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作业又快又好(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10-8)

时间:2019-05-12 20:5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孩子做作业又快又好(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10-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孩子做作业又快又好(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10-8)》。

第一篇:让孩子做作业又快又好(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10-8)

《训练孩子写作业又快又好》教学设计 ——选自《父母课堂》(2016年7-8月)

执教者:新城小学 黄剑霞

教学目的: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家长了解孩子做作业拖沓的成因。

2.通过家长之间的研讨分享,让家长知道孩子做作业拖沓的原因,并懂得如何对症下药,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训练孩子又快又好地写作业。

活动过程: 【导入语】

各位家长,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案例教学活动。首先请各位家长观看一个案例视频。

一、案例展示

1、观看视频:

选自《父母课堂》(2016年7-8月),视频展示。

洋洋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明明是很快就能写完的作业,他却总要话很长时间。洋洋的父母想不明白为什么,索性在洋洋做作业的时候坐在他身边盯着看。他们发现洋洋总是写写、停停,目光时不时地跳过作业本,看看这儿,看看那儿。这让他们很生气,于是每次看到洋洋这样就对他大声呵斥:“你专心点儿,别老东张西望。”可是洋洋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对父母产生了反感。有时候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洋洋甚至会偷偷把本子藏起来,说是没有作业。洋洋的父母一筹莫展,十分苦恼。

2、各位家长有遇到过视频里的情况吗?

今天我们就相聚一起,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板书:怎样训练孩子写作业又快又好)

二、案例分析

1.观看《父母课堂》案例视频,问题:洋洋在家里有什么不良的表现?他的父母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2.邀请家长发言。

3.归纳小结:洋洋写作业总爱分散注意力,作业效率很低,他的妈妈对他大声呵斥,这让洋洋更反感了,就偷偷把作业藏起来。

三、组织反思

(一)根据调查结果,引导反思 1.出示课前调查的统计图。

洋洋做作业拖拖拉拉的,我们班的孩子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1)53.7%的孩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29.8%的孩子做作业常要翻书找答案 11.9%的孩子做家庭作业碰到困难就不能完成。

2)26.8%的孩子能专心做作业;8.9%的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看电视;19.4%的 孩子飞快做,从不检查;44.9%的孩子做一会这个作业,又做一会那个作业,过了很久还没做完

2.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孩子在家写作业拖拉的占了很多,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班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写作业拖拉的现象呢?(看视频)

(二)播放视频,反思交流

A.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缺乏条理,做一下这个作业,又做一下另一样作业。B.孩子厌学,对做作业兴趣不大。

C.孩子做作业的桌面上东西多,孩子是不是时不时分散注意力。

1.看视频,出示问题: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分组讨论。2.教师小结:其实孩子做作业拖拉有很多种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五种情况:(1)智力问题。从一年级开始写作业就感到吃力,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理解不到位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2)注意力问题。智力正常,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好好听课,写作业时坐不下来,很难独立完成一件事。

(3)动作协调性方面发展不足。孩子的手和脑协调性差,脑子里想的是一回事,手上的动作是另一回事,不仅会拖拉,还会出现书写颠倒、写字出格、计算粗心等问题。这种孩子特别不爱写字。

(4)逆反情绪。父母越盯着他写作业,他越不爱写,把不爱写作业当做对付父母的武器。

(5)学习习惯问题。有的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或者一边听音乐,造成效率低下。

3.孩子做作业拖拉基本上是以上五种类型和原因,下面请家长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针对这五种情况来找找纠正的方法。(家长讨论交流,邀请发言)

(1)对智力差的孩子——额外多辅导,训练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训练平衡力,清理书桌,模拟考试状态,规定时间,劳逸结合。

(3)对协调性差的孩子——训练四肢协调性,手脑协调。(4)对情绪逆反的孩子——舒缓情绪,激发自我反思。

(5)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清理书桌,模拟考试,限定时间,不听音乐,不吃东西

4.当看到孩子做作业拖拉,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来看看这位家长是怎样做的。(看视频)

5.家长分组讨论:刚才这位家长采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效果怎样?为什么? 6.家长代表发言交流。

7.教师小结: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然后找到对症的办法,一味地对孩子又打又骂,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四、引导践行

1.看视频,思考问题:视频中的家庭又是怎样调整教育方法来训练孩子? 2.这位家长采用了什么方法是孩子养成专注做作业的习惯?除了视频中的方法,你们认为还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家长讨论交流)

3.小结: PPT出示训练孩子写作业又快又好的方法:(1)情绪训练方案

A、同情安慰。

B、情绪转移。

C、减少批评。

D、及时激励(2)生理训练方案 设定孩子完成作业后的有趣活动,让孩子有做作业的动力。(3)习惯训练方案

A.询问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是一回家就该问孩子的,习惯后他会主动和你说,防止心灵的疏远。

B.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要严格执行。C.到家后给孩子5分钟上厕所和喝水加餐。

D.清理干净书桌上的杂物。

E.倒记时让孩子到书桌前坐下并拿出所有的书和文具,切忌需要什么取什么,他会以找东西为借口玩一下的。

F.记录孩子作业情况,开始的时候对孩子说清中间做小动作要扣分。G.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背书包。

4.漫画践行

PPT出示漫画:(家长分散孩子的专注力)

请家长针对这幅漫画,找出漫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五、总结

1.回顾本节课内容。2.期望。

教育的效果重点在于父母的心态,我们要接纳孩子,把注意力更多得放在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上,相信每个孩子积极行为上,在此基础上加以耐心、科学的引导、开发和训练,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能力的人。

六、课后拓展

1.继续在《父母课堂》或其他书籍中找相关的内容学习。2.回家后我们与孩子商量制定一份关于写作业的奖惩措施。

七、板书设计

训练孩子写作业又快又好 情绪训练

激发动力 培养习惯

第二篇:家长学校教学案例

家长学校教学案例:《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一股源头水

——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爱因斯坦 授课题目:《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课教师: 张加仁 授课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在心里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通过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授课背景:

目前,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长大成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却在学校紧张的学习外,不断地为孩子创设学习的环境,可是,效果甚微。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这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好,首先就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苦不堪言,令学生望而生畏。其实让孩子快乐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家长只要善于引导、有耐心,是可以做到的。让他们从本应主动地探究变为了被动的接受。家长迫切的盼望和殷切的希望让他们忽视了对孩子本性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学习兴趣与人的终生发展。

1、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学习内容或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2、学习兴趣是远大理想的起点。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当今社会,孩子学会做人至关重要。“做人”教育就是首先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孩子就没有成材的动力。即使暂时有动力也难以持久。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志趣是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兴趣就是实现理想的起点。

3、学习兴趣是人的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古到今有多少有所创造的人,他们的成果最初都是靠兴趣的力量来启动的。

二、内在直接兴趣和外在的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就是孩子对事物本身感动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每个孩子的直接兴趣因为不同的性情都会有所不同。(举例)

2、间接兴趣:就是孩子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但由于外界刺激他去接受而使他产生了兴趣,它来自于外界因素的影响。

3、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换。(举例)

三、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的时期

1、“最佳时期”的启示。孩子在某一年龄段,特别容易建立和发展某一意识或行为,0—9岁是儿童敏感期,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耐心观察,细心引导。

2、小学生兴趣的特点

(1)敏感、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新奇的事物可以立即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直观性。

(2)孩子的兴趣大多持续时间段,而且容易转移,有不稳定性。孩子的兴趣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往往从一种兴趣发展为多种兴趣,并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兴趣,或主导兴趣。

3、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要从生活中开始。根据他们有意注意和无意识记的特点,要不断地,不失时机地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小结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家长给予肯定和支持。家长常常在孩子衣袋里发现几颗小石子,揉皱的纸片等,此时作为家长,不要简单指责他们,或干脆把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应借机问他们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分享孩子的快乐。时间长了,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兴趣的萌芽的倾向,进而加以引导和扶持,孩子们兴趣就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的十条建议

1、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

2、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对感兴趣的事要刨根究底。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从孩子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着手,开始给他讲好笑的故事,逐渐的讲些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等他兴趣浓了就告诉他,这些故事都是从树上看来的,人那个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读书还可以知道许多非常有趣的事。

3、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他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从而不断进步。相反,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孩子会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的鼓励和积极地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没什么可表扬,实际上不是孩子真的一无是处,而是家长比较的角度不正确和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过高。在评价爱还是免不了比较,表交友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较,而纵向比较则拿孩子的现状和过去相比。家长在比较时,特别喜欢把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的结果不仅无法使家长了解、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成功的乐趣,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4、善待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由于孩子年龄小,对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只凭一时的好奇和热情。作为家长,紧紧唤起孩子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导他们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切忌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这样容易使孩子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小结:家长要通过引导,使孩子的兴趣与他本人的智力特征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兴趣,挖掘他的潜质;通过发展潜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和他的特征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适应,最终才能找到结合点。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既要多样化,又不能泛滥。

5、引导动手,在实践中诱发兴趣。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由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务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举例:日常生活和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兴趣)

6、在玩中发展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常常表现出某种兴趣的萌芽与倾向,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使玩与学相结合,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举例:语文课本中《玩出来名堂》、留美博士周峰小孔成像。)

培养孩子玩的习惯,启发孩子领悟玩的价值,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去远足、去打球、去感受多种的生活情趣,在玩中让孩子接触新事物,从中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7、积极配合孩子的兴趣。我们培养兴趣方面,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例如:家长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还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重要,往往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学英语、学琴、画画早晚不闲结果,孩子反而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产生深深地厌恶。事实证明:只有孩子有兴趣的事,孩子才会潜心去做好。没有兴趣,就没有孩子的热爱执着和追求。

家长自己有某方面的高雅兴趣,影响孩子,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兴趣,像许多世家:相声世家、音乐世家就是潜移默化受到家族的影响。(举例著名翻译家傅雷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儿子傅聪受其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请注意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太难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8、发挥赏识教育在培养孩子兴趣中的作用。

举例:周弘把哑女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事实。举例:刘艳敏曾写过的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举例: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小结:对孩子浓厚兴趣的事物,家长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待、去评价,站在大人的角度,却是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却是很了不起的。这就是说,作为家长,要从关注孩子的未来成长着眼,赏识孩子的兴趣。

9、创造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举例:幼儿涂鸦)只要你诚心去发现、创造,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学习的小天地,更应该重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使孩子的兴趣才能的生长失去必要的土壤、阳光和水分。

10、营造爱的家庭氛围。“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不能没有爱,培养兴趣同时不能没有爱。爱的表现形态归结为四个方面:关心、尊重、理解、责任。

关心: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身体等都加倍呵护。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

尊重:尊重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理解:要对孩子深入了了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任:对孩子更高层次的爱,无论孩子智商是高还是低,身体是否健康,我们都要努力营造关爱风味,对孩子尽心尽责。

第三篇: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道德+挫折——孩子成功的基石

【教学目的:】

1、引导家长让其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让家长清楚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加强孩子的礼仪和挫折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您能比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您们的到来,说明您和我们一样,都盼望孩子能够成材。在与您们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到家长们的责任心很重,家长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2、家长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初中他

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

各位家长可以想一想,生活中你是否注意过这样的情景: 1、孩子是否说脏话,家庭成员中谁经常说?

2、孩子在待人接物上的表现跟家里哪个人接近?

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将来的生存会有很多忧患。因为,现在的学生,经受困难和挫折的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

您想一想,您的孩子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 1、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2、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您的支持,没有机

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3、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

4、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

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做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只说不做。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分析,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四、小结:

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来的,我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深深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把我们的孩子教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给家长分析道德和挫折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进一步向学生家长明确,生活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及挫折教育绝不能松懈,重视身教,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学校和家庭齐心合力,使学生顺利走向成功。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道德+挫折——孩子成功的基石

第四篇:乡下孩子教学案例

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儿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

姜淑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二类生字和十个一类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学会书写“ 怀、坏、野”;

2.理解文中的词语,体会乡下生活的自由自在和无边的乐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乡下孩子》是一首短小、生动的小诗,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力求抓住认读的难点,提升识字的有效性;抓住理解的关键点,丰厚识字的内涵性;抓住想象的训练点,提升识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发现,在识字的过程中探究,在识字的过程总结出学习的规律,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识字成为乐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儿。【教学过程】

一、城乡比照,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今天老师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本图画书,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走出城市,感受另外一片世界。

2.配乐播放绘本故事《俺们农村》中的部分图片;

3.交流: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4.师:这本有趣的书叫《俺们农村》,你想认识那里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到农村去看看那里孩子的生活(板书“乡下孩子”)

【设计意图: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每天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马路和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对乡下孩子的生活很难体会,学好这一课首先要带领

学生入境。而图片则是最直观、最能产生深刻印象的媒介,所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采用欣赏绘本的方法。《俺们农村》是一位七十多岁从未学过绘画技巧的河南农村老奶奶的作品,画面稚拙,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画面内容体现了农村特有的风貌和人们劳动、娱乐的场景,一下子将学生带进最淳朴的乡村生活中。】

二、抓住短语,读通课文:

1.师:乡下孩子的生活跟我们城里孩子有什么不同呢?读读这首小诗,要求把每个字都看到眼里,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来回多读几遍。2.初读检查:开火车一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用笔在读得不对的地方做个记号,正音、练读;

3.短语练读:“欢唱的黄鹂”变红,这个由“的”字连接的短语要连读,不能拖音,中间的“的”要念得又轻又短。(1)老师范读,然后指名读;

(2)这样的短语文中还有好几个(其他几个也变红)指名读,齐读。4.再读课文:短语读好了,节奏就出来了,小诗就读得更好听了,谁再来读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情,了解学生在认读上的难点,然后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本课的认读环节里,我设计了两个层次,首先是学生自己结合拼音认读课文,尝试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但这一目标在第一遍读课文后很难全面达成,于是我结合初读检查的结果,安排了第二个层次的认读,即短语的练读。原因有二:首先,本课短语很多,可以说是小诗的主要组成“单位”,并且包含了大部分的生字词,短语读正确了,课文基本上就能读正确;其次,在初读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读到带有“的”字的短语时拖音、唱读,影响了课文诵读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初读环节通过这两个层次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扎实过好认读关,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随文识字,细读理解:

(一)感悟第一小节:乡下孩子的幸福

1.(出示小女孩的图)小朋友,你们看,乡下孩子朝我们走来了,这个孩子,她曾经是——(出示前半句齐读),她曾经是——(出示后半句齐读);

2.“曾”字是什么意思?那时乡下孩子还很小呢,爸爸妈妈可喜欢了,你瞧,她躺在妈妈的——,爸爸的——(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

3.可课文里说妈妈抱的是“欢唱的黄鹂”,爸爸背的是“盛开的野菊”这是怎么回事?

4.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

(1)见过黄鹂吗?瞧(出示黄鹂图片),听(播放黄鹂叫声),黄鹂的叫声怎么样?就像孩子在笑、在唱、在叫,多好听啊!指名朗读前两行。

(2)她还是爸爸背上的野菊呢(播放野菊花图片),野菊真美,爸爸背上的小姑娘你觉得她怎样呢?(出示图)指名朗读后两行。

5.小朋友们也在妈妈怀里躺过,在爸爸背上趴过,那是什么感觉?适机教学“怀里”:妈妈吧她的爱通过这暖暖的怀抱传递给你了,所以“怀”的偏旁是?(老师给“竖心旁”描红),妈妈的心跟你贴得多近啊!

6.你能把温暖、幸福、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小节虽然只有一句话,四小行,但却是全文理解上最难的,学生要通过“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比喻,感受乡下孩子的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的快乐和幸福非常困难。比喻句的理解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点,乡下孩子与黄鹂和野菊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我让孩子们听一听黄鹂的叫声,感受叫声的悦耳;看一看山间、田野里的野菊,感受野菊的美丽。直观的欣赏让学生看到了乡下孩子。然而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教学还没有结束。“怀里”和“背上”是我设计的情感体验的抓手,尤其是生字“怀”的教学,借助偏旁巧妙地将“怀里”和幸福联系到了一起,让学生在充满温情的氛围里感悟、朗读。】

(二)体验二、三小节:乡下生活的乐趣

过渡: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她从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走下来,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她一下子就投入了进去,玩了起来,读读二、三小节,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

1.学生自读二、三小节;

2.你看到乡下孩子了吗?根据回答出示词卡:“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你想跟他们一起去玩吗?

3.捉蝴蝶

(1)师:一个暖洋洋的午后,我们跟乡下孩子一起来到了田野里,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瞧,一只蝴蝶飞过来了,谁来捉住它。

(2)第一个孩子没有捉到,大家共同探讨怎样才能捉到蝴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指着板书“捉”字分析:脚步要轻出手要敏捷,手脚配合,学生再次表演。(3)乡下孩子看着美丽的蝴蝶还编了个美丽的故事呢,她会编什么故事呢?(学生想象,编出各种故事)

(4)出示“编织”词卡,读读这个词,边读边观察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偏旁与什么有关?(出示图)妈妈用线在编织什么?在编织美丽的故事里,编织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田野里,捉了一只蝴蝶,还编了一个故事,你们羡慕不羡慕乡下孩子?你还想去玩什么?(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顺序根据学生回答来决定。)4.含草叶

(1)你也来含一片试试?(学生上台面对大家表演)

(2)能吹响吗?如果是乡下孩子呢?猜猜她会吹什么歌?唱一句。这些动听的歌曲,乡下孩子能用草叶吹出来,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评价:多能干、多厉害)5.挖野菜

(1)根据学生回答,问:你准备挖多少?

(2)(指图)小猪吃得多饱呀,肚子有多大——撑圆了(出示词卡)做出动作认读,(评价:吃呀吃呀,肚子越撑越大,像个大气球了,真是贪吃的小猪啊)。(3)谁能做着动作读这一句话?(时机范读)6.逮小鱼

(1)喂饱了小猪,别忘了猫咪,谁想去逮小鱼?(出示小河里小鱼游动的动画)小鱼在水里可灵活了,我们城里的孩子会逮小鱼吗?学生交流。老师评:那是钓,那是捕。

(2)理解“逮”字:要用手直接去逮。平时我们常说“逮老鼠”、“逮小偷”、“逮蚂蚱”,“逮”字告诉我们动作要快,看老师的(老师表演“逮小鱼”的动作)

(3)一条小鱼我们都不容易逮住,乡下孩子逮了多少?本领真大!这串小鱼把猫咪给“乐坏了”(出示词卡认读)乐坏了的猫咪喵喵叫,好像在说什么?(再读词卡,读出小猫的快乐)

7.男女生对读二、三小节,比一比谁传递的快乐多;

8.你们去过乡下吗?乡下还有哪些好玩的事让你也很羡慕?(板书其中一两个,如:捉蚂蚁、摘果子)捉蚂蚁干什么,摘果子干什么,谁学着课文编一编? 【设计意图:

二、三两小节里课文安排了四件有趣的事情,这两小节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去体验,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对乡下孩子的生活充满憧憬。从形式上看,教学形式活泼、手段多样,媒体辅助生动有趣,以学生的想法来引领教学顺序,看上去“形散”。但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坚持以识字为重点,做到“神不散”,并且,将识字与课文理解相结合,识得有效,识得有趣。例如,“捉”、“逮”、“撑”与表演相结合;“编织”与生活做对比,理解其多义。学生在课堂设置的情境中学会了捉蝴蝶,学会了逮小鱼,喜欢上了编故事,等等,尽情地表达、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深情而夸张地朗读,是学习这一部分的最佳课堂状态。】

(四)诵读第四小节:乡下生活的遐想

1.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出示第四小节,师:哦,乡下孩子,生:—— 2.读全诗:乡下孩子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先全班读,然后指名一个朗读好的学生当代表读)总结:乡下是这么有趣,乡下孩子是那么快乐,我们城里孩子又有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也做小诗人,也来写一写、编一编。

(五)指导书写:

1.出示“野、怀、坏”认读,辩读“怀、坏” 2.认识新偏旁;

3.分析结构,利用竖中线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两种情况:左右同宽,左窄右宽;

4.“野”字左右长度的比较,发现“上齐下不齐”的规律;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这首小诗,让人深刻感受到乡下是一个让人着迷和向往的地方。对于长期生活在城里,远离农村,远离自然的孩子们来说,这首小诗在他们的心灵里铺上了一片绿色,打开了童年生活的另一片天地。有人说孩子就

是诗人,在学习这首灵动、快乐的小诗时,孩子们的这种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无需多刻意引导,孩子们的语言就是一句句诗,有的孩子说:“爸爸的背就是大地,孩子就像一朵野菊盛开在大地上。”多诗意!有个孩子在编织故事时这样想象:“蝴蝶在花丛里遇到了最美丽的花,他们结婚了。”多浪漫!有个孩子在放飞愿望时说:“我多希望光着脚丫,到乡下的田埂上走一走。”多自在!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心灵自然生长,童性得以抒发。除了教法上的有效、适切,更重要的是教师俯下身子,与孩子们一起感受快乐,与他们一起游戏,成为孩子们的伙伴,建立起宽松、愉悦、平等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儿!】

第五篇: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王俊娟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培养孩子们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地学习,勇敢地面对失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辞,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与别人的差距,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娇惯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对待。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想造成受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敢于承担责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四)心中不快,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快的事找伙伴、信赖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下载让孩子做作业又快又好(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10-8)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孩子做作业又快又好(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10-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教学设计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让家长明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经过家长学习授课,使家长能......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案例(最终定稿)

    第五册Module 9 Unit 2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内容:外研版五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 I feel happy 二、课型:词汇课 三、教学目标: 1.复习Unit1学过的单词:feel,sad,miss,bo......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案例

    词汇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6 B Let’s learn 二、课型:词汇课 三、教学目标: 1.复习数词1-9 2.能听、说、认读新单词balloon, kite, plane, boat, dol......

    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组合图形的面积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 2011-11-12 执教者 王冬梅一、教材内容分析《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

    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家长学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长学校教学这块,本学期,我校抓好过程,规范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具体做法: 1、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认真落实家长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工作方法,依托网络,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做法: 1、时间落实: 家长学校的上课......

    教学设计案例

    自己去吧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第一小学 兰海燕(068350) E-mail:fnlanlan123@126.com 一、概述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本......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水变成水蒸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