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的概念在教学论各个概念中是一个最复杂的概念,再由于体育本身有着许多的方法,如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训练方法等,所以使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就更加复杂。仅对至今的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学方法定义的中心词都很不明确,用两个词作为中心词的概念也很多,有的概念、定义的中心词还用了“总和”这样含混的表述,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是个复杂的和有着多个层次的概念。
至于当前体育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概念的解释,可以说基本是移植一般教学论中的有关教法概念,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在概念界定等方面也会有许多同样的问题。当然体育教学方法在内涵和外延上诸多问题,也会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界限和内容的不清晰更妨碍着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材和教法课程教学的进行,影响着体育师范生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掌握和体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
二、教学方法育教学行为的区别
为什么人们会对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理解产生以上那样的多样性甚至是混乱呢?本书认为:这与“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的区别不明”有密切的关系,让我们首先在此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三、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行为应该有区别,否则就不必有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也不必在体育教学论上的书上教体育教学方法了,那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做的事都是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教学行为只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行动特征,而教学方法则是教师的某种教学技术,如“讲解”是教学中教师的行动特征,而“讲解法”则是教师们所采用的技术。
教学行为与教学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除了运用不当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都应是合理的、科学的,都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技术;而教学行为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还是错误的。
(2)教学法使教师群体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而教学行为则是教师个体的偶然和随意的行为。
(3)教学方法由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行为组成,所有教学方法都由教学行为组成,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教学方法。
四、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
当前,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理解产生多样性和混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空间和界限定位不明”。
当笼统地说到体育教学方法时,很难确定它所指的是什么。有时是指教师教会学生的方略(如发现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手法(如提问法、口令法、限制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如录像演示法)。其实,体育教学方法也是有层次性的,本书根据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分析、认为体育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层次(表7—1): 1.“教学方略”的层次
这是教学方法的“上位”的层次,也可说是广义的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我们过去说的传统定义中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也是我们原来理解的教学方法的组合设计的层面,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法和手段的组合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也可称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说法更强调与其他教学法的区别,而教学模式则更强调它已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法)。教学方略主要体现在对单元和课的设计上。例如发现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广义的教学“方法,但它是由许多我们过去所说的中层次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的,如其中的提问法、组织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手法,其中也包括模型演示、实地测量等多种教学手段。2.“教学方法”的层次
这是教学方法的“中位”的层次,也可称教学技术,它基本等同于传统定义上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一种主要的手法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如提问法,就是为了实现某个教学方式而采用的具体的教法,是运用提问和解答的方法来实现一个教学方式,这个层次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中的某一个教学步骤上。3.“教学手段”的层次
这是教学方法的“下位”的层次,也称为教学工具,是传统定义上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运用一种主要的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如提问教法中的挂图使用(或称挂图法),就是主要运用挂图来实现某个教学方法的完成的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中的某一个教学步骤中更为具体的教学环节(场景)上。
五、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
至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进行如下的界定了。
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
一、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简史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现象出现以后才有的,但不是课堂体育教学出现后才有的,一些体育教学方法在近代体育课出现之前的民间体育传授中就已经存在。例如民间武术的传承中必然存在着武术的教学方法;在杂技的传承中必然存在着类似体操教学的方法;在涉水的传承中必然存在着类似游泳教学的方法;在野外的生产实践中也必然存在着类似野外活动教学的方法等等,只不过那时人们并没有用现在的教学方法来理解它们,也缺乏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总结。但当近代体育教学出现以后,体育教学方法才作为一个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而被体育教育者们所重视、所研究。体育教学方法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首先是受各个时代特征的影响。但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受时代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的学科,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直接受到体育教学内容变迁的影响。
(一)体操和兵操时代
在漫长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体育更多的是兵士的训练,在这种以发展身体为主要目的的体育中,训练的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这种方法一般偏重于苦练式的重复,注重大运动量形成运动记忆和体能的增强。这里面也有封建社会专制性质和体育教育不发达等原因。
(二)竞技运动时代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代表现代社会文明的竞技运动项目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竞技运动本身就充满着人本主义和自然体育的精神,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而且竞技运动要比操练和兵操更加复杂,集技术、战术等各种文化因素于一体,因此,苦练式的教学方法就不适应了,客观上就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这种改进体现在加快教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于是一些新的演示、观察、小集团教学法等新型方法就出现了。
(三)体育教育时代
在当代,体育已经成为文化,成为一门成熟的教育领域,体育的内容向着健康教育、心理训练、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迅速扩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总量也在急剧增长,这就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但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娱乐、锻炼和观赏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形成安全生活的能力等等。因此,体育教学方法也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幻灯、电影、录像和计算机等影像媒体的发展,依赖运动表象建立的体育学习更是如虎添翼,体育教学方法正向着更高层次、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但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一些基本体育教学方法的过时和消失,而是某一时代都有反映其特征的、具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教学方法出现。从这些方法中可以看到某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也可以反映出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的变革特点。
从以上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由于体育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学技术,因此,同其他技术一样,体育教学的技术(方法)也是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除了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外,还受到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变化等影响,因此不同时代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使运动技术的示范更加准确,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动作的快慢可以进行任意的调整,也可以展示动作的各个。观察面和放大各个动作的局部等。计算机的运用使讲解、示范、展示等教学方法都产生了质的变化。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一些新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引进带动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如心理拓展训练内容的引进,使促进团队凝聚、组织团队内讨论和组织集体发表等教学方法得到开发;野外生存训练的引进使得野外活动中组织方法和在野外进行教学的方法得到开发;攀岩训练的引进使得绳索保护下的教学方法得到开发等等。
(三)体育教学理论的进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体育教学理论的进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的最典型例子是“领会式教学法”的出现。过去体育教学理论缺乏对运动技术类型的分析,也缺乏不同的运动技术项目应有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认识,因此体育教学方法面对众多的运动项目时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但随着对球类运动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适合球类运动的“领会式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
(四)学生发展与变化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的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学生的知识面随之大为拓宽; ②学生的身体发育提前;
③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提高; ④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反思能力也增强等。
这些变化必然带动探究性、思考性、集体性和民主性教学的提倡,也会对一些德育教育的方法产生新的要求。
其次,体育教学方法也是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人们长期对体育教学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出来的,许多优秀的体育教法实践背后有着其必然性的存在,因此这些好的教学方法也是相对稳定的。这提醒我们:虽然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善的主题是永恒的,但我们也要认真学习前人留下的好的教学经验和教法成果,我们更没有必要去盲目地否定一切过去的教学方法而“推倒重来”。
三、当前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世界的现代体育教学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近代体育教学也有百余年了。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其教学方法也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已从运动训练方法和师徒式的传教方法中发展成为有自己特点的教法体系,而且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新发展,出现一种新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归纳为现代化、心理学化、民主化和个性化。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与整个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一样,其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上。开始是录像进入体育课堂,它把学生的视野扩展到体育教学的空间以外,为学生展示了他们在体育课中无法感觉和体验的东西。现在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各种教学的课件把体育教学带到一个新的感知空间。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学习本身就是个心理过程,而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影响最大的基础学科也是学习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已不再停留在对教学实践进行心理学分析,而用心理学研究来证明运动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成果在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如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的特征的研究会直接对分解教学法和整体教学法的优选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持,心理的念动理论已经使“念动训练”进入了体育教学等,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将会给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三)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重视个性化是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传统的以班级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强调了教师中心作用,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由于体育的学习效果在很多时候与天生的身材和身体素质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更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民主化教学也是如此,在以操练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形态中,教师的口令和讲解是重要的教法,但是随着以体育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确立,要求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民主和谐的体育教学方法成为必然,近年来的小群体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等就显现了民主化教学方法的趋势。
第三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由于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还处在研究阶段,这里只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分类进行阐述。
一、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狭义的“体育教学方法(技术)”是广义体育教学方法中的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体育教学方法分类问题中最重要的部分。本书经过对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分类进行对比和分析后,拟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的学生认识活动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这是因为:
(1)媒体和信息途径本身就是教学方法的重要构成因素。(2)运动技能学习比知识学习要借用更多的媒体和信息途径,这种分类比较符合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
(3)这种方法便于把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分类和整理,能够把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包括在内,有利于广大教师选择和运用。(4)这种分类既注意了教学方法的外部特征,又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过程。一般来说,教学方法都是按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并命名的,这种形态体现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同时,它也反映了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5)对信息传递途径的分析有利于揭示教和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外部表现才能控制学生的活动。”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相互制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所以,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有利于实现教与学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也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6)由于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很大的相对性,而且各类方法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发挥着整体作用,只是依据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在方法分类的表述上,我们用“以......为主”来表示,就是想体现这个意思。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分为: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③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④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⑤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等5类。
二、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1)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应根据“辅助学生进行运动学习的功用”来进行划分.
(2)对体育教学手段可分成“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本体感受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的教学手段”等三大类(表7—3)。
(3)分类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各种教学手段的特征和目的,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各种教学手段的用法,分类也是相对的,而综合运用是绝对的。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由于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普通工具,也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活动,因此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最重要媒体。
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不等于讲解:教学中有大量的语言交流,教师也有许多用于课堂需要的语言,但这些不能都理解为讲解。教师语言与讲解之间最大的区别应是它是不是在向学生说一件学生不懂的事情。(2)讲解不等于讲解法:教学中教师也有大量的讲解,但不应把所有的讲解都理解为是讲解法,因为有的讲解只是在讲解,没有技术的成分在其中,效果一般,不值得去学,因此它只是讲解而不是讲解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间答法和讨论法。
(一)讲解法
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所谓讲解的方法,是体育教师运用逻辑分析、论证,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手法,好的讲解法不但能把道理说明白,还能将知识掌握、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习的整体,上升为教学的艺术。
由于语言的无处不在,讲解法自然是一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其他的教学方法也都依托于讲解法。然而,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讲解法,不能形成“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要“精讲多练”。但是也不能“只练不讲”,因为“既懂又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高超的讲解水平,其实“精讲”正是高超的讲解水平的表现。
(二)问答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问答法也被广泛地采用。它的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在文化课课堂中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1)体育教学中问答往往是用短简的语言来进行的;(2)体育教学中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3)体育教学中问答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4)体育教学中问答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在体育教学的现实中,虽然广大体育教师很注重运用问答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明显存在着“浅显”问题,使得提问失去启发思维的意义,如以下几例:第一个提问几乎没有任何教学意义,反而有相反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真做得好,就有点自吹自擂,而且学生也不知教师的示范好在哪里。如果教师做得并不是很好,那么教师就等于让学生说违心的话。第二个提问看似是个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评价的结论只能有一个“高”,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显得非常奇怪。第三个提问也是同样,由于做示范的学生是教师挑出来的,自然要回答“好”,并抱以热烈的掌声,因此没有教学意义。
上述三个提问都只需要很浅显的判断思考,而且没有第二个选择,因此是“不成为向题的捉问”。
根据上面这种对问题的要求和提问的方法,前述的三个提问就应该作以下的改进。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促进全体学生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参加集体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
在体育教学中,全体学生参加的讨论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低效的,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讨论法往往是伴随着“小群体教学法”来进行的,在日本的体育教学中,对“小群体教学”中的讨论方法的开发是很多的,也有很多的优秀成果。下面是在体育教学课中充分运用讨论进行教学的实例。
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来自于教材知识结构,教师用语言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他们运动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包括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和把处于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变为输出状态的信息。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这要求教师有很好的语言素养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训练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因此更要求体育教师善于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语言还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在体育教学中就更是如此。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时的举止与神态,善于利用无声的语言。
(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无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讲解还是指导,都需要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最好是用“问题串”来串联,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
但要注意:①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难易适度;②问题要明确具体;③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④要敏感地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之处,及时地加以纠正。(4)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是日本等国家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讲解和讨论的质量,应该予以重视并加强对教学挂图和板书内容的开发。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
(一)动作示范法
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动作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轻快优美的动作示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动作示范的“示范面”
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视角,也包括示范的速度和距离等要素。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
(1)正面示范:教师与学生相对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正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正面动作的要领,如球类运动的持球动作多用正面示范。
(2)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3)侧面示范: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如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
(4)镜面示范: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同学同方向的示范是镜面示范,镜面示范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师的动作两相对应,适用于简单动作的教学,便于教师领做,学生模仿。例如,做徒手操,开始时学生完成动作是左脚左移半步成开立,教师的示范动作与学生的动作相对应,则是右脚右移半步成开立。2.动作示范法的几个要素
(1)速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注意根据情况运用不同的速度进行示范。一般的情况可用常规的速度进行示范;但当为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则应采用慢速示范。(2)距离:应根据完成动作示范的活动范围、学生人数和安全需要等恰当地选择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距离。
(3)视线:学生视线与动作示范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在多数学生以横队形式观察示范动作的情况下,越靠近横队两端的学生,其视角就越不接近垂直。因此,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队形不宜拉得太宽。学生多时,应让学生排成若干排横队观看示范,并避免横队前列的学生遮挡后列学生的视线。
(4)视线干扰:应注意让学生背向或侧向阳光、风向,以避免视线干扰,有利观察。
(5)多媒体配合:示范应与讲解、学生思维等紧密结合,争取最好的动作示范效果。
3.体育教学对动作示范方法的基本要求
(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要针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应区别以下三种动作示范。
①认知示范是使学生知道学什么的示范,这种动作示范的重点是给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形象,形成大致的概念。这种示范要正确、朴实,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体,不要拘泥细部。
②学法示范是告诉学生怎样学的示范,这种示范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动作完成的顺序、要领、关键、难点等。进行这种示范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动作环节的重点部分。
③错误示范是展示学生错误动作的示范,这种示范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动作的错误的外部特征。进行这种示范时既要突出错误的特征又不能夸张。对这种动作示范的要求与第二种动作示范大致相同,应注意示范时着重突出要纠正的错误所在。
(2)示范要正确、美观:正确是指示范要严格按动作技术的规格要求完成,以保证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美观是指动作示范的生动和诱人,以保证动作示范可以引起学生学、练的兴趣,消除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多年来这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尽管对于某些示范有一定难度,但是对于运动表象记忆又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与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较为多见的演示手段是:可活动的人体模型、战术板、图片和图画等小道具,另外还有偶尔才使用的幻灯、电影、计算机等,由于体育技能学习有难以现场观察(因为动作较快)、难以自我观察等特点,因此演示的教学法和示范法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大力开发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三)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法是体育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随着动作错误的不断出现与不断纠正而进行的。体育教学中的纠正动作错误和帮助,不仅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需要。(1)纠正错误动作和进行帮助时,必须分析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选用适合的方法予以纠正和帮助。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5个方面:
①学生对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会把动作做错; ②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 ③学生受旧技能的干扰;
④学生的能力较差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⑤学生在疲劳情况下进行学、练导致产生动作错误。(2)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的具体方法:
①运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不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要用生动而准确的描述性语言和手势等帮助学生明确动作的顺序、要领,要运用各种诱导性、转移性练习,来防止受旧技能干扰所产生的动作错误。
②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等进行纠正(表7—)
(3)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时应注意之点:
①在指出动作错误之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利于学生接受和增强改错的信心,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
②要纠正主要的动作错误,有时主要的动作错误被纠正了,相关的动作错误也就随之消除;
③要合理使用各种方法纠正动作错误。
(四)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演示法时,要根据体育教学任务的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体育中的道具在市场没有出售,需要体育教师自己或请他人制作,制作完成后还要设计演示的时机和演示的程序,并与其他教学程序进行很好地结合后写入教案。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演示前要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和思考。要把学生的感知与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还要借这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与方法,提高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观察能力。3.做好总结,将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演示结束后,体育教师还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方式,把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偶然观察到的结果与必然的规律联系起来,使演示真正起到获得感性知识、验证和理解知识的作用。
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那些通过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等。
因为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体练习和实践活动为特征的,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一)分解练习法
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较高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把动作技术的难度相对降低,便于学生掌握和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习的信心。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对完整动作的领会,有可能形成对局部和分解动作的单独掌握,甚至妨碍完整地掌握动作。分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如体操的“低杠挂膝上”是由助跑、挂膝和挂膝上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可按动作技术结构顺序先练习助跑以加强动力,再练习挂膝以加强动力连贯性,最后将助跑和挂膝上的动作串联最终学会这个动作。
(2)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如跨栏是由助跑、起跨、过栏摆腿和落地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可按动作技术结构反序先练习落地和摆腿(无栏或栏侧练习),再练习过栏动作,最后加上栏间助跑,串联练习最终学会这个动作。
(3)按学习难度分:如学习蛙泳可按难度分为陆上模仿动作、水中局部动作练习和水中完整练习三段,按学习难度先练习陆上模仿,将“划、弯、伸”和“收、翻、蹬”动作练习正确并熟练,再下水做扶池边练习腿部动作和有同伴扶助的手臂练习,待较熟练后再做带浮漂的完整练习,直至最终解下浮漂完全学会蛙泳。
(4)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分:如武术的动作,所涉及的身体各部分有:下肢动作、上肢动作、上体姿势和头部动作,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果整体学习就会有困难,因此可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来分解学习。分段教学的顺序可以是多样的,基本顺序有分进式、连进式和递进式三种。
进行分解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划分动作时,应注意其相互间的联系,划分开的段落应易于连接完成并不破坏动作的结构。
(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段落或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分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学生 学习中的困难,最终达到完整掌握动作的目的,所以,分解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基本掌握即可与其他段落或部分连接起来进行练习。
(4)切忌为分解而分解的练习和步骤。(二)完整练习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学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不高而没有必要进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运动项目。完整法的优点是教学中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便于形成动作技术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联系;其缺点是用于应该分解而又不宜分解的动作(如体操运动中的翻转动作)时给教学带来困难。此时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和便于他们掌握动作,可采用以下做法:
(1)利用示范和演示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如让学生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动作节奏、速度等要素,帮助学生对动作有个完整认识。(2)抓住教学重点进行突破。如体操运动中的翻转动作虽无法分解,但其中的要素、扭动力、动作动机和动作要领还是可以进行分析、共找出主要的要因和主要问题所在,有重点地进行练习,切忌不要一开始就拘泥动作的细节。
(3)通过帮助与辅助降低难度。如通过辅助器材的使用和利用教师的各种帮助降低动作难度。(4)有意识地降低对动作质量的要求。如体操动作的适当分腿、屈膝,武术动作中降低速度,篮排球中的近距离投篮、发球等,但降低要求要以不形成明显错误动作为限。(5)开发多样的辅助练习和诱导性练习。(三)领会教学法
领会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从强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领会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六个部分,领会教学法是以“项目介绍”和“比赛概述”作为球类运动的开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特点和比赛规则,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该运动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领会教学法与传统的技能教学不同的是:教师不是从基本的动作教起,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教师在战术介绍以后,结合实战向学生演示一些临场复杂的情况和应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瞬间决断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全面观察情况,把握和判断时机以及应变能力,使学生最终可以根据所学的技术和战术,判断出“做什么”和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如何去做”。
领会教学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过去的“从局部开始分解教学”,改变为“从整体开始教学再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教学”。这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领会”到项目(特别是集体性的球类项目)的基本概况和概貌,并较快地形成球类意识和战术概念等。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从项目整体特征人手,然后再回到具体技能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的认识和训练中。
(2)强调从战术意识人手,把战术意识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整体意识和战术为主导的特征很强。
(3)突出主要的运动技术,而忽略一些枝节性的运动技术。
(4)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在比赛和实战牛培养学生对项目的理解,教学往往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
完整法和分解法在实际运用中是紧密结合的。运用分解法时,应注意使学生完整地理解动作;在以完整法为主进行教学时,也应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或困难部分进行分解学习。采用什么方法应根据教材的特点(主要是“会”’和“不会”的关系和难度的特点)、学生的能力和教学时间等因素来确定。(四)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方法,但它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循环练习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是流水式和分组轮换式两种。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连续循环,练习内容可多样,运动量、练习节奏和身体锻炼的部位比较容易调整,可以根据课上的练习需要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和安排,能较全面地发展学生体能,提高运动能力,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练的兴奋性。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应注意:(1)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站以及循环练习方式的确定,均应服从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练习站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一般以6个左右为宜。
(2)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会做的。应将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内容、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培养心理品质的内容、激发兴趣的内容、促进学生交流的内容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3)每个练习站必须有定量、定时、定性等的要求。(4)各练习站的练习要注意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安排。
(5)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练习,以后各站逐步增大运动负荷,但一般不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练习量大时,强度应相对较小;反之,强度大时,练习量不能多,在循环练习中还要注意合理的间歇。
(五)在教学中运用以身体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科学对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身体练习是体育学习的必须途径,也是教学达到多种教学目的必须媒介,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予以重视和科学的对待。既要保证技能学习和素质提高的运动负荷,又不能一切围着负荷转,像一些教学为了追求练习密度和心率曲线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不能进行所谓“与预测心率的吻合度评价”,使体育课成为“心率课”和“锻炼课”。
(2)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要符合教材的特性。(3)要与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
(4)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等能力和良好习惯。作身体练习时,学生的自主性较强,教师要注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评定和自我反馈的习惯和能力。
四、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更生动的运动实践,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参与兴趣的教学方法。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等。
(一)动游戏法
游戏法通常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成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正是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要素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心理锻炼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法被广泛地采用。运用运动游戏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游戏法的内容与形式,应根据发展体能的需要,要有明确的目的,并采取相应的规则和要求,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2)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优胜。
(3)在游戏时裁判应认真、严格、公正、准确,只有客观评定游戏的结果,监督不良行为,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4)要布置好游戏的场地与器材,加强游戏的组织工作。(5)游戏结束时,要做好讲评,指出优点与缺点。(二)运动竞赛法
运动竞赛法是指通过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 法。严格地讲比赛也是游戏的一种形式,但比赛和前述的游戏法有如下两个主要区别:
(1)游戏有竞争、合作、表现等多种类型,而比赛则偏重于竞争;(2)游戏不限于某个项目,而比赛往往是与某个运动项目有关。比赛往往是实战,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因此对学生的技战术和体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更高水平的检验,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现在提出的“领会教学法”从让学生领会运动项目特性的角度出发,也非常注重比赛的教学方法,如“尝试性比赛”、“限制性比赛”、“总结性比赛”等具有明确教学目的的比赛形式。运用比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教学过程的时机、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场地器材的条件等合理地运用比赛的方法,如果运用不合理反而会影响教学、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
(2)在一般情况下,两队水平应接近,使用的器材设施应基本一致,使学生在实力均衡和条件相当的条件下竞争,这样的竞争才能激烈而富有情趣,但是,在学生技能不太熟练时,则要通过对规则的改变、攻守双方实力调整等方法使比赛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比赛时,体育教师要严格控制与调节学生的运动负荷,巧妙地进行比赛分组和轮换,使学生既有平等的比赛机会,又不至于过度劳累。(4)比赛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好机会,要注意在提高他们运动技能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良好体育风格的教育,如让学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留意伤害事故、比赛中的互助精神培养等。
(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适应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像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遵循幼儿认识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个“情景”,甚至由一个“情景”来贯穿整个单元和课的教学过程,如“夏令营”、“唐僧取经”、“小八路送情报”等,让学生学习和练习用情节串联起来的各种运动,多配合讲解(讲故事)、情景诱导、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来进行。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态度、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方面在人的成长中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很强调在教学中运用以陶冶情操和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就有这方面的意义。
(四)运用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教师在进行情景教学前,要让学生“人景”;教师在进行比赛教学前,要能让学生“摩拳擦掌”;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前,要让学生“想玩”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调动,就能产生对“当前课题”的动机和兴趣。(2)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比赛、游戏和情景体验都是伴随着情感反应。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如通过学生相互加油、给予现场鼓励、增减比赛次数等多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3)在活动中还要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同,在体能上的差别更大,所以在比赛中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运动乐趣是非常重要的。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成功体育”式的比赛方法,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4)活动后,要讲学习和比赛等进行有机的捏合,不能“为游戏而游戏”、“为比赛而比赛”、“为情景而情境”,要通过总结、江界河讲评等方式对教学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技能学习及提高情况向学生反馈,同时通过总结对学生进行各种其他方面的教育。
五、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究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自主的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通过进行探究的步骤,学习研究客观事物的过程,提高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联系的能力。发现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较大的优越性。
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所要学生发现的并不是未知的),而是一个发现过程的举例。这一方法多用于那些可以引出多种假设、原理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在学生形成概念、理论,找出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联系时最为有效。但是,运用这种方法花费时间较多,而且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还需要逻辑较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对于太简单或太复杂的内容以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发现法。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①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②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③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④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二)小群体教学法
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等,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指出的是小群体学习的模式与以往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进行区别对待的分组教学法有根本的区别。它是充分考虑了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形成和人际交流的规律性来设计的。
小群体教学方法虽也形式多样,但一般在单元的开始都有一个分组和形成集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各自的学习目标;在单元的前半部分,一般是以教师指导性较强的小组学习形式为主,在单元的后半部分,一般则以学生主体性较强的小组学习形式为主,此时教师主要起指导和参谋的作用;单元的前半部分以学习活动为主,单元的后半部分则以练习和交流活动为主;在单元结束时,一般有小组间比赛,小组总结,发表和全班总结等步骤。由于小群体教学法要依靠学生小组的自主性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又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我们把这种教学法归类于探究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中。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在探索、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类方法中,教师的地位与前几类方法中的情况有较大不同二在这里,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有较大的活动自由,有时还要使自己作为成员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但其实教师的指导性更强(主要是形式上起了变化),要求教师的指导要更加周到、有效和更有预见性。
使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活动,首先要依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把教材中的某一知识或问题确定为学生进行探究的课题。当课题确定后,是把一个问题单独作为一个发现过程?还是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构成相应的几个发现过程?每个过程的知识容量是多少?这都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结构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真进行安排。如果教材难度大,学生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弱,就应该把课题分解得细一些,知识容量少一些,发现过程的时间短一些,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探究活动。随着学生发现能力的提高,发现过程的跨度应逐步增大,知识量也相应增多,让他们在更高水平上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学生的探究、发现绝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帮助学生,启发和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深化。这样可以减少发现过程中的曲折,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学习效果。
(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设备、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师生的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乐于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是非常有利的。
第五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合理选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
被专家学者总结和被第一线体育教师使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十分丰富的。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会有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产生出来。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否正确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所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意思。在实践中,也有很多用错方法而影响教学的实例(见后面的实例分析)。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各种教学因素,科学而合理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才可望使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
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就像工人和工具的关系。所以,每个教师不但要学会各种体育教学法,还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会科学地、恰当地选择、使用、组合和替代使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他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不同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比如新课教学,就得更多地运用语言的方法、示范和演示的方法,如果是练习课就要更多地使用练习法、比赛法等教法。又比如,如果是单元的前段课,可能发现法、游戏法就可以多用一些,如果是单元的后段课,可能小群体教学法和比赛法就可以多用一些等等。(二)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选择教学法 一般说来,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器械体操基本上要使用分解教学法;游泳、独轮车、滑冰必须要使用分解教学法;跑步、跳跃、投掷的教学就应该使用完整教学法;很多球类项目都可以使用“领会教学法”。另外,集体项目很适合用“小群体教学法”;枯燥的项目很适合用“游戏教学法”;锻炼性项目很适合用“循环教学法”;含有重要科学原理的运动项目就很适合用“发现教学法”;等等。总之体育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灵活而有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
(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种什么“展示”,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要看该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对学生有帮助。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对使用某种方法在年龄、智力、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纪律及风气诸方面的准备水平。如对中学生就不适宜使用“情景教学法”,对初学的学生就不适宜使用正规的“比赛教学法”;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就不适宜使用“循环练习法”,所以应当注意从学生具体实际出发,选择那些最能适应学生条件和能促进和发展学生技能的教学方法。
(四)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只有和教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密切结合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实施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仍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的条件和特长都会成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有的体育教师形象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就可以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现象和问题;如有的体育教师身体形象和运动技能强,就可以多用示范和帮助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任感;如有的体育教师很幽默,就可以多用一些有意义的笑话来阐述一些道理或巧妙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有的体育教师给人以严肃的印象,就不宜开一些不伦不类的玩笑,应多进行正面教育。总之,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当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也应通过努力学习和克服缺点,不断提高选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能力(详见后面四个有特点的教师所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五)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独特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等,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体育教学方法受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有时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就事与愿违。例如,有的时候多讲是循循善诱,有时多讲是繁缛啰嗦;有时做游戏是生动活泼,有时则是无聊幼稚;有时用多个教学步骤是循序渐进,有时则是画蛇添足;有时组织比赛是兴趣盎然,有时则是尴尬无味等。这些变化取决:于对这些教学法功能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取决于对使用这些教学法的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对这些教学法功能的使用范围是否有了解和运用准确,取决于这些教学法使用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等,离开了上述的条件,用任何教学法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必须要认真分析教学法的功能、应用范围和条件。
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和工作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如发现法要比讲解法费时间,分解法要比完整法费时间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某个教学方法时,也应考虑其所用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高效低耗的,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们还要注意“有价值的弯路”,即看起来费时间但实际上很重要的步骤,比如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原理,用点时间让他们探索和发现是很有意义的,是高效率的;但是要防止“无价值的弯路”,即又费时间又没有实际意义的步骤,比如教学生短跑还要从“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跑”这样琐碎的步骤来进行就是低效率的;总之,体育教师应尽可能选用省时又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正确或错误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一)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常有较好地运用了教学方法的实例,使用教学方法恰当的原因是他们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恰当地选择那些合适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运用教学方法,表7—7列举了4位特级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教学方法的实例。(二)错误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也常有不能很好运用教学方法的例子,这些不恰当地用教学方法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且也是他们不能很好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来运用教学方法的缘故,下面就是几个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运用教学方法的实例。
第二篇: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处方法、学法和心理调控法等。
一、语言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信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语言法主要包括有:讲解法、口令和指示以及口头评定等。这里重点谈谈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讲解应有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通过讲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动作的要领、重点和难点。
2、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楚、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教师讲解时口齿要清晰,要用普通话讲解;用词要准确,讲解要简明扼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口诀。
3、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教师讲解时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深浅适度,既有兴趣性,又有启发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4、讲解应注意时机和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讲解的时机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应首先讲清本次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到语言简明、声音洪亮有力。对于新教材,一般都在练习前进行讲解,在讲解动作重点、难点的时候可配合手势和语调的变化,以提高讲解的效果。当学生正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是做静止用力和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一般不进行讲解,必要时可简短提示。
5、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特别是对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一定要与示范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语言刺激的同时,感受到直观的动作形象,以促进其较快地形成运动表象。
二、示范法(含有:正面、侧面、背面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过程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的种类较多,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
(一)按照示范的速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
常速示范一般在某种教材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使学生建立物完整的动作概念时使用。
慢速示范通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动作的结构和时空特征时使用。
(二)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
正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左右移动。
侧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侧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前后移动。
背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背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较为复杂的身体练习技术。
镜面示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做同一个身体练习同一个节拍的条件下,以自身所出的左或右肢体与学生正好相反,同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用于技术结构简单,又需要学生模仿的身体练习。例如,徒手体操或广播体操。
示范还可分为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高位示范和低位示范等。
无论是那一种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时,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正确
良好的示范应该准确、熟练、放松、优美。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前,体育教师应当认真地准备示范动作,以确保教学中示范的质量。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每次示范前,应根据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示范什么和采用那种示范形式(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示范),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到他们应观察的东西,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示范位置要适当
示范的位置与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关联。它与身体练习的特点、学生的队形、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教师示范的位置应以全体学生在无干扰、易观察,同时教师又易于控制学生的条件下进行。
4、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已如前述。示范与讲解结合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先讲解后示范,此法多用于对新教材的教学;二是先示范后讲解,此法一般在复习旧教材时使用;三是边讲解边示范,此法多用于技术简单或学生较熟悉的身体练习。
三、完整法和分解法
(一)完整法
完整法是将一个动作的所有技术环节,在不予以分割的条件下,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或练习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身体练习结构的完整性,不易割裂身体练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较复杂的身体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完整法适用于技术比较简单,或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
运用完整法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对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应通过适当降低身体练习要素的水平,或选择适宜的诱导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开始可以降低身体练习的难度,忽略技术细节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泛化期。
2、诱导性练习是与所学动作技术相似而又简单的专门性练习。诱导性练习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应注意它所使用的肌肉以及用力的顺序与所学身体练习的一致性。
(二)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练习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对于较难的身体练习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其缺点是容易破坏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
运用分解法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1、在分解身体练习和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破坏动作结构。
2、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重点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最后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3、注意完整法与分解法的关系。分解地进行教学则是手段,完整地进行教学才是目的;完整法降低练习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分解法,而分解法要求练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是完整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例如,进行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地进行教学,或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分解,最后完整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上述两种结合形式时,最后都要使用完整法。因此,可以这样说,能使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就不要用分解法进行教学。
四、练习法(含有:重复、变换、循环等)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感知和建立所学身体练习的表象后,还需要通过反复而大量的运动实践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所学技术,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练习法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方法。
练习法有若干的调节因素,通过调节因素的调节,练习法可以适用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以达到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主要的调节因素有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重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强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和休息的方式等。由此可见,练习法对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具有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又可分为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三种形式。
(一)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在不改变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和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它是学习技术,发展体能的最基本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重复练习法(或称为持续练习法)和间歇重复练习法。一些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和发展耐力的身体练习,有如游泳和中长跑,通常采用连续重复练习法。对于一些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篮球的连续传接球练习等,可以赋予它周期性的特点,从而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间歇的时间,有如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复跑,在练习中不仅应对其运动负荷的外部数据和技术提出要求,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对练习与练习之间的休息形式和间歇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间歇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时间应以学生的身体恢复为标准,这一点与运动训练学中讲的间歇训练法上有很大区别的。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变换练习法中所讲的条件是指身体练习的要素、身体练习的组合、器械的高度与重量,以及练习的环节等。通过变换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刺激人体更快的适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人的体能。变换练习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良好的作用。
变换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变换练习法和间歇变换练习法。连续变换练习法普遍适用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变速跑。在中、小学校,对提高同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器械和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如把平时在练习场地内的耐力跑改变成越野跑,把举哑铃变为双杠的屈臂撑,等等。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和需要,教师预先选定若干练习手段作为练习的站(点),学生按规定的顺序和练习的要求,依次逐站(点)进行练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单个的身体练习内容,按一定的要求科学地组合,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不停顿地进行练习。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循环、运动负荷较大、练习的程序和要求可根据练习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进行各种设计。即让练习者以一个“作业点”到另一个“作业点”按预先规定的具有局部性和针对性的简单练习手段,用一定的重复次数,逐项循环练习下去,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能,巩固技术、技能目的的同时,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循环练习法既是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的结合形式,又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身体练习,确定练习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点)的数量和循环顺序都应服从练习的任务。例如,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时,以4—6练习站(点)为宜;如果是为了发展体能,一般采用8个以上的练习站(点)进行练习。
2、选择的练习方法和教材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如,选用一些复习教材或学生练习过的辅助性练习;因为只有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练习,循环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也才较易组织。因此,循环练习法一般在学生掌握了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锻炼的内容之后选用。
3、选择的练习应当是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注重练习之上下肢的搭配,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教材的搭配和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
4、各练习站(点)身体练习的难度应适当搭配。
5、安排好运动负荷。循环练习的总负荷应适当,即各练习站(点)的负荷,以及练习站(点)与练习站(点)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应合理安排。一般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再逐渐增加,但是,不要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站(点)的练习量较大时,强度应小一些;反之,强度较大时,练习的量就应小一些。各站(点)之间可安排适当的休息,各站(点)的运动负荷应大小间隔搭配。练习循环的次数也可视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条件及其需求而定。
6、严密组织。循环练习法是众多的学生同时做不同的练习,如果设计、组织的不好,就容易发生教学事故。例如,应当考虑每个组在各站(点)的练习时间大体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从练习时间短的站(点)向练习时间长的站(点)扎堆。
五、游戏法和比赛法
(一)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 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其特点是不仅有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思想性、娱乐性;还具有竞赛因素和趣味性、观赏性,能引人入胜。游戏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因此,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游戏法虽然有一定的规则要求,但是,它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比赛法
比赛法是按照比赛的规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通过相互竞争以决定胜负的练习方法。其特点是规则清楚,竞赛激烈,能充分动员学生的体力、智力,发挥学生的技能和潜能,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
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应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并周密细致地组织活动。
2、调控好运动负荷。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学生大多都比较兴奋,运动负荷较易超量(个别学生可能例外)。因此,教师应根据规则及其要求、教学的内容、时间、场地的大小等条件,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
3、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和智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活动前,应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在活动中,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并能适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活动结束的时候必须进行讲评。及时地指出好的、应当倡导和发扬的地方;同时,明确地指出不足的、今后要认真加以改进的地方。
六、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由于小学生运动中枢神经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较差,运动技能的积累较少,所以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教师应注意及时地进行预防和纠正。因为错误的动作若不及时地加以纠正,就会产生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还可能发生运动性损伤,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体育教师应善于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练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怕苦怕累、怕伤怕痛的畏难情绪,缺乏完成练习的勇气和信心。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动作技术运用不合理。
3、运动生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或体能没有达到学习并掌握动作技术所应具备的水平。
4、教学环境和条件因素。这主要是指场地的布置,卫生条件,体育器材的稳定性,环境的干扰和气候因素等。
5、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教法。这应当包括有教师的讲解能力、示范水平,以及的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教法步骤是否循序渐进、合乎规律,等等。
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大体上也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严寒和酷暑,给学生作出表率,通过讲解和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我要练”的动机。
2、改进组织教法。教师通过提高讲解和示范的水平,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要合理、恰当地选用诱导性练习,正确安排教学步骤,是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3、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抓紧抓好。
4、科学而合理地确定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对于每一节课技术、技能的学习任务和体能锻炼的要求,应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5、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材教法,苦练教学的基本功。同时,应加强教学的总结、交流工作,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如限制矫正法、诱导矫正法、自我暗示矫正法、消退矫正法等。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学生要耐心启发,热情帮助。
2、预防和纠正错误应首先抓准主要矛盾,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解决。
3、预防和纠正错误要以预防为主,纠正错误应选用最适宜的方法。
七、处方法
处方法是指通过开运动处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能和健康水平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首先进行“运动诊断”,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个体的练习次数、练习强度、练习时间,以及练习的间隔时间等。最后好应该通过终结性的“运动诊断”,观察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能发展的情况。处方法的运用可能是在一节课,也可能是若干节课。这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处方法对于贯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处方法适应对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
八、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获取信息,提高学科能力的方法。学法包括有自我定向法、自我处方法、自我评价法、自我调节法和自我恢复法等。这些学习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一般使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里着重谈一谈自我定向法、自我评价法和自我调节法。
(一)自我定向法
自我定向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练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目标的设定应有学生的认同性和心理信息的反馈,同时目标的公开化和多极化也是教师应十分注意的问题。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获取练习前后身体机能及技术等方面信息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自我调节法
自我调节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对锻炼计划进行科学而适宜调整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九、心理调控法
心理调控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施加影响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心理调控法有心理放松法、表象练习法和条件限制练习法等。
(一)心理放松法
心理放松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语(或利用优美而轻松的音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一种方法。心理放松法的运用应注意教师暗示语的针对性和语气。如果选用音乐,应注意乐曲的旋律。
(二)表象练习法
表象练习法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学生头脑中反复想象某一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表象练习法时,教师应注意表象练习的程序,应在学生有一定放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活化动员,进行表象练习。在表象练习中,可以逐渐从视觉表象过渡到动觉表象,语言的提示应准确简练。
(三)条件限制练习法
条件限制练习法是指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范围要求或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教师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1.运用情景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创造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共鸣。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例如,各种体育运动会、球类比赛、军训、郊游,都可用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2.增加体育游戏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可以在可行的范围内自己创编体育游戏,使课堂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并能使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长久。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艺术 1.运用“成功教育”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害怕,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那么,教师除了进一步讲解、示范外,还应及时适当地降低箱的高度或缩短踏板与箱之间的距离等,帮助和保护这些学生进行练习;而当学生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时,他们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大大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2.加强目标管理
目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明确学校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去实现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近期目标和课堂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制订单元达标项目和考查项目,帮助学生制订达标计划,明确努力方向。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目标跟踪管理,使他们能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提高心理琉导的教学艺术
1.充分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充分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进行比赛时,同组中的学生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比赛形式,如拔河比赛、长跑接力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主动参与,锻炼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如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让他们体验当教师的感觉,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协作能力。同时通过锻炼,克服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组织课堂的教学艺术 1.灵活多变,不骄不躁
在体育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应能对学生的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学生违纪行为引导到有益于学习的方面来。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习。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随时想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从教育的根本利益和目标出发,力求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2.行为替换与奖励
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合乎要求的替换行为,也是教育艺术的体现。如有的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总爱打闹,教师可根据情况请他来保护其他同学练习,请他做示范,回答问题,当裁判等。总之,给他安排一些合理的活动,替换违纪行为,并对表现好的及时进
第四篇:体育专项教学方法
2014级专项教学方法汇编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掌握各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将各专项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同学一起分享。现在2014级的专项课中,对各专项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汇编工作。要求各专项的同学分工合 作。认真完成各项内容。
请各2014级专项老师就各专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布置与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具体的实例要求进行编写,并将本专项的内容汇编成册。以便于同学们相互交流与学习。
教学方法与内容要求锲合中学教学实际,要求专项每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并作为教法课的作业计入该课程的成绩中。
以下列出的各专项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依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基本活动技能必学内容和限学内容选择的,有不当处请各专项老师调整与补充。
基本格式要求实例:
足球
一、脚背正面踢球
(一)动作要领
直线助跑,两眼注视球,最后一步跨步支撑时步幅大,支撑脚积极以脚跟着地,在球踏在球的后沿侧方10-15cm处,脚尖与出球方向一致,膝关节微屈。踢球腿在跨步支撑的同时大腿后引,小腿后屈,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摆动,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爆发式前摆。脚尖向下,脚背绷直,脚腕压紧,踝关节紧张,以脚背的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退随球前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支撑脚站位、击球点的准确 难点:踢球动作连贯与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
1、复习脚背内侧踢定位球(以右脚踢球为例)
2、教师示范(正面、侧面),提问学生动作步骤,演示版画图
3、原地和上一步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助跑的方向、支撑脚的位置、摆腿的方向、正确的击球点和脚型。
4、分解练习:集体模仿练习①、找支撑脚位置。
集体练习(1)原地踏点,(2)上步踏点练习(最后一步稍大)用彩色粉笔标记踏点
(3)两人组合,上步练习,一人扶肩助其平衡,找支撑脚的点,提醒其落在球的左侧后方10-15厘米处,支撑脚膝关节微屈,身体向左倾)②、找击球点(学生脚背正面贴标记)
(1).两人组合,踢固定球(检查、指点)
(2)手扶墙壁,将球至于距离两根10cm处,连续摆动小腿脚背正面击球,左右脚各30次
(2)在球中部绑上一圈红胶带,帮助学生强化击球中部的位置
5、助跑,1-3步助跑后踢固定球,踢固定球(距离7米,面对练习墙)
6、助跑,1-3步助跑后踢固定球,踢固定球(距离9米,提出力度不够问题,提醒学生摆幅和速度)
7、分层练习:
(1)助跑3-5步,踢固定球,固定目标(距离15米远,标准球门的宽度)(2)助跑3-5步,踢固定球,限制高度(3--5米)(3)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射门练习(距离15米,门宽5米)
(4)踩球前滚,跟上脚背正面踢球射门练习(距离20米,门宽5米)
8、脚背正面踢球射门比赛,分4组(同上)进行。
(四)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支撑脚站位不准。解决:踏“标贴”,反复练习。
2、小腿摆动不够。解决:反复练习,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小腿爆发式加速前摆,鞭打动作。
3、-----
二、脚背内侧踢定位球
(一)动作要领
(二)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2、3、(四)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体操
一、前滚翻
(一)动作要领:蹲撑,两手撑垫,同时曲臂、两腿蹬地,重心前移,低头、含胸。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翻成蹲立。
口诀:一撑二蹬三低头,团身滚翻似皮球。撑:是双手撑垫、蹬:是蹬地抬臀、,低头:是含胸低头,后脑触垫。团身:团得紧,膝靠紧。
(二)动作规格与要求:两腿蹬直离地、屈臂、低头、含胸,经后脑、肩、背、腰、臀部依次向前滚动、上体紧跟,两臂抱腿团身成蹲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前滚翻的用力顺序、动作连贯、圆滑。
难点:前滚翻成蹲撑(团得紧、翻得正。)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1、垫上抱膝前后滚动。
2、利用垫子的斜坡做滚动起成蹲撑的练习。
3、利用垫子的斜坡做前滚翻。
4、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前滚翻动作。
5、自己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
6、练习完成多次前滚翻。
7、双人前滚翻等
(五)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后部。(体操必须其它项目可以不考虑)
(六)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前额或头顶首先接触垫子。强调头部着地的正确位置(后脑勺着地),可采用“双脚蹬地、低头含胸,提臀,重心前移的练习方法。
2、团身不紧。垫上做团身滚动,以臀部为支撑点双手抱小腿,低头含胸;以臀部为支撑点,双臂肘关节撑地,团身屈膝靠胸。
3、滚翻动过程出现分腿。两腿间夹物体后到,解决分腿动作。
4、手在臀部两侧撑地。原地双手撑地蹬地练习,提高学生对双脚蹬地的感觉,解决滚动速度不够的问题。强化蹬地后的收腿抱膝,要求脚掌落地后与臀部尽量靠近。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如立卧撑、抱头仰卧起坐、躺在垫上的屈膝收腿等。
二、后滚翻
(一)动作要领:由蹲撑开始,背对技巧垫,身体稍前,接着两手用力推垫,身体迅速后移低头、含胸,经臀、腰、背、颈、头依次触垫向后滚动。同时屈臂夹肘两手放在肩上,掌心向上,手指向后自然张开,当滚到肩颈部时,两手用力推垫,使身体翻转过头并抬头成蹲撑。口诀:屈臂后倒臀靠跟——后滚低头腿贴胸——举腿收腹团身紧——两手头侧屈臂撑。
口诀简化
1、:团身向后滚——屈肘肩上翻——低头快推手——身体成蹲撑。口诀简化
2、抱膝团身向后滚,低头推手滚动稳。口诀简化
3、倒、团、推。
(二)动作规格:由蹲撑开始,直臂顶肩推手后倒。两手迅速屈臂抬肘翻腕置于肩上(掌心向后)。当头部着地时两手用力推地撑起,保持团身姿势翻转成蹲撑。
(三)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五)保护与帮助:(体操必须有,其它项目可以不用)
(六)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田径 快速跑
一、小步跑
(一)动作要领: 躯干正直,身体稍前倾,双臂屈肘前后摆动,肩和双臂放松,提起脚跟保持高重心。一腿伸膝蹬地一腿屈膝前摆,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稍向前下方伸出,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腿积极下压,脚支撑扒地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原地小步跑模仿练习。
2、行进间小步跑。
3、小步跑过渡到加速跑。
4、小步跑绳梯练习----
(四)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支撑腿弯曲。看挂图讲解并示范小步跑技术,原地高重心支撑腿蹬直练习。
2、没有向后扒地动作。体会支撑腿蹬直,另一条腿抬起后小腿略前伸,然后两手快速压大腿迅速落地时,做出鞭打动作。
3、踝关节太松坐着跑。踝关节起锺练习。
----主要教学内容:
田径:跑的专门练习、快速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障碍跑,立定跳远、抛、推实心球,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及各种抛掷 体操: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肩肘倒立,单杠支撑前翻下,双杠支撑摆动,三羊分腿腾跃 各种支撑与悬垂练习等
足球:球感、球性练习、各种部位运球、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等、各种配合技术等。篮球:球性练习、移动练习、运球、传接球、投篮和上篮练习、传切配合练习
排球:球性练习、移动练习、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 羽毛球:球性练习、全场步法练习、正手挑球、击高远球、正手发 球、接杀球等
武术:手法手型的练习、腿法步型练习、基本套路组合等 健美操:基本步法的练习、基本手型练习,基本套路的练习等 网球:球性练习、移动练习、正手反手击球
(以上内容只是初步考虑,请各位专项教学的老师根据专项特点来确定内容)
第五篇: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得到国人的重视,现在的中国再不是曾经那个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但是我们的体育也存在着不足。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方法;体育素质
根据《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基本目标: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全面发展体能素质,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可见其中的指导思想正在扭转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弊端:教学内容死板,片面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教学缺乏人文精神,学生欠缺对体育的观赏能力。下面我将着重探讨如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探究式教学结合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体育发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教师教学思维僵硬,应付式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创造性精神。其次,教学模式死板,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体育发展的动作技能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体验。从而造成学生逐渐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体育课堂气氛沉闷。再次,体育评价方式单一,由于我们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方式,教师很可能根据个人喜好来打分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
第二,多种评论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评论方式忽略了公平性,会极大的打击学生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评论中可以将学生也引进来参与“自我评论、教师评论和他人评论”三方评论相结合的方式来打分,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成绩的公平性,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与教师的师生情感。同时教师不可只看成绩,还应该综合评论,除成绩外,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个人素质纳入到整体评价中来。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念
首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现在教学形式多彩多样,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但是我们有部分学生因为教学中的某些原因可能不喜欢体育。现在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立体给学生分解每个动作,解决教师个人演示时由于视线和方位原因给教学带来的难题。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展示长拳的教学时,可以自己亲身展示加多媒体展示的方法结合,将难的动作通过视频展示出来。解决学生在练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运动观念和运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有这种健康的意识观念,但就是缺乏一个正确的锻炼方式,很多学生在锻炼中要么就是运动过量,要么就是运动过少,从而造成的结果就是锻炼没什么作用或者运动过度伤身。所以我们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过度锻炼的案列,促使学生吸取教训。
最后,可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运动方式,学生的脑海里有了科学的运动观念,长久下去就容易产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多个维度向我们的学生展示正确的运动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体育教?W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优化教师的教学课件。但是那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可过于依赖它。
三、吸收西方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精髓,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首先,西方的教学模式层次分明,他们把体育教学分为初级体育教学,中级体育教学和高级体育教学,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材施教的传授体育竞技技能,形成一个合理、科学,完善的教学系统。而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育发展也不均衡,同时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使大多数学校往往占用体育教学时间来学语数外,学生一学期下来总的体育课时少得可怜,学生的体育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我们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全部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来判定学生成绩是否合格。这样的评分方式是极其不科学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近年网上所出现的某些学校教学考评中出现学生猝死的现象。大多数人只去嘲笑学生体质差,却不反思我们的教学体系的缺陷。所以当前我国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保证学生每学期的体育教学时间相对充足,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最后,体育应该纳入到学生升学体系中来,提高体育在整个成绩中的分数占比,还有便是体育教学应该具备人文精神,因人而异,我们有的学生确实身体羸弱,无法跟上体育教学进程,我们的老师需要因材施教,适当放宽要求,给他一些难度适合他身体承受能力的标准,让我们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进来。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坚持给学生教学,而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教学。长期良好的教学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并形成一种习惯。
四、体验式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培育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一套完整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加以练习,学生在不懂的地方老师加以指导纠正,然后再让学生练习,不断修正学生的动作,使学生形成“让我学”到“我想学”心态的转变。另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加入一定的实际因素,让学生学的知识不仅只用于考试,而且在他们未来出来工作时依旧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帮助。
五、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逐步变得多样化,在传统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学手段单
一、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僵硬等特点。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因为一个老师的整体教学素质高低而变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有着教学理念先进,教师教学模式多样,知识节点精炼简短,教学内容富有层次性,突出重难点的优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高职体育改革尽管取得惊人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高职体育的发展,所以今天我们还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革新教学观念,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高职体育改革的发展,增强国民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