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时间:2019-05-12 20:2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第一篇: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2020届政治备课组

一、设计理念

《生活与哲学》具有自身特殊的课程使命,它不是一般的讲授哲学理论,而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基于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遵循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设计理念。

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引导学生用“主次矛盾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实中应用的典范。

贴近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哲学来源于生活,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地一门艺术。在设计教学情景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主题,立足时代发展。让学生在体验、观察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

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与适合学生成长特点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感悟、有话说。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生活中,把生活经验上升到社会认知,哲学高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觉认同。

二、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通过对“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的探究,真正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2.能力目标: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矛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信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成就,感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教学内容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授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既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第九课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两框内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就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而且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简单来说,第一框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第二框题则是介绍了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本节课分为两目,第一目由矛盾特殊性的第三种情形“矛盾的不平衡性”引出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本身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才能找到解决具体矛盾的正确方法。

五、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思想逐渐成熟,初步具备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矛盾的相关知识储备,但是对理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还不到位,尤其是考虑到本节课内容的难度,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升华认识,激发情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七、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无数个中华儿女的梦想汇聚在一起打包成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一起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情景展示】老百姓的梦想

展示梦想:

设问:实现这些梦想在现实中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诸多矛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时,必须要分清主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知识小结: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方法论: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

正是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暴露和显现出来。比如说环境问题,2013年持续大规模的雾霾污染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情景展示】“十面霾伏”

活动设计:观点争锋,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人认为,当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变得奢侈时,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生存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的中心任务已不再是经济建设,而应当是环境保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提供的能源和原材料,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到底谁是

当前的中心任务,关键看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经济。用经济发展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生存。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这说明主次矛盾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启示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这种既一分为二,又分清主次的方法在哲学上称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小结: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2.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格局,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家建设需要分清主次,日常生活同样如此。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中怎样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呢?让学生自己说说生活中有什么问题。

大家谈到了许多问题,如学习问题、家庭问题、交际问题、网络问题等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合作探究】互联网

设问:生活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又有哪些不利影响?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有利也有弊,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的利与弊看作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双方力量是不平衡 的。

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大家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个人如何对待。如果利弊我们理性对待,正确使用,便是利大于弊,利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则是弊大于利,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大家看,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看双方的力量对比,我们把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称为主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的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知识小结:

(二)矛盾主次方面 1.含义

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称为主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的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关系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那么,从对整个社会影响来看呢?

我们不难判断,从整个社会来看,互联网有利影响是第一位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实践证明,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决策是正确的。也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之所以说国家的决策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有利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复杂事物中,存在诸多矛盾,由于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其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最后,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运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对互联网做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

3.方法论

看问题既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提升】

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刚才我们探究了矛盾不平衡,我们在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既要着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但我们要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应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方法在哲学上称之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技巧点拨:(抓关键词法)识辨主要矛盾——在多个矛盾中,中心,重点,关键……

识辨矛盾主要方面——在一个矛盾中,主流,方向,大局,实质

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与矛盾的特殊性

刚才我们学习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解决矛盾,必须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哲学上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情景展示】品味传统

引导学生回顾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关原理知识入手,来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意义?或许我们可以从古代诗词中获得一些灵感。可以请学生课前收集描写不同地方、不同季节景物特点的相关古诗词。体味和把握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特点。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分开。进而正确认识事物。

因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认识事物的目的是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对个人生活非常重要,而且对中国梦的实现和国家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说过,“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具体分析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仅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知识小结:

(三)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2.地位、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会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通过学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本身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中国道路。

八、课后作业

相关习题训练

第二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一、设计理念

《生活与哲学》具有自身特殊的课程使命,它不是一般的讲授哲学理论,而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基于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遵循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设计理念。

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引导学生用“主次矛盾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实中应用的典范。

贴近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哲学来源于生活,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地一门艺术。在设计教学情景时,我们始终紧扣社会生活主题,立足时代发展。选择了老百姓的生活梦想、移动互联网生活、诵读古诗词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观察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

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与适合学生成长特点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感悟、有话说。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生活中,把生活经验上升到社会认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党的方针路线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觉认同。

二、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通过对“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的探究,真正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2.能力目标: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的观点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矛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需要汇聚人民的力量来完成。坚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信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成就,感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教学内容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授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既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第九课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两框内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就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而且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简单来说,第一框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第二框题则是介绍了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本节课分为两目,第一目由矛盾特殊性的第三种情形“矛盾的不平衡性”引出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本身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才能找到解决具体矛盾的正确方法。

五、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思想逐渐成熟,初步具备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矛盾的相关知识储备,但是对理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还不到位,尤其是考虑到本节课内容的难度,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谈话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升华认识,激发情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七、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我的要求不算高》

刚才这段视频是关于梦想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无数个中华儿女的梦想汇聚在一起打包成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一起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情景展示】老百姓的梦想

展示梦想:

设问:实现这些梦想在现实中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各自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诸多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些矛盾,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求。

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这说明我们在对待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时,必须要分清主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知识小结: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方法论: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

正是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暴露和显现出来。比如说环境问题,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如果说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的话,我想“雾霾”这个词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2013年持续大规模的雾霾污染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情景展示】“十面霾伏”

活动设计:观点争锋,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人认为,当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变得奢侈时,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生存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的中心任务已不再是经济建设,而应当是环境保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提供的能源和原材料,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到底谁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关键看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八大重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经济。用经济发展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生存。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这说明主次矛盾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启示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这种既一分为二,又分清主次的方法在哲学上称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小结: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2.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格局,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建设需要分清主次,日常生活同样如此。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中怎样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呢?来之前啊,我做了一个校园采访。

视频中大家谈到了许多问题,但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学习。

在观看刚才采访视频时,尤其是当视频中提到上网问题时,我看到很多同学露出了会心的笑容。那么就让我们谈谈网络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情景展示】互联网

设问:生活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又有哪些不利影响?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有利也有弊,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的利与弊看作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

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大家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个人如何对待。如果利弊我们理性对待,正确使用,便是利大于弊,利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则是弊大于利,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大家看,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看双方的力量对比,我们把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称为主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的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知识小结:

(二)矛盾主次方面 1.含义

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称为主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的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关系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那么,从对整个社会影响来看呢? 【播放视频】中国互联网20年

我们不难判断,从整个社会来看,互联网有利影响是

第一位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实践证明,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决策是正确的。也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之所以说国家的决策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有利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复杂事物中,存在诸多矛盾,由于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其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到这里,哪位同学能够给移动互联网做一个综合评价。

刚才这位同学的评价非常全面,又主次分明。做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方法论

看问题既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提升】

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刚才我们探究了矛盾不平衡,我们在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既要着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但我们要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应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方法在哲学上称之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与矛盾的特殊性

刚才我们学习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解决矛盾,必须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哲学上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情景展示】

品味传统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意义?我想或许我们可以从古代诗词中获得

一些灵感。我们请四位同学进行诗朗诵,此刻你头脑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这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何启发?

景物描写要把握不同地方、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特点。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分开。进而正确认识事物。

因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认识事物的目的是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对个人生活非常重要,而且对中国梦的实现和国家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说过。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具体分析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仅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知识小结:

(三)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2.地位、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会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通过学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本身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两种方法对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意义。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是每个人的梦,而幸福威海就是每个威海人的梦想。

八、课后作业

课后,让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威海旅游业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为建设幸福威海,实现威海梦尽一份力。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中国道路。

幸福威海就是每个威海人的梦想。课后,让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威海旅游业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为建设幸福威海,实现威海梦尽一份力。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都能梦想成真!幸福威海梦早日实现!让我们在《威海之恋》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寻梦之旅。

第三篇:高二政治 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纲要

高二政治 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纲要 任务一

预习导学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性办法

(1)主要矛盾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对事物发展起

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其他处于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并在一定条件下。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

、起着

的方面。次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

、不起

的方面。(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的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

,又相互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4)

、矛盾的 和

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

的矛盾分析法,坚持

相统一的认识方法。(5)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

的两点位,而不是

;重点论是看到

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

和。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是马克思主义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地解决矛盾的。任务二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警察:“你说有车把你撞了就溜之大吉?你看清那辆车的车号了吗?” 女士:“没看清。” 警察:“什么牌子?” 女士:“没看清。” 警察:“什么颜色?” 女士:“没看清。” 警察:“开车的司机是什么穿着?” 女士:“下边穿的什么我没看见,上身穿的是铁锈红纯色雅茄呢新潮高领套头衫,脖子上戴的是镶宝石粉红三环珍珠项链,浅棕色哈罗兹公司精致高档貂皮披肩,头上戴了一顶俏式福特南垂边帽,帽子上还缀着好些花儿„„(1)女士提供的线索有价值吗?

(2)该女士犯了什么错误?

探究二:

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探究三:

我国宋朝时期,京城有位很有名气的裁缝,他裁的衣服特别的合体,那么他有什么“秘诀”呢?

传说有一次,御使大夫请他去裁一件进宫穿的衣服,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问:”请教御使老爷,您当官多少年了?“御使很奇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青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以,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上述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呢?这个道理有什么重要性?

任务三

达标提升 1.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

2.据《人民日报》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这表明()

①事物间的联系时随意志转移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办事情要统筹兼顾 4.《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的哲学寓意是()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

B.要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C.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文化在内的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硬实力”的质量与数量,但文化这种“软实力”在其中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它不仅是“硬实力”的有效补充,而且还能“以柔克刚”。因此,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必须是刚柔并济、“软”“硬”兼备。这说明()

A.要坚持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B.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要着重把握重点和主流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一些专家认为,今天对古沙漠、古河道、戈壁,主要是保护而不是种草种树;而在沙漠和绿洲过渡带上,则要具体分析,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乔则乔。这一切的核心在一个“退”字,关键又在“人退”,“退”出则林茂草丰。这种观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口的素质,把人口的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段话体现了()

①主观符合客观的方法

②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矛盾分析的方法

④两点论、两分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近年来,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成效,与中央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是分不开的。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的低水平扩张等问题,中央没有采取“一刀切”“急刹车”的办法,而是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人们能够认识和创造规律 10.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总的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上述论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那些道理?

(2)怎样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第四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3.9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

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涵着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对症下药” “因地制宜”等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撰文:《矛盾论》读后感。【地位解析】

本框内容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第二框。本框所探讨的 矛盾分析方法——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可以说是整个矛盾观的归宿,整个辩证法的核心,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于此,整个唯物辩证法就完整地呈现给我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告诉我们 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接着上一单元侧重从 方法论角度,继续回答 “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因此,在全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智慧,全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每个人成为课堂的主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否定。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信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教学难点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思考、合作探究、比较分析、迁移拓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地探究、讨论问题。

四、教学设计思想 因为是哲学课,就要努力上出 哲学味、思辨味,要不断地 怀疑与追问。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1、“教”要遵循“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造“认知冲突”,最大可能激活学生思维。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学会放手,特别是教学难点、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2、遵循 “ 三贴近” 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教学中,所举事例力求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师生互动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统一。、遵循 “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的理念。教学资料的挖掘基于书本,材料丰富但主题一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科学合理的处理好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顺序进行适当处理和优化重组,先讲第二目,再讲第一目。、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要恰如其分。

采用的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活动启发法、分析讲授法、欣赏体验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知识的迁移和整合,由旧知引出新课。(投影同步)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唯物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

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 师生从哲学的使命入手,快速梳理哲学四大板块及主要内容: ●

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观和发展观 实质与核心(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整理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世界的状态,即世界是怎么样?)● 互动梳理辩证法“三观”的内在联系: ● 矛盾观知识简要回顾:含义及特点

问:矛盾特殊性原理——其方法论是什么?(引出新课内容)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角色扮演】 古希腊青年尤苏戴莫斯和智者苏格拉底的一段对话,“关于欺骗、盗窃之类是否是正义的”,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辩论。让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尤苏戴莫斯和苏格拉底。

一次,青年尤苏戴莫斯告诉智者苏格拉底,像欺骗、盗窃之类都是不正义的。于是,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辩论。苏:“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尤:“这应该是正义的。不过我说的却是我们的朋友。”

苏: “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哪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 苏:“又如一个孩子生病了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欺骗他这东西很好吃。由于用了欺骗的方法,竟使儿子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也应该放在正义一边。” 苏:“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志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刀剑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当然也应该放在正义一边。” 苏:“这就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坦率行事的?” 尤:“的确不是,如果您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 ——苏格拉底运用他擅长的“精神助产术”,反复启发诱导,帮助尤全面认识问题。告诉我们每个事物都有其矛盾的特殊性,要对事物作具体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就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依据:矛盾具有特殊性。

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特殊方法。

地位: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主义活的灵魂。

● 【 梳理教材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点:原理依据、含义、地位。

(易错易混)矛盾特殊性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原理和方法论的关系。

(难点剖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然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为什么要以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指导?——要分析和解决矛盾,前提是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也就是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

● 【欣赏体验】选取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其中的 6 个让学生欣赏。

师问:同样是描写贵族小姐,在曹雪芹的笔下,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只一两句诗就可以把她们鲜明地区分开来。为什么?

【连一连】让学生把 诗句与对应的人物进行连线。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机,自云守拙。——薛宝钗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一: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即“认识世界”。)

师生探讨:一部《红楼梦》,可谓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的典范,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每个人物身上最典型的个性特征,也就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一

● 【生活智慧】通过灭火、西邻用人的例子。

让学生回答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不同的物体着火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处理?

例子 1

木材着火——用水灭火;油锅起火——用黄沙;化学药品着火——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等等。

v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二: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即“改造世界”。)

例子 2

有一个寓言故事:西邻家有五个儿子,一个质朴,一个聪明,另外三个,一瞎一驼一跛。按常理,这种家庭应该日子不好过。但是,西邻善于因人制宜,扬长避短,他让质朴的儿子务农,聪明的儿子经商,失明的儿子按摩,驼背的儿子搓绳,脚跛的儿子纺线。结果,全家人各尽所长,安居乐业。

—— 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

【思考感悟】 “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找到发挥你特长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伟大。● 反对:“一风吹”、“一刀切”,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思维延伸】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具有多样性等。● 【“头脑风暴”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列举包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俚语等,一组列举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俚语等。一一对应,多多益善。(课堂气氛热烈)A 组:因材施教、入乡随俗、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抽薪止沸„„

B 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抱薪救火、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一刀切、一风吹„„ ● 【思维拓展】列表比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系。(师生互动完成)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承上启下】一个简单事物内部可能只包含一个矛盾,而一个复杂事物内部会包含多个矛盾,大到社会,小到个人,都是如此。结合学生自身存在的矛盾,比如学习和玩乐、成长与责任、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而贯穿其一生的最主要的矛盾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可见,在复杂事物的多个矛盾中,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投影图示)● 【案例解读】案例一

索尼得益于 “ 带头牛 ” ;案例二

九方皋相马

——感悟: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样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生活的智慧。● 【 梳理教材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关系、方法论意义。(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① 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注意点:前提是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存在多个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 , 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主、次矛盾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和矛盾特殊性的情形)

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例:十七大: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实现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四个文明,四位一体)

B.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青海玉树地震前:经济建设——地震发生: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恢复经济。

③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A.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例:牵牛要牵牛鼻子;画龙点睛;打蛇要打七寸等

B.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例: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C.反对不分主次,颠倒主次,抓不住重点。

例: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十个指头按跳蚤等

(注意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不等于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而是强调在解决矛盾的时候,有所侧重,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要集中力量解决它,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即对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 思维点拨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正是由于每个矛盾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注定成为主要矛盾,有的只能成为次要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每个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之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渗透在矛盾分析方法的各个方面。)● 【实战演练】:下列俗语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互动完成)

如:眉毛胡子一把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十个指头按跳蚤;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擒贼先擒王;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牵牛要牵牛鼻子;学会“谈钢琴”的工作方法;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等。

● 师: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都有主、次之分。这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二——矛盾主次方面。(投影图示)

【时事回顾】 2008 年以来大事记:跌宕起伏、悲喜交加

2008 年以来,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段极其不平常的历程,我们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拉萨**、疆独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南方罕见雪灾、甲流来袭、金融危机等等一系列重大考验,但是我们坚强地挺过来了,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神七顺利上天,实现两岸三通,积极抗震救灾,挫败民族分裂势力,成功抗击甲流,实施新农保、新医保,努力遏制高房价,全面关注校园安全。经济增长“保八”成功,大力建设民生工程,社会各项事业有序推进。

师问:如何看待中国在这阶段的发展形势?

——中国在这阶段可谓跌宕起伏、悲喜交加,成就和困难并存,但是总的来说,成绩是主流(矛盾主要方面),问题和困难是支流(矛盾次要方面)。

● 【 梳理教材 】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关系、方法论意义。(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① 含义

矛盾主要方面:在一个矛盾的双方当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1 个)/ 矛盾次要方面: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1 个)。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配以漫画题训练。②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 温故而知新 】结合经济生活中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的双方,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在国民收入的配中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A.对立: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B.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改变。

③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运用:评价人和事;看形势;评价互联网的发展;评价党的作风(分清主流和支流)

★ 【难点突破一】 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前面所讲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指的是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双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而不是一面,即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地、全面地看问题;而矛盾主次方面是对这双方的地位和作用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明确哪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既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则是矛盾次要方面。而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对事物的性质产生影响,它作为反对力量,与矛盾主要方面进行力量的较量,发生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就是事物内部本身有包含促使其走向反面的力量,即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矛盾双方力量对比一旦发生变化,发生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就改变了。

★ 【难点突破二】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列表比较 + 实战演练)★【 思维点拨 】 :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处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正是由于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决定了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一方注定成为矛盾主要方面,另一方只能成为矛盾次要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特点,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性质和本质特征,正确认识该事物,把该事物和他事物相区分,这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之一: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渗透在矛盾分析方法的各个方面。)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总的方法论(师生互动完成两者的含义、关系,水到渠成)

(三)本课小结

矛盾分析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概括总结。(师生互动完成)

(四)巩固拓展练习、(2009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题)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你是否赞成文理分科?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道理,加以分析说明。

【 思维导航 】 :教师引导分析材料,学生充分探究,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观点一

赞成文理分科 人才的发展应该有所专长,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同时又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培养 “ 通才 + 专长 ” 式人才。

观点二

反对文理分科 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是紧密关联的,过早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2、(自编材料)楼市风暴 ——“ 史上最强 ” 楼市组合拳。

1994 年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在过多依赖市场化体制运作下,2002 年开始全国各地房产价格不断攀升,老百姓出现了“住房难”的问题。

继 2008 年渐趋平稳,2009 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急转向上的行情。年初:贯彻房地产优惠政策刺激房市

;年中:加大土地供给,整顿市场秩序;年末:防范泡沫扩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2010 年面对居高不下甚至疯狂的房价,国家颁布了“国十条”,使出 “史上最强”楼市调控政策组合拳,通过税收、信贷政策重拳出击房地产投机炒作,实行更严格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同时限制地价,首推房价问责制等等,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问: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法的道理?

【 思维导航 】(1)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既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又由于其不健全,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体现了用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观点看问题。(2)面对楼市出现的实际情况,国家针对性地采取宏观调控的相关措施;实行更严格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以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组合出击,并集中力量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 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六、教学反思和困惑、新课改和旧思路。路在何方?迷茫不知所措——如何突破?、一堂课能带给学生什么?——不求终生受益,哪怕只有一个片断,一句话语,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能够让学生在若干年后还记得有这么一位老师曾带给我的这一瞬间,便已足以。我想一堂好的课,应该具有以下品质: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授予、思维的激活,智慧的启迪、情感的激扬、生命意义的升华。——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爱与道德。

第五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中的第二框内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学习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通过本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全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2.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身边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二)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五、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教师启发、引导、讨论、练习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1.学生自学主要运用于内容较浅,学生容易读懂,《教学大纲》只要求识记的知识,力求用较短的时间快速达到学习要求,为重、难点教学留有余地;

2.教师的“讲”对于把握概念、理清思路、弄清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使其能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有赖教师的“讲”;

3.学生的“议”适用于对知识要求难以理解的问题。为达到检查教学效果的目标,及时巩固知识,有待学生的“练”;

采用读、讲、议、练相结合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指导思路

1.自学思考问题的思路; 2.辨证思考问题的思路; 3.分析实例问题的思路;

4.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七、教学运用手段

采用贴近生活的实例,讨论方式等教学手段,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八、说教学内容及程序

(一)复习提问:什么叫联系?什么叫普遍联系?(学生回答略)(2分钟)

(二)导入新课: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提问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故事,这里所讲的矛盾和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不是一回事呢?本课学习完之后,同学们就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三)讲授新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1.矛盾的含义 2.对立的含义 3.统一的含义

4.正确理解矛盾含义应注意 矛盾的含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辅助文,思考并回答: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相成的事物和现象?这些关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且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日常生活中还有上下、左右、大小、好坏、利弊、动静等都具有这种相反相成的关系,这说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存在于同一体中,不可侵害并且当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即这两个方又是统一的。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

学习中就是有苦也有乐,苦乐是一对矛盾。苦:学习任务,升学考试压力,受到教师的批评;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可见,学习是苦与乐相互依赖的事情,可谓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乐急对立又统一。请同学们记住:从哲学观点看,做任何事都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贪图安逸终将碌碌无为,要实现自己的崇高的人生价值,尤其要艰苦的拼搏和不懈的努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列宁语录,让学生分析它的含义

教师分析: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可见对立统一在辩证法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呢?

设疑:能否将对立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斗争、冲突?矛盾双方对立的含义怎样正确理解?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哲学上讲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它具有广泛的意义,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成多种多样,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对立、斗争,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只是哲学上所讲的斗争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对立”是指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板书)

矛盾双方的关系除了对立的关系,还有统一的关系,那么什么是矛盾双方的统一呢?学生阅读教育,自学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性,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存与一个统一体中。

让学生依据书中的漫画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含义是什么?并且再举几个事例说明。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磁铁中南极和北极的关系,生物体中的同化和异化的关系,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等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含义就是不可分割性。漫画中滑轮上绳子两端的人谁也不敢剪断绳子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含义,就是它们的不可分割性。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辅助文和小栏目,分析说明矛盾双方的地位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同学讨论

教师归纳: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中可以看出,矛盾双方的地位并不凝固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并不是虚幻的、任意的。没有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板书)

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最重要的条件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招待党的基本路线。作为21世纪的青年,为了祖国富强,更要自觉刻苦地学习,艰苦奋斗,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推动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懂得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的基本含义,对理解矛盾的含义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哪些?

学生浏览教材,教师提问 投影仪打出应注意的几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还需注意(板书)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学生阅读教材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师分析:从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投影仪打出: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以学校为例说明此观点。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1)学生内部有教与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学与后勤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2)在学校外部,有学校与街道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由于事物范围大小的变化,原来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果范围缩小了,就变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反之亦然。

投影仪打出:

3.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学生讨论逻辑矛盾的含义及危害,提示辩证矛盾的特点。教师分析归纳。

本课小结:(5分钟)

请一位同学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再分别请同学回答矛盾的含义、对立的含义、统一的含义,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概念应注意的几点。

课堂练习:(1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中,符合矛盾观点的有 A.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后也 C.和谐,就是美和善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2.你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有时是可以分割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 3.“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都是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C.事物的对立就是统一,统一也就是对立

D.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分析说明题

2013年3月22日—3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俄国,中俄之间重申了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这种建设性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明确、更加稳定。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中美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建立和发展建设性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布置作业:

简要说明矛盾的科学含义。

九、板书设计

一、矛盾的含义

1.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3.统一是指一定条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二、三点注意 1.不可分割

2.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3.辩证矛盾、逻辑矛盾

下载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主要以“为”作为主线贯穿全课内容。设计的层次由“生活中的智慧”——“学哲学”——“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3分钟) 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歌词是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这首词不仅给我们艺术上的美感,而实际上也能......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湖北省阳新县实验中学 陈香花 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准备从以下5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与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理解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材分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生活与哲学》导学案·编号:NO. 时间:班级____组别____姓名________ 高二政治备课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课时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目标导航】 • 主要......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后练习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后练习一、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定位】 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识记1.主次矛盾的含义 2.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