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铁骑兵
《铁骑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
3、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过程与方法
1、本课教学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多胜少的战例。
2、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脉。
3、针对杨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八路军在重重困难面前所展示的风采。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词句段中的丰富情感和文字的优美。教学难点
1、让学生欣赏作者设臵的一个个悬念,并理解其对展开故事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
2、感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八路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教学方法:
讲授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白居易说过,“轻骑突出刀枪鸣。”骑兵,是陆军的一种兵种。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向我们讲述的便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英雄而神奇的队伍——铁骑兵的故事。
二、自研自探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字词积累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⑵写了什么人?
⑶写了什么事?
⑷“铁”是什么意思?
4、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⑴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⑵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⑶这篇散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⑷设置了哪些悬念?找到有关文字,有感情朗读后进行归纳。
⑸解开了这些悬念吗?
⑹设置这些悬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互助释疑
1、各小组自学研讨问题
2、讨论展示
四、成果展示
展示一:
1、作者简介
杨朔(1913-1968),文学家,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7年改用现名。开始文艺创作。1939年到华北抗日根据地访问,后留在山西八路军总部做文宣工作。这期间的创作辑入《潼关之夜》、《铁骑兵》。1956年后,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有《荔枝蜜》、《茶花赋》、《香山红叶》、《雪浪花》等优秀文章称誉文坛。
1913年 4月28日生。1929年随舅父至哈尔滨谋生,1936年冬离开哈尔滨到上海,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武汉赴延安,翌年到广州,创作了描写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1939年辗转至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战地访问团”,深入华北各根据地访问,后留在山西八路军总部做文化宣传工作。这期间的创作,辑入《潼关之夜》(散文、报告)、《铁骑兵》(通讯)、《月黑夜》(小说)。1942年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宣化龙烟铁矿体验生活,写出了较早反映工人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华社记者和部队的政治工作,随同晋察冀野战军参加了华北地区的战斗。他以明快而热情的笔调描绘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行为、献身精神和成长过程。通讯特写《北黑线》,中篇小说《望南山》、《北线》,都写于这一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朔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 7月,写成以铁道兵战斗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小说《锦绣山河》。旋即随一支由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赴朝参战。他写出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2)。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语言生动平易,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被认为是建国初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这时期所写的通讯、报告,大都收在《鸭绿江南北》和《万古常青》中。停战后他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自朝鲜回国,即赴西北边陲和东南沿海各地采访,这次采访所写《西北旅途散记》、《石油城》、《厦门港的风浪》、《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等通讯、散文,收
入《铁骑兵》中。
1956年后,杨朔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写出了《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等优美篇章,称誉文坛。出版的散文集计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此外,他还完成了长篇小说《洗兵马》的第1卷《风雨》(第2卷《红雾》,第3卷《明月》,未及写完);完成儿童文学作品《雪花飘飘》(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杨朔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明确地提出了“以诗为文”的主张。他的散文,弃“直说”而重“比兴”,通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重视整体的构思,意境的点染,具有浓郁的诗意;讲究结构,在布局上往往是峰回路转,起伏跌宕;在语言上以活泼明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外国语词、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度。缺点是体式不够多样,行文微露斧凿痕迹。
1978年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出版的杨朔作品集有《杨朔散文选》、《杨朔短篇小说选》,并再版了《三千里江山》。
杨朔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2.课文背景资料
1938年底,日本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后,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转而把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兵力,在绵延5000里长的战线上,对华北日伪军展开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这就是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牵制了日军对西北、西南的进攻,遏止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朱德指出:“百团大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伟大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作者以“百团大战”为背景,编写了这篇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本文原载于1943年6月20日的《解放日报》上。有改动。
附:
1、“八路军” 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改编命令。9月12日,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师:以原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为主,编为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治委员(初称政训处)罗荣桓;以原红二方面军为主,编为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治委
员关向应,以原红四方面军为主,编为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治委员张浩(不久张浩调中央、由邓小平接替)。全军共3万多人。1937年8月底9月初,八路军三个师从陕甘宁边区出发,东渡黄河挺进敌后,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军队已发展到近50万人。1941年至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军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的“扫荡”,并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八路军缩小到30多万人。但在中国共产常领导下,八路军经过艰苦奋斗,战胜了严重困难,又得到新的发展。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余人。到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
附:
2、“抗战八年”
1937.7——1938:战略防御阶段;
1938——1943: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诱降国民党,对共产党则实行“三光”政策,进行大扫荡。
1945.8日本投降。
展示二:
1.字音积累。
陨落(yǔn)
淹没(mò)
勒马(lâ)
脸颊(jiá)
惹出(rě)
掷弹筒(zhì)
捣毁(dǎo)
老巢(cháo)
调到(diào)
骚乱(sāo)
2.形近字
┏陨:陨落
┏勒:勒马
┏颊:脸颊
┏巢:鸟巢
┏骚:骚动
┗埙:土埙
┗勤:勤劳
┗浃:浃背
┗窠:鸟窠
┗搔:抓搔 3.词语解释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日。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败类。这里就是后一个意思。
【陨落】这里指星体从高空落下。
【扫荡】原指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这里指日寇在中国沦陷区实行的“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
【毫不迟疑】一点都不犹豫。
【没】这里指河里的水漫过。
【骚乱】骚动、混乱。
【掷】扔、投。
展示三:
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⑵写了什么人? ⑶写了什么事?
⑷“铁”是什么意思? 展示四:
1.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
2.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篇散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悬念迭起)
4.设置了哪些悬念?找到有关文字,有感情朗读后进行归纳。离开大队 ①天气恶劣 环境险恶 单独行动
②秋季扫荡 形势危急
③夜渡黄河 爬上山头
5.解开了这些悬念吗?(毫发未损 粉碎扫荡)
6.设置这些悬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凸现人物精神风貌,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散文结构显得精巧,而人寻味,令读者兴趣盎然。)
五、总结提升
1、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我懂得了什么?
六、巩固反馈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陨落()
淹没()
勒马()
脸颊()
惹出()
掷弹筒()
捣毁()
老巢()
调到()
骚乱()
2.文学常识
杨朔(1913~1968),现代作家,原名________,山东蓬莱人。抗美援朝时期,写出长篇小说《_________》;一九五六年以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_____________的创作。重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收在《___________》里。
【参考答案】
1. yǔn
mò
lâ
jiá
rě
zhì
dǎo
cháo
diào
sāo
4.杨毓瑨
《三千里江山》
散文 《雪浪花》 《樱花雨》 《荔枝蜜》
《茶花赋》
《海市》 《泰山极顶》
《杨朔散文选》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对课文内容及情节特点的掌握,导入新课。
二、自研自探
1、研读课文。
⑴讨论:为什么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能打乱敌人部署,迫使日寇停止“扫荡”?试从敌我两方面加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⑵有人说,这个故事看似离奇,结局似乎“歪打正着”,铁骑兵能够粉碎敌人的“扫荡”,完全是一种巧合,你觉得怎样?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⑴散文有怎样的特点?(抒发感情)
⑵散文的感情如何表达?(朴实的语言,水到渠成的叙述与描写)⑶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八路军怎样的感情?(崇敬,钦佩,赞美。)⑷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试找出句子、找出词语来加以品读品析。⑸综合全文,你觉得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三、互助释疑
1、各小组自学研讨问题
2、讨论展示
四、成果展示
展示一:
1、讨论:为什么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能打乱敌人部署,迫使日寇停止“扫荡”?试从敌我两方面加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①从我方看 坚定革命信念 英勇无畏 勇敢机智 人民支持 ②从敌方看 貌似强大 实质虚弱
2、有人说,这个故事看似离奇,结局似乎“歪打正着”,铁骑兵能够粉碎敌人的“扫荡”,完全是一种巧合,你觉得怎样?
(附:机智灵活的游击战术:①骑兵班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②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彻底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迫使日寇停止了“扫荡”。)
展示二:
1、散文有怎样的特点?(抒发感情)
2、散文的感情如何表达?(朴实的语言,水到渠成的叙述与描写)
3、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八路军怎样的感情?(崇敬,钦佩,赞美。)
4、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试找出句子、找出词语来加以品读品析。
例⑴:在敌人强大火力逼得掉队的时候,班长“他带着这一班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分析:“怪巧妙”是“非常巧妙”的意思,赞扬了骑兵班具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例⑵:在跳出敌人的合击圈时,虽然已是二更天,面对不熟悉的河水,班长艺高人胆大,“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
分析:“毫不迟疑”是“一点也不犹豫”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班长在危急关头时能当机立断、作风果敢的钦佩。
例⑶:在如此恶劣的天气和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一天以后,那班骑兵也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地,寻到了大队。”
分析:表达了对骑兵班能顺利回到大队的欣喜,赞扬他们敢于胜利能够取得胜利的气概。
5、综合全文,你觉得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①驰骋沙场的勇士。②智勇双全的指挥员。
五、总结提升
1、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我懂得了什么?
六、巩固反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杭州市中考题)
橡树之迷
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因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处在莽苍阴森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我在森林中兜转。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走出了林海,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心中也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①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肌肠辘辘、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我已经整整两天没吃东西了!
对生命的渴望使我作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我疯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我噙着泪,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都是鬼斧神工,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②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住地。
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迷。
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才知道拯救了我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专家说,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便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1.文中说,“同伴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请概括“我”的奇特经历。(不超过60个字)(4分)
2.文章结尾说,“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4分)
3.文中划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各具有什么作用?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4.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人认为是“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有人认为是“要感恩大自然,珍爱大自然”。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我在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饥寒交迫,陷入绝境。后来意外发现橡子,靠橡子获得希望,恢复体力,走出困境。(4分。两层意思,每层两分。每层内容要点齐备,有欠缺酌扣)
2.第一问: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抒写,用亲切询问的语气。第二问:表达了作者亲近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深切情感。(4分,各2分。基本符合即可)
3.①渲染了作者身处的困境和心中的绝望。
②烘托了作者获救后万分欣喜、充满希望的心情。(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4.应是第二种理解。文章写作者遇险获救的经历,是为下文揭示获救原因,抒发对大自然的感激、关爱之情服务的。文中虽有关于身临绝境、渴望生命,最终摆脱困境的描写,但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4分。取第二种理解的,能从上下文关系作出合理分析,给4分,分析有欠缺酌扣;取第一种理解的,若能作出有据的分析,最多给2分,若理由不充分,给一分,明显不合理不给分)
附:
荔枝蜜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
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七、板书设计
铁骑兵(杨朔)
掉队(设置悬念)归队
打游击
语言特点:口语、流畅、生动、优美
八、教学反思:
第二篇:3、铁骑兵教案
、《铁骑兵》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故事情节;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多胜少的战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脉络,最后针对杨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教学重点、难点
1、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2、口语化的语言特色。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入课
1、同学们,“抗战八年”这个词你听过吗?有谁来谈谈“抗战八年”是怎么一回事?你心目中的抗日 英雄是什么样子呢?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向我们讲述的便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英雄而神奇的队伍——铁骑兵的故事。
3、作者是谁?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下?
(杨朔(1913-1968),文学家,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开始文艺创作。1939年到华北抗日
根据地访问,后留在山西八路军总部做文宣工作。这期间的创作辑入《潼关之夜》、《铁骑兵》。1956年后,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有《荔枝蜜》、《茶花赋》、《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等优秀文章称誉文坛。)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字词 ②谈认识 说感慨 提问题
2、字
陨落 没到马肚子 惹得 骚乱 掷弹筒 捣毁 老巢 扫荡
3、词
陨落:星体从高空掉落下来。毫不迟疑:一点都不犹豫。没:课文中指河里的水漫过。骚乱:纷扰不安。掷:扔,投。
3、引导学生理解
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⑵写了什么人? ⑶写了什么事? ⑷“铁”是什么意思?
⑸这篇散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悬念迭起)
⑹设置了哪些悬念?找到有关文字,有感情朗读后进行归纳,形成板书。离开大队 ①天气恶劣 环境险恶 单独行动
②秋季扫荡 形势危急
③夜渡黄河 爬上山头
⑺解开了这些悬念吗?(毫发未损 粉碎扫荡)
⑻设置这些悬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凸现人物精神风貌,为故事情节的
发展作好铺垫,散文结构显得精巧,而人寻味,令读者兴趣盎然。)
三、研读课文 讨论:
1、为什么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能打乱敌人部署,迫使日寇停止“扫荡”?试从敌我两方面加以分
析,并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讨论回答后,形成如下板书。①从我方看 坚定革命信念 英勇无畏 勇敢机智 人民支持 ②从敌方看 貌似强大 实质虚弱
2、有人说,这个故事看似离奇,结局似乎“歪打正着”,铁骑兵能够粉碎敌人的“扫荡”,完全是一种 巧合,你觉得怎样?
四、品读课文
1、散文有怎样的特点?(抒发感情)
2、散文的感情如何表达?(朴实的语言,水到渠成的叙述与描写)
3、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八路军怎样的感情?(崇敬,钦佩,赞美。)
4、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找出句子、找出词语来加以品读品析。
例⑴:在敌人强大火力逼得掉队的时候,班长“他带着这一班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 撞,想再追上大队。”
分析:“怪巧妙”是“非常巧妙”的意思,赞扬了骑兵班具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例⑵:在跳出敌人的合击圈时,虽然已是二更天,面对不熟悉的河水,班长艺高人胆大,“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
分析:“毫不迟疑”是“一点也不犹豫”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班长在危急关头时能当机立断、作风果 敢的钦佩。
例⑶:在如此恶劣的天气和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一天以后,那班骑兵也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地,寻到了大队。”
分析:表达了对骑兵班能顺利回到大队的欣喜,赞扬他们敢于胜利能够取得胜利的气概。
五、探究课文
请同学们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
六、想象训练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战士们寻到大队以后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200字左右。
第三篇:语文版八年级选修铁骑兵教学反思
《铁骑兵》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悬念横生,扣人心弦的散文。文章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失去与大部队联系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定的必胜的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迫使敌人停止了“扫荡”,而自己则平平安安转回了根据地。
课前,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准备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围绕问题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写法方面的特点。但上课时,我灵机一动,更改了计划。我简单导入后,就说这个故事很有趣,文章也很好读,让学生分组,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分组活动时,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教师课间巡回,约有十几分钟,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各小组分别提出了2—3个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
1.为什么用“铁骑兵”做标题?
2.问中多处设置悬念,找出来分析其好处。
3.班长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采用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故事情节?
5.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6.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几个问题涉及到了文章的各个方面,学生们的解答也出乎意料的好,圆满的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基本不用老师点拨,轻而易举的读懂了,理解了。只是在了解文章结构时,我提了个要求。我说:“课文采用了数字小标题的形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井井有条,我们试着把文中的“一”“二”“三”分别改换成文字小标题来概括故事情节。先用一句话概括,再分别压缩成8-6个字,再压缩成4-2个字。”
探究结果如下:
1.骑兵掉队——化险为夷——胜利归队
2.雪夜掉队——出奇制胜——一举两得
3.骑兵掉队——夜袭敌人——胜利归队
4.掉队——追队——归队
由此可见,学生概括的相当不错。接着,我对这节课作了总结,表扬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他们的创造能力,学生的情绪高昂,下课时,都异常活跃。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化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动的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的提高都必须以教师的观念转变为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转变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活学巧练 语文版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八年级下册活学巧练(3.铁骑兵)
优化题型训练
知识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一致的一项是()A.没落 淹没 浅草才能没马蹄 ...B.宿舍 星宿 二十八宿 ...C.陨落 陨石 陨灭 ...D.重阳 重叠 重修旧好 ...答案:B导解:C项依次读sù,xiù,xiù。2.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
B.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C.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D.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
答案:A导解: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3.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1)星星脱离轨道,就会_______。(2)原来山下_______地显出一座城。
(3)这一下子不要紧,竟然惹得城里一阵_______。(4)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_______水底下去。
答案:(1)陨落(2)模模糊糊(3)骚乱(4)旋到 4.根据语境或者成语的意思,给成语填上叠字。例1:他很有教学才能,在教育界赫赫有名。例2:形容非常稀少。(寥寥无几)(1)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_______向荣的景象。(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_____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3)形容话多,连续不断。_______不绝)(4)形容非常得意、异常高兴的样子。(喜气_______)答案:(1)欣欣(2)孜孜
(3)滔滔(4)洋洋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行安全路,做文明人。B.我们的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答案:B导解:“大概”“左右”删去其中之一即可。
阅读理解欣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一天,他们跑到二更天,才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正想寻个宿营地睡觉,班长忽然听见远远地有一片吵叫,再仔细一听,才辨出是河水的声音。
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班长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夜不十分冷,河水没冻,可是很急,而且越走越深,最后都没到马肚子了。
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河,好深!”就勒转马头,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要找个浅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在山顶上,他们全都惊呆了。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总是敌人的地方。他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这一下子不要紧,竟然惹得城里一阵骚乱,步枪、机枪、掷弹筒、过山炮,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骑兵们便悄悄地退下山头,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6.解释下列词语。
(1)毫不迟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点也不犹豫,形容非常果断。(2)混乱不安。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描写,表现出了班长_______、_______的精神。答案:细节 临危不惧 沉着思考 8.班长明知走的是敌人的地方,却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这一放竟惹起城里的骚乱,由此可见敌人是______________的,而骑兵们却是______________的。
答案:虚弱、愚蠢大智大勇 9.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河,好深!”运用了_______描写,一个“勒转马头“,表现出了班长_______的行动、_______的判断力。
答案:心理 果断 敏锐
导解:从表达方式看,人物描写常用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青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捕写等。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一连红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侦察员回来了,胸口一个弹孔,身后一条血路,延伸在苍白的月色里。他是爬着回来的。他躺在冰冷的岩石上,已是弥留之际,然而眼终是不闭。“放心去吧!你娘的后事有我……”他的堂弟涕泣着说。无反应,那眼还睁着。很多人安慰他,然而,他茫然黯淡的眼睛却顽田地睁着、睁着……“是入党问题吗?”指导员低声问,他又摇摇头。这时连长忙去把他那双黑布鞋脱下。他眼睛这才闭上。尽管从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那颗年轻的痛苦的心显然是安息了。战士们的眼泪不禁落了下来。是的,这是全连唯一的一双鞋,只有执行最特殊的任务的人才有资格穿它。
拂晓突围时,机炮手大个子穿着这双鞋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全连冲出去了。然而,大个子牺牲了,他斜倚在岩石上,手里却捧着那双染满鲜血的黑布鞋,似在痴痴地等候……
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布鞋的脚印延伸到雪山、草地、延安、北京…… 10.请你为这篇小小说拟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答案:一双布鞋 导解:所拟标题要能体现文章的中心。11.文章是按照_______顺序来记事的。
答案:时间 导解:时间顺序是指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12.文章对侦察员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答案: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13.“身后一条血路,延伸在苍白的月色里”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在夜里;说明侦察员的伤势严重;表现了侦察员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导解:要整体感知语句的内容。
14.侦察员的眼睛为什么顽固地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布鞋还没有交给同志们。导解:从文中的相关问话中找出答案。1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和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进一步突出了布鞋的作用,深化了主题,以布鞋脚印的延伸象征着革命精神永远流传。导解:整体感悟,体会其象征意义。
表达交流拓展
16.八年艰苦抗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你熟悉他们一的事迹吗?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英雄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的侵略。后因叛徒出卖,被敌人包围在长白山里,靠草根、树皮和棉絮充饥,与敌人周旋。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导解:只要是抗日英雄的故事即可。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骑兵的辉煌与落幕
骑兵的辉煌与落幕
什么动物影响人类历史最深?是躬耕于田野的牛,是象征富足的猪,是守门护主的狗,是捕鼠防盗的猫,是负重耐劳的驴,还是羊或鸡、鸭、鹅?
以笔者看来,答案只能有一个,那便是马。
因为其他动物,都代表着安定和自足,有了它们,人类的日子会过得很好,但也会保守、怠惰,和这些动物在一起,人类活动的方圆,不过几十里。但马就不同了,和马在一起,人可以到达千里、万里之外,马代表着开拓、进取,代表着生活在不同大陆的人类可以有机会交流,而正是交流而非闭塞才让人类走到今天。
所以,人类总是赋予马最为崇高的意象。《易经》中便提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大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而“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马与人类的战争也联系得最为紧密,马和人组成了骑兵,为了种种不同的利益互相厮杀,别的动物与人类可以同甘共苦,而马却是和人类生死与共。在古代世界,马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败,而一场战争的胜败,又往往决定了人类数十乃至数百上千年的历史走向。□班布尔汗(历史学者)
“方轨策良马,并驱厉中原”
战马驮起的帝国
骑兵的兴起,使人类的战争更为精彩纷呈,这个兵种让各种奇诡计谋得以施展,奇袭、闪击、追击、救援、迂回、包围、退却、劫粮,种种战术在人和马的密切配合下得到更充足的展现,而因为骑兵的特殊机能,让人类可以克服地形的限制,为其远离家乡,拉长战线提供条件,战争的空间得以无限拓宽,一个个幅员辽阔,囊括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大帝国的建立,都与骑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方轨策良马,并驱厉中原”„„,骏马与骑士,成为古代战争当仁不让明星。
在东方,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战争形态,以骑兵配合的大军团作战成为主流。汉帝国初期,因为骑兵短缺,被北方的匈奴单于长期欺压,不得不女人换和平。而到汉武帝时,强大的汉军铁骑终于不再惧怕马上民族的彪悍,卫青、霍去病重创匈奴,使得他们“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到东汉时代,大将军窦宪用骑兵军团彻底击垮了匈奴,燕然山刻石记功,使得匈奴大部西迁。魏晋时期,随着“五胡乱华”的民族大融合,促成了甲骑具装兴起,开始了重装骑兵的时代。而正是利用被称为“玄甲兵”的重装骑兵的威力,唐太宗李世民最终扫平群雄,威压四方,开创了盛唐的“天可汗”时代。
“来如天坠,去如电逝”
辉煌年代的骑兵
在人类历史上,骑兵创造了一个个传奇: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亲率以骑兵为主的五千人,乘夜入袁绍占区,烧毁袁绍屯粮的乌巢,从而扭转战局,大败袁军,成为北中国霸主;
公元817年, 唐中兴名将李愬,率领骑兵顶风冒雪,“疾驰百二十里”,夜袭蔡州,生擒叛乱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雪夜入蔡州”一举奠定了大唐的“元和中兴”;
公元1171年,在中东蒙吉萨,年仅16岁的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用不足500名骑士以及三千步兵,大败率领着精锐马木留克军团的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歼敌人数竟达三万之多;
公元1560年,日本战国时代的军神上杉谦信,在出阵关东之时,面对小田原北条氏的三万五千大军,亲自率二十三骑冲阵,北条军竟然望风披靡,全军溃败„„
传奇中的传奇,无疑是在十三世纪横行世界的蒙古铁骑。天才的军事家成吉思汗,将骑兵战术发挥到了极致,“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坚韧强悍的战力加上神鬼莫测的谋略,让蒙古骑兵成为当时几乎所有国家的噩梦。南宋时期的徐霆对蒙古军闪电般的战术用“来如天坠,去如电逝”来形容,而欧洲人则生动地描述道:“起初,只是地平线上三三两两的黑点,但瞬间,他们已经如黑色的旋风般呼啸冲到你的眼前了。”从斡难河开始,帝国铁蹄相继踏过黄河、锡尔河、阿姆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伏尔加河、多瑙河和长江。一个崛起时人口不过百万的民族,几乎征服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三分之二,达到了冷兵器时代武力扩张的极限。
“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淡出历史的传奇
直到近代,由于火器的大规模运用,骑兵的辉煌逐渐走向黯淡,一次次在火枪巨炮的撕咬下无奈地成为战场上的牺牲品。清帝国用巨炮击碎了准噶尔汗国重建蒙古帝国的梦想;俄罗斯用火器征服了北亚和中亚的蒙古后裔;拿破仑率领法国远征军轻易地击败了曾经击败过蒙古军的埃及马木留克骑兵军团;而英法联军在中国北京的八里桥,面对僧格林沁率领的“勇气镇定著称”的蒙古马队,用“强压火力”将其变成了一堆堆残缺不全的尸体。
及至速射武器和机械化部队出现之后,骑兵几乎成为悲剧的代名词。最为著名的战例,是二战时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在1939年9月1日的克罗加提战斗中,英勇的波兰骑兵为了保家卫国,奇袭德军,虽然造成了德军一时的混乱,但很快便在重机枪的扫射下损失惨重,波兰骑兵的两位指挥官全部战死。而不过17天后,波兰全境便宣告沦陷。
“骐骥马不试,婆娑槽枥间”,曾经纵横战场,傲视群英的骑兵终于被时代远远甩在了后面,再快的骏马也无法赶上历史的车轮。不过,“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骑兵虽已远去,但骑兵的精神与战术却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就如代表着世界军事现代化最高层次的美国,至
今仍保留着第一骑兵师和第七骑兵师的番号,这并非是因为习惯,而是为了铭记和传承。
■ 延伸阅读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的《草原帝国》,研究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描述了欧亚大草原上历代与马共生的“征服者”的历史。
伊萨克·巴别尔《骑兵军》
1920年,26岁的巴别尔以战地记者身份参加苏波战争,目击了欧洲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前惨烈的骑兵会战。1923年至1924年,他根据这次征战,陆续创作了三十多篇文章结集出版,这就是《骑兵军》。
麦克·莫波格《战马》
英国桂冠作家莫波格的小说《战马》,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他们的命运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又重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