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学教案(护本)
时间:2011年3月1日 第一周 内容:阴阳五行学说 要求:掌握阴阳五行概念
熟悉阴阳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五行的生克关系
了解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重点: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的关系 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特征
(三)、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一)、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1、阴阳偏胜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1)、损其有余
(2)、补其不足
(3)、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2、归纳药物的性能
(1)、归纳药性
(2)、分析五味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二)、无形的特征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1、直接归类(取相比类法)
2、间接推演法(推演络绎法)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1、相生关系
2、相克关系
3、五行制化
4、相乘相侮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一)、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征
2、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二)、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2、相克关系的传变
(三)、指导诊断疾病
(四)、指导临床治疗
课后作业: 中医理论中是怎样用阴阳来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的?
时间:2011年3月8日 第二周 内容: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要求: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概念及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熟悉五脏六腑系统联属
了解奇恒之腑的功能
重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概念及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难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节
脏 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联属
(一)、心
1、心得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2)、心主神志
2、系统联属
(1)、心在志为喜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3)、心在窍为舌
(4)、心在液为汗
(二)、肺
1、肺得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2、系统联属
(1)、肺在志为悲忧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3)、肺在窍为鼻
(4)、肺在液为涕
(三)、脾
1、脾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2)、脾主统血
(3)、脾主升清
2、系统联属
(1)、脾在志为思
(2)、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3)、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脾在液为涎
(四)、肝
1、肝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助脾运化
调节生殖功能
调达情志
(2)、肝藏血
2、系统联属
(1)、肝在志为怒
(2)、肝在体合筋
(3)、肝在窍为目
(4)、肝在在液为泪
(5)、肝主筋,其华在爪
(五)、肾
1、肾主要生理功能
(1)、肾主水
(2)、肾藏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合生殖。是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3)、肾助纳气
2、系统联属
(1)、肾在志为恐
(2)、肾在体合骨
(3)、肾开窍为耳及前后二阴
(4)、肾在在液为唾
(5)、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
1、储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二)、胃
1、主受纳
2、主通降
(三)、小肠
1、主受盛和化物
2、主泌别清浊
(四)、大肠
1、传化糟粕
(五)、膀胱
1、贮藏尿液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
1、通行原气
2、运行水液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一)、脑
1、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动
2、主感觉运动
(二)、女子胞
1、主月经
2、主孕育胎儿
时间:2011年3月15日 第三周 内容: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要求:掌握精、气、血、津液概念及生理功能
熟悉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分布代谢及分类
了解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重点:精、气、血、津液概念及生理功能 难点: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一)、概念
(二)、分类
1、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3、脏腑之精
(三)、精的生成、分布、代谢
(四)、精的功能
二、气
(一)、概念
(二)、气的生成、分布、代谢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故摄作用
5、气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2、气的运动形式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1、原气
2、宗气
3、营气
4、卫气
三、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三)、血的功能
(四)、血的运行
四、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4、排泄代谢产物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血的关系
(二)、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
(1)、血能生气
(2)、血能载气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对津液的作用
(1)、气能生津
(2)、气能行津
(3)、气能摄津
2、津液对气的作用
(1)、津液能生气
(2)、津液能载气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时间:2011年3月22日 第四周 内容:病因病机
要求:掌握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熟悉 病机
了解其他致病因素 重点: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难点:病机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 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1、风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2)、风性善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4)、风性主动
2、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主收引
(4)、寒性清澈
3、暑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3)、暑易挟湿
4、湿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滞气机
(2)、湿性粘滞
(3)、湿性重浊
(4)、湿性趋下
5、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6、火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致肿疡(5)、火易扰心神
(二)、疫疠
1、疫疠的致病特点
2、疫疠发生与流行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一)、七情
(二)、饮食
(三)、劳役
三、其他致病因素
(一)、外伤
(二)、冻伤
(三)、虫兽伤
(四)、烧伤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二节、病
一、正邪相争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三、气机的失常
(一)、气滞
(二)、气逆
(三)、气陷
(四)、气闭
(五)、气脱
机 时间:2011年3月29日 第五周 内容:辩证:八钢辩证 脏腑辨证 要求:掌握八钢辩证、脏腑辨证概念
熟悉八钢辩证内容、脏腑病辨证证型
了解八钢之间的关系、脏腑病证候 重点:八钢辩证、脏腑辨证概念 难点:脏腑病辨证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 辩 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 里
(一)、表证
(二)、里证
(三)、表证里证的关系
二、寒 热
(一)、寒证
(二)、热证
(三)、寒证热证的鉴别
(四)、寒证热证的关系
三、虚 实
(一)、虚证
(二)、实证
(三)、虚证实证的关系
四、阴 阳
(一)、阴证与阳证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五、八钢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脏腑辨证概念
二、脏腑病辩证
(一)、心与小肠病辩证
1、心气虚、心阳虚
2、心血虚、心阴虚
3、心火炽盛
4、心脉瘀阻
5、痰迷心窍
6、痰火扰心
7、小肠实热
(二)、肺与大肠病辩证
1、肺气虚
2、肺阴虚
3、风寒束肺
4、风热犯肺
5、燥邪犯肺
6、痰热壅肺
7、痰湿阻肺
8、大肠湿热
9、大肠液亏
10、大肠结热
(三)、脾与胃病辩证
1、脾气虚
2、脾阳虚
3、脾气下陷
4、脾不统血
5、寒湿困脾
6、湿热蘊脾
7、胃阴虚
8、胃火炽盛
9、食滞胃脘
10、胃阴虚
11、肝气犯胃
时间:2011年4月5日 第六周 内容:辩证: 脏腑辨证 要求:掌握卫气营血辩证概念
熟悉脏腑肝与肾病辨证证型及卫气营血辩证的适用病
了解脏腑肝与肾病证候及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证候 重点:卫气营血辨证概念
难点:脏腑肝与肾病证侯、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证候 授课方式:讲授
二、脏腑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辩证
1、肝气郁结
2、肝火上炎
3、肝血虚
4、肝阴虚
5、肝阳上亢
6、肝风内动
(1)、肝阳化风
(2)、热极生风
(3)、血虚生风
7、肝胆湿热
8、寒凝肝脉
9、胆郁痰扰
(五)、肾郁膀胱病辩证
1、肾阳虚
2、肾阴虚
3、肾气不固
4、肾虚水泛
5、肾不纳气
6、肾精不足
7、膀胱湿热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辩证
一、卫分证
(一)、概念
(二)、证候
二、气分证
(一)、概念
(二)、证候
1、气分大热
2、热结肠道
三、营分证
(一)、概念
(二)、证候
1、热伤营阴
2、热入心包
四、血分证
(一)、概念
(二)、证候
1、血热妄行
2、肝热动风
3、血热伤阴
时间:2011年4月12日 第七周
内容: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第八章 中药
要求:掌握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概念及四气五味概念,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功效
熟悉中医防治原则,中药配伍关系
了解中医治法,常用中药用法、剂量
重点:掌握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概念及四气五味概念,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功效
难点: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功效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第一节 防治原则
一、预防为主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二、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二)、标本缓急
三、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不其偏衰
四、扶正祛邪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六、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第二节 治 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发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
第八章 中 药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二)、五味
(三)、升降沉浮
(四)、归经
(五)、毒性
二、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
(二)、禁忌
(三)、中药用量
(四)、中药的煎服法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
麻黄 桂枝
(二)、辛凉解表
柴胡 薄荷
二、祛风湿药
独活 秦艽
三、祛湿药
茯苓 茵陈
四、清热药
银花 蒲公英 黄芩
五、消导药
山楂 鸡内金
六、泻下药
大黄
七、化痰止咳平喘药
贝母 半夏 杏仁
八、温里药
附子 干姜
九、理气药
陈皮 枳实
十、理血药
川芎 三七
十一、补益药
人参 黄芪 熟地、十二、固摄药
五味子 乌梅 山茱萸
十三、平肝熄风
天麻 钩藤
十四、安神药
酸枣仁 远志
黄连当归 黄柏 沙参 麦冬鹿茸
时间:2011年4月17日 第八周 内容:第九章 方剂 第十章 中医内科
要求:掌握常用方剂主治、组成,掌握感冒的辨证论治 熟悉方剂分类,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方剂的基本知识
重点:常用方剂主治、组成及感冒的辨证论治 难点:常用方剂主治、组成及感冒的辨证论治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
方 剂
一、解表剂
银翘散
二、治风剂
天麻钩藤饮
三、祛湿剂
五苓散
四、清热剂
五味消毒饮
五、温里剂
理中丸
六、补益剂
四君子汤 四物汤 六味地黄汤
第十章
中医内科
第一节 感 冒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一)、外感邪气
(二)、卫外不固
三、辨证论治
(一)、外感风寒
1、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痰
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2、分析(略)
3、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4、方药:荆防败毒散
(二)、外感风热
1、证候: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咳嗽吐黄痰,口干,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2、分析(略)
3、治法:辛凉解表
4、方药:银翘散
(三)、外感暑湿
1、证候:发热,微恶风,有汗不解,头重痛,肢体酸重疼痛,咳
嗽吐粘痰,鼻流浊涕,心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口干,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2、分析(略)
3、治法:解表清暑,芳香化湿
4、方药:新加香薷饮
(四)、气虚感冒
1、证候:恶寒发热,热势不胜,头痛鼻赛,咳嗽吐白痰,倦怠无
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2、分析(略)
3、治法:益气解表
4、方药:参苏饮
(五)、阴虚感冒
1、证候: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头痛头晕,干咳少痰,心烦
口渴,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
2、分析(略)
3、治法:滋阴解表
4、方药:加减葳蕤汤
《中 医 学》
年级专业:学年学期:主讲教师:张绍梅所在单位:吉大医学院
教 案
2008护理本科1、2、2010-2011第二学期
班 3
第二篇:教案中医学概要
绪 论
第八章 中 药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采集
药材的采收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节进行。
二、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1.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2.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烈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巴豆。
3、增强药物疗效。如①蜜制—加强补益作用②姜制—加强止呕作用③酒制—通血脉散寒④醋制—入肝,理气止痛⑤盐水制—补肾。
4、改变药物的性能,更适合病情需要。如生地—凉血,熟地—补血,生何首乌—泻下通便,制何首乌—补肝肾。
5、矫臭矫味,利于服用。如紫河车漂去腥味,海藻昆布漂去咸味。
6、便于制剂和储藏。
7、引药入经。
(二)炮制的方法
1、修制 2水制 3火制 4水火共制
三、中药性能
中药的性能(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一)四气五味
1、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2、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淡附于甘,涩附于酸)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开窍,化湿等作用。用于表证,气滞,血淤,窍闭神昏,湿浊内阻。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用于虚证,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虚汗,久泻,肺虚久咳,遗精滑精,遗尿等证。(滑脱证)
苦:能泻能燥。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泻肺气,燥湿的作用。用于实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湿证。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用于瘰疬,痰核,燥结便秘等。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涩: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辛散 酸敛 甘缓 咸软 苦泻 淡渗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势。
升浮药具有升阳,解表,祛风,散寒,催吐,开窍作用。沉降药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利水渗湿等作用。
1、升降浮沉与病位病势的关系:选药时应顺病位,逆病势。
2、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
升浮药—多为辛甘味,性温热,多为质轻的花叶。(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沉降药—多为酸苦咸涩味,性寒凉,多为质重的根茎、种子、矿物及介壳类。
(三)归经
归经:药物对于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药性相同,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往往不同。如苦寒的泻火药。
(四)有毒无毒
四、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
配伍:按病情需要和药物特性,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1、单行:仅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
2、相须:将两种以上功效类似的药合用,以增强原有功效。如大黄配芒硝能增加攻下泻热作用,石膏配知母能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3、相使:在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相互配伍,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如黄芪茯苓相配伍,茯苓 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
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6、相恶:两药合用,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如十八反和十九畏。
(二)禁忌
1、配伍禁忌:
(1)本草明言十八反,藻戟芫遂俱战草,半楼贝蔹及攻乌,诸参辛芍叛藜芦。(2)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和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2、妊娠禁忌: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猛之药禁用,活血化淤 行气,攻下,温里中的部分药慎用。
3、服药禁忌(忌口):一般用药时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等有刺激性的食物。蜜反生葱。
(三)剂量:一剂药中每味药物成人一日的用量,包括单味药物的成人一日量,方剂中各药的相对用量和制剂的实际服用量。
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为5-10克,部分用量较大的为15-30克。
(四)煎服方法
1、煎药法:以砂锅为最佳器皿(其次为搪瓷制品或不锈钢),忌用铁锅等金属器皿。煎药前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以上,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宜。每剂药煎煮两次,药汁混匀后分两至三次服用。煎药一般宜先武火后温火。
①先煎:介壳类,矿物类应打碎先煎20分钟。如龟板,鳖甲,生石膏,磁石。
②后下:气味芳香,借挥发油取效的药物(解表药、行气药),应在一般药煎好前五分钟下锅,防有效成分挥发。如薄荷,砂仁。
③包煎:细小种子花粉及研末的矿物类药,应用布包好后再入锅。如车前子,旋覆花,滑石,蒲黄,五灵脂,灶心土。④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应切成小片先煎2-3小时,再兑入药液服用。如人参,西洋参,鹿茸。
⑤烊化: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⑥冲服:贵重或不耐高热又难溶于水的药物。如朱砂,牛黄,琥珀。
2、服药法:内服汤药多宜温服,一般宜饭前服用。
第二节 常 用 中 药
一、解 表 药
功效:发散表邪,解除表证。适应证:外感风寒,风热表证。
使用注意:1.避免发汗太过,以免耗伤津液,损伤阳气,以微汗透彻为度.2.对于汗多,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者应慎用.3.不宜久煎,宜温服.4.因时,因地而宜.(一)辛温解表药
用于风寒表证,发汗作用较强,虚人慎用.1.麻黄(1)发汗力较强,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如麻黄汤.(2)蜜炙,加强平喘作用.(3)用于风水水肿(急性肾炎水肿).高血压者慎用.2.桂枝(1)发汗力较缓,表实无汗,表虚汗出都可用.3.荆芥(1)风寒,风热感冒均可用.(2)轻透力较强,能透疹消疮.4.防风(1)风寒,风热感冒均可用.(2)祛风力较强,既能祛风解表,又能祛风胜湿止痛 5.白芷:(1)治鼻渊的要药.(2)入阳明经,善治阳明头痛.牙痛.6.细辛(小毒)(1)温肺化饮,与干姜配伍应用.(2)细辛用量不过钱,过钱命相连.7.羌活:(1)入太阳经,善治太阳经头痛.(2)善治上半身风湿痹证.8.生姜: 呕家圣药” 晕车船可用生姜片贴内关穴.(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 薄荷,辛夷,苍耳子治疗鼻炎.2.桑叶:疏散风热力较强.3.菊花:平肝明目力较强.清热解毒用野菊花.4.柴胡(1)入少阳经.(2)疏肝解郁作用最常用.升阳举陷作用的药有:升麻,黄芪,柴胡,葛根.5.葛根:(1)治疗项背强痛(颈椎病)(2)消渴(3)止泻
二、清 热 药
功效:清解里热.适应证:里热证.分类: 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使用注意:(1)分清里热所在部位及性质.(2)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者慎用.(一)清热泻火药:用于气分实热证.1.石膏:(1)外解气分实热,内清肺胃之火.(2)清热泻火力强.2.知母:(1)滋阴润燥力强.与黄柏配伍善清退相火.3.栀子:善清三焦之火而除烦.4.天花粉(栝楼根):生津力强,消渴多用.5.芦根(苇茎):清肺胃热力强.6.夏枯草:清肝火.(二)清热解毒药:用于各种热毒证.1.金银花(双花):疏散风热力较强.用于风热表证.如银翘散.2.连翘: 能消痈散结 疮家圣药” 3.蒲公英:治疗乳痈常用药.4.板蓝根,大青叶:流感预防用药.5.白头翁:治疗”热毒血痢”要药.6.鱼腥草:治疗”肺痈”要药.(三)清热燥湿药:用于湿热证及火热证.1.黄芩:(1)善清中上焦湿热。(2)善泻肺热。(3)治疗胎热胎动不安。
2.黄连:(1)善清中焦湿热,治疗湿热泻痢要药。(2)可清心,肝,胃火。善清心火。3.黄柏:(1)善清下焦湿热,(2)配伍知母,可以滋阴降火。
4.龙胆草:善泻肝胆之火,及下焦湿热。5.苦参:皮肤搔痒。
(四)清热凉血药:用于热入营血证。1.生地黄:(1)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2.玄参(元参)滋阴降火力较强。
3.赤芍,丹皮:“凉血不留淤,活血不妄行。”
(五)清虚热药:用于阴虚发热证。1.青蒿:善治疗夜热早凉。不宜久煎。2.地骨皮:善治骨蒸潮热。又能泻实热(肺)。
三、泻 下 药
功用: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适应证:便秘,胃肠积滞,实热内结,水肿停饮。分类: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
使用注意:1。作用峻猛者易伤正气及脾胃,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胎前产后及经期慎用。
2.严格炮制,控制用量,防止中毒,中病即止。
(一)攻下药:用于便秘,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证。1.大黄:(1)(生用)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2)不宜久煎。
2.芒硝(玄明粉,元明粉):(1)软坚泻下(2)装纱布袋后外敷,治疗乳痈初期。(3)冲服。3.番泻叶:开水泡服。
(二)润下药:用于肠燥便秘。
(三)峻下药:用于水肿,鼓胀,胸胁停饮。使用注意:(1)均有毒,醋制减毒性。
(2)控制用量,从小剂量用起,(小于1.5克)中病即止.(3)用于形证俱实者,久病孕产经期慎用.(4)多入丸散,早上空腹服用.四、祛风湿药
功用: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适应证:痹证.使用注意(1)药性多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虚血亏者慎用.(2)可做成酒剂或丸剂,热痹禁用酒剂.1.独活:善治疗下半身风湿.2.威灵仙:其性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是风湿痹痛要药.3.白花蛇:搜风通络,治顽痹.4.防己:大苦寒,易伤胃气,伤肝肾.5.桑寄生(1)治疗肝肾不足之痹证.(2)治疗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6.木瓜:治疗筋脉拘挛常用药.7.秦艽:既退虚热又清湿热.五、芳香化湿药
功用:化湿运脾.适应证:脾为湿困证.使用注意(1)药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 虚者慎用.(2)气味芳香,不宜久煎.1.藿香:(1)芳香化湿之要药
(2)藿香正气水稀释后治疗小儿痱子.2.厚朴:善行气散满,是”消除胀满之要药”.3.苍术(1)在内燥中焦之湿而健脾,在外祛风湿兼解表.(2)与补肝明目药配伍,治疗夜盲症.4.砂仁:温中,安胎.六、利水渗湿药
功效:通利水道,渗利水湿.适应证: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泄泻等.使用注意:本类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尿者慎用.1.茯苓:甘补淡渗,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扶正又祛邪,寒热虚实皆可用。
茯神——安神。
2.泽泻:利水渗湿,兼能泄热。3.薏苡仁:排脓。4.滑石:包煎。
5.茵陈:治疗黄疸之要药。
6、治疗肝胆、泌尿结石:金钱草,鸡内金。
七、温 里 药
功效:温里散寒,温经止痛。
适应症:里寒证。使用注意:辛热燥烈,易耗伤津液,助火,故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1.附子:回阳救逆首选药。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2.干姜:温肺化饮,与细辛配伍。3吴茱萸:治疗寒凝肝脉诸痛证
八、理 气 药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健脾,行气止痛。适应证:气滞或气逆证。
使用注意: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1.橘皮(陈皮):(1)善理肺脾气滞(2)治痰之要药。2.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妇科之主帅,女病之总司” 3.乌药:寒凝气滞之寒疝,痛经。
4.木香:理胃肠之气滞,治疗里急后重之要药。5.枳实:枳实速而枳壳缓。枳壳:行气宽中。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祛痰或止咳喘。适应证:痰证或咳喘证。
使用注意:(1)咳嗽兼咳血者,不宜用强烈有刺激的化痰药
(2)麻疹初起的咳嗽不宜用温性或收敛的止咳药,以免助热或影响麻疹透发。(3)肺虚久咳者,不可妄投宣散降泄之品,免伤肺气。
(一)化痰药
1.半夏:(1)治疗各种痰证,是治疗湿痰寒痰之要药(2)用于多种呕吐。2.桔梗:载药上行,引经入肺。
3.天南星:善治顽痰。胆南星:清化热痰。4.贝母:川贝—止咳多用。浙贝—散结多用。5.瓜蒌:宽胸散结,与薤白同用。
(二)止咳平喘药
1.杏仁:治疗咳喘之要药。
2.苏子:降气平喘。如三子养亲汤。3.款冬花:止咳力较强,用于多种咳嗽。紫菀:祛痰力较强。
4.百部:润肺,新久咳嗽均可用。杀虫。5.桑白皮:泻肺热,平喘。
十、止 血 药
功效:止血。适应证:出血证。
使用注意: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有留淤的弊端;出血兼有淤血者不宜单独使用。
1、蒲黄:收敛止血,活血化淤,用于各种出血证。蒲黄,五灵脂——失笑散。
2、三七(田七):用于各种出血证“伤科要药”。
3、地榆:善治下焦血热所致的出血。治疗烫伤常用药。
4、白及:收敛止血要药。生肌
5、艾叶:治疗下焦虚寒性出血。
6、大蓟:用于血热出血。
7、小蓟:善治尿血、血淋。
8、白茅根:凉血利尿。
十一、活血化瘀药
功效:活血化淤,通经止痛。适应证:淤血证。
使用注意:易耗血动血,月经过多,孕妇慎用。
1、川芎:(1)治疗头痛之要药
(2)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
2、桃仁:活血作用较强。
红花:通经力较强,妇科常用。
3、延胡索(元胡,玄胡):气血淤滞之一身上下诸痛(肝郁气滞多用),尤善治疗胃痛痛经。
4、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药。
5、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
6、益母草(坤草):妇产科要药。利水。
7、乳香:行气。
没药:活血。气味不佳,多外用。
十二、平肝熄风药
功效:平肝潜阳,熄风止痉。适应证: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
使用注意:药性寒凉的脾虚慢惊风者慎用,药性温燥的血虚阴伤者慎用。
1. 羚羊角: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清热力强,热极生风多用。
2. 石决明;凉肝,镇肝之要药。治疗目疾常用药。3. 代赭石:降逆。4. 天麻:治疗眩晕要药。
性平,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
5.钩藤(双钩):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6.全蝎(全虫):治疗顽固性偏正头痛。7.僵蚕(天虫):善治惊风,癫痫夹有痰热者。牵正散,治疗口眼歪斜。
十三、安 神 药
功效:安定神志。适应证:神志不安。
分类:
1、重镇安神药
2、养心安神药
使用注意:矿石类安神药易伤脾胃,应配伍健脾养胃药,不宜长期使用。入煎剂应打碎久煎。
1、朱砂:善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不可过服,防止汞中毒。
2、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善治心肝血虚之心神不安。敛汗
3、远志:交通心肾、安定神志。
4、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煅)。
5、磁石:聪耳(耳聋左磁丸)。
十四、收 涩 药
功效:收敛固涩。
适应证:滑脱不禁证(正气虚弱)。
分类:止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止血、止带。使用注意:实邪未解者不宜用,以免闭门留寇。
1、五味子:止咳、止泻(四神丸),生津(生脉散)。
2、乌梅:止咳、止泻,安蛔。
3、肉豆蔻:温中止泻(五更泻—四神丸)。
4、乌贼骨(海螵蛸):抑酸止痛,治疗胃痛吐酸。
十五、补 益 药
功效: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适应证:虚证(气、血、阴、阳)。使用注意:
1、补虚药多滋腻,应配伍健脾和胃药或行气药。
2、一般多入丸散或膏剂,入汤剂应久煎。
3、实邪病证不宜用,以免闭门留寇,身体健康者不宜滥用。
(一)补气药:补肺气益脾气。
1、人参:“益气养阴生津而补血”补气力强,善大补元气。
2、黄芪:补气升阳,用于内脏下垂证,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3、白术:健脾燥湿力较强,安胎。
4、甘草(国老):治心气不足证(炙甘草汤),止咳化痰,止痛,调和药性,解毒。
5、山药(薯蓣):既补肺脾之气又益肺肾之阴,并能固涩肾精。
(二)补阳药:肾阳不足证。
1、补骨脂:止泻(四神丸)。
2、淫羊藿(仙灵脾):补阳力较强,治疗阳痿、宫冷不孕之要药。
3、杜仲:治疗肾虚腰疼之要药,安胎,降血压。
4、山茱萸:补肝肾之阴(六味地黄丸)。
5、肉苁蓉:润肠通便。
6、巴戟天:强筋骨。
7、续断(川断):续折伤力强。
(三)补血药:心肝血虚证。
1、熟地黄:补血要药(四物汤)。
2、当归:补血要药(四物汤),另能活血,调经,妇科常用。
3、白芍:养血柔肝止痛。
4、阿胶:补血止血。
5、何首乌:治疗须发早白,可以延缓衰老。
(四)补阴药:用于肺胃及肝肾阴虚证。
1、沙参:养肺胃之阴。
2、麦冬(麦门冬,寸冬):养肺胃之阴,清心。
3、枸杞:养肝肾之阴,明目。(杞菊地黄丸)。
4、龟甲(龟板):滋阴力较强,另能益肾健骨。
5、鳖甲:清虚热力较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另能软坚散结。
6、百合:养肺阴,清心安神。
7、女贞子:养肝肾之阴。
十六、开 窍 药
功效:醒神开窍。适应证:闭证。
使用注意:辛香走窜,为救急治标之品,只宜暂服,不宜久用。内服一般不入煎剂,只入丸散。
1、麝香:醒神开窍之要药,寒闭热闭均可用。
2、冰片:用于热闭,清热止痛(冰硼散)。
3、石菖蒲:化湿。
十七、消 食 药
功效:消积导滞促进消化。
适应证:食积不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1、山楂:消油腻肉食之积,降血压,降血脂。
2、神曲(陈曲):消米面之积。
3、麦芽:消米面薯蓣之积。回乳(炒)
4、莱菔子:除胀,降气。
5、鸡内金:各种食积,治疗泌尿肝胆结石。
第九章 方 剂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一)组成原则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必不可少。2.臣药:①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②治疗兼病或兼证。3.佐药:①佐助②佐制③反佐。4.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二)变化规律
1.增减药味(随证加减)2.改变配伍
如:麻黄(桂枝,杏仁)3.调整药量
如:小承气汤(大黄12克 厚朴6克 枳实9克)
厚朴三物汤(厚朴24克 枳实15克 大黄12克)4.变更剂型
二、方剂的剂型
(一)汤剂
(二)丸剂
(三)散剂
(四)膏剂
(五)丹剂
(六)酒剂
(七)冲剂
(八)片剂
(九)针剂
三、方剂与治法
第二节 常 用 方 剂
一、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发汗解表(力强),宣肺平喘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散寒 杏仁—宣肺降气平喘 甘草—调和药性
桂枝汤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散寒
白芍—敛阴止汗 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生姜—发汗解表,止呕 大枣—益气补脾 甘草—调和药性
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祛风解表 羌活、独活—祛风除湿解表 柴胡—疏散表邪 川芎—行气祛风、止痛 桔梗—宣肺
枳壳—降气 一宣一降,调畅气机 前胡—化痰 茯苓—渗湿 甘草—调和药性
银翘散
双花、连翘—辛凉透表,疏散风热 薄荷、牛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利咽 荆芥穗、淡豆豉—发散表邪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利小便(竹叶)桔梗—宣肺利咽 生甘草—清热解毒
桑菊饮
桑叶、菊花—疏散上焦风热 薄荷—疏散风热
桔梗、杏仁—宣利肺气,止咳 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调和药性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9—宣肺平喘 石膏18—清热泻火,生津 杏仁—止咳平喘 甘草—调和药性
二、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
川芎—祛风止痛,治头痛要药
羌活、白芷—祛风止痛(太阳,阳明)荆芥、防风、细辛、薄荷—祛风、止痛,利头目 清茶—清头目,泻火
独活寄生汤
独活—祛下焦风湿、止痛 秦艽、防风—祛风湿 肉桂—温里散寒,通利血脉 细辛—祛风散寒、止痛
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四物)—养血 人参、茯苓、甘草(四君子)—益气健脾
镇肝熄风汤
牛膝—引血不行、补肝肾 代赭石—平肝潜阳、降逆 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
龟甲、玄参、天冬、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疏肝理气 甘草—调和药性
三、祛湿剂 藿香正气散
藿香—芳香化湿、解表 苏叶、白芷—发散风寒
半夏、陈皮、茯苓(二陈)—燥湿、健脾、和中 白术—健脾燥湿 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 桔梗—宣肺
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调和药性
平胃散
苍术—燥湿健脾 厚朴—行气除胀 陈皮—理气健脾
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药性
五苓散
泽泻—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猪苓、茯苓—利水渗湿 白术—健脾、燥湿
桂枝—发散风寒、通阳化气行水
茵陈蒿汤
茵陈蒿—清利湿热、退黄
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使湿热从小便而出 大黄—泻热通便,使湿热从大便而出
八正散
扁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灯心草—利水通淋 栀子、大黄—泻热、使湿热从二便而出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四、清热剂
白虎汤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 甘草、粳米—和中,调药
清营汤
水牛角—清热凉血
生地、玄参、麦冬(增液汤)—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双花、连翘—辛凉透表,使营分邪热透转气分而解 黄连、竹叶—泻心火 丹参—凉血,散瘀
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清热凉血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芍药—养血敛阴,清热凉血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清肝胆火,泄肝胆湿热 栀子、黄芩—清热泻火,清热燥湿
木通、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 生地、当归—滋阴养血,防止苦燥伤阴 柴胡—疏肝利胆,防止肝胆之气被抑 甘草—调和药性
芍药汤
白芍—柔肝缓急止痛 黄芩、黄连—清中焦湿热 木香、槟榔—理气止痛
大黄—泻下通便 “通因通用” 当归—和血柔肝
肉桂—制约芩、连,大黄的苦寒之性 甘草—调和药性
青蒿鳖甲汤
鳖甲—滋阴退热 “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青蒿—清退虚热 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生地—养阴清热 知母—滋阴降火 丹皮—清热凉血
五、和解剂 小柴胡汤
柴胡—辛凉,散少阳经之邪气 生姜、半夏—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健脾益气 甘草—调和药性
逍遥散
柴胡—疏肝解郁
当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
一散一清,黄芩—清热泻火 和解少阳 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 煨生姜、薄荷—行气解郁
半夏泻心汤
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干姜—温里散寒 黄芩、黄连—清热泻火 人参、大枣—健脾益气 甘草—调和药性
六 泻下剂 大承气汤
大黄—泻热通便 芒硝—软坚泻下 厚朴、枳实—行气散满除痞 麻子仁丸
麻子仁—润肠通便 杏仁—降气,润肠通便 白芍—养血敛阴 厚朴、枳实—行气散满 蜂蜜—润肠
七 消导剂 保和丸
山楂—消油腻食积 神曲—消面谷之积
实 燥 痞、满
莱菔子—消食,下气,除胀 陈皮、半夏—行气和胃止呕 茯苓—健脾
连翘子—清热,防食积化热
八 化痰止咳剂
二陈汤
半夏—燥湿化痰,止呕 陈皮—理气健脾化痰
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生痰之源 生姜—止呕,解半夏毒 乌梅—敛肺止咳 甘草—调和药性
止嗽散
紫菀、百部—润肺止咳 白前、桔梗—宣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 陈皮—理气健脾化痰 甘草—化痰止咳,调和药性
九 温里剂 理中丸
干姜—温里散寒(中焦)人参—补中益气 白术—健脾燥湿 甘草—调和药性
四逆汤
附子—回阳救逆
干姜—回阳就逆 “附子无干姜不热” 甘草—调和药性
十 理气剂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行气解郁 香附—疏肝理气 川芎—行气活血止痛 陈皮—理气健脾 芍药—养血,柔肝止痛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降气化痰 代赭石—降逆止呕 半夏、生姜—止呕,化痰
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扶正
十一 理血剂 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 桔梗—引药上行 甘草—调和药性
补阳还五汤
黄芪—补气,气旺则血行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地龙—活血通络
小蓟饮子
小蓟、生地—凉血止血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活血 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尿 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当归—养血,和血 甘草—调和药性
十二 补益剂 四君子汤
人参—益气健脾 白术—健脾燥湿 茯苓—健脾渗湿 甘草—调和药性
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 山药、莲子、扁豆、薏苡仁—健脾止泻 砂仁—化湿,健脾
桔梗—载药上行,宣肺通调水道 甘草—调和药性
四物汤
熟地—养血滋阴 当归—养血调经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川芎—行气活血
归脾汤
人参、黄芪、白术—健脾益处 当归、龙眼肉—养血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木香—理气健脾(补而不滞)生姜、大枣—健脾和胃 甘草—调和药性
六味地黄丸
熟地—滋补肾阴 山茱萸—滋阴肝肾
补肝、脾、肾之阴山药—健脾,固精 泽泻—泻肾火,防熟地之滋腻 丹皮—泻肝火,制约山茱萸之温性 茯苓—渗湿,健脾
肾气丸
“三泻”
渗湿浊,清虚热
“三补” 六味地黄丸—补肾阴
附子、桂枝—温补肾阳 “少火生气”
十三 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朱砂—清泻心火,重镇安神 黄连—清泻心火 生地、当归—养血滋阴 甘草—调和药性
酸枣仁汤
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 川芎—行气,调和气机,调肝 茯苓—宁心安神 知母—滋阴降火 甘草—调和药性
十四 开窍剂
十五 固涩剂 玉屏风散
黄芪—补肺脾之气,固表止汗 白术—健脾益气 防风—祛风解表
四神丸
补骨脂—补肾阳、涩肠止泻 肉豆蔻—温脾阳、涩肠止泻
五味子—涩肠止泻 吴茱萸—温里散寒 大枣—补脾益气 生姜—温里散寒
金锁固精丸
沙苑子—补肾固精
芡实、莲子肉—固涩肾精,健脾 煅龙牡、莲须—涩精
完带汤
人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 苍术—燥湿健脾
陈皮—理气,健脾 “补而不滞” 车前子—利水渗湿 柴胡—疏肝理气 白芍—养血柔肝 芥穗—辛散升阳止带 甘草—调和药性
十六 驱虫剂 十七 痈疡剂 仙方活命饮
双花—清热解毒
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理气 防风、白芷—疏风解表,消肿散结
穿山甲、皂角刺—散结,消肿排脓 贝母、花粉—化痰散结 生甘草—清热解毒
芦根—清肺热 薏苡仁—清热排脓 冬瓜仁—化痰排脓 桃仁—活血化瘀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泻热,活血化瘀 桃仁—活血化瘀
芒硝—软坚散结,泻热通便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冬瓜仁—排脓散结
第十章 针 灸 学 第一节 腧穴概述
一、腧穴的分类: 经穴,经外 奇穴,阿是穴(压痛点).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三、腧穴的体表定位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活动标志.33
苇茎汤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1、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2、胸剑联合至脐—8寸
3、脐到耻骨联合上缘—5寸
4、两乳头之间—8寸
5、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3寸
6、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7、掴横纹至外踝尖—16寸
(三)指寸定位法
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四)简便取穴法
第二节 针灸法
电教(针刺操作,常用腧穴定位,拔罐法)实验(针刺练习,灸法操作,拔罐法操作及注意)
一、毫针刺法
(一)针具
1寸=2.5cm 2寸=5cm 毫针的结构: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二)针具的保存
(三)针刺前准备
消毒:针具,腧穴,医生手指.(四)毫针刺法
1.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34 2.针刺的角度:直刺,斜刺,平刺.针刺的深度
3.得气(针感):酸麻重胀.行针:提插法,捻转法.4.针刺补泻手法.5.留针:一般30分钟左右.出针;用消毒的干棉球按压针孔.6.针刺注意事项
7.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脏器.五、灸 法
(一)灸法取材与作用
(二)常用灸法
1.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2.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3.温针灸
(三)灸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十 四 经 穴
(一)手太阴肺经
1、尺泽:调理肺气。
2、列缺:疏风宣肺。“头项寻列缺”
3、少商:醒脑开窍,清热利咽。
(二)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心胸内关应”
(三)手少阴心经
1、通里:通利舌窍。
2、神门:宁心安神。
(四)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疏风解表,通络止痛。“面口合谷收”
3、曲池:疏风清热,调和营卫。降血压
4、肩禺:治疗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5、迎香:宣肺疏风,通利鼻窍。
(五)手少阳三焦经
1、中渚:偏头痛,胁肋痛。
2、外关:祛风解表
3、翳风:祛风,聪耳开窍
(六)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清热利咽,通乳降逆。
2、后溪:清头明目,通络止痛。
3、听宫:聪耳开窍。
(七)足阳明胃经
1、地仓:
2、颊车:地仓透颊车,治疗口眼歪斜,流涎。
3、下关:牙痛
4、天枢:健脾和胃,调理肠腑。
“对胃肠道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5、犊鼻:膝关节痛
6、足三里:健脾和胃,扶正培元。
保健强壮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对胃肠道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7、丰隆:健脾化痰,和胃降逆,降血压。“化痰要穴”
9、内庭:清泻胃火,理气止痛。
(八)足少阳胆经
1、听会:聪耳
2、阳白:治疗面瘫及眼睑下垂
3、风池:祛风解表
4、环跳:
5、阳陵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
(九)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明目
2、肺俞:调理肺气,疏风解表
3、心俞:宁心安神,通经活络
4、膈俞:健脾和胃,止血
5、脾俞:健脾和胃
6、肾俞:补肾壮腰,培元固本
7、委中:强利腰膝
8、承山:痔疾常用穴。
9、至阴:灸法,治疗胎位不正。
(十)足太阴脾经
“腰背委中求”
1、隐白:补脾摄血
2、公孙:治疗脾胃疾病。
3、三阴交(肝、脾、肾):健脾和胃,补脾益胃,调经止带。
4、阴陵泉:健脾利湿,通经活络。
5、血海:理血调经,散风除湿。
(十一)足厥阴肝经 太冲:平肝潜阳,疏肝理气
(十二)足少阴肾经
1、涌泉:醒神开窍,安神定志
2、太溪:补肾益精,滋阴清热
(十三)任脉 1.中极:膀胱效穴。
2、关元: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治疗秘尿,生殖系统疾病
3、气海:同关元。保健强壮穴:关元,气海,足三里
4、神阙:回阳救逆
5、中脘:健脾和胃
6、膻中:宽胸理气,活血通络
(十四)督脉
1、命门:补肾强腰,培元固本
2、至阳:治疗肝胆疾病。
3、大椎: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退热要穴”
4、百会:息风醒脑,开窍镇静
5、人中(水沟):醒神开窍
三、经 外 奇 穴
1、太阳:治疗头痛
2、印堂:治疗头痛
3、四缝:治疗小儿疳积
4、十宣:醒神开窍
二、特定穴位的应用
(一)五输穴
指十二经脉肘膝以下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阳井金,阴井木”
(二)原穴与络穴
(三)俞穴与募穴 背俞穴,腹募穴.(四)郗穴
(五)八会穴
脏,腑,筋,脉,骨,髓,气,血.(六)下合穴 “合治内腑”
下篇 临床各科
第十一章 内科病证
一、感 冒
定义:感触风邪引起的临床以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的病。冬春季节多见。【病因病机】
1. 病因:风邪,时行病毒。2. 病机:肺卫功能失调。【辨证论治】
1.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银翘散.3.暑湿感冒——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参苏饮 【其他疗法】
常用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桑菊感冒片,通宣理肺片,羚羊感冒片。
二、咳 嗽
定义:六淫侵袭肺脏或脏腑功能失调,肺失宣肃所致。【病因病机】
1. 病因:外感风寒热燥邪,内伤脏腑。2. 病机:肺失宣肃。【辨证论治】
(一)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咳嗽——桑菊饮。3.风燥咳嗽——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1.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4.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
【其他疗法】
常用中成药;急支糖浆。
三、肺 痈
定义: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为特征。【病因病机】
1. 病因:感受风邪,痰热素盛。2. 病机:热——痰——淤——痈 【辨证论治】
1. 初期——银翘散加减。2. 成痈期——千金苇茎汤 3. 溃脓期——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沙参清肺汤。
四、哮 证
定义: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病因病机】
1.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2. 病机:宿痰内伏,遇感引发,痰随气升,阻塞气道。【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1.寒哮——射干麻黄汤。2.热哮——定喘汤。3.风哮——华盖散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虚——玉屏风散。2.脾虚——六君子汤。
3.肾虚——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预防护理】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导致过敏的灰尘,花粉,食物,药物及可疑物。
五、喘 证
定义: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病因病机】
1.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劳欲。2. 病机:肺肾功能失调。【辨证论治】
1. 风寒闭肺——麻黄汤加味 2. 痰热闭肺——麻杏甘石汤。
3. 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弹。4. 水凌心肺——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5. 肺气虚——四君子汤加味
6. 肾气虚——七味都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七、心 悸
定义:病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病因病机】
1. 病因: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42 水饮凌心,痰淤阻络。
2.病机:心失所养。【辨证论治】
1. 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2. 心血不足——归脾汤。
3.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4. 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 水气凌心——苓桂术甘汤。6. 心血淤阻——桃仁红花煎。
八、胸 痹
定义:胸部憋闷,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病因病机】
1. 病因: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迈体衰。2. 病机:心脉痹阻。【辨证论治】
1. 阴寒凝滞——栝楼薤白白酒汤。2. 气滞血淤——血府逐淤汤。3. 痰浊阻遏——栝楼薤白半夏汤。4. 心肾阴虚——左归饮。
5. 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 阳气虚衰——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胃 痛
定义: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
【病因病机】
1. 病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脾胃虚弱。2.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辨证论治】
1. 寒邪客胃——良附丸 2. 饮食积滞——保和丸 3. 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 4. 肝胃郁热——化肝煎
5. 淤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 6. 胃阴亏虚——一贯煎 7. 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十五、泄 泻
定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病因病机】
1. 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2. 病机:脾虚湿盛。【辨证论治】
1. 寒湿泄泻——藿香正气散,湿热泄泻——葛根芩连汤 2. 饮食所伤——保和丸 3. 肝气乘脾——痛泻要方 4. 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 5. 脾肾阳虚——四神丸
二十七、水 肿
定义: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病因病机】
1. 病因;感受风邪肺失通调,水湿浸渍脾气受困,饮食劳倦伤及脾胃,湿郁化热三焦壅滞,房劳过度生育不节。2.病机:肺脾肾功能失调。【辨证论治】
(一)阳水
1.风水泛滥——越婢加术汤 2.水湿浸渍——五皮饮 3.湿热壅盛——疏凿饮子
(二)阴水
1.脾阳不运——实脾饮
2.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
十二、内 伤 发 热
定义;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病因病机】
1. 病因:阴精亏虚,中气不足,肝气郁结,淤血阻遏,湿郁发热。2.病机:脏腑功能失调,【辨证论治】
1. 阴虚发热——清骨散
2.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 3. 肝郁发热——丹栀逍遥散 4. 淤血发热——血府逐淤汤 5. 湿郁发热——三仁汤
第三篇:护本二班班长工作总结
护本二班大一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我的大一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作为10级护本二班的班长,自己深刻领会到身上沉重的担子,心里总是想着一定尽全力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且自己也要勇于创新,注重实践,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通过这一年的锻炼和努力,内心感到真的很充实,也很欣慰。以下是我对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
整个大一学年,不管组织哪一次活动我都坚持着这样一个原则:要在护本二班这个集体里形成一股强大凝聚力,使每个同学在这个班级体里都心怀一种使命感。因为我深刻理解一个班级是否足够优秀与这个班级的凝聚力息息相关。既然我当上了护本二班的班长,我就要求自己必须在大一这一学年内把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到一个最高的水平,让在这各班级的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一种家的味道;温馨、和睦、快乐。
通过组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随着同学们参加活动时对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认识,他们的友谊不断加深和巩固。同时在班里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这对于整个班级的建设至关重要!这一学期主要的活动有拔河比赛、辩论赛、宣传无偿献血、主题班会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快乐与激情,而且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并且学会了一些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一个活动的举行往往没有事先想象中那么容易实施,实践的重要性显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班风的建设只靠我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在团结班委的过程中我费尽心思,想办法消除班委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使其能团结拧成一股绳,共同管理好这个美好的班级体。记得有一次,我因为班委之间不知道相互配合与帮助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在会上我发起了火但没有针对哪个人,大家都被震住了,每个人心里都感受到一种自责和不安,最后我用了一个简短的实验向他们解释了团结的重要性,我拿了两只粉笔放在讲桌上,伸开五指用很大的力拍向一只粉笔,结果粉笔断成五六节;然后握紧拳头也很用力的砸向剩下的那只粉笔,结果粉笔几乎都变成粉末了。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五指的团结和不团结的区别!!
回忆这忙忙碌碌的大一学年,对于班级的建设我真的用心付出了很多,可以说做到问心无愧了,当然在这一年里我也收获了比知识和能力更重的东西,那就是与同学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到大二竟然面临着分班,而且是把我们二班给分成了三部分,知道这样的消息第一感觉就是心里很委屈。毕竟我用大一这一年的时间在这个班级里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同学们之间的友爱也很深厚,写到这里此时那一幕幕欢声笑语,充满惊喜与幸福的场景在面前闪过,如今我却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开学后我在班里进行了一次演讲,心里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他们看到我内心的烦恼与不舍!只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的阳光,乐观,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们知道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要经历些什么,都要记住要用正面的态度去面对!用乐观的心情去思考!决不放弃,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一切的过去,只能当作自己的昨天,而我们还是要生活在今天,所以就不能停下来只顾着回忆过往。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就用今天全力以赴,好好努力奋斗!在此,祝愿所有二班的同学在新的学期里有所创新和突破!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夯实的基础!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更大的进步,以免辜负家人和老师的培养和关心。
10级护本二班 班长于光明2011.9.3
第四篇:中医学论文
我对中医的认识
中医学是绽开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株奇葩,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接触《国粹—中医学精要》这门课以前,我对中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一些草药和针灸上,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后,我对中医的认识长进了许多。
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就是四个字“阴阳调和”,中医把人体理解为一种自组织系统。把人体的发病和愈病都看作是机体自主性反应过程,强调人的自组织机制是健康,疾病,愈病的枢机。中医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疾病有标,本之分。中医治病重在治本。中医的治本主要是运用推动机体自主调理的艺术,其主要内容是扶正祛邪,五藏生克,阴阳自和。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中医学就像一条容纳百川的河流,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规律的医学文化体系。
要加深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对于其历史的研究是必要的,中医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是深厚的: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现在,中医特别是针灸已走出国门,慢慢的为世界所认识。研究中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初由于西医涌入,使得中医没落,中西医并存的局面开始出现,对中医的批判声就此起彼伏。甚至在民国时代,新中国建立之后,废止中医案都被提出过。但是两次的废止中医案都被彻底否决了,这就彰显了中医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的发展不是一百年的西医可以撼动的。
我曾经看过许多报道,很多西医治不好的病,回过头来找中医反而治好了,高治愈率和低副作用让中医在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历次疫病流行的时候得以彰显。比如上个世纪上海的肝炎大流行和 03年广州的SARS。
当然,西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21世纪中西医还将在我国并存,彻底抛弃某一个是不可能的,只有中西医结合,把西医的科学优势和中医的理论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造福人民群众。
姓名:程鹏宇
班级:1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
学号:201111033027
第五篇:中医学心得(推荐)
中医学——心得
学习了一学期的中医,让我感触甚多。对于中医学的认识,进一步的加深!以前的我只懂得,中医,无非就是望闻问切,针灸加上中药,构成了所谓的中医。而现在我所了解的中医,不仅仅是包括那些,相反,还更是广阔无垠!
中医学既然是一门学科,那就自然有其发展渊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和造就了中医药学。中医药文化吸取了儒、道、释、法、阴阳、兵、农等丰富的思想营养,交织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与传统哲学、历法、天文、礼仪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特别是提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与四时相符、天地万物为一”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整体思维模式,无不闪耀着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芒。实际上,其中,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其精髓与特色就在于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直到今天,中医学仍然在为维护人们的健康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
而我们在上课中学到的仅仅是凤毛麟角、冰山一角而已。更多的中医学知识,还有待我们自己去阅读课外丰富的书籍,这样才能对我们的中医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习中医,不仅让我知道,这是我们祖国灿烂的精神文明,更使我明白很多的养身之道,让我的心胸更加宽广,生命更加健康!
国贸10(本1)叶庭(1004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