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变废为宝》说课稿
《变废为宝》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变废为宝》。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这节课。
一、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选题必须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社会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主题,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发挥潜能的机会。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增加环保意识,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本次《变废为宝》活动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进行废物利用,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二、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各种废旧材料,将其加工成工艺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品、教师作品。
(二)、学生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工具。
2、分成六组。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们的环境(4分钟)
1、图片资料
2、文字资料
目前,我国的668座城市中,2/3已经被垃圾包围。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我国现有的垃圾处理场数量和规模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要求,我国历年堆放未及时处理的垃圾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垃圾已经成为城市“肿瘤”。
通过了解环境现状,增强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二)、精品欣赏(6分钟)
1、变废为宝的故事
犹太人斯塔克把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废料加工成小自由女神像,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使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义乌人毛应理将新疆人做果脯剩的杏核炒熟出售,每年创造800万元的收入。
湖南省稻农黄大众,将制药厂废弃的药渣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腐殖土,卖给菜商,从1998年到2006年近8年时间,为九芝堂药业集团“销纳”了约六七千吨药渣废弃物。
2、请同学们先来看大屏幕,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
3、作品欣赏。
欣赏变废为宝的故事和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
(三)、变废为宝(20分钟)
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品。通过亲历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成果展示、评价(10分钟)
1、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评选2-3件作品参加班级评选。、班级评选,请老师和学生当评委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品,其他学生颁发纪念品。
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提高了评定和鉴赏能力。
(五)、结束语(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教师通过对本次活动的回顾与总结,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
五、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养成“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习惯,健康、简约的生活。
六、活动反思
通过组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学校、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2、由于时间、材料、工具的限制,一节课不可能把作品做得那么完美,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理念。
3、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知识,知识就在生活中。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各种废旧材料,将其加工成工艺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品、教师作品。
(二)、学生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工具。
2、分成六组。
三、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们的环境 1图片资料(课件)文字资料
有资料显示,随着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作为城市公害的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目前我国的668座城市中,2/3已经被垃圾包围。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我国现有的垃圾处理场数量和规模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要求,我国历年堆放未及时处理的垃圾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新“肿瘤”。
国家倡导要节能减排,可是市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觉得节能减排是政府和企业的事。看到电视广告中奥运冠军讲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节能减排,只需我们举手之劳,不仅能为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的实现做贡献,而且减少家庭支出,何乐而不为啊?”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变废为宝,(二)精品欣赏
1、变废为宝的故事
犹太人斯塔克把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废料加工成小自由女神像,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使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义乌人毛应理将新疆人做果脯剩的杏核炒熟出售,每年创造800万元的收入。
湖南省稻农黄大众,将制药厂废弃的药渣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腐殖土,卖给菜商,从1998年到2006年近8年时间,为九芝堂药业集团“销纳”了约六七千吨药渣废弃物。
2、请同学们先来看大屏幕,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课件)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废旧材料可以利用,比如:废报纸、纸盒子、各种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垃圾,这些废旧资源,经过我们双手的打扮就可以变成生活用品或者是精美的工艺品,这多有趣呀!
(三)变废为宝
看到别人的作品是不是很羡慕呀?那就快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一次大变身吧。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温馨小提示。(课件)(1)注意安全,不要让使用的工具划伤你和同伴;(2)注意卫生,将不用或剩余的废旧材料放到方便袋里,请不要随意丢弃。
(3)精心完成作品,评选出优胜作品颁发精美奖品。接下来就开始你们的废物大变身吧!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评价
刚才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把废旧资源进行了大变身,它们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快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1、小组评选每组推选2-3件作品参加班级评选。、班级评选,请老师和学生当评委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三等奖若干。
(五)、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每一名同学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一些废旧物品变成了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既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还为环保尽了一份力。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运用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健康、简约、时尚的生活。
第二篇:《变废为宝》说课稿
《变废为宝》说课稿
《变废为宝》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中的第四课。是造型表现型课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装饰越来越关注,装饰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得名,利用其来装饰居室是首选。本课所学的装饰画是利用身边废旧材料来制作的,既能做到物以致用,又达到美观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根据废旧材料,巧妙运用材料的美感施展学生的创作技能,为美化你的居室环境做贡献,这一课题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也为学习第三单元(设计·应用)生活中丢弃材料做工艺品设下了伏笔。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和人的认识规律,本着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思想品德。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的影响。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的创作,掌握拼贴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情感目标:通过废旧材料的利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通过认识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感受独特材料带来的装饰美感,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利用收集到的废旧材料进行装饰画创作,掌握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装饰画以其自由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的构图;化繁杂为条理、化立体为平面的造型和强调主观情感表现的色彩,吸引着广大的人们,而初二的学生对装饰画接触不多,想要把其特点表现出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和色彩特点。
(3)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应课前准备教具及交待学生课前自带材料。
三、说教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欣赏法———讨论法———启发式———引导法———小组合作法”来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欣赏讨论——以实物为例,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材料的装饰画,和学生一起欣赏讨论,分析其在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2、启发思路——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启发他们大胆构思这些材料如何在装饰画中形成点、线、面得以利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将材料排列,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也提高了创作装饰画的兴趣。
3、引导教学——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小组合作——根据自己创作需要,相互交换或共用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发挥互助的友谊,学习气氛更浓厚,设计构思更完整,创作速度更快。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四、说学法
装饰画是实用性很强的表现艺术,需要全面的知识和创新的点子,要想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废旧材料创作一幅装饰画是很难的,所以我利用大量的实例和演示创作一幅装饰画的过程,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掌握知识。练习是教师指导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因而我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即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体味变废为宝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导入、讲授新课、动手创作、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一)导入、
1、创设情境,体验不同材料的独特美感
多媒体展示不同材质的废旧材料,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请同学谈谈是否可
用这些材料进行装饰自己的居室。如果是直接用这些材料进行装饰,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装饰画————变废为宝、因材施艺》。
2、趣味式导入新课
利用大小形状不一得树叶变废为宝,因材施艺制作的动物来导入,体现出材料的发现,选择与利用。
(二)讲授新课
1、装饰画的介绍和欣赏范图
根据学生自已的想法和理解分析教师准备的装饰画、课本范图。评述材料的形状、肌理、色彩产生美感所在。是学生主体性表现和直观教学法运用的主要所在。学生大胆归纳、总结。
师板书:装饰画的特点:自由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的构图;化繁杂为条理、化立体为平面的造型;强调主观情感表现的色彩。
同时例举几件范画,说明其如何利用材料的美感以点、线、面构成画面。如:蛋壳是以点成面,芦苇杆以线成面等等。
2、结合装饰画的构图、形象和色彩特点,着重从运用材料本身的肌理特点、色彩特点介绍运用装饰画进行居室装饰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结合演示,从构图、形象和色彩的运用三个方面介绍装饰画的创作元素。例如:选用蛋壳大小不一的点;长短不一、色彩不同的毛线;各式各样的笔蕊、芦苇杆、竹签、废作业纸撕碎等视觉特征;巧妙运用拼贴技法,搭配好对比强或谐调的色彩。
4、师演示制作:
结合一种或多种材料以拼贴方法,介绍制作拼贴装饰画的制作方法,用最简便的手法巧妙用料,点线面编排组合,注意前后层次,粘贴要干净平整。基本表现技法有:剪、切、撕、搓、并列、排序、重叠等。
(三)动手创作
请同学们以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所收集到的废旧材料的特点进行创作,注意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色彩特点。师讲述作业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简练、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创作抽象画面效果,只要达到装饰画的效果就是一幅美的作品。要求学生要放开思路、不要拘泥于写实、具象。
板书制作步骤:
1构思:讨论主题、选材、确定制作方法。
2铅笔起稿。
3制作:可用多种方法。
4把画面整理干净、调整主要细节、写好作品名称。
(四)小结
1、班级画展:组代表将完成的装饰画摆放在讲台上,以讲解的形式谈谈选用材料的美感所在及巧妙合理运用方面。
2、师生共评作业的优缺点,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3、教师进行美育小结:《变废为宝因材施艺》这课培养了大家的创作技巧,又使我们身边增添了小环保者,用你们的大胆设想美化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给自己的居室增添更有趣的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课外多制作,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变废为宝》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故事是一篇儿童早期阅读,分为四幅图画描述,向幼儿展示了山羊爷爷将废物饮料瓶、塑料袋变成了花瓶和雨衣,目的是让幼儿通过看图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让幼儿从中懂得不乱扔垃圾,废旧物品可以再次利用,变成有用的东西。
二、说目标:
1、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阅读图片,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小云朵”的意思,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废物利用的好处,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废物再次利用的好处,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从小培养幼儿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阅读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故事图片、头饰一个
三、说设计意图:
“变废为宝”是当今环境教育的重要课题。垃圾很多,并且有很多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这不仅节约了许多资源,而且也保护了环境。生活中幼儿见过各种各样的垃圾,但随手扔弃的现象较多。为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幼儿在看图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懂得废物可以变成宝贝。开始部分我通过幼儿喜欢的喜羊羊形象,引入听故事,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通过听故事、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每幅图的内容,懂得看书的时候要按顺序看;再次通过让幼儿说一说山羊爷爷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使幼儿懂得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最后让幼儿动手装饰,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四、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为幼儿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集中幼儿注意力和思维力,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创设情景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基本部分
(1)听故事,知道故事名字、人物。
(2)再次听故事,了解山羊爷爷的商店名字,用途。
(3)看图讲故事,学习看书的方法。
(4)说一说山羊爷爷的做法对不对,懂得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5)欣赏废物变成的物品。
3、结束部分,小结本课。
《变废为宝》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择资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能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变废为宝》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出处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个单元造型表现的领域中第四课。
2、分析学情
这节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材料作为形式美感因素的认识,根据废旧材料,巧妙运用材料的美感施展学生的创作技能,为美化你的居室环境做贡献,这一课题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为学习第三单元(设计应用)生活中丢弃材料做工艺品而设的伏笔。
3、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特点,培养学生把材料做为形式美感的因素来认识,学会巧妙利用材料的形状、肌理、色彩等特征创作一幅小型装饰画。
知识目标: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带来的装饰美感。
能立目标: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美育目标:有意识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武夷山景区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以及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发现及利用材料的美感及巧妙地选材,合理地运用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中国画、油画、画等绘画都是以其绘画的工具、材料来命名的,而装饰画则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得名,装饰变形是装饰艺术的突出特征,是装饰绘画物象造型的重要手段。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作品欣赏让学生知道能用的材料多种多样,让学生分析它的特点,并亲自动手实践。
5、说怎样处理教材
一切装饰画都具有装饰性,但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不一定叫装饰画,装饰变形是装饰艺术的突出特征,是装饰绘画物象造型的重要手段。
要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形成装饰性美感的表现。一幅装饰作品的好坏,不完全取决材料的价值,而是取决于对材料的艺术处理和合理利用。每种材料有其形状、肌理、色彩视觉特征。这正是我们需要发现加以选择利用的。
材料的形象特点和美感效果是绘画所无法达到的,我们学习的关健是如何把材料的特点与美感和具体的艺术形象完美的统一。同时,对材料的加工也是构成材料美感的重要方面,有些材料可以单一直接利用进行的点、线、面编排;有些需要再加工或多种材料组合变化。在加工处理上尽可能保留和发挥材料自身的形象特点与美感。尽可能以较少的加工获得较丰富和生动的艺术效果。
这节课学生选材上,利用自已方便收集到的特色材料。如:武夷山是个茶文化之地,茶叶渣晒干就可利用;景区游客留下的矿泉水瓶盖子、胶卷盒、旧包装纸;我们校园周围常见的笋壳,季节性的落叶花瓣和校门外小店有烧烤串的小竹签、蛋壳,教室里大家手中用完的各种笔蕊,扫把头。废作业纸等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在一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师生互相探讨欣赏——点拔——学生发挥想像、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作品来教学。方法如下:
直观欣赏分析法:课前采用,可以先在班上悬挂不同材料品种的装饰画,不同色彩的倾向、不同类型的装饰画图片,不同材质可制作的拼贴装饰画或壁饰,和学生一起欣赏和试着分析其在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独特的美感。培养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启发思路法:学生展示自已收集的材料,启发他们大胆构思,这些材料如何在装饰画或壁饰中形成点、线、面的利用,充份发挥学生想象。结合课本范图讲解,点出将材料直接利用排列组合。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也提高创作装饰画或壁饰的兴趣。
自我发现法:利用自已方便收集到的特色材料(例如:茶叶渣等),独自创新制作可拼贴的装饰画作品。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表现问题及时给于点拔。
小组分工合作法:自由组合的小组,以讨论多种材料组合变化制作装饰画或壁饰。根据自已创作需要相互交换或共用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发挥互助的友谊,学习气氛更浓厚,设计构思更完整,创作速度更快。
2、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欣赏、讨论进一步体味变废为宝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一堂课我主要采用师生互相探讨欣赏——点拔——学生发挥想像、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作品来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况,体验不同材料的独特美感
学生在课前收集到具有武夷山景区特色或自身周围环境能发现的废材料,是学生主动参与上课的关健。启发提问(如问:这些材料在形状,表面,质地等方面有什么特殊性;生答:大小不一,形状不同,表面有凹凸不平感,颜色深浅不同。等等问题)
2、鼓励学生对材料进行再创造
(1)趣味式导入新课
利用大小形状不一的树叶变废为宝,因材施艺制作金鱼来导入新课。体现出材料的发现,选择与利用。
(2)装饰画的介绍和欣赏范图
根据学生自已的想法和理解分析教师准备的实物挂饰、课本范图。评述材料的形状、肌理、色彩产生美感所在。是学生主体性表现和直观教学法运用的主要所在。学生大胆归纳,总结,师板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
装饰画的主要特点:自由生动、不受时空限制化繁杂为条理,画立体为平面的造型,强调主观情感表现的色彩。
师解述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简练、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创作抽象画面效果。只要达到装饰画的效果就是一幅美的作品。要求学生要放开思路、不拘泥于写实,具象。同时例举几件范画,说明其如何利用村料的美感以点、以线、以面构成画面。如蛋壳画是以点成面,芦苇杆以线成面等等
3、发展阶段
(1)结合演示,从构图、形象、与色彩的运用三个方面介绍装饰画的创作元素。例如:
选用蛋壳大小不一的点;毛线长短、柔软性、色彩不同的线;各式各样的笔蕊、芦苇杆和小竹签有圆硬性质感;纸巾的毛绒感;废作业纸撕碎等视觉特征;巧妙运用拼贴技法,搭配好对比强或谐调的色彩。
(2)结合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的拼贴方法,介绍拼贴装饰画制作方法。
用最简便的手法巧妙用料,点线面编排组合,注意前后层次,粘贴要干净平整。基本表现技法有:剪、切,撕,搓,并列、排序,重叠等等。
4、调整画面
(1)注意加强装饰效果不足的部位,调整主要细节,可利用一些特殊性的笔(记号笔,萤光笔等等)并写好班级,姓名,作品名称
(2)教师对装饰作品内容是否达到艺术的特佂进行总述
依装饰变形的方法分:依物变形(具象的)、依情变形、主观意象变形、抽象变形(抽象的);
依变形的形式分:冷变形、热变形;
从构成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打散构成;
从色彩的特点分:有浪漫主义形、色彩构成、工艺色彩黑白与色彩结合。
5、课堂小评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评或互评他人作品,感受成功喜悦
学生用表演方式表达作品内容,点评出选用材料的美感所在及巧妙合理运用方面。
(2)教师进行美育小结,《变废为宝因材施艺》这课使大家的技巧培养了,武夷山又增添了小环保者,用你们大胆设想美化武夷山人的文化生活,居室装饰,增添更有趣的装饰品。
四、说练习安排
课堂作业安排
在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以自主探研法和小组分工合作法为学习目标,这一节课安排学生尽可能运用单一材料直接进行以点或以线组成面的编排,创作内容可以是具象或抽象变形的
课后拓展
(1)将完成的作品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不同特色的边框装饰。
(2)有爱好兴趣的学生收集更多种材料再创作出精美作品。
(3)电脑高手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将作品合成到居室设计中。
《变废为宝》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创造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创造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创造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的难点是: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材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3、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创造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兴趣(2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向往和兴趣。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美丽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创造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提高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结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能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创造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创造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变废为宝》说课稿6
活动目标
1、懂的废物利用的好处,乐于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2、能积极利用各种废旧物展开合理创造,自制玩具。
活动准备
1、各色彩笔、剪刀、胶水、蜡笔等。
2、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大小不同的纸盒、瓶子、布、黏纸、彩带、绒线、泡沫等。
3、各种材料制作的自制玩具2~3件。
4、《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自制玩具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请幼儿交流玩具的制作材料、方法等。
2、鼓励幼儿进行废旧物品制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有创造性的进行制作。
引导幼儿用绘画、粘贴等方法将玩具装饰漂亮。
3、组织幼儿相互欣赏完成的自己玩具,说说自己把废物变成玩具的感受,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变废为宝》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择资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能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第三篇:变废为宝说课稿
《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对象
三、活动目标
四、活动方法
五、活动过程
六、活动延伸
一、活动背景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旧物品,当人们随便乱扔乱丢,这些废旧物品就变成了垃圾,对环境卫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同学们虽然知道这些废旧物品变成的垃圾对地球带来污染,但是到底有哪些危害呢?并没有多少了解,究竟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能不能回收?这些作为小学生并不特别清楚。在老师与同学的多次讨论后,最终定下了“变废为宝”的环保主题活动,因此通过开展“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将生活中废弃品收集起来,再结合他们的创意“变废为宝”。
二、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自然和社会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很难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应利用可能的机会接触自然界的生物和社会中的人和事,增加实践感受。接触社会的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有利于迎接更复杂的挑战。
独立能力增强,同学们可以自由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不轻易解散,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取长补短,与他人和谐相处。
自制力增强,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所以五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
三、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废物也能变宝,不要随便糟蹋废品。
2.在了解旧物用途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通过“变废为宝”这个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环保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集体协作提高团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写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节能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等意识。
四、活动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动手操作法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教师:
1.提出活动任务。为了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情。
收集身边废品(如:吸管、拉管儿、塑料杯、纸杯、废纸)2.活动时间。
确定活动主题及制定活动方案:1课时,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意见,综合大家的意见。
收集废品:星期
六、星期日,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作品找到足够的材料。
说作品:一课时,有充足的时间对该组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教会其他的同学。
④利用作品:一课时,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3、做好安全工作及注意事项。学生:
1、自由搭配成组,3~5人一组,每组民主制选举组长。为了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讨论确定小组准备发明的物品设计三个以上的方案,并搜集相关废品。为了明确目标,进行合理分配任务,以做铺
垫。
3、讨论、确定本组活动地点。
(二)实施阶段:收集废品
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案进行收集物品。2.按确定的地点进行清点物品,从中选择可用物品。3.在父母帮助下完成预先设计的作品。4.按科学分类进行处理垃圾。
5.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三)展示交流、利用阶段:
1、说作品,为了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
2、利用作品,为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作品
为了导之以行,让学生的想法得以践行,组织学生把该组物品运用于生活之中。
运用之后同学们分别谈谈自己作品得以运用的感受。
六、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向全校师生推广奇思妙想改废物的倡议,以此来宣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方案下一阶段定此方案继续这一方面的探索。
第四篇:幼儿园说课稿变废为宝(精选6篇)
篇1:幼儿园小班变废为宝说课稿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弃的、清洁无毒的纸盒及废旧塑料瓶、碎布等。
2、装饰纸条、不同的图案等(用来装饰)。
3、剪刀、双面胶等。
4、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灯笼、宝塔、火箭等。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做小小收集员,把家里没用的纸盒、塑料瓶、碎布等带来,小朋友们都很积极,收集了许多好东西,谁来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宝贝。(如酸奶瓶、烟盒、洗洁精瓶、饮料瓶等)
2、幼儿进行垒高游戏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用这些宝贝来做游戏好吗?
(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分成七组,大家一起商量动手进行垒高比赛,可以用不同的宝贝进行,看那组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里垒得又高又稳。
(2)介绍两组垒高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快而稳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边,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来放等,慢而摇晃的原因:大家争抢,没有合理摆放好。)(3)再次进行游戏,第二次垒高比赛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垒高经验。
3、欣赏作品
(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回答)在幼儿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介绍2~3种作品。
(3)提升:如果这些做好的玩具、好东西坏了,还有用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应答)教师总结:最后我们把它们送到废品回收站,送到工厂再加工重新变成有用的东西。
4、变废为宝你们想不想做个小小魔术师,用大家带来的这些盒子、瓶子来变成好玩的东西呀?(想)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宝贝想做一个什么玩具?跟朋友讲讲,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对纸盒、塑料瓶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一样好玩的玩具。
(2)幼儿自己制作玩具,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
(3)幼儿完成后,陈列在玩具橱上,可以相互进行简单介绍。
(提醒幼儿在制作结束后,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好)
5、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正好,废旧物品当成宝,动动小手动动脑,变成汽车和小猫,'变废为宝'真正妙!”
今天,我们小朋友用没用的纸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变变,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6、延伸活动:
幼儿拿着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传员,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参观欣赏。
篇2:幼儿园小班变废为宝说课稿
活动目标
1、懂的废物利用的好处,乐于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2、能积极利用各种废旧物展开合理创造,自制玩具。
活动准备
1、各色彩笔、剪刀、胶水、蜡笔等。
2、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大小不同的纸盒、瓶子、布、黏纸、彩带、绒线、泡沫等。
3、各种材料制作的自制玩具2~3件。
4、《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自制玩具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请幼儿交流玩具的制作材料、方法等。
2、鼓励幼儿进行废旧物品制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有创造性的进行制作。
引导幼儿用绘画、粘贴等方法将玩具装饰漂亮。
3、组织幼儿相互欣赏完成的自己玩具,说说自己把废物变成玩具的感受,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篇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篇4:《变废为宝》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变废为宝》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创造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创造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创造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的难点是: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材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3、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创造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篇5: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含反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择资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能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篇6: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变废为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变废为宝含反思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创造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创造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创造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的难点是: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材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3、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创造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物品越来越注重包装,但这些拆下来的包装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废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第五篇:变废为宝范文
变废为宝(看图作文)
新宁县解放小学四年级187班金笔作文三级班学员姜奥成今天阳光明媚,我在家里做作业。妈妈大扫除后提着一大袋垃圾要倒,我脑袋瓜一转,赶忙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可以把垃圾给我吗?我要变废为宝。”妈妈高兴地说:“好呀,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说完便转身把垃圾放到大圆桌上休息去了。
首先,我给垃圾分了类。呀,垃圾真多!有易拉罐、水瓶、可乐等。分好类后,我快速地向邻居家走去,请来了小明和小红,我首先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做的东西精致、美观。”“好!”小明和小红异口同声地答应了,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番,最后我决定做一个笔筒,小明做一个小烛台,小红做一朵花。
我准备的材料是:一张纸、水彩笔、易拉罐、小刀和胶布。我先用小刀把易拉罐的罐口切掉,然后用胶布把纸粘在易拉罐上,最后在纸上涂了些颜色。不一会儿,笔筒就做好了。小红做的是一朵花,这个很简单,用一些废纸来回折几下再用胶布粘上就可以了。小明呢?他先把十多根一次性筷子捆在一起,再在上面固定几块铅皮,最后用铁丝捆住就可以了。
现在是评分的时候了,我先发言:“我做的最好,又做得快。”话音刚落,小红说:“我做的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而且又漂亮,肯定是我第一。”这时,小明嘟着嘴说:“我做的也很有用。”正当我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妈妈从房间走了出来,我们一致要妈妈评分,妈妈笑着说:“你们做的都好,各有各的特色,将来一定是祖国有用的人。”我们听了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点评:这次的看图习作虽然只为我们提供了一、三两幅图,但小作者认真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我们叙述了几个小朋友在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故事。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指导老师: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