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教学设计之统计平均数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平均 数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课件出示两个小组同学的计算考试成绩;
2.小组讨论比较:哪一组的计算能力好一些?并说明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入:因为两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总分数,应该用每组平均每人得的分数比,比较合理。那么,怎样求每组平均的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均数”。
(二)新授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也就是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一样多。)教师:怎样才能使七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以2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把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多的移给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少的人,每人最少都收集了ll个,把比11个多的先调整出来,·然后把小红多的拿一个给小兰,小明把多的拿二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都有13个。
教师小结:移多补少。
学生:把4 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合起来,求出总个数,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
教师小结:先合后分。
教师:“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分”就是把收集的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么样列呢,请大家试一试。(14+12+11+15)÷4 总数 份数 =52÷3 =13(个)平均数
小结: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么样简便就怎样算。2.练习: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下,这两个小组哪个小组的计算能力强?课件再次出示。
先让学生试算,然后教师用课件出示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订正。看了这两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第二组的平均计算能力强。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2.完成教科书第44 页练习十一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拓展延伸:“你知道吗?” 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8、77、80、81、82、88,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8+77+80+81+82+88)÷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7+80+81+82)÷4 =80 看一下评委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科书p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均
教
学
设
计 数》 《平
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第42页例1。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也为高年级学习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学中平均数的价值。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
学法: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
七、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请学生了解自身身高情况。
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水面图(课件):同学们,来看看眼前这几杯水,哎,我们怎样才能使四杯水都同样高呢?让学生想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
2、出示圆片图(课件):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同样多。老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3、象这样把多的匀给少的使每排一样高,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多补少法。”总数一样,既然总数不变了,我就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的数量。
老师: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这种分做平均分,每排放5个,这里的5就是672的平均数。(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
(揭示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再受到破坏,有些小朋友行动起来了。咱们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课件例1 a、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在收集矿泉水瓶。
b、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数据。
c、他们4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d、如果要求出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生:使得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一样多。
e、根据你得到的信息,怎样才能使得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呢?每个人平均收集多少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点名回答。
3、用课件展示统计图变化的过程。
我们把多的矿泉水瓶拿出来,补给那些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他们4个人平均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
(板书:移多补少)
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4、除了通过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求到他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想?
把他们组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生:先要求出他们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怎么求?(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11+15)
要平均分成4份,还应该怎么办?
生:除以4。
学生说出列式,老师板书。板书:(14+12+11+15)÷4=52÷4=13(个)
篇三: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第42页例1。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也为高年级学习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学中平均数的价值。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
学法: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
七、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请学生了解自身身高情况。
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水面图(课件):同学们,来看看眼前这几杯水,哎,我们怎样才能使四杯水都同样高呢?让学生想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
2、出示圆片图(课件):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同样多。老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3、象这样把多的匀给少的使每排一样高,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多补少法。”总数一样,既然总数不变了,我就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的数量。
老师: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这种分做平均分,每排放5个,这里的5就是672的平均数。(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揭示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再受到破坏,有些小朋友行动起来了。咱们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课件例1 a、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在收集矿泉水瓶。
b、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数据。
c、他们4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d、如果要求出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生:使得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一样多。
e、根据你得到的信息,怎样才能使得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呢?每个人平均收集多少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点名回答。
3、用课件展示统计图变化的过程。
我们把多的矿泉水瓶拿出来,补给那些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他们4个人平均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
(板书:移多补少)
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4、除了通过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求到他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想?
把他们组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怎么求?(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11+15)
要平均分成4份,还应该怎么办?
生:除以4。
学生说出列式,老师板书。
第二篇:统计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简单平均数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求稍复杂数据的平均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求众数、用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表示数据和读统计图表等。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1、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也叫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众数和中位数过去小学《大纲》中没有,初中才认识。这两个统计量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两个概念。什么是众数呢?众数首先是一个具体的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众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某个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或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没有直接关系,与数据的排位有关系,只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数的大小有关。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统计量的理解,都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来组织教学,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本套教材先认识平均数和众数,六年级下册再认识中位数。
本单元首先通过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接着,通过四年级学生一个班32名同学的体重这组既真实又典型的数据,使学生认识“众数”,并通过讨论这个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与体重的众数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
2、把读统计表、统计图贯穿在统计学习全过程。在现在信息社会中,统计图、统计表已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表达信息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读懂统计表、统计图也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本单元教材,在1—3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中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注意通过统计表、统计图来呈现问题情景,首先让学生读统计表、统计图,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如,在读32名学生体重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体重是38千克的人最多,进而认识众数。在读阅览室星期一至星期五读书人数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人的特征,进而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最后设计了“读书调查”的综合运用内容。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认识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对求平均数产生影响,学生对众数的理解相对容易。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忽略一个所代表的多个单位,除此之外,学生在完成条形统计图时,不够整格时的处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不能做到干净、美观,有时画图的随 意性强,需要培养学生制作正确美观的统计图。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3.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量、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单元教学难点: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教材97—99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的事情,呈现了两个篮球队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让学生读题,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先估计哪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然后讨论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⑴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⑵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球队的平均身高吗?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提出计算两个队队员平均体重的要求,在学生自主解答后,再次讨论“说一说”的两个问题。⑴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少多少千克?⑵两个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受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活动二,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通过求这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建议:
教材第一个板块呈现的是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统计表。教师可将统计表制成课件。教材中兔博士提出“先估计那支球队队员的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因为统计 表中展示的是部分队员的情况,我们在表述时,是不是就统计表中的信息表达出“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教材第二个板块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其中两个小组人数不一样多,教材中大头娃提出的问题是“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议一议”中的问题是“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让学生“比较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哪一组重一些”的问题讨论比较人数不同的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关注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时,求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关注点,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算法的对比中,尝试简便易行的方法。教学预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喜欢看篮球比赛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比赛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和体重情况的统计表。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汇报某个队员的身高情况,也可能汇报队员的体重情况。引导学交流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如统计表中两个小队各有9名队员,红星小队胡东风最高是168厘米,红星小队除了李斌身高138厘米外,其余队员的身高都超过了150厘米,银河小队张春光最高是172厘米,银河小队有两名队员的身高低于150厘米,都是140厘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一)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两支球队中银河小队的张春光最高,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红星小队只有一个人的身高偏低而银河小队有两个人身高较低,所以红星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两支球队中最高的张春光在银河小队,而最矮的李斌在红星小队,所以银河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到底哪个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呢?我们来实际计算一下吧!
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身高总和÷总人数=平均身高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关注学生不同的算法。预设:
A)红星小队:(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58(cm)银河小队:(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B)红星小队:(53+38+53+63+65+58+66+68+58)÷9=58 100+58=158(cm)
银河小队:(52+72+40+40+54+60+67+61+67)÷9=57 100+57=157(cm)
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身高总和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采用竖式连加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进行归类,如计算红星小队的身高总和: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 =153×2+158×2+(163+165+166+168)+138 =306+316+160×4+22+138 =622+160×5 =622+800 =1422
不要求学生写出这个过程,但可以这样思考,要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寻求简便方法。因为求和的计算在求平均数重视非常重要的。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红星小队两个队员的身高是158厘米,这只代表他们个人的身高,而求出的平均数158厘米,代表的是红星小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
(二)继续练习求平均数
教师提出“分别算出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的要求。交流学生的计算情况。重点关注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进行板书:
体重总和÷总人数=平均体重
交流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是怎样计算体重总和的。
红星队:(47+35+45+54+53+51+56+56+53)÷9=50(千克)银河队:(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加个位再加十位,然后合起来。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直接计算。
关注学生求和时是否通过观察寻求了可行的简便方法。这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课件出示:求出的平均体重是每个队员的体重吗?某个队员的体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吗?使学生懂得其中同样的道理。出示教材“说一说”中的问题:
(1)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的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轻多少千克?
(2)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再到统计表中找一找,算一算。预设:红星小队最重的队员刘劲松和胡东风,体重是56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6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斌体重是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银河小队最重的队员张春光体重是58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9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来群体重是40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9千克。第二个问题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和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懂得正常情况下,身体高,体重也高。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练一练第三题引导学生读统计表,了解信息进行交流。
弄清“售完”的意思。为学生解决第二问做铺垫。“你认为哪种图书的销量大?”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这一周中有五天比《童话世界》卖得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因为一周中卖出的《百科全书》总数比《童话故事》总数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童话世界》销量大,从前五天的销售情况看,《童话世界》销售的总数多„„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计算平均数去衡量哪种图书销量大。教师可以指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统计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6册第92—94的内容。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学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小明、小林和小刚也和你们一样爱好体育,就在昨天,他们还进行了一分钟的投篮比赛呢,比赛的情况怎样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首先上场的是小明,每个人都是投3次,第一次计时开始。(课件播放视频),他1分钟投中了8个,我们可以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还有两次机会,不过,小强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出示统计图,第二次、第三次都投中了8个)
师:真巧,小明三次都投中了8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明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为什么呢?
3.师:说得有道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投篮的情况怎样呢?
一起看统计图,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分别投中了6个、7个、8个)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预设:
生1:可以用8来表示,因为8是投中个数最多的一次。(引导:小明每次都投中8个,所以用8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7个和6个,怎么能用8来表示呢?也就是说,如果也用8来表示,对小强来说不公平!)
生2:用6来表示。(引导:6是投中个数最少的一次,还有两次比6多,如果用6表示,对小林来说不公平。)
生3:可以用7来表示,因为6、7、8三个数,7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一次比7多1,一次比7少1。那么,从8个里面拿一个给6个,这样看起来每次都投中了7个,用7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个数比较合适。(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在统计图上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说明: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这种方法对两人来说比较公平。
4.最后轮到小刚出场了。
师:看到小明和小林表现这么出色,小刚感觉到有压力了,(出示统计图:分别投中了3个、7个和2个)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觉得有困难还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全班交流:
生1: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
(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
师评价:真了不起,刚才学到的方法马上就能用上了。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
(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也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师: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5.师:数学上,我们把原本不相同的数经过处理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思考: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不能)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也不能)那它表示什么呢?(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成绩)
师:它与三次投篮的个数比,你觉得怎样?(引导学生发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小结:在不知不觉中平均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现在你对这位新朋友有哪些了解呢?(若学生难以回答,师:刚才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平均数,体会不够深刻,接下来就……)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问:如果他们投篮4次,怎样计算4次投篮的平均成绩呢?
二、联系生活,感受平均数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研究更多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你估计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多少?
动笔计算验证估计得是否正确。
追问:如果我算出来的平均长度是13厘米,可能吗?
2.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师: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前老师了解了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请超多、不足或刚好是135厘米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让学生加深理解。
3.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发现了什么?(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没问题的。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师:你觉得有危险,你想怎样提醒冬冬呢?
预设: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
4.期中检测成绩出来了,你觉得要给我们三年级三个班排排队,比什么更合适?比总数行吗?(人数不等)
我们班的平均分80分,猜猜看,老师是怎么算的?(把每个学生的分数加起来得到总分,再除以人数)
三(2)班的平均分是75分,蔡加铖成绩是咱们班第一99分,一定比三(2)班某某同学分数高,肯定吗?为什么?
5.出示李楠同学的成绩单,语文 数学平均分
98
师:不小心沾到了墨水,数学成绩看不清了,猜猜看,可能是多少呢?
引导观察: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足平均数的部分同样多。
检验:如果语文考了100分,怎样计算两们学科的平均成绩呢?
6.“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华江果品店上星期卖出苹果、橘子数量统计图。
(1)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2)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吗?
指名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统计和平均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学生自由说)
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去观察、了解更多的有平均数的知识,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平均数
教学内容:
平均数例1、2(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3)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篮球,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一二组叫开心队,三四组叫幸运队,每队选出3名代表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
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开心队:9、13、14,幸运队:12、14、16)
2)生计算每队的结果。师宣布:“通过比总数,开心队拍了42个,幸运队拍了36个,开心队胜了。”
3)这时老师请求加入乙队,现场拍球5秒种,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老师又一次重新宣布乙队为获胜队(乙队抗议)
4)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生提出求平均的方法,师肯定其方法,告诉学生:当比总数不公平时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
2)怎样计算每个队拍球的平均数?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计算的方法:(8+13+14+12)÷4和(11+14+16)÷3
3)学生计算结果(有余数时用近似数表示):幸运队大约是12,开心队大约是14---要使人数少的那队平均数大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开心队称甲,幸运队称乙)
1)师: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除法)用什么除以什么?
小结: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师以乙队的平均数为例追问:12表示什么?
生: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
师:你怎么认识理解12这个数?这个数与乙队每个选手实际拍的次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是某某拍的吗?是拍得最多的吗?还是拍得最少的呢?
拍得最多的是14个,怎么变成了12个?拍得最少的怎么也变成12个?
生:把多的给少的师:你们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生接:平均了)
3)师:平均数可能多于14个吗?或者少于8个呢?(不可能,因为要多的给少的)
4)师总结: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个同学拍的,而是处于最多和最少中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只表示这个小组的平均水平,12这个数是8、13、14、12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比较好地表示了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5)同样的方法分析甲队的平均数,再次巩固平均数概念
6)师: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是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生:平均数
师: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平均数发自内心地说两句吗?
生1:平均数啊平均数,你很公平。生2:平均数,你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平均数。像这次考试,老师会说我们班的平均分是94分,这个94分是每个人都考的成绩吗?(不是)它是怎么得到的?(多的给少的)如果用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全班的总分÷全班的人数)
师:看来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多的给少的,这才每个人一样多。而且平
均分不可能高于最高分,也不可能低于最低分。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一)门票统计问题
1)出示统计图,学生观察
厦门五一期间鼓浪屿售出门票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让生提问题)
3)师提问: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A.让生动笔列式计算
B.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结合平均数公式)
生:我把五天售出的票加起来再除以5
4)师:大家计算得准不准呢?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验证?
启发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生:我从1300中拿出300张分给5日,从1100张中拿出100张分给4日,这样每天售出门票都是1000张了。
5)师让同学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先加后除法”“移多补少法”
(二)月平均用水量
1.电脑出现一则信息:(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2.同学们形成不同意见
1)师请代表说明理由:“题目让我们求平均每用水多少吨,一年有12个月”
2)师电脑演示:÷4表示求每个季度;÷12表示求每个月;÷365表示求每天
3.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小刚家要节约用水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它在最多数和最少数之间,表示总体的平均水平
五.延伸----过河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10厘米,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到河里玩会有危险吗? 强调:平均水深的意义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平均 数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课件出示两个小组同学的计算考试成绩;
2.小组讨论比较:哪一组的计算能力好一些?并说明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入:因为两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总分数,应该用每组平均每人得的分数比,比较合理。那么,怎样求每组平均的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均数”。
(二)新授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也就是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一样多。)教师:怎样才能使七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以2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把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多的移给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少的人,每人最少都收集了ll个,把比11个多的先调整出来,·然后把小红多的拿一个给小兰,小明把多的拿二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都有13个。
教师小结:移多补少。
学生:把4 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合起来,求出总个数,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
教师小结:先合后分。教师:“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分”就是把收集的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么样列呢,请大家试一试。
(14+12+11+15)÷4
总数
份数 =52÷3 =13(个)平均数
小结: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么样简便就怎样算。
2.练习: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下,这两个小组哪个小组的计算能力强?课件再次出示。
先让学生试算,然后教师用课件出示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订正。看了这两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第二组的平均计算能力强。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2.完成教科书第44 页练习十一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拓展延伸:“你知道吗?”
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8、77、80、81、82、88,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8+77+80+81+82+88)÷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7+80+81+82)÷4 =80 看一下评委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科书P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均
教 学 设 计
数》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