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五章 第1节《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20:5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五章 第1节《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五章 第1节《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五章 第1节《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设计依据与构想】

认识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本节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节在介绍这三个层次时,主要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含义,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案例的出发点是:(1)淡化专业用语的局限,尽量不介绍概念,如把“物种多样性”解释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把“遗传多样性”解释为“基因多样性”,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2)让事实说话,充分利用事例和数据说明问题,以降低难度,激发兴趣。(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收集和调查生物多样性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4)增加辩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尤其是对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理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信息,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学生准备:参照教材指导,提前1~2周,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教学流程】

/ 3

一、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几组鸟类的图片,学生会兴奋地跟着图片说出鸟的名称,对于说不出的,老师也表示理解。教师趁机简要总结: 在自然界中,鸟的种类有9000多种,它们分布广泛,生活习性也不相同,形态多种多样。就一种物种而言如此繁多,同学们想想,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体系是多么的庞大!你们心中常常被“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纠结。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本节课我们从种类、基因、生态三方面初步去了解生物多样性。

人类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设计思想:这节课比较宏观,内容宽泛,我从学生可以较为接受的角度去切入本节课的教学,降低认知的难度,逐步渗透研究这个领域的价值,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关键。

二、新课教学

(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1.教师讲解: 生物多样性的大致含义。

2.学生活动一: 资料分析——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3.教师引导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裸子植物的种类在世界排名第几?占世界的几分之几?(2)丰富的特有动植物对我国乃至全球而言是一笔怎样的财富?

(3)我国在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如何?这些新品种的出现实质上改变了野生生物的什么特性?

(4)你能说出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类型吗?

(5)从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的几大特点来看,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4.师生归纳: 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

(1)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例: 森林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种动、植物等。(2)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例: 苹果有红富士、香蕉、花牛等很多品种。(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例: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等等。

设计思想:尊重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对专业用语做淡化处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学生活动二: 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方案一: 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点评。交流内容:(1)该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2)该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3

(3)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省(市)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设想。方案二:课下举办展览,评选优秀报告。

设计思想:通过调查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它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进一步热爱祖国。汇报、展览调查报告,可以互通有无,共享收获的喜悦,升华情感。学生活动三: 自由辩论。

辩题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建议阅读教材内容后再进行辩论)

辩题2:“杀人者偿命”是否适用于老虎?(请你扮演政府、虎林园、伤者家属三者中的任一角色,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和协商)

背景资料: 2002年10月2日,东北虎林园一只雄性老虎将一名工作人员咬伤致死。事后,对于东北虎的如何处置,却难倒了各方人士。3.教师补充小结: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利用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宝贵的基因库,有着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例如: 袁隆平梦想未来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可以在水稻秧下歇息乘凉„„你们说我们该不该善待这些宝贵的生命呢?

设计思想:学生自学后进行自由辩论,一方面澄清认识加深理解,一方面锻炼口才展示风采。而角色扮演则可以让学生来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和各种关系,来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三、小结

1.学生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激情评价学生的各方面优秀表现。【教学感悟】

1.该节内容看似简单,但为了实现教材的意图,我动了一番脑筋: 如关于生物多样性含义的理解,淡化了专业名词的局限性,把“物种多样性”解释为“生物种类多样性”,把“遗传多样性”解释为“基因多样性”;同时,尽量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来解释概念,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体现了教者的服务意识。

2.在教学活动安排上,我尽量从实际出发,从方案的可操作性、学生的兴趣点和课堂效果等几方面考虑,优化组合。如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内容中的“调查生物资源”这项活动,就已往经验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再加上城市生态系统普遍缺乏有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调查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我准备了替代方案——辩论和角色扮演,以备不时之需。但调查仍然继续,课后在班级举办了展览,很受学生欢迎,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个年级的优秀调查报告还在学校荣誉室展出了呢!

/ 3

第二篇:生物多样性教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与学习者分析】

教材将本节课内容安排在“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很直观,是知识的切入点;基因的多样性是关键,是知识的深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强化了知识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简洁、愉快的方式,启发性的语言,由感性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利用旧知与身边资料引导、点拨学生去思考问题,整理出所需要的知识,在归纳知识的同时,了解国情,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肤浅,而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专业。所以教师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不要要求太高。注意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及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及保护多样性的情感认识。【重点、难点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广阔思考与探究,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劳而获的自信与快乐。抓住“多样性的内涵”贯穿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三个层次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 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让学生观看几组图片,展示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生物,导入课题。

师:看过这些图片后,我们发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多样性。

(板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二、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导语,回答一个问题:生物多样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生:三个。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师:(展示PPT)对,同学们很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分别学习这三个层次。首先我们来学习种类多样性。

(板书:种类多样性)

师:展示PPT。大家仔细阅读图表资料,回答老师三个问题。首先告诉老师,除了表中列出的动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类群? 生:节肢动物,甲壳动物。

师:对,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列举的几个(展示PPT)。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等等,而且初次之外还有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细菌、病毒等。

好,现在回答老师第二个问题,告诉老师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所占比例最高呢? 生:裸子植物。

师:对,所以我国又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除此之外,老师还要补充一个知识点,我国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那大家告诉老师,你们觉得还有生物没被发现么?(展示PPT)生:有。

师:对,还有很多生物没有被人类发现,也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层次——种类多样性。下面我们来学习基因多样性。(板书:基因多样性)

师:大家看这些图片(展示PPT)。这些图片分别是萨摩犬、泰迪犬、吉娃娃,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那么大家告诉老师,为什么同样是狗,却互相之间长的不一样呢? 生:基因不一样。

师:对,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基因不相同。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基因多样性。但是大家告诉老师,狗和猫的基因一样么? 生:不一样。

师:对,也就是说不同种生物基因不相同。那萨摩犬和比熊犬的基因相同么? 生:不相同。

师:对,也就是同种生物的不同生物个体基因也不一样。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这正是我们需要记住的三点:第一点,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多样性;第二点,不同种生物基因不相同;第三点,同种生物的不同生物个体基因不相同。(展示PPT)那大家知道哪些人类利用基因的实例呢? 生:袁隆平杂交水稻。

师: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近一亿人免受饥饿,因此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被国家授予最高科技奖。现在我们已经明白物种多样性是因为基因的多样性,在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当中,除了有天上飞的,还有陆地上和水里生活的,以及其他一些环境,那它们所生活的这些环境正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呢? 生:生态系统。

师:那我们回忆一下,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系统呢? 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师:大家说了很多生态系统,这是不是就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呢? 生:是。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板书:生态系统多样性)师:刚才我们已经明白了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而种类多样性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也就是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种类多样性是直观表现,基因多样性是内在因素,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外在因素。

现在大家想一下,在我们学习生物链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是不是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紊乱呢? 生:是。

师:某种生物数量的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在人类未出现之前,地球上生活着庞大的恐龙,可是就是因为地球的地质层运动等各方面因素使得恐龙无法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进而导致了灭绝,这就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使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收到破坏。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其实除了恐龙灭绝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生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比如始祖鸟、长毛象、新疆虎、中国犀牛等生物已灭绝,中华鲟 金丝猴 丹顶鹤 马来熊、大熊猫、紫貂等生物正面临着灭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但是现在人类已经采取很多办法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如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除了大熊猫以外,还有很多保护生物的例子,大家课后搜集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体现在那几个层次? 生: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师:对,其中种类多样性是直观表现,基因多样性是内在因素,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外在因素。除此之外,我们还认识到有很多生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大家课后搜集有关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板书设计: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1---2课时 上课时间:9.2---9.6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腔肠动物》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1)明确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4)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第三十三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第三十四条 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水螅图片的观察,培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水螅体壁切片的观察 5.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课从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如:“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还是多细胞动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其他动物都是多细胞的。腔肠动物就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是怎样构成的?具有什么特点?常见的种类有哪些?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由此入手既设置了悬念,又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还导出了本课的课题,为上好本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并对汇报上来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教师则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水螅的有关知识。(1)水媳形态结构的观察 A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B生活环境:淡水中 C 体形:呈辐射对称

D 体壁分几层: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它们之间填充着胶状物质 E水媳的取食:靠触手取食

F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3.归纳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常见的腔肠动物 海葵,水母,海蜇等

5.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构成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堤岸,还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等因素,珊瑚礁破坏严重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第2课时《扁形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涡虫适于自由生活的主要特征;

2.了解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感染人体的途径,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有关涡虫的图解,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了解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培养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理解涡虫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重点、难点分析

1、涡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2.关于涡虫形态结构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涡虫的成虫挂图,同时思考:涡虫的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特点?哪些是与自由生活相适应的?在学生观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涡虫适应自由生活的主要特点: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如华支睾吸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1)生殖器官特别发达(2)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3)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 5.华支睾吸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

(1)华支睾吸虫的感染途径:华支睾吸虫的第一寄主是纹沼螺等淡水螺,鱼虾以纹沼螺等淡水螺为食进一步感染鱼虾,人吃了未煮熟的带有华支睾吸虫鱼虾就会感染人体。

(2)华支睾吸虫预防办法:吃鱼虾时一定要煮熟 6.日本血吸虫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

血吸虫: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认识血吸虫,明确其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并且重点讲解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血吸虫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血管中,吸取血液、肠腔内的营养物质,甚至可以经过血管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最终会夺去人的生命。

第3---4课时 上课时间:9.9---9.13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5.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活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2.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

(1)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2)身体呈柱形,消化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寄生在人、家禽等的小肠内以食糜为食。

(3)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4)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5)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柱形,体表有角角质层,有口有肛门。4.蛔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 5.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蛲虫等

第2课时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 2.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2.实验 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

(1)身体细长圆筒形,有许多 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靠近身体前端的地方有几节较大,这是蚯蚓的环带,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3)用手触摸腹部可以感觉比较粗糙或刺手,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些小突起------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4)观察蚯蚓的运动: 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发现,蚯蚓的身体不断的变粗短或细长,并在粗糙的纸上快速的蠕动,这是蚯蚓刚毛和肌肉配合作用的结果。

(5)蚯蚓的呼吸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要靠分泌的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故称体壁呼吸。所以用手触摸蚯蚓时,可以感觉到其表面有一层黏滑、润湿的粘液。

(6)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7)在观察时,应当常用湿润的是 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归大 自然环境中。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认识其他环节动物。4.其它环节动物如:沙蚕、蛭(蚂蝗)等

5.环节动物和人类的关系(1)作为饵料(2)医学药物(3)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改善 土质,消除环境污染等

6.注意保护蚯蚓,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良好品质 当堂训练:

1.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C)

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 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 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D.颜色不同 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A)

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3.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A)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第5----6课时 上课时间:9.16---9.20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1课时 软体动物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4.重点难点

(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5.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设疑诱思,激发学生兴趣。

2.观察软体动物-----缢蛏

(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

(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3、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 石鳖 蜗牛 乌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14(2)药用:鲍的壳(石决 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 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对人类也有一定危害:钉螺的对人体有害,应加以控制,以免造成危害。当堂训练

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B)A河蚌 B蜗牛 C乌贼 D扇贝

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C)A鳃 B贝壳 C斧足 D腹足

第2课时 节肢动物

一、教学目标的: 1.知识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3)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

(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昆虫的主要特征(3)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将课前罩在玻璃瓶里的活蝗虫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后直接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解剖盘里的是什么动物吗,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它们属于哪种动物门呢?

2.初步认识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动物类群。3.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实物完成课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的表格

4.通过观察得知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5.蝗虫的形态结构及功能(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触角分节,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三个单眼(仅能感光)和一对复眼。有咀嚼式的口器,用于摄食。(2)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分节的足,尤其是后足发达,善于跳跃;有两对翅膀,适于飞行。(3)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另外,在蝗虫的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腹部的末端有生殖器官。(4)体表有外骨骼:具有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

6.概括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7.蜈蚣、蜘蛛等不具备昆虫的特征,它们不是昆虫,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引导学生概括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第7课时 上课时间:9.23--9.25

第四节 鱼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3、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鱼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鱼类的呼吸。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

1、请说出前三节学习过的动物类群的名称和主要特点,并举例说出几种每一类群的动物。

2、找出以上六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引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脊椎动物中鱼类的知识。

(二)认识多种多样的鱼

1、学生阅读鱼类的图片,认识淡水中的“四大家鱼”和海洋中的常见的鱼类。认识到不同的鱼类具有不同的食性。

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三)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请学生观察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 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

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

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 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

请两位学生配合,轻轻掀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

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的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

提问:鱼靠什么运动?

请学生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8---9课时 上课时间:10.7--10.11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认识青蛙和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2)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4)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九条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青蛙体色、外部形态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2)通过对青蛙和蜥蜴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4.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1)比较理解青蛙和蝌蚪的体形、呼吸和运动特征

(2)从运动、呼吸、生殖等方面理解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问题 引出两栖、爬行动物。

(二)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下列问题问题的答案。小组讨论交流 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出示的资料不断纠正学生对青蛙和蝌蚪的结构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1、蝌蚪和青蛙的外 部形态

2、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

3、他们各自的运动方式

4、青蛙身体的颜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5、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有什么感觉。

6、两栖动物的还有哪些?

(三)引导学生概括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动物的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也辅助呼吸。

(四)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让学生阅读课本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意识到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到两栖动物有对人有利的一面和形成环保的意识。

(五)蜥蜴的特征: 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小组讨论交流,在观察中尝试解 决问题,通过出示的资料不断纠正学生对蜥蜴结构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

1、蜥蜴的生活环境?

2、蜥蜴的外部形态如何?

3、蜥蜴的内部构造如何?

4、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

5、爬行类的常见动物有哪些?

(六)引导学生概括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七)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养殖业、入药、食用、捕食昆虫

第10课时 上课时间:10.14---19.16

第六节 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鸟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能力目标:

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分别讲述明朝万鹏的故事和清朝徐正明的故事,引出人类一直有想翱翔天空的梦想,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如果给人安上翅膀,人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吗?那么鸟类又是如何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的?引发学生思考尝试性回答,教师总结带入新课。

(二)多种多样的鸟: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明确鸟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仅次于鱼的动物(三)鸟的主要特征

环节一.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鸟类可以飞行的原因,教师巡视督导指导并给予适当评价。

环节二.请写的最全面的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并将自己描述的鸟的特征体现在绘画中。教师评价并引导出外形、羽毛、胸肌、骨骼等方面的特征,以便学生后面的自主探究方向可以更加准确到位。

环节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书中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 观察鸟外部形态:

1.你们观察鸟的形态是怎样的?这与他们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产生的阻力。2.鸟类的体表被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

被覆羽毛,起到保温保护,而且前肢变成了翼,可以扇动空气,使鸟类可以飞行。3.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他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

鸟类的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三种类型。体表的正羽,对飞翔及平衡起决定作用。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内部结构如何呢?请大家根据家鸽的内部结构彩图来进行探究。

4.请大家回忆一下,吃鸡肉时哪部分鸡肉最发达?推测一下原因。观看家鸽的骨骼模型,特别是胸部的骨骼有何特点?

胸肌最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胸部的骨骼突出来,成为龙骨突,有利于增加胸肌的附着面积。可见骨骼的特点是: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5.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力,你们认为能量从食物中获取,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巨大的耗能需求有喙无齿,直肠短,随时排便———减轻体重

6.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构成了鸟类特有的双重呼吸 7.完成探究,总结鸟类适合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四)引导学生概括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五)学生阅读课本最后一自然段,明确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第11课时 上课时间:10.16---19.18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能

5.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第十九条 猎捕者应当按照特许猎捕证、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猎捕。

第二十条 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禁猎区和禁猎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由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五条 禁止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和允许进出口证明书。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哺乳动物信息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利用,从而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项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合作试探究教学,进一步完善学生有关于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生物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

1.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

2.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

二、教学过程

(一)知道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引导学生思考胎生哺乳的优越性,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3.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引导学生观看狼和兔子的牙齿结构的图片回答问题 :(1)兔和狼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外界反应灵敏。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 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三)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

1、提供动物蛋白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4、人类得力的助手

5、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病。

第12----13课时 上课时间:10.21--10.25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蚯蚓的蠕动、鱼游泳、鸟飞行、家兔跳跃等,动物是怎么完成运动的?运动须要哪些结构来参与才能完成呢?我们这节课以哺乳动物为例来分析动物的运动

(二)运动系统的组成 :

1.引导学生体会胳膊弯过来这个动作,断定参与这个动作的结构 人体的运动系统就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2.观察骨骼模型,关节的挂图,说出家兔的骨骼和人体身上的关节,以及关节的构成及对骨运动的意义

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和关节挂图 学生:

1、探究活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人身上有很多关节。关节比较灵活,使骨的运动速度能加快。

3.观察课本上骨骼肌的分布图,说出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进一步探究骨骼肌在骨骼上的分布特点 骨骼肌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

那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呢?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学生自主学习明确:(1)骨本身不能运动,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运动(3)做伸肘或屈肘动作,体会伸肌和屈肌的协作配合,得出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它们互相配合完成动作。(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引导学生思考:当做剧烈运动时,身体往往会伴有哪些变化? 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得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 由此可知: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引导学生思考:在青春期同学们的运动系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怎样做才能使你们的骨更强壮、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发达健美呢? 多参加体育锻炼。

对动物来说,运动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什么呢?

(四)动物运动的重要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结合课本知识: 对动物来讲,它们的肌肉越发达,跑得越快,得到食物或避开敌人的机会就越多,这样的动物就会更适应于环境。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运动系统是由运动系统是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作用。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但动物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要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也需要其他许多系统的协调配合,这就体现了生物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动物来讲,有了发达的运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第14课时 上课时间:10.28--11.30 第二节 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2.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

3.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好,大部分同学都饲养过,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

学生:饲养过狗、猫、乌龟、兔子、蚕、金鱼、蜥蜴、鸡、鸽子等。

教师: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 好吗?

学生:(纷纷举手,兴致盎然的说着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许多同学说得栩栩如生,就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在眼前一样。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

学生:不用。

教师:对,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

学生:得训练它。

教师:对,要训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动物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等,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哪些是生来就有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我认为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而鹦鹉学舌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我认为大雁南飞是后天获得的。

教师: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跟遗传有关。

教师:对,请同学们阅读书中资料2和资料3,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书中资料2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同学们再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

4、资料1和5后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不同动物学习行为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

教师:动物的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

学生:有。

教师: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

学生: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 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

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 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 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的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 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 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教师:刚才关于“大雁南飞”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其实有些动物的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不能绝对化。教师:动物的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呢?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

学生:阅读、讨论,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

教师:两周后我们交流探究报告,并进行评比。

第15课时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动物方式方式和获得途径两种方法分类复习动物的行为

展示:蚂蚁、蜜蜂、猴子、鹿、企鹅、斑马生活的图片

教师: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学生回答:蚂蚁、它们进行群体生活

(二)、社会行为的特征

1、社会行为的概念: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教师: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是怎么进行社会行为呢?

展示:

(1)白蚁图片,简述白蚁种类、分工协作生活;(2)蜜蜂图片,简述白蚁种类、分工协作生活;

总结:

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2、动物营群体生活的意义:靠集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生存、繁殖。

(三)、动物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师讲述: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一种叫声,这时其他猴会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而当它发现豹时发出另一种叫声,这时其他猴会立即爬上附上最纤细的树枝;当它发现雄鹰在天空盘旋时,又会发出第三种声音,这时如果其他猴仍攀在大树外侧的树枝上或站在草地上,就容易受到袭击,因此它们都会聚集到树干 附近浓密的树枝间或窜入密密的灌木丛中。

问:

1、黑长尾猴靠什么交流危险信息?

2、黑长尾猴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 总结:

1、动物的信息交流的方式:(1)声音--兽语、鸟鸣、猴叫;(2)动作--蜜蜂;(3)气味—菜粉蝶。

2、信息交流的意义:更好的生存、繁衍。如果没有信息交流群体成员间将无法取得联系,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会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也将受影响。

小结: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社会行为的特征: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传递信息的作用。

探究:探究蚂蚁的通讯

板书: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一、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3、动物营群体生活的意义:靠集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 的繁衍--------生存、繁殖。

二、动物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方式: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传递信息

信息交流的意义:更好的生存、繁衍

第四篇: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2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节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保护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教学重点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主题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隶属生物教材 “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这一单元。第一部分从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提高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切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资料分析,提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为了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趋势,教材最后呈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以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愿。教法阐释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本节内容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此法。因此,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布置相应的任务:收集珍稀动植物的相关资料、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文字图片资料等,调查当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并提出保护的措施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等途径获取资料,上课时就通过学生取 1 得的这些资料去实现本节教学目标。同时,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走进课本,挖掘有效信息,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话题

陆川导演的作品《可可西里》,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播放影片片段: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悲剧,有枪声,有哭声,还有荒漠上无情的风声……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引导:大家对刚才看的影片片段有何感想?

生甲: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盗猎屠杀。

生乙:使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师补充:藏羚羊由于它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是濒危动物的典型。但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却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那里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变成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过渡语:人类的一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数量逐年减少,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阅读思考,归纳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生甲: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它们的遗传基因更是丰富多彩,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也变化无穷,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乙:生物多样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中生物多样性又可以称为物种多样性。

2(过渡语: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的重要因素,据专家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870万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200多万种。但是很多动植物数量在逐年减少,变成珍惜甚至是濒危物种了。那么,你们课前调查的珍惜动植物有哪些呢?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三、收集资料,展示濒危生物及生存现状

第一小组:我们组收集和整理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展示课前打印好的图片,同时介绍: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西部一带的高山深谷中,据调查如今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山系中,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关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的祖先比我们人类还古老。至今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和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它是水生到陆生过度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它的数量急剧减少。

第三小组:(展示图片: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中华白鳍豚,是世界范围内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属淡水鲸类。近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物减少,加上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污染等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我们觉得白鳍豚急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师总结:好,刚才三个小组介绍了几种典型生物及其生存现状,总的来看,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下面请看我国濒危灭绝的生物名单。(课件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名称和图片)

(过渡语:据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请大家阅读课本97页的两则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四、阅读课本,探讨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一)资料分析

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 讨论:

1、水葫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北大荒垦区停止垦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

生甲:水葫芦疯长,抢占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生乙:水下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少,缺氧,导致一些水生动物死亡。师补充:以水生动植物为生的鸟类数量减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生丙:北大荒的做法是对的,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生丁:生物遭到破坏,会影响食物链中其他生物,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师补充:对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众多物种的消失,破坏生态平衡,而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归纳总结

第四小组:通过资料一,我们小组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第五小组:滥砍乱伐也是原因之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减少,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减少,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第六小组:《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滥捕乱杀也导致生物数量的减少。

师引导:其它小组还有不同想法吗?

第一小组:环境污染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比如我们学习过的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生活污水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师生共同总结: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诸如森林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过渡语: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你知道的措施有哪些?)

五、角色扮演,共话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措

师引导: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生物学工作者、动物园管理人员,或者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色,并陈述你们的观点。第一小组:我们是政府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例如,水杉、桫椤、珙桐、银杉、金花茶等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动物都被列为一级保护级别。但是面对这些珍贵的生物,人们的保护意识仍然很微弱,因此,我们觉得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明文规定,以警示人们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

第二小组:作为生物学工作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生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觉得应当就地保护一些濒危动植物,就地恢复和保护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师补充:好的,这个想法也就是课本上提到的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管理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国家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主要保护对象有哪些呢?

生:例如可可西里、四川卧龙、西双版纳、长白山、青海湖鸟岛以及盐城滩涂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小组:建立自然保护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有些生物原来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或者数量实在太少了怎么办呢?因此,我们觉得植物园、动物园或者水族馆就可以成为这些动植物的第二个家,这就是迁地保护的措施,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其它小组补充:以后我们再去植物园、动物园这些地方的时候,应该小心翼翼了,不能做伤害动植物的事情。

第四小组:我们查阅资料,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那些繁殖时间长、存活率低的动植物,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栽培的手段。例如扬子鳄、中华鲟、水貂、水杉、红树等。

其它小组补充:作为一名中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觉得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努力地关注、保护身边的濒危动植物。

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以上的几个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总结起来包括依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以及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既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尝试着进行一种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研究”模式教学。

(一)合理分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然

(二)有效探究,促进课堂交流展示的必然

课前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学生收集的许多信息没有进行取舍,而是全盘讲出,浪费较多时间,从而导致本组其他成员的时间不足。

(三)置身角色,提升理论升华实践的果然

本节课整个教学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的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在研究中锻炼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在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能事先组织学生自己制作PPT演示文稿,为学生提供了一良好的合作交流与研究的平台,但是也存在不足的的地方,忽视了学生作品制作的质量,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让学生具备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也为课堂的信息的共享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但是教师要提前阅读指导,进行取舍,以便短时间内把问题的重点交流出来。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较新颖,学生活动的空间较大,参入的热情较高,学习的氛围和谐有序。黑板上让学生进行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楚,重点明确,能够将所研究的问题标明,也能将其重要的信息列出与别的小组共享,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

本节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老师没有拘怩于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将知识与问题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分组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本节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上的思维对话的设计,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无一不为“问题--研究”模式教学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新旧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的教学富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气氛和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通过信息的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方面将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很好的倡议。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第五篇: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列举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的数量与分布; 运用材料说明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理解物种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认识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结合案例,根据物种灭绝的加速趋势,认识人类活动对动物灭绝的加速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物种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资料搜索、情景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国家一直倡导优生优育,如果有可能,我想借助神奇的科学力量设计一个基因组合。让所有的人都有李钟硕或者范冰冰的外表,爱因斯坦的智商,马云的情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基因组合,大家觉得有没有可能呢? 生:可能(不可能)

师:科学家说有可能,但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C级)

2、通过搜集材料、数据举例说明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并能解释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B级)

3、运用所学物种灭绝的原因尝试谈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B级)

根据本节内容,我进行了课前任务安排,并呈现在大家的导学案上]:

本班分四大组,每一大组一个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以PPT形式展示出来。小组同学亦可进行文字材料作补充说明。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1、通过搜索图片、材料、数据证明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

2、展示一组世界及中国濒危物种,并给予相应的介绍;讲解人类活动加速物种灭绝的具体原因;

3、我们周围环境有哪些行为正在破坏生物多样性;

4、搜索目前世界及中国有哪些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过渡:明确目标,了解了任务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本66页至69页,并填写[知识存盘]。好,我们来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哪位同学来回答。凡事预则立,他精彩的成果展示正说明预习的扎实。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过渡: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哪些层次呢?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不同种类的生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响令地球生态得到平衡。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目前世界已知的物种中,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万种,微生物有10万种。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相比世界物种已知数量,中国已知物种所占比重怎么样?

生:低(少)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多样性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为此我们可以看出,遗传基因多样性造就了物种多样性,而物种多样性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过渡:请看题目,考察大家掌握的如何呢?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答案。【巩固训练】

1、以下内容不能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生:回答

师:完美,我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针对学生回答不足给予点评)

在庞博的生态系统中,有一些物种,如今我们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的标本,而有一些物种被标上了国家级保护物种,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我把时间交给大家,看看大家在课前搜集材料准备的怎么样了。

1小组总结语:大家认为怎么看,一起讨论讨论。生:讨论

生:质疑: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导致恐龙灭绝的呢?)学生展示讲解。

谢谢1组精彩的展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将物种灭绝的原因归结如下几点: 生存环境的改变; 生物之间激烈竞争;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

师: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测,若干年后,人类从地球上消失最有可能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当然,我真不希望我们人类走向那一天或者成为濒危物种。目前,哪些物种濒临灭绝了呢?有请下一组。2小组展示

同学结束语:是哪些因素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呢?有请下一组。3小组展示加速物种灭绝的人为因素。

根据两个小组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尝试归纳出加速物种灭绝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同学回答。生1: 生2: 生3:

师:我将你们所述原因归纳如下:

滥砍滥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请大家看题。【巩固训练】

材料一 2010年11月9~10日,“2010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丽江召开。会议主题为“研讨生态系统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材料二 于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的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目前在拉市海湿地共有鸟类5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等。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此次会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2)试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生:回答 师:点评

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疯狂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那么,我们见到周围哪些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呢?有请下一组。生:展示。

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活动除了破坏生物多样性,能不能试图保护生物多样性呢?有请下一组。生:展示

生:质疑:什么是迁地保护? 生:解释。

师:本小组搜集的有理有据,共四点。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 科学研究保护; 制定法律法规;

师: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的共同财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掌声有请最后一组精彩的演讲。生:朗诵。

师:让地球的肺呼吸得更舒服些吧。为此,让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来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进行全民呼吁。给大家一点时间。生:准备,设计。师:观察,讨论。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发自内心的呼声,让我们请他们来展示一下。生1: 生2: 生3: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生4:

师: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完美,但是也因为我们个体中存在不完美的独特性,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而精彩。

所以,我们应该秉持着尊重和保护的心态,接纳生物多样性的存在!谢谢大家!下课!现在请大家完成当堂检测部分。

分析下列的图表资料,回答1~2题。

1.资料显示,全球各物种中,濒危物种所占比例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A.哺乳类、两栖类

B.鸟类、爬行类 C.高等植物、两栖类

D.哺乳类、淡水鱼类 2.该图主要说明了(B)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C)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 读下面漫画,回答4~5题。

4.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C)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进化为荒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5.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讲者:周爱、

下载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五章 第1节《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五章 第1节《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多样性教案(合集五篇)

    设计者:朱英秀 学科领域:生物 学校:费县一中 年级:高二 单元概述: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案[范文]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课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定义、依据和目的;2、了解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的分类; 3、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并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1500字] 第三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3.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

    初中生物教案 生物多样性

    初中生物教案 生物多样性 第一课、《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 教学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

    15.1《生物多样性》教案

    《15.1 生物多样性》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

    八年级生物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知识储备点] 1.知道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几种威胁及原因 2.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能力培养点] 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八年级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五篇模版)

    八年级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4 一、 教学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生物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本知识,还要通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