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第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选择、整理新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共和国外交家的智慧与风采的图片、材料、实物和访谈录等,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比较等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展示探究或体验过程和结果,认识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培养学生的体验历史发展变化、感悟历史发展真谛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讲述或再现外交活动与斗争,认识国家强盛是开展外交斗争的坚实后盾;通过对外交领域外交家的风采和智慧的归纳和总结,体会外交活动的智慧和艺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4.通过展示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原因分析,展望新中国未来外交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预测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能力。

5.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商、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内容

收集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领域的材料,按照选定的主题分析和整理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在活动课堂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如专题报道式、场景再现式、主题归纳式等,再现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感受新旧中国外交的天地之别,体验重要的外交场景等。

活动提示

1.活动方式可以采用主题探究式、体验感悟式。

2.材料收集范围: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外交领域的文字、图片、实物等材料;新中国的外交家或重大外交事件的见证人等。

3.材料收集方式:以查阅书籍、网站,参观有关纪念馆和影视作品等为主;访问有关历史见证人等;收集有关实物等。

4.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程序

1.简介活动程序,明确活动内容:如选择主题探究式活动,其活动程序一般分为:确定探究主题→依据主题范围,收集相关材料(文字、图片、影视或实物等)→根据主题要求,整理收集的材料→运用材料,完成主题任务→反思探究过程,优化探究方法;如选择体验感悟式活动,其活动程序一般分为:选择典型场景→根据场景范围,收集有关材料(特别是影视材料和访问历史见证人等)→根据场景要求和收集的材料,设计再现场景的脚本→根据脚本,完成历史场景再现→反思体验过程,感悟历史真谛,优化体验方法。介绍活动主题和内容,具体见活动内容部分。

2.进行小组分配,明确主要职责:以自愿原则为基础,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的特长要基本平衡;分组后确定组内成员责任,选举组长负责组内活动的协调与管理。

3.选择活动主题,分配活动任务:提出多种主题,供小组讨论选择,如新中国外交足迹、新旧中国外交两重天、新中国外交家风采与

智慧、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外交活动短剧等,根据小组选题,分配组员活动任务。

4.分头收集材料,教师适时调控:介绍典型材料的出处,如《新中国外交风云录》《新中国的外交》《建国五十年的外交成就》等历史书籍;《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外交风云录》等影视材料;重要网站,如外交部网站、人民日报社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等。各组组员带着任务分头收集材料,教师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收集材料过程中的困难。

5.完成活动任务,准备课堂展示:各组成员在组长的协调下,根据主题要求,分析、整理材料,完成活动任务,并制作课件,准备课堂展示活动成果。

6.展示活动成果,自主评价优劣:由学生做主持人,主持活动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在活动课上展示本组活动成果,介绍本组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学生自主对各组活动成果和典型事迹进行评价。

7.总结活动过程,选出优秀组员:表扬活动中的典型事迹,肯定活动成果;总结活动过程,优化活动方法。

活动成果展示课环境布置及教具准备

1.用艺术字板书展示主题: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学生座位排列为环行状,中间留出空地供再现历史场景等用,并设主席台。

2.多媒体展示平台。活动过程

主持人: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当今世界,“地球村”正在变小,而我们的视野却在扩大。今天,我们回顾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体验新中国外交艰辛和辉煌,探究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原因,展望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胜利地渡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板块:展示辉煌表现。请第一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第一小组代表:五十多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的任务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一贯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把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分为建国后至五十年代中期、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来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成立,一扫过去百年“屈辱外交”的历史,我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第二阶段:进入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把“反帝反修”、“反对两霸”作为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开始解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果,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等。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决定把我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01年我国成功承办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展示了我国的世界大国风采,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

主持人:新中国外交历程,既是过去的历史,也是永存的现实。请第二小组为我们展示记录新中国外交历程的代表图片,从图片中再次回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第二小组代表: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五十多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

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我们从以下五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中,重温这段光辉历史。

第一幅图片: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图略,下同)。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但当时,新中国还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和孤立,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第二幅图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首脑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万隆会议。会上,一些国家首脑在帝国主义的挑拨下,攻击共产主义,污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第三幅图片:周恩来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飞行路线图。1963年12月3日至1964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先后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十个非洲国家和缅甸、巴基斯坦,后又和宋庆龄副主席一起访问了锡兰(今斯里兰卡)。这次亚非十三国之行,是中国同亚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幅图片: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1971年7月和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到中国,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五幅图片:身着中华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留影。2001年上海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盛会。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门前,迎候前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上海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这次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盛大的国际活动,展示了我国的世界大国风采,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

主持人:新中国外交成就,凝聚了新中国外交家的智慧和心血。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再现第26届联大,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壮观场面。

第三小组代表:一位扮演阿尔巴尼亚代表、一位扮演中国代表、一位扮演蒋介石代表、一位扮演美国代表、一位扮演记者。他们联合再现26届联大表决结果时的历史场景,其中记者以场外人的身份,采访中国代表,报道这次联大表决结果。

主持人:刚才第三小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面请本班记者对参与表演的同学进行一次现场采访,让他们谈谈在表演过程中的感想。

记者:我刚才观看了你们的表演,好像与历史先辈们一起经历了这一令人振奋的历史事件,作为扮演中国代表的演员,你一定有很多体会,你能给我们谈谈在扮演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吗?

被采访者:当我们真正投入到历史事件中时,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外交家们的高超智慧,以及他们为我国外交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但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兴奋和骄傲,这种自豪、兴奋和骄傲只能体会,无法用语言表达,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乔部长仰天开怀大笑的感觉。经过这次体验,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了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争取真正成为一名为祖国外交事业做贡献的外交工作者。

主持人:数据最能说话,下面请第四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

第四小组代表: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从当时两个阵营严重对峙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重大外交决策,彻底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苏联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还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中国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从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末,我国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加强同它们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随着中法建交,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也取得了进展。在这一时期,新中国迎来同外国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七十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中国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大力发展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取得重大突破。随着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并据此调整了对外战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对外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大为加强。

九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冷静观察,从容应对,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外交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生代表运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边推出表格,边介绍上述特征。主持人:有比较才有发言权。下面请第五小组同学,为我们展示新旧中国外交天地之别的具体表现。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在国际地位方面,旧中国没有任何国际地位,任人欺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而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屹立于国际舞台。其次,在外交关系方面,旧中国是屈辱外交,西方大国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而每一次侵华战争,基本都以中国失败而结束,中国被迫同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列强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新中国一改旧中国外交的耻辱状况,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最后,在外交结果方面,旧中国除了深受列强侵略外,几乎没有取得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成果;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但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维护了国家领土等主权的完整,收回了旧中国失

去的权益,用“一国两制”的原则,收回了香港和澳门地区,洗刷了旧中国的耻辱,而且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国际强国等。

主持人: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探究和体验中,我们发现这些成就来之不易。那么,哪些因素促成新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呢?让我们进入第二板块:探寻辉煌奥秘。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探究或体验,围绕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原因,自由发言,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

发言一:新中国的外交,是在正确外交方针和外交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外交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重要保证。

发言二: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老一辈外交家的艰苦努力和高超的外交技能、高明的外交智慧。在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扰和破坏,周恩来总理用豁达的心胸,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和团结,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外交家的智慧和胆量在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发言三:五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反映。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英国就不会轻易地归还香港地区,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国也不可能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这些都充分说明,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强大,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发言四: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我国外交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基础。

发言五„„

发言六:我认为,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是前面四组同学的综合。上面四位同学的发言,都是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外交成就的原因,只有四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说明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主持人:刚才,几组同学的发言都很好。说明我们在探索或体验中开动脑筋了,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保证。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辉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正确外交方针、原则的反映,还是综合国力发展的表现,更是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的结晶。刚才我们展示的都是历史,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只能代表过去。那么,未来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走向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三板块:展望辉煌前景。下面请我们班的小国际时事迷带领我们展望我国外交事业的美好前景。

小国际时事迷:首先我们应该分析当前我国外交事业面临的形势,即挑战严峻,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强化军事联盟和以“人权”“人道”为由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倾向抬头,《联合国宪法》的宗旨和原则以及

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受到挑战。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贫富差距拉大,南北矛盾日益尖锐。如何趋利避害,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紧迫课题。其次,我国面临的总体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进程虽然曲折复杂,但这一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发展经济,加强合作,提高综合国力仍是各国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再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的国家就会日益繁荣昌盛,我国的外交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主持人:感谢小时事迷给我们的精彩分析。本次活动成果展示,暂时告一段落。下面请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关键的一个板块,第四板块:反思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水平。

同学们的活动成果可以说水平很高,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学习主体意识的强烈,和学习探究能力的高超,大有赶超外交家智慧的趋势,希望继续努力。现在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思活动过程,优化活动方法,提高学习水平。首先,本次活动从活动提示到活动主题的确定,再到分组选题,最后到我们刚才的成果展示,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完成的。可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学习是多么重要。其中计划要与自己的学习特点相结合,计划的执行要灵活,应该成为我们以后学习中特别重视的内容。其次,我们探究或体验的环节应该成为我们以后学习重点锻炼的内容之一,不论是探究,还是体验,都要从问题

开始,提出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再次,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同现在,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最后,学习的目的是促进我们的发展,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又是根本的根本。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思考我能从历史学习中得到哪些做人和成功的道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如同我们有的同学在成果展示过程中流露出的将来做一名外交工作者一样,这才真正抓住了学习历史的真谛。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历史专题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专题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20世纪五十年代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独立、自主

2、成就表现:a、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时间:1953年底;②参与国家:印 ③提出者:周恩来④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⑤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⑥意义: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c、日内瓦国际会议。①时间:1954年 ②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③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万隆会议①时间:1955年②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③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④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⑤“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成就

1、取得成就的背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2、表现:a、中美邦交正常化: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①时间:1971年10月25日,②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③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c、中日关系正常化,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表现:a、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①时间:2001年10月21日,②地点:上海③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④主要成果:通过《上海共识》,⑤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①时间:2001年 地点:上海,②参与国家:中、俄、哈、吉、塔、乌,③意义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①时间:2001年,②地点:卡塔尔多哈,(四)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④国际形势的变化。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例题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哪些?请你用简炼的语言说出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答:(1)成就:1953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等等。

(2)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的几代领导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等。

第三篇:新中国外交教案

7、《新中国外交的起步》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及其具体内容,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3.知道万隆会议的情况,探讨”求同存异”方针对会议成功召开所起的作用。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情况。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结束了长期受侵略、被压迫、遭凌辱的历史,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纪元,中国外交也揭开了新的篇章。旧中国奉行的是屈辱外交,新中国则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在这一外交政策指导下,制定崭新的外交方针,努力开拓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一:《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外交政策总原则的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最明确的表示。启发学生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与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相对照,使他们认识旧中国的黑暗和新中国的光明。2.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一边倒”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分析:为什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毛泽东深刻阐明了“一边倒”的道理,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师要告诉学生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懂得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而苏联则是中国人民的盟友,“一边倒”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启发学生思考,“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条方针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什么特色?

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宣告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的终结。从此我国彻

底告别了半殖民地时代的屈辱外交。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战后的历史表明,唯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最可靠,最有

生命力,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1、提出过程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就中印在西藏关系问题上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中国分别同印缅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准则。

2、内容: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万隆会议的声音。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尼万隆

3、特点: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4、主题:它反映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6、结果:亚非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

四、小结

经过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到1956年,同中国

建交的国家已有25个,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板书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外交的政策

2.建国初我国的外交方针

二、开拓外交新局面 1.新中国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第四篇:《新中国外交》教案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四、教学准备:《新中国历任外交部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等多媒体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了解“张骞通西域”、“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些讲的是外交官的机智、外交官的气节。但是,从现代意义上讲,那只是我国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还谈不上真正的外交。中国进入近代后,我国外交是怎样的?外交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尽管那时也出现一流外交家,如北洋政府时期的顾维钧、颜惠庆等,们博学多才,精通外国礼节和语言,拥有广博的外交知识,能言善辩,满腔爱国,可又能怎么样呢?巴黎和会不是照样失败了?弱国无外交呀!新中国建立了,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演示)打出“新中国历任外交部长”的图片并逐一介绍姓名。

(板书)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板书)

1、建国时的外交环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主要的外交对手是哪个国家?为此,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哪三大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联系课后“阅读与思考”,请做出评价?

学生阅读后回答。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主要对手是美国。“另起炉灶”,是独立自主,树立新的外交形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要取缔列强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政权;“一边倒”的政策,是在两大世界阵营分裂的环境中,中国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方面,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

(板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来的?(学生阅读课文小字,得出结论:是周总理在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中最先提出来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平等互利,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出发点,也是处理好各国关系的基础。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标,而前四项的实现则是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亚非会议的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都有重大意义。而且,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取得成功,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板书)日内瓦会议:五大国身份亚非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原则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板书)

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十分激烈。美国继续敌视中国,苏联也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中苏关系恶化。为此,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了“一大片”方针,即重点发展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加强了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共同反对美、苏两霸。这些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板书)

1、“恢复”原因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该席位一直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控制,新中国政权建立后一直没能恢复。

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学生从课本上寻找答案:①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板书)

2、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议

(演示)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会场、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即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又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板书)

三、历史性的握手

70年代,两极格局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撤军,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在与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

(板书)

1、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背景、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 联系所学知识:①从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遏制中国,中美长期对峙。②欧、日崛起,越南战争,苏联攻势,都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③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升,但苏联对中国构成直接威胁。④中、美受到来自苏联方面的共同的压力,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⑤美国的尼克松、基辛格;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都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板书)

2、中美建交:(演示)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毛泽东会见尼克松、邓小平访问美国

根据课后“解析与探究”,请回答:中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针对台湾问题,在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上,美国是如何表态的?

(板书)

3、中日邦交正常化:历史背景、田中访华、中日《联合声明》 引导学生把握中日友好的大局,坚持中日友好的正确道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板书)

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历史意义

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由原来16个增加到26个,非洲由原来18个增加到45个,拉丁美洲由原来1个增加到13个。新中国又出现了一次建交热潮。

(板书)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两大主题。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重要转变”的外交思想:一是改变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认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二是改变“一条线”战略,不仅全面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发展同日本、欧洲、美国的正常关系,还可以改善同苏联的关系。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了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的外交战略,开展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课堂总结

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七、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而复杂,课堂切忌由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老师应及时注意学生情况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第五篇:新中国外交教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知识与能力: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2、难点分析:

(1)对新中国初期制定的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这个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历史名人对外交关系的名言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专题要点

指导学生学习导语,以了解本专题的基本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打下基础)新中国成立之时,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个原则)。是中国外交的起点.在全新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到20世纪50年代,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

第二阶段:(70年代三大成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走向重大突破的时期,其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一系列事件的进展,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第三阶段:(80年代进行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阶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提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呢?

(一)、历史背景

多媒体展示图片: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两大阵营的对立,并给出以下材料

“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与此相反的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军事、政治方面。……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此外,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战后产生了一些新的独立国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它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是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敌意,他们从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这就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内容、含义、意义(学生看书自学回答,教师总结)(用多媒体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三条方针的内容、含义和意义)内容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

含义 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旧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问题:那么“一边倒”是不是完全投入苏联的怀抱,唯苏联是从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不是的。如果有损害中国主权的事,中国坚决反对。“一边倒”既不是意味着中国政府决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过渡)三大方针实际上解决了新中国诞生后外交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即如何建立自己的对外关系?另起炉灶;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以说,三大方针指明了新中国外交的方向。为实施这一外交策略,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首先就是同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从而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孤立中国的阴谋。

2、外交成就:

(1)第一次建交高潮:与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建交。当然,中国特别重视同苏联的外交关系。(多媒体显示图片)1949年,毛泽东访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在国际交往中不致

孤立 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新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问苏联(这是毛泽东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次出国访问)。1950年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同苏联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中苏两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的展开(如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

(过渡)新中国把发展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顶住美国施加的压力,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同时,新中国也注意把发展与其他国家间特别是与中国相邻的国家间的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新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呢?中国周边一些新近独立的民族国家,由于一些历史的影响,甚至还与中国存在着边界问题,对新中国心存疑虑,所以,为了给国内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的情况下,中国积极主动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请回答:(1)材料中“这些原则”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在什么时候提出的?(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的内容。(3)“这些原则”在处理国家间事务中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1、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原因;处理与不同制度国家间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发展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发展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关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备条件、基础、核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共处的条件; 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

3、意义:

(1)国内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功地解决了与印度的边界问题,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呢?

(2)国际意义:这些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对强权政治和大国霸权主义的彻底否定,有利于我们今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维护广大穷国、弱国和小国主权的有力武器,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适应了战后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潮流,因而深受这些国家的支持和拥护。

(过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一个新的国家形象。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外交实践。

(四)走向国际舞台1、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原因: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维护世界特别是亚洲和平与安全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2)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在大会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周恩来及时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它充分展示了新中国争取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决心,显示了周恩来卓越的外交艺术。

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为什么要召开亚非会议?这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1)背景:战后整个国际形势虽然趋于和缓,但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还在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解决近代以来殖民主义统治给亚非国家造成的落后问题。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政府自始至终对会议持积极支持态度。但帝国主义竭力阻挠并破坏这次会议的召开和进行。在会议面临各种争端、难以进展下去的困境中,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沉着应对,旗帜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求同存异”的方针

背景:会议期间,有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而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污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在会上作了补充发言。

同: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

作用: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影响:它使当时的国外观察员和各国代表都对中国刮目相看,对周总理的演讲十分欣赏,并积极维护我国的观点,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打开了外交新局面。促进了亚非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友好合作和团结反殖、反霸的伟大事业,至今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3)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亚非国家增强了了解,加强了合作;万隆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这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又一次成功展示,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表明我国外交政策日益成熟和改善,很好的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探究: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4、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领导人的外交努力及外交智慧

三、小结:通过构建本节知识体系,总结建国初新中国的外交建树,指出经过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板书: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历史背景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内容、含义、意义

2、外交成就:(1)第一次建交高潮:

(2)中苏两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走向国际舞台1、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背景

(2)“求同存异”的方针(3)意义

下载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新中国的外交》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中国初期外交(教案)

    新中国初期外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八年级历史下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活动课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选择、整理新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共和国外交家的智慧与风采的图片、材料、实物和访谈录等,培养学生的想像......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教案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推荐)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开封回中 潘瑞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开封回中 潘瑞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定稿)

    教与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让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领略新中国外交家的智慧和风采,感悟新中国实力的提升。下面我们......

    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案 新人教

    海燕 3、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二、走进......

    八年级语文下册 8 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

    8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3、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的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