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改好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23
林芝市第二小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古诗,从读通顺读准确到能背诵。2.学习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字音。练习写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欣赏图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感受西湖晴天雨天的美丽神奇。
2.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意思,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诗句,感受韵律美,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中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揭诗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谁来背一背?(个人背、齐背)
2.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出示课件,播放“西湖十景”;教师 1
旁白简介,引导欣赏。)
3.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
4.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5.①齐读课题;②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③指名试读;④按节奏齐读。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 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2.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三)学字词、明节奏
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么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语句读通。(2.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很投入,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全诗)
生:(随机二位学生读。)(你读得真准确。你读得真通顺。你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3.刚才我们已经把全诗读准确、读通顺了。但是还不够,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出示节奏诗)
(四)品诗句,赏诗景。
1.师:你们读的真美啊!我仿佛看到了如人间仙境般的西湖,诗人苏轼如何用区区28个字为我们展现西湖美景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懂呢?
(预设: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出示PPT学诗好方法)
2.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真不少,请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自己读读诗句,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然后与同桌的交流。3.看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一定大有收获。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写“初晴”,哪句写“后雨”?(1)走进晴天的西湖
①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晴天的西湖。(板书:晴)(播放晴天的景色图)
请同学们细细地欣赏,看哪一种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苏轼也一样,那么他是怎样赞美晴天的西湖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点击图+诗句)
②师:“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那你们猜猜“水光潋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波光粼粼、水波相连、波光闪动的样子......)师:真美啊,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晴天里,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出示PPT晴天西湖)③说话训练
师:(出示句子:我会说:
在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粼粼、水波荡漾,仿佛。(水晶、钻石、银河落九天)(评价:你真会想象。你的想象力真丰富!)④引读三次
师:是啊,晴天的西湖真美呀!难怪苏轼说: 好。我们也不仅叹道: 好。(随机板书:好)(2)走进雨天的西湖
①正当诗人沉浸在西湖晴天的美景中,忽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雨)(板书:雨)
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欣赏。(出示雨中西湖)②说话训练
(出示图+我会说:雨中,西湖的山峰,像。)(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云雾迷蒙)
(像披上了一层轻纱、像仙境一样、像走进神秘世界)师:是啊,雨中西湖的山峰若隐若现,诗中哪个词描写出这个画面?
生:空蒙(随机板书)
师:是的。“空蒙”就是云雾迷蒙的样子。③师:雨中西湖,其他的景物又怎样呢?
出示:雨中,西湖的。(塔、柳树、小草、鲜花)
师:小结: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
(点击出示诗句)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 4
再赞叹道: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奇。)(3)赏读晴雨西湖(出示PPT)师: 西湖晴天好,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西湖雨亦奇,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两种感觉都很妙。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欣赏绝妙的比喻
①过渡:面对美好神奇的景色,诗人陶醉其中,心中无限热爱,情不自禁想起了。(西施)孩子们,你们知道西施是什么人?
(出示西施图,介绍西施)
②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呢?(淡妆浓抹总相宜)③联系生活实际:妈妈阿姨平时化淡妆及六一节同学上台表演化浓妆的模样,理解“淡妆浓抹”。
(点击PPT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啊?(都好)
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④淡汝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还用来赞美西湖)
师:美丽的西湖晴天美,雨天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美丽的西子淡妆美,浓抹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板书:总相宜)
⑤小结:所以诗人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了西子,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人景合一、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
(五)背诵诗句,升华感情。
1.苏轼如此热爱西湖,因为他曾两次在杭州任职,为当地人民疏 5
导西湖,筑堤防洪,做了许多好事,西湖变得更加美丽。他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诞生了!2.生:配乐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次。
师: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指名背)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走出课文,欣赏古诗。
师:苏轼为我们写下了美妙的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其实这篇故事还有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岗,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出示自读)2.师总结:
同学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愿你们在课外多读古诗,多长知识,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3.布置作业:
①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②搜集两首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并背诵。
五、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 好 西湖 雨 奇
西子 总 相 宜
第二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合集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1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从与学生初次见面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科学组织划分小组角色,营造组际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组自己组,任务自己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实践当中。实现了方法的巩固,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学习组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进程或走向。]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汇报,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汇报、补充、评价、点拨等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通过多形式的读书实践,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汇编成册---《我来带你游西湖》,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业,指向课外,促进学生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师小结.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谳诗句,悟诗意。
2、分级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材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以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练习题
1、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西湖的诗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填写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较更好。
由于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中始终所表达的意境。
2. 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明确: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使他们能在头脑中出现直观的印象,同时锻炼他们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口头表达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1.让学生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
2.读懂诗意。给出五分钟,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准确解释出全诗的意思。
3.找四位同学解释全诗,教师在旁作指导,纠正解释的不恰当之处。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在哪些天气状态下的景象?(明确: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的景色。)请说出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在描写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明确: 美女西施)在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全文读完,询问学生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览了杭州的著名景观西湖。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于是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状态下的婀娜多姿。)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著名诗篇。询问学生对作者苏轼的了解,包括“三苏”,唐宋八大家分别指什么
(明确: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分别是: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柳宗元)
全诗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第一、二句是诗人的实写,从初晴,雨后两个角度描写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诗人的联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态,刻画出了西湖的风采神韵。因此这首诗里来被认为是吟咏西湖最出色的诗篇。也正因为本诗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誉。
1.找出本诗中的名句,反复诵读,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课外再去找找苏轼的其他名诗,背诵,增加积累。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是难点。
教具准备:挂图、教棍儿、音乐播放器:《春江花月夜》(可惜没有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杭州的西湖吗?
说说你眼中的西湖。自古以来,西湖以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西湖有十大胜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白蛇和许仙的神话故事就与断桥有关)等。西湖优美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游览,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来赞美西湖这一人间仙境。比如,北宋文学家苏轼就为世人留下了两首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二、理解诗的题目
生读题目,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从这个课题中,你能读懂点什么吗?
生:先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生:这是苏轼赏风景时写的。
生:苏轼和朋友在饮酒。
师: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三、走近作者
同学们,你搜集了那些有关苏轼的材料,请展示一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闻名于世,世称“三苏”。)
当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呆了三年多,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苏轼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当初苏轼被贬,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后来,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东坡肉”。将来大家有机会去杭州旅游时,可以亲自品尝一下东坡肉这道美味。
四、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你通过朗读这首诗,认为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当苏轼和朋友正在饮酒时,到底是怎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苏轼呢?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1、重点指导难读字。
潋滟、蒙(多音字,本课读二声)亦(人云亦云、不亦乐乎)、欲、妆
自由试读,指名读,组词。
2、七言诗如何加停顿?试着加上,读一读。
指名试,生齐读。
3、大家会正确读诗了,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意思?
怎样理解诗意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看下面的注释;问老师;查资料;多读几遍,其义自见。)
师:其实呀,还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反复诵读来理解,好,同学们,就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反复读读,来理解诗的意思吧。
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苏轼饮酒的画面;太阳高照,波光粼粼;有山有水;西湖;雨;雾气升腾;)
你从哪句诗里读出来的?
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太阳照在水面上,水面像金子般闪动。)想象湖水很美的画面。
为什么会这么美啊?
(因为是晴天。湖面好像是一块翡翠,像金子般耀眼。)师板书:晴方好。
师:穿越水面,你还看到什么?
生:小鱼在晒太阳。
生:青蛙在唱歌。
师:这么美的景色都融在诗的第一句中,女同学来试试。/男同学也来试。
师:晴天的西湖这么美,苏轼跟朋友们一起饮酒作诗,多么开心!可是,忽然之间,变天了!
师范读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也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师:雨天的西湖的景色有何特点?
(想象画面:雨下到西湖里,像珍珠一样。)
师:怪不得,我们的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二句。板书:雨亦奇
读了这句诗,你认为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受到下雨的影响?(还是很开心)
出示挂图,欣赏雨中的西湖美景。
晴天的西湖很美,雨天的.西湖也很美。再读诗歌前两句。(前两句是写景)
诗人泛舟西湖,一天之中饱览了西湖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心情无比激动,写下了这千古绝句。
再读读后两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诗人把西湖和西施相比。
你了解西施吗?(她是越国的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有沉鱼之美)
此时此刻,你站在西湖上,你想把西湖比作什么呢?
(比作明亮的镜子;比作一块翡翠)。
师:那为什么苏轼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
因为西湖无论晴天或雨天都很美,跟西施一样都是天生丽质,所以西湖也被叫作西子湖。把西湖比作西施,给西湖增加了动感和活力。板书:总相宜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流下了永恒的画卷。自古以来,苏轼的这首诗成为人们赞美西湖美景的典范之作,是对西湖美景的最全面的评价。咱们一起来试着背诵吧!
个人背,齐背。
五、加深理解,拓展
1、师:此时此刻,加入咱们正乘坐画舫在西湖上游览,你最想说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丽的画面)
晴天的西湖,太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正好展示着西湖的美丽;下雨了,山中云雾迷蒙,景致也很奇妙。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2、其实,还有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小黑板)大家来试读一下:(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伴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总共5首,其一咱们背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你还能引用哪首诗来抒发自己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咱们曾经背过的一首古诗就是写西湖荷花的,还记得吗?
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六:布置作业
自己积累背诵两首赞美祖国风光的诗,准备参加古诗背诵比赛。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篇5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1、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这首诗。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
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第三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中始终所表达的意境。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明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使他们能在头脑中出现直观的印象,同时锻炼他们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口头表达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二、理解诗句意思
1.让学生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2.读懂诗意。给出五分钟,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准确解释出全诗的意思。3.找四位同学解释全诗,教师在旁作指导,纠正解释的不恰当之处。
三、体会诗歌意境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在哪些天气状态下的景象?(明确: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的景色。)请说出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在描写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明确:美女西施)在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全文读完,询问学生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览了杭州的著名景观西湖。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于是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状态下的婀娜多姿。)
四、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著名诗篇。询问学生对作者苏轼的了解,包括“三苏”,唐宋八大家分别指什么
(明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分别是: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柳宗元)
五、教师总结全诗
全诗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第一、二句是诗人的实写,从初晴,雨后两个角度描写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诗人的联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态,刻画出了西湖的风采神韵。因此这首诗里来被认为是吟咏西湖最出色的诗篇。也正因为本诗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誉。
六、作业布置
1.找出本诗中的名句,反复诵读,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2.课外再去找找苏轼的其他名诗,背诵,增加积累。
第四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饮、初、蒙、欲、浓、抹、宜”七个字,能正确识读“潋滟、空蒙”两个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能够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感受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本课难点在于让学生品读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蕴含的感情,对于三年级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资源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收集的作者和诗歌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
回忆导入:
1: 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一篇诗歌《赠刘景文》:
(带头背诵)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还有一首诗歌大家比较熟悉,那就是《题西林壁》,有哪位同学会背诵这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同一位大诗人,他就是苏轼。
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
补充一下内容:
苏轼,宋代大诗人,文坛领袖,诗、词、文、书、画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宋代文学的领军人物。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解释“轼”:车厢上面作扶手的横木,增加趣味性)
苏门三大家:苏洵、苏轼、苏辙,可以适当介绍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名字,洵;实在,诚实;辙:车轮痕迹。
(出示苏轼的书法作品,如《寒食帖》、《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获见帖》等,让孩子感受苏轼作品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另一篇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详细解题: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齐读题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
应该这样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怎么理解题目呢? 生回答。
两种理解皆可,但理解为如品美酒般品味湖上风景最佳。
注意“初”字为衣部,初者,裁衣之始也,故为衣部而非示部。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第五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课堂教学以“读”为主,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古诗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古诗,从读通顺读准确到能背诵。
2、学习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字音。练习写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1、欣赏图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感受西湖晴天雨天的美丽神奇。
2、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意思,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诗句,感受韵律美,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中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赏图揭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谁来背一背?(个人背、齐背)
2、欣赏图片,积累词语。
昨天我们欣赏了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现在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领略西湖 1 的美景。请欣赏。(出示杭州西湖十景)(看完)谁来赞一赞西湖的美景?
(风景如画、如诗如画、山清水秀„„)
(师评价:你说得真好。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积累的词语真多。)
3、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真是风景如画,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这里欣赏美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时,非常喜欢西湖。(出示苏轼图片)请看,这就是苏轼,世人称他为“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请读题目)
4、(个别读)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诗人在饮酒。在西湖上游玩。天气先晴后雨。)
(饮字还有一个读音:yìn 饮马、饮牛)饮马就是牵着马去河边喝水。(再齐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感受韵律。
(一)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过渡:是啊,他们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吧!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1课,自由把诗句放声读一读,要求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生自由读)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很投入,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全诗)
生:(随机二位学生读。)(你读得真准确。你读得真通顺。你读得又准确又流利。)师:读得很温柔,特别是“潋滟”读得很标准,谁也来读读? 师:这个“妆”是翘舌音。
“抹”读mǒ 还有一个读音:mā抹平抹桌(动作示范抹桌)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写两遍。老师巡视,展示,评价。(见面时叫学生准备一个写字本)
师:我们再来准确通顺地把诗读一遍。
(二)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刚才我们已经把全诗读准确、读通顺了。但是还不够,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出示节奏诗)
师:想听老师读吗?(点击配乐读)师:老师读得好吗?能给老师一点掌声鼓励吗? 师:谁也想这样美美地读一读?
(预设:想听班长读吗? 孩子们,我们班读书谁读得最好?)
(评价:竖起大拇指;老师鼓掌;说: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生:读。
师:读出了节奏感,好!谁也来试试? 生:读。
师:真有古诗的韵味啊!(节奏感真强!)(你读得真准确,但节奏感不够强。)师:谁还想读? 请你。生:读。
师:还想读吗?这么多人想读,好,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大家一起读吧。
(学生齐读)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美,我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古诗的音韵美。但我们还要走进诗中,理解诗的内容,欣赏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品读诗句,欣赏诗境。
(一)走进晴天的西湖
1、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晴天的西湖。(板书:晴)(播放晴天的景色图)
请同学们细细地欣赏,看哪一种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说话训练
(幻灯出示:我会说:晴天的西湖真美啊,你看。)(你真留心观察。你说得真好!感谢你为我们带来这么美的一副画卷。你的语言真美,像诗一样。)
3、师小结:我们都被晴天西湖的美景陶醉了!诗人苏轼也一样,那么他是怎样
赞美晴天的西湖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点击图+诗句)
4、师:请问“潋滟”什么意思? 师:水光潋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波光粼粼、水波相连、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谁来说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意思?(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5、说话训练
师:(出示句子:我会说:
在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粼粼、水波荡漾,仿佛。
(水晶、钻石、银河落九天)(评价:你真会想象。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6、引读三次
师:晴天的西湖真美呀!难怪苏轼说: 好。(把咪头对准学生)
(西湖的景色真好,读的时候要把这个“好”读重音,读饱满。)谁来读?(水光潋滟晴方好)(2人,表扬读得有进步的)引读: 晴天的西湖真秀丽啊,我们一起来称赞: 好。(随机板书:好)
(二)走进雨天的西湖
1、正当诗人沉浸在西湖晴天的美景中,忽然下起了小雨,(板书:雨)
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欣赏。(出示雨中西湖的视频)
2、说话训练(出示图+我会说:
雨中,西湖的山峰,像。)(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云雾迷蒙)
(像披上了一层轻纱、像仙境一样、像走进神秘世界)
师:是啊,雨中西湖的山峰若隐若现,诗中哪个词描写出这个画面? 生:空蒙
师:是的。“空蒙”就是云雾迷蒙的样子。
3、师:那么“山色空蒙雨亦奇”你又怎么理解?
(在云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隐若现,非常奇妙。)
4、师:你理解得不错。“奇”就是奇妙、神奇的意思。(板书:奇)
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5、师:雨中西湖,其他的景物又怎样呢?
出示:雨中,西湖的。
(塔、柳树、小草、鲜花)
师:雨中的西湖真是神秘莫测,多么奇妙啊!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赞叹(齐):“山色空蒙雨亦奇”。
(三)赏读晴雨西湖(老师站中央说)师: 西湖晴天好,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西湖雨亦奇,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两种感觉都很妙。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四)欣赏绝妙的比喻
1、过渡:面对美好神奇的景色,诗人陶醉其中,心中无限热爱,情不自禁想起了。(西施)孩子们,你们知道西施是什么人?(出示西施图,介绍西施)
师:是啊,苏轼称赞她。生:“淡妆浓抹总相宜”(出示第四句)
师:孩子们,谁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板书:总相宜)(西施无论化淡妆还是抹浓妆都很合适,都很美丽。)
2、小结:是啊,西施无论化淡妆还是抹浓妆都很合适,都很美丽。西湖也一样,晴天美好,雨天也奇妙,所以诗人想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啊。学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引读:西湖如诗如画,诗人置身其中,心中涌起无限的热爱之情:——(欲
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背诵诗句,升华感情。
1、苏轼如此热爱西湖,因为他曾两次在杭州任职,为当地人民疏导西湖,筑堤防洪,做了许多好事,西湖变得更加美丽。他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诞生了!
2、生:配乐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次。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啊!能背诵吗?我们一起背一遍。(消失诗句背一遍。)
3、师:孩子们,诗歌可以读,也可以唱出来,我们来试唱一次。(点击视频学唱)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走出课文,欣赏古诗。
师:苏轼为我们写下了美妙的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赞美祖国山河的诗篇。请欣赏。(出示祖国山河的诗篇)
2、古诗新篇,加深理解。
师:老师也尝试作了一首诗。(出示自读)师:写得不好,请多指教。谢谢孩子们!师总结:
同学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愿你们在课外多读古诗,多长知识,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3、布置作业:
①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②搜集两首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并背诵。
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 好
西湖
雨 奇
西子 总 相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