(1)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2)理论观点: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凡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那些有利的变异,经过世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生物新种。

(3)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4)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如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3—1921年)译述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名曰《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学重点】

1.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热点试题】

1.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之所以能在19世纪中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比较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进化观。4.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19世纪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打破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思想促进了亚洲等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了解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方法】

1.本课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老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近代以来这三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奠定基础;

2.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科技成就取得的背景及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改良经过:

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②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②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伴随着城市化,近代意识形成,如竞争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③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如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萨凡纳”号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等。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8 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①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a.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在1752年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b.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

c.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制造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他又制造了一台利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机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此,打开电能宝库的大门。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3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12岁时就开始工作。他卖过报纸、蔬菜和水果,出版过周刊《先驱报》,担任过报务员,开过公司,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1000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被世人称为“天才”,但是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其中重要的发明有留声机和电灯等,特别是电灯的发明。1878年,爱迪生开始对电灯的研制感兴趣。研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还是没有成功。1879年10月21日,他用棉线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而且持续了45个小时。爱迪生并未满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实验,用竹子纤维在碳化后可以做灯丝,灯寿命长达1200小时。为了给电灯提供电力,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他的直流发电机功率达到600多千瓦,为几千用户提供照明用电。

(3)电气革命的影响:

①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②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电灯给城市带来万家灯火,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人们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①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a.原因: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促使美国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b.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c.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WWW。

WWW是World Wide Web(全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有人译作“万维网”“环球网”“web网”“3w网”。最初是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Cern)提出来的。其创建者伯纳斯•李,在他1991年8月6日创建的第一个网址中解释了万维网的工作原理等内容。他也因此被《时代》杂志评价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100位人物之一。

WWW(World Wide Web),是一张附着在Internet上的覆盖全球的信息“蜘蛛网”,镶嵌着无数以超文本形式存在的信息,其中有璀璨的明珠,当然也有腐臭的垃圾。WWW是当前Internet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最新的信息检索服务系统。它把Internet上现有资源统统连接起来,使用户能在Internet上已经建立了WWW服务器的所有站点提供超文本媒体资源文档。这是因为,WWW能把各种类型的信息(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音像)无义无缝的集成起来。WWW不仅提供了图形界面的快速信息查找,还可以通过同样的图形界面(GUI)与Internet的其他服务器对接。WWW诞生于Internet之中,后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而今天,WWW几乎成了Internet的代名词。通过它,加入其中的每个人能够在瞬间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将一根电话线插入你的PC(它可能是你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加上一部移动电话),此时全球的信息就在你的指尖!WWW极大简化了网上信息的发布和用户访问。

(2)互联网的功用:

①功用:提供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丰富多彩。例如,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②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3)互联网的影响:

①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②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③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⑤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如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等信息垃圾污染青少年心灵;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当青少年无钱上网,去偷抢盗等,走上犯罪道路

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青少年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②客观上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着中国封建思想文化,诱导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深层次的影响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影响

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在经济,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加紧侵略中国边疆及邻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3)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当时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太阳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点】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热点试题】

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 2.“蒸汽时代”到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3.为什么电力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比较“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5.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堂小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第三篇: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2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第32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纲展示:(1)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信息技术。

热点提示:(1)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进化论的主要观点;(4)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5)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考点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和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探规寻律

1.经典力学(1)奠基者:伽利略。

①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研究。

②成就:通过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

③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立者:牛顿。

①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②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③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3)牛顿在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不畏艰辛、勇于牺牲的思想品质。2.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2)提出: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提出。(3)内容

①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时间和空间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和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4)意义

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②实验表明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2)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3)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4)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②丹麦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③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5)影响

①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②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③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思考] 普朗克曾这样评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因此普朗克认为相对论的提出所引起的物理世界观的革命可以与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所引起的震动一样。

4.生物进化论(1)背景

①基督教坚持上帝创世说,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②文艺复兴后,面对现实,重视实践的追求蔚然成风。

③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④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奠基——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①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②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3)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4)内容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原理。(5)意义

①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②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思考] 长期以来,西方仍然流行着“上帝造人”的学说,达尔文通过观察总结得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结论。你认为二者产生分歧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产生分歧的根源是世界观的差异,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而科学则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识世界。

问题1:探究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2)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朗之万的评价?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说明了经典力学体系对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等信息说明科学进步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表明了爱因斯坦在当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了相对论在物理学领域的深刻影响。

[尝试解答](1)伟人:牛顿。意义: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2)朗之万认为爱因斯坦移民到美国意味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当时在科学界处于科学中心的地位,因而其移民到美国意味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问题2:探究达尔文的进化论

材料一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

——《物种起源》

材料二 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学说的核心主张。

(2)依据材料二,简要指出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体现了以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材料二说明近代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彻底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尝试解答](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演变:经历了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的演变。影响: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归纳总结】

1.近代科技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为近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4)精神:面向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5)主观: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2.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1)思想界: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在宗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科学界:把发展变化思想引进生物界,开创了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3)理论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4)政治界:为中国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被帝国主义者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1.(2016·贵阳质检)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解析:选C 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新天文学”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但并未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故B项错误,C项正确;“新天文学”并未推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故D项错误。

2.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选C A项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意义,与题干不符。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B项不符合。D项与题干强调的主要内容不符合。题干强调的是人们已经开始用科学的手段和实验的手段认识研究自然,因此选C项。

牛顿经典力学的特征

(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移的真理。

(3)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科学发现所揭示的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3.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形式,现在,它的美丽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导致了()A.相对论的出现

B.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C.量子论的出现 D.电磁感应现象的提出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光的波动理论,联系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可知第一朵乌云导致相对论的提出,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论主张“适者生存”,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所说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是黑体辐射与“紫外灾难”,说明第二朵乌云诞生了量子力学,故C项正确;材料与电磁感应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4.“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解析:选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上帝造人说,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考点2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科技之光

1.“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过程

①改良: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②应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③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北美被广泛采用。(3)影响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②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③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④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思考] 为什么说瓦特改良蒸汽机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提示:瓦特改良蒸汽机不是依靠某种先进科学理论,而是依靠经验对早期蒸汽机进行改良而制成的,因此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电气革命的出现(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过程

①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②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3)影响

①使得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促成了新兴工业部门和新技术的出现,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③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④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考] 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提示:资产阶级由于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势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随着交通和信息交流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信息技术的发展(1)进程

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1969年,美国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产生。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影响

①积极: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获得新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②消极:网络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问题1:探究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不同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能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纺织、采矿、冶金和运输业中的种种创造发明,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科学对工业尚无多少直接影响。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的作用凸现并逐渐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瓦特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意义。(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应用的重要影响。(3)据材料三分析,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有什么不同。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主要描述了蒸汽机对动力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影响。材料二主要说明了电力的应用相对于蒸汽机应用的优势。材料三主要论述了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尝试解答](1)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动力,以机械动力代替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蒸汽机的使用带来了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全面展开,而且为新能源——石油、燃气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2)蒸汽机只能将热能单纯地转化为动能,热效率低,而电的应用灵活,易于转化为热、光、机械、化学等形态的能量,并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了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工业化、城市化等的变化及进程。

(3)第一次技术革命生产经验起到主导作用。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主要是靠工匠的技艺和经验的积累,科学原理只起到辅助作用;而电力技术革命,各种电力技术主要是在电磁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以科学理论的突破为前导。第一次技术革命只是发挥传统技术的作用,与生产融为一体;而到电力时代,技术发展为技术科学,作为科学化理论体系指导生产,成为连接科学与生产的纽带。

问题2:探究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 文明的代价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

材料二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相机等数字化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美]《数字化生存》

(1)试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叙述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2)据材料二指出,“信息DNA”指什么?它的进步对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信息解读] 材料一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环境的破坏。材料二表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尝试解答](1)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后,煤炭作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燃料被大规模使用,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显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和汽车的发明,对于煤炭和石油等资源的消耗加剧,化学工业的产生也使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深。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能源枯竭与生态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核能的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给自然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表明气候变迁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总之,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环境问题已经从区域问题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2)信息技术。意义: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共享范围;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利用通讯技术犯罪,不良信息等。

【归纳总结】

1.蒸汽机的发明与电气技术应用的不同

(1)产生方式:蒸汽动力主要是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是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的产物,主要在英国完成;电力是建立在电磁学这一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电气技术由多国科学家共同创制出来。

(2)生产组织形式:蒸汽时代是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电气时代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3)生产力: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革命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程度:蒸汽时代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电气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2.全面认识科技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

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

②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使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

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④对世界的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2)消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随之建立起来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南北贫富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经济发展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加剧,严重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③科技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挑战。

1.(2016·灵武检测)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计算机

B.蒸汽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选B 题干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即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向矿物(煤炭),由此判断是蒸汽机。故选B项。

2.如图是某位科学家发现并验证相关定律的实验装置,这一发现为推动人类进步作出开创性贡献。这位科学家来自()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解析:选D 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是英国人,故选D。3.(2016·咸宁模拟)“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解析:选B 材料中“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说明这一变化使工业发展不再受到地点的限制。依据“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说明应该是电力的使用。故B项符合题意。

4.当代美国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指出,应该对互联网及其对言论自由、观念市场和民主制度的影响投注更多关心。互联网可以有效保存上述价值并将 其发扬光大,但也潜藏着破坏上述价值的能力。对上述认识错误的是()A.互联网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 B.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C.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 D.互联网下只能采用民主共和制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现代信息技术。人们以互联网为平台表达观点,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的利弊同时存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潜藏着破坏上述价值的能力”,因此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5.二战后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更多地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但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汇“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解析:选D 题干中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过分劳累的美国人》、“过劳死”等信息都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飞快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D项正确。社会危机、就业与材料信息无关,A、B两项错误;C项不符合实际。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创立者,提出物体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形成。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诞生,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在科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3.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发电机和其他电气技术发明的出现,是“科”与“技”结合的典范,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5.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出现的危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6.量子理论是 20 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 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力学对其他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7.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易误必明]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没有结合。(×)

辨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但不能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没有结合。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牛顿力学和热学发展的结果。

2.进化论可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演进。(×)

辨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它不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规律,尤其是不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观点被近代西方殖民者用来美化侵略,为纳粹分子迫害残杀犹太人和其他民族提供了借口,为现代帝国主义分子推行强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经典力学。(×)

辨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继承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上,否定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完全否定牛顿力学体系。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 国 卷] 1.(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意味着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A项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冲破基督教神学教义,具有“首创性”,故选择A项,其余三项不具备上述特征,故均排除。

2.(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的科技成就。哥白尼依据自己的观察分析而提出“日心说”,与实验无关,没有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更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无关,故排除A、C、D三项。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原来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牛顿提出的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故选择B项。

3.(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围绕“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公式,注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略。

注:(1)论证: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2)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4.(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解析:结合材料“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以及所学知识中科学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对论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 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地 方 卷] 5.(2015·福建高考)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析:选B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16、17世纪”“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等信息。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推翻了古代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使当时欧洲人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故B项正确。A项是关于生物学的,排除;C、D两项是20世纪初提出的理论,排除。

第四篇:【历史】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和科学发展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和科学发展

(10年浙江卷)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题目的限定是研究人类社会史前史的著作,只有D符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10年天津卷)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相对论和量子论。分析:知道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即可。

(10年福建卷)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答案】B。【解析】此题融历史、地理、物理学知识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解析:“这一理论”指的是量子论,而这一理论主要是由研究热辐射理论引起的。故正确答案为A。

(10年广东卷)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题眼:“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考点:现代主义艺术

解析: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其创作采用夸张 变形 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毕加索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答案:B。

(10年上海历史卷)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解析:此题考察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4分)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2分)【解析】本题以科技为切入点,大跨度,小切口,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解析】本题以科技为突破口,大跨度的考察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影响。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怎么问,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组织答案。

第五篇: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一轮:13.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历程 含解析

13.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临沂质检)下图为《17世纪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图》。从此图可以看出()

A.精英人士逐渐放弃宗教信仰 B.宗教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 C.进化论瓦解了宗教神学地位 D.科学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696~1700年间,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远远超过宗教,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牛顿经典力学的确立,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科学时代,科学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D。材料说明17世纪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是对科学的兴趣在增强,并不意味着精英人士逐渐放弃宗教信仰,A项错误;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并没有减弱人们对宗教的信仰,B项错误;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9世纪,C项错误。答案 D 2.(2017·山东济宁期末)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前言中说:“我希望根据数学原理……我们能够对别的自然现象进行推理……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事实证明,牛顿的数学贡献()A.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 B.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C.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 D.为启蒙思想家规划社会蓝图提供了范式

解析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与材料“……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相符,故选A。材料强调数学原理对哲学的作用,没有涉及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B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C项错误;启蒙思想为未来社会规划了蓝图,D项错误。答案 A 3.(2018·山西太原调研)2014年,美国大片《星际穿越》在全球热映。片中的“第五维空间”、“虫洞旅行”、“星际航行”等概念不断刷新人们的宇宙观。这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A.经典力学理论

C.量子理论

B.电磁感应现象 D.相对论

解析 “第五维空间”、“虫洞旅行”、“星际航行”等概念不断刷新人们的宇宙观等这些内容是相对论的提法,故选D。经典力学只能解释宏观物体低速状态下的运动规律,A项错误;电磁感应现象是电气时代的理论,B项错误;量子理论是微观世界的理论,C项错误。答案 D 4.(2018·陕西榆林模拟)“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这一理论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C.突破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存在的局限 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革命性进步

解析 相对论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突破了传统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描述了一个宏观的宇宙世界,故选C。“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指的是西方的智者运动而非材料中所描述的相对论,A项错误;“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

规律”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而非材料中的相对论,B项错误;“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革命性进步”,指的是量子论而非相对论,D项错误。答案 C 5.(2017·广东揭阳调研)“感动中国2016人物”:“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这是献给因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颁奖词。在这一领域的先贤和奠基者是指()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解析 本题考查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相关知识,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是量子论的奠基人,故选D。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之父,与量子论无关,A项错误;牛顿创立近代力学理论,也与量子论无关,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奠基无关,C项错误。答案 D 6.(2018·山西五校联考)1904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功地瞥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其观点可用于说明()A.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 B.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 C.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 D.“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

解析 据“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可知,“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和发展,故选D。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并没有失去作用,A项错误;相对论推动了牛顿力学的发展,而不是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B项错误;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这种表述本身存在问题,C项错误。答案 D

7.(2018·河南鲁山调研)2016年6月16日凌晨,LIGO合作组宣布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沸腾。按照专家的解释,引力波就是“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科学理论中与之有关的是()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解析 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选B。引力波不能够存在于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当中,因为牛顿的经典理论假设物质的相互作用传播是速度无限的,A项错误;量子论的研究是深入到物体的微观领域,C项错误;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理论,D项错误。答案 B 8.(2017·山西太原期中)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写的简直好极了”,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A.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B.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 D.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

解析 马克思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都推崇进化论,可知进化论有利于他们思想的传播,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选D。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有多种因素,A项说法太过绝对,错误;进化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但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进化论可以说明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但并不是推动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C项错误。答案 D 9.(2018·河南商丘模拟)下图是1861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

群猴子正被介绍给另一只穿着时髦衣服并拿着一本书(处于上流社会)的猴子。此漫画()

A.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B.反映了进化论传播的艰难 C.表达了作者对宗教神学的不满 D.批判了上帝“创世”说的荒谬

解析 据材料漫画可知,画中的人物被比喻成猴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漫画讽刺生物进化论的传播,故选B。人类进化的历程不能仅仅以几只猴子来表达,A项错误;漫画表达了作者对进化论的不满,C项错误;漫画也没有批判上帝“创世”说,D项错误。答案 B 10.(2018·四川自贡诊断)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解析 据材料中“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可以看出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蒸汽机产生的原因,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蒸汽机产生是因

为社会需要,并没有体现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D项错误。答案 C 11.(2017·河北唐山模拟)(美)约翰·R·麦克尼尔在《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这主要得益于()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飞机和轮船的出现

解析 题干中所述的成果是在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实现的,再结合题干中提到的煤炭能源,就可以很自然的想到是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促进了机器的普及所带来的成果,故选A。答案 A 12.(2018·江苏南通模拟)“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A.经典力学

C.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D.量子假说

解析 根据材料中“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故C正确。答案 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湖北黄冈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

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气时代,……类似于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分散式生产等五大支柱,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

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1)根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勃兴的重要产业部门。(9分。每个时代至少两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8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据此分析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导致其演变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近代以来有关能源问题的经验教训。(6分)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答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产业部门即可,每个时代至少答出两例。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图片可以看出木炭、石油等资源消耗比例下降,核能、太阳能能源消耗比例上升,所以可以答出特点;第二小问,可分别从三次工业革命对能源的影响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加快了对核能、太阳能的利用去回答。第(3)问,从能源的作用和我们怎么去做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蒸汽时代:纺织、采煤、冶金、机器制造、铁路交通运输等。(3分)

电气时代:电力、石油工业、化工、汽车与飞机制造、钢铁、通讯等。(3分)信息时代:原子能、航空航天、信息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等。(3分)(2)特点:从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等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转变如核能等。(1分)原因: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20世纪70年代(20世纪后期)的石油危机加快了核能、太阳能的利用。(9分)(3)经验教训:①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②能源领域要重视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合作。③要重视科学研究,推动新能源的发展。④对待能源问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注重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等。(6分。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均可得分)14.(2018·湖南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14年以前,一位乌兹别克的土族民族主义领袖说:科学是那种非常强有力的手段;科学的存在使野蛮的美洲人上升到他们现在所据的很高的地位、拥有力量,科学的缺乏使波斯人沦于他们现在所处的低下地位、蒙受耻辱。科学是使英国人成为印度、埃及、俾路支和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的主人的手段,也是使俄国人当上鞑靼人、吉尔吉斯、突厥斯坦和高加索穆斯林的统治者的手段。最后,正是由于科学,土耳其辽阔的领土被移交到外国人手中,法国的三色旗在北非的伊斯兰教徒头上招展。……

如果你们学习当代科学,你们将能够制造电报机,铺设铁路,在20天内把几十万名士兵从地球的一端运送到另一端,……将能够领会《古兰经》的秘密含义,为捍卫伊斯兰教制造步枪和大炮,把祖国从外国人手中解放出来……将能够使我们民族摆脱异教徒的枷锁,使伊斯兰教恢复其早先的崇高地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科学的作用的观点。(12分,说明:围绕

材料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观点展开评述;要求现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辩证分析。)

解析 从材料内容来看,作者的观点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它能提升整个民族的地位,能实现民族的富强与振兴,但同时也成为一个民族奴役另一个民族的武器,因此在谈论科学的作用的时候应该辩证的分析。从材料对科学的理解来看,内容偏于狭隘,忽略了科学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影响,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因此多角度阐述更能剖析科学的内涵。

答案 示例一 科学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手段。材料中乌兹别克的土著民族主义领袖认为:“科学是那种非常强有力的手段”;科学使英国、法国成为殖民强国;落后国家只要学习“当代科学”,就能“把祖国从外国人手中解放出来”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英、法等国家的强盛,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以及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失败也说明:仅仅通过学习先进科技,就能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因此,实现民族复兴应从革新社会制度、发展经济、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等多方面推进方可实现。(12分)示例二 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材料中乌兹别克土族民族主义领袖认为:科学是英、法等列强侵略扩张的工具的观点是片面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时代,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交流和发展。因此,应多角度认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12分)

下载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