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的早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的早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二、前端分析
(一)背景分析
1、本文介绍了清晨的草原从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描写春景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草原的景写到草原的人,经景和人结合起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一篇积累和朗诵的佳文。
2、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见解。课前通过预习就对本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环境限制(处于江南地区)或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于草原的壮观景象基本没有接触,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有关草原的知识。学生可能更多的关注草原上有什么美丽的景色,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牧民对草原的那份挚爱.因为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二)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绿线内的生字。
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繁荣气象,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醒来了”、“涌出”、“回荡着”等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繁荣。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
2、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天堂》;草原牧民的风俗民情)
(2)如何让学生草原上的快乐与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像草原牧民一样爱草原、赞美草原,体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感受春天来临时世界万物的变化?据此,笔者作了如下教学思路设计:
1、复习导入。进行字词的基础教学,为后阶段的细品慢析奠定好良好的基础。
2、草原“乐”,激起学生想象,唤起学生朗读的期望。
3、草原“美”,通过品味作品中的语言,通过句子的仿说,而非精细的讲解,通过对阅读后的自主交流,而非教师的灌输,学生自己感受、领悟到草原的美丽,草原人民用歌声唱出心中对自己生活的草原的恶那份爱。
4、指导写字,指导书写具有代表性的左右结构的字3个。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草原牧民甩鞭图)响亮地鞭声唤醒了宁静的草原,醒来后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早晨的草原。(生:齐读课题——草原的早晨)
2、、出示词语,检查
(1)打破 蹦跳 飘动 回荡 醒来了 涌出圈门 跨上骏马(2)一只只羊儿 一群群羊儿 欢乐的羊群(3)响亮的鞭声 黎明的宁静 无边的草原 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第二组:羊的多
第三组 含“的” 字读轻、短、快
【设计意图:以词串的方式对学生的生字词进行复习,以轻松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通过检查从字词入手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二)草原“乐”
1、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出示板书:碧绿 无边无际 扑满新绿
2、你看,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远处天连着草,草连着天,分不清是天还是草原,这草原可真是______________.(2)显示红色:无边的草原,指导读好
(3)如果我们现在就是草原上的这一只只羊儿,你奔向这无边的草原干什么呢? ①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相继补充指导“:
预设:生1:我最想去吃那碧绿的新草。师:是呀,饿了一晚,赶紧去填饱你的肚子吧
生
2、:我最想在草原上尽情奔跑。师:是呀,被关在这四面封死的羊圈里,是该好好舒舒筋骨,撒开了跑。(相机出示图片(羊圈:用树枝围成的养牲畜的围栏,现在的牧民用砖瓦砌成的,只留下一个牛羊出入的小出口,这就是“圈门”(出示图片))相机教学“圈门”,它还有另一个读音“圆圈”)生3:我想去草原上欣赏美丽的蓝天、白云。(被积雪覆盖了一个冬季的草原,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变得真美,一边吃草一边咩咩叫,真欢快。)
① 教师小结:我相信,此时草原上的羊群,尽情吃草、尽情奔跑,尽情呼吸,尽情欢叫,此时多么的——(出示欢快的羊群,指导朗读)
3、羊儿们,为了快些、早些享受在草原上的那份欢乐——
当刚看到牧民要打开圈门时,你们——?(学生说,教师适当说出当时急切的心情;想着第一个冲出去等)
根据学生回答评价——可真是一只心急的小羊,奔跑吧,好好锻炼自己的身榜;
【设计意图:教者在此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想象草原上的眼圈尽情奔跑、尽情吃草的闲暇场景,是为了读好羊群的“欢乐”作好充分的铺垫,因为只有学生走入这个情境,才会真正读出文字中情境的感情来。】
当牧民打开那扇窄窄的圈门时,一只只羊儿——(出示文字,指读,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几个词看出羊儿门“欢快”?)
(1)学生交流:“涌”(相机教学“涌”,三点水,羊儿们像潮水一样冲向草原)(出示图片)
“蹦跳着” 只有欢快的心情下才会像一个个得到奖品的孩子一样又蹦又跳
“奔向” 羊儿羊儿,你为什么要奔跑着,不慢慢走向草原呢?(采访指生)(我懂了,你一想到草原,就快乐得跑起来,是吗?)
(1)指导感情朗读好这句话。
4、羊儿们跑远了,从小就练习骑术的牧民们哪里能落后,你看他们——(1)出示句子,指读
(2)多么让人羡慕的动作,“跨”,板画象形字,边解说:抬起自己的一条腿向后迈,上马后,人的两条腿分在马的两边骑着或站着,这就是跨。
老师告诉大家,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是骑马高手,你看他们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飞奔,追赶着羊群,看着自己逐渐肥硕的羊群,想什么呢,会笑得那么开心?(学生思考:羊儿越吃越肥,可以卖个好价钱;羊儿吃得越多,挤出的奶越好等)
5、加上动作表演第二自然段
(三)草原的“美”
1、过渡:牧民赶着羊群越跑越远,越跑越远,跑向草原的尽头
2、(出示图片)师述:你们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下,在茫茫的草原尽头,一群群羊儿正在悠闲地吃草。它们慢慢移动,看上去就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2)谁来读一读这半句话。
(3)开动你的小脑筋,请你说说:一群群羊儿还像什么?(填空:一群群羊儿像()。)(4)草原上还有更多的美景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铺满新绿的草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条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座座蒙古包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朵朵黄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
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
3、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原上,远处的羊群与天相接,分不清是天上的白云还是地上的羊群。你还听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声)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歌曲《天堂》)(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的歌声
这歌声唱出了草原上的人们对草原的爱。
这歌声唱出了唱出了草原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蓝天下,这么优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忽远忽近,在大草原的上空来回飘荡,这就是书上哪个词的意思,——“回荡”
4、让我们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有感情地齐读这段。
5、让这悠扬的歌声也回荡在我们的心中。(再次齐读)
(四)指导书写(出示生字)处 动
1、指名生认读生字,借助笔顺图自学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2、出示田字格,把他们送回田字格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书写注意点
“处” 教学“冬字头” 两撇平衡向左伸,平捺舒展托上部
“冬” 左高右低 两横收笔在竖中线 第二横向左略伸,横折钩左右对齐第二横,撇画穿插到点下
学生描红、仿写。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子。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五)作业布置
1、练习背诵课文
2、完成练字
3、弹性作业设计:向你的朋友介绍草原的美丽风光
(六)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羊群 宁静 醒来 欢乐
牧民
五、教学反思
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通过讲授《草原的早晨》这一课,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生动的课,千万不能在课堂中形成“学生死角”
在这一节课上,由于自己本身对教案的不熟悉,导致在上课时不能更多的关注全体学生,尤其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
教师在设计问题以及在课堂上与学生生成问题时,应首先以学生思维及角度从实际出发考虑。而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大部分学生还回答不出来,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再继续深入地理解,吃透教材,教师切不可在此时只叫那些反应快,优秀的孩子回答,而要面向全体。
所以我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首先自己得把教材,教案深熟于心,只有这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与学生的配合游刃有余,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谓“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第二篇:《草原的早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讲读式、感悟式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板题:草原的早晨
读题)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和热闹,也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和词语,谁来和这些朋友们打一下招呼?(出示词语)
草原 打破 宁静 鞭声 黎明 铺满 新绿 羊儿
圈门 无边 牧民 跨上 骏马 远处 飘动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早晨的迷人风光和牧民们幸福欢乐的生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黎明前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1、(出示图片)观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黎明前的草原怎样呢?(很静)
2、(播放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鞭声)
3、勤劳的牧民们起来了,甩响了牧鞭,这响亮的鞭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草原醒来了,变得热闹起来了,小朋友,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4、让我们来听听:(播放动物叫声)
小结:醒了的草原真是热闹非凡,想看一看此时的草原吗?
5、观看图片(可适当解说)交流:你觉得早晨的草原怎样?(板:美)
6、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嫩绿的)草多不多呀?(多,到处都是)
小结:是啊,春天来了,草原上的小草都冒出了新的嫩芽,而且到处都是,像给草原铺上了一层绿绒绒的地毯,所以书上说是怎样的草原醒来了?(铺满新绿)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看看这些嫩绿的小草吧!(看图)
7、(出示第一段)草原的早晨多美呀、多热闹呀、多有生机呀!谁能读好这一段?
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
过渡: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睡了一晚的羊儿也醒了,它们此时在干什么呢?(板:羊儿)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拿起书,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2、(简单交流)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可爱的羊儿吧!(出示图片,观看。)
交流:羊儿多不多呀?(板:多)
出示第一句话: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羊儿很多?(你真会读书)这么多的羊儿,它们是怎么出来的?(有的羊儿跑出来,有的羊儿跳出来,有的挤来挤去,有的。)所以课文中说它们涌出了圈门。(涌出闪烁变色)
3、看得出来,羊儿们都急着要出圈门,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着急吗?(交流)
4、想着马上就可以吃到鲜嫩可口的小草,羊儿们心情怎样?(板:欢)你从哪个词读出了它们的高兴?(蹦跳、奔向闪烁变色)
5、指导朗读:谁能读好这一句话呢?先自己练一练,等一会读给大家听。(自己练读、指读、齐读)
6、其实,我们小朋友也有这么快乐的时候,看看下面这幅图,你会把空填起来吗?(填空练习)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羊儿们的欢乐。
7、看着羊儿们一头扎进无边的草原,牧民们是怎么做的?(板:牧民)(交流)
8、出示牧民图:你们瞧,他们跨上骏马,挥动鞭儿,追赶着这些欢乐的羊群,动作是那么的熟练、潇洒。
9、(出示第二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特别要把这两个红色的词语读好,读出牧民的勤劳能干。(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近看草原,它是多么热闹啊!现在让我们从远处看看草原,它是怎样的呢?
1、请小朋友拿起书,自由地读读第三自然段。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图片、声音)
3、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指图述:你们看这些羊儿,这儿一群、那儿一群、这边一群、那边又是一群,真多呀!这就叫一群群。你们看,它们多么像(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这些草地上的白云怎么会飘动呢?多么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小朋友留心,也可以找到这样形象而生动的比喻,看:(出示图片,完成比喻句填空)
4、小朋友,刚才你们还听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样的歌声?(根据情况可再听一次)(交流)
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见呢!书上用了一个词,叫(回荡)
5、听着牧羊人优美的歌声,你觉得他们心情怎样?(高兴)为什么?(羊儿多、家乡美生活幸福)板书:乐
6、谁来读第三段,让大家欣赏草原的美景,分享牧民的喜悦。(指读)
(四)、配乐朗读全文
1、感情升华:小朋友,课文学完了,你觉得草原的早晨怎么样?(交流)那就让我们来赞一赞吧(回到课题:草原的早晨真美呀!)现在请大家在音乐声中,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和快乐读出来吧!
2、配乐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1、再次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出示图片)
让我们再次走进美丽的大草原,让它成为我们心中一份美好的记忆。
2、草原确实美丽,令人神往,是许多歌唱家歌颂的对象,著名的蒙古歌手腾格尔就把这称为天堂,用他那浑厚粗犷的歌音唱出了草原的美丽、迷人,让我们来听一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新课。(播放《天堂》)
附板书:
5草原的早晨(美)
羊儿(多欢)
牧民(乐)
第三篇:《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丝峡镇中心小学章荣婷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重点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重点: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草原的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法与学法:
创设情景、朗读想象、引导点拨。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这美妙的歌声,看了这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书)请齐读课题:
生:
16、草原
二、感知课文:
1、通过昨天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是怎样的?草原的人民是怎样的?
2、播放音乐,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写景部分,要求学生闭眼聆听。想象画面。(课件:播放音乐,师范读)
师:现在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读一段话。想象我所描述的画面。
过度:同学们觉得这段话写的美吗?这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你们想不想读一读?
3、(1)自由朗读课文,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
(2)指名读课文,聆听想象勾勒草原。
(3)默读第一部分,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
师: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在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景物的,把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画上“——”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课件出示)
3、学生交流发言,品读感悟:
预设: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课件)草原天空
赏析:
生读:12
相机板书: 天空明朗、空气清新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课件)天底下的草原
赏析:
生读:12
齐读
相机板书:天底下一碧千里
(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课件)羊群图片(课件)想象练习:
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又像——————————。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出示课件中国画)赏析
(出示课件小丘)赏析
师生读:老师引读,学生跟读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想说些什么?
(5)那我们来读读作者的感受。老师引读同学们接读,注意要读出兴奋、激动地情绪: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在这种境界里,,乐趣。
赏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老舍先生惊叹的是什么?(从未见过这样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舒服的又是什么?(草原生机勃勃。令作者心胸豁达,心旷神怡)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出示课件:大牛回味乐趣)
师:骏马和大牛会不会回味了乐趣?为什么这样写呢?
借大牛和骏马抒发自己对草原的喜爱,这叫借物抒情。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些自己的感受,被大草原美丽的景色陶醉了。这一段写草原风光的美好,老舍先生都是在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定也有过非常高兴的事,你们能不能也借周围的事物周围的景色来抒发自己快乐的心情呢?
6、学法指导:我们读书,只有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才能更好地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三、情感升华,配乐朗读:
刚才我们学完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是老舍先生带我们领略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现在老师也给你们配上音乐,伴随音乐,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你们对草原的爱!
四、拓展:
1、师:同学们,草原空气清新,天空明朗,一碧千里,牛羊成群,小丘柔美,这样的草原美不美?
如果此时你置身于这绿的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最想做什么?
2、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一定也见到过非常美丽的景色,能不能也用几句话说给大家听?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空气清新----高歌一曲
草原天底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惊叹、人热情
教学反思:《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
迎的情景。
我在备课时,给本课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读准字音,理清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朗读课文,发挥想象领略草原的美。本课是第二课时,我安排的是品读赏析草原美景,这一段是课文对草原美景最重点、最详细的描述。通过朗读感悟,理解重点句感受大自然的美。第三课时将要学习第二部分写人部分,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蒙汉情深,民族团结。
课堂上我首先
一、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
教学时,我让学生自主研读,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图文结合理解重点句。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这样以读为本,学生从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
三、抓住重点词句,读出意境美,理解句子含义。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喜欢的方式读文体味,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句,随机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草原美景的印象。抓住句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色渲染”等词,并说一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从而体会到这绿色把天地都染绿的草原。而在这种境界里人物的情感,我让学生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进一步体会到让作者沉浸其中的原因是草原大自然之美。
主要问题:
1、学生放手不够,思维想象不够丰富。
2、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待研究。
3、对于孩子们的情感调动还是不够充分。
4、课堂上读的层次和形式还应更多样一些,有效一些。
5、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确。
第四篇:《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表达的情感。
3、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歌曲、图片等),感受草原的美。
2、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四、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利用百度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草原的风光美。
1、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大草原,草原旖旎的风光不仅让作者陶醉,也让我们读者陶醉了,同学们还想重温这美丽的风光吗?
2、欣赏草原风光旖旎的视频。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朗读品析,感受草原的“辽阔”美、“寂静”美。
1、引语:草原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草原的美也远远不止我们在图片中所看到的这些,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二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草原的美?
2、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美。*PPT出示句子:“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辽阔。)②指导学生理解“洒脱”。
*“洒脱”可以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从那里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③指导朗读句子,读出草原的辽阔美。
4、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寂静”美。*PPT出示:“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寂静。)②指导朗读句子,读出草原的寂静美。
(设计意图: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学生对句意的体会。)
(三)品读悟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1、引语: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华里了,此时此刻,我们就要和蒙古同胞见面了,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激动。)
2、体会“激动”。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激动之情?
3、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重点体会以下句子: ①“河!”(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时的惊喜之情,因为有河附近就有人家,说明访问的目的地快到了。)
②“快了,快到了!”(短促的语气,强烈的语调,表达出作者想见到蒙古同胞的渴望之情。)
4、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①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哪个?(热情好客)②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热情好客”
3、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根据学生汇报,老师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同学们试试看,如果在它们前面加些词语,是不是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呢?
①PPT出示: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②这些词语应该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③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5、品读“热情迎接”,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草原人们迎接客人的热情? *根据学生汇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以下句子。①PPT出示:“忽然,像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什么地方看出草原人们的热情?(男女老少都来迎接客人,而且人数众多,可见主人的热情。)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比喻合适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前来迎接我们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形象地写出了迎接我们的队伍人数众多,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蜿蜒飞施在碧绿的草原上,就像一条美丽的彩虹。)②“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来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③“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你从这句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迎接客人时激动场面。)
*你能仿照这个句子来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吗?(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深读悟情。请学生朗诵相关句子,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6、品读“激情相见”,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①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同学们能想像一下,他们相见又是怎样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②蒙古族语言我们听得懂吗?(听不懂。)这阻碍了我们的交流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
③感情朗读,读出相见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品读“盛情款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热情的草原人民用什么来款待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②除了吃和喝的,还有什么?(唱歌,以歌助兴)③指导学生重点品读句子:“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进一步感受蒙汉两族浓厚的感情。④有感情地朗读。
9、走进“尽情联欢”,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既热情好客,又能歌善舞,联欢节目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知道他们有哪些联欢项目吗?(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
②ppt展示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相关图片。
③并随机指导学生理解:套马、摔跤是蒙古同胞最喜爱的民族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同胞力与美的展示。
10、“深情话别”,感悟蒙汉情深。
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两族人民愿意分离吗? ②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依依不舍、难舍难分„„)③此时的人民的心情正如这句诗所表达一样,(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④学生朗诵这句诗句。
⑤轻声播放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引导学生谈话: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设计意图: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以五个“情”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品读,领悟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去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1、总结: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依依不舍是因为我们蒙汉兄弟情深;我们难舍难分是因我们蒙汉兄弟意长!我们团结是源于我们共同对祖国妈妈的爱!
2、集体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教学。
(设计意图:老师总结全文,回归课文主旨,并让学生伴着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在音乐的渲染下集体朗诵结尾诗句结束教学,升华感悟。)
(五)板书设计。
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蒙 天
风光美
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汉 涯 草原(美)
羊(大白花)
情 碧
热情迎接
深 草
激情相见
何 话
人情美
盛情款待
忍 斜
(热情好客)尽情联欢
别 阳
深情话别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景美、体会草原人民的人情美。教学时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学生对句意的体会。在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民人情美时以五个“情”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品读,领悟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去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受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学难点】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动听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风情。
板书课题: 草原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朗读指导:
课件图片欣赏,生想象。
⑴ 品读佳句:
重点体会和想象以下词句:
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 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
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
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联欢一段人们的尽情尽兴体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草 原
景美 人更美
天空可爱 远迎 一碧千里 相见
羊群似花 款待
小丘柔美 联欢
蒙汉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