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0单元英语教学设计和反思
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一、背景
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局限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语言点。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I’m going to be …”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 2.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领会所要谈论的职业话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谈论此类话题的基本句式、词汇。使学生了解关于一些职业的名称如何用英文表达。
三、流程 Step 1
Lead-in vocabulary teaching
Show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rsons.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明星,名人为话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单元的新单词。Step2
Talk about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if you want to be …?” For example,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and I’m going to study English very har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 items below.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学会谈论新的句型结构,为下一步的话题深入做铺垫。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根据听到的录音材料内容连线,锻炼和检查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完成任务的能力。
Step 3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Then, get some pairs to act their conversations out.教学思路: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培养语言学习的信心。暴露容易出错的问题和错误,以培养孩子细心做事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缜密。Step 4
.First, let students listen and finish the listening task.Second,ask a student to make a report to check their answers.Finally,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the tape.教学思路:做听力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听的能力而且让新的语言点在听力材料中再现,从而加以巩固,实质上是变换语言输入的形式。
四、教后记。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点思考:
(1)明星演员、运动员等是学生崇拜的人物,引入他们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并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让学生在完成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到黑板上演示,既提醒了其他同学要专心听课,也使去完成任务的同学增强了征服挑战的欲望。(3)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使用语言中巩固知识,感受用英语交流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新课程英语教学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关系。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学,而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并且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应当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要设法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当然也不能单纯的追求快乐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3.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把握好了这个过程,结果就有了保证,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对过程的重视的程度往往不够。
4. 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培养学习激情,感受成功的乐趣。
5. 在反思中成长。反思是实践的一面镜子,每次教学反思都能折射出教学的成功和不足。只有汲取成功的经验,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地完成。
第二篇:第十册第10单元《整理与练习》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一、在“回顾与整理环节,让学生通过课前整理,课中交流,明白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如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等,特别是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二、重视学生的基础练习。在“练习与应用”这一环节中,强调了学生解答基础习题的重要性,尽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而不要像“无头苍蝇”样做到哪算哪。
三、综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亟待提高。在几次课堂练习中,总发觉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较弱,如求半圆面积一直不除以2,已知周长求半径不熟练,组合图形面积的解答错误百出等,最突出的是计算错误与思路无序。
四、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不强。如“探索与实践”中的第12题,竟然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操场上画圆,这与我在农村小学里教学感受大相径庭,看来城市孩子的实践能力,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有促进的必要。
第三篇: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还是无能为力,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就要探究问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学生的英语总是提不高呢?应该怎样教呢?下面就是总结出来的教师的困惑:
1.音标:学生不会读,没有能力自己拼读新单词。
2、单词:教师在困惑:该分散教还是集中教?
3、语法: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把握很薄弱
4、听力:高考听力越来越难,甚至有个别大学四、六级的题目,而学生的听力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听力的提高非常缓慢。
5、阅读:学生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速度太慢,理解能力薄弱。
6、口语:由于高考不怎么考口语,口语被很多人忽略了。
7、写作:用中文的思维写英语。那么高中的英语应该怎么教?高一的英语应该教什么?高一一入学的新生,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们:中英文之间存在着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两种语言民族习惯;两种语言表达规律。所以,由于中文的思维和英文的思维不一样,高一的学生首先要知道知道两种文化的不同,然后从一开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维来学英文,不要总是以中文的思维来学习英文。反思:本学期开学我们没有做到的东西就是:没有去介绍中英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强调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所以,在下学期,这一课我认为需要补上。毕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有了这个基本认知后,高一的学生就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所以即使到了高中,他们实际上还要补很多学英语一定要掌握的东西:音标,词类,基本的句子结构。再次从基础学起。
1.音标:很多学生,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难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单词是因为不会读单词,不会读单词是因为不会音标。虽然是高一的学生,但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中等的学校,中等的学生里面,没有几个人完全掌握了音标,大部分高一学生的音标水平基本上等于零。所以,我认为,高一的学生入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音标,我们确实有花时间去学习音标,但是只是用了两三节课的时间。目标是基本上每人都可以自己独立地把书本上大部分的新单词拼读出来。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音标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教会学会的东西,学习音标需要在会读的基础上大量地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达到一看到音标就可以不费力地拼读单词的程度。
2、单词:学会音标后下一步就是大量地记单词。记单词是一件很需要下工夫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定要付出努力。但是,怎样才能够让付出的努力有收获呢?我们可以试着用五个步骤” :
1).音节拼读,准确读词。2).拼读准确清晰;3).自然集中注意;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4).注意力快速摆动转移;5).限制联想”。
3、词类:我认为高一就要让学生学习十大词类,不能等到高三才学习,那时已经太晚了。本人很赞同这个观点。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就要搞清楚单词的词性,然后知道什么词可以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例如,定语的用法和位置,介词的位置,状语的位置等。只有把这些词类的基本用法搞清楚才有可能写出的句子。反思:本学期我们没有时间去讲词类,但也从来没想过在高一就讲词类。所以,我的这个建议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高一下学期可以看看有没有时间去讲词类。
4、句子:有了单词后,学生要学的就是句子结构,也是我们教学中最重要的地方。没有句子,就没有文章,就谈不上学习英语。所以,在高一阶段,学生必须学习五种基本句型,而且必须要过关。在这方面,我给了我们一点建议。我认为,英语的句型简化后实际上只有两种:be句型和do句型。然后就是把句子扩展,把各种句子成分添加到基本句型里面,把
各种词类用在句子里面,从而组合成高级的句子。反思:我个人很赞同我的观点,所以我坚持在高一上学期必须要教五种基本句型,也建议备课组长统一要求全级教授五种基本句型,因为没有正确的基本句子,到后面的从句等高级句型学生就很难学下去。所以,这个基础一定要打好。而在本学期中,虽然我们也教了五种基本句型,但我相信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所以,句子结构这个方面也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地巩固。
5、语法:我认为,给高中生讲语法,不要把他们当高中生,要用最简单的词汇,不要出现生词。他主张的语法教学法是“道可道,非常道:正反向语法拓展训练——由易到难,由难到易”并且根据学生常犯的错误,我建议“时态分离教学”,“时”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将来”;“态”为“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分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清楚地掌握时态。反思:我的说法里面,令我们恍然大悟的是要用最简单的词汇教学生语法。如果单词的意思又不懂,语法又是新学的,那么学生肯定很费劲。另外一个让我们恍然大悟的是,我提到:我们小时候学语文的时候,都是老师给我们字,我们自己写词语,词组,然后让我们自己造句;但是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我们从来没有给学生机会自己造句。通常我们都是直接给学生句子,或者是给中文让学生翻译成英文,从来都没有给学生机会造自己的句子。这就有可能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因为老师给的句子不一定都和他们的生活相关,会令学生觉得这些英语他们都用不上。当然,让学生自己造句会是一个很费时的过程,而且老师无法检查学生的句子对错与否,所以,让学生自己造句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做法,但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对学生加以训练。6.阅读: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弱项,主要原因在于词汇量低,阅读速度慢,还有就是自身的背景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下。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我在讲座上给我们介绍了“如何以爬的姿势飞行?通过非机械性重复迅速提高阅读速度”的胡敏的十遍读书法,具体做法是:第一遍;通篇快速浏览,捕捉全文大意。第二遍:总结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第三遍:总结动词和名词的搭配。第四遍:总结大副词与动词、形容词的搭配。第五遍:查找带介词的短语。第六遍:体会英文语序,注意英汉对比。第七遍:研究句子开端,追求表达变化。第八遍:透析句子之间联系,衔接手段。第九遍:把握过渡手段,领会文章布局。第十遍:汲取语言精华,摘录文章亮点。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只能是在初始阶段可以尝试,因为它很费时。总的来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要靠学生多看多读多练。正如中文里的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英文也是这样,所谓见多识广,读多了,不仅在阅读速度上有帮助,在文章的理解上也会有帮助。以上是我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因此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分层。我尊重学生的意愿,安排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并选择相 的层次。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B、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当然,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学生可以依据学业的变化及时“升层”和“降层”,使自己始终处于最适合发展的层次。2,备课的分层我在每次备课时都会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用信息。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在知识点的挖掘上,既要注重培养中等以上学生的运用能力、应变能力,也要照顾到英语薄弱学生的接受能力。总之,所设定的课堂内容、练习层次、问题难度都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特点。切忌盲目追高或求全。3,授课的分层
根据备课要求,我的授课主要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提问简单的问题或直接从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我就优先考虑A层学生,并辅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偶尔也给点难题,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的精神。遇到难度较大或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问题时,可以让C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活动安排上,机械性的训练,我优先考虑A层同学,并允许其犯一些错误,而对于B、C两层同学则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其他同学“知其然”的同时,他们就应该知其“所以然”。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活动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安排。比如对活表演,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台表演,可以让A层学生选择台词较少的角色。又如课文的当堂复述,A层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提示下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的甚至可以看书模仿。在知识点的介绍上,可以通过板书或口头提示,让学生们清楚哪些是必须当堂理解的基础知识,哪些是拓宽和延伸,使得听课的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阅读的训练,A层学生应先要读懂,达到一定的速度,细节题要有一定的准确率。C层学生应重视思维的培养,培养更全面、深刻、逻辑地考虑问题的能力。4,练习和作业的分层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 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经常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在完成课堂练习时,有些同学在四五分钟时间内就完成了,而有的同学则需要十多分钟才能完成。鉴于这种情况,在开展课堂练习时,我将练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性的,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完成;另一部分练习题是拓展性的,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把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并且确定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形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这类问题综合性很强或是非常灵活。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了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定语从句”这个语法项目的时候,A层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其基本概念,两大分类,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常见用法;B层学生还应了解何时只用that,不用whichwho和何时只用whichwho,不用that;而C层学生除此之外,还应掌握as在such, so, the same后面引导定语从句的用法。这些不同层次有不同难度,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和挑战性,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吃饱、吃好”,达到“提优补差”的目的。5
辅导的分层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共同进步。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补充不应该是课堂的延时,更不能变相增加题量负
担,而是根掘不问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指导。A层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检查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上,一定要对他们加强“监控”,确保他们不掉队。要针对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不断激发并强化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C层学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书本知识掌握较好的前提下,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拓展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6,评价的分层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类似于分层练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在单元检测及阶段性检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内容和英语达标的不同要求拟定等级性试卷。A卷:基础题,难度较小,只考查本单元重点,不考难点,以记忆和模仿性试题为主;B卷:考查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侧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C卷:以本单元内容为中心,进行知识拓展,增加有一定难度的理解及综 性测试题,检测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等级性测试,旨在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均有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能的机会。等级制的分组应是流动的,进步明显者应调至上一等级,成绩明显下降者应调低等级,以便教学具有针对性,也使学生有压力感
第四篇:第5单元10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5单元 10 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0,并初步了解“10个一就是1个+”。2.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及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认识结构。
3.让学生体会并建立起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0。数学难点: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
课前准备: “骄傲的9”童话故事、放大直尺图 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老师为小朋友讲一个故事,题目是《骄傲的9》。星期天,小芳做完作业,把本子一合就出去玩了,窗外一阵风吹来,吹开了本子,从里面跳出一群快乐的数0、2、3……9,9昂着头,对大家说:“我比你们谁都大,你们应该叫我大王。”0对9说:“每个数都有自己的作用,你可不能小瞧大家。”9看也不看0,大声说:“你是什么东西?敢跟我说话”。0哈哈一笑:“只要我高兴,我就可以比你大。”说完就往1的右边一站,问:“大家看,现在是几呀?”(小朋友回答)对10,10比9大,9低下了头再也不骄傲了。小朋友,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几?(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索
1.数出10,利用学具抽象出10
(1)出示主题情况图,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各族小朋友在跳舞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数一下,可以用几来表示:
(2)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数量是10的事物,先小声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听。
(4)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故事,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0比9大,你们知道10比9大多少呢?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珠子,问:这是几?再拨出几个珠子就是10了?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看来10比9大1,9的后面就是10 2.10的读与写
师引导:你觉得“10”这个数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数有什么不同?那我们怎样才能在田字格里写好“10”这个数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试着写10。
3.10个一就是1个十
教师报数,小朋友数出对应根数的小棒,如3、4、7、10当教师报出
10、小朋友数出10根小棒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说明: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10个一就是1个十。
反复追问:你手中的那一捆共几根?表示多少个一?表示多少个十呢?结论: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
你能再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吗?现在你手中有几个十了?
三、拓展深化,达标反馈(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今天,我们的数字王国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10个。(师出示一把只有刻度0—9的直尺),“10”这个数应该在什么位置呢?谁愿意上来给它安个家。(指数“8”)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几?(指数“7”它离10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观察这根直尺上的数,哪些比5大?哪些比5小)游戏“钻山洞”。游戏方法: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当做山洞,请10位小朋友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0、1、2……或10、9、8……说对了发出“呜呜”的声音,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让学生数数顺着数、倒着数。(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引导:除了1根1根地数之外,你还有什么能更快地数出10根小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2根2根地数、5根5根地数,如果学生答3根3根、4根4根数教师也可以肯定,但应指出这样数并不快捷。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交流时突出2个2个数,5个5个数的优越性。
(3)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4)指导学生完成第5题,先从左起数,再从右起数。体会数的方向不一样,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
(5)独立完成第6题。再可以任意的找一个数,请学生说说比它大的数和比它小的数。
(6)第7题,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图形多,再指一指多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再填数。还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是怎么知道“少3个”和“多3个”的,体会一个对一个比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小朋友,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数——10,你学会了些什么?
第五篇:第11周英语教学课后反思
第11周英语教学课后反思
高 瑞我经常理怨学生语言贫乏,学习能力差。这里面固然有环境及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少不了的还是自己的课设计得不够细致,不够全面。我没能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没有看到学生与所学知识点的距离,从而想办法来缩短这个距离,使我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没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课堂教学,我用我成人惯有的思维把内容灌输给学生,自然,有学生不喜欢这种被动,他们对学习也兴趣了了,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无从说起了。
这周的两节课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想获得长足、长远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首先须做到认真、细致、耐心地对待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来缩短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可说,乐说、爱说。相信在生活的土壤中,学生的学习会更快乐,学生的学习也会更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能提供给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强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当一名在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学生今天也非常自信地在组内说着自己的想法时,及时给这个学生以鼓励。每个小组都拿出本组做得最好的造型与其他小组交流,对于富有新意的组合教师带头为学生喝彩,和同学们一起鼓掌,使学生体会到合作成功以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