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套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2 20:1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六节、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5通分 最小公倍数(1)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我能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学习重点 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约7分钟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4的倍数有:

„„(50以内的数字)6的倍数有:

„„(50以内的数字)4和6公有的倍数有:

„„(50以内的数字)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

4的倍数

6的倍数

4和6公有的倍数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8、69页例

1、例2。

1、回答:什么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什么 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为什么不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呢?

2、小组合作求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①列举法:

②分解质因数法:

③短除法 思考:①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时每次用什么做除数去除;除到什么时候为止;怎样求出最小公倍数。

②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我们的发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

; 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

三、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约7 分钟)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1、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12和36,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2、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3和11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3、4和5的公倍数有()个,最小的一个是(),()有最大的公倍数。4、1525 和820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

5、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36和72

42和50

33和55

48和40

28和21 72和16

五、拓展延伸(约6分钟)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自然数a是自然数b的5倍,则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2、在20以内,2和3的公倍数有()个,最小公倍数是()。

3、在100以内,3和5的公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4、三个数5、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5、已知a、b 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且a、b 不成倍数关系。则a 是(),b 是()。

六、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课后反思

课题 最小公倍数(2)

学习目标;

1、我能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初步了解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学习重点 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会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约7分钟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3和22

②17和68 ③52和78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70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长方形纸表示墙砖摆一摆。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用长方形墙砖铺出的正方形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的问题来求。

2和3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分米,边长最小是()。

三、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李阿姨今天给月季花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

季花每4天浇一次水,君子兰每6天浇一次水,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2、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24厘米,宽16厘米,用这种砖铺一个正方形,至少需多少块砖?

3、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如果8人一组或14人一组,正好分配完,五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4、某市公共汽车站,1路汽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2路汽车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

五、拓展延伸(约6分钟)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超过100人,而不足140人。将他们按每组12人分组,多3人;按每组8人分,也多3人。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多少?

2、五年级某班有学生不足50人,要分成3人一组、5人一组、9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班最多能有多少人?

六、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2)铺砖问题:求公倍数

课后反思

课题 通分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快速比较。

2、我能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两个数通分。

3、我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4、促进我的思维能力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得到提升。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两个数通分。

学习难点 确定公分母。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约7分钟)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自主学习教材第73页例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和的大小。因为表示把()总面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份,所以海

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完成数学书93页的比较分数大小的习题,请你说说上、下两组分数中相比较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你是怎么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的?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74页的例5。

1、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其实就是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2、观察: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的?

3、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说说你的想法。

想: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如果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用()数做分母,利用分数的性质,把他们化成和原来的分数大小不变,但分母相同的分数。即5和4的()数是(),用()做公分母,也就是

= =

=

=

所以()>()像这样,叫做通分。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的数。

三、汇报展示约10分钟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约7 分钟)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比较下列各组分数的大小。()

()

()

以上的每组分数都是()分数,他们怎么比较大小?

1323()2123

67()57

1148()748 以上的每组分数都是()分数,他们怎么比较大小?

3、把下面每组中的分数先通分,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1)37 和713

(2)56 和1112

(3)1315 和89

五、拓展延伸约6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填数:

2、把下面每组中的分数先通分,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4、56 和1112213、249 和1512

板书设计 通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找公分母)

与原分数相等

课后反思

课题 分数和小数互化

学习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会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3、我能熟练的把分数和小数进行互化。

4、培养我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的把分数和小数进行互化。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7分钟)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自主学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用小数表示得数 3÷10=

3÷5=

用分数表示得数 3÷10=

3÷5= 通过计算比较,(1)我发现0.3是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分母应是(),0.3里面有3个(),分子就是()即0.3用分数表示是();如0.3=()

(2)我还发现0.6是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分母应是(),0.6里面有6个(),分子就是()即0.6用分数表示是();610 不是最简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就是()。如0.6=()=()

总结: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放手让学生自学使学生从不同的答案中感知商的近似数中不同的答案是由于保留不同的小数。

小组合作把710、39100、34、940、29、514 化成小数。

710 =()

39100 =()

=()÷()=()

940 =()÷()=

()=()÷()≈()

514 =()÷()≈()

小结: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1)分母 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看分母后面有几个0,就从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

(2)分母 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用()除以()。除不尽时,如不作特殊要求,一般按()保留两位小数。

三、汇报展示(约10分钟)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约7 分钟)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把0.7 910

0.25 43100

725

1347 这6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比较这些数的大小,我认为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910 =()43100 =()

(2)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725 =()÷()=()

1347 =()÷()=()这些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五、拓展延伸(约6分钟)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六、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时,可以直接把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小数时,一般情况下是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取近似值。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课后反思

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指导】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 第2课时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

第1课时 旋转

学习内容 :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学习内容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回眸感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袁丽 【单元教材解读】

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以主题型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丛书等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即预习达标、精读引领、自读提高、拓展阅读和积累练习五个模块的课型及实施策略的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以“他们让我感动”为主题编排了二篇精讲课文——《再见了,亲人》、《桥》,两篇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这四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基于以上对整组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桥》精读引领学习为1课时;将《再见了,亲人》与《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整合为1课时,主题丛书《回眸感动》阅读2课时,积累练习即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所有整合内容都紧紧围绕“永远的童年”来进行。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围绕这三个方面,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自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预习达标模块根据本单元阅读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然后进行课内达标;精读引领模块“以例悟法”,领悟概括内容的方法和作批注体会思想的方法;自读提高模块“依法自学”,在运用、巩固方法的同时,仿写句子,再把仿写的句子放到课文中,使学生进一步体味作者具有特色的表达方法;拓展阅读模块重在课内外融合,体现大量阅读,使学生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积累练习模块主要以课本的习作与口语交际内容为主,辅以单元的日积月累练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展示等。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快乐高效。【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32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26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3.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感人的故事。【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主题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教学流程

一、以第四单元导语导入本单元学习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今天,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去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二、自主预习环节

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评价环节。单元预习达标卡 项目

预习内容

自学要求

小组 评价

认 字 词

第14课:战役硝烟情谊噩耗雪中送炭

1.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准确熟练认读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3.注意划线词语的读音

第15课:颧骨熬夜收敛疙瘩抽噎生锈青稞奄奄一息两鬓斑白

第16课:咆哮狞笑流淌放肆揪出豹子 瞪眼呻吟胸膛搀扶祭奠

第17课:下旬筹齐水泵颠簸一声不吭

读 课 文

读本单元五组内容:《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知 内 容

1.《再见了,亲人》描写了()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从文中我明白了()2.《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尽心尽力照顾()。3.《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深夜当洪水袭来时,(),最后()。4.《梦想的力量》写的是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

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课文的内容,与同伴交流。

提 问 题

就自己最感兴趣、最想要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三、预习达标环节

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3.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

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肆”“祭”“奠”三个字,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所占比例。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第二模块主题单元“1+1”教学 【教学内容】 《桥》、语文主题丛书《父与子》 【教学过程】

一、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通过第一模块预习达标的学习,同学们对本单元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围绕主题“他们让我感动”来学习《桥》和《父与子》这两篇课文,来阅读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二、以《桥》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黎明当洪水袭来时,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的事。(板书: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指板书)抓住这几个要素,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种抓住文章的各个要素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叫要素串联法。像这类叙事性的文章都可以使用。谁再来尝试着说一说?概括能力的提高,一是要掌握方法,再就是不断地练习。2.交流有什么疑问?

归纳预设:课文明明是写老汉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桥?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想法?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1.品“桥:

(1)文中出现的桥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 预设: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2)默读1——6自然段,看看当时的情况。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做批注。(3)分享交流 2.悟形象(1)人们能顺利逃生,仅仅是因为这座桥吗?是谁在其中起到了最关键性的作用?(板书:老汉)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汉,他又是怎样指挥村民跨过这座木桥顺利逃生的呢?默读7——23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出示:我们看到一个的老汉。(3)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小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 第二小组爱民如子大公无私

(三)聚焦表达,学法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全文才 513个字,被评选为优秀短篇小说,缓缓紧扣,动人心弦。不仅是老支书的崇高精神感动着我们,还原自于小说的作者富有特色的表达方法。你认为好在哪儿? 预设:

1.开篇以中国画泼墨般的手法,渲染出了肆虐的洪水,惊恐的人群。并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2.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句子,一段,语言极其精炼,表现出紧张的气氛。3.开头悬疑,结尾释疑。巧设悬念,情节跌宕起伏。

三、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一)依据提示,学生自学

谈歌的这篇小小说文章虽是悲剧结局,却给人以悲壮的感觉,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课前我们预习的语文主题丛书《父与子》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呢?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学习,请大家依据提示,自学课文。

具体要求

默读,概括内容

运用要素串联法概括课文《父与子》的主要内容。

批注,理解感悟

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进行批注并在小组内交流。

积累,丰富语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课文内容的交流 2.理解感悟的交流 预设交流:环境 语言动作 构思

3.丰富语言的交流

(三)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对比《桥》和《父与子》,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课堂总结

同学们,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他们中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再见了,亲人》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班长,《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还有语文主题从中《回眸感动》这本书中那一个个足以让我们感动的事迹和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人们„„感动不只是一节课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希望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第三模块:主题单元自读提高(1课时)【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找寻学习的“指南针”——归纳学法 这些人物的事迹真感人,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学懂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单元导读提示,交流平台、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等,找出学习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

2.指名交流归纳

(1)运用要素串联法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2)入情入境地读并批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悟表达方法,模仿说与写

二、学习《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与《梦想的力量》三课

(一)根据学案自学

具体要求

默读 概括内容

1.《再见了,亲人》写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2.《金色的鱼钩》讲了一件什么事? 3.《梦想的力量》中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批注 理解感悟

1.《再见了,亲人》哪位亲人的事例给你的感受最深,请在旁边进行批注。2.从《金色的鱼钩》中画出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3.《梦想的力量》中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请你抓住印象最深的一两处写批注。

积累 丰富语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要求:先自己读书,针对关键内容、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整理自己的主要观点。然后与同伴交流讨论自己的阅读收获。2.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课文内容的交流,要简练。(2)理解感悟的交流

《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抓住“大娘、小金花、大嫂”来谈都可以。

《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交流感悟。交流后,让学生理解 “金色额鱼钩真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交流让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自己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3)丰富语言的交流 3.小结提升

三、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对比感受

对比《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课堂总结

回顾学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素串联法能概括课文内容”,还知道了“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第四模块“回眸感动”——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回眸感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老师与学生根据《回眸感动》这本主题丛书的内容,确定四部分展示内容。第一:知识问答题,检查大家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第二:评价书中人物。第三:诵读书中美文。第四:表达读书感悟。

3.学生个人选取汇报内容,然后内容相同的组合为一个小组。各小组根据主题策划本组的活动方式,可以采用美文诵读、朗读感悟、图片展示、绘画、讲故事、演讲、唱歌等不同的方式展示所选的主题,分头搜集有关资料,以此表达自己读书的感悟。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1.以小组为单位把集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小组内交流修改后,分工到人,进行活动前的准备。2.确定汇报形式

明确汇报交流的要求,讨论汇报形式,可采用讲故事、美文诵读、知识问答、体验感悟等,共同回顾每种汇报形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如进行演讲时,要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朗诵诗歌要注意情感充沛,表达出文章蕴含的情感;讲故事要注意具体、生动,能用语言打动他人;分小组讨论汇报几个注意点:资料共享、选择形式、合理分工、合作排练、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另外,对于听众也要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有礼貌,注意力要集中,对别人的发言要有所反应。最后选定小组负责人,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排练,出现分歧,由小组长负责协调。3.小组确定汇报主题,小组长根据主题撰写本小组汇报主持词。第一板块:趣味问答 第二板块:走近人物 第三板块:乐伴书声 第四板块:我思我悟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整本书阅读汇报”展示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阅读主题丛书《回眸感动》 活动过程:

一、展示导入

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为“他们让我感动”,而与之相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回眸感动》,它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了那令人震撼的情。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此漫步,驻足欣赏,静静倾听,收获颇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召开一次“回眸感动”主题阅读汇报会,请你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二、第一板块“趣味问答”汇报展示(第一小组长代表本小组主持知识问答)

三、第二板块“走近人物”汇报展示(由第二小组长主持本小组学生汇报)选取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进行汇报展示。

四、第三板块“乐伴书声”汇报展示(由第三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汇报)1.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要有旁白、有场景的描述。2.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配乐朗诵 3.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朗诵小高手。

五、第四板块“我思我悟“汇报展示(由第四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汇报)抓住那些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或故事进行汇报。

六、展示总结

二、主题实践活动

“他们让我感动”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一)汇报展示方式

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汇报展示搜集资料的方式,并说明这样展示的理由。

(二)展示“他们让我感动”

以组为单位,分别向大家展示“他们让我们感动”所收集的资料。预设:

展示采访照片,逐一讲解; 展示自己做的手抄报; 演一演深受感动的故事; 读读感动的小诗; 谈谈自己的收获 „„

鼓励学生多种展示方式。活动延伸:

1.和父母交流自己所感动的故事:

2.把同学们展示过程中的资料(如:照片、画、小诗、故事等)张贴出来,办一期班级展览。

第五模块:表达让我感动的事——积累练习(2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综合活动 教学流程: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懂得其中的内涵,并提示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尝试引用。

(二)引导回顾,感悟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1、本组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大一样。有的课文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有的课文的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

2、小组在读有关课文片断的基础上合作完成表格。课题

语句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感情的?还有那些其它表达感情的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互动交流,引导具体表达 同学们也一定被真情感动过,心里装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板书:感动的事)

1.同学们,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2.学生自由练习说。

3.小组相互说说。说完后互相评议:哪儿说的好,为什么?提醒说的不清楚,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帮助他说清楚。

二、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今天请你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把它写下来。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有什么要求?(1)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令人感动)题目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是以写什么为主?(写事)有数量的限制吗?(一件)

(2)从题目上,你认为本次习作的重点是什么?(写具体事情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2.请读书上的习作要求。

(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二)强化指导,开阔思路

1.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抽取部分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发展顺序写,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最让你感动的那一瞬间,再顺着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因此,在动笔前,我们可以列个提纲: 板书:

一件感人的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3.重点指导写具体: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三)学生习作,个别指导。

(四)交流赏析,指导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时的观察,抽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评价要点:

(1)叙述清楚有条理。(2)语句通顺连贯。(3)重点内容是否具体。

2.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认真修改。3.小组互评互改。

(五)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教后反思】

对于整合后的单元模块教学,要做到“细”“粗”结合,“扶”“放”有度。精读课文就是本单元学习的例子,学习要“细”,方法要“扶”,具体讲就是学习过程要细致,教师指导要到位,课文理解要有深度。落实年级段训练目标的同时,指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略读课文是方法运用课,内容理解宜“粗”,在品词赏句方面少用时间,主要做到粗知大意、体悟情感即可。学习方式要“放”,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小组学习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设计[定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变换

教学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教学准备:图片,投影。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3课时 组合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组合图形的运动(教材第87页的内容及第88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观察、再操作、后交流反馈。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2.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教学准备:自制PPT、方格纸、七巧板。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一组图片复习近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

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七巧板拼鱼的问题,同学们感兴趣吗?(板书课题)

2、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什么?你们了解吗? 出示七巧板图片,教师进行相关介绍。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3号和5号、一块中三角形7号、两块大三角形1号和2号)、一块正方形4号和一块平行四边形6号组成。

作为传统的玩具七巧板,不同的七巧板拼法将会显现出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当然还可以拼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等。【新课讲授】

1、理解题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课件出示例4上的图片

师:请观察例4中的情境图,说说例4的具体要求。

2、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题意要求,用七巧板拼组鱼图。温馨提示: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3、组织交流

(1)展示标序号鱼图。

师: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2)组织说一说

说一说每板块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①板1和板2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9格。②板3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1格。③板4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1格。

④板5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⑤板6可以先绕右边的锐角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⑥板7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11格。(方法不唯一。)

教师小结:在对图形进行变换时,要多角度考虑,不要以为一个图形只能通过一种变换的方式得到,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方式得到,还可以是多种变换方式的组合。

4、组织反思

师:请孩子们回顾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板书: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巩固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87页“做一做”,并组织交流。

汇报展示:请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

(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 每幅图是怎样平移、旋转的。)【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四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学设计全套

13.撬重物的窍门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阻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高年段要求。

3.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撬重物的窍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时。二年级时学习过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本课围绕撬动重物为导引,递进式地安排了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结构特点。从比较搬动重物的不同方法中,发现用用支撑物垫着的木棍容易撬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然后,教材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像这种……叫作杠杆”“它包括……”来介绍杠杆特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第二部分,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用平衡尺来代表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研究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发现支点的位置对所需用力大小的影响。第三部分,应用研究成果。此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的内容为辨析哪些是省力的杠杆,哪些是费力的杠杆。解决问题的内容为分析玩跷跷板时的具体情况,找出可行的平衡方法。第四部分,做小杆秤。教材出示了小杆秤的组成部分和怎样用小杆秤称重的图片,指导学生模仿样品进行制作,并解释其中的原理。第五部分,阅读介绍“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了解阿基米德在说明杠杆原理方面所作的贡献。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机械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那些大型的机器,如挖土机、吊车等,而生活中的门把手、撬棍等工具,他们并不认为是机械;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工具,其中都有什么科学原理,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年级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2.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和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科学探究:

1.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如何才能平衡,了解利用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

2.会做小杆秤并知道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科学态度: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在组装、制作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工具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

【教学难点】

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杠杆尺和钩码12套、杆秤制作材料12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在这奶粉罐里,谁愿意上来打开它?

2.提问:谁能想个好办法很轻松地将盖子打开吗?

3.请学生撬开并再次说说自己的的感受和体验。

1.请学生尝试开盒盖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学生讨论并尝试用工具(螺丝刀)将盖子撬开。

3.请学生说说用螺丝刀撬开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设计意图:利用打开奶粉罐的活动,引入杠杆,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学习杠杆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杠杆

1.(出示图片)提问:如果现在要移动一块你徒手无法搬不动的大石头,该怎么办?

2.提问: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方法,都很棒!结合前面打开奶粉罐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一根棍来撬,那么只用一根木棍就够了吗?

3.过渡:一根棍子,当在它下面垫一块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像这种装置我们称之为杠杆。这些棍棒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撬重物的窍门。

4.谈话: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5.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6.提问:杠杆到底是怎样省力的呢?让我们借助平衡尺来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吧!

7.教师(出示平衡尺)追问:平衡尺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在哪里呢?

8.教师说明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支点左侧10

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钩码需串起来挂)

(3)分别在支点右侧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4)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

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平衡之前,都要先让平衡尺保持平衡。

(2)支点右侧每次只能挂一个位置,不能把钩码同时挂在右侧多个地方。

(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9.提问:你们发现了杠杆省力的秘密吗?

10.讨论:

(1)杠杆是否都省力?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以前面平衡尺实验为例,当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钩码,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省力杠杆。

(2)杠杆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费力杠杆。

(3)杠杆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等于两个?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等于阻力,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二)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说出哪些?

2.图示各种运用了杠杆原理的物品,找出其中的支点,并分析属于省力、费力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有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它呢?

4.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例如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但是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5.提问:杠杆原理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瞧,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跷跷板,小朋友如何才能翘起坐在另一端的成人呢?

(三)制作小秤

1.教师出示小秤,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杠杆吗?

2.提问:小秤如何使用呢?

3.教师追问:小秤属于哪种杠杆?

4.谈话:其实早在7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使用杠秤了,我们今天也借助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秤,我们看看具体怎么制作。(播放视频)

5.提问:在做小秤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6.提问:谁再来完整的说说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2.学生回答。

3.学生回答。

4.学生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13页。

5.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6.生答。(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越省力。)

7.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大于10厘米时)

8.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小于10厘米时)

9.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等于10厘米时)

1.学生回答。

2.学生讨论。

3.学生回答。(成人尽可能往支点靠近,小朋友越能轻松翘起大人。)

1.学生回答。(它是杠杆,支点位于提纽与秤杆的接触点,用力点位于秤盘或秤钩的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阻力点位于秤砣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

2.学生回答并演示如何操作。(在秤盘里放入要秤的物体,另一头挂上秤砣保持平衡)

3.学生分析并回答。(省力杠杆)

4.学生动手制作。

5.学生利用制作好的小秤,尝试秤身边的物品。

6.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借助平衡尺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发现平衡尺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为知道杠杆省力的秘密构建脚手架,紧接着分析到支点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杠杆省力的原因并认识杠杆的类型]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传统的测量工具杆秤,学会运用杠杆原理,在制作的过程中,手脑并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拓展

1.提问: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3.讲述:阿基米德与杠杆有着很深的渊源,投石器就是他发明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4.提问:投石器蕴含哪些科学原理呢?

1.学生回答。

2.观看视频。

3.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所学的科学原理,解释阿基米德的名言,并了解阿基米德与杠杆的故事。]

【板书设计】

13.撬重物的窍门

【知识要点】

1.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2.平衡尺实验

3.杠杆的类型

4.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堂流程图】

“打开奶粉罐”活动导入新课

“平衡尺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认识杠杆结构

借助“平衡尺实验”定义三种杠杆尺

杠杆尺的运用——制作小秤

阿基米德与杠杆

分析生活中的杠杆

14.拧螺丝的学问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高年段要求。

3.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拧螺丝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使用过螺丝刀,因此拧螺丝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工具,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螺丝刀是轮轴的一个模型。本课带领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特点及其省力的原理。

本课前一课学习了杠杆,而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内容的研究从剪刀、螺丝刀、跷跷板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可转动的门把手、提水的辘轳、拧螺丝的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本课将轮轴最为一种简单机械,指导学生从四个部分来认识它、了解它。

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轮轴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从物体导向具体部位。

第二部分,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能够保持平衡;

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

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阅读介绍《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资料,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些目前还在运用,说明这些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螺丝刀,了解螺丝刀的外观及其刀口分为“一”字型和“十”字型,学生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归纳螺丝刀的基本模型是轮轴,他们对轮轴的结构特点和原理是陌生的。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特点及其省力的原理。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四年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未知原理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科学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的内容是对低年级学习内容的深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生活中轮轴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知道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及组成。

2.通过实验,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3.通过实验,知道轮轴在轮上用力时,轮轴是省力的。

4.通过实验,保持轮轴的轴不变,且在轮上用力时,轮越大越省力。

5.通过实验,知道轮轴在轴上用力时,轮轴是费力的。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3.能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4.能够识别出轮轴,并区分轮与轴。

5.能举例说明在轮上用力的好处。

6.能设计轮轴能省力的实验、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材料、多种方法证明轮轴可以省力。

3.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轮轴产生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倾听、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机械能够省力,机械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简单机械的应用实例,观察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和作用,运用轮轴装置的传递改变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教学难点】

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种大小不同螺丝刀把手、螺丝刀各12套,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12套,木板12块(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12套、轮轴古代工具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竹蜻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趣味比赛导入新课

1.PPT显示趣味比赛规则:

班级里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比比谁能获胜。个头大的同学转动桶装水瓶口,个头小的同学转动桶装水瓶底部,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

2.谈话:同学们,猜一猜谁会获胜。

3.请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上台比赛。

4.谈话:太出乎意料了吧!为什么个头小的同学反而获胜呢?

5.学生尝试解释原理。

6.教师小结,揭示课题:看来这可包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拧螺丝的学问就知道其中的原理了。

1.学生看趣味比赛,思考为什么个头小的同学反而获胜。

[设计意图:通过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智造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为引出轮轴做铺垫。]

二、观察螺丝刀和图片认识轮轴

1.谈话:其实生活中应用这个原理的装置有很多,比如螺丝刀和方向盘。这些装置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图片:桶装水瓶、螺丝刀、轮轴)

2.学生小组汇报:桶装水瓶、汽车方向盘和螺丝刀都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大轮子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3.教师小结,添加观念: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课题)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一些轮轴装置呢?并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

5.学生思考并汇报。

1.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轮轴的结构和名称。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轮轴的实物模型,但是对轮轴这一科学概念是陌生的,所以通过大家熟悉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入手,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出轮轴这一概念。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轮轴装置,教师不断追问学生,说它是轮轴,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从而强化学生对轮轴的理解,走出轮轴的轮一定是圆形轮子的误区。]

三、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1.谈话:感受使用螺丝刀的用力情况。大家依次用螺丝刀杆和套有螺丝刀把套的螺丝刀,分别拧两个型号相同的螺丝。亲身感受一下,看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开始动手吧。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并总结:使用手把大的螺丝刀感觉比较省力。

1.学生动手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总结了前面选择手把大的螺丝刀能快速把螺丝拧进木头可能是因为省力,也为下面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做铺垫。]

四、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

1.谈话:使用手把大的螺丝刀感觉比较省力,也就说轮轴的轮越大感觉越省力。同学们,感觉一定准确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证明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做实验)

3.分组实验探究: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用钩码的重量充当重物和施加的力)

(1)

在轴上挂一定数量钩码的重物。

(2)

观察在轮上施加多少个钩码的力,才能使轮轴平衡,记录读数。

(3)

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

(2)。

4.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5.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6.教师小结: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且保持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提问: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如果在轮上用力,从这些实验数据你们能不能得出新的结论?

8.学生观察数据,交流汇报。(提示:如果在轴上用力,轮轴依然还是省力的吗?)

9.教师小结:使用轮轴不一定省力的,省力与否取决于力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当重物作用在轮上,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1.学生利用轮轴装置,动手实验探究省力的奥秘。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实践得机会,让其通过在轮和轴上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再将轮变得更大以后,如何使轮轴平衡的探究活动,发现轮轴省力的奥秘。通过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把挂在轮上的钩码充重物,挂在轴上的钩码充当力,轮轴是费力的。启迪学生思维,多方面思考问题。]

五、知识应用和巩固

1.谈话: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轮轴省力的奥秘,接下来观察图片,当使用图中的各种用具时,哪些是在轮上用力?哪些是在轴上用力?并举例说明在轴上用力的轮轴有什么好处。

2.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3.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地用到了轮轴,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4.学生交流汇报。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汇报。

[设计意图:应用并巩固实践研究的成果,分辨轮与轴上的具体部位,了解生活中多种轮轴的妙处,增进对轮轴的理解。]

六、畅谈收获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畅谈收获

1.学生回忆,并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畅谈收获,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拓展应用

1.出示内六角扳手,谈话:内六角扳手也是一种轮轴工具。课后思考一下,在拧内六角螺丝时,怎样做更省力?为什么?

1.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思考和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应用,使学习科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扩宽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板书设计】

1.拧螺丝的学问

轮轴

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

保持轴不变,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知识要点】

1.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2.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保持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当重物作用在轮上,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趣味比赛导入新课

【课堂流程图】

观察螺丝刀和图片认识轮轴

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

知识应用和巩固

畅谈收获

拓展应用

15.升旗的方法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

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其中对高年级的要求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升旗的方法》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一课时。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的结构及作用,并聚焦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与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升国旗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国旗能轻松地升上去,旗杆顶端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构造,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二部分,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认识滑轮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通过两幅滑轮使用时的不同状态图,引出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概念,指导学生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及异同。第三部分,亲自动手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研究用它们提升物体时是否省力,发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内容是对低年级学习内容的深化,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学生对于本课学习的滑轮虽未曾深入观察过,但是却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滑轮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装置、动滑轮装置,并在深入的对比观察中,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特点。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科学《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对工具给我们带来便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这也为本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和作用,知道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轮工作特点: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及各自作用。

【教学难点】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滑轮、大沙袋、小沙袋、线、弹簧秤、铁架台(确定固定的高度,设计放置物资平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任务驱动,聚焦困难点

1.视频:同学们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看一则(早间)新闻。

2.谈话:你这则新闻中获取哪些信息?(提物资,爬三楼)

3.现在在各组的桌面上就有一袋需要运输的物资,如果以底部为小区地面,将顶端比作小区三楼,你有办法运用弹簧测力计测试提升爱心物资所需要的拉力吗?都有办法,那待会儿就请试一试,并将数据记录在设计图这个位置,都清楚了吗?2分钟时间,开始行动吧!

4.追问:都测完了,刚刚发现大家提起来似乎都很轻松,但是你知道吗?真实运送的物资却是这个的百倍、千倍。谁来体验一下?你的感受是?如果让你们提着它爬三楼的话,瞧

大家都面露难色了。

5.启思:为此,社区计划借用简单机械,来进一步减轻志愿者们的工作量,并发布如上项目,请阅读,项目的要求是....,你们敢不敢接受项目挑战呢?

6.过渡:看来大家都信心满满,那就让我们在边挑战、边思考中,设计机械,比一比谁加星最多,获得证书。

1.学生观察视频,提取关键信息。

2.学生表达获取的信息

3.学生模拟体验将物资运送上楼的过程,并记录提升物资所需的力。

4.学生代表感受真实物资重量。

5.学生阅读项目任务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以设计敬老院运送物资装置为课程整体框架,以引发学生的在真实情景下的全身心参与学习。在课程伊始,有意而为之让学生先测试缩小比例1000倍爱心物资,以此引发学生的真实感知,激发学生参与设计积极性。]

二、对比观察,选择最佳滑轮

1.质疑:首先迎接任务一的挑战,待会儿每组将从材料超市领取2个滑轮,请对比观察,选择其中一个最适合的滑轮,并在设计图纸上相应位置做好登记。都清楚要求了吗?1分钟挑选时间开始。

2.观察

3.启思:都选好了吗?快将你们选择的滑轮高高举起吧,哇,大家选择的结构都出奇的一致,你能说说另一个滑轮被淘汰的理由吗?

4.互动:看来一个合格的滑轮需要....1.学生通过对比观察,选择合适的滑轮。

2.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滑轮,说说滑轮需要具备的基本特点。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对比观察可以让学生关注到重点部件。合适的滑轮对于项目的完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意而为之设计两种不同的滑轮让学生进行选择,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滑轮的基本结构立体认识。]

三、初步组装,测试装置效果

1.谈话:现在就让我们拿着滑轮继续接受第二关的挑战吧,想一想,如果让你尝试运用滑轮、绳子,将物资运送三楼即桌子旁的挂钩处,你能做到吗?待会儿尝试后,请将最终能运送的装置图绘制下来,并完成完成下方的装置介绍哟。4分钟时间,开始!

2.巡视:动滑轮、定滑轮

3.谈话:大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都完成了任务,哪些小组愿意上台展示一番?

4.展示:先请第X组展示,成功了吗?快和大家介绍介绍,是的,像这样固定在一处,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称之为定滑轮。再请第X组展示,这次结果怎么样?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称之为动滑轮。

(在黑板上直接展示装置,一直固定在黑板上)

1.学生运动棉线、滑轮,尝试将重物运送到模拟台三楼。

2.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组装的滑轮装置(用固定句式)

3.学生对比他人组装装置与本组组装装置的异同,并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4.学生通过对比同时拉动重物时现象,发现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设计意图:区别与以往直接介绍两种滑轮的方式,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指定材料提升重物,在绘制设计图,以形成从尝试→建模的过程,深化学生对于两种滑轮的认识,更实现本次项目的第一层次需要,即是利用滑轮将物资运送到六楼。]

四、两两对比,发现装置区别

1.启思:既然两种装置都可以将重物运到三楼,那么选择哪一种方案会更加符合我们实际需求呢?(学生猜测)发现了吗?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聚焦到了是否省力上。

2.思考:我们手中已经有直接提升物资需要的力,要想对比发现是否省力,我们还需要测试那个数据呢?比如定滑轮?

3.讨论:你能按定滑轮的思路来设计动滑轮方案呢?1分钟时间小组互相说一说。明确方案后就请试一试,并完成设计单相应位置内容。7分钟开始。

4.汇报:那个小组说说,实验后你又有什么发现?(省力、不省力)

5.学生汇报结论

6.谈话:结合你们本组运送的物质,你们认为应该选择哪一种滑轮呢?说说你们的理由?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人无需上楼,但是不省力。

7.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人需要上楼,但是省力。

8.谈话:我们借助滑轮成功社区解决问题,其实在生活冉冉升起的国旗,提升中国速度的吊塔等都离不开滑轮的助力。

9.小结:感谢你们的认真思考,课后老师会将你们的智慧成果发送给=社区,由他们进行针对性选择。

10.颁奖:在咱们班这么多优秀设计团队中,有一组脱颖而出,你们知道是那一组吗?没错就是第X组,请上台接受证书。

11.结束:下课后,继续观察,你一定又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1.学生发现两种装置都可以将重物运送到三楼,思考如何依据项目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学生进行猜测

3.学生围绕是否省力进行深入研究,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

4.学生依据自己小组需要运送的物资特点,选择合适的滑轮装置(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学生基于实际需求,对于两种装置进行对比测试,以发现各个装置的特点。由于给各组的爱心物资存在轻/重两种类型,各组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言之有理即可,更加体现装置的适切性要求。课程尾声更渗透滑轮的用途,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视野。]

【板书设计】

15.国旗怎样升上去

定滑轮:固定

作用: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移动

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知识要点】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和作用,知道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轮工作特点: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

任务驱动

聚焦困难点

激趣导入新课

【课堂流程图】

两两对比

发现装置区别

初步组装

测试装置效果

对比观察

选择最佳滑轮

16.斜坡的启示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问题、建构模型实验探究和综合分析作出解释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设计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课的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学习内容16.2: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学习内容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知道斜面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斜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斜坡的启示》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最后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工具》中操作和使用螺丝刀、老虎钳和羊角锤等简单工具时,对工具的便利已经有切身的体验和初步的认识。同时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基础上,接着学习斜面这一简单机械,丰富对经典简单机械的认知、体会机械能够省力和便于工作的作用。在教材中还渗透了机械与生活的关联,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斜面的应用实例,体会机械对生活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斜面。教材首先针对两幅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搬动困难的问题,然后指引学生观察古人建造金字塔时搬运巨石的场景,对比发现斜面的存在价值,引出斜面及其作用。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斜面坡度的大小关系。通过用弹簧秤测量竖直提起小车的拉力,再测量沿着斜面拉小车的拉力,发现斜坡省力的奥秘,加深对斜面作用的认识。第三部分,认识斜坡原理的应用。教材展现了斜面的两种变形:螺旋和盘山公路,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与斜面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斜面的变形,教材用直角三角形纸片缠绕铅笔,直观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变形斜面的来由。第四部分,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一部分不仅与斜面有关,还是本单元的概括和总结。在此,教材首先说明杠杆、轮轴、滑轮、斜面都属于简单机械,都具有降低劳动强度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自行车——集成多种简单机械的常见物体——所包含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各自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认识工具》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并操作简单工具,体验工具的使用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而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杠杆、轮轴和滑轮这三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其作用,所习得的科学方法可以为本课对斜面的认识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前概念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搭建斜坡”运送东西的场景,已经初步建立“斜坡”能够省力的感性认识,本课以此为契机,创设了金字塔巨石如何搬运到塔顶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金字塔难题的同时,探究斜面省力的秘密。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对于变形斜面的辨别和认知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能力,认识到“Z”形斜面和“螺旋”都是斜面的变形,而这个难点的突破同样涵盖在金字塔情境中。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2.知道高度不变时,坡度越小(斜面越长)斜面越省力。

3.知道为了符合实际需求,有时需要将斜面“变形”,有“Z”字斜面和螺旋斜面。

科学探究:

1.能够对金字塔巨石搬运之谜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

2.通过搜集证据和数据分析,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3.能够结合实际,对斜面的变形提出设想,能对巨石搬运之谜作出假设性解释。

科学态度:

1.积极表达与交流,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乐于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机械和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2.意识到斜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Z”字形和螺旋都是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螺丝钉、三角形纸等。

学生材料:斜面装置、小车、弹簧测力计、钩码、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创设情境,探秘历史

1.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述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解谜吗?今天我们解谜的对象来自遥远的古埃及——金字塔。它是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因为形似中文字“金”,所以被我们形象地翻译为“金字塔”。金字塔群已经有45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现存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成时有146.59米高,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塔身由200多万块大小不一的巨石组成,平均重达2.5吨!为建成这个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费了20年的时间……2.5吨是什么概念?五年级的学生大约40千克,每块巨石相当于62个你们那么重!

2.提出问题:金字塔的巨石是怎么从地面运送到金字塔高处的?(资料信息:受限于建造的时间要求、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

3.准备生活场景图片,学生猜测有困难时予以适当提示。(生活场景:搬运自行车上台阶、搬运钢琴上卡车等等)

1.学生观看图片,倾听古埃及金字塔的相关故事。

1.学生提出想法。(人力搬运、运用机械、搭建斜坡……)

[设计意图:金字塔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所运用的各种简单机械和巧妙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建造金字塔的巨石如何搬运到塔顶高处”这一问题的探秘为主线,创设了贯穿本课始终的情境,不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这一简单机械的应用,更返璞归真去探寻人类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建构模型,初探斜面

1.分析提出初步猜想:古埃及人利用斜坡运送巨石到高处。

2.提问:斜坡的使用能起到什么作用?

3.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出示装置,假设底座的高度就是金字塔的顶端高度,配重小车模拟要运送的巨石,拉动小车模拟运输巨石,猜测古埃及人会怎么做。

4.提问:怎么知道使用斜面可以更省力?要比较什么?

5.播放视频,帮助回忆测力计使用方法。

6.出示记录单。

7.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8.小组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数据。

9.师生小结:斜面可以省力,帮助减轻劳动强度。它被称为一种简单机械。

1.学生回答。(运用斜坡能更方便、轻松、省力……)

2.学生上台演示。(搭不同的斜面拉动小车。)

3.学生回答。(比较竖直提升和沿斜面拉动用的力)

4.生说明注意事项。

5.小组实验。

6.小组汇报。(斜面可以省力。)

[设计意图:对于金字塔搬运巨石到高处提出初步猜想后,引导学生利用装置建立模型进行探究,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秘密,既认识斜面作用,又暗含建模思想,促进学生模型思维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再探斜面

1.引导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各小组斜面拉力的数据。

2.提问:数据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3.出示不同斜面图片。提问:你认为古埃及人会选择哪一种斜面?

4.出示斜面长度和斜面坡度的图式,描画出斜面、地面、金字塔高的直角三角形,引导观察,思考:斜面长和坡度存在什么关系?

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

6.出示记录单。(选择大中小三种坡度对比)

7.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8.小组汇报,教师引导互相补充。

1.学生发现各小组测出的数据有所差别。

2.学生思考后回答。(搭建的斜面不同)

3.学生根据数据提出猜测,说明理由。(选择更斜的斜面更省力;选择不那么斜的斜面走的路程更短……)

4.学生发现:当高度一样时,坡度越小,斜面越长;坡度越大,斜面越短。

5.学生互相补充说明。

6.生说明注意事项。

7.小组实验。

8.小组汇报:

当高度不变时,坡度小的斜面比坡度大的斜面省力;

虽然坡度越小越省力,但斜面会越长,行驶的距离变长;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斜面长度和坡度的关系,接着启发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对斜面坡度进行无限小和无限大的联想,与平行拉动和竖直提升建立关联。同时发现坡度越小越省力,但会造成斜面越长,为后续金字塔的斜面“变形”埋下伏笔。]

四、联系实际,斜面“变形”

1.谈话:我们知道为了省力要搭建坡度小的斜面,那金字塔旁的斜坡要多少坡度比较合适?

2.出示数据:据考证,金字塔旁斜坡坡度大概5°、也就是斜面长和金字塔高比例大约在10:1时,是保证运输方便和使用最少建筑斜坡材料的最佳比例。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成时的高度是146.59米,换算下来,通往塔顶的斜坡长度将达到惊人的1465米左右,斜坡起点距离金字塔将达1457米远!

3.出示要求,提出问题:怎么解决以上难题?

要求:

①能省力;

②不能把斜面建造得离金字塔太远。

4.出示生活场景图:人行天桥、盘山公路、螺旋滑梯。

①学生有想到方法,图片用来与生活建立关联;

②学生没有想到方法,则用来启发思考:将直线斜面变形成“Z”形斜面或螺旋斜面。

5.引导思考:“Z”形或螺旋为什么能省力?

小活动:出示卷在铅笔上的螺旋,提问螺旋旋开可能是什么形状,当众旋开是三角形,发现是斜面的变形。

6.提问:现在请你们解释一下古埃及金字塔的巨石是怎样从地面搬运至高处的?

7.师小结:你们都提出了很棒的想法,事实上,45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究竟用什么方式建造成这项世界奇迹,现在的我们已无从得知,它留下的许多未解之谜,仍然吸引着许多考古学家们利用数学原理和科学技术不断去探寻和解释,希望你们也能如此。

1.学生观看数据,思考问题。

2.学生思考,提出见解,互相质疑补充。邀请上台画一画想法。

3.学生发现天桥或公路等都是由一段一段的斜面组成的。

4.学生思考后回答。(组成的坡度都比原来的小得多,比较省力。)

5.生对金字塔巨石搬运的方法作出假设性解释。(运用“Z”形或螺旋形的斜面,搭建在外部或金字塔内部……)

[设计意图:斜面的“变形”是本课的难点,但在前面环节的层层推进上,这个“变形”变得势必为之,借助生活场景图和实物模型启发学生思考,对金字塔斜面的搭建作出假设性解释,不管这个假设是否符合实际,只要学生能想到对斜面进行“Z字折叠”或螺旋变换,都应该予以肯定,体现了学生空间思维想象力的发挥,以及对斜面的深度理解。最后的小结是对科学探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科学探索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习题应用,加深理解

1.斜面是一种

机械,它可以。

2.当高度一样时,越,斜面就越省力。

3.古埃及金字塔可能是通过建造

将巨石搬运到高处的。

4.以下物品不是运用斜面原理的是()

A.菜刀

B.楼梯

C.起钉器

D.盘山公路

5.观察下图,思考螺丝钉的螺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有空余时间学生完成课堂习题。

[设计意图:课堂习题可以简单快速地检测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基础类和应用类,基础类考查对斜面概念和作用的掌握,应用类则通过斜面在生活中不同的运用,考查学生对斜面及其变形的理解是否深刻。]

【板书设计】

16.斜坡的启示

坡度

高度不变,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变形:“Z”字斜面、螺旋斜面

【知识要点】

1.引导学生斜面虽然简单常见,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利用建造金字塔时巨石搬运到高处的难题,探究斜面可以省力的秘密,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3.引导学生意识到斜面长度与斜面坡度存在直接关系,当高度一样时,斜面越长,坡度也越小。

4.启发学生思考过长的斜面会造成不便,就需要将斜面进行“变形”,可以是“Z”字形,也可以变成螺旋形。

【课堂流程图】

创设情境,探秘历史

建构模型,实验探究

联系实际,斜面变形

习题应用,加深理解

(提出问题:建造金字塔时怎么把巨石搬运到高处;

作出假设:可以搭建斜面;)

(搜集证据:利用装置探究斜面是否省力;

处理信息:坡度越小越省力;)

(表达交流:斜面太长不符合实际,需要变形;

得出结论:斜面可以省力,但有时为了符合实际需要,要变形,如设计成“Z”字形或螺旋形;)

(反思评价:课堂习题包括基础类和应用类,简单检测对斜面的认识是否深刻,是否有缺漏。)

第五篇:「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全套简单机械

13.撬重物的窍门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阻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高年段要求。

3.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撬重物的窍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时。二年级时学习过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本课围绕撬动重物为导引,递进式地安排了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结构特点。从比较搬动重物的不同方法中,发现用用支撑物垫着的木棍容易撬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然后,教材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像这种……叫作杠杆”“它包括……”来介绍杠杆特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第二部分,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用平衡尺来代表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研究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发现支点的位置对所需用力大小的影响。第三部分,应用研究成果。此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的内容为辨析哪些是省力的杠杆,哪些是费力的杠杆。解决问题的内容为分析玩跷跷板时的具体情况,找出可行的平衡方法。第四部分,做小杆秤。教材出示了小杆秤的组成部分和怎样用小杆秤称重的图片,指导学生模仿样品进行制作,并解释其中的原理。第五部分,阅读介绍“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了解阿基米德在说明杠杆原理方面所作的贡献。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机械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那些大型的机器,如挖土机、吊车等,而生活中的门把手、撬棍等工具,他们并不认为是机械;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工具,其中都有什么科学原理,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年级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2.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和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科学探究:

1.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如何才能平衡,了解利用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

2.会做小杆秤并知道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科学态度: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在组装、制作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工具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

【教学难点】

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杠杆尺和钩码12套、杆秤制作材料12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在这奶粉罐里,谁愿意上来打开它?

2.请学生尝试开盒盖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谁能想个好办法很轻松地将盖子打开吗?

4.学生讨论并尝试用工具(螺丝刀)将盖子撬开。

5.请学生撬开并再次说说自己的的感受和体验。

[设计意图:利用打开奶粉罐的活动,引入杠杆,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学习杠杆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杠杆

1.(出示图片)提问:如果现在要移动一块你徒手无法搬不动的大石头,该怎么办?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提问: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方法,都很棒!结合前面打开奶粉罐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一根棍来撬,那么只用一根木棍就够了吗?

4.学生回答。

5.过渡:一根棍子,当在它下面垫一块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像这种装置我们称之为杠杆。这些棍棒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撬重物的窍门。

6.谈话: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7.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8.提问:杠杆到底是怎样省力的呢?让我们借助平衡尺来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吧!

9.教师(出示平衡尺)追问:平衡尺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在哪里呢?

10.学生回答。

11.教师说明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支点左侧10

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钩码需串起来挂)

(3)分别在支点右侧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4)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

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平衡之前,都要先让平衡尺保持平衡。

(2)支点右侧每次只能挂一个位置,不能把钩码同时挂在右侧多个地方。

(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12.学生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13页。

13.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14.提问:你们发现了杠杆省力的秘密吗?

15.生答。(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越省力。)

16.讨论:

(1)杠杆是否都省力?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以前面的平衡尺实验为例,当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钩码,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大于10厘米时)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省力杠杆。

(2)杠杆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小于10厘米时)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费力杠杆。

(3)杠杆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等于两个?

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等于10厘米时)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等于阻力,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设计意图:借助平衡尺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发现平衡尺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为知道杠杆省力的秘密构建脚手架,紧接着分析到支点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杠杆省力的原因并认识杠杆的类型。]

(二)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说出哪些?

2.学生回答。

3.图示各种运用了杠杆原理的物品,找出其中的支点,并分析属于省力、费力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4.讨论:有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它呢?

5.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例如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但是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6.提问:杠杆原理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瞧,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跷跷板,小朋友如何才能翘起坐在另一端的成人呢?

7.学生回答。(成人尽可能往支点靠近,小朋友越能轻松翘起大人。)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运用。]

(三)制作小秤

1.教师出示小秤,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杠杆吗?

2.学生回答。(它是杠杆,支点位于提纽与秤杆的接触点,用力点位于秤盘或秤钩的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阻力点位于秤砣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

3.提问:小秤如何使用呢?

4.学生回答并演示如何操作。(在秤盘里放入要秤的物体,另一头挂上秤砣保持平衡)

5.教师追问:小秤属于哪种杠杆?

6.学生分析并回答。(省力杠杆)

7.谈话:其实早在7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使用杠秤了,我们今天也借助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秤,我们看看具体怎么制作。(播放视频)

8.提问:在做小秤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9.学生动手制作。

10.学生利用制作好的小秤,尝试秤身边的物品。

11.提问:谁再来完整的说说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12.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传统的测量工具杆秤,学会运用杠杆原理,在制作的过程中,手脑并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拓展

1.提问: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2.学生回答。

3.讲述:阿基米德与杠杆有着很深的渊源,投石器就是他发明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4.提问:投石器蕴含哪些科学原理呢?

5.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所学的科学原理,解释阿基米德的名言,并了解阿基米德与杠杆的故事。]

【板书设计】

13.撬重物的窍门

【知识要点】

1.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2.平衡尺实验

3.杠杆的类型

4.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打开奶粉罐”活动导入新课

【课堂流程图】

“平衡尺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认识杠杆结构

(方

借助“平衡尺实验”定义三种杠杆尺

杠杆尺的运用——制作小秤

阿基米德与杠杆

分析生活中的杠杆

14.拧螺丝的学问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高年段要求。

3.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拧螺丝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使用过螺丝刀,因此拧螺丝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工具,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螺丝刀是轮轴的一个模型。本课带领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特点及其省力的原理。

本课前一课学习了杠杆,而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内容的研究从剪刀、螺丝刀、跷跷板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可转动的门把手、提水的辘轳、拧螺丝的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本课将轮轴最为一种简单机械,指导学生从四个部分来认识它、了解它。

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轮轴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从物体导向具体部位。

第二部分,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能够保持平衡;

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

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阅读介绍《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资料,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些目前还在运用,说明这些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螺丝刀,了解螺丝刀的外观及其刀口分为“一”字型和“十”字型,学生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归纳螺丝刀的基本模型是轮轴,他们对轮轴的结构特点和原理是陌生的。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特点及其省力的原理。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四年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未知原理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科学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的内容是对低年级学习内容的深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生活中轮轴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知道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及组成。

2.通过实验,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3.通过实验,知道轮轴在轮上用力时,轮轴是省力的。

4.通过实验,保持轮轴的轴不变,且在轮上用力时,轮越大越省力。

5.通过实验,知道轮轴在轴上用力时,轮轴是费力的。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3.能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4.能够识别出轮轴,并区分轮与轴。

5.能举例说明在轮上用力的好处。

6.能设计轮轴能省力的实验、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材料、多种方法证明轮轴可以省力。

3.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轮轴产生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倾听、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机械能够省力,机械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简单机械的应用实例,观察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和作用,运用轮轴装置的传递改变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教学难点】

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种大小不同螺丝刀把手、螺丝刀各12套,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12套,木板12块(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12套、轮轴古代工具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竹蜻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趣味比赛导入新课

1.PPT显示趣味比赛规则

班级里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比比谁能获胜。个头大的同学转动桶装水瓶口,个头小的同学转动桶装水瓶底部,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

2.谈话:同学们,猜一猜谁会获胜。

3.请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上台比赛。

4.谈话:太出乎意料了吧!为什么个头小的同学反而获胜呢?

5.学生尝试解释原理。

6.教师小结,揭示课题:看来这可包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拧螺丝的学问就知道其中的原理了。

[设计意图:通过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智造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为引出轮轴做铺垫。]

二、观察螺丝刀和图片认识轮轴

1.谈话:其实生活中应用这个原理的装置有很多,比如螺丝刀和方向盘。这些装置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图片:桶装水瓶、螺丝刀、轮轴)

2.学生小组汇报:桶装水瓶、汽车方向盘和螺丝刀都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大轮子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3.教师小结,添加观念: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课题)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一些轮轴装置呢?并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

5.学生思考并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轮轴的实物模型,但是对轮轴这一科学概念是陌生的,所以通过大家熟悉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入手,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出轮轴这一概念。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轮轴装置,教师不断追问学生,说它是轮轴,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从而强化学生对轮轴的理解,走出轮轴的轮一定是圆形轮子的误区。]

三、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1.谈话:感受使用两种螺丝刀的用力情况。大家依次用螺丝刀杆和套有螺丝刀把套的螺丝刀,分别拧两个型号相同的螺丝。亲身感受一下,看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开始动手吧。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并总结:使用手把大的螺丝刀感觉比较省力。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总结了前面选择手把大的螺丝刀能快速把螺丝拧进木头可能是因为省力,也为下面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做铺垫。]

四、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

1.谈话:使用手把大的螺丝刀感觉比较省力,也就说轮轴的轮越大感觉越省力。同学们,感觉一定准确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证明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做实验)

3.分组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用钩码的重量充当重物和施加的力)

(1)

在轴上挂一定数量钩码的重物。

(2)

观察在轮上施加多少个钩码的力,才能使轮轴平衡,记录读数。

(3)

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

(2)。

4.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5.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6.教师小结: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且保持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提问: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如果在轮上用力,从这些实验数据你们能不能得出新的结论?

8.学生观察数据,交流汇报。(提示:如果在轴上用力,轮轴依然还是省力的吗?)

9.教师小结:使用轮轴不一定省力的,省力与否取决于力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当重物作用在轮上,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实践得机会,让其通过在轮和轴上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再将轮变得更大以后,如何使轮轴平衡的探究活动,发现轮轴省力的奥秘。通过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把挂在轮上的钩码充重物,挂在轴上的钩码充当力,轮轴是费力的。启迪学生思维,多方面思考问题。]

五、知识应用和巩固

1.谈话: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轮轴省力的奥秘,接下来观察图片,当使用图中的各种用具时,哪些是在轮上用力?哪些是在轴上用力?并举例说明在轴上用力的轮轴有什么好处。

2.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3.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地用到了轮轴,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应用并巩固实践研究的成果,分辨轮与轴上的具体部位,了解生活中多种轮轴的妙处,增进对轮轴的理解。]

六、畅谈收获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畅谈收获,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拓展应用

1.出示内六角扳手,谈话:内六角扳手也是一种轮轴工具。课后思考一下,在拧内六角螺丝时,怎样做更省力?为什么?有内六角扳手的同学也可以动手体验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应用,使学习科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扩宽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板书设计】

14.拧螺丝的学问

轮轴

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

保持轴不变,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知识要点】

1.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2.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保持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当重物作用在轮上,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趣味比赛导入新课

【课堂流程图】

观察螺丝刀和图片认识轮轴

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

知识应用和巩固

畅谈收获

拓展应用

15.升旗的方法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

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其中对高年级的要求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升旗的方法》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一课时。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的结构及作用,并聚焦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与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升国旗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国旗能轻松地升上去,旗杆顶端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构造,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二部分,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认识滑轮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通过两幅滑轮使用时的不同状态图,引出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概念,指导学生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及异同。第三部分,亲自动手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研究用它们提升物体时是否省力,发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内容是对低年级学习内容的深化,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学生对于本课学习的滑轮虽未曾深入观察过,但是却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滑轮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装置、动滑轮装置,并在深入的对比观察中,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特点。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科学《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对工具给我们带来便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这也为本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和作用,知道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轮工作特点: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及各自作用。

【教学难点】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滑轮、大沙袋、小沙袋、线、弹簧秤、铁架台(确定固定的高度,设计放置物资平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任务驱动

聚焦困难点

1.视频:同学们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看一则(早间)新闻。

2.谈话:你这则新闻中获取哪些信息?(提物资,爬三楼)

3.体验:现在在各组的桌面上就有一袋需要运输的物资,如果以底部为敬老院地面,将顶端比作敬老院三楼,你有办法运用弹簧测力计测试提升爱心物资所需要的拉力吗?都有办法,那待会儿就请试一试,并将数据记录在设计图这个位置,都清楚了吗?2分钟时间,开始行动吧!

4.追问:都测完了,刚刚发现大家提起来似乎都很轻松,但是你知道吗?真实运送的物资却是这个的百倍、千倍。谁来体验一下?你的感受是?如果让你们提着它爬三楼的话,瞧

大家都面露难色了。

5.启思:为此,社区计划借用简单机械,来进一步减轻志愿者们的工作量,并发布如上项目,请阅读,项目的要求是....,你们敢不敢接受项目挑战呢?

6.过渡:看来大家都信心满满,那就让我们在边挑战、边思考中,设计机械,比一比谁加星最多,获得证书。

[设计意图:以设计敬老院运送物资装置为课程整体框架,以引发学生的在真实情景下的全身心参与学习。在课程伊始,有意而为之让学生先测试缩小比例1000倍爱心物资,以此引发学生的真实感知,激发学生参与设计积极性。]

二、对比观察

选择最佳滑轮

1.质疑:首先迎接任务一的挑战,待会儿每组将从材料超市领取2个滑轮,请对比观察,选择其中一个最适合的滑轮,并在设计图纸上相应位置做好登记。都清楚要求了吗?1分钟挑选时间开始。

2.观察

3.启思:都选好了吗?快将你们选择的滑轮高高举起吧,哇,大家选择的结构都出奇的一致,你能说说另一个滑轮被淘汰的理由吗?

4.互动:看来一个合格的滑轮需要....[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对比观察可以让学生关注到重点部件。合适的滑轮对于项目的完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意而为之设计两种不同的滑轮让学生进行选择,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滑轮结构的认识。]

三、初步组装

测试装置效果

1.谈话:现在就让我们拿着滑轮继续接受第二关的挑战吧,想一想,如果让你尝试运用滑轮、绳子,将物资运送三楼即桌子旁的挂钩处,你能做到吗?待会儿尝试后,请将最终能运送的装置图绘制下来,并完成完成下方的装置介绍哟。4分钟时间,开始!

2.巡视:动滑轮、定滑轮

3.谈话:大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都完成了任务,哪些小组愿意上台展示一番?

4.展示:先请第X组展示,成功了吗?快和大家介绍介绍,是的,像这样固定在一处,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称之为定滑轮。再请第X组展示,这次结果怎么样?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称之为动滑轮。

(在黑板上直接展示装置,一直固定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区别与以往直接介绍两种滑轮的方式,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指定材料提升重物,在绘制设计图,以形成从尝试→建模的过程,深化学生对于两种滑轮的认识,更实现本次项目的第一层次需要,即是利用滑轮将物资运送到三楼。]

四、两两对比

发现装置区别

1.启思:既然两种装置都可以将重物运到三楼,那么选择哪一种方案会更加符合我们实际需求呢?(学生猜测)发现了吗?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聚焦到了是否省力上。

2.思考:我们手中已经有直接提升物资需要的力,要想对比发现是否省力,我们还需要测试那个数据呢?比如定滑轮?

3.讨论:你能按定滑轮的思路来设计动滑轮方案呢?1分钟时间小组互相说一说。明确方案后就请试一试,并完成设计单相应位置内容。7分钟开始。

4.汇报:那个小组说说,实验后你又有什么发现?(省力、不省力)

5.学生汇报结论

6.谈话:结合你们本组运送的物质,你们认为应该选择哪一种滑轮呢?说说你们的理由?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人无需上楼,但是不省力。

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人需要上楼,但是省力。

7.谈话:我们借助滑轮成功社区解决问题,其实在生活冉冉升起的国旗,提升中国速度的吊塔等都离不开滑轮的助力。

8.小结:感谢你们的认真思考,课后老师会将你们的智慧成果发送给社区,由他们进行针对性选择。

9.颁奖:在咱们班这么多优秀设计团队中,有一组脱颖而出,你们知道是那一组吗?没错就是第X组,请上台接受证书。

10.结束:下课后,继续观察,你一定又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基于实际需求,对于两种装置进行对比测试,以发现各个装置的特点。由于给各组的爱心物资存在轻/重两种类型,各组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言之有理即可,更加体现装置的适切性要求。课程尾声更渗透滑轮的用途,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视野。]

【板书设计】

15.国旗怎样升上去

定滑轮:固定

作用: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移动

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知识要点】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和作用,知道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轮工作特点: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

任务驱动

聚焦困难点

激趣导入新课

【课堂流程图】

两两对比

发现装置区别

初步组装

测试装置效果

对比观察

选择最佳滑轮

16.斜坡的启示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问题、建构模型实验探究和综合分析作出解释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设计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课的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学习内容16.2: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学习内容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知道斜面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斜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斜坡的启示》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最后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工具》中操作和使用螺丝刀、老虎钳和羊角锤等简单工具时,对工具的便利已经有切身的体验和初步的认识。同时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基础上,接着学习斜面这一简单机械,丰富对经典简单机械的认知、体会机械能够省力和便于工作的作用。在教材中还渗透了机械与生活的关联,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斜面的应用实例,体会机械对生活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斜面。教材首先针对两幅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搬动困难的问题,然后指引学生观察古人建造金字塔时搬运巨石的场景,对比发现斜面的存在价值,引出斜面及其作用。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斜面坡度的大小关系。通过用弹簧秤测量竖直提起小车的拉力,再测量沿着斜面拉小车的拉力,发现斜坡省力的奥秘,加深对斜面作用的认识。第三部分,认识斜坡原理的应用。教材展现了斜面的两种变形:螺旋和盘山公路,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与斜面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斜面的变形,教材用直角三角形纸片缠绕铅笔,直观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变形斜面的来由。第四部分,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一部分不仅与斜面有关,还是本单元的概括和总结。在此,教材首先说明杠杆、轮轴、滑轮、斜面都属于简单机械,都具有降低劳动强度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自行车——集成多种简单机械的常见物体——所包含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各自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认识工具》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并操作简单工具,体验工具的使用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而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杠杆、轮轴和滑轮这三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其作用,所习得的科学方法可以为本课对斜面的认识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前概念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搭建斜坡”运送东西的场景,已经初步建立“斜坡”能够省力的感性认识,本课以此为契机,创设了金字塔巨石如何搬运到塔顶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金字塔难题的同时,探究斜面省力的秘密。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对于变形斜面的辨别和认知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能力,认识到“Z”形斜面和“螺旋”都是斜面的变形,而这个难点的突破同样涵盖在金字塔情境中。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2.知道高度不变时,坡度越小(斜面越长)斜面越省力。

3.知道为了符合实际需求,有时需要将斜面“变形”,有“Z”字斜面和螺旋斜面。

科学探究:

1.能够对金字塔巨石搬运之谜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

2.通过搜集证据和数据分析,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3.能够结合实际,对斜面的变形提出设想,能对巨石搬运之谜作出假设性解释。

科学态度:

1.积极表达与交流,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乐于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机械和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2.意识到斜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Z”字形和螺旋都是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螺丝钉、三角形纸等。

学生材料:斜面装置、小车、弹簧测力计、钩码、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探秘历史

1.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述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解谜吗?今天我们解谜的对象来自遥远的古埃及——金字塔。它是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因为形似中文字“金”,所以被我们形象地翻译为“金字塔”。金字塔群已经有45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现存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成时有146.59米高,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塔身由200多万块大小不一的巨石组成,平均重达2.5吨!为建成这个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费了20年的时间……2.5吨是什么概念?五年级的学生大约40千克,每块巨石相当于62个你们那么重!提出问题:金字塔的巨石是怎么从地面运送到金字塔高处的?(资料信息:受限于建造的时间要求、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

2.学生提出想法。

3.准备生活场景图片,学生猜测有困难时予以适当提示。(生活场景:搬运自行车上台阶、搬运钢琴上卡车等等)

4.引出斜坡的使用。

[设计意图:金字塔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所运用的各种简单机械和巧妙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建造金字塔的巨石如何搬运到塔顶高处”这一问题的探秘为主线,创设了贯穿本课始终的情境,不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这一简单机械的应用,更返璞归真去探寻人类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建构模型,初探斜面

1.提出初步猜想:古埃及人利用斜坡运送巨石到高处。

2.提问:斜坡的使用能起到什么作用?(方便、轻松、省力……)

3.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出示装置,假设底座的高度就是金字塔的顶端高度,配重小车模拟要运送的巨石,拉动小车模拟运输巨石,猜测古埃及人会怎么做。

4.生上台演示,搭斜面拉动小车。

5.提问:怎么知道使用斜面可以更省力?要比较什么?(竖直提升和沿斜面拉动比较)

6.播放视频,帮助回忆测力计使用方法。

7.出示记录单,生说明注意事项。

8.学生分组实验。

9.小组汇报,师在黑板上记录数据。(斜面可以省力)

10.小结:斜面可以省力,帮助减轻劳动强度。它被称为一种简单机械。

[设计意图:对于金字塔搬运巨石到高处提出初步猜想后,引导学生利用装置建立模型进行探究,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秘密,既认识斜面作用,又暗含建模思想,促进学生模型思维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再探斜面

1.提问:各个小组测出的斜面拉力有所差别,这意味着什么?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搭建的斜面不同)出示不同斜面图片。提问:你认为古埃及人会选择哪一种斜面更省力?

2.生提出猜测,说明理由。

3.谈话:把从斜面起点到搬运高处的长度称为斜面长度;斜面和地面的夹角称为斜面坡度(斜面长度和板长区分开)。描画出斜面、地面、金字塔高的直角三角形,引导观察,思考:斜面长和坡度存在什么关系?

4.发现:当高度一样时,坡度越小,斜面越长;坡度越大,斜面越短。研究斜面时我们就以坡度来描述。

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大中小三种坡度对比)

6.出示记录单,生说明注意事项。

7.学生分组实验。

8.小组汇报:

当高度不变时,坡度小的斜面比坡度大的斜面省力;

虽然坡度越小越省力,但斜面会越长,行驶的距离变长;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斜面长度和坡度的关系,接着启发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对斜面坡度进行无限小和无限大的联想,与平行拉动和竖直提升建立关联。同时发现坡度越小越省力,但会造成斜面越长,为后续金字塔的斜面“变形”埋下伏笔。]

四、联系实际,斜面“变形”

1.谈话:我们知道了为了省力要搭建坡度小的斜面,那金字塔旁的斜坡要多少坡度比较合适?出示数据:据考证,金字塔旁斜坡坡度大概5°、也就是斜面长和金字塔高比例大约在10:1时,是保证运输方便和使用最少建筑斜坡材料的最佳比例。我们今天使用的模型高度大约是20厘米,按比例斜面长是高度的10倍,也就是2米;而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成时的高度是146.59米,换算下来,通往塔顶的斜坡长度将达到惊人的1465米左右,斜坡起点距离金字塔将达1457米远!

2.提出问题:怎么解决以上难题?

3.要求:

①能省力;

②不能把斜面建造得离金字塔太远。

4.学生思考,提出见解,互相质疑补充。邀请上台画一画想法。

5.出示生活场景图:人行天桥、盘山公路、螺旋滑梯。

①学生有想到方法,图片用来与生活建立关联;

②学生没有想到方法,则用来启发思考:将直线斜面变形成“Z”形斜面或螺旋斜面。

6.思考:“Z”形或螺旋为什么能省力?,引导观察“Z”形或螺旋是由一段一段斜面组成的,每一段斜面的坡度比直线斜面的坡度小,所以比较省力。

7.出示卷在铅笔上的螺旋,提问螺旋旋开可能是什么形状,当众旋开是三角形,发现是斜面的变形。

8.生对金字塔巨石搬运的方法作出假设性解释。

9.师小结:你们都提出了很棒的想法,事实上,45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究竟用什么方式建造成这项世界奇迹,现在的我们已无从得知,它留下的许多未解之谜,仍然吸引着许多考古学家们利用数学原理和科学技术不断去探寻和解释,希望你们也能如此。

[设计意图:斜面的“变形”是本课的难点,但在前面环节的层层推进上,这个“变形”变得势必为之,借助生活场景图和实物模型启发学生思考,对金字塔斜面的搭建作出假设性解释,不管这个假设是否符合实际,只要学生能想到对斜面进行“Z字折叠”或螺旋变换,都应该予以肯定,体现了学生空间思维想象力的发挥,以及对斜面的深度理解。最后的小结是对科学探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科学探索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习题应用,加深理解

1.斜面是一种

机械,它可以。

2.当高度一样时,越,斜面就越省力。

3.古埃及金字塔可能是通过建造

将巨石搬运到高处的。

4.以下物品不是运用斜面原理的是()

菜刀

B.楼梯

C.起钉器

D.盘山公路

5.观察下图,思考螺丝钉的螺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设计意图:课堂习题可以简单快速地检测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基础类和应用类,基础类考查对斜面概念和作用的掌握,应用类则通过斜面在生活中不同的运用,考查学生对斜面及其变形的理解是否深刻。]

【板书设计】

16.斜坡的启示

坡度

高度不变,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变形:“Z”字斜面、螺旋斜面

【知识要点】

1.引导学生斜面虽然简单常见,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利用建造金字塔时巨石搬运到高处的难题,探究斜面可以省力的秘密,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3.引导学生意识到斜面长度与斜面坡度存在直接关系,当高度一样时,斜面越长,坡度也越小。

4.启发学生思考过长的斜面会造成不便,就需要将斜面进行“变形”,可以是“Z”字形,也可以变成螺旋形。

【课堂流程图】

创设情境,探秘历史

建构模型,实验探究

联系实际,斜面变形

习题应用,加深理解

(提出问题:建造金字塔时怎么把巨石搬运到高处;

作出假设:可以搭建斜面;)

(搜集证据:利用装置探究斜面是否省力;

处理信息:坡度越小越省力;)

(表达交流:斜面太长不符合实际,需要变形;

得出结论:斜面可以省力,但有时为了符合实际需要,要变形,如设计成“Z”字形或螺旋形;)

(反思评价:课堂习题包括基础类和应用类,简单检测对斜面的认识是否深刻,是否有缺漏。)

下载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套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套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设计 (凉州区蔡庄小学李世燕 电话 *** )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60-103页(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2.分数与......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

    三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教学设计 单位:唐王镇第二小学 姓名:韩培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7)课时《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分桃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材简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从小猴分桃子的故事情景入手,安排了第一个“分一分”的活动,在分......

    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第一课:比的意义 学习内容:教材第48、49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课标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 学习目标: 1.借助主题图,能准确的说出比的含义。 2.通过自学交流,会读、写......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冯树云2013.3.23 囫囵吞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位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由于不思考、不分析主人的话而盲目作出决定,让别人笑话的事,告诉我们“囫囵吞枣”......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买蕊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