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推荐]

时间:2019-05-12 20: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推荐]》。

第一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推荐]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

故乡

教材简要分析:

《故乡》写于1921年,后编入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1919年12月作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的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相当有深意的。教学重点:

一、通过鉴赏人物描写,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的写法。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导入:

乡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追忆和感怀,是对故土的深情眷恋,是远方游子多彩的梦,也是一种隐约的、缠绕在心中的痛。下面让我们„„

我的叔叔于勒

教材简要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教学目标:

理解作品的主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赏析作品巧妙的构思,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和心理刻画人物形象,映现实的方法。教学重点:

梳理小说的情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学习小说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小说主人公的确定以及“我”在小说中的作用。导入:

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富足的生活,但同时也可以摧毁亲情、友情、爱情,让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

在烈日和暴雨下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色和作用。

赏析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品评小说精妙传神的语言。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悲苦的生存环境,体会其悲惨命运。

多收了三五斗

教学重点:

体会作品准确凝练的语言和塑造人物群像的方法。品味小说鲜明的对比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第二篇:等腰三角形重难点教学设计

等腰三角形

本周重点、难点分析:

一、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三角形。它的边、角的特殊性在处理许多几何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很多时候需要分类讨论。(1)由于题目条件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果的不唯一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度,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__。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50这个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当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0时,则顶角为300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50 时,也符合题意。

评点 对于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确定顶角或底角时,应注意分情况讨论,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没有指明哪个是腰长,哪个是底边的长,因此要分类讨论

当5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 那么底边长就是6 则它的周长等于16

当 6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 那么底边长就是5 则它的周长等于17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6 或17.评点 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底和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3.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9cm 和12cm 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

分析:如图,由于中线分周长为两部分 并没有指明哪一部分是9cm

哪一部分是12cm 因此应有两种情形

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 cm底边长为y cm

当腰长是6cm时 底边长是9cm

当腰长是8cm时 底边长是5cm

评点 求出来的长不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三条边应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2)由于题目条件的画出图形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果的不唯一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5o,求顶角?

分析:依题意可画出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形.显然,易求得左图中顶角为45o和右图中的顶角为135o

评点:三角形的高是由三角形的形状所决定。对于等腰三角形: 当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当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部。

5.在△ABC 中,AB=AC,AB 的中垂线与 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O,则底角为___________。

分析:按照题意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可以求得底角是70度或者20度。

评点 右图,最容易漏掉,求解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画出可能的所有图形,才能正确解题。

(二)等腰三角形是几何的一块基石,同学们掌握有关等腰三角形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1、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中线或顶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就是通过作这样的辅助线得证的.1.如图 1,在 △ABC中, AB = AC, BD⊥AC于 D,求证: ∠BAC = 2∠DBC.分析:要证 ∠BAC = 2∠DBC.可把∠BAC的一半作出来,故可作 ∠BAC的平分线,或作底边 BC的高,中线都可.给出其中一种证明过程.证明:作 AE ⊥BC,则 ∠2 +∠C = 90° , 2

∵AB = AC,∴∠1 = ∠2 =.∵BD ⊥AC,∴∠DBC + ∠C = 90°.∴∠DBC = ∠2,∴∠BAC = 2∠DBC.结论: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记住这个结论,对于解答填空题、选择题或判断题非常有帮助.2、作底边上的中线

2.如图 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 AC, D是斜边 BC的中点, 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 DE⊥DF,若 B E = 12, CF= 5,求 EF的长.分析:B E = 12, CF = 5,想到 AE、AF应该好求,它们刚好又与 EF构成直角三角形

于是由图的启发进一步探索AE与 CF的关系连结 AD,不难证得 AE = CF.证明:连结 AD.∵AB = AC, ∠A = 90° , D是斜边 BC的中点.∴∠1 = ∠C = 45° , AD = CD, AD ⊥CD

∴∠2 + ∠4 = 90°.∵DE ⊥DF,∴∠2 + ∠3 = 90°.∴∠3 = ∠4.∴△DEA ≌△DFC.∴AE = CF = 5,∴AF = B E = 12.∠A = 90°

∴EF = 13.3、平移一腰

3.如图 3,在 △ABC中, AB = AC,点 F在 AB上,点 E在 AC延长线上, B F = CE,连接EF交 BC于 D,求证:D为 EF中点.分析:要证 D为 EF中点,可证 DF =DE,那么,考虑把 DF、DE放在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中,故过 F点作 FG∥AC交 BC于 G,或过 E作 AB的平行线交 BC的延长

线于一点都可.现给出其中一种证明.证明:作 FG ∥AC,则

∠1 = ∠2, ∠3 = ∠E, ∠4 = ∠5.∵AB = AC, ∴∠B = ∠2.∴∠B = ∠1, ∴B F = GF.∵B F = CE, ∴GF = CE.∴△GFD ≌△CED.∴FD = ED,即 D为 EF中点.3

4、一般三角形中有二倍角时,构造等腰三角形使二倍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外角或平分二倍角

4.如图 4,已知在 △ABC中, ∠B =2∠C, AD是 ∠A的平分线,求证:AB + BD =AC.分析:有二倍角,可延长 AB到 E,使 B E= BD,连结 DE,只需证 AE = AC即可.证明:延长 AB到 E使 B E = BD.连结

DE,则 ∠E = ∠3.∴∠4 = 2∠E.∵∠4 = 2∠C, ∴∠E = ∠C.∵AD是 ∠A的平分线,∴∠1 = ∠2,又 AD = AD,∴△AED ≌△ACD,∴AE = AC.∴AB + BD = AB +B E = AC.5、将等腰三角形转化成等边三角形

5.如图 5, △DBE是等边三角形,点 A在 B E延长线上,点 C在BD延长线上,且AD =AC,求证:DE +DC = AE.分析:要证 AE = DE +DC,由于 DE =BD故要证 AE = BC.题中现有条件无法证明

这个结论,若延长 BC至 F,使 CF = B E,连接AF,则出现△ACF ≌△ADB.故 AF = AB,又 ∠B = 60° ,从而 △AB F为等边三角形,故 AB = B F,又 AB = AE + B E,B F = BC +CF, B E = CF,故 AE = BC,命题得证.证明:延长 BC至 F,使 CF = B E.连接 AF.∵AC = AD,∴∠ACD = ∠ADC,∴∠ADB = ∠ACF.∵△BDE为等边三角形,∴∠B = 60° , BD = B E = DE = CF.又 ∵AD = AC,∴△ABD≌△AFC, ∴AF = AB.又 ∵∠B = 60° ,∴△AB F为等边三角形,∴AB = B F.由等量代替得:

AE = ABCF

= BD +DC = DE +DC 4

第三篇:鹿邑教学设计重难点

篇一:河南省鹿邑县清水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

河南省鹿邑县清水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

摘要:清水河属淮河涡河水系,是周口市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排水河道。近年来河道排涝能力逐年降低,河道现有排涝能力不足5年一遇设计流量,防洪能力不足20年一遇设计流量。致使该流域每当遇到较大洪水年份,常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项目的实施,能保护清水河沿岸4个乡7个行政村,2.6万人口、3.63万亩农田。

关键词: 清水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 1.工程概况 1.1工程现状

清水河本次治理段总长18.56km,属平原河道,河道平均比降1/6000;河槽宽度上至下游宽度不一,由于河道上有2处节制闸,河槽内常年有水,河槽表层为淤泥质土,滩地上大多种植杂草,树木、耕地;现状河道两岸均有连续的堤防,堤顶有土路,堤后为大片耕地;临河有9处人口较为稠密的村庄,清水河两岸分布有4个乡7个行政村。河道在流经村庄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滩地内有违章建筑及任意堆放建筑、生活垃圾,特别是生产桥上下游,侵占河道现象尤为严重;,河道内有13座桥梁,现状生产桥两岸伸入河道8m~12m;鹿辛运河上游2条较大排涝沟均无沟口闸涵控制。1.2存在问题

(1)河道防洪、除涝标准低

清水河1958年治理以来一直未再系统治理。由于年久失修,现河道淤积严重,河底淤积深度普遍超过1m,河道排涝能力逐年降低,河道现有排涝能力不足5年一遇设计流量,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

(2)沿河支沟缺少沟口涵闸,现有涵闸结构老化、损毁严重

清水河本次治理段九龙口处两条较大的支沟王庄沟、沈宋沟,均无沟口涵闸,汛期洪水倒灌,严重威胁着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

(3)桥梁荷载标准低、阻水、损毁严重

清水河本次治理段内的生产桥现有荷载标准低,都在汽-10级以下。现存在主要问题是:①阻水严重:桥两岸的桥台砖墩共深入河道8m~12m,这些桥梁已成为一个个的卡口段,严重阻碍河道行洪;②损毁严重:这些桥梁均存在桥板断裂、漏筋、弯曲变形、桥头八字墙部分坍塌、砖风化剥落严重现象;③基础埋深浅:其中有6座基础为砖墩,桥下土质基础为轻粉质壤土,承载力较低。

篇二:(吕钧伟)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 一次函数》的教学设计

鹿邑县生铁冢乡第二初级中学

吕钧伟 二0一五年五月 《 一次函数》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理解一次函

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会用简单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2.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一次函数,体会数学研究方法多样性,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从而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函数图象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次函数解析式特点,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联系规律,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 难点: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

三、教学方法

用类比的方法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促进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一

步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整个过程就是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四、学法指导

利用学生描点作图经历体验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进一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知识的生活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演示.

六、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 y=-6x+15(x≥0)

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就是x=0.5时函数y=-6x+15的值,即y=-6×0.5+15=12(℃).

这个函数与我们上节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它的图象又具备什么特征?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 ⅱ.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研究下列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01元/分收取).

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矩形面积y(cm2)随x的值而变化.

这些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1.c=7t-35.2.g=h-105. 3.y=0.01x+22.4.y=-5x+50.

它们的形式与y=-6x+15一样,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x的k倍与一个常数的和. 如果我们用b来表示这个常数的话.?这些函数形式就可以写成: y=kx+b(k≠0)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linearfunction).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例1 下列哪些函数是一次函数,哪些又是正比例函数.?7(1)y??3x?4;(2)y?;

x(3)y?9x;(4)y?4x2?1;(5)m?2x?6.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又是正比例函数? ?8(1)y=-8x.(2)y=x.

(3)y=5x2+6.(3)y=-0.5x-1.

2.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1)一个小球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它是一次函数吗?(2)求第2.5秒时小球的速度.

3.汽车油箱中原有油50升,如果行驶中每小时用油5升,求油箱中的油量y(升)随行驶时间x(时)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y是x的一次函数吗? 解答: 1.(1)(4)是一次函数;(1)又是正比例函数. 2.(1)v=2t,它是一次函数.(2)当t=2.5时,v=2×2.5=5 所以第2.5秒时小球速度为5米/秒. 3.函数解析式:y=50-5x 自变量取值范围:0≤x≤10 y是x的一次函数.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设计:

画出函数y=x,y=x+2与y=x-2的图象.并比较两个函数图象,探究它们的联系及解释原因.

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加深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的理解,认清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联系规律.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从图象形状,倾斜程度及与y轴交点坐标上比较两个图象,?从而认识两个图象的平移关系,进而了解解析式中k、b在图象中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在实际中的表现.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从图象形状,倾斜程度及与y轴交点坐标上比较两个图象,?从而认识两个图象的平移关系,进而了解解析式中k、b在图象中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在实际中的表现. 比较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结果: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______,并且倾斜程度_______.函数 y=x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 y=x+2的图象与 y轴交于点_______,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x 向_平移__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函数 y=x-2的图象与 y轴交于点_______,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x 向_平移__个单位长度而得到.比较三个函数解析式,试解释这是为什么.猜想: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线y=kx有什么关系?

结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kx平移b绝对值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 0时,向下平移)。

你会画出函数y=2x-1与 y=x+1 的图象吗? y=2x-1的图象是经过点(0,-1)和点(1,1)的直线,y=x+1 是经过点(0,1)点(1,2)的直线。

注意:图象与y轴交于(0,b),b就是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正在原点上、负在原点下。[活动二] 活动内容设计: 画出函数y=x+

1、y=-x+

1、y=2x+

1、y=-2x+1的图象.由它们联想: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0)中,k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 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熟悉一次函数图象画法.经历观察发现图象的规律,并根据它归纳总结出关于数值大小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探究方法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进而认识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联系. 目的:

引导学生从函数图象特征入手,寻求变量数值变化规律与解析式中k?值的联系. 结论: 图象:

规律:

当k>0时,直线y=kx+b由左至右上升;当k<0时,直线y=kx+b由左至右下降. 性质:

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随堂练习

(1)下列函数中,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________.a.y=-2x b.y=-2x+1 c.y=x-2 d.y=-x-2(2)直线y=3x-2可由直线y=3x向平移单位得到。(3)直线y=x+2可由直线y=x-1向平移单位得到。4)对于函数y=5x+6,y的值随x的值减小而______。5)函数y=2x-1经过 象限

(6)函数y=2x-4与y轴的交点为(),与x轴交于()让学生谈收获

1、怎样的函数是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就变成了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常数k,b的意义和作用 作业:

1、课本120页习题3、5;

2、完成本节课的配套练习篇三:鹤群教案

《鹤群》

单位: 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姓名: 孙 春 花

时间:2012年4月8日 鹤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2.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理解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欣赏鹤群之美。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鹤群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多角度欣赏鹤群之美。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 1.讨论点拨法 2.朗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的第一页有关一只白色的鹤的图片,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学完成学习目标一

1.出示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2.学生自学10分钟。

3.由学习委员组织进行第一抢答环节。

三、讨论完成学习目标二

1.出示学习目标二:理解课文内容,多角度欣赏鹤群之美。2.学生围绕此学习目标,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把所提问题写在黑板上。

3.老师根据学习目标确定第二抢答环节的问题。4.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已确定的第二抢答环节的问题。5.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抢答环节,同时完成下列板书: ?? 鹤群翔空

鹤鹰大战 ? ? 救助伤鹤? ?

四、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三

1.出示学习目标三:学习鹤群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2.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本文着重描绘的三个场面,并提出“哪一个场面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这一问题,请同学用5分钟的时间把想说的话写下来。3.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完成下列板书: ? ? ? 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 不畏强敌 ?

五、布置作业 ?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学后反思。

第四篇:《一厘米》重难点教学设计

《一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记重点字词,理解并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掌握有关字词。

2、复述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

3、结合课后第一题展开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

2、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3、学会体谅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教学难点:

1.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2.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形式:常规教学,学生讨论为主 教具:尺子,幻灯片

课前准备: 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学生各抒己见)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说说你所了解的毕淑敏。(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

2.师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并配有作者相关图片)3.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解释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默读,几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等。)熟悉课文基本故事情节。

2.说说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作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3.根据前几位同学的回答,请以课文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用自己的话给 大家讲讲课文所发生的故事。(复述时应适当地突出人物的外貌,心理,细节等描 写)

4.师把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文章结构。5.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段落分析:

点拔:这篇小说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对不完美的理解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烘制螺旋形沾满芝麻的小火烧”):交待主人公的做事原则和身分,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第二部分(从“她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围绕“一厘米”集中写了主人公陶影与儿子乘车的一次经历。

第三部分(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庙参观”到结尾):围绕“一厘米”,集中记叙了主人公与儿子一次参观寺庙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想想陶影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总是给予子女最无私最博大的爱。课文中的陶影,也全力以赴地给孩子以正面教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的母亲,去感受她心中对儿子那份挚热的爱情。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陶影的部分,陶影具有怎样的性格或品质?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

(1)含辛茹苦、任劳任怨(2)执著、认真

(3)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小结:陶影是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真实、善良、任劳任怨、自尊自强、宽宏大度,具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母亲!

练笔:放飞你的思绪,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母亲的爱。

(50字以上)(选读、评价)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为什么陶影和儿子小也都这么重视小也是否达到1.1厘米高的问题?有人认为买冰棍的老太太称量小也身高的情节是多余的,你认为呢?

2.陶影历经周折,澄清了事实。当公园主任要作经济赔偿时,陶影拒绝了,说“世上有的东西能赔,有的东西不能赔”。你能站在陶影的立场上对这句话作出阐述吗?

3.通过陶影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小说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 4.教师小结:

小说通过写一位母亲给儿子买票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警示为人父母们在子女面前要诚实守信。

5.写法分析: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本篇小说选取了一位卖小火烧的普通的母亲为写作对象,截取了她日常生活中的几个横断面,来反映“母爱”这样一个伟大的主题,从而引起人们对不完美的理解和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与思考。

四、拓展训练

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新的体验和认识。

五、链接生活——母爱伟大

板书设计

公共汽车——

少也买票 ——

责任感公园门口——

多也不买 —— 正义感陶影家里——

给也不要 ——

价值观

在孩子面前做完美无可挑剔的母亲

一厘米

第五篇:教学中的重难点的定义及其教学难点

1.2.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分析这个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要想攻克教学难点,极其重要的一条就是循序渐进,一个5m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很难攀登,而泰山高1524m,一般的人都爬得上去,就是因为泰山开凿了一般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可见,循序渐进的重要。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教科书的编写,还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的制作,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学重点(简称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系统、文化教育功能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的。因此,它包含重点知识和具有深刻教育性的学科内容。重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即重点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学科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简称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 相对于形成重点的三个方面,重点可分为知识重点、育人重点和问题重点。而按重点的地位和作用又可把重点分为全书重点、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还有课时重点。全书重点一般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起核心作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它是重点的最高层次,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就是高中数学的重点,这是由于“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之中,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是贯穿于全章节或单元的主干知识、技能与方法,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如全书重点大,属于中等层次;课时重点是指课堂教学时的重点。课时重点可以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也可以不是。如,对于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教学时就会专门拿一节补救课(或称为纠错课)来解决。这时如何消除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即课时重点,但问题解决后,若它在后面的学习中又不起支撑和奠基作用,则它就不再是重点了。对这类只限于该节课的重点(一旦该节课学习结束后它就不再是重点了),我们称其为“暂时重点”。

数学教学重点(简称为“数学重点”)是由其在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育人系统(又可称为数学德育系统或数学文化教育系统)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疑难问题决定的。它是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精神和方法以及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数学重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内容和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后继学习的基础性和育人性。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全书重点层次最高,它主导着整个数学教学;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次之,它只主导本章节与单元教学,课时重点中的暂时重点是最低层次的重点。由此可知,不同层次的重点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与特性。全书重点和章节重点在本书、全章节或单元的学习中始终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并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它贯穿于全书或该章节或单元教学的始终,具有持续的稳定性。而课时重点中的暂时重点则具有暂时性,它的地位和作用只限于该节课本身。

“数学重点”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对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还要求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即重点在教学中应具有突出的地位。教学设计时不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包括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交流讨论与巩固练习等),学生练习题的设计都应围绕重点进行。例如,对重点内容练习的设计,必须提供给学生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要有单项练习还要有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对重点内容的巩固、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2.教学难点的意义与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难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二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三是该知识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过于集中;四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或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因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

在教学中,难点如果属于第一种,教学中则应通过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得以突破;若属于第二种教学中则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用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如“数学归纳法原理”就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教学时教师可列举多米诺骨牌试验、放鞭炮等实例,将抽象的归纳法原理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看得见,从而可帮助学生突破、化解归纳法原理理解的难点;如果难点属于第三种,则应分散知识点,各个击破;如果难点属于第四种,则应查漏补缺,加强旧知识的复习。因此,突破难点,关键在于对造成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找准了,对症下药就不难了。

3.教学重、难点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具有不同的性质。难点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难点内容一旦经过教学被学生理解和解决了,难点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难点的暂时性。同一知识与方法对一些学生(一般学校)可能是难点,而对另一些学生(重点学校)就可能不是难点,这就是难点的相对性。而重点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少数的课时重点具有暂时性,如暂时重点)。它并不因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就退避三舍,而是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它会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是由于重点内容大多都是在知识系统中和育人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致。如,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整合的思想、划归转化的思想等就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它是一直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始终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又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内容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而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三角函数中的二倍角余弦公式及其变形的运用就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方面它是三角函数式变换中起着支撑作用的重要公式,在高考中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因此它是三角函数部分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变形较多,运用的灵活性较大,而且还要众多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掌握都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它又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怎样确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呢?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分析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种方法:地位作用分析法、课题分析法、例习题推断法、理论分析法(学习心理学原理分析)、学情分析法(经验分析法)。

1、地位作用分析法

根据重点的含义,教材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可以从分析学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是否为教学重点。例如,“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在各种函数的研究中都会涉及到,而且它也是比较函数值大小、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以及证明不等式等的重要工具,所以,尽管大纲和考纲都只把它列为了解层次,但由其在函数的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地位作用可知,它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又如,基本函数的图像,它既是初等数学中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数学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工具,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又如,向量,由于其具有数与形的双重特征,利用它处理数学中许多问题,如长度、角度、平行和垂直等问题比传统方法更快捷、方便和有效,从而它是数学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它是数学教学的重点。这些教学重点都是根据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数学学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确定的。

2、课题分析法

很多情况下学习内容的标题(课题)就明确了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标题(课题)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如,反函数的概念,“大纲”和“考纲”都只要求了解,因此,它不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但在学习“反函数的概念”一节课时,由于本节的标题就是“反函数的概念”,所以,“反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就是本节课的课时重点。教学时为了突出理解反函数概念这一重点,可根据反函数概念的内涵特征把它分解为四个学习目标(反函数概念一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能举例说明反函数存在的条件;知道反函数与原来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之间的关系;能说出求反函数的步骤;能正确地求出一个函数的反函数。这四个学习目标达到了,对反函数的概念也就真正理解了,从而本节课的重点也就突出了。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却把“求反函数的步骤”确定为教学重点,从而使学生对反函数概念的学习只局限于工具性理解,不能上升到关系性理解,进而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反函数的概念,导致求解反函数问题时经常出错,双基教学不扎实。

3、例习题分析法

重点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要达到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教材中一般都配比了一定数量的例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并形成技能与能力。所以,分析教材中的例习题的安排和配制可以确定教学的重点。如,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下)§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教材在推导了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后,安排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倒用公式(例3),一个是顺用公式和综合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关系解题(例6).随后的课堂练习和习题分别配有大小共18个顺用、逆用和变用公式的习题.在复习参考题四中又有四个顺用和逆用公式解题的习题.教材这样配备例习题的目的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但要能推导公式,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要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形成熟练运用公式解题的技能,提高运用公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能力,达到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目的。从例习题的配备的数量、层次分析可以看出“两角和差正切公式”的重要性,这就说明了“两角和差正切公式”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4、理论分析法

这是指根据数学学习理论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数学学习理论,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数学知识意义,才能真正感悟和体会到数学的精髓和实质,也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才能真正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作用,也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本身和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所以,概念教学和公式定理法则教学的第一节课都应把对概念涵义的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结构特征以及相互联系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如果没有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真正理解,而只是机械的运用两个步骤证明数学题,是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归纳法的魅力和作用的。只有对数学归纳原理真正理解后,才会发出“数学归纳法只用有限的两步就解决了无穷步的验证问题,真是太奇妙了!”的感慨。因此,如果没有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真正理解,就不是真正掌握了数学归纳法。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数学归纳法第一节课“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就理应确定为教学重点。

5、学情分析法(经验分析法)

学情分析法又叫经验分析法,是指教师根据往届学生学习理解本节内容的困难程度或者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教学难点。具体可根据难点形成的几个方面来分析确定。例如,集合就是高一数学教学的难点。一是由于集合为原始概念,它不是由已有的其它概念来定义的,因此学生头脑中没有可帮助其理解集合的已有概念,从而造成学生不易理解集合概念;二是集合涉及的知识面广,它涉及到所有初中数学知识,而许多初中数学知识学生已经生疏和遗忘;三是集合有关的新概念及相应新符号和术语较多,这些新概念、新符号还容易混淆,学生接受和理解都较困难。所以,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就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确定教学重难点除了掌握以上方法以外,还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一定的数学教育理论,否则即使掌握了以上方法也不一定能准确准定教学重点。例如,有些教师都把数学归纳法第一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数学归纳法的定义”或“数学归纳法的概念”。这里的错误是把数学中概念的“定义”和“名称”混淆。定义是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对数学概念而言的。名称则是数学事实(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思想、方法、规律等)的名字或称呼。例如,“圆”是圆这一概念的名称,而“圆是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这一概念的定义,它是对“圆”的本质属性:“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概括。数学归纳法不是一个数学概念,而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的名称。这一点教材有明确的说明。教材中明确指出:“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而方法的教学属于规则学习或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它与概念学习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教学中对这种知识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也就迥然不同。由于对概念的涵义没有弄清,因此,导致在谈如何突出重点时有的老师就这样说:“本节课突出重点的方法为,认真分析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剖析清楚其内涵与外延并对关键词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下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小说类的)[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列东中学 所谓教学重点,即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评价 该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从教学目标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应......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观潮》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朗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不同层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始,抓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要精心地去备课。备课,首先要对文本进行透彻地解读,然后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再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何谓......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精选合集]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教学是我们每个做教师每天的工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做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就要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

    《AutoCAD》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突破

    浅谈《AutoCAD》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突破 四川省乐山犍为职业高级中学 陈忠 摘要: 在AutoCAD绘图教学中,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攻破,笔者认为:1、确定重点、拓展知识面;2、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