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冲教学设计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李春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铝箔纸,火柴,支架,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
片、动画、视频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几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不同于碰撞但也是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释放充了气的气球,气球喷气的同时向前“窜”。
演示实验二:教材图16.5-3乙(铝箔纸、火柴药粉、支架)。
演示实验三:教材图16.5-3甲(反击式水轮机原理)。
师:刚才这三个实验是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实验一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实验二是喷出的气体与铝箔卷的相互作用;实验三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这种相互作用与碰撞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碰撞中两个物体先是分开的,相互作用后可能合为一体,也可能再次分开,而这种相互作用中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体的,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新课教学:
板书:
一、认识反冲运动
板书:1.反冲运动: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
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师: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
播放视频:章鱼或乌贼的运动;草坪喷灌装置等。
师:你还能列举出其它实例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很多实例,如:打枪时枪会后座,爆竹“二踢脚”第一响后飞上天空,旋转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高压锅气阀旋转,甚至打喷嚏等。
教师播放这些现象的视频以加深感性认识。
师:前面我们做的三个实验中,为什么静止的物体喷出一部分物体后,另一部分物
体会获得速度后退呢?
学生讨论、交流,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也有用相互作用力解释的。
板书:2.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
条件是 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以下两个例题以体会如何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
量计算。
例题1.教材P21 思考与讨论.
例题2.炮车质量为M,炮弹质量为m,炮筒与水平方向成角,若炮弹离开炮口时对地速度为v,求炮车后退速度。(已知地面对炮车的摩擦力远小于炮筒中气体产生的推力)
板书:
二、反冲运动的主要应用──火箭
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知道火箭的最终速度取决于哪两个要素.课堂练习:
学生自己完成以下三个小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第3题较难,可以删去)
1.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的速度为v的粒子
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多大?
2.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喷出的气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000 m/s.设火箭初始质量为M= 300 kg,初速度为零,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情况下,火箭1s末的速度多大?
3.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M=100 kg的小车上,一起以v=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人相对于车以u = 4 m/s的速度向后跳出,则车速变
为多大?
参考答案:1. 2.132 m/s 3.4.5 m/s
课堂小结:
1.能够认识什么样的运动为反冲运动。
2.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或计算反冲运动。
作业:
1.搜集一些反冲运动的其它典型应用,了解其工作原理,如水电站的反击式水轮
机等。
2.教材P22 1.2.3
第二篇:反冲运动
《反冲运动》的教学
说教材:
我今天要说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运动和力》这一单元的一篇教材,本单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选取学生熟悉的小车作为研究对象。本课是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后一课,增加了“对小车运动的思考”这个内容,使形成的概念更具普遍意义。同时对前面所学的《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两节课起到了升华和提高的作用。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活动一,通过有目的的玩气球,观察反冲力的现象;活动二,用气球推动小车。有了前一个活动的基础,学生完全能自主地找到装配汽车的方法,在课本的75页出示了材料图和装配图,教师在学生具体操作上进行简单的指导就可以啦。本课通过“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这一问题的研讨,引出对反冲力的认识,包括反冲力与小车的运动方向和反冲力是怎样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当然,我这堂课最主要的还是针对课文中的两个实验活动不足,加以创新。
教学目标:
1、增加学生对反冲力和反冲运动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加深运动和力度的结合;
3、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和方法:
1、玩气球,体现创新后气球的反冲力;
2、组装、创新气球小车,研究小车的反冲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实验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教学难点: 理解反冲力的作用。教学准备:
小车、气球、纸怀、废旧笔杆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从电视里观看到“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升空画面,有吧!那么谁知道火箭向前推进的原理是什么吗?没人知道了吧。告诉大家火箭推进的原理是运用了气流的反冲力。大家想知道什么是反冲力吗?在我们的身旁还有那些东西运用了反冲力的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教学:
实验一:玩气球,初步感受反冲力。B:
1、演示原实验(放飞气球);
2、实验不足之处:气球到处乱飘,稳定性差,没有进行的方向,看不清反冲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1、创新实验方案:增加一个纸杯;
2、纸杯制作方法:从杯口往杯底树直剪成条纹状,再在杯底剪一个小孔,把气球嘴朝下穿过小孔。c:演示实验注意事项:气球要大一点,而且尽量吹大,纸杯底部的孔不能太小,否则放气太慢,飞不起来,但也不能太大。
d:演示创新实验(放飞气球)。
结论:创新后的实验跟原气球相比较,更具有稳定性和方向性,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气球的反冲力,达到了实验目的。
实验二:用气球驱动小车
B:
1、讲述原实验所用材料:一辆小车、一个气球、纸杯和直通气管等;
2、演示原实验;
3、指出不足:①实验时,气球吹得很大,挡在前面,阻力大很难前进;②较大物体在前,动力在后,小车很容易摔尾,导致小车向前推进时,容易偏离方向,影响实验成功率。
b:创新措施:将气球喷嘴由直管换成“V”型通气管。c:创新原理:前小后大,呈流线型,前进时,便于排开空气,减少阻力,不置于摔尾,保持前进的方向于小车一致。
d:
1、创新实验注意事项:喷口的大小要合适,过于小了力不够,过大了,喷气时间太短;
2、所选气球不能太小,因为气球的反冲力是很小的。
e:演示创新后的实验:
结论:通过这二个实验,我们发现创新后的小车,实验效果更明显,小车减少了阻力,在反冲力的作用下运动得更远。
三、自我评价:这个喷气小车,我认为操作简单、形象直观。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了对反冲力和反冲运动的认识,另外,整个实验取材简单、方便,一辆小车、一个气球,还有几节由废旧笔杆做成的“V”型弯管。从课堂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很高,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第三篇:《反冲运动 火箭》教学反思
《反冲运动 火箭》教学反思
高二物理 黄德宁
各位老师,下面我三个方面对《反冲运动 火箭》这节课做一回顾与反思。
一 反思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核心教学内容的达成:通过观察现象,这其中有学生亲自吹气球示范,学生自己总结特点。有学生回答“一个系统分成两部分,两部分方向相反”,但这个回答不够完善,这时我及时补充“在内力作用下”。紧接着引导学生提取反冲概念和建立反冲模型,这样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模型的求解通过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探讨,能使学生更清晰理解物理知识的发展过程,对构建学生开放的知识体系有较大的帮助。探究性练习的设置,练习题综合性强,联系实际,紧扣本节主题内容要点,通过教师的多层次设问,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能扎实的理解本节教学内容。
2,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的教育达成:在落实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整节课设计思路是按照数学建模的思想,从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到最后的推广与应用,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指导学生建立理想化模型代替实际事物,这一环节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但也因教学时间有限,思维方法的渗透有时显得肤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古代火箭的介绍到现代火箭的原理分析,从杨利伟实现飞天梦想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到早日实现奔月梦想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激发。
二 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1,组织学生讨论: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和交流,比如讨论完成的有:对具体的实际反冲运动总结特点,反冲运动的求解。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激烈程度来看效果很好。
2,组织学生实验:课前指导学生自制反冲运动演示仪,课中组织小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给人们生产生活中带来应用?”使理论不脱离实际,体现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
3,利用各种资源:本节课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如气球,气垫导轨,反冲运动演示仪,视频录像,图片等。特别是在本节探究性练习的教学中,用学生自制的flash动画独特的动态过程优势模拟实际的物理运动过程,变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4,教材的二次开发: 关于火箭的收尾速度,基本原理是反冲,但按照教材的问题设计,不利于得到关于收尾速度关于质量比的讨论。为此,我将此问题重新设计:假设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对地的喷射速度为v1,讨论收尾速度v。学生通过反冲模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从学生的板演得到的表达式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可见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
三,反思课堂生成的处理
对于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和资源,作为老师最为关键是要具有敏锐的辨别力,能够及时捕捉到比较有价值的东西。在本节课中,一是在学生的探究性练习结束后,我提出“关于题中所设置的物理情景,能否给自己和其他同学提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这时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提得也很好,当时我积极评价了这位同学,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把他提出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后练习完成。二是本节的小结时,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说学习了反冲运动的知识,有说学会一种思想方法,有说知道火箭的原理,有说会用反冲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冲运动等,甚至有认识到“物理学的美”,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这些难能可贵的总结也是对本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赞赏和激励。
作为年轻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认识物理问题还不够深刻,语言有时不够精炼,不够简洁,课堂的衔接语有时不够顺畅,不够自然等,这些方面亟待加强。
第四篇:1.4反冲运动
1.4反冲运动
(1课时新课、1课时习题讲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解释反冲运动的现象和处理反冲运动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体会这一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感:
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热心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反冲运动的本质涵义和特征。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处理反冲运动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
五、教学器材:多媒体、水火箭
六、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观看火箭升空的视频
火箭发射的原理是什么?火箭飞行的最大速度由身因素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这一节的学习内容《反冲运动》。2.新课讲解
(一)、反冲运动
引入:拿一个气球,给它充足气,然后松手,观察现象。释放气球后,气球内的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相反的方向飞出。
分析:给气球内吹足气,捏紧出气孔,此时气球和其中的气体作为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松开出气孔时,气球中的气体向后喷出,气体具有能量,此时气体和气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气球就向前冲出。
思考: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作的运动?(节日燃放的礼花、反击式水轮机、枪炮射击、火箭等做的运动。)总结:上述运动共同的特点。
某个物体系统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从而使物体系统剩余部分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运动。
(在举例时有些同学可能简单的举例说飞机。可以进入以下讨论:
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产生前进的动力的原理是否相同?它们是否都能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
根据气球所做的反冲运动,得到:在反冲现象中,物体系统所做的合外力一般不为零;但是反冲运动中如果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近似认为反冲运动中系统动量守恒。
(二)演示反冲运动
实验
一、用可乐瓶做一个水火箭,方法是用一段吸管和透明胶带在瓶上固定一个导向管,瓶口塞 一橡皮塞,在橡皮塞上钻一孔,在塞上固定一只自行车车胎上的进气阀门,并在气门芯内装上小橡皮管,在瓶中先注入约1/3体积的水,用橡皮塞把瓶口塞严,将尼龙线穿过可乐瓶上的导向管,使线的一端拴在门的上框上,另一端拴在板凳腿上,要使线拉直,将瓶的进气阀与打气筒相接,向筒内打气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脱开,水从瓶口喷出,瓶向反方向飞去。
实验二:
装置:在玻璃板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中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
实验做法:点燃浸有酒精的棉花,管中的酒精蒸气将橡皮塞冲出,同时看到小车沿相反方向运动。
(三)反冲运动的规律: 例: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为多大?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答,教师投影学生解答结果。3.课堂练习:课本P16第1题、第2踢
4.作业布置:P17第3题、第4题 《名师金典》
七、板书设计:
1.4反冲运动
1.定义:物体的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时,剩余部分向相反方向运动。2.解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火箭原理: 反冲运动 4.应用: 运输工具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为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一典型例子,需要在分析例子引导学生注意反冲运动的本质规律,学生对动量守恒的概念仍然有模糊,对动量守恒的条件记忆不牢固,理解不够透彻,当讲解例题的时候仍有学生反应不过来,反冲运动满足了系统内力远远大于系统外力的条件,造成学生在考虑火箭运动的时候忽略了可以用动量守恒的方法来求解。
当明确反冲运动与动量守恒的关系以后,要学生尝试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加强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以后的习题讲评中中心任务的转移,即把对反冲运动的认识转移到动量守恒的应用熟悉上。
本节课中的实验演示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实物或者视频展示,建议先安排视频演示,在鼓励学生自行制作实验器材,验证本节内容。
第五篇: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教学用具】
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片、动画、视频、气球 火柴 塑料管,小木棒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投影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演示实验一:定向释放气球实验。
小组合作讨论:刚才这三个实验有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做的运动?
如:节日的礼花,喷气式飞机,反击式水轮机,乌贼,章鱼游泳,火箭等所作的运动。
•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实验演示二:
• 演示:在玻璃管上放泡沫板,在泡沫板上放遥控小车。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再观察。
探究:讨论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与碰撞比较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
1、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
2、一个物体分成两个部分
3、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下运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二)新课教学:
总结: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个部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反冲运动。
注:被分离的一部分物体可以是高速喷射出的液体、气体,也可以是固体. 三:反冲运动物理规律:
合力为0或者内力远大于外力,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作用前:P = 0
作用后: P′ = m v + M V 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P′ = P
即
m v + M V = 0
故有:V = −(m / M)v 负号就表示作用后的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特点:
1、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或者内力远大于外力。
2、一个物体分成两个部分。
3、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内力做正功,总动能增加。物理原理:动量守恒定律。
课堂练习: 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以相对地的速度v放射出一质量为m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为(B)A
MV/m
B
MV/(M-m)C(M-m)v/m
D
(M+m)v/m 四:反冲运动的应用。
1.你知道章鱼,乌贼怎样游泳吗?
它们先把水吸入体腔,然后用力压水,通过身体前面的孔喷出,使身体很快的运动.你认为章鱼、乌贼游泳时运用了什么原理呢?(反冲运动)2.农田、园林的灌溉装置能够一边喷水一边旋转,这是因为喷口的朝向略有偏斜,水从喷口喷出时,喷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样可以自动改变喷水的方向。从而达到全面灌溉的效果。
3.反击式水轮机是大型水力发电站应用最广泛的水轮机。它是靠水流的反冲作用旋转的。我国早在70年代就能生产转轮直径5.5米,质量110吨,最大功率达30万千瓦的反击式水轮机。原理:当水从转轮的叶片中流出时,转轴由于反冲而旋转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4.喷气式飞机通过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射高速燃气,可以实现超音速的飞行。第四代喷气式飞机有更强大的发动机喷射高速燃气,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5.火箭
(1).古代的火 箭:我国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在箭杆上捆一个前端封闭的火药筒,火药点燃后生成的燃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后喷出,火箭由于反冲而向前运动。
自己动手:同学们能不能自制一个小火箭呢?(2).现代的火箭 思考与讨论:
例:火箭发射时喷射出来的燃气的质量为m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质量为m2,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2为多大?
解析: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动量守恒。发射前的总动量为0,发射后的总动量也为0
有:m1v1+m2v2=0
则:V2=-m1v1/m2
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可见,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和m1/m2决定。
可见:多级火箭能及时把空壳抛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少,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可用来完成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发射工作,但是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行性越差,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
五:反冲运动的防止。
(1).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枪身发生反冲向后运动。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步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2)中国新型自行榴弹炮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自行火炮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德国”,当时德国陆军将一种淘汰的坦克底盘装上大口径榴弹炮装备炮兵,当时它的名称是:突击炮。
• 自行火炮为什么要装在履带式的车辆上呢? • 履带表面有较深的突起抓地钩型设计? •
摩擦系数较大,止退。
• 止退犁,看到了吗?止退犁上又有两个液压缓冲器。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火炮的连射时的命中精度而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
机关枪重8kg,射出的子弹质量为20克,若子弹的出口速度是1000m/s,则机枪的后退速度是多少? 解析:
mv0.021000Vm/s2.5m/sM8课堂小结反冲运动1.定义:向气体喷出的反方向反冲运动运动2.原理:动量守恒定律3.应用:反击式水轮机、射击1.发展:宋代-明代-现代2.原理:反冲运动火箭3.提高速提高喷气速度u度方法增加质量比Δm/m
• 作 业:阅读本课后的“阅读材料” • 到图书室、阅览室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
• 按照课本上“小实验”介绍的方法,自制一枚小火箭 完成P17-19“本章小结”及“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