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教案(5篇)

时间:2019-05-12 20:1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发展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第一篇: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计算机发展与应用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七年级信息技术上》第三课,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本课的内容较多,经过我的分析,我这节课的内容为:1,计算机的产生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3,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课知识为了解性知识,学生学完本课可以了解到今生今世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并且理解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实验中学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同学们平时都有使用计算机,但是对于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却非常的陌生。所以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老师应当多搜集资料对知识加以补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有:1,学生对计算机的产生背景和用途有一

定了解

2,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学生能够了解和预测计算机的未来发

展方向

重难点分析

因为同学们对与计算机的发展普遍比较陌生,所以本课的本课重点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本课难点为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倾势,要让这些小孩子理解计算机未来的发展,必须要给学生理清线索和主线,通过逻辑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讲讲授发和思考驱动法为主,情景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为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认真的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环境

普通带黑板教室 教学环境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愤怒的小鸟出发,引出二战时候炮弹打击对方时候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于是美国发明了电子计算机。

第二环节:我用讲授法讲授计算机产生时代的知识和特点 第三环节:计算机产生之后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需要不断的改进,于是就有了我们的计算机发展史。教授计算机历史的时候,我会以计算机的主要原件为主线,来展示计算机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代计算机的一同和进步。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思考驱动法,也就是在这一环节,老师不断的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才会在内心有较深刻的记忆。我会提的问题有 1,16000个电子管的计算机体积会怎么样啊?2,要改进这一代计算机有什么办法吗?3,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么做啊?

第四环节: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了,然而我们的计算机的发展是不是会发展到今天就不发展了,当然不是。其实我们可根据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推断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会给同学们介绍计算机行业最前沿的技术革命和科技发展方向。第五环节:总结知识形成体系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同学们回家写出自己希望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明天交给老师。

第二篇: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发展的变化及每代计算机的特点。

2、了解典型的计算机改革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形成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良好的联想意识与创新能力。

2、感受到计算机的有趣之处。

教学重难点:

1、每代计算机的变化及特点

2、计算机发展的典型事例给同学们带来的启发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相信大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那大家是否还记得你们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样的?和你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

2.点明本节课主题:计算机的发展史.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

2.介绍第一代计算机的历史及相关信息:电子管计算机。3.通过第一代计算机的弊端引出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4.介绍第三代计算机的相关信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5.介绍第四代计算机的发展及相关信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6.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受欢迎程度。

7.提问:生活当中哪些方面都用到了计算机?(学生思考回答)

8.教师举例说明计算机在生活中的用处。9.利用伟人的例子举例。

三、总结归纳

今天我们一起走了一遍计算机一路走来的历程中,也许你不能记住全部,但其中肯定有一点是让你感动或让你有所启发的。

第三篇:《计算机的发展史》教案

《计算机的发展史》教案

授 课 人:逯心强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二、教材目标:ENIAC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摩尔定理及其诅咒;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重点:ENIAC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摩尔定理及其诅咒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五、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目标导读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用教学目标步步设疑启发,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直观教学法: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工具,口授,投影显示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时间步骤 活 动

(一)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那么,请大家回答这样同个问题:

1、什么是信息?

学生:信息是消除人们某种认识上不确定的东西。

2、什么是信息技术?

学生:是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和传递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3、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学生:是信息技术的一个种类,而且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类。

4、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共同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人类和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请问计算机的发明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标志着什么? 答案:第三次产业革合的到来。

按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它包括发展史和发展方向。(幻灯片展示 教学目标)

1、ENIAC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摩尔定理及其诅咒

3、计算机的发展方向讲授新课(提 问)

幻灯片展示图片资料教师直接讲述,教师讲述展示图片展示图片

一、ENIAC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发明ENIAC计算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二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问世。

2、按下来我们看一些和ENIAC相关的一些数字 你们知道ENIAC的重量吗? 重达30吨 占地面积170平米。如果的们的一间教室占地面积有60平米的话,大家想象一下3间教的大的ENIAC是多么的庞大。,17468个真空电子管,如果的说炮炸是火箭的祖先的话,你们说计算机的祖先应归功于谁呢?是的是算盘,我们知道用算盘计算的话,我们得用手去拔珠子,面我们ENIA就相当于一个庞大的算盘,电子管相当于珠子。每秒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我国古代,谁首先计算贺周率?算了小数点后多少位?学生: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ENIAC计算香克斯的们数用了多长时间?虽然它的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你们想知道我们学生机房的电脑每秒进行多少次加法运算吗? 答案:1G,我们的CPU的主频率是1G。1G=1024×1024×1024

请同学们用一个形象的词形容一下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和ENIAC之间的对比。学生:美女与野兽„„

在我们用算盘计算时,请问同学们,我们有没有存储的地方 学生:没有

对,我一再强调,ENIAC只相当于一个超级的键盘,它没有存储器,没有输入和输出设备,输入和输入出都靠纸带进行。而且要改变计算的话,在重新拔开关和插线盘,ENIAC总共有六千多个开关和线盘。所以人们没有把发明ENIAC的人称作计算机之父,而是另有其人。

3、请问谁是计算机之父呢? 学生: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是一位数学家,之所以被称作计算机之父是因为ENIAC诞生后,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的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冯•诺依曼的这些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计算机的运算自动化的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直至今天,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

二、摩尔定理及其诅咒

4、“摩尔定理”正在变成诅咒

前面我们讲到,电子管相当于算盘的珠子,电子管的数量影响到计算机的过算速度。其中CPU的电子元件也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的发展。也就是说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多,计算机运得速度越快。那么是不是可以无限制的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吗? 学生:不对。为什么不对

根据“摩尔定理”,每过18到24个月,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都将有可能翻一番。

英特尔公司奠基者之一戈登-摩尔的“摩尔定理”正在变成诅咒,他们好象已经无路可走了数年以来,这一定理一直在这个高科技产业中指导着设计者们的工作。然而如今,芯片设计者们开始逆其道而行之了。十年之后,芯片的处理速度将达到30GHZ,每秒钟可以完成一万亿次的运算。如果按照摩尔定理来算的话,那时的芯片将会和一个核电厂一样大。

三、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要停止CPU的发展速度呢?请问大家,假如有一天你作为英特尔的一名成员,请考虑一下未来的计算机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才能既解决这个散热问题同时又能让计算机的功能更加强大呢? 学生:„„

1、从未来计算机CUP技术的发展角度看,科学界看好的未来计算机目前有三类: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DNA生物计算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阿德拉曼博士1994年提出的奇思妙想,它通过控制DNA分子间的生化反应来完成运算。但目前流行的DNA计算技术都必须将DNA溶于试管液体中。这种电脑由一堆装着有机液体的试管组成,很是笨拙。

光计算机:光计算机和传统硅芯片计算机的差异在于用光束来代替电子,进行运算和存储。它用不同波长的光来代表不同的数据,可快速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然而要想造出光计算机,需要开发出可用一条光束控制另一条光束变化的光学“晶体管”。现有的光学“晶体管”庞大而笨拙,用其造成台式计算机,将有一辆汽车那么大。因此,短期内光计算机达到实用很困难。量子计算机:被人们普遍看好的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原理不同,它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的原理上工作的。经典粒子在某一时刻的空间位置只有一个,而量子客体则可以存在空间的任何位置,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存储器可以以不同的概率同时存储0或1,具有量子叠加性。如果量子计算机的CPU中有N个量子比特,一次操作就可以同时处理2n个数据,而传统计算机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数据。例如,具有5000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在30秒内解决传统超级计算机要100亿年才能解决的大数因子分解问题。由于具有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量子计算机将对现有的保密体系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2、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发展上讲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 巨型化

天文、军事、仿真等领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要求计算机有更高的运算速度、更大的存储量,这就需要研制功能更强的巨型计算机。微型化

专用微型机已经大量应用于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通用微型机已经大量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但人们需要体积更小、更轻便、易于携带的微型机,以便出门在外或在旅途中均可使用计算机。应运而生的便携式微型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微型机正在不断涌现,迅速普及。网络化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计算机通过专用的电缆或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可以使分散的各种资源得到共享,使计算机的实际效用提高了很多。计算机联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人们常说的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国际互联网)就是一个通过通信线路联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因特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大量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亲友快捷通信,进行网上贸易等等。智能化

目前的计算机已能够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因此也常称为”电脑”。但是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更多的类似人的智能,比如:能听懂人类的语言,能识别图形,会自行学习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七、课堂作业 用幻灯展现作业内容

作业:

打开IE浏览器,在网址中输入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等搜索引擎网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如下关键词。如:ENIAC、摩尔定理、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等,查找有关信息。下载一个主题信息内容,并作适当的整理,以word文件的形式存在计算机中。在下课前检查。

八、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完之后,学生对计算机的由来和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大至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我觉得比单纯的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年代更学满足学生了求知欲。不足之处是这一节课应该在教室中讲解,而不要在机房。这是任何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单元应该避免的。

第四篇: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疑问,在国内的绝大部分媒体上都会出现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上世纪1946年由美国电气工程师普雷斯波·埃克特(J.Prespen Eckert)和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勒博士(John W.Mauchly)发明的ENIAC文字记载,但另一种说法却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约翰· 文森特·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贝瑞(Clifford Berry)先生在1937年至1941年间开发的“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tanasoff-Berry Computer,简称ABC)”。

影响较大的是 ENIAC(“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它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弹道设计的需要而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而成的。这台计算机的字长只有12位。它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它使用了18800只电子管,占地达170平方米,重量30吨,每小时耗电达150千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

ENIAC机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以后的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相提并论。

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一般根据构成它的主要逻辑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下面简单概括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其发展年代大致为1946-1958年。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采用电子管为基本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采用延线或磁鼓(后期采用了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存储器,此时的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软件方面,最初只能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修改程序都很不方便,5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了汇编语言,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编制程序的困难,因而当时计算机的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其发展年代大致为1958-1964年。其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采用晶体管为基本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全部采用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体积减小、功耗减低、可靠性增强;软件方面已开始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编译程序,并且提出了多道程序设计、并行处理和可变的微程序设计思想,开始出现操作系统。此时,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一的科学计算发展到了数据、事务管理和过程控制等。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其发展年代大致为1964-1971年。其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逻辑元件已开始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MSI),主存储器从磁芯存储器逐步过渡到了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运算精度、存储容量以及可靠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大为改善;软件方面,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提出了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软件中的操作系统开始普及。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包括商业、科技、工程等领域。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自1971年开始。其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提供虚拟能力,计算机外围设备多样化、系列化;软件方面,实现了软件固化技术,出现了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思想,并广泛采用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并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表现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技术上。微处理器是一种超小型化的电子器件,它把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微处理器的出现为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除了向巨型机方向发展外,还朝着超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飞越前进。

第一台计算机

人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是指电子数字计算机。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2月,它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莫克利(J.Mauchly)和工程师埃克特(J.P.Eckert)等人共同开发的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ENIACENIAC是一个庞然大物,其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总重量达30吨。机器中约有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0000只电阻以及其它各种电气元件,每小时耗电量约为140千瓦。这样一台“巨大”的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相当于手工计算的20万倍,机电式计算机的1000倍。

ENIAC虽是第一台正式投入运行的电子计算机,但它不具备现代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思想。1946年6月,冯·诺依曼博士发表了“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论文,并设计出第一台“存储程序”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The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简称EDVAC),1952年正式投入运行,其运算速度是ENIAC的240倍。冯·诺依曼提出的EDVAC计算机结构为人们普遍接受,此计算机结构又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80年代中期至今)

超导计算机:光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进行分类。按照计算机原理分类,可分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混合式电子计算机。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照计算机性能分类,可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六大类。

第五篇: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启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通过计算机的革新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通过计算机了解新闻大事,和远在国外的家人朋友进行视频通话,在网上进行购物,等等。计算机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很早接触计算机,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发展历史,最早的计算机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的,就是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某些运算上使用算盘甚至比现代计算机还要快捷,在此我要歌颂一下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直到17世纪,计算设备才有了第二次重要的进步,1645年,法国人Blaise Pascal发明了自动进位加法器,这项技术在现在看来很笨拙,但是他对计算设备来说是有本质突破的,从手动到自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空前释放。其中制造一台能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就是最耀眼的思想火花之一。当时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为了这一目标努力着,但是局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整体的不成熟,所以他们都失败了,但是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探索,使“计算机”这个新兴思想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至今,使后人受益。所以,当我们感叹成功者的智慧时,也不能忘了这些探索者们的辛勤。而给我启示更多的是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计算机在当时没有发展起来,也许并不是研究计算机的科学家的思想不够成熟,而是与计算机关联的技术领域还不成熟。就像人们探测到了地底一万里有巨大宝藏,但是没有工具能让我们一下就到了埋宝藏的地方,所以只能用铲子挖,等有了挖掘机时用挖掘机挖。科学发展是这样的,整个社会也是这样的,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在计算机学习中,我最大的启示就是:

1.乘法与加法

从上计算机的第一课,老师就开始和我们说计算机的加法运算比乘法运算快得到,可能会快100倍,因为早期的计算机乘法都是转换成加法指令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程序设计时尽量不使用乘法,i*2,改为i+i等等。但是随着CPU的不断发展,乘法运算已经是CPU的内置指令,现在CPU加法运算也只是比乘法效率快3倍,所以我们不需要害怕做乘法了。

2.PC服务器与小型机

PC简称个人电脑,PC服务器一般指采用个人电脑的技术架构生产的服务器。小型机是60,70年代遗留的名词,因为那时大型机是主角,小型机是指相对大型机更轻量级的服务器,80年代开始小型机充当大量应用的核心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等等。

从80年代开始,PC与小型机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计算机,小型机具有高性能的运算能力,PC的能力不及小型机的1/100,随着PC的迅速发展,小型机的价格高高在上,PC服务器在90年代也开始有了应用,2000年以后PC服务器开始大量普及,10000元的PC服务器也开始出现,相比上百万的小型机,PC服务器的性价比决对超值。随着INTEL及AMD的CPU双核,三核,四核的出现,PC服务器与IBM,HP等小型机的性能进一步缩小,大量评测显示现在PC的四核CPU与IBM POWER6性能完全相当,小型机在性能上的优势已经完全失去。从现在来看,小型机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性及可扩展性,这些只是高端系统才会考虑,这方面同样受到PC分布式架构系统的挑战,因此也出现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小型机的没落,逐渐变成了IT领域的奢侈品,只有有钱国企还在为小型机买单。

3.拼音与五笔

1983年王永民先生发明了五笔汉字输入法,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让国人看到了汉字输入的希望,经过多年的发展,90年代国内90%以上的用户汉字输入都使用五笔输入法,一时间也让人形成不会五笔就不会计算机一样的感觉,看到别人用拼音输入法就知道这是一个小菜鸟。用五笔输入法一般人可以比较轻松的一分钟打60字,专业打字员可以每分钟到150字以上,而那时的拼音输入法也有很多种,如普通拼音,双拼,模糊音等等,但是普通人一分钟只能达到30字左右,主要是因为拼音输入法重码率太高,选字消耗的时间太多。

2000年左右拼音输入法出现了新的生机,微软拼音,拼音之星,拼音加加,紫光拼音等输入法开始流行,主要原因是使用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互联网的应用,五笔输入法的学习成本太高,所以很多人依然选择了拼音输入法,这时期的拼音输入法的词汇量非常多,所以词语或短语输入效率比较高,加上互联网的普及,词库更新更方便,所以拼音输入法的速率与五笔相差无几。

五笔输入法后来也推出了98版,虽然输入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要重新记忆新的字根法则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人还是用老版的字根法则,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软件,如陈桥五笔,极品五笔等,但是没有本质的格新。

2000年期间应该是五笔与拼音55开的局面,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也产生了智能混合输入法,就是会根据你的输入字母显示五笔码汉字和拼音码汉字,典型的代表是万能五笔,万能五笔因为这个特性也红级一时,现在也还有不少人在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大量普及,拼音输入法在2007年左右迎来了新的春天,词库的进一步加大,在线自动词库更新,智能组词等特性,一般人用拼音输入法的效率已经与五笔输入法不相上下,零学习成本让新一代网民自然选择了拼音输入法,再也没有人鄙视你用拼音输入法。随着云输入法的应用,拼音输入法将会再有一次质的飞越,但五笔输入法依然只会被专业打字员相中。

4.串行与并行

并行与串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许你会认为并行一定比串行快,但是实现上是什么样呢,在计算机系统里你可以看大量并行与串行的架构转变。10年以前,硬盘接口是并行一统天下,并行接口速率从8MB/s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到了

133MB/s后发现举步维艰,由于并行接口的总线达到80根,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传输过程中线路之间的干扰非常厉害。这时SATA(串行接口)硬盘开始登场,SATA1.0的速率就已经是1.5Gb/s,由串行接口没有传输信息号的干扰,3Gb/s,6Gb/s已经轻松实现,现在PC的并行接口的硬盘也基本淘汰,服务器SCSI也大量转向SAS硬盘。

5.CPU单核与多核

单核CPU经历了频率快速发展,在1G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坎,经过架构调整后继续前进,终于发现到了4G以后前途暗淡,通过增加频率带来了更多稳定性与功耗问题。多核让CPU重新找到了暂时的方向,2核,3核,4核,到6核,8核,CPU终于从单核正式跨入了多核时代。

6.简单与复杂

SQL语言因为简单快速普及,JavaEE里乱七八糟的框架让初学者要崩溃,但是现在依然活力四射。Google的简易让Yahoo搜索应用一路千丈,Oracle数据库的复杂架构让其它数据库只能奋力追赶。iPhone因为她的简单美让无数人疯狂,一夜之间让微软和诺基亚从智能手机的领跑者变成追随者,微软一个Office软

件你可能用了10年还只是用了五分之一的功能,以至于让其它办公软件难以超越。

我想,在未来的计算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以下的趋势:1)模块化,PC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普及度,就是因为他的通用模块化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后的PC同样也不会牺牲这方面优点,而且还会将它发扬光大,不但在内置板卡中实现模块化,甚至可以提供多个外接插槽,以供使用人加入新的模块,增加性能或功能使用起来和现在笔记本中的PCMICA有点接近。2)无线化,追求自由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计算机的无线化风潮同样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和现在笔记本讲的“无线你的无限”有所不同的是:未来的计算机将实现网络和设备间的无线连接,这将意味着未来在家中使用台式机比现在的笔记本还方便,因为显示器(当然不会是CRT的)与主机之间也是通过无线来连接的,无线显示器实现这种梦想的技术称为UWB技术,它是一种与其它技术有很大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LAN和个人局域网的接口卡和接入技术带来低功耗、高带宽并且相对简单的无线通信技术,所以INTEL称他为无线USB,希望能够成为计算机与计算机或是计算机与消费电子产品(如数字相机)间的高频宽的无线连结。

3)专门化,其实并不是每一件工作都需要一部高性能的PC才能完成,甚至是有时候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还有可能带来麻烦,因为高性能势必带来高能耗、高发热量等不良的负面效应。将来的计算机由于从事的工作不同,在性能上在外形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通用PC将逐渐由专用设备(软硬件一体化的计算机)所代替,以提高工作效率。4)网络化,计算机已经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具备了智能化,这些现象将促进家电与计算机的网络化进程,家庭网络分布式系统将逐渐取代目前单机操作的模式,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着各种家电的运行,并通过互联网下载各种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以增加家电的功能,改善家电的性能等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可以提前让家中的电器做好饭,煮好菜,开空调等等。5)环保化,随着计算机的性能的提高,能耗也将越来越大;而且计算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行的时间也将变长。为了不让计算机成为家中用电量最大的电器,技术人员也先进各种方法让计算机的能耗降低,比如通过上面提到的专门化的计算机,让计算机的效率大幅提高,从而可以让低性能的硬件系统具备专业的功能,减少能耗。6)人性化,未来人类的工具和家中的控制中心,计算机需要和使用人进行非常多的交流,才能更为使用人服务。这就要求计算机和人之间的交流要人性化,才能让使用人真正乐意使用计算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未来的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将会多样化,不但可以通过书写控制,还可以通过语言控制,甚至可以通过眼睛进行控制,因为智能化的提高,多数工作计算机可以自动选择操作的流程,过程无需人们参与,所以软件的界面也越来越简单,使用起来就像现在家用电器或者手机一样简单,使用人无需再进行专门的学习,就连老人都能运用自如。

我相信,新型计算机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二十一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必将推进全球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实现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历史上的新生事物都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随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未来的计算机一定会是更加方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好伴侣。

下载计算机发展史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发展史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发展史

    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电脑,已历经了50多个春华秋实。50余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电脑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回顾电脑发展的历史,并依此上溯它的起源,真令人惊叹沧海......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一.先驱者的贡献 帕斯卡(Biaise Pascal,1623~1662) 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19 岁受机械时钟的启发发明第一个齿轮式机械计算器(1642 年),只能做加、减法......

    计算机程序设计发展史

    我对程序设计的一点粗浅看法 ——计算机程序设计发展史 【内容提要】 程序设计(Programming)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一般是......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定稿]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

    计算机发展史学习报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科学基础 报告名称:计算机发展史专业名称: 工科海洋1504 班级学号: 3150100598 学生姓名: 卢叶盛 2015年9月27日 计算机发展学习报告 一. 学习内容 1. 计算机是......

    《计算机发展史》教学设计

    《计算机发展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及其发展。 (2)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各个时代。 (3)创想未来电脑的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提......

    2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