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
教 案
目 录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一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理科学中的位置 的形成和发展
理学的根基
理学的萌芽
理学的形成
第四节 新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五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四节 地理环境的能量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学
势
性
性
成
环
础
构
异
第一节 地域分异及其基本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二节 地域分异的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三节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第五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素
度
系
律
性
性
性
点
法
第一节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第三节 景观(自然地理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第四节 山地自然区划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第五节 自然区别单位的类型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第六节 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第六章 土地的分级、分类和土地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第一节 土地问题和土地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法
统)
究
究
法
价
学
第二节 土地分级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第三节 土地分类系统——土地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第四节 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第五节 土地分等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第六节 土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第七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与发展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第二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究
学
法
究
构
系
段
化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位置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经济地理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地理环境部分,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社会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部分,包括人口、社会、国家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和组合结构,还涉及社会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对应于上述地理环境的三部分,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学科,即研究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经济环境的经济地理学和研究社会文化环境的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
自然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农业、工业、城镇等开发利用地区。人为环境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方面来看,这种地域是次生的自然环境;从经济属性方面来看,这种地域则由于参与生产力地域综合体的构成而属于经济环境(或称经济地理环境)。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然而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仍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统称为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因此,自然地理环境也称为自然综合体或景观。这样一个物质整体,它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成为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体系。因此,自然地理环境也可视为自然地理系统。
关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许多地理学家曾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表述的字眼以及所指的空间范围尽管不尽一致,其所指的客观实体却是基本相同的。这些术语主要有:地理壳(a.a.格里哥里耶夫)、景观壳(c.b.卡列斯尼克、m.m.耶尔莫拉耶夫)、地理圈(д.л.阿尔曼德)、景观圈(ю.k.叶夫列莫夫)、表成地圈(a.г.伊萨钦科)、生物发生圈(и.m.查别林)等,或者直接称为地球表层(л.и.布罗乌诺夫)。牛文元近年又提出了“自然地理面”的新概念。
2.自然地理环境的厚度
有一类观点趋向于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这类观点主要为原苏联地理学者所提出。а.г.伊萨钦科认为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陆地上约在地面以下5-6千米,海洋上在海底以下约4千米)。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所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
另一种观点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这一观点以我国地理学者牛文元为代表。他认为原苏联地理学家划定的界限和范围偏大而流于空泛。他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特点以及讨论时的方便,把自然地理环境限于一个较薄的空间内,视之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取名“自然地理面”。自然地理面的上限放在地表向上约50-100米的近地面边界层顶,而下限放在太阳能量影响地表的终止线(其深度在陆地下面约25-30米,在海洋可达100米的深处)。理由是,在近地面层空气运动以乱流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着这里与其上的大气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陆地上以太阳作用为外力作用的代表,自然地理面的下限不应超过外力对地球的作用深度。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我国地理学者提出的。陈传康认为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规定,硬性规定一个厚度未必都符合客观实际,而应视研究问题的性质有相应的变化。通常随研究范围的不同,牵涉
的厚度也不同。研究小范围的问题,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薄;研究大范围的问题,厚度就应大;全球性的问题,才可能涉及到所谓地理壳的厚度。
总而言之,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但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а.г.伊萨钦科的划法。而在具体的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时间尺度也应随研究范围而有所差别。研究范围小,时间尺度就短,没有必要追朔到遥远的地质年代;研究范围大,就要考虑更长的时间。总之,厚度和时间尺度都应灵活掌握。
3、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球表层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与地球高空和内部明显不同,具有六大特征:
l)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以太阳辐射为代表的地球外能,除小量被高空大气吸收和被云反射回太空外,其余都投射到地球表层,并在这里发生多方面的转化与传输,成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过程的主要能源。而以地热和重力为代表的地球内能也进入地球表层。内外两种能量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支配了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结构及动态发展。
2)同时存在着气液固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自然地理环境中三相物质并存,而又以同心圈层分离形成一定界面:在陆地表面是固态圈层和气态圈层的界面,海洋表面是液态圈层与气态圈层的界面,海洋底部是液态圈层与固态圈层的界面,海洋和陆地边缘部分是特殊的气、液、固三态圈层的界面。在这些界面之间,三相物质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接触渗透,发生着多种形式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在界面上存在复杂的“界面作用”)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产物;例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上矿物等。这些物质和现象都是地球表层特有的,通常称为表成体。
4)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在交换和循环中还伴随着信息的传输。地球表层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强度和速度都比地球其他各处大,表现形式也更复杂多样。
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分异除了表现在水平方向上外,也表现在垂直方向上。各级自然综合体或地理系统的形成,就是地域分异的结果。
6)是人类发生发展的基本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虽然人造卫星和星际航行事业的发展,使人类的环境超出地球表层的范围,人可以进入高空和宇宙空间,但是现代航天技术没有从本质上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它的成就只不过是在宇宙空间维持着类似于人类在地球的必要生存条件,而使人的足迹印在外星球上。从根本上说,自然地理环境始终是人类各种活动的基本空间。
上述特征表明,自然地理环境不是大气、水体、岩石和生物等各种物质成分的机械凑合(就如同食糖不等于碳、氢、氧的混合物那样),而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自己独特性质的物质体系--自然综合体。
二、地理学的学科划分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1.地理学的分科
现代地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地理学传统的学科结构划分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分类系统。它不足以全面地反映地理学整个科学体系。为此,需要建立三维的立体分类系统。
地理学的系统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③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
理学。
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现代地理学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即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人文地理学。2)三层次:即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3)三重性:即分为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4)三时段:即分为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指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2.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和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如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故可分为区域部门自然地理和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前者如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地貌、区域植被、区域动物等,后者对某一具体区域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自然地理学的整体。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具体而言,本学科的任务主要有下列几方面:(l)研究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
(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4)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服务。
(5)揭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阐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
第一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其理论体系的确立只是晚近几十年的事情。然而综合自然地理学赖以奠基的地理学却是一门十分古老的科学。鉴于科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要研究结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追溯地理学的发展史。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依从着它的母体也有三个相应的发展时期(见表1.l)。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
一、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
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仍处于它发展的最初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就是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古代地理学时期。
我们祖国是古代世界一个独立发展的地理思想发祥地。中国的古代地理思想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世界科学史上有着极其光辉的篇章。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有关地理的著作,包含着丰富的综合性的区域自然地理内容。
《禹贡》,它是我国现存最古文献《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禹贡》以山岳河海作界,把全国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并对各州的山岭、河流、湖泽、土壤、物产、贡赋、交通等记述详细。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禹贡》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自然地理区划的典型。
《管子·地员篇》,它是后人托名春秋时代齐国管仲的著作。成书约在公元前3世纪。其前半部根据地势高低和地貌形态差别,把土地分为渎田(大平原)、丘陵和山地三大类,然后又按地表物质组成、中小地貌形态及其他自然特征的差异分出次一级的土地类型;后半部专论土壤,按土壤肥力和宜耕性把土壤逐级划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土地分等著作。
东汉班固(公元33-92年)编著的《汉书》开了我国史书中“地理志”的先河。它以疆域政区为纲领,详细记述了我国西汉的行政建置、户籍人口、山川水泽、物产资源、民间风俗等等。其著述体例成为后代地理志的模范。
宋代沈括(公元1031-1095)所撰《梦溪笔谈》内容广博,是反映我国当时科学水平的一部科学巨著。所记自然地理方面的材料虽不算多,但足见作者对自然地理现象观察入微、探索至深的科学精神。这本著作叙述了海陆变迁的事实,说明了地壳的变动,并用河流沉积作用加以合理解释;对河流的侵蚀作用有相当正确的认识,且比欧洲人要早600余年;在气候方面也有慎密的观察和正确的阐述,提出了一些物候见解,并注意到山地气温的垂直。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汇集了作者徐霞客(公元1586-1641)对祖国长期而广泛旅行观察所得,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其考察地理现象的方法,以及比较各地特征的结论,都超越了一般欣赏性的游记。作者视
野宽广,对河流的侵蚀作用、各地岩石特征、腾冲火山现象、我国西南的岩溶现象等都有精确的记载;对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观察比沈括更为细致,阐述更为精采;对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及其成因的科学记述,无疑是国际上有关文献的先驱,部分见解几乎接近于西方地理学在18世纪初的水平。
在西方奴隶社会时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3-前192)、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64-公元20)和托勒密(ptolemy,公元90-168)三位先驱。他们的地理著作确立了古代地理学的知识领域。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两千多年前用“地理学”一词作为书名,写了一本关于已知世界和地球基本知识的著作。书中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当时已知世界的地理情况。埃拉托色尼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他还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反映当时世界的地图。由于埃拉托色尼第一个创造了“地理学”这一术语,而被后人称作“地理学之父”,他开创了以数理地理为研究中心的学派,被后世成为“宇宙派”。
斯特拉波是杰出的古罗马地理学家。其代表作《地理》一书共十七卷之巨,详细记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已知世界,为地方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世成为“博杂派”的创始人。斯特拉波认为:“研究地理学不仅要研究各国的大小和形状,而且要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奴隶社会时期最后一位出色的地理学家是托勒密。托勒密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认为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它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而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许多个别的单一画面。他还指出,地理学同时包括数理地理和制图地理学。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一书就用了专门篇幅论述了地图投影,并绘制了当时最为详细且影响深远的世界轮廓图。由于当时没有更确切的名称,因此这幅图就被称为“托勒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连同这幅图,一直到地理大发现时代仍是地理学的基础。
自公元5世纪西方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直到15世纪,是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封建的宗教教会在这个历史时期起了扼杀一切进步事物的反动作用。
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5世纪后半叶,西欧资本主义因素渐渐膨胀,贸易活动的增强。
地理大发现以上述三个事件为主体,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人类的地理视野几及整个地球表面,空前大量的新资料纷至沓来;古代对未知世界的各种臆想,被不断消除;新发现的国家和土地得到了描写,并在地图上确定下来;科学的地图投影法出现(如墨卡托投影),使世界地图第一次接近了精确。通论地理学开始出现了。在所有当时的地理著作中,最有价值的是17世纪荷兰地理学家瓦伦纽斯(varenius,1622-1650)的《地理学通论》。其主要观点是:①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接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即“陆界”、“水界”和“天界”;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地理学应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研究整个地球表面的“普通地理学”和研究地球局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学”;③第一次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的学说引进地理学来探讨数理地理问题;④反对把地理学作为是描述性科学的看法,而用自然界是统一的思想把当时积累下来的有关气候、海洋、地形等知识作为一个统一的物质体系来论述,并指出水界与陆界是互相渗透的。瓦伦纽斯上述的地理观念是划时代的,它成为以后综合自然地理思想萌发的重要理论先导。可惜他的思想超越了他的时代,而没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地理学以新的姿态经历了它的近代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确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也开始了它的萌芽阶段。按照近代地理学的发展特点,我们分为两个阶段论述。
一、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延生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西方地理学正处于从搜集资料的感性认识阶段到整理资料的理性认识阶段的伟大转折之中,古代的描述性上升为近代的解释性。这个时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本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渗入到地理解释中,从而影响着新地理观念的形成。
到了19世纪,古代“宇宙派”和“博杂派”已经明显地发展为近代地理学的两大分支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位杰出的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 humboltt,1769-1859)和卡尔·李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以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揭开了近代地理学的新篇章。
李特尔继承和发展了“博杂派”的思想,著有《地学通论》一书。李特尔的地理思想深受唯心主义的影响,但也不能低估他对科学的积极贡献:①他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研究,强调变化中的“人和自然的统一”;②他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住宅的地球表面;③他把古代的地志学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然而,李特尔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地关系,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观念被他的追随者发展为“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地理学界颇受批评。
洪堡则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的思想,并以他大半生的精力创立了一门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关于洪堡对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创立了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主要的有:①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②气温的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③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④剖面图法--利用地形剖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⑤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去分析地理规律。
(2)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①他根据因果关系原则和综合原则,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②他对大陆的内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气候作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了大陆东西两岸地区气候的分布规律;③他通过分析气候条件与植物分布和地貌的关系,发现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3)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他认为:“对于自然界理智的观点,就是自然界是由多种形式和成分综合的统一体,它是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力量活的总和。”“我们的动机永远是企图揭开外部世界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怎样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下运动和发展的。”洪堡这些精辟的论断已经闪耀出综合自然地理思想的光辉。
二、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到了19世纪后半期,随着科学的进展,对特定领域中专门对象的分析研究不断加深,于是新学科不断涌现,旧科学不断分化。这个时期被称为“科学之母”的地理学除已分化为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以外,自然地理学又发生更进一步的分化。如气候学、水文学、地貌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等新兴学科相继地独立出去了。这个时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仿佛不存在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仿佛不存在了,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陷入了危机之中。
面对危难,一些地理学家消沉了,但另一些地理学家则竭力寻求摆脱危机的道路。以拉采尔(friederich ratzel,1844-1904)、赫特纳(alfred hettner,1859-1941)为代表的一批德国地理学家沿袭李特尔的“统一”观念,开创了“统一地理学”道路,企图以此确立地理学的科学地位。
杰出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 richthofen,1833-1905)则用综合的观点研究自然界,试图复活地球表面整体性的概念。其主要观点有:①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②首先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同时还要考察地球表面的更细小片段。他认为地球表面是由许多区域组成的,把这些区域并列到一起就构成了整体。在进行区域研究时,他把地表划分成大小有序的不同区域,然后分别施以不同方法来研究;③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区域是自然多要素的集合体,对它们必须进行全面地描述;④区域地理不限于单纯地描述独特现象,还要寻找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提出假说,阐明特定地区各种事物的相互因果关系。从上述的观点不难看出,李希霍芬不仅继承了洪堡的地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且发展了洪堡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
也是同一时代的俄国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b.b.дokyчaeв,1846-1903)对自然地理综合性研究的贡献更为突出。他最初是位土壤学家,这方面的研究使之发现了一个新的历史自然体--土壤。他把土壤看作是地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面镜子,由此他看到了整个自然界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本质特征。首先,他创立了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概念,认为地表的一切自然组成成分(地形和地表岩石、气候、水、土壤、有机体群聚等)都是密切地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并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的一部
分而不断发展着。其次,他开创了自然地带学说,在《论自然带学说》一文中他指出:整个无机界和有机界,从其一般性质来看,都带有显著的鲜明的世界地带性特征。这种世界性的自然地带,便是一级(最大的)地理综合体的例子。最后,他强调了为论证自然地理综合体而建立一门特殊科学的必然性。这一门在道库恰耶夫的思想中呼之欲出的新科学,正是后来形成的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分析研究加深而导致自然地理学在19世纪末叶以来出现了分化独立的变化后,在20世纪初又由于以李希霍芬和道库恰耶夫为代表的地理学家的巨大劳作,而开拓了新的综合研究的方向,重新确立了自然地理学的科学地位。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一、景观学派与普通自然地理学派
李希霍芬和道库恰耶夫开创的综合自然地理方向,在原苏联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本世纪的20到50年代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了两大学派。
1.景观学派
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ft(原意:地方风景),它作为地理概念也最先出现于德国。在德国曾出现过以帕萨格(s.passarge,1867-1958)为代表的景观学派。但原苏联的景观学派直接建基于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而由贝尔格(л.c.бepг,1876-1950)在其论著中加以创立。贝尔格于1913年明确指出:正是景观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景观学就是地理学。在以后(十月革命后)的发展中,景观学逐渐成为原苏联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一学派侧重于研究地表局部(地域)的地方性地理特征。其主要观点是:①景观是各自然要素有规律结合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性的地段;②景观是自然带的组成部分,而自然带是同一类型景观分布占优势的地域,亦即景观带;③景观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由于景观学派过分强调研究地表局部的规律性,甚至认为景观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因此忽视了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一般规律性的研究。景观学派这一缺陷,恰好由普通自然地理学派的研究所弥补。
2.普通自然地理学派
在景观学发展的同时,俄国少数地理学家侧重于研究地表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地理规律,并形成了普通自然地理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者有布罗乌诺夫(и.л.броунов),他在《自然地理学教程》一书中提出如下观点:①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现在的面貌,即研究作为生物活动场所的地球表壳;②地球表壳是由几个同心圆壳所组成,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所有这些壳(物质圈层)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地球的外貌;③研究地球表壳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是自然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是正如景观学派轻视了地表的一般地理规律性一样,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则轻视了对地方性的、区域的自然地理规律性研究。在当时,这两大学派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然而,排除了这两门学派在各自研究方向上的片面性,则可看到两者正确的一面共同构成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这两大学派都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从上文我们看到,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尤其是在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在理论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些理论成就大多局限于各学派的片面认识之中。只是到了本世纪40年代以后,在当代原苏联地理学家卡列斯尼克(c.b.kaлecник)、伊萨钦科(a.г.иcaчeнko)等人的有关著述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才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现。1947年,卡列斯尼克出版了他的名著《普通地理学原理》。这本标志着普通自然地理学发展高峰的著作,比较注重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还特别辟有专门章节讨论地理壳的综合特征: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景观壳的发展、地球的一般地理规律和地理景观等等。这些论题都包含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伊萨钦科在1957-1959年间来我国讲授“自然地理学原理”,系统地叙述了原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地域分异规律、景观学说、自然区划理论。伊萨钦科这次讲学活动,不仅打开了我国当代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局面,而且使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更系统化了。他的讲稿后来编印成书,至今仍是本学科一本极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作为一门科学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完全确立了。这门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漫长的发展过程,却以年轻力壮的身姿跻于现代科学之林。
第四节 新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
在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比较完整的自然地理学分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解放后,由于引进原苏联地理学理论和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迅速铺开,并取得可喜成果。从此,湮没千年的我国古代综合自然地理思想,在新时代的地理工作者身上重新发扬光大。
1.1959年以前
50年代末,开始提出综合自然地理的方向。1957-1959年,a.г.伊萨钦科来我国讲学,系统地介绍了原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综合自然地理工作者。这批学者至今仍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实践方面,为适应经济建设开展了区域综合开发和区域规划工作。首先进行了涉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综合考察,如对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考察及自然条件垂直性研究、西北地区高山冰雪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流域和海南岛的土地资源调查、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的综合调查与开发利用的研究等等。在此基础上,1953-1954年和1956-1959年进行了两次自然区划的研究工作,产生了由罗开富主编、中华地理志编辑部拟定的全国自然区划方案(1954)和由黄秉维主编、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编制的全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1959)。上述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自然区划方面的巨大发展。
2.1959-1966年
自然区划研究进一步发展:1961年,任美锷、杨纫章针对1959年的方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在区划理论问题上发表了见解,使自然区划工作的研究更为广泛。1963年,出现了侯学煜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为目的的自然区划方案,并就各个自然区农业的生产配置、安排次序、利用改造等方面提出了轮廓性的意见。同时,在全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各省(区)、专区及部分县都做了不少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同时,1959-1963年间,在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推动下,召开了几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对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等级单位系统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开展土地类型的科学研究: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土地类型进行研究,是在学习原苏联景观学的基础上展开的。1959年,中山大学自然地理进修班在广东鼎湖山进行景观调查和大比例尺制图,是最早的土地类型研究尝试。全国范围的土地类型研究工作,主要出现在1960年至1966年间。1963年在地理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已经出现一批研究土地类型的著作。此后,开始在全国几个有代表性地区--南亚热带的广东、暖温带的北京、温带东部的吉林和黑龙江、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几个内陆沙地进行了土地类型研究的试点工作。这些工作是解放后我国土地类型研究的主要部分。总之,这个时期我国综合自然地理的研究空前活跃,达到了一个高潮。
3.1977年以后
十年浩劫,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转入低潮。1977年起重整旗鼓,综合自然地理工作者重新归队,高等院校地理系陆续重新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原理的课程,综合自然地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再度蓬勃展开。这个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深入开展土地类型研究,这是密切配合全国农业区划而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为进一步研究土地类型与自然区划两者衔接问题创造先导条件。这个时期还注重吸收国外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有系统论方法、数学方法和遥感技术。这对于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五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经过几个发展阶段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其主要发展趋势是:
一、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应用
把遥感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地理研究,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其中前者包括航空摄影、雷达、红外成像、卫星图像等的新观测技术。其意义,一可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人们的地理视野;
二可获得自然环境的综合信息(这对于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可获得自然地理现象的动态信息(在短期内提供大范围的对比资料,对分析和预测自然环境演化尤其必要);四可改进野外调查和制图方法。因此,有效地应用遥感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大自然地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同样地,他们对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地理分析,也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传统地理学偏重于定性研究,而缺乏定量分析。本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方法开始渗入地理研究领域,曾引起所谓“计量革命”。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多元分析、系统分析、数量分类、集合论、概率统计分析以及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武装自己,将可逐步从原先对表象的描述及定性分析转入朝看抽象概括和数量表达的方向上发展,使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并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式,进行模拟试验,使综合自然地理学跨入地理预测的新时代。目前,这些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在本学科的应用研究正蓬勃展开,方兴未艾。这将极大地促进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两方面的发展。
二、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
尽管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理论从道库恰耶夫演进到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以后,再没有重大突破,而且传统的理论还存在着分歧和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加强理论研究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这方面的工作目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把物理学和化学的有关理论引入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之中(其中涉及数学方法的运用)。例如,运用传导理论、热力学理论、化学元素迁移理论等来描述自然客体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活动,从而建立自然地理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二是以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综合研究(同样涉及数学方法的运用),从而把传统的要素分析上升为系统分析。上述两方面工作的进展,有助于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进行较精确的表达、模拟和预测。因此可以预见,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将会比较精密和比较完整地纳入一个统一的基础上,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
三、开展实际应用的研究
把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为社会建设服务,是本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向。目前开展的应用研究既有传统内容,也有新的课题,可归纳为下列三方面:
l.区域的研究
开展区域研究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联系实际,为建设服务的重要衔接环节之一。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区域的综合开发和区域的规划。总目的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传统上,综合自然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武装下必将取得更大成果。
2.环境问题的研究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问题。从地理学角度可把目前的环境问题归纳为:第一环境问题,即由自然原因(如火山、地震等)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第二环境问题,即由人为原因(如过度垦殖、过度排废等)造成环境的恶化。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环境问题,就是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遭到破坏和恶化了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如何有效地改善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状态,并能稳定地保持下去。
3.地理预测的研究
地理学的发展。业已由记述到解释,而向着预测阶段推进。现在不少国家,包括我国,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之前,都要求事先进行地理预测研究,分析和预测其造成环境的可能变化。虽然这方面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示了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应用研究上的广阔前景。目前地理预测的研究逐渐呈现了“模式化”的趋向,也就是对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模拟,判断其发生的时间、演化的序列、过程的强度和结果。显然,这种预测能力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地理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基础之上。联系前述,我们不难发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三个发展趋势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而发展着的。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到宇宙因素的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的作用。在目前的日地距离上,地球形状及地球自转轴对黄道面的倾斜等也起作用。另外,地理环境本身及其各要素也起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可能包括着地球所有的化学元素种类。从宏观的角度可以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概括为四大类,即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下列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
(l)对流圈。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为8-9千米。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2)水圈。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其中海洋面积最为宽广,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平均深度3.8千米。水圈总体积约13.7亿立方千米(其中陆地水仅占2.8%)。
(3)沉积岩石圈。亦称成层岩石圈,地壳(及岩石圈)的上层,主要由沉积岩构成,包括火成岩和变质岩等岩类。沉积岩石圈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平均约有5千米。它的最上面往往覆盖着一层风化壳及土壤(达几十米),后两者是前者的派生自然体。一般地说,沉积岩石圈位于气圈和水圈之下,露出在水圈之上的部分即构成陆地。
(4)生物圈。地表生命有机体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虽然包括了对流层、水圈和沉积岩石圈,但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无机圈层很薄的接触带中。组成生物圈的有机体的总质量约有1013吨,其中又以植物为主,它占了有机体总质量的99%。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以及潮汐能等等。其中以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地热能及重力能)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上述各种能量均来自自然地理环境外部,构成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
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作为形态,地貌与组成它的岩石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为岩石地貌复合体。地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它们蕴含着外力)和岩石圈(蕴含着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地貌要素反过来又影响着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因为地貌是大气、水和生物作用的场所,地表形态的差异必然引起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变化。因此,岩石地貌复合体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组成的基本部分。
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它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大气蕴含着最终来自太阳的热能,它的物理过程首先支配着地表的热量平衡,同时支配着海陆间的水分循环,从而影响了生物分布和陆地水文网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风化壳和土壤覆盖层的形成,受着大气过程各种作用的影响。大气过程还是各种地貌的外营力。
水文也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水体所起的一种重要的环境作用,在于其潜热特性。巨大的水体(如海洋)贮藏着大量的热能。水与大气相互联系,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热的配置。地球重力赋予水一定的功能,使之起着某种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水还滋养着整个地球的生物界,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此,各种水文过程实质成为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派生的自然体,也是它的一个组成要素。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地球
表层(可称为土壤圈或土被)。它的空间位置正处在四个基本地圈紧密交接的地带。在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是联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生物是行星地球的特殊物质,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它也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质,同时又把所截获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藏于有机物质中。通过食物链的联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改造着周围环境。其作用表现在: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岩石和非金属矿产的建造等等。人类作为生物的特殊部分,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又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因此,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中,人类起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地理组成要素。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但是,其中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的。换言之,没有一个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和给予其他要素以影响,因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某一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某一部分会影响其他部分。其整体性如此严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发生变化。例如,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由于气候转暖,冰川退却,从而引起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变化,在陆地上引起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被带与相应的动物群向极地移动,等等。所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改变了全球的地理结构。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各单独组成要素或各单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按照系统理论,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即作用与结果之间不成正比数量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具有一种放大(或缩小)效应,使系统整体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这就叫系统的整体效应。因此,处在相互作用关系中的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某些过程可以得到加强而产生突变,或者遭到削弱而衰减,从而产生了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具有的某些性质和特点。我们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有机物和形成土壤的功能,但是任何一个要素的单独作用都不具备这种功能,只有在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着的自然机制内,岩石才可能发育出土壤,裸地才可能滋养出生物。这是整体性的一个突出表现。
强调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和,并不否定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事实上,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反映。因为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作用是隶属于整体的,同类要素在不同性质的整体中具有相应不同的性质和作用。例如,在不同地带有不同类型的植被,同类型的植被在山脊和谷地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生物产量等等。因此,要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首先要研究各组成要素在整体制约中所有的性质特点,这是对整体组成的认识。但不是完整的认识,还必须把各要素的联系网络和作用过程加以研究,以期得到对整体组成结构的认识。进一步要通过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对地域结构的认识。还要通过各自然要素以及自然综合体本身在时间上的节律研究取得对时间结构的认识。唯其如此,才能在整体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1.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
自然综合体学说发端于洪堡,确立于道库恰也夫,主要内容:地表的一切自然组成成分(地形和地表岩石、气候、水、土壤、有机体群聚等)都是密切地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并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断发展着。
2.自然地理系统阶段
所谓自然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3.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可吸收外界环境的一般性能落。其结构水平愈高,涨落回归能力即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愈强。但在发生巨涨落时,这一结构将崩溃或解体,并逐步形成新的耗散结构形式。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以及各自然综合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实现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这就是系统的功能。由于它们的存在,才可能把各种组成成分融合为自然综合体以及把一定等级的不同综合体融合为高一级的自然综合体,从而决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地球上一个相对独立的物质系统。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总和称为整体功能。这是整体性研究的核心。
物质循环必须以能量作为动力。没有能量,物质循环就不可能进行。而物质和能量是一个统一体,任何质量本身都包含着一定的能量,能量又一般都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因此,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能量必然伴随着在物质之间发生传递和转换。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循环(蕴含着能量转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从大规模和大范围着眼,自然地理环境中一切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均可由这四大循环加以阐释。因为它们代表了固、液、气三种相态,代表了有机与无机两大物质类型,代表了势能与动能、显热与潜热等不同能量形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过程。
一、大气循环
大气循环是以大气环流的形式进行的,它包括了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其中行星风系支配着全球性的大气循环。
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高低纬度间因获得的太阳辐射不等而产生的热力差异驱使大气不断运动,从而输送着物质与能量。由于气体是极易运动的流体,可以达到较高的流动速度;它又是极易相互渗透的物质,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同时行星风系具有全球性规模。因此,大气循环成为自然地理环境中传输物质和能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大气循环最显著的作用是重新分配地表的热量和水分。直接的作用是通过输送贮存在大气环流中的热能和水汽实现的。间接的作用是通过驱动大规模的洋流运动而实现。由于这样的作用,大气环流也就成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
大气环流还积极地搬运地表松散的固体物质。就局部而言,这一作用是相当显著的。突出的例子可以举出美国发生的“黑风暴”。大气搬运地表松散物质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地表形态的过程,因此,大气环流也就作为地貌形成的外力条件之一。
二、水分循环
水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循环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通过水本身的相变,即从液态或固态转换成气态,随着空气的运动输送到远方,在适当的条件下,再由气态转换成液态或固态返回地表;一是液态水在热力梯度或势能梯度的作用下,通过洋流或陆地上河川径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大规模传输。
在实际过程,这两种形式的水分循环是不可分割的。
水分循环对于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起着重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大气循环相互联系而发生,从而影响了一地气候的主要方面--降水与气温。水分循环具有物质“传输带”的作用,而且又是岩石圈表层机械搬运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化学元素迁移的强大动力。在水分循环过程中伴随产生了各种常态地貌和河流、地下水、湖泊等等。水分循环也是生物有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整个生物圈构成复杂的水胶体系统的基本条件,起着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作用。总之,水分循环有如自然地理环境的“血液循环”,它沟通了各基本圈层的物质交换,促使各种联系的发生。水分循环过程同时起着水文过程、气候过程、地形过程、土壤过程、生物过程以及地球化学过程等作用。
三、地质循环
地质循环由四个基本过程所构成。第一是风化过程: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各种破环营力的作用下,其内部性质发生机械的和化学的改造和变化。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成为松散的物质,增强了透水性和通气性,矿质养分元素以可溶性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并形成一些次生的粘土矿物,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是输运过程:风化作用的产物,在太阳能和重力能提供动力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输运到远离产生这些物质的地方,实现了地表物质的重新分配。第三是沉积过程:被输运并聚集在海洋底部和陆地下陷部位的松散沉积物,在改变深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逐渐密实,改变了原来的结构和成分,并通过岩化作用形成岩石。最后为构造过程:由于地球内能的作用,产生地壳的抬升、下陷、断裂、褶曲、火山、地震等现象,同时也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构造过程有时剧烈,有时缓慢,或者此处剧烈而彼处平静,主要决定于地球内能的输入状况。在构造过程抬升到地表的物质,又重新经历风化、输运、沉积等过程,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地壳物质沿着这条“传送带”也不断地从地表到地下,又从地下到地表进行着往复的运动,如图2.3所示。
图2.3 地质循环示意图
四、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图2.4)。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循环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生物作为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从而使它成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基本通道;二是实现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互相转化,这是生物循环的最本质的体现。生物循环对于能量的贮存和消耗,对于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对于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和其它有关成分的循环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具体有如下几点:
(1)生物有机体可以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潜能。
重新分配。
平衡。
(2)生物循环引起化学元素的迁移,使得这些元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图2.4 生物循环图示(3)生物循环可以改变大气的组成成分,并保持大气圈中气体的相对
(4)生物循环影响并改造水圈中的化学成分。
(5)生物循环还把太阳能引进成土过程,使分散在岩石风化壳、水圈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在地表积聚,有机体本身则是土壤中有机成分的来源,从而使土层产生肥力,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
(6)生物循环参与了某些岩石和矿物的形成。
第四节 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以及潮汐能等等。其中以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地热能及重力能)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上述各种能量均来自自然地理环境外部,构成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孤立系统中,热量是由高温物体自动地传向低温物体,直至热量平衡为止。亦即,孤立系统中的自发过程总是使系统的熵增加。熵(entropy)是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引入熵这一物理量,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有了一个普遍的判据。因此,这一定律也被叫做熵定律或熵增定律。熵的增加表示系统向无序状态发展,最终达到远离平衡态时,系统的熵为最大值。与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样,熵定律是宇宙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
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宇宙正不断膨胀,向着熵增加(即无序的、能量均布的平衡态)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热寂(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而地球表层与此相反,它的熵并没有增大,反而减小,无论自然界或人类本身一直都处于不断的进化和发展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地进化发展,在远离平衡的情况下,通过涨落形成了相对稳定有序的结构。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把这种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他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以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自发地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故称耗散结构。普利高津把开放系统的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本身按熵定律不可避免的熵的增加,称熵产生(dis);另一部分是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引起的熵的变化,称熵流(des)。开放系统的总熵变(ds)为熵产生与熵流之和,即:
ds=dis+des
根据熵定律,dis≥0,而des可以为负数。只要输入开放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熵低,而输出时高,输入与输出的熵的差就为负数。这样开放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时形成负熵流,即des≤0。只要负熵流足够强,开放系统的总熵变也为负数,即:ds=dis+des≤0这样开放系统的总熵就会减少。
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有着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其中太阳辐射是主要的能源,占输入总能量的99.98%。进入地球表层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由于量子的能量值与波长成反比,因此光量子的能量高,也就是熵低。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层后启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不断作功,最后以热辐射的形式逸出地球表层。热辐射是长波辐射,热量子的能量低,也就是熵高。因此,太阳辐射在自然地理环境内形成了负熵流,使自然地理系统的总熵降低。正是自然地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着能量与物质交换,构成了强大的负熵流,使自然地理系统内部形成了既具有整体组织,又存在地域差异的空间有序性;既具有周期重复,又不断旋回前进的时间有序性;既进行能量、物质流通,又保持着稳定动态的功能有序性。
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格局。作为一个完整的物质体系的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及过程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复杂的,而又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规律赋予它鲜明的结构特性。这些特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状况的一般归纳。现分述如下:
一、分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构造特性规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分层性。大气、水体和岩石由于它们的密度差异,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相对集中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定部位,并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圈层,即
对流层、水圈和沉积岩石圈。生物圈的分布决定于生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它重叠于上述三个圈层之中。
除了按基本组成成分的集中程度而区分不同层次之外,在自然地理环境内部仍可进一步细分出一系列更小的层次。
可以说,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普遍的结构特性。任何一个自然综合体都必然由不同高度层次的物质成分所组成。
二、渗透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组成成分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生物体更是与所有三个无机圈层完全交织在一起。与其他地球圈层比较,这种交织性正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个性。
三、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根据组成结构的差异划分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并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一定的分布格局。因此地域结构也可称为水平结构。这种分布格局实质上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基本反映。但从另一角度看,由于性质各异的不同自然综合体存在着要素间的地域联系和作用,因此使得若干等级相同的、毗邻的、地域联系密切的自然综合体组合为等级较高的自然综合体。这一高一层次的自然综合体具有相应水平的整体属性和综合特征,而区别于同一等级的其他自然综合体。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进一步反映了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正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众多的和等级不同的自然综合体所组成的整体。
地域结构是作为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结果而出现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取决于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第一节 地域分异及其基本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在内的许多组成成分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部分,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特征差异。这就表明,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部分,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作为所有这些过程之结果的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导致这种分异的原因,即是地域分异因素。而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地过分异乃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经济和社会人文诸方面都有表现。
2.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
一是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一般也简称为地带性因素。
二是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不沿纬线方向的地域分异,其所形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区相干湿度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因此相对于“地带性”而言,称为非纬度地带性,简称非地带性。
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能量都来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前者来自太阳辐射能,后者来自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从属,都作为外部条件对自然处理成分和景观起作用,使景观和各自然地理成分同时具有地带性特征和非地带性特征。
第二节 地域分异的尺度
不同的地域分异因素所造成的分异现象,其涉及的空间范围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地域分异具有不同的规模或尺度。通常以分异现象涉及的范围作依据,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因此,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尺度共可分为下列五类,即:
1.全球性分异
2.全大陆、全海洋分异
3.区域性尺度分异
4.中尺度分异
5.小尺度分异
上述各种尺度的地域分异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有时候也很难截然分清。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一般说来,大尺度分异是中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反之,通过某地小尺度区域分异的比较和概括,也可以反映高级的大尺度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在不同尺度分异规律的作用下,分化为一系列等级和规模不同的区域单位。大尺度分异形成等级高范围大的区域,在其背景下,中小尺度的分异又形成级别渐低范围渐小的区域,使地球表面形成一个由多等级区域单位构成的复杂的镶嵌体系。
一、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
地带性因素即太阳辐射沿纬度呈不均匀分布,以及非地带性因素即地球内能对地表的直接间接作用,是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基本原因。
1.热力分带性
这种热力分带主要表现于横贯海陆的大气圈中,它决定着气温、气压、湿度、降水和风向等在地表呈纬度地带性分布。气候的地带性使其他自然地理成分亦相应呈地带性分布。
2.海陆分异
地球的板块构造使地球表面分成四大洋和七大洲。海洋和陆地是两类有着本质差别的物质系统。两者
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生物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分别形成截然不同的陆地景观和海洋景观。
(1)大陆分布成为相对应的三对,大洋与大陆呈相间和对蹠分布的特点。海陆分布的全球规模,还表现于①海洋面积比大陆大得多,②海陆分布在各纬度上不均匀,陆地大部分集中于北半球,②若把地球表层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使陆地最大面积集中在陆半球,即使如此,陆半球的海洋也将比陆地所占面积为大。
(2)海陆起伏分异:对地球固体部分不同高度区间进行统计,绘成海陆起伏曲线,可以清晰地反映地球表面总的起伏分化大洋底部和陆地表面成为地球表面两个高度相差极大的水平面,即地球固体部分的表面可分为两个最大的地貌形态:大洋盆地(平均深度3800米)和大陆(平均高度875米)。海陆起伏显然属于全球性的区域分异。
(3)全球性地域分异,还表现在所有大陆的外形多呈三角形,且尖端指向南方,环太平洋构成地震、火山分布带,西太平洋为岛弧分布区,海沟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南北两大陆之间基本上为“地中海”带,连同亚洲大陆南部的“古地中海区”,也是活动造山带,地震、火山分布带。
二、全大陆和全海洋的区域分异规律
在整个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分化为大陆和大洋的基础上,大陆和大洋内部也各有自己的地域分异规律。
1.全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全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仍然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方面,基本上可分为三类:
1)纬度地带性规律。其特点是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带幅之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成分取代。纬度地带性是在热力分带性基础上形成的大陆的地带性分异。全球各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从赤道到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热量带。每一热量带不仅具备固有的热力特点,而且气温、气压等也有共同之处,其他气候要素、土质土壤、生物群落,甚至外动力地貌都在一定程度内具有相应于该热力特点的性质。
地带性的起因是由于地球呈球形,太阳高度角不同导致太阳辐射沿纬度呈不均匀分布。大阳能的地带性分布直接间接地反映在地球表面各种过程中,首先使各大气过程,如气温、气压、大气环流、蒸发、空气湿度、云量和降水等表现出地带性,作为这些因素之综合的气候最终也表现出地带性分布特征即地带性差异。
景观各个组成成分的明显的地带性,决定了作为这些组成成分之综合的“景观”本身也具有地带性。总之,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有规律的变化,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热力带可以贯穿海陆,故属于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但自然地带在大随和海洋的表现却颇不相同。某些大陆自然地带可以断续横跨整个大陆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沿纬度发生更替(在海洋则为大洋地带所代替)。其他自然地带具有更显著的断续性。各自然地带可以在不同的大陆重复出现,但都被大洋所切断。
2)干湿度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
海陆分异在陆地上首先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别,大陆内部和东西两岸的气候型差别,包括干湿度差别。表示自然景观在海陆分异的背景下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带性更替。
大陆的地带性分异图式,实际上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实际表现的地带性分异,并非纯粹的纬度地带性,而总是不可避免地叠加了干湿度地带性的影响的,可以称为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因式可分三类:
①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特别是大陆的内部的大平原,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例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南北分异。
②干湿度分异占优势的地方,呈现“经度地带性”分异,例如北美大陆西部。
③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且热量分异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可与纬线斜交。我国华北和东北的水平地带即是明显例证。
3)巨大的纬向和经向构造体系所导致的全大陆范围内的区域分异。纬向构造体系有固定的纬度分异特点,构造带之间的间距大致为8个纬度,在中纬度表现尤为明显,如我国的阴山一天山构造带,秦岭一昆
仑构造带,喜马拉雅山构造带,以及南岭构造带。纬向构造带与纬度地带性结合往往形成重要的地理界线。
2.全海洋的地域分异规律。全海洋的地域分异规律也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表现。
三.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
区域性分异仍然是一种大尺度分异,包括由区域性大地构造一地貌分异引起的景观分异、带段性分异和省性分异三种情况。
1.由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引起的景观分异。对区域性分异作狭义理解,或可称为纯粹非地带性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即相应于一定大地构造单位的地势地貌分异。
2.省性分异。对省性可作更广泛的理解,即省性可在任何级别的地带性单位中得到表现。因此,它也具有不同的等级规模。
3.带段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称为带段性。带段性也具有不同的分异规模。
四、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中尺度地域分异包括由高原、山地和平原内部的地势地貌分异引起的区域分异,地方气候差别引起的区域分异和垂直带性分异等三个方面。
1.由高原、山地和平地内部地貌分异引起的区域分异
2.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影响也属于中尺度地域分异范畴。海岸气候、湖区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都属于地方气候。在地方气候影响下往往形成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可见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是有一定影响的。
3.垂直带性分异。
气温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及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使土壤、植被、水文特征、地貌特征等相应发生垂直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垂直带性。
垂直带性分异主要表现在山地。只要一个山地具有足够的高度,就可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垂直带底部第一带称为基带,山地所有垂直带的总体叫做垂直带谱。
山地垂直带谱的特征决定于山地所在的水平地带和山地的高度、走向等山文特征。
五、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局部地貌起伏,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等的差别而形成的局部性自然景观分异,通常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故称为小尺度地域分异。
1.地貌部位和小气候引起的分异。
2.岩性、土质和排水条件的影响。同一地貌部位内的岩性、土质或沉积物分相差别的影响是更次一级的小尺度分异因素。
第三节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参与下,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作用的结果。大陆区域分异的平面结构,水平地带与垂直带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域的空间结构,都表现得极其错综复杂。
一、大陆地域分异的平面结构
二、水平地带和垂直带性的关系
垂直带性分异的基本前提是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且降低速度与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相比要快的多。水平自然地带的宽度以百千米为单位来度量,常常可这数百千米宽。而垂直带的幅度一般只有几百米。
各个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因为两者均具有温度递降这一共同成因。但是也存在着差异:
首先,水平地带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关系。而垂直带的湿度变化-般是由于降水量由下而上增多,在某一高度出现最大值后复又下降,并有背风坡和向风坡的明显差别,因而水热对比关系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其次,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的差别,水平地带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变化,昼夜长度由赤道向两极
发生变化,而在垂直带不发生这种变化。
第三,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纬度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通常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为两个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地带性规律的理解,有广义、中义、狭义之分。
非地带性原指非纬度地带性,若按照地带性广义理解,则可认为凡导致自然景观地域分异呈非带状分布,都叫非地带性。非地带性涉及大、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背景上还有一个地方性分异规律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是互相影响的。
地方性分异规律有正分异与负分异之分。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现代结构是它自身长期演化的结果。在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各组成成分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随着时间推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脱离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考察,那就不可能对此有彻底的认识。因此,本章将从历史的角度,以发展的观点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应当指出,目前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还研究不足,存在许多空白点和不完善之处,我们这里所引用的一些材料或某些结论仍带有假定性的色彩。但是,关于自然地理环境随时间演化的规律性,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所揭示。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自然地理环境沿着一定方向而发展,它的发展依赖于整个地球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演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产物,它形成的开端与地球物质分异为各个地圈有关,至少到了地球分化为两个圈层的时候,才可以谈得上(原始的)自然地理环境。即使是原始的自然地理环境,它的各组成成分也是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在这里,只是为着分析上的需要才逐一加以讨论。
一、岩石圈发展的方向性
现代的岩石圈是地球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从整体上看,在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原始地球由一个接近均质的球体,分化为具有复杂圈层结构的现代地球。作为地球圈层之一的岩石圈也随着地球演化而不断变得复杂化和越来越丰富起来。岩石圈的发展客观上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二、大气圈发展的方向性
总之,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地球现代大气就是氮、氧大气。
三、水圈发展的方向性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以结晶水的形式贮存于地球内部。后来地内温度逐渐升高,结晶水转化为水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方式逸出地表。但由于当时逸出地表的水汽不多,而地表温度又很高,所以这些水汽不能以液体形式降至地面,地表没有形成任何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水汽增多而地表温度降低。大约在太古代初期,地表温度降至水的沸点以下时,一部分水汽就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到地面,汇集于原始的洼地之中,形成最早的江河湖海,也即原始的水圈。以后,由于水量逐渐增加以及地壳沧桑巨变,原始水圈就逐渐发展为今天这样具有汪洋大海和各种湖河沼泽的生机勃勃的现代水圈了。
在原始水圈中,刚形成的海洋水量很少,含盐量很低,组成也与现代海水大相径庭。只是在后期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随着陆地表面的风化作用和径流作用发展,陆地上各种无机盐类矿物元素不断经由河流注入海洋,才使海水含盐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在海水的演化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改造了海水的组成成分,因为海洋生物大量吸收和利用海水中碳酸钙一类的碳酸盐矿物质来建造自己的骨骼和外壳,使得原始海水的碳酸盐含量大为减少;而氯化物(主要是氯化钠)却积存下来,久而久之,海水中氯化物含量就愈来愈高,形成了今天海水的盐分以nacl和mgcl2为主的组成特点。
四、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
在地球发展的最初阶段,地球上本没有任何生命现象。只是在大气圈和水圈出现之后,地球上物质进一步演化,才导致了生命的出现。考察生命起源的全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
(1)从无机物到简单有机物。
(2)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物。
(3)从复杂有机物到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体产生之后,生命演化就从化学演化阶段进入到生物进化阶段,自然地理环境便从无机界的寂寞处所发展为有机界的繁盛世界了。
植物是在地质历史上不断进化的。其发展演化的总趋势是: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的发展趋势也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经历了从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人类的进化过程。
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正如生物圈以及上述各圈层的演化一样,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不断发展过程。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方向性的发展过程中还蕴含着一种节律性的重复现象。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
自然地理环境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着,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看到许多重复发生的过程和现象,比如昼夜的更替、季节的更替、冰川的进退、海陆的升降,以及生物的生死、物种的盛衰等等。我们把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节律性是自然界一种特殊的(时间)循环。显然,它是在发展背景上的重复,是递进中的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可概括为三类型:一是周期性节律,二是旋回性节律;三是阶段性节律。
一、周期性节律
周期性节律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它发生在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表光、热、水的周期性变化基础上。具体而言,周期性节律主要发生在一定地区的昼夜更替日周期和季节更替年周期基础上。前者称昼夜节律,后者称季节节律。
1.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是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效应。地球绕地轴自转,使地表大部分地区在每天24小时中都经历一段光明和一段黑暗,以及相应的一段加热和一段冷却的时间。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成分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反响,许多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都随着昼夜更替而重复出现。
第二篇: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一)(范文)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
(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 ① 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 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 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 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二、单选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按题目要求选出。)
1、人地关系学派的创始人是(C)
A英国的赫伯森和德国的帕萨格
B前苏联的贝尔格和伊萨钦科 C德国的拉采尔和法国的维达尔.白兰士 D美国的戴维斯和英国的麦金德
2、赫特纳的著作《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是(A)A区域学派的代表作
B景观学派的代表作 C人地关系学派的代表作
D生态学派的代表作
3、非地带性因素的能量来自于(A)A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4、黄秉维等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时划分中国的热量带的主要依据是(A)A≥10℃积温 B ≥15℃积温 C ≤10℃积温 D ≤15℃积温
5、地域分异通常以分异现象涉及范围作依据,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下列属于小尺度地域分异的是(C)
A.地方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 B.山地垂直带分异 C.岩性变化引起的地域分异 D.干湿度分带性
6、下列属于非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是(D)A.自然地带
B.热力分带
C.热量带 D.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7、自然地带学说的创立者是(D)
A.拉采尔
B.洪堡 C.伊萨钦科
D.道库恰耶夫
8、被视为垂直性分异显著和垂直带谱完备的标志是(D)A.高寒草甸带的出现
B.高寒荒漠带的出现
C.高寒草原带的出现
D.高山冰雪带的出现
9、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A)。
A.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B.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C.地区-地带-省-州-县 D.自然大区-省-州-县
10、下列属于地段是(C)
A.阶面 B.阶坡 C.一级阶地
D.山顶
11、每个区域有一些受局部因素(如母岩)影响,但仍与该地生物气候条件有联系 的土地类型,可称为(?A)
A.隐域性土地类型
B.显域性土地类型
C.一般性土地类型
D.特殊性土地类型
12、在1︰1万到1︰5万比例尺的航片上作为影像元素可以识别出来的是(A)A.地块
B.地方
C.地段
D.土地系统
13、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是(D)A.纬度地带性分异 B.经度地带性分异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D.垂直带性分异
14、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属于(C)
A.大尺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B.大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中尺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D.中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5、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A)A.节律性
B.空间性
C.季节性
D.热力分带性
16、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是(A)
A.英国的赫伯森和德国的帕萨格
B.前苏联的贝尔格和伊萨钦科 C.德国的拉采尔和法国的维达尔.白兰士 D.美国的戴维斯和英国的麦金德
17、拉采尔的名著《人类 地理学》是(C)A.区域学派的代表作
B.景观学派的代表作 C.人地关系学派的代表作
D.生态学派的代表作
18、地带性因素的能量来自于(B)A.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19、地域分异通常以分异现象涉及范围作依据,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下列属于大尺度地域分异的是(D)
A.地方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 B.山地垂直带分异 C.岩性变化引起的地域分异 D.干湿度分带性
20、下列属于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是(C)A.山地土壤垂直带
B.海陆起伏分异
C.热量带
D.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22、被视为垂直性分异显著和垂直带谱完备的标志是(D)A.高寒草甸带的出现
B.高寒荒漠带的出现
C.高寒草原带的出现
D.高山冰雪带的出现
23、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是(A)
A.地表自然界分异规律的学说
B.自然地带学说 C.人地关系学说
D.景观学说
24、目前非地带性区划单位通用的等级系统是(B)
A.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B.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C.地区-地带-省-州-县
D.自然大区-省-州-县
25、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C)
A.相、限区、地方
B.土地元素、土地刻面、土地系统 C.地块、地段、地方
D.生态地段、生态区、生态省
26、下列属于地块是(A)
A.阶面
B.冲沟
C.一级阶地
D.洪积台地
27、土地类型的分布组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反映该地区生物气候条件和主要自然地理过程的土地类型称之 为(?B)A.隐域性土地类型
B.显域性土地类型
C.一般性土地类型
D.特殊性土地类型
28、一般在1︰1万到1︰8万比例尺的航片上表现清楚的是(C)A.地块
B.地方
C.地段
D.土地系统
29、自然地带学说的创立者是(D)
A拉采尔
B洪堡
C伊萨钦科
D道库恰耶夫 30、拉采尔的名著《人类 地理学》是(C)A区域学派的代表作
B景观学派的代表作 C人地关系学派的代表作
D生态学派的代表作
31、下列属于非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是(D)A自然地带 B热力分带
C热量带
D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32、地带性因素的能量来自于(B)A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33、地域分异通常以分异现象涉及范围作依据,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下列属于小尺度地域分异的是(C)
A地方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 B山地垂直带分异 C岩性变化引起的地域分异D 干湿度分带性
34、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A)。
A地带-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B 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C地区-地带-省-州-县
D自然大区-省-州-县
25、土地类型的分布组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反映该地区生物气候条件和主要自然地理过程的土地类型称之 为(B)A隐域性土地类型
B显域性土地类型
C一般性土地类型
D特殊性土地类型
36、被视为垂直性分异显著和垂直带谱完备的标志是(D)A高寒草甸带的出现
B高寒荒漠带的出现
C高寒草原带的出现
D高山冰雪带的出现
37、下列属于地段是(C)
A阶面
B阶坡
C一级阶地
D山顶
38、在1︰1万到1︰5万比例尺的航片上作为影像元素可以识别出来的 是(A)A地块
B地方
C地段
D土地系统
39、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属于(D)
A大尺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B大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中尺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D中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40、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是(D)A.纬度地带性分异 B经度地带性分异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D垂直带性分异
41、下列属于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是(C)A山地土壤垂直带
B海陆起伏分异
C热量带
D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42、非地带性因素的能量来自于(A)A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三、简答题
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2、简述自然地带学说的要点.
3、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4、简述景观的概念及其特征.
5、土地类型调查制图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6、简述地块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7、什么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8、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实际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
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9、简述地域分异的尺度.
10、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11、简述土地的科学概念及其内容.
12、简述地块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
13、画出地貌面的划分示意图,并说明地貌面的划分.
14、说明理想大陆植物群系水平地带的平面结构.
15、画出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阶梯图,并说明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 相互关系.
16、说明西祁连山垂直带谱图南坡和北坡垂直带谱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
17、说明理想大陆自然地带更替的规律。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2、试论述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循环和转化.
3、试论述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4、试述自然地带学说的要点及其发展.
第三篇: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 地球
彗星: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和太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
太阳结构:
1.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形状效应。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引起地表热量分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地球气候的形成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能以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地球周围的大气,使地球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的大气层。才有了多种圈层,才有生命。
(2)地球巨大的表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转。它的旋转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的这种绕轴旋转被称为“自”转,以别于它绕太阳的公转。
日的概念: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月球为参考点,是月球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经历的时间。通常所说的1日(一昼夜)是指太阳日。
自转角速度 :地球各部分都有相同的自转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15°,或每分15′,每秒15″。
自转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赤道上,自转速度最大,在南北纬60°地方,地球自转的速度减为赤道的一半;至南北两极减小为零。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潮汐摩擦对地球自转起着“刹车”那样的作用,使它的速度不断减慢。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变化又分周年变化和半周年变化。前者主要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大气潮汐引起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律。
3.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产生了地方时。
5.对潮汐产生阻碍作用。
地方时:某一地方某一恒星两次经过同一地的时间间隔。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证据: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大;7月初经过远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小。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
季节变化首先是天文现象,然后是气候现象。
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的回归运动
2.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4.四季更替
5.五带分布
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的回归运动,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半球性的。
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
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纬度带;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的纬度带;
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寒带和北寒带的过渡地带,即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
黄赤交角为0时:①季节消失,温度年较差减小;
②季风消失,干湿度的季节变化也将很小;
③赤道附近更热,中高纬度更冷,径向环流加强; ④极昼极夜消失,热带宽度减小,寒带宽度增加; ⑤季风区降水减少,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⑥纬度地带性更明显,中高纬度地区的径向分异和垂直分异减弱。
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法线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经度——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
地球的内部构造特征: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它们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分外核和内核。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M界面。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称古登堡面。外核和内核之间的界面,称莱曼面。
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的界面,称康拉德面。(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等。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第二章 地 壳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
条痕:锐器割划矿物后粉末的颜色。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分为十级:1 滑石
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
正长石石英黄玉
刚玉
金刚石
相对硬度 :指甲2.5
小刀5.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叫解理。裂开面称解理面。
断口: 受力后不沿一定方向裂开,而破裂成不规则的破裂面。解理不完全,则断口愈显著。
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也可划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类型: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或者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
变质岩: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控制变质作用的三要素: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
当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在地壳深处冷凝形成的岩石岩叫深成侵入岩;在地壳浅层冷凝形成的岩石叫浅成侵入岩。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和矿物之间相互关系等特征。
1.按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隐晶质、玻璃质。
2.按颗粒大小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10-------5--------2--------0.2mm
晶体关系分为:等粒结构、斑状结构、辉绿结构。
玻璃质结构:矿物没有结晶,岩石断面光滑。是岩浆岩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成。喷出岩特有的结构。
岩浆岩构造:是指岩石各组成部分在岩石中的排列方式或充填方式。
分类: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风化——剥蚀与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固结成岩作用几种途径: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新矿物的形成。
层理构造: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
层面构造:如波痕、雨痕、干裂等等。
节理: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
海侵(浸)层位:当地壳下降时,海水侵漫陆地,陆地面积相对缩小,海洋面积相对扩大,称为 “ 海侵 ”,这时所形成的岩 层称 “ 海侵层位 ”。
海侵层位特点:在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由于海洋面积扩大,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面积,形成超覆现象。
海退层位:当地壳上升时,海水退出陆地,陆地面积相对扩大,海洋面积相对缩小,称为
“ 海退 ”。这时所形成的岩层称为
“ 海退层位 ”
海退层位特点:在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由于海洋面积越来越小,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小于老岩层面积,形成退覆现象。
构造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动、变位的一种机械作用。(通常与地壳运动通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指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沿着大地水准球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岩层在水平方向遭受挤压力或张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 “ 造山运动 ”。
(2)垂直运动: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缓慢升降运动。常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 “ 造陆运动 ”
垂直运动的特点:交替性:时间上,空间上;周期性:一个地区从下降到上升终止称为一个旋回;
复杂性:不同规模的升降交错发生。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从地壳发展历史看,地壳运动的总体表现形式,无论在大陆还是在海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平运动是主导的,而垂直是派生的。水平运动形成地壳的褶皱和断裂,升降运动引起地壳的隆起、凹陷和海陆变迁。种主要地质构造类型: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岩层:具层状结构,由两个平行或近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是指岩层在空间的方位。由其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
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即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
褶皱构造:
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褶曲: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曲叫褶曲。
断层构造:
节理: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
整合接触: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岩层沉积连续,且下老上新,没有岩层缺失,这种关系叫整合接触。
特点:岩层相互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呈递变状态。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未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没有显著的变化。
平行不整合:又称为 “ 假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时代不连续,曾发生过沉积间断,故两套岩层 的岩性和其中的化石群也明显不同。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曾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成角度相交,上覆岩层覆盖在倾斜岩层或褶皱岩层之上。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突 变;不整合面上往往保存有古侵蚀面。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地壳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
沉积旋回:海侵层位是在地壳下降条件下形成的,而海退层位是在地壳上升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海侵层位和一套海退层位,在垂 直剖面上构成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又由细变粗的有规律变化,表明该地区的地壳曾经历了一次下降和上升的完整过程,称为一个沉积旋回。
一般海侵层位厚度大,保全较好;而海退层位厚度较薄,不易保全,甚至会出现沉积间断。
断盘: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盘。
断层的主要类型:
正断层---断层的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断层的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水平方向)相对移动
依据逆断层断层面倾角的大小,分为: 冲断层(断层面倾角大于45°);逆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45°);枢纽断层:是指那些具有旋转性质的断层运动,断层上盘似乎绕一个轴旋转。
顺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逆地貌:背斜为谷,向斜成山。
大地构造学说(即地壳运动学说):主要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的起因和动力来源。
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魏格纳,德,1912
在大约 2.5 亿年前的石炭纪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围绕它的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此后,受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由硅铝层组成的、较轻的陆壳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之上漂移,直至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形成的,而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
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 :迪次(1961)、赫斯(1962),美
1)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接受分裂,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潜没消减,因而洋壳不断更新。2)洋底的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在软流圈之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
3)地幔对流说表明,不是“舟行于水”,而是软流圈类似“传送带”的作用。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
1).刚性的岩石圈由巨大断裂分割成许多块体,叫(岩石圈)板块;
2).板块由于软流圈运动而运动,如传送带;
3).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4).板块边界:(山弧)岛弧-海沟系、洋中脊、转换断层,在大陆内部的地缝合线。前三种边界位于 洋底或洋陆交接处。
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1.扩张(或增生)型边界:是新增地壳增生的地方,喷出的多为玄武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节理为主;地震震源较浅,烈度也不大。
2.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见于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多强烈地震,分布亦广;板块拼缩的速度每年多在5cm以内。
3.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被断开的两条海岭之间的部分断层两盘运动方式相反,而两条海岭外侧的断层两盘的方向一致。仅见于大洋地壳中,以浅震为主,亦有少量玄武岩喷出。
火山的喷发形式:1)裂隙式:岩浆由地壳的裂缝溢出地表。多为基性熔岩,形成熔岩被,一般没有固体喷发物。多见于大洋中脊裂谷带。
2)中心式:岩浆沿管形通道喷出地表。
▲宁静式(夏威夷式):基性岩浆喷发;只有熔岩流,无火山碎屑,多形成盾形火山锥;
▲爆炸式(培雷式):中、酸性岩浆喷发;爆炸力强,含气体多,火山碎屑多,形成锥形火山锥;
▲中间式(斯特龙博利式): 中、基性岩浆喷发;爆炸力小,火山碎屑少。
火山的分布:火山沿构造板块的边界呈带状分布,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火山带:
① 太平洋火山带:62%以上的活火山分布于此,有 “ 火环 ” 之称。
② 地中海火山带
③ 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裂谷分布。
④ 大西洋海底隆起火山带
地震的分布:呈带状并与板块边界一致。
1.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分布,全世界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发生在该地层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地震数量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3.大洋中脊地震带——地震数量不多,震级较小 4.大陆断裂谷地震带——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生物的发展与地质年代的关系:显生宇: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时代)
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上古生代(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两栖动物时代
陆生孢子植物时代
第三章 大气与气候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基本特征:1)一般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太阳辐射能分布:主要是波长在0.4um-0.76um的可见光区,约占总辐射能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u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量的43%。波长小于0.4um的紫外辐射只占能量的7%。99%的辐射能在波长0.15um-4um间。
太阳常数:8.16J
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光垂直照到地表,排除大气影响,1cm3 吸收的太阳能
地面长波辐射:地表面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那一部分,刚好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的辐射。
大气的温室效应:由于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地面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的这种大气保温作用。
造成逆温的条件: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空气湍流混合等。
逆温的类型:(1)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用e表示,单位:hpa.饱和空气: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如果水汽含量达到此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
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cm³表示。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显著增大。
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蒸气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大而上升的现象。
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低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而产生能量输送。
相对湿度f:实际水汽压e 与饱和水汽压E之比,当空气饱和时e=E,f=100%;未饱和时e<E,f<100%;过饱和,f>100%。
露点温度Td: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简称露点。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所以露点温度经常低于气温。在饱和空气中,T-Td=0;在未饱和空气中,T-Td>0;T-Td 差值愈大,说明相对湿度愈小。
实际水汽压(e)与饱和水汽压(E)关系,当e<E,蒸发;e>E,蒸发停止,可能产生凝结;e=E,动态平衡。
影响蒸发的因素: 1.蒸发面的温度 2.空气湿度和风 3.蒸发面的性质
水汽凝结的条件: 1.是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 2.是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两种: 1.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
2.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少饱和水汽压,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
雾的类型:
1.辐射雾:这是空气因辐射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主要发生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2.平流雾:当温暖潮湿的空气流经冷的海面或陆面时,空气的低层因接触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的雾就是平流雾。
3.蒸汽雾:如果水面是暖的,而空气是冷的,当它们温差较大的时候,水汽便源源不断地从水面蒸发出来,闯进冷空气,然后又从冷空气里凝结出来成为蒸气雾。
4.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
5.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
大气降水的形成(使云滴增大的过程):
1.为云滴凝结(或凝华)增长
1)直接凝结(凝华)增大阶段
2)水汽转移阶段:对形成大云滴来说,冰水云滴共存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温度下,冰水之间的饱和水汽压差异很大,特别是当温度在-10—-12℃时差别最显著,最有利于大云滴的增大。因此,对于冷云(降水,这种冰水云滴共存作用(称为冰晶效应)是主要的。
2.为云滴的冲并增长:云滴经常处于运动之中,这就可能使它们发生冲并。大小云滴之间发生冲并而合并增大的过程,称为冲并增长过程。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
2.南北纬15°-30°少雨带:这一纬度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稀少带。
3.中纬多雨带:受天气系统影响,多雨。大陆东岸受夏季季风影响,降水多。中纬大陆内部因离海洋较远,降水量很少。
4.高纬少雨带:本带因纬度高,全年温度低,蒸发微弱,大气中含水量少,故降水量也少。
辐射平衡:1.从整个地-气系统平均状况来看,地面和大气从太阳得到的能量与发射到外层空间的能量相等。2.地-气系统内部有着复杂的能量转换和能量输送过程。3.全球年平均辐射平衡为零,但局部地区却并非如此。
全球范围内的气温水平分布有如下几个特点:(1)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北半球的1月比7月密集,表明冬季南北温差大。(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墨西哥湾流(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气温冬、夏均高于24度,称为热赤道。(5)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温都在南极;北半球最低夏季在极地,冬季在高纬大陆。
大气降温过程:1)绝热冷却2)辐射冷却3)平流冷却4)混合冷却
雾凇: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的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
露:温度如在0℃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霜:在0℃以下,固态—冰晶。
雾的分类: 1.辐射雾2.平流雾 3.蒸汽雾 4.上坡雾 5.锋面雾。
云的分类: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湿润系数K:降水量P与蒸发量E关系。
全球云量带:(1)赤道多云带(2)纬度20-30°少云带(3)中高纬多云带。
降水类型: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气旋)雨4.台风雨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水量。
降水日变化:(1)大陆型:两个最大值午后清晨,最小值夜间和午前(2)海洋型:一个最大值清晨最小值午后
作用于空气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 3.惯性离心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4.摩擦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 自由大气的空气运动 1.地转风(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形成地转风)2.梯度风
风随高度的变化 1.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 2.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水平气压梯度: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
地转偏向力:因地球转动使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力;
惯性离心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惯性离心力。摩擦力:不同气层间,气—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摩擦力;
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北风而立,则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梯度风:大气中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为。
埃克罗螺线:把北半球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可得到一条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螺旋线。
三层含义:1.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呈螺旋式分布;2.随高度升高,风速增大,风向向右偏转;3.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完全一致
(一)全球环流 1.全球气压带 2.行星风系(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3.经向三圈环流(信风、中纬度、极地环流圈)4.高空西风带的波动和急流
大气环流
(二)季风环流 季风角
(三)局地环流 1.海陆风2.山谷风3.焚风
大气环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
气团:在水平方向上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
锋:当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时,其间比较狭窄的过渡区。
气团的变性锋的类型: 1)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2)冰洋锋、极锋、赤道锋。
冷锋天气:1.第一型冷锋或缓行冷锋(锋后雨)2.第二型冷锋或急行冷锋(锋前雨)暖锋天气(锋前雨)锢囚锋(锋前锋后雨)
气旋分类:温带气旋(即锋面气旋,产生于极锋上)和热带气旋(产生于赤道锋上)。
反气旋旋转方向: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反时针。
反气旋分类:1.冷性反气旋即冷高压;2.暖性反气旋即暖高压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瞬时或短时间的大气状态;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是瞬息万变,不稳定性的快过程;气候有相对稳定性的慢过程。天气是气候背景上的振动,天气属于气候范畴。天气指对流层不包括高层大气,气候涉及整个大气圈。
气候系统特性:热力学特性气温水温地温,运动学特性风洋流,静力学特性压力密度盐度,含水性。
气候系统有五部分组成:1大气圈2海洋3冰雪圈4陆面(岩石圈)5生物圈
(一)辐射因子 1.地球的有效温度 2.地球上的天文现象(日地距离、太阳高度、日照时间)
气候的形成因子
(二)环流因子 1.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 2.大气环流与水温异常(厄尔尼诺)
(三)地理因子 1.海陆分布 2.洋流(对大陆东西岸气温将水的影响)3.地形(对温度降水影响)
同一纬度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季总量,年总量都相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郎伯定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的正弦成正比,与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沃克环流: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上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热成闭合环流。
南方涛动: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振荡关系。(沃克)最大降水高度:同一地区山地降水量总比山下多.低纬度气候 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海洋性气候3.热带干湿季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全球气候带
中纬度气候 1.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副温带季风气候3.副热带湿润气候4.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5.温带海洋性气候6.温带季风气候7.温带大陆性气候8.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高纬度气候 1.副极地大陆性气候2.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3.极地冰原气候
气候变化史:地质时期气候历史时期气候近代气候
天文学方面的原因:1.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2.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 3.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
气候变化原因:地文学方面的原因:1.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2.造山运动3.火山活动
人类活动
第四章 海洋与陆地水
水循环的5个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3个阶段:蒸发、降水、径流。
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收入-支出=变化量
大陆降水量+海洋降水量=大陆蒸发量+海洋蒸发量 大洋年降水量+入海径流量=大洋年蒸发量
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①将各圈层与圈层连接在一起; ②使水成为可永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③使不同纬度之间水分收支平衡得到缓解; ④海陆之间、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
⑤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 ⑥水分循环导致地貌形状变化。
世界洋流结构特点: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南北回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在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则逆时针流动;
◆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为中心,在南半球中高纬为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冰盖影响,具寒流性质);
◆绕极环流:南极周围,受极地东风作用,洋流自东向西流;
◆季风漂流: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逆时针流动,夏季顺时针流动。
河流的分段:较大的河流可分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部分。
水系形式(5类):扇状水系、羽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状水系。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和河流的弯曲系数。
河长:从河口到河源沿河道的轴线所量得的长度。
河网密度: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距离之比值。
水系:指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
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叫做水位。
流速: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1)停蓄阶段: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是,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和减少水土流失来说,这个阶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漫流阶段: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
3)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高潮 低潮 潮差 大潮 小潮 顺潮
对潮
洋流分类:摩擦流(风海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倾斜流、密度流和补充流)和潮流。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
全球水量平衡: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和陆地降水量绝大部分,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只有小部分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径流计量单位:1.流量Q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Q=Av,A 为过水断面面积;v 为水流的平均流速。
2.径流总量W :在一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W = QT,T 为时间(秒);Q 为时段平均流量。
3.径流模数M: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4.径流深度y :流域面积除该流域一年的径流总量,即得到径流深度
5.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 或y1 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0、Q0 或y0 之比。
6.径流系数α :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 与同期降水量x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河流补给:1.降水补给2.融水补给3.地下水补给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5.人工补给
河流分类原则:1)以河流的水源作为河流最重要的典型标志,按照气候条件对河流进行分类;2)根据径流的水源和最大径流发生季节来划分;3)根据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程度来划分;4)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按河流月平均流量过程线的动态来划分;5)根据河槽的稳定性来划分;6)根据河流及流域的气候、地貌、水源、水量、水情、河床变化等综合因素来划分。
我国的河流分类
1.东北型河流1)由于冰雪消融,形成春汛,春汛流量较小。2)春汛延续时间较长,可与雨季相连续,春汛与夏汛之间没有明显的低水位 3)河水结冰,结冰期间少量地下水补给。4)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全年流量变化较小。
2.华北型河流 1)每年有两次汛峰,两次枯水。2)夏汛和雨期相符合,夏汛与春汛间有明显的枯水期,甚至断流,造成春季严重缺水现象。3)雨季多暴雨,洪水猛烈而径流变幅大。
3.华南型河流 1)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有充沛的雨量,汛期早,流量大。2)雨季长汛期也长,梅汛,台风汛。3)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出现在台风季。
4.西南型河流 包括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及云贵地区的河流,一般不受降雪和冰冻的影响。径流变化与降水变化规律一致,7—8 月洪峰最高,流量最大,2 月份流量最小。河谷深切,洪水危害不大。
5.西北型河流 1)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补给 2)产流区主要在高山区
6.阿尔泰型河流,以积雪补给为主。
7.内蒙古型河流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或兼有雨水补给。
8.青藏型河流 冰雪补给为主,东南边缘的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温度2.颜色3.透明度4.比重(波美度)5.导电性6.放射性7.嗅感和味感。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
容水性:指岩石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容水度)。持水性: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度)。给水性:饱水岩石能够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
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
地下水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德国度)
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按其储存空隙的种类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湖泊的分类1.据水的来源,分为海迹湖和陆面湖。2.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3.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4.按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湖等。5.以湖水存在的时间,分为间歇湖、常年湖。
沼泽:通常把比较平坦或稍为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沼泽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成冰作用也分冷型和暖型两类
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
冰川分类:1)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2)大陆冰川 3)高原冰川 4)山麓冰川;据活动性分为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依温度分温冰川和冷冰川两类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
第五章 地貌
地貌成因:构造运动,气候因素,岩性,人类活动。地貌动力亦称营力
基本地貌类型:山地和平原。(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山间盆地的总称)。极高山>5000>高山>3500>中山>1000>低山。丘陵相对高度小于100m。平原按表面形态可分为平坦,倾斜,凹形,起伏平原;按外动力分为熔岩,喀斯特,冲积,海成平原。高平原可分为切割高原和波状高原。南极冰雪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卡拉哈利高原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3)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4)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5)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物理风化:机械风化或崩解; 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
风化壳或残积物: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堆积风化壳。
风化壳基本特征: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很大;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层理;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崩落,滑坡,蠕动。
崩落或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崩落必要条件:坡度陡和相对高度差大,或外倾结构面,或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面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以及地表水冲刷坡麓等导致岩体、土体失稳的情况,和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
崩落形成地貌: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崩落使坡面上部后退,岩堆则使下部前伸,坡度逐渐变缓。大规模崩塌称山崩。
物理风化:机械风化或崩解; 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
风化壳或残积物: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
堆积风化壳。
风化壳基本特征: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很大;
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层理;
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崩落,滑坡,蠕动。
崩落或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崩落必要条件:坡度陡和相对高度差大,或外倾结构面,或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面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以及地表水冲刷坡麓等导致岩体、土体失稳的情况,和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
崩落形成地貌: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崩落使坡面上部后退,岩堆则使下部前伸,坡度逐渐变缓。大规模崩塌称山崩。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才能发生。
滑坡内在因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等;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人为蓄水灌溉建筑。20-40度是发生滑坡最多的坡度。滑坡体,面,壁,阶地,垄丘,洼地,裂缝。
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15-30度最适合发生蠕动。
泥石流的必备条件: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大;3)可从高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水源供给。
我国泥石流分布:天山、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太行山、燕山、横断山、巫山,十万大山,南岭等,甘,川,云等最多.泥石流分类:稀性,过渡性,粘性,塑性。泥石流扇,泥石流沟谷。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坡积裙或坡积裾。
河谷:谷坡,谷底。河床,河漫滩,谷坡,阶地。
河床:平水期河水淹没的河槽;
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深槽位于弯曲段,浅滩位于过渡段。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小边滩、大边滩、河漫滩
离堆山
边滩,心滩,江心洲
牛轭湖:自由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窄,最终可被洪水冲决,这是裁弯取直,被裁去成为牛轭湖。
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洪积扇。
无论从平面还是剖面上,三角洲沉积都可分为:三角洲平原,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的沉积包括分汊河床沉积,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以及低地、舄湖的沼泽沉积。三角洲分类:鸟足状(密西西比)尖头状(西班牙埃布罗河)扇形(尼罗河尼日尔河)多岛型(湄公河)。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扇顶坡度5-10度,扇缘1-2度。扇缘低地常有泉水出露,形成绿洲。山麓洪积倾斜平原,洪积扇阶地。冲积扇,冲积平原,决口扇。河床相沙层和砂粒层为含水层,河漫滩相粘土层为隔水层。
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阶面,阶坡,阶地高度,阶地前缘,后缘。
阶地分类:侵蚀阶地,堆积,基座阶地。
河谷类型:顺向河,逆向河,次成河,先成河,再顺向河,叠臵河。
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断头河,劫夺点,劫夺湾,谷中谷,风口。
准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准平原发育过程:1)原始地面平缓;
2)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
3)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4)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
5)地面近似平原;
6)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形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 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成为岩溶地貌,桂黔,滇分布甚广。
地表喀斯特:落水洞,黯河,石牙,溶沟,石林,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峰丛,峰林,孤峰。
地下喀斯特:干溶沟,石笋,石钟乳,石柱,暗湖。河面或者海平面即是喀斯特地貌的侵蚀基面。
喀斯特地域分异: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亚季条件是地带性热量条件与非地带性降水条件;温季气候地下喀斯特发育;寒带和高原寒冷气候冻土层下小型溶沟洼地。
刨蚀作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
拔蚀作用:冰川移动时把岩块拔出带走。
在粒雪盆中冰川有向心和下沉运动,在冰舌部分有侧向和上升运动。
表碛,内碛,底碛,侧碛,中碛,终碛。冰斗,U形谷,峡湾,刃脊,角峰,羊背石,卷毛岩,冰川磨光面,悬谷,冰川三角面。谷源冰斗,谷坡冰斗,冰盆,冰坎,冰碛,冰碛丘陵,鼓丘终碛堤,终碛垅。峡湾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
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冰面地貌。
冰水堆积地貌:冰水扇,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纹泥),冰砾阜,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
冰面地貌:冰瀑,冰裂隙,冰川弧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塔林。
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冰椎,热融地貌。
冻土: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不含冰的为寒土。季节冻土,多年冻土,隔年冻土。衔接多年冻土,季节融化层,不衔接多年冻土,季节冻结层。
融区:多年冻土带内融土分布的地区。当融土穿透整个冻土层时,称为贯通融区,未穿透,非贯通融区。地下冰的存在是冻土的最基本特征。
地下冰分类:组织冰,洞脉冰,埋藏冰。胶结冰,分凝冰脉冰,洞穴冰,复脉冰,冰楔。
聚冰作用
石海:基岩经剧烈的冻融崩解产生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地面。整体运动时形成石河。在山逯堆积形成石流扇。
冻胀丘: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隆起。内部有冰透镜体的为冰核丘。
热融地貌分类:热融滑塌,热融沉陷积水时,热融湖塘。
风沙作用: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吹蚀,磨蚀,起砂风;悬移,跃移,表层蠕动。
风蚀地貌:风棱石,石窝,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盆地,风蚀湖,风蚀谷,风蚀残丘,雅丹地貌。
风积地貌:沙丘(横向纵向多风向)。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沙丘链。纵向:沙垅,复合沙垅。沙丘移动是通过沙丘表面沙粒自迎风坡吹扬到背风坡堆积来实现的。
原生黄土,次生黄土。
黄土地貌的动力: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风蚀。
黄土沟谷地貌:细沟,浅沟,切沟,冲沟,河沟。
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
海岸带: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海蚀穴,崖,拱桥,柱,台。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携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
海积地貌:横向海积地貌,纵向海积地貌。侵蚀带中立带,海滩,水下堆积台,平衡剖面滨岸堤水下堤,离岸坝。粗物质上移,细物质下移。
波影区,连岛沙坝,岛屿变半岛,陆连岛。
下部泥滩上部草滩。海积地貌分类:毗岸地貌,接岸地貌,封岸地貌,离岸地貌。海岸分类:岩岸(山地海岸),砂岸。
岩岸:里亚式,达尔马提亚式,峡湾式,断层海岸,岩溶海岸。砂岸:三角洲,淤积堆积平原,舄湖岸,溺谷海岸,三角湾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海底地貌: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前三总大陆边缘)边缘海沟,弧后盆地,深海平原,大洋隆起,大洋中脊。
近海沉积物:机械(沙石)化学(铝铁锰)生物(鱼类珊瑚藻)。
远洋沉积物:微尘,火山灰。环陆分带
第六章 土壤圈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四大肥力因素:养分、水分、空气、热量。
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能够同时适度地和经常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生活所需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条件的能力。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层的土壤纵断面。
自然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六个主要发生层。
人文土壤剖面划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土壤团粒结构:是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强的一种粒状土壤结构,主要由有机胶体和钙离子胶结而成,团粒内有毛管孔隙,粒间有 非毛管孔隙,能使土壤既保水又透水,并具有良好的土壤透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及对养分的保蓄和供应。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暗色、酸性、富含氮素的有机胶体物质,是土壤中特有的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土壤水分类型: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
吸湿水:是指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
毛管水:是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
重力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土壤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大小小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2)各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3)成土因素组合的改变,可以制约土壤形成过程的性质和演变方向,进而促进新的土壤类型的形成。
4)成土因素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规律性。因此,作为一定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也都有着明显的地理规律性。
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母质因素
1)构成土壤的基础物质;(在气候和生物的影响下,母质表层逐渐发育为土壤,母质的某些特征往往被继承下来)
2)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影响土壤天然肥力 ;
3)母质的差异造成土壤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及性质的不同;(母质、母岩、土壤的化学成分不一定相同,但存在发生上的联系。)
4)土壤质地与成土母质类型关系密切;
5)在总体上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速度和强度。
2.气候因素
1)是影响土壤形成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之一(气温与降水具普遍意义);
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3)气候通过水热状况直接间接地影响岩石的风化(下表)、粘土矿物的形成、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以及物质的迁移、淋溶 和淀积过程;
4)水热条件还通过对植物和微生物间接作用影响土壤的基本性状;
5)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3.生物因素
1)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能有选择性地吸收分散于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于地表。而不同植被类型的养分归还量与归还形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机质含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2)土壤动物的作用: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和搬运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外,有些动物如白蚁、蚯蚓等还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的结构、孔隙和土层排列;
3)微生物的作用: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
4.地形因素:地形引起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从而间接地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1)影响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2)引起母质的重新分配:3)影响土壤发育过程和地理分布
5.时间因素:1)以上各成土因素对成土过程作用的程度,是随时间延续而不断加深的。土壤的发生发展是时间的函数。
2)土壤发育程度的表现,也是随着时间的进展,由原始状态逐步发育成典型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成土时间长短不同,即可发育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实际是成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土壤是历史自然体。
6.人为因素
1)人类作用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土壤的定向培育和人为破坏;
2)人为活动的社会性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不同条件下的作用程度有差异;
3)人类活动创造了耕作土壤。
成土过程
(一)灰化过程:是指土体亚表层二氧化硅残留,氧化铝、氧化铁和腐殖质淋溶及淀积过程。主要发生在针叶林区,二氧化硅残 留土体上部形成灰白色淋溶层,叫灰化层。
(二)铁铝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条件下,硅酸盐强烈水解,释出盐基物质,使 风化液呈中、碱性环境,盐基离子和硅酸淋失,铝铁富集,滞留于原土层中,使土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铁盘层。
(三)粘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积过程。温带、暖温带条件下,土体内发生较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次生矿物 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淋洗。在土体心部粘粒明显聚积,形成粘化层。
(四)潜育化过程:是指在湿润环境下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所进行的成土过程。形成青灰色的潜育层为标志。整个土体或土体下部,因长期被水浸润,几乎完全处于闭气状态,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锰,形成潜育层。
(五)潴育化过程:系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到地下水浸漫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使该土层干湿交替,从而引起铁、锰化合物发生移动或局部淀积,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称为潴育层。
(六)腐殖化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聚积,形成暗色腐殖质层。这种土壤的腐殖化过程主要地发生在草原和草甸土中,同时也 广泛发生于自然界其它土壤中。腐殖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七)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是人类定向培育土壤的过程。通过耕作、培肥、改良等方法,不断改变土壤原有不良性状,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包括三阶段:● 改造不利的自然成土过程阶段
●培肥熟化阶段
● 改善土体构型阶段
土壤系统分类:分类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主要根据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1)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2)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
生物分类系统中所采用的等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原生生物界,(裸藻金藻甲藻肉足虫纤毛虫),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 其中不可缺少的是生存条件。
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1综合性2非等价性3不可替代性4限制性。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对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广生态幅生物,狭生态幅生物。
生态因子与生物:1.光与生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都必须有能量的供给,光的性质即光的波长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最为明显,光照强度因时空而有变化各种生物对光强的适应程度也不相同,不同动物对光强反应不一样。(夜昼晨昏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中间性植物)长日照植物多起源于纬度较高的地区,短„低„2.温度与生物: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形态的影响表现在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少,有利于保温,个体小者体表面积较大则增加散热量有利于降低体温(贝格曼定律)温度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在于使动物主动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以利于生存,温度还影响动植物的地理分布3.水与生物:生命起源于水。首先水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食物的消化废液的排除激素的传递等都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第四,水的热容量大,而且吸收和放热的过程比较慢,这便为水生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环境,第五,通过蒸发水分而散热可降低陆生生物的体温,对于生物的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水生植物,湿生)4.空气与生物,化学成分和空气运动,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有净化作用,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绿色植物还可以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作用。风是植物孢子花粉种子果实传播的动力风的有害作用主要是使植物变形,风对动物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影响动物的行为活动。5.土壤与生物,土壤是陆地生物生存的重要基地,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强烈影响,具有供应和调节生活中所需水分养料和空气的作用。土壤和植物之间以极大的接触面进行着物质交换,土壤的酸碱度影响矿质营养盐类的溶解度,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土壤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包括季节变化和临时变化都可以导致土壤无脊椎动物在土内进行明显的垂直迁移活动,污水灌溉废弃物酸雨农药使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产生危害。6.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种间,直接影响间接,不利有利)竞争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原始作用与互利共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生态型 生态对策
逻辑谛曲线 r-k连续体。
种群:(动)生态学家把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和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增长,种内关系。
种群数量:在一定空间中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目;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目叫
种群密度。
单体生物多为动物,个体形态结构很清楚。构件生物,多系植物,多次分枝,繁杂茎枝和根系。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水平分布三种类型:随机、成群、均匀。
成群分布原因: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
2)植物的繁殖往往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最大出生率
最小死亡率
实际出生率或生态出生率
实际死亡率
最大容量或环境负荷量
自疏现象
正负反馈。
种内关系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
生物群落: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生物种的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
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一般把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香农-威纳指数
多样性梯度:1)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2)在低纬度的高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
3)在海洋或淡水中,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随深度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生态位:群落中每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和它的功能结合起来。
优势种:凡是在群落的每个层中占优势的种类,即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其中最突出的叫建群种。其他次要的称为伴生群。
群落的结构:若干个生物种群它们在群落内部空间上按一定规律组合排列的现象。
主要有垂直、水平和生态结构。
成层现象: 间作
套作
混作。
群落的水平结构:小群落,镶嵌性。
层片:苏卡乔夫,具有一定的结构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
生物群落的动态:既有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又有演替和演化。
群落的季相:先锋植物群落演替顶极,多顶极
演替: 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所替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进展演替
顺行演替 逆行演替
群落分类原则: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
群落命名:中低级-建群种与优势种植物园种名,高级-建群种植物的生活型和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和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组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性动物。
捕食食物链,活食食物链,牧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营养级生物大放作用。
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生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
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质数量。总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
生物量:在单位面积上净初级生产量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有机物质数量。一部分成为枯枝落叶或被分解了,剩余的部分叫现存量。
次级生产或第二性生产,百分之十定律林德曼效率,生产力金字塔,个体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合为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内的小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储存库。
生态平衡: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与协调,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明显变化,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大致相等,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佳协调关系。生态阈限
三向地带性
底栖,自游,浮游,漂浮
流水生态系统
静水生态系统
海岸带,浅海带,远洋带
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泰加林)温带草原,荒漠,冻原。
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 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特征:1)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 统;4)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其优点:1)整体性;2)协调性;3)地域性;4)高效性;5)调控性;6)层次性;7)稳定性;8)改善生态环境。
庭院生态系统,生物立体共生型,物质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型,基塘式水陆结合型,区域整体规划的综合型生物农业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得最彻底的地方。城市进行生态调控的途径有三: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2协调共生关系的建立3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是巨大的,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多种工业原料,非消费性直接使用性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或选择价值。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其中不少还是古老的孑遗物种;生物区系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多彩;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繁复多样。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存。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的系统。(E索恰瓦)
地理系统逻辑原则:1)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具有某种自由度2)地理系统中各种过程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程度不同的因果关系3)分异与整化相互补偿原则4)地理系统尺度理论5)地理系统中存在关键要素6)地理系统的稳定动态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自然综合体学说的整体性概念——要素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2)地理系统学说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
3)地理耗散结构理论的整体性——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到有序 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在化学元素组成、物质体系即圈层组成、要素组成三个层次中,要素组成最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系统研究的需要。
总辐射:进入地理环境的太阳辐射能,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两部分。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物质交换是个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和交换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因此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总是同时进行的。现代大气组成是大气圈与其它地圈长期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果。作为水圈主体的世界大洋与外界物质交换的规模也很大。目前海水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而成了包容气体岩石物质和有机物的溶液。
岩石圈表层既有来自大气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也有来自大气降水的离子。有机界与其他要素的物质交换同样具有持续不断规模巨大和影响深远的特点。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克利玛特,即纬度气候带
道库恰耶夫自然地理带学说:1)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2)由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 即纬度地带性规律
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的动力学原因3)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发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4)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
带段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域分异。
带段或地带段:(蒋忠信)正态频率分布函数曲线模型
空间域:(牛文元)从低纬海平面某点沿水平方向至高纬和沿垂直方向至高空都可找到各自对应的相同能量带。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非地带性因素控制下发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 制约下发生变化和分布的规律。干湿度分带性又叫省性或相性分异,与海岸线轮廓接近。
非地带性规律:1.海陆分异
2.陆地干湿度分带性与所谓的经度地带性
3.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
4.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
5.垂直带性分异
垂直带谱的性质:1)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将具有海洋性特征;为荒漠或半荒漠大陆性特征;2)垂直带谱中不出 现比基带纬度和海拔偏低的带;3)垂直带谱上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取决于山地海拔是否突破过当地雪线高度;
4)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高度内完成了水平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带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差别。
水平地带性:由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在具体大陆上的叠加作用形成了大陆的水平地带性。
垂直带性规律: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出的带状分布和变化规律性。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带性的对比分析:
1)相似性:类型相似、基带与水平地带一致、成因(温度差异)相近; 2)水平与垂直地带性的差异性:带的宽度不同、分布范围也不同、水热对比关系不同、气温年日较差不同、日照辐射条件不同、组成要素及景观的不同,即垂直带并不完全重复水平带。还有具体的成因不同。3)对比关系:山地所处的一定的水平地带有其相对应的垂直带谱序列,反之亦然。
地域分异尺度: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的地域分异,区域性地域分异,中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
马克耶夫自然地带更替的5个特点:1)南北两半球地带谱基本对称;2)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和赤道区域;3)除寒洋流经过地外,大陆两岸基本上分布各种森林地带,并向极地过渡到苔原地带,从而形成海洋性地带谱;4)大陆内部则为大陆性地带谱;5)在寒暖洋流发生分歧的沿岸区出现一种特殊的海洋性地带-地中海地带。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无论起因于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水热组合关系是使水平地带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当热量起主要作用时,水平地带强烈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当水分起主要作用时,水平地带强烈表现出干湿度地带;也有过渡状态,热量与水分难分高下。自然地带偏离纬而呈斜向分布。地域分异表现形式多样,相互关系复杂,它们共同作用于地表,形成水平地域结构、垂直结构及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相结合的多维空间结构。在大陆水平地域结构中,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是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但纬度地带性结构中有省性表现,非地带性结构中又有带段性表现。显域性地域 隐域性地域。
垂直地带性不是水平地带性的缩影原因:1温度的纬度变化缘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并非由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引起的,而是因海拔愈高接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愈少所致2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与垂直分布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3山地地貌的复杂性导致气候特征趋向复杂化,使得垂直带中出现一系列纬度地带不可能具有的特征。珠峰缺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苔原带。
自然区划的原则:1)发生统一性2)相对一致性3)区域区轭性原则,亦区域共轭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自然区划的方法:
古地理方法、顺序划分与合并法、部门区划图叠臵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自然区划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带、地带、亚地带和次亚地带;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综合性区划单位:自然国、省、州;带段、地带段、亚地带段、次亚地带段。
我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中的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和差异
P373
土地共同点1)土地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域综合体2)土地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3)作为自然客体土地受自然规律制约4)作为人类活动场所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受人类影响。
土地的分级: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土地评价原则: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效益与投入比较原则、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永续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评价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平行法、两段法、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
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是积极的1)通过垦殖和养殖吧大量的生态系统改变为农业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农作物和饲养动物;2)在长期的耕作中培育了性状和肥力优于天然土壤的农业土壤;3)人类对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使地貌发生了变化,但这是为农业生产采矿水利好玩交通建设所必须;4)水利建设还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布,保证了航运和灌溉。但上述每一项都有
负面影响,物种灭绝、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破坏水资源涵养而引起突发性洪流,盲目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上游超量用水下游断流、氧平衡失调、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第四篇:自然地理学论文
年级:2013级
专业: 财务管理
学号:2013114022 姓名: 黄佳伟
课题:现代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在大气圈的垂直分布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全球气候再发生着变化,试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对人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那么人类活动又是怎样影响气候的?
(1)现代大气的主要成分:现代大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在现代大气的质量分数中它们占有的比列分别是:氮分子占78.00%(N2),氧分子占(O2)21%,其次为0.93%的氩(Ar)与0.03%的二氧化碳(CO2)等气体。把这些组成元素的含量递减排列的话依次为氖、氦、氪、氙、氢、氯等。
(2)它们拥有自身的各自作用:O2 作为生物有氧呼吸的原料、助燃烧,N2 保存食物(使得食物变质)、工业上的保护气,稀有气体也可以做保护气、制造霓虹灯、作飞艇的气囊填充气体,CO2作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还可保持环境温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阻碍红外线传播的作用、制造干冰。
(3)对流层成因: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有规则的升降运动,称为对流。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来补充,上下层空气互相混合,热量也就随之得到交换。对流运动愈强,向上输送的热量就愈多,达到的高度也就愈高,甚至能使热量传递到对流层顶。一般在夏季晴朗的白天,对流运动强烈,成为对流层中热量交换的方式。
(4)对流层有的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得名。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5)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
人为因素: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在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波动: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从时空上看,地球上的气候一直不停地呈波浪式演变,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从几十年到几十亿年不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 对农业生产而言,全球变暖使全球粮食总产量有所下降。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其次,二氧化碳是形成90%的植物干物质的主要原料。光合作用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很密切,不同作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是不一样的。
此外,由于昆虫是变温动物,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明显,气候变暖使得分布区边缘的农作物害虫有可能向区外扩展,而且使许多害虫的越冬存活率提高,会导致疾病和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大。
(7)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引起气候变化:
一是化石燃料利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温室效应随之增强而影响到气候,这是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二是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CH4,CO2,N2O,PFC,HFC,SF6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后,也通过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
三是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和地表反照率变化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这包括森林砍伐、城市化、植被改变和破坏等。
第五篇: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本文由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实习目的1.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实习报告网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