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学年第二学期拓展课教案[最终版]
课题名称:版画的乐趣 教学类别:版画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让学生体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很有趣味的绘画内容。教学重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
制版和上色 教 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一些大小粗细不一的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静物。学 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教学过程 :
一、出示吹塑纸,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材料? 板书:吹塑纸版画
二、简介版画:
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的。
三、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一)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板)
(二)用油墨印制的,称油墨印吹塑纸版画(板)
四、吹塑纸版画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完成:
(一)自画
(二)自刻
(三)自印(板)
五、画前提示:
不论是油墨印还是水粉印都应选用细腻单层塑料纸板为好,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子上涂色时会因为油水分离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
六、讲解吹塑纸版画
1、它是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
2、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以摆好的静物为例,3人为一组制作,两个人制版,另一个人在水粉纸上涂底色(一般以黑色为好)。
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3、印制过程:
A、固定一端。
B、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
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
2、粉印除平涂外,也可采用又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学生动手涂色。
七:简介油墨印吹塑纸版画
八、教师总结:
吹塑纸版画的最大特点是取材容易,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费用低廉,效果独特,可以拓印多幅原作。
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里,同学们,祝愿你们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描出你们心中的美好蓝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篇:拓展课教案
店口二中音乐拓展课程教案
第1次
试音、分声部、学习发声练习
1、分出高声部、低声部。
2、学会唱音阶7个音发声练习的口型和音量的控制。
第2次
1、发声练习的巩固。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基本训练: 气息、发声方法、听音训练等,努力提高合唱队员的表现能力。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
第3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合唱的音准训练。有效控制地歌唱:起声后应立即进行保持上面的头声高位置和深呼吸气息的支持状态,丝毫不能松懈,以保持合唱这门集体艺术的“共性”特点。
第4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协调训练。恰当处理合唱层次关系: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艺术,作品中必然存在层次问题,不同歌曲中各声部担任不同的角色。具有正确的层次关系才能让听众听起来协调悦耳。
第5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对比训练。合唱的对比训练是合唱技巧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织部分。起、伏、强、弱、快、慢六种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手段训练,以求逐步掌握这些对比性用声的方法,这是提高合唱训练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6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完整练习歌曲《欢乐颂》二声部合唱。
3、合唱的咬字吐字训练。吐字指单字的韵母,“Z”是声母字头,“u”是韵母宁腹,咬字时(声母)必须按“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而且必须发音短促有力。字腹(韵母)必须“四呼”的着力点将字吐出来,并保持一定的口型,直到音符的最后瞬间归韵,就是将复韵中韵母的音素结合为一体,而韵尾必须到音符的最后才收声。
第7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完整练习歌曲《欢乐颂》二声部合唱。
3、上下管道成一条直线。上下管道成一直线,是一种很抽象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到,要通过师范和理论结合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并在练习中自然放松下巴,从张口发声作到最自然。
第8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第一声部)。
3、声音的亮点练习。
训练发声注意要求有声音的亮点,头腔亮点,注意运用气息,声音共鸣到达头腔,找到这种感觉并保持这种感觉。
第9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第二声部)。
3、处理歌曲、音准、节奏练习。
1、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安排简单的音准练习,节奏练习,打好基础。
2、处理歌曲 理解歌曲的内容,歌曲的要求,学生对歌曲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对歌曲的处理在情绪上加以注意就能使歌曲情绪表现更淋漓尽致。
第10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二声部合唱)。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合唱训练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第11次:
(一)、合唱训练
1、姿势巩固训练: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巩固训练: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When I Close My eyes》《童心向往的世界》 难点训练:
1、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2、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3、分别用“啦、咯、噜”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三)总结本次训练情况 第12次:童声声乐基础的训练 1. 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
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气息的基本练习: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 /1秒完成)。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连声叹息(很深的),去体会气息的深度———感觉是在胸口以下———实际上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然后是“弹气”,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围)是向外扩涨一次。
二、用哼鸣所学歌曲的旋律哼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鼻腔共鸣以及气息的稳定,因此必须长期坚持练习,利用熟悉的旋律练习哼鸣能更好地让学生有兴趣做好每次训练。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附训练内容:练声曲:
一、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1.5 5 5 || 5-----‖ La le li lo l 2.1 1 | 5 3 1 ‖ Lu 3.5 3 1 | 5 3 1 ‖
Mi mi mi ma ma ma
四、总结培训内容第13次: 介绍优质的合唱队伍
(一)介绍合唱队的特征
合唱队里有所需的声部,有足够数量的人以及在组织上有特定的体裁,这些还不能使这个集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合唱团。合唱团应拥有一个艺术演唱集体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称之为合唱音响成分。
首先,全体合唱人员要善于同时唱,也就是说,所有人要象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一首歌曲的演唱。唱时,在同一时间发出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吸气,完成由快到慢和由慢到快的过渡。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节奏齐。同样必要的是,每一个声部和整个合唱团的合唱人员在作品内容要求的地方能够以同样大声或同样小声来演唱。这种个别人在众人中不突出的本领可保证整个合唱团音响力度的平衡。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力度齐。合唱团的全体成员应准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正确地演唱自己的旋律,音调纯正,不跑调。每一个人都善于纯正地演唱,就可保证整个合唱团音调的纯正。这个合唱音响成分称之为音准。在合唱曲中,文学的词具有很大的意义。合唱团人员如果词读得不清晰,会妨碍听众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词与曲在一首歌中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合唱人员应特别注意所唱作品的词,发音准确和清楚。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吐字。对作品进行卓越而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事先要拟订个别地方的不同力度、不同音响色调,亦即色调变化。合唱的上述特征——齐(节奏齐和力度齐),音准,吐字,色调变化——只有在其总和中才能造就一个名副其实的合唱团。
(二)、呼吸训练: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歌唱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其次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缓缓地用口呼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花香或在用麦管吸水;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息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练习方法:吸气——控制——吐气(每次各10秒)
(三)、发声练习: 1、2/4 5 4︱3 2︱1——‖
“u”短音
练习声带闭合“u”长音“O”短音“O”长音
2、和声练习第一声部 ⅰ第二声部 5第三声部 3第四声部 1
3、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四)、排练歌曲《在山间》
1、分声部唱旋律。
2、用“u”模唱,寻找“头声”的感觉。
3、两个声部合起来。
4、填词。
5、合唱。
6、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
第14次: 合唱声音处理
1、介绍适合合唱作品的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1、音色 通过对共鸣的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 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2、发声歌唱的声音有音质、音高和音量的要求,还有色调处理的起伏变化,要调动所有与发 声有关的器官参加工作,而且正确灵活地配合动作,才能实现演唱的发声。
(1)起声——有“激起”和“舒起”两种,唱歌时主要用“激起”,这种发声需要声带靠拢,意识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韵母和共鸣器官的位置都准备好,用符合情绪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气流突然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干净清脆,不能带有“舒起”所特有的沙哑声,防止臃肿无力的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都属于弱的音响,但是方法和效果是不同的。半声指演唱时较少使用本嗓,通过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均匀节制而富于流动感地控 制声音。这种音色的穿透力很强,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鸣,使较远距离的观众也能清晰地听 到柔美的倾诉,常常刻划诗意、神秘、梦幻的意境;轻声指使用正常唱法减少音量的技巧,属于色调处理中的力度对比,优美而含蓄;抑制声更侧重于表情意义,用有力的气息支 持着短个唱词的始终,与半声唱法相比较,显得多用本嗓而不过于强调共鸣,往往表现悲 伤、愤怒、痛苦这类情感。成熟的合唱队能默契地运用这些技巧,并且与咬字吐字等其他 技术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音乐内容。
(2)共鸣——歌唱的时候,人体的喉腔、咽腔、鼻控、口腔、胸腔、头腔(包括前额和 两颧)都起着共鸣作用,由声带产生的基音p通过这些共鸣可以增大音量,改变音色,使演 唱不太费力而达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喉腔、咽腔和口腔都是可以灵活调节约。头和身体的 姿势也影响着共鸣。通过训练,合唱队员可以随着不同的音量、音色要求,随时把共鸣调 整到最佳状态,这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艺术,很多声乐艺术家毕生探索声乐的奥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合唱队员都是歌唱家,但是一些基本知识还是应该掌握的。指挥在排练合唱 时应该结合一些基本技术要素来使其统一,以取得良好的合唱共鸣。
3、学唱《在山间》(1)、第一、二声部分别学唱谱。(2)、第一、二声部合唱歌谱。(3)、钢琴分别弹奏第一、二声部,二声部试着合唱歌谱。
4、声部平衡和谐练习
第15次: 教学内容
1、介绍“轻、柔、美、高”原则
2、合唱中不提倡“波动”
3、发声练习
4、细排《在山间》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合唱区别于独唱,不适合使用波动,合唱讲究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柔、美、高”原则是高水准合唱队必须具备的。教学准备:
1、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1)、关于波动 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合唱追求的是共性、统一,这种演唱形式有别于独唱中极富个性化的演唱技巧的发挥。
(2)、合唱中需要把握的“轻、柔、美、高”原则
近年来在合唱艺术中,表现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种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再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这体现了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动向,使合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2、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2)、跳音练习(3)、齐唱连声曲《A MA NI 》
3、排练《编花篮》(1)、二个声部分别跟琴唱一遍歌谱。(2)、钢琴错开一个声部分别与另一声部合练。(3)、二个声部分别不加伴奏唱谱。(4)、抽查部分同学的唱谱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5)、布置各声部长课后逐一检查。
1、初步了解合唱中的审美艺术体验
2、了解合唱中要求统一的目的3、注重头声训练
4、分声部练唱歌曲《在山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教学准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向学生介绍合唱中的审美艺术体验。当我们投身到合唱活动之中时应保持一种最兴奋、最积极、最崇高的精神状态,全神贯注、排除杂念,整个身心都化入音乐表现之中,这就是演唱时的审美艺术体验。人们得以在其中陶冶情操“铸造高尚” 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当处于合唱状态中时,人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是积极的,都是对艺术极富表现力的。
2、提出合唱统一的目的。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在演唱中我们应尽量做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让我们在演唱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
3、发声练习
4、排练《在山间》(1)、分声部唱谱(2)、分别用“Lu”模唱各声部的旋律(3)、分别用“啊”模唱各声部的旋律(4)、用“啊”合唱二声部(5)、强调声部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互相听并互相靠拢,二声部尽量往第一声部靠拢。(6)、试着用轻声唱来表现,在控制音量的同时状态还需保持积极。(7)、分声部轻声唱词。第16次:
1、发声练习
2、排练《在山间》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训练学生对指挥手势的敏感性。教学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发声练习(1)音域扩展练习(2)头声练习(3)哼鸣练习:调整音色、音量、音高,适当控制,哼鸣的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
2、合唱曲《小号手之歌》排练(1)分声部唱谱、唱词。(2)合唱歌曲(3)歌曲处理(4)教师示范mp、mf、p、f、渐强、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和指挥手势中的表现。(5)对合唱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唱,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第三篇:拓展课教案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认识莫比乌斯带 2. 动手制作、自主探索莫比乌斯带。
3. 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具、学具准备
剪刀、胶棒、彩笔、纸带4条。教学过程:
提出要求,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魔术,好吗?
师:这是一张普通的纸条,请问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生:4条边,两个面。
师:那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让学生想一想)(备:如果没有学生会做的话就教师提示)师:你能展示给大家看么?
生展示:纸条的两头捏在一起就做到了。师:请你来指一指它的两条边、两个面。(师姐说:上边,下边,里面,外面)师:有同学想这很简单嘛!(老师把纸圈放开)那你能把它变成1条边,1个面么?(生试一试)
生:纸条一头旋转180度和另一头粘在一起就可以了。
师示范,讲解: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我们先捏住纸条的两端,做成纸圈,(生跟师一起做)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旋转180度,把反面翻上来,和正面粘在一起。(生跟做)(速度慢、等学生)(落实全班每人都会粘莫比乌斯带,师巡视,同桌互相帮助完成)(纸条始终让生看清楚)
师:它是一条边,一个面么?(指一生,它是一条边么?有什么好办法?)生:用手指沿着边一直摸,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会怎样?
生:又回到了起点?(师补充而且经过了每个地方)那它是一个面么?有什么办法? 生:沿面一直摸下去
师: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用彩笔沿着这个面一直画下去。师:有什么发现?
生:最后又回到了起点,而且整个面都画到了。师:证实了它是一个面。
师:你知道这个奇怪的圈叫什么名字么?师: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板书:莫比乌斯带)
师:同学们,假如一只小蚂蚁爬在莫比乌斯带上,它会有什么奇遇呢?(出示课件)生:小蚂蚁永远也爬不出去。
师:小蚂蚁经过了每个地方,却始终也爬不出去,哎,真是爬无知经啊!为什么会是这样? 生:一个面。(师板一条边,一个面)实践 一.(1/2)
师:这个莫比乌斯圈还可以变魔术呢?(停顿)如果沿着这个圈的中线一直剪下去,会怎样呢?
生:„„(师没有评价)
第 1 页
师示范:到底是什么呢?试一试,剪一剪,在剪之前老师有一个建议:首先折一小段,再沿中线剪开一个口子,最后沿中线一直剪下去。师:是什么呢?
生:变成了一个大圈!
预案1:
师:刚才有同学轻轻地问我,大圈还是莫比乌斯带么? 生:不是;是
师: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怎么办? 生:用笔画。师:你来说说,生:又回到了起点,(师补充:没有经过每个地方不是莫比乌斯带。)预案2:
生:这个大圈是不是莫比乌斯圈呢? 生:是 生:不是。师:怎么办?
生:用笔画,起点和终点重合了,但有些地方没有画到,师:说明不是莫比乌斯带。
师:还想剪吗?如果再沿中线剪开,会是什么样? 生:„„
师:剪一剪,你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莫比乌斯圈真是太神奇了!二.(1/3)
师:还有更神奇的呢?请同学们拿出3号纸条,粘成莫比乌斯圈,如果沿1/3处(用剪刀演示在哪里)一直剪下去。沿着莫比乌斯带的1/3处一直剪下去会怎样呢? 生:„„
师:试一试,剪一剪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变成了一个大圈套一个小圈。(此处可出彩)师:颜色上有什么发现? 生:„„ 用途: 师:(举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纸圈,竟是如此的神奇,它可不光好玩有趣,还很有用!想想在生活中它都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呢? 生:„„(让生细说)
师:我们平时听磁带的时候,都是一面听完了再听另一面,如果把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会有什么好处呢?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很有趣的图片(出示课件)
1.这是北京西城区的一个莫比乌斯爬梯,有空你可以去玩玩
2这是瑞典198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这个图形看上去是立体的,可如果你沿着它的面一直摸下去会发现又回到了起点,而且经过了每个地方。它只有一个面。实际上它是一条立体的莫比乌斯带。
3.这是中国科技馆的展品,叫做“三叶扭结”。它也是一条莫比乌斯带,假期,同学们可以
第 2 页
去看一看。总结
师: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生:„„
师:是呀,“莫比乌斯带”非常神奇,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希望这节课能给同学们有所启发,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问为什么,相信更多伟大的发现会在四(6)的每个同学身上诞生!
师:还想接着研究莫比乌斯带吗?你还想怎么玩?(出示课件)生:旋转360度,沿1/4,1/5,对折剪„„)
(没有的话,师引:刚才我们是旋转180度,沿着1/2和1/3剪开,你还想怎么玩?)师:请拿出4号纸条,选一种玩法剪一剪,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师:时间过得真快,下课了,同学们,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下课!
第 3 页
纸桥承重
教学目标:
(1)学习怎样提问题、收集资料、表达交流。(2)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3)了解有关桥的一些知识 课前准备:
1.世界著名桥梁(幻灯片、简介)2.桥梁的种类(幻灯片、简介)
3.材料:报纸、铅画纸、钩码、挂盘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提出问题,并进行归纳。(2)了解世界著名桥梁。教学过程:
(1)介绍本单元学习任务:了解桥梁的有关知识,探究桥梁的形状与承重有关,完成学习包相关作业。
(2)介绍本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如何提出问题,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3)引入:我们学校附近有几座小桥,大家知道还有很多大桥,老师给大家介绍。(4)“世界著名桥梁”幻灯片。
(5)同学们,关于桥,你们想知道些什么?(6)学生发表看法,记录在黑板上。(7)修改问题,使问题的指向更明确。
(8)将问题归纳为几个大类。(如桥的种类、桥的结构,桥的材料,桥的功能„„)(9)分配任务,大家回去分头就刚才提出的问题收集资料,下一节课在课堂里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交流汇报 教学目标:
(1)学习表达交流中的要求。
(2)同学间初步形成相互学习、启发的风气。教学过程“
(1)各小组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其他组同学可以对资料提出问题(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并对汇报情况进行评分(内容、形式、声音、语言表达等各方面)。
(2)教师在每组汇报后适当点评,指出汇报时应注意的问题。(3)大家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桥的知识和汇报的技巧)。
(4)我们是否亲自制作一座桥?参考学习包第29页几种形式,先回家试试看。
第三课时
探究纸桥的形状与承重
第 4 页
教学目标:
(1)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2)在探究中学会相互启发与合作。教学过程:
(1)讨论纸桥制作的条件,以便比赛公平。(如:统一纸张、不用任何粘结材料、比赛时“桥墩”间距一定、承载的中午挂发要一致„„)
(2)各小组先用废报纸试验。将纸折成各种形状的“桥”,试验其承重多少,从中找出承重最大的纸桥。
(3)各小组交流探究经过,但不介绍探究结果。
第4课时
比赛、评价 教学目标:
(1)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探究。(2)体验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
(1)各小组演示制作的纸桥,测定纸桥最大的承重。(2)公布比赛结果,优胜组代表交流探究、制作体会。(3)个人写活动体会、评价,小组互评。
六、课后反思:
(1)初次让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过程,不要求形成完整的概念。要在多次实践后,学生才可能有较强的自主意识。(2)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压力”、“形变”、“承重”等问题,实验探究时,有点无从下手。教师应及时启发指导。
(3)比赛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课内课外任务适当,学生能完成。
第 5 页
《神奇的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透明玻璃瓶、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一元硬币或曲别针、滴管、大的空塑料瓶、钉子或锥子、托盘或盆、盛水的容器、小物品(最好由一种材料构成的)、搅拌棒、玻璃棒。教养方面:
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教育方面:
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发展方面: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别有操作员、记录员、整理员、纪律员、汇报员。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神奇的水》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新浪视频和土豆网等网站找到相关的实验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然后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的实验,让同学们对水的神奇之处有切身体验。教学过程
一、简单的引入新课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一些本领,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水。
二、探索和调查
一、发现水的神奇之一——往高处“爬”。
1、师提问:把窄纸巾插入红色的水中,纸巾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并发表。)
2、分组实验。实验中注意捏纸巾的手尽量不要晃动。还可以将薄纸巾用夹子固定在铁丝上,用双手托住细铁丝,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 5.魔术表演:变色花,【百度视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b9bce0100ckzf.html 教师要指出只要是水通过材料的毛孔或细缝隙穿行的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
第 6 页
二、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
导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水往高处爬的奇妙现象,其实水还有更神奇的性质,不信,大家再来做个实验试试。
(实验准备:每个小组发一枚硬币,一支滴管。)(1)设疑。
教师用滴管滴一滴水在一枚平放的硬币上,提问:如果一直这么滴下去,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水会从硬币上流下来)
(2)猜测一枚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组员们自由猜测,讨论后组内得出的结果由记录员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实验前,先猜测,必然会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判断和推理,在脑海中产生多种解释模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3)讲解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要求:
①在做实验时,硬币要平放在桌上,每次只能滴一滴水,边滴边数,记录当水溢出来时,一共滴了多少滴?
②要从各个角度(正面、侧面)观察硬币上的水。(4)学生分组实验。先观看实验视频,然后自己再做。
【百度视频】http://video.sina.com.cn/v/b/58903308-2304812953.html 【百度视频】http:// 4.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5.学生预测后试验验证。
第 8 页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出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原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表达的科学品质。科学知识: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出蒸发要吸热的科学原理。教师准备:温水、小烧杯、酒精、温度计、纱布、酒或酒精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师:喜欢玩游戏吗?上新课以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湿布画两幅简笔画。请大家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刚在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水迹还存在吗?
生:不在了。“水干了”
师:这时你的脑子里会产生些什么问题? 生:水到哪里去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出示课题“水到哪里去了”)。主体探究:
师: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可能变成了什么?你看到了吗?闻到了吗? 生:渗到黑板里去了。生:蒸发到空中去了。
师:请你们自己给蒸发下个定义,也就是说什么是蒸发?(板书:蒸发)生: 其实蒸发就是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板书:水—
—水蒸气)师: 在我们的周围,你还知道哪些水的蒸发现象?请举例说一说。生:夏天,人们经常往地面上洒水,水一会就干了就是蒸发。生:湿衣服会干了。
师:其它的液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 生:有。不盖盖的酒精会蒸发掉。师:在蒸发的过程中有没有温度限制呢? 生:没有。
师:可以说:(板书:在平常温度下进行)。师:在蒸发的过程当中,还有没有其它的现象呢?
师:我们现在看书29页,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水干后是否还有这种感觉?请把你的感觉填写在书中29页下面。
生: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先感觉很凉,等水干了就不凉了。
师:大家讨论分析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先感觉很凉,等水干了就不凉了
第 9 页
的原因。
生:蒸发过程中还会(板书:吸热)
师:是不是所有的蒸发都需要吸收热量呢?我们在通过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指导学生利用温度计做实验,体验蒸发需吸热的科学原理。(出示课件)
生:实验(师:指导学生用温度计先测教室温度,再测酒精温度,然后取出温度计看温度的变化。)
生:汇报实验结果,温度计温度下降。生:发现蒸发过程中还有吸热的现象。
师:夏天,从游泳池上岸之后,觉得特别凉爽,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被风一吹,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了人体的热量,所以觉得凉爽。师:生活中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的例子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生: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容易着凉感冒,是由于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人体热量所引起的。生:夏天走在树林中,感觉特别凉爽是因为树叶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生: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教室会凉快许多,是因为地面的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教室周围的热量。导学明理:
师:看书P30,什么是蒸发?
生:课件演示:
1、在常温下
2、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3、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4、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老师要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平时你们怎么晾衣服的? 生:通常把衣服晾在太阳能照射得到又通风的地方。
师:还有吗?晾衣服的时候是不是团成一团,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就行了?为什么? 生:还要把衣服摊开来晒。只有这样,衣服才会干的快。师:联系这个生活实例,同学们能否说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
生:(出示课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与蒸发的面积有关;
2、与风有关;
3、与温度有关
师:作业看书28页以小组形式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与蒸发的面积有关;
2、与风有关;
3、与温度有关(注意只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板书:
8.水到哪里去了
在平常温度下
蒸发:水----吸热----水蒸气(液体)
(气体)
第 10 页
《变色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出变色游戏原理,体会到有些物质的变化,会生成新物质。
2、能力目标;能按照图示进行正确操作,完成变色游戏;能通过实验找出一种可以用作隐形墨水的植物汁液;能举出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变色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愿意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能辨别物质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
难点:通过趣味活动,指导学生探索神秘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实验桌上有1个纸盒,装有8个100ml小烧杯,分别盛有淀粉糊、柠檬汁、洋葱汁、白菜汁、冬瓜汁、白醋、碱水、甘蓝汁,1个500ml大烧杯中装着稀释的漂白剂,竹筷上穿有红纸条、棉布条、橡胶条和塑料条, 稀释的碘酒、滴管,棉签、3根蜡烛、3个小碟子、火柴、宣纸3张,记录卡1张。
教师准备:水槽内有稀释的碘酒溶液, 用米汤写好字的白纸 ,多色果冻,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日记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一起欣赏任小辛同学的一篇日记(出示课件, 配音朗诵日记内容)。
2010年5月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下午,我们全家到大姨家作客,在表姐的书橱上,一篇名叫《同志的信任》的文章吸引了我。文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爱国革命者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就义前,偷偷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密信,而聪明的鲁迅先生将信浸泡在碘酒中,让字迹浮现出来。起初我还真的不信,结果试了试,太奇妙了,还真的能行。
(2)提问:看了这篇日记,你相信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我们该怎么办?
2、实验演示,激发探究兴趣
(1)出示课前用米汤写在白纸上的密信,提问:谁能想出办法,让字迹浮现出来?
(2)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白纸浸泡到稀释的碘酒溶液中,写有“21变色游戏”的字迹立刻浮现出来。
3、大胆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1)教师谈话:看到这一现象,你想说什么?
(2)学生质疑:米汤原来是无色的,为什么现在会显出蓝色的字迹?米汤中有什么东西,遇到碘酒会变色?米汤写的字放在其它液体中会变色吗?
(3)教师讲述: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做游戏揭开这些谜底,共同学习
(二)、自主探究,交流研讨
第 11 页
1、游戏一: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
(1)教师讲述:在每组的实验桌上,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游戏材料,介绍碘酒和淀粉糊。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先用滴管吸入碘酒,再向淀粉糊中滴入3-5滴,边滴边搅拌,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看图操作,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汇报游戏结果:淀粉糊滴入碘酒后变成蓝色。(教师板书:淀粉 遇碘酒 蓝色)
(5)教师讲述:已经变成蓝色的淀粉糊不具有可逆性,产生了新物质。(板书:生成新物质)
(6)引导学生寻找米汤和淀粉湖游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两种不同物质遇碘酒都会变成蓝色?
(7)学生大胆猜测,小博士释疑:米汤、马铃薯、馒头、山药、红薯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淀粉,它们遇碘都会变成蓝色。
2、游戏二:用植物汁液试制密信
(1)教师谈话:用米汤可以制作密信,其实制密信的方法还有很多呢!有些植物的汁液就可以做密写药水,制成密信。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四种植物的汁液:柠檬汁、冬瓜汁、洋葱汁、白菜汁,请选择你喜欢的汁液做游戏。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汁液做游戏,用棉签蘸着汁液在纸上写一个字,想办法让它快速干燥;与小组同学交换纸片后,放在蜡烛上方烘烤,距离要适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填写记录卡。
(3)学生看图操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汇报游戏结果:
(5)提问:除了刚才游戏中的四种汁液外,还有哪些植物的汁液也可以做密写药水呢?
(6)教师讲述:除了蜡烛可以加热,课本81页上图还为我们提供电灯泡烘烤的方法,师生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3、游戏三:漂白剂褪色游戏
(1)学生分组探究:按照课件所示方法,将布、橡胶、塑料、纸的一部分浸入漂白剂中,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重点强调;漂白剂是一种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游戏中千万要注意不要碰到皮肤上,进行安全教育。
(2)师生归纳出结论:布、纸遇漂白剂易褪色,橡胶、塑料遇漂白剂不易褪色。(板书:纸、布遇漂白剂褪色)
(3)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生活中的褪色现象?
(三)、丰富知识,拓展延伸
(1)小魔术:把甘蓝水分别倒入白醋和碱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甘蓝水遇碱水变成绿色,遇白醋变成红色)
(2)出示多色果冻,电教媒体展示:制作多色果冻的方法。
(3)学生“畅谈收获” 教师寄语,结束全课。
第 12 页
《有趣的磁铁游戏》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小科学家记录本、利用网络搜集的磁铁的知识,曲别针、钉子、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铜器、铝器等。
教学课题:有趣的磁铁游戏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都有南(S)、北(N)两极,能指南北以及能吸引哪些物体。知道有些物体可以被磁化而具有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与同学合作探究磁铁指南北的特性;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2.探究磁铁两极磁力强、中间磁力弱的特性。3.能能认用真简观单察器、材大做胆简猜单想的。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的结合,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
2、展示图片,讲秦皇陵利用磁石门防刺客的故事,3、提问: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4、引入:其实,磁铁不仅能吸铁,它还有许多重要的本领,这节课,我们就一边玩,一边来进一步认识这位老朋友。(板书:有趣的磁铁)
5、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6、引入: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磁铁,解释其中的一些问题。
二、观察交流,实验探究
(一)认识磁铁
1、谈话: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磁铁,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拿出来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小组交流:磁铁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每一块磁铁上面都有S、N两个字母。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你能给不同形状的磁铁起个名字吗?(认识常见的碲形磁铁、柱形磁铁、条形磁铁。)引导学生说出磁铁的两极。
(二)探究性质
1、做玩磁铁的游戏。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磁铁,知道常用的磁铁形状各不相同,但却都有两个极:S极、N极。下面我们就开始做完磁铁的游戏,一边玩一边探究其中的科学知识。
活动要求:(1)每个组都有一个材料盒,教室还有许多现成的材料,你都可以把它充分的利用起来。
讨论:小组的同学先商量商量,你们打算利用磁铁玩什么游戏?在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小组的同学要合作、不能抢材料、要边玩边观察现象,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第 13 页
强调:在玩磁铁的时候请你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用不同的方法
(2)仔细观察,每一种玩法至少要有一个发现(3)通过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4)把自己的发现用简单的语言、图画或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各组至少进行一种游戏:
3、小组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学生汇报那一种游戏就探究那一种):
“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不能吸引哪些物体,可以吸引哪些物体; 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接链游戏”、“两极对中间”游戏;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图钉或铁圈,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从而知道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悬吊磁铁”游戏: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它的指向;
磁铁碰磁铁游戏: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知道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
4、师生总结出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极磁性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北,干扰信号。
三、介绍资料,交流应用
1、提问:刚才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发现了磁铁这么多的重要本领,谁来说一说?
2、联系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谁能举个例子说明它们分别运用了磁铁的哪个性质。
3、谈话: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磁铁最早的国家,“司南”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磁铁的实例。出示磁铁的发展历史(资料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638.htm#8)。出示中国的四大发明:(资料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420.htm)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小明家有一个深水池,有一天妈妈不小心把家里的钥匙掉到深水池了,你能帮她想个办法,不用下水就能把钥匙捞上来呢?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提问:这节课,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2、评价:你觉得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怎样?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3、布置作业: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玩磁铁游戏,发现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课后你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制作一个玩具?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交流。
第 14 页
第四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11级大学英语拓展课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英语
(四)拓展课实施方案
外语学院大外部
2013年11月
1.课程名称:12级共开设六门大学英语拓展课:1)商务英语2)英语电影视听
说3)中西文化对比4)英语国家概况5)中级口笔译 6)考研英
语
2.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第四学期必修/选课。
3.课时与学分:每门课用时均为一学期64H(含期中考试2H)。每门课4学分。
4.选课对象:第四学期的大学英语(除艺术类)全体学生。
5.考核要求:大学英语拓展课为考试课程。选修拓展课程的学生均要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由共核内容和相关课程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以英语听、读、译等能力考核为主,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较高要求”为标准;相关课程知识的考核以理解掌握,学会应用为考核标准。
6.教学班人数: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班学生人数一般控制在60-80人左右。
7.拓展课课程简介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总课时数:64
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拓展选修课
适用专业:大学英语非艺术班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商务英语》重点培养学生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根据国际商务就业岗位群的一般工作程序,将不同的工作阶段所必备的国际商务交际与沟通技能分解为相对应的人际介绍、迎来送往、工作描述、商务阅读、公司介绍、接打电话、办公设备、口语技能、产品推介、生产流程、业绩表现、商务写作、组织会议、国际贸易、商务听力、员工招聘、求职申请等十八个教学单元,课程教学突出工作技能教学和核心岗位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学习行业背景知识和实践技能,是服务于商务助理、外贸业务代表、外贸行政管理人员、商务文秘、外事接待等国际商务工作岗位的一门重要核心基础课程。
2.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国际商务活动基本环节的语言沟通技能和商务操作技能,使学生了解国际商务沟通的基本理念,加强对不同社会和商务文化的认知,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的基本沟通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真实商务环境下的英语语用能力,达到商务英语证书初级的技能标准。在技能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规范性、操作过程的职业性、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等;通过课程理论与岗位能力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国际商务的岗位职业能力,能够根据国际商务的工作需求,解决国际商务沟通中的基本问题,胜任日常的国际商务交流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建议:
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优势,紧紧抓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设计模块,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仿真实训,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操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和案例教学等方法,结合课外训练、阶段汇报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调学生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包括笔试和听力。
2.习题:要求学生完成每一章后的练习,教师抽查练习情况,并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培养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团队意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电影视听说》课程简介
总课时数:64
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拓展选修课
适用对象:大学英语非艺术班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英语电影视听说》课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第四学期所开设的语言文化类(拓展教材)拓展课程。英语电影是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言文化的好材料。本课程精选了各种类型的原版英语经典影片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根据影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影片的观看、分析、欣赏与评论,让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广泛地了解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同时通过熟悉影片中各种人物的对话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本课程在大学英语的第四学期开设,是该学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一部分,占总学时的50%。
2.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在听力理解能力方面基本达到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较高要求,即 “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基本达到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较高要求,即“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了解影片所涉及的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基本的影视作品鉴赏方法,提高思辨能力、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和整体文化素养。
3.教学方法建议:
课堂教学可大体分为几大板块:背景及相关知识介绍、影片观看、主题探索、文化反思、语言欣赏、精彩片段角色扮演或配音。背景知识介绍主要由教师承担,也可安排部分内容由能力较强的学生承担。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只能观看部分内容,剩余部分由学生于课后自行完成。其它部分主要由学生课下准备后在课堂上交流,辅以教师简明扼要的小结。精彩片段角色扮演或配音部分由学生自行挑选准备后在课堂上表演。
二.有关说明:
1.教学与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方式为书面闭卷考试和口试组成。考核所看影片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听说能力。
2.习题:要求学生完成每章课后的练习,教师抽查练习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表演,教师进行点评。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西文化对比》课程简介
总课时数:64
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拓展选修课
适用对象:大学英语非艺术班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中西文化对比》实质上属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以跨文化交际培训理论为依据,按照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跨文化的意识觉醒;中西文化知识的吸取与对比;中西文化情感挑战的应对;以及跨文化技能的获得。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吸收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成果,通过中西文明的实际案例解析,学习和研究中西文明差异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问题。
2.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并通过对比学习,增强跨文化理解,化解中西文化冲突,加强文化沟通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应对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的授课形式将以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增加学生的跨文化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求学生一定做好预习复习工作。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吸收中西文化中的精华,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思辨能力。另外,以多种方式组织带领学生查询、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弥补单一纸质教材的不足,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二.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2.习题:要求学生完成每一章后的练习,教师抽查练习情况,并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查询处理能力、思辨能力、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简介
总课时数:64
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拓展选修课
适用对象:大学英语非艺术班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英语国家概况》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第四学期所开设的语言文化类拓展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地理、社会等方面的总体情况。
2.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开拓视野,对相关国家的总体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批判地吸收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内容丰富有趣、知识性强,要求学生要做好预习复习工作。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吸收英语国家文化中的精华,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思辨能力。另外,可组织带领学生查询、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弥补单一纸质教材的不足,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二.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2.习题:要求学生完成每一章后的练习,教师抽查练习情况,并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查询处理能力、思辨能力、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级口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总课时数:64
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拓展选修课
适用专业:大学英语非艺术班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中级口笔译”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专项口笔译技能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笔译技巧,能应用所学的技巧,正确地分析理解所听的信息,然后准确地、顺畅、即时地把所听信息复述、翻译出来,信息传递较完整达意、语言表达规范正确、语音语调自然流利。同时,通过课程学习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同时结合各项专题口笔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研、“上海市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奠定口笔译基础,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2.基本要求:
“中级口笔译教程”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
词汇基本要求:
掌握4500-8000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2000-4000个词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笔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能正确理解文字材料,将其翻译准确翻译成连贯,通顺的目标语,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中国和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一定了解。
3.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的英语能力,加大听说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促进学生实际运用,以期达到熟练掌握英语的终极目标。
二.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2.习题:要求学生完成每一章后的练习,教师抽查练习情况,并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教师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口笔译演练,并给予点评。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能力和
跨文化交际能力。
《考研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总课时数:64
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拓展选修课
适用专业:大学英语非艺术班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考研英语》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历年考研真题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译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应试技巧,能应用所学的技巧,正确地分析理解文章的信息,然后准确地做出选项。同时,通过课程学习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同时结合各项专题翻译写作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参加研究生英语考试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打下基础。
2.基本要求:
《考研英语》课程的教学的要求包括:
词汇基本要求:
掌握10000-12000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个词汇及最常用的搭配。
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能正确理解文字材料,将其翻译准确翻译成连贯,通顺的目标语,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词。
写作能力:能理解题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大小两篇作文。
3.教学方法建议:
考研英语就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在有限的课堂大量的信息输出,与此同时应督促鼓励学生课外完成大量练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2.习题:要求学生完成每一章后的练习,教师抽查练习情况,并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扩大学生词汇量。
第五篇:三年级第二学期探究课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探究课教案
课题: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体会长辈对家庭的热爱和为维护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尝试设计、布置房间,初步培养测量、规划、设计能力,通红司感受参与家庭活动的乐趣。
3、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动脑,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锻炼动手能力。
4、增进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增强营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体会长辈对家庭的热爱和为维护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尝试设计、布置房间,初步培养测量、规划、设计能力,通红司感受参与家庭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人档案册 第一课时
生1:10岁生日时,我看到了爸爸妈妈为我保存的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记录。
生2:我家里也有,我想模仿着做一本《家人档案册》,为家里的每个人建立一份档案。
1、确定内容。师:召集你们的家人开一次讨论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出示意见单。
师:请小组讨论一下,该确定什么内容? 师:怎样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呢? 学生讨论收集信息的方法。2、回忆家庭生活。学生发言。
3、了解家人和自己。学生发言。
师:对一些没法观察到的事,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回答。
4、制作档案册。
师:你准备怎样制作档案册呢?
生1:我根据家人的不同性格,为他们画特色像。生2:我为《家人档案册》设计了封面。5、填写第7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布置我们的家 第二课时
师:新年你们有没有购买什么新的家庭摆设品呢? 生1:有,我家新买了餐桌。生2:我家新买了一套家具。
师:好呀,那每位同学可以重新布置一下房间,让自己的家更舒适。1、看看问问。
师:每位同学先对自己的家进行实地考察,记录下感到不满意和认为不错的地方。
师:还要询问一下你的父母亲对现在的布置有什么看法。学生发言。
2、我的布置计划。
师:你准备怎样布置?说说你的计划,可以画出你的布置。学生发言,展示简易的布置图。
师:你的父母亲对你的布置计划有什么意见? 3、量量画画。
师:和家人仔细测量一下家具、房间等的大小,并记录在书本第10页的表格上。展示布置图。4、动手布置。
师:请你制定一下布置的动手计划,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学生相互讨论,反馈。活动三 家庭生活小帮手 第三课时
生1:隔壁的小淘发明了放火安全蚊香盒,可以防止蚊香不小心被踢倒烧坏地板。
生2:那我能为家里解决点什么问题呢? 1、发现问题。
师:家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方便? 学生发言。
师: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发言。2、找原因。
师:衣架容易被风吹走,怎么办?
师:我们先来找找原因,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物品特点等方法,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3、设计与制作。
师: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怎么办?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4、介绍自己的发明。
师:请你来说说小组的发明,并填写书本第14页的说明书。学生发言,填写说明书。
课题:关注身边的垃圾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产生过多的垃圾会带来危害。
2、培养探究兴趣,锻炼个人探究能力,掌握查找资料、做调查等探究方法。
3、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的数量,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4、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友好协作,开展活动。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产生过多的垃圾会带来危害。
2、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的数量,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活动一 侦察家庭垃圾 第一课时
生:每天出门时,我都要帮妈妈扔重重的垃圾袋。垃圾袋里究竟有什么?让我做一次小侦探,来查查看。1、明确侦察目的。
师:谁来说说这次侦察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
2、制定侦察计划。
师:制定一下你的侦察计划。填写书本第21页的垃圾侦察计划。3、开展侦察行动。
生1:家里人很支持我。大家看这是我家一周垃圾情况表。生2:我还发现了家人丢垃圾的一些坏习惯。4、我的呼吁。
师: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对家人说的话吗? 学生发言。
5、填写第23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校园分类垃圾箱 第二课时
生1:我在公园里看到一棵垃圾回收树,可以分类投放垃圾。
生2:要是学校里也有这样的分类垃圾箱,大家就不会把废电池、饮料罐随便乱丢了。1、调查校园垃圾箱。
师:让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校园里的垃圾箱。写好调查记录。2、分析校园垃圾。
师:整理调查记录后,你们有身发现? 学生发言。
3、确定垃圾箱的设计思路。
师:分类垃圾箱你们准备怎么设计? 师:设计几个箱体?什么形状?多大?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4、完成设计图。
小组分组画分类垃圾箱的草图,全班展示。5、填写第27页的学习单。
活动三 垃圾流浪记 第三课时 1、编故事。
全班拟订故事大意。2、分析角色特点。
定出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3、故事分幕。
4、设计对话和动作。5、填写第31页的学习单。
教学目标:
课题:欢乐卡通地带
1、尝试揣摩、分析喜欢的卡通形象外形和性格特点,进行模仿、演绎。
2、充分感受生活,进行艺术创想,展示自己对卡通的热爱,感受动手设计卡通人物的乐趣。
3、能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思考,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4、尝试开展实地调查活动,学会做好调查记录。教学重难点:
1、尝试揣摩、分析喜欢的卡通形象外形和性格特点,进行模仿、演绎。
2、充分感受生活,进行艺术创想,展示自己对卡通的热爱,感受动手设计卡通人物的乐趣。
教具准备:挂图、卡通图书、画笔、颜料、纸。教学过程:
活动一 猜猜我是谁
生1:下周的卡通明星模仿赛上,要让同学们一下就能猜出我模仿的是谁。
生2:别忘了,通过你的表演还要让大家认识这位卡通明星的一个特点呢!
1、选定要模仿的卡通人物。师:你想要模仿哪位卡通明星呢? 学生发言。
2、分析卡通人物的特点。
师:多读读他的故事,对这位卡通明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活动,了解他的外表特点以及言行特点。3、表演前的准备。
师:每位同学做好表演前的准备。学生活动,熟记情节,练习表演。4、登台亮相。开展模仿比赛。
5、填写第39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卡通形象横空出世 第二课时
师:我们为自己的小队取一个好名称,并为小队设计一个卡通形象。1、学一学。
师:研究一下卡通形象有哪些特点? 学生发言。2、想造型。
师:什么样的卡通形象最符合我你们小队的特点? 小队讨论,拟定自己的造型。3、画一画。
小队活动,分工合作画卡通形象。4、填写第43页的学习单。
活动三 卡通产品哆来咪 第三课时
生1:我发现许多同学的文具盒、水壶上都有可爱的卡通。生2:是啊,哪里还能找到各种卡通形象呢? 1、讨论去哪里调查。
师:小组讨论一下,自己曾在哪里见到过卡通? 小组讨论,发言。
分成小队到不同的地方调查。2、开展调查行动。
每个小队制定各自的调查计划,分头进行调查。3、整理调查结果。
小组同学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4、作总结。
每组派同学发言,总结自己组上的调查结果。5、填写第47页的学习单。
课题:漫游石头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并进行合理的创意设计。
2、通过访谈、查资料、观察等方式,了解各种石头的作用。
3、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完成校园设施设计。
4、培养整理资料、口头表达和组织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并进行合理的创意设计。
2、通过访谈、查资料、观察等方式,了解各种石头的作用。教具准备:挂图、各种各样的石头。教学过程:
活动一 玩石头 第一课时
师:我们班要举办一次石艺展,希望大家能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特别的作品。1、找石头。
师:到哪里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石头呢? 学生发言。
2、想创意。
师:将自己找到的石头进行不同的拼摆和组合,找出最有创意的设计。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3、动手做。动手制作。4、展示。
让学生在班级里展示自己的作品。5、填写第55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健康护航员——卵石路 第二课时
师:听说常走卵石路有助健康,不如在学校设计一条卵石路,大家就能多一个健身项目啦!1、了解如何铺卵石路。师:该怎样铺卵石路呢?
学生发言,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答案。2、考察学校。
师:学校的卵石路铺在哪儿好呢? 学生讨论。3、拿出设计。
师:小组讨论一下卵石路的设计图。
学生在小组中反复讨论和修改,展示各自的卵石路设计图。4、提交方案。
师:在提交方案时,你们应该写出要让学校接受你们的想法的理由。学生发言。
5、填写第59页的学习单。
活动三 成果交流会 第三课时
师:真快,“漫游石头王国”主题探究活动要结束了,马上要开成果交流会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想想交流什么。师:你们想交流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工与合作。
师:小组分工合作,准备各自的成果交流,请组长做好安排。3、交流汇报。
班级开展成果交流会,小组派代表汇报。4、填写第63页的学习单。
课题:干涸的大地——沙漠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
3、掌握收集、保存资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会整理资料,并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4、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改造沙漠、保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意识。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
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活动一 校园植物导览手册 第一课时 师:我们的校园里究竟有哪些植物?
生:如果做一本导览手册,就能让大家对校园里的植物了解得多一些。1、想一想。
师:《校园植物导览手册》中,放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讨论发言。2、考察校园植物。
师:考察校园植物,你们准备怎么做? 学生制定计划及方案。3、准备手册内容。
师:我们可以对考察资料进行整理,还可以补充查找一些资料。学生活动。
4、制作导览手册。
学生活动,制作导览手册。5、填写第71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苔藓喜欢在哪里生长 第二课时
生1:我发现苔藓总是长在墙角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不是它不喜欢阳光?
生2:我们可以给苔藓多安几个“家”,看看它在哪里长得好。1、我们的猜想。
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苔藓呢? 学生发言。
师:我们一起来猜想一下苔藓喜欢的生长环境。2、确定实验方法。
师:怎样可以验证这个猜想呢? 师:好,我们一起来做做实验。学生活动。
3、观察与对比。
把各自的实验记录表进行观察与对比。4、实验结论。
师:根据观察记录,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发言。
5、填写第75页的学习单。
活动三 七彩染坊 第三课时
生1:据说在古代,人们是采集各种植物来制成染料的。
生2:真的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染出漂亮的颜色。1、收集资料。
师:哪些植物适合用来做染料? 学生发言,并收集原料。2、制作染料。
让学生看书第77页的制作过程。学生活动。3、染一染。
学生活动,染一染布料和毛线。4、比一比。
把各自的染色作品带到班上来,交流各自的染色经验。5、填写第79页的学习单。
课题:植物园里乐陶陶
教学目标:
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
2、尝试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
4、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能为小组活动出谋划策,虚心接受合作伙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学重难点:
1、了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活动一 沙漠动物的本领 第一课时
生1:为什么骆驼、沙狐等动物能自在地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而许多动物却不能呢?
生2:我也很奇怪,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生存法宝,我们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吧!1、说说找找。
师:沙漠里有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生存本领? 学生查找资料,汇报。2、整理资料。
对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3、作总结。
对资料进行总结,制作成表格。4、填写第87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在沙漠中怎样穿着更好 第二课时
生1:沙漠里又干又热,为什么电视上沙漠居民们还穿着长衫长袍呢? 生2:是呀,穿短衣短裤岂不更凉快?我们来模拟体验一回就知道了。1、初步了解。
师:沙漠中人们的穿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2、我们的体验计划。
学生制定体验计划,填写书第89页的表格。3、亲身体验。学生亲身体验活动。4、查查原因。
师: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发言。
5、填写第91页的学习单。
活动三 土地沙漠化 第三课时
生1:我过国是世界上沙漠化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生2: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们做些科普小报发给同学们,做一次环保宣传吧!1、确定小报的内容。
师:小报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发言。
2、采集相关素材。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3、学一学。
师:大家看看从常见的小报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出小报。学生发言。4、制作小报。学生制作小报活动。
5、填写第95页的学习单。
课题:家庭生活中的清洁用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用清洁用品的调查,初步了解常用家庭清洁用品的种类和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更有效利用洗衣粉清洁衣物的方法和步骤,树立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释、运用探究成果的能力。
3、通过对超市、商店、顾客等过方面的调查,了解和宣传家乡企业生产的优质清洁用品,提高调查和分析能力,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
4、增强与同伴、家人、外界的交流,同时与同伴分享信息,感受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家用清洁用品的调查,初步了解常用家庭清洁用品的种类和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更有效利用洗衣粉清洁衣物的方法和步骤,树立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释、运用探究成果的能力。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用清洁用品大搜索 第一课时 师:你们家里到底有哪些清洁用品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来当一次侦察兵吧!1、制定观察计划。
师:先来制定一下观察计划。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观察计划。2、观察和记录。
学生开展活动,做好观察和记录。3、分类整理。
对小组的记录进行分类和整理。小组活动。
填写书第102页的表格。4、填写第103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 怎样洗得更干净 第二课时
生1:我看见妈妈有时候用温水洗衣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会洗得更干净?
生2:我还发现家人在洗衣服前会浸泡一会儿,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把衣服洗得更干净呢? 1、设计小实验。
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把衣服洗得更干净呢?我们一起来动手做实验吧!
师:应该如何进行实验呢?需要做哪些准备?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2、展开实验。小组展开实验活动。3、交流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师:你们有什么结论? 学生发言。
4、填写第107页的学习单。
活动三 宣传家乡生产的清洁用品。第三课时
生1:商店里的清洁用品种类好多啊,有一些还是家乡的企业生产的呢!
生2:是吗?不如我们选择其中一种,向大家作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企业生产的产品。1、小调查。
师:小组做调查,看看商店里有哪些清洁用品是家乡企业生产的? 学生活动后汇报。
2、确定要宣传的产品。
师:你们准备选择哪种清洁用品进行宣传?有什么准备工作? 学生发言,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3、拟定宣传计划。
师:如何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使用家乡生产的这种清洁用品?
学生发言,制定宣传计划。4、表演与交流。
让小组同学在班级交流会上,轮流对本组所选择的家乡清洁用品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