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二篇 第四章 体育教学方法
课次13、14、15、16、17 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方法,能在教学中创造性的运用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第四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第二节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概念——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普通的工具,也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活动 是体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媒体
(一)讲解法
——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
贯彻时的基本要求(精讲多练)
1、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意义
2、要通俗易懂,精炼生动。注意语言简洁,术语教学,比喻、口诀,提高实效性
3、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4、注意讲解时机和效果
宣布课的教学目标时——语言简练、果断有力
对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手势和语气、语调变化
学生做练习时(静止用力或危险的动作)——简短提示和评价,不做具体讲解
(二)问答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
1、优点
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的作用
2、问答法在实践教学与文化课堂教学中的不同
体育教学中的问答用简短的语言进行 ————————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
3、问题种类: 分为“回顾性提问”“归纳性提问”“演绎性提问”和“价值性提问” 例如:篮球教学中各种不同性质提问示例
(1)回顾性提问:(记忆性的问题,一般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例:运球时,眼睛离开球了吗? 在禁区中可以停留几秒钟?
(2)归纳性提问:(回答时需要说明理由)例:1-2-2和1-3-1的防守在哪些方面有共同点?
为什么在防守时,必须站在球和篮的之间?
(3)演释性提问:(运用已有知识对新问题进行解决的提问方法)例:面对比你高,但比你动作慢的对手,你应怎样去抢篮扳球?
还有3分钟全场结束时,你队领先3分,你应采用什么进攻方法? (4)价值性的提问(要求学生进行选择,是一种态度上、认识上的提问和判断)
例:在防守中与对方队员接触时,你认为该不该做小动作。
在比赛即将结束时,夺回球的唯一可能就犯规,你将怎样做?
在自己多得分和全队胜利二者之间,你选择哪个?
4、在教学中应注意: 正确选定提问的内容 正确选择与运用提问的方式 要鼓励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边学边想,边提边练,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和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教学效果上做到又“懂”又“会”。
5、正误提问范例:
错误提问范例: 老师做得好不好呀? 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
他做得好吗?好我们就给他鼓鼓掌。 正确提问范例:
想想刚才老师做的示范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归纳性提问)
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哪组做练习的积极性高?为什么这样说?(价值判断和归纳性问题)谁来回答一下,他做的示范好吗?有哪些不足?(同上)
(三)讨论法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1、优点
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参加集体思考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
2、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很好的语言素养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多用设问和解疑——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
适当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重视并开发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特点——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具体性、真实性
作用——有助于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过程、时空关系等,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方式——动作示范、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等
(一)动作示范
1、慨念──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意义——建立正确的动作慨念、兴趣、积极性 特点——具有简便灵活、真实感强、针对性高
2、动作示范法的几个要素 速度——常规速度、慢速 距离——活动范围、人数、安全 视线——与示范面垂直
视线干扰——背向阳光、背向风沙 多媒体配合——与讲解、思维紧密结合
3、基本要求
①.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客观条件——确定次数、速度、位置、方向等(认知示范——概念、学法示范——顺序、要领、关键、难点、错误示范)
②.示范要正确
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恰当地运用正误对比示范 ③.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速度──背向阳光和风沙
位置:根据动作性质、场地器材布局、学生队形要求观察的部位、安全要求等(以所有学生能看清动作示范为原则、学生观察视线与示范面垂直最有利)) 方向:左右距离──正面 方向路线复杂──背面 前后部位──侧面 简单动作──镜面 速度: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常规速度 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慢速、分解
④.示范要与讲解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功能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结合的方式——先讲解后 示范、先示范后讲解、边讲解边示范、先讲解后示范在讲解等
(二)演示法 ——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运动认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的手段——人体模型、战术板、图片和图画、幻灯、电影、计算机等 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运动技能学习的感性材料;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是体育教师为了纠正学生在完成动作中出现的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错误之形因: 1.运动生物力学因素 2.生理功能方面因素 3.教育心理因素
4.教学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 5.教师的素质与组织教法因素 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自觉积极性 2.提高运用教学法的水平
3.加强基本技术教学,发展身体素质 4.认真钻研教材教法
5.注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卫生安全 方法
1、强化概念法——强化正确的动作概念,促进正确动作表象的形成(教学初期)
2、转移法——变换练习内容,采用诱导性、辅助性练习(恐惧、焦虑、旧运动技能影响)
3、降低难度法——改变练习条件,降低作业难度分解完成动作(身体素质与紧张心理)
4、信号提示法——听觉信号、口头提示发力时间与节奏等或用标志线、标志点、标志物来标明动作方向、幅度等(时间、空间方向不清)(定向与领先)
5、外力帮助法——教师运用推、顶、送、托、拉、挡、拨等外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本体感觉(用力部位、大小、方向、幅度)(助力与阻力) 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2、3、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 要纠正主要的动作错误
要合理使用各种方法纠正动作错误
(四)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1、2、3、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做好总结,将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是那些通过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
----是体育教学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体练习和实践活动为特征的
主要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
(一)分解练习法
——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优点:简化过程、缩短时间,提高信心,较快的掌握动作 缺点:容易割裂动作技术,破坏动作结构,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分解的方法
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体操挂膝上分为助跑、挂膝和挂膝上 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跨栏分为助跑、起跨、过栏摆腿和落地 按学习难度分——蛙泳分为陆上模仿动作、水中局部动作和水中完整动作
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分——下肢动作、上肢动作、上体姿势和头部动作 分段教学的顺序方法
分进式:1——2——3——。。——1、2、3、。。
连进式:1——
1、2——1、2、3——。。——1、2、3、。。 递进式:1——2——
1、2——3——1、2、3。。进行分解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划分动作时应注意其相互的联系,不破坏动作的结构 使学生明确各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分解法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切忌为分解而分解的练习和步骤
(二)完整练习法
——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优点:完整的掌握动作,不破坏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动作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缺点:不易很快地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困难的要素和环节 运用:动作比较简单,或动作技术不能分割 方法:
* 在教简单、容易掌握的动作技术时——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 在学习复杂、较难的完整动作技术过程中——突出重点,先基础、再细节;或先强调方向、路线等要素,再强调幅度、节奏等要素 * 降低练习的难度和强度
* 广泛采用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三)领会教学法
——是一种完整教学法的变形和提高形式,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领会”项目的基本概况和概貌,以便及早形成球类意识和战术概念等 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具有的特点:
1、从项目整体特征入手
2、以整体意识和战术为主导
3、突出主要的运动技术
4、注重比赛的形式(尝试性比赛——总结性比赛)
(四)循环练习法
(作用:提高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 形式:
1、流水作业式:组织学生按照不同作业点的要求依次练习的方式.特点:项目多,时间长,连续进行,负荷大.(耐力)
2、轮换循环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各个作业点上练习,到一定的时间后,同时进行轮换的方式.特点:项目少,有间歇.(力量、力量耐力) 注意事项1、2、3、4、5、符合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 内容简单易行,是学生已掌握和熟练的内容
运动负荷由小到大(1/3;2/3),各作业点所需时间大体相同 相邻作业点的身体练习应具有不同的锻炼性质, 避免局部疲劳 在技术、技能教学的初始阶段不宜多用.(范例)流水作业式
快速挺举杠铃20次20秒 负重体前屈25次20秒 跳绳40次20秒 俯卧撑15次 20秒
轮 换 式
快速挺举杠铃20次8人 10分钟 负重体前屈25次8人 10 分钟 10 分钟
跳绳40次8人 10分钟 俯卧撑20次 8人
四、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和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更生动丰富运动实践体验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参与兴趣的一类教学方法
(一)运动游戏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游戏所规定的目标的一种练习方法。
作用:
┌─ 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 培养独立思考、判断控制能力
└─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注意的问题:
1、内容的选择应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辅助性游戏─一 一般身体发展练习
集中注意力游戏──使大脑皮层达到高度兴奋或高度集中练习.复习教材游戏──已经学会
放松性游戏──使情绪得到调节或体力得到恢复的练习2、3、4、5、6、严格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游戏时,严肃、公正、准确,客观评定结果.布置好场地.器材,人数分配.实力,公平竞争.掌握好火候,做好讲评.(二)运动竞赛法 ——是指通过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方法 与游戏法的区别:更偏重于竞争;与某个运动项目有关 注意的问题:1、2、3、4、合理运用(目标、教材、时机、技能掌握情况、场地器材)实力水平、条件相当 控制与调节负荷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三)情景教学法
——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故事情节、景物影视的演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技能,使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实例(立定跳远)
一、采用“仿生”导入课,引起学生兴趣。 小麻雀(轻巧美观)
大代鼠(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协调用力) 小白兔(轻落地)
大青蛙(难度较大蹲跳起,强化双脚用力蹬地)
二、领会动作要领(歌谣):小麻雀,叽喳喳,双脚跳跃人人夸,跳到东来跳到西,今天我们学习它!
三、创设情境气氛,学习基本动作: 跳“蛇形”——跳绳弯曲摆成蛇形。 跳“小河”——地上划50—80㎝宽的小河。
跳“山峰”——将男(女)得60分、70分、80分、90分、100分的地方,放在一个画好的山峰图,任选一处试跳
“青蛙跳荷叶”——在考试成绩及格、良好、优秀的地方画成荷叶,每人试跳三次,有二次跳上荷叶即为合格,直到优秀。 “冠军的脚印”——松软的场地上,按小组进行比赛,脚印超过的留下,落后的抹掉。
运用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2、3、4、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 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通过小结、讲解和讲评等方式对教学进行总结
五、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有较大的活动自由,教师作为成员参与
教师的指导性更强(更周到、灵活有效和更有预见性)
(一)发现法
概念——是指学生在进行某一任务的体育学习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与之相联系的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究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自主的活动,在使学生掌握、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基本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和已有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特别是通过练习法去体会和检验;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
4、教师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三)小群体教学法
定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结合成一些小的群体,充分发挥小群体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四自)
1、自由组合:教师在教学单元开始前,根据教学需要与可能提出组成“小群体”的个数,学生自由组合而成(6~8人),组长民主产生 组合的因素: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
组成良好小群体的心理原则:目标整合、知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产生归属感(给予情感上的需要)、认同感(给予知识和信息)、群体支持力量(给予个人以力量)的心理效果,学生在智、情、意都得到支持,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较好发挥的重要原因。
2、自由选择练习手段(小卡片)
3、自由支配练习时间
4、自由交往 教学效果
1、练习密度明显提高(61.42%)
2、课上学生间(高408次)、师生间(高72次)交往次数明显增加
3、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高快
4、学生掌握技能好 范例——跑的专门性练习 教学过程:
1、指向性的引导
2、提供不同器材及练习方法:
一只篮球、二副羽毛球、一串由长绳系住的气球、十只木夹子等小器材
3、让各小群体“投标”
4、分组创造性练习: 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沟通信息,借鉴经验,还可以在完成自己的内容后互换活动内容。
特点:自由组合,领头人自发产生。(人际关系亲切和谐,激发创新进取动机,学生设计方案有特色,枯燥单调的练习做得生动活泼有趣) 运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要求1、2、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的课题和过程
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联想、对比、分析)
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景
第三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合理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
能否正确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也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科学合理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的组合,才能是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要依据体育课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二)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四)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五)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法
(六)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如何有效地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应注意:
1、注意影响体育教学方法效果的因素:
体育教师素质──首要因素: ┌─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含应变能力)└─教学艺术(语言、表演动作及组织艺术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键因素
物质技术条件、环境等因素──物质因素
2、注意运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有关理论
摆脱束缚,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
3、注意体育教学方法的有效配合
教与学配合:既考虑体育教师的活动──如何教
又考虑学生活动──如何学
外与内配合:既考虑学生的外部活动和表现
又考虑学生的内部活动与变化
前后配合:注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不同阶段的配合 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1、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2、由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转移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强调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4、教学方法由单一的向多样化发展。
5、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6、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方法改革开辟了广泛的天地。
7、教学方法从强调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转到研究教和学的辩证统一。
8、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将此作为教学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9、教学方法改革朝着“三个强调”、“五个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个强调:一强调提高效率,使教学更科学、更有效;二强调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三强调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世界。
*五个有利: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三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0、广大教师正在逐渐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力军。
第二篇: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处方法、学法和心理调控法等。
一、语言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信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语言法主要包括有:讲解法、口令和指示以及口头评定等。这里重点谈谈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讲解应有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通过讲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动作的要领、重点和难点。
2、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楚、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教师讲解时口齿要清晰,要用普通话讲解;用词要准确,讲解要简明扼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口诀。
3、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教师讲解时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深浅适度,既有兴趣性,又有启发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4、讲解应注意时机和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讲解的时机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应首先讲清本次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到语言简明、声音洪亮有力。对于新教材,一般都在练习前进行讲解,在讲解动作重点、难点的时候可配合手势和语调的变化,以提高讲解的效果。当学生正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是做静止用力和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一般不进行讲解,必要时可简短提示。
5、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特别是对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一定要与示范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语言刺激的同时,感受到直观的动作形象,以促进其较快地形成运动表象。
二、示范法(含有:正面、侧面、背面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过程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的种类较多,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
(一)按照示范的速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
常速示范一般在某种教材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使学生建立物完整的动作概念时使用。
慢速示范通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动作的结构和时空特征时使用。
(二)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
正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左右移动。
侧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侧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前后移动。
背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背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较为复杂的身体练习技术。
镜面示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做同一个身体练习同一个节拍的条件下,以自身所出的左或右肢体与学生正好相反,同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用于技术结构简单,又需要学生模仿的身体练习。例如,徒手体操或广播体操。
示范还可分为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高位示范和低位示范等。
无论是那一种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时,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正确
良好的示范应该准确、熟练、放松、优美。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前,体育教师应当认真地准备示范动作,以确保教学中示范的质量。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每次示范前,应根据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示范什么和采用那种示范形式(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示范),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到他们应观察的东西,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示范位置要适当
示范的位置与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关联。它与身体练习的特点、学生的队形、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教师示范的位置应以全体学生在无干扰、易观察,同时教师又易于控制学生的条件下进行。
4、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已如前述。示范与讲解结合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先讲解后示范,此法多用于对新教材的教学;二是先示范后讲解,此法一般在复习旧教材时使用;三是边讲解边示范,此法多用于技术简单或学生较熟悉的身体练习。
三、完整法和分解法
(一)完整法
完整法是将一个动作的所有技术环节,在不予以分割的条件下,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或练习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身体练习结构的完整性,不易割裂身体练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较复杂的身体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完整法适用于技术比较简单,或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
运用完整法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对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应通过适当降低身体练习要素的水平,或选择适宜的诱导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开始可以降低身体练习的难度,忽略技术细节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泛化期。
2、诱导性练习是与所学动作技术相似而又简单的专门性练习。诱导性练习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应注意它所使用的肌肉以及用力的顺序与所学身体练习的一致性。
(二)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练习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对于较难的身体练习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其缺点是容易破坏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
运用分解法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1、在分解身体练习和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破坏动作结构。
2、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重点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最后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3、注意完整法与分解法的关系。分解地进行教学则是手段,完整地进行教学才是目的;完整法降低练习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分解法,而分解法要求练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是完整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例如,进行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地进行教学,或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分解,最后完整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上述两种结合形式时,最后都要使用完整法。因此,可以这样说,能使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就不要用分解法进行教学。
四、练习法(含有:重复、变换、循环等)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感知和建立所学身体练习的表象后,还需要通过反复而大量的运动实践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所学技术,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练习法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方法。
练习法有若干的调节因素,通过调节因素的调节,练习法可以适用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以达到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主要的调节因素有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重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强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和休息的方式等。由此可见,练习法对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具有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又可分为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三种形式。
(一)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在不改变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和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它是学习技术,发展体能的最基本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重复练习法(或称为持续练习法)和间歇重复练习法。一些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和发展耐力的身体练习,有如游泳和中长跑,通常采用连续重复练习法。对于一些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篮球的连续传接球练习等,可以赋予它周期性的特点,从而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间歇的时间,有如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复跑,在练习中不仅应对其运动负荷的外部数据和技术提出要求,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对练习与练习之间的休息形式和间歇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间歇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时间应以学生的身体恢复为标准,这一点与运动训练学中讲的间歇训练法上有很大区别的。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变换练习法中所讲的条件是指身体练习的要素、身体练习的组合、器械的高度与重量,以及练习的环节等。通过变换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刺激人体更快的适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人的体能。变换练习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良好的作用。
变换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变换练习法和间歇变换练习法。连续变换练习法普遍适用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变速跑。在中、小学校,对提高同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器械和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如把平时在练习场地内的耐力跑改变成越野跑,把举哑铃变为双杠的屈臂撑,等等。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和需要,教师预先选定若干练习手段作为练习的站(点),学生按规定的顺序和练习的要求,依次逐站(点)进行练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单个的身体练习内容,按一定的要求科学地组合,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不停顿地进行练习。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循环、运动负荷较大、练习的程序和要求可根据练习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进行各种设计。即让练习者以一个“作业点”到另一个“作业点”按预先规定的具有局部性和针对性的简单练习手段,用一定的重复次数,逐项循环练习下去,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能,巩固技术、技能目的的同时,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循环练习法既是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的结合形式,又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身体练习,确定练习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点)的数量和循环顺序都应服从练习的任务。例如,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时,以4—6练习站(点)为宜;如果是为了发展体能,一般采用8个以上的练习站(点)进行练习。
2、选择的练习方法和教材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如,选用一些复习教材或学生练习过的辅助性练习;因为只有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练习,循环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也才较易组织。因此,循环练习法一般在学生掌握了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锻炼的内容之后选用。
3、选择的练习应当是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注重练习之上下肢的搭配,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教材的搭配和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
4、各练习站(点)身体练习的难度应适当搭配。
5、安排好运动负荷。循环练习的总负荷应适当,即各练习站(点)的负荷,以及练习站(点)与练习站(点)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应合理安排。一般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再逐渐增加,但是,不要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站(点)的练习量较大时,强度应小一些;反之,强度较大时,练习的量就应小一些。各站(点)之间可安排适当的休息,各站(点)的运动负荷应大小间隔搭配。练习循环的次数也可视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条件及其需求而定。
6、严密组织。循环练习法是众多的学生同时做不同的练习,如果设计、组织的不好,就容易发生教学事故。例如,应当考虑每个组在各站(点)的练习时间大体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从练习时间短的站(点)向练习时间长的站(点)扎堆。
五、游戏法和比赛法
(一)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 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其特点是不仅有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思想性、娱乐性;还具有竞赛因素和趣味性、观赏性,能引人入胜。游戏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因此,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游戏法虽然有一定的规则要求,但是,它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比赛法
比赛法是按照比赛的规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通过相互竞争以决定胜负的练习方法。其特点是规则清楚,竞赛激烈,能充分动员学生的体力、智力,发挥学生的技能和潜能,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
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应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并周密细致地组织活动。
2、调控好运动负荷。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学生大多都比较兴奋,运动负荷较易超量(个别学生可能例外)。因此,教师应根据规则及其要求、教学的内容、时间、场地的大小等条件,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
3、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和智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活动前,应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在活动中,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并能适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活动结束的时候必须进行讲评。及时地指出好的、应当倡导和发扬的地方;同时,明确地指出不足的、今后要认真加以改进的地方。
六、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由于小学生运动中枢神经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较差,运动技能的积累较少,所以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教师应注意及时地进行预防和纠正。因为错误的动作若不及时地加以纠正,就会产生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还可能发生运动性损伤,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体育教师应善于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练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怕苦怕累、怕伤怕痛的畏难情绪,缺乏完成练习的勇气和信心。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动作技术运用不合理。
3、运动生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或体能没有达到学习并掌握动作技术所应具备的水平。
4、教学环境和条件因素。这主要是指场地的布置,卫生条件,体育器材的稳定性,环境的干扰和气候因素等。
5、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教法。这应当包括有教师的讲解能力、示范水平,以及的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教法步骤是否循序渐进、合乎规律,等等。
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大体上也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严寒和酷暑,给学生作出表率,通过讲解和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我要练”的动机。
2、改进组织教法。教师通过提高讲解和示范的水平,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要合理、恰当地选用诱导性练习,正确安排教学步骤,是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3、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抓紧抓好。
4、科学而合理地确定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对于每一节课技术、技能的学习任务和体能锻炼的要求,应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5、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材教法,苦练教学的基本功。同时,应加强教学的总结、交流工作,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如限制矫正法、诱导矫正法、自我暗示矫正法、消退矫正法等。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学生要耐心启发,热情帮助。
2、预防和纠正错误应首先抓准主要矛盾,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解决。
3、预防和纠正错误要以预防为主,纠正错误应选用最适宜的方法。
七、处方法
处方法是指通过开运动处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能和健康水平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首先进行“运动诊断”,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个体的练习次数、练习强度、练习时间,以及练习的间隔时间等。最后好应该通过终结性的“运动诊断”,观察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能发展的情况。处方法的运用可能是在一节课,也可能是若干节课。这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处方法对于贯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处方法适应对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
八、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获取信息,提高学科能力的方法。学法包括有自我定向法、自我处方法、自我评价法、自我调节法和自我恢复法等。这些学习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一般使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里着重谈一谈自我定向法、自我评价法和自我调节法。
(一)自我定向法
自我定向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练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目标的设定应有学生的认同性和心理信息的反馈,同时目标的公开化和多极化也是教师应十分注意的问题。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获取练习前后身体机能及技术等方面信息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自我调节法
自我调节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对锻炼计划进行科学而适宜调整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九、心理调控法
心理调控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施加影响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心理调控法有心理放松法、表象练习法和条件限制练习法等。
(一)心理放松法
心理放松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语(或利用优美而轻松的音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一种方法。心理放松法的运用应注意教师暗示语的针对性和语气。如果选用音乐,应注意乐曲的旋律。
(二)表象练习法
表象练习法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学生头脑中反复想象某一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表象练习法时,教师应注意表象练习的程序,应在学生有一定放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活化动员,进行表象练习。在表象练习中,可以逐渐从视觉表象过渡到动觉表象,语言的提示应准确简练。
(三)条件限制练习法
条件限制练习法是指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范围要求或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教师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篇:体育教学方法
第三章 体育教学方法
内容提要:
本章在对体育教学方法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体育教学中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的方法,发展体能、锻炼身体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以及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创造丰富的方法有助于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常用的方法包括: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矫正法。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有: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直观法,包括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常用的发展体能的方法有: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许多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如发现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重点:
1. 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的方法。
2. 发展体能、锻炼身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篇:体育教学方法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叫刘东东,来自山东,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指导老师李志清教授。下面开始我的试讲,我试讲内容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通过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学们对体育教学法的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所以学习教学方法时贵在通过理论和范例来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动作要领,正所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们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了解和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下面我们先学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概念是什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的概念就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使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先请问一下同学,语言等于讲解吗?对,语言不等于讲解,为什么语言不等于讲解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举例来说明,比如我说大家到篮球场集合,快点,怎么了,下次不能迟到,等等这些都是语言但它不是讲解,语言的特点是用来指示、评价、要求命令的,但是语言中没有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那讲解呢,讲解就是用语言向学生讲解他们不明白的道理。比如跆拳道中的横踢单个技术动作要领,是提膝、转髋、大小腿折叠紧、脚面绷直、鞭打踢出小腿、击打后站架自然恢复,这就是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动作要领的讲解。通过以上这两个例子的鲜明对比,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了语言不等于讲解。
那么讲解等于讲解法吗?同样讲解也不等于讲解法,讲解法是除了用语言向学生讲解他们不明白的道理以外,还要熟练的运用讲解的方法和讲解技巧。比如说,我们前面所讲的语言不等于讲解那里,老师就运用了讲解法,在给同学讲解你不明白的地方时候应用课举例和对比这样的方法技巧,让同学们很快掌握住语言和讲解是不相等。讲解就是向学生说明一件学生不明白的道理,没有加上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所以说讲解不等于讲解法。
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而讲解法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进行讲解的方法。
我们在运用讲解法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不能形成“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要精讲多练。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一样,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身体运动特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形成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这样既达不到教学效果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运用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比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讲后蹬技术。教师只有抓住教学重点,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技术要领动作。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如将武术中的前踢腿动作先归纳为“三直一勾”,再分别讲解“三直”(前踢腿时,上体和两腿的膝关节要直)和“一勾”(上踢腿的踝关节要成勾型),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语言既简明,又生动形象,调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记得住。所以说运用这样的讲解法既符合了体育教学法“精讲多练”的原则,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懂得了在教学方法中不要出现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出现只练不讲的局面。为什么不能只练不讲,因为我们前面也学到,讲解是要用语言给学生讲明他们不明白的道理。如果学生只是去练,而不知道练的道理、要领是什么?我们说能训练好吗?再比如说在对抗的运动项目中老师只是让队员天天做单个动作练习而不去跟他讲解动作的用法。将来上了擂台肯定是不会拿到好的成绩。所以说在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所以在教学训练中要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好我们接着往下学习问答法,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问答法的概念,问答法又称提问法就是指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技能与知识的方法。这就是问答法的概念。而且问答法也是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古代的教育家都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常用提问法来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在现代教学中,问答法也被广泛运用,那它的优点是什么呢,问答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们了解了问答法的概念和优点,下面我们接着往下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文化课课堂上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1.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往往采用简短的语言。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提问时应采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句,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及长篇大论,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回答。
2.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因为体育课主要是以教授运动技能为主的实践课,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应该在练习中,教师应该在练习中给予指导。而没有必要为个别动作花费太多时间去讨论。3.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以伴随练习中的思考为线索。
问答法在教学中学生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而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体验,仔细地体会每个动作的完成及所产生的身体的变化,不断地去思考,联想才能得出答案。4.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为什么放在开始比放在结束更为重要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刘晨阳同学请你来回答一下,好请坐,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的吗?好,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如果把提问放在练习开始的时候,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起到提醒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注意,而且还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放在结束练习之后,学生会对自己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记忆性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的寻求答案,加深对正确的答案的印象。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问答与在文化课课堂上的问答在形式上还是存很大差别的。我们大家要把它区分开来。
在体育教学中,虽然广大体育教师很注重运用问答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明显存在着浅显的问题,使得提问失去了启发思维的意义,如以下几例: 1.老师做的好不好?
比如老师做完一个示范,问你们做的好不好,可能我们大家都会回答说好。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问题提的没有意义吗?其实这个问题问的几乎没有任何教学意义,反而有相反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真的做的很好,就有点自催自擂,而且学生也不知道教师示范好在哪里,如果教师做的并不好那么教师就等于让学生说违心的话。2.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
教师在学生做完练习后问,我们做练习的积极性高吗?学生回答说高,这第二个问题看似是个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评价的结论只有一个高。3.他做的好吗? 好,我们就给他鼓掌。
教师挑出学生做示范后问学生,学生自然回答好,并鼓掌。现在很多老师上体育课的时候都经常提问这样提问题,但是这个这个提问的也是有些浅显,因为它的回答也是只有好与不好,没有太多的让学生思考的地方。
上述三个问题都只需要很浅显的做出判断思考,而且没有第二个选择,因此是不成问题的提问。因此我们对前述三个问题进行做以下改进,第一个问题老师坐的好不好?就可以改成想想老师刚才做的示范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归纳出老师的动作与自己的不同点,就不存在好与坏的评价,就属于归纳性提问)2.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可以改成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哪组练习的积极性高?为什么这样说?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主判断。
第三个问题3.他做的好吗? 可以改成 谁来问答一下,他作的示范好吗?好在哪里,又有哪些不足?这种提问是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它是态度上和认识上的判断,不只是回答好与不好。
针对以上三个提问进行修改后,使提问变得没有那么浅显,反而更有思考价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提问法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巧妙与其他教学方法衔接,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一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一种方法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搭配,或者有机结合,或者以法为主多法相辅。所以说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好,本节课内容已讲解完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思考题,第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加以思考,并能熟练掌握。好,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教”与“玩”相结合 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
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躁、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
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充分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独立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4.内外联系
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校内学习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形成知识的地域特色。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
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
“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有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
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
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的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
“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满足学生需要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且将其更完善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