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世说新语教案(合集)

时间:2019-05-12 20:1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融 世说新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融 世说新语教案》。

第一篇:孔融 世说新语教案

一、导语:同学们小的时候一定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小孔融的言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其实,有关孔融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篇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二、预习检验:谁能介绍一下《世说新语》?我请一行同学,每人说一点,不能重复啊。

三、翻译课文:这篇课文有三则故事,昨天我们已经按小组分配了任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一组的任务完成的最好。

(一)一组:先看第一组。

1、师:请第一组组员把第一则故事齐读一遍。生:齐读。

2、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那就由5号和7号来配合一下吧。

3、评价:学生自主发言。

4、答疑:故事大意我们清楚了,但对有些具体内容可能还有疑问,下面就要进入答疑时间了,我们请第一组的一位同学负责答疑,其他同学可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啊。1号是哪一位,来,别紧张,全组同学都会支持你的。生:其它组同学提问,可有疑而问,也可明知故问,1号回答,组员支援,必要时老师协助确认或订正。

5、简析:

① 师:主人公是谁?生:孔文举

② 师:从文中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孔文举是怎样一个孩子?生:聪明机智,应对敏捷。③ 师:从文中找出依据,哪句话最能够体现孔文举的聪明机智?生:“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④ 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生:现在长大了,未必有才能。小结:这样既能为自己作辩护,又借机讽刺了陈韪。另有记载说:当时李元礼听了孔融的话,曾说“长大必成伟器”,他说的一点没错,后来孔融曾文列建安七子之首,官至北海相至太中大夫,这都是他成为“伟器”的证明。

(二)二组:好,第一组表现不错,下面我们看第二组的

1、师:先请第二组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6号同学读陈元方,8号、9号分别读一下客人和旁白部分。生:读课文。

2、现在我们来翻译课文,1号,你自选搭档吧。

3、评价:学生自主发言。

4、这回我们请第二组组长指派一位组员负责答疑。

6、简析:

① 师:这则故事主人公是—— 生:陈元方

② 师:小元方的话有没有道理?从文中找出依据。生:“友人惭,下车引之。”

③ 师:陈元方是怎样一个孩子?生: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三)三组:该轮到第三组了

1、师:这个故事很短,请全班同学齐读一下。生:齐读。

2、师:这回咱们换一种方式,先请一位同学答疑,再由他随意点一位同学翻译,选哪一组的都可以,所以什么地方拿不准,一定要趁这个机会问一问,4号同学你来答疑吧。

3、简析:译得很好,可是老师还是有两个问题弄不懂 ① 师:魏武帝为什么要让崔季硅代替自己,用原文回答。生:“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② 师:后来又为什么要追杀匈奴使节?生:嫉贤妒能,怕其对自己不利。

③ 师: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生:多疑,狡诈。小结:可见,人们称曹操为“奸雄”是有些道理的。

四、总结:

师:三则故事,主人公不同,人物的性格品质也不同,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得这么形象?生:语言、行动描写。能抓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才是成功的描写,这正是《世说新语》的特色,里面的故事虽然简短,但都写得绘声绘色,所以生动有趣,艺术性强,这一点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五、练习

六、作业

第二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人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高雅、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描景状物的写法,体会寓理于景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长在北国的你们,喜欢雪吗?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同学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与古人一比高低。(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学生读书下注解,教师强调重点并补充。)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提名读,师生正音及停顿。

4、齐读。

四、翻译课文

1、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读。

2、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学生疏通文意,圈点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并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精讲点拨,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五、合作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欣、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各有千秋,前者形似,后者有深刻的意蕴。)(板书)

3、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学生讨论分析后,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可让学生拓展思维。)

六、小结

平凡的事物会因描绘的词语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魅力,我们在运用语言时是否也应注意一些。

七、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熟记重点词义。

八、板书设计

咏雪

雪: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比喻:重形似,更重意蕴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陈太丘与友期》,元方会教我们做一个诚信守礼的人。(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1、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读。指读,齐读。

三、梳理文章大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圈点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如重点词语:“委、去、引、舍、顾、乃至、期行”等,在班级讨论解决。

四:质疑解惑,解读文本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下问题:

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您。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无信、无礼)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成理即可。)。

4、元方性格特点如何?(有良好的家教,懂礼识义,直率外露。)

五、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诚信相伴一生。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同桌互译文章,注意重点词语的考察。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友

无信

无礼 元

懂礼

识义

七、课堂反思

第三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准确诵读文章并背诵。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短文。

3、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4、掌握倒装句和判断句及短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5、了解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

6、感受古人浓重的道德伦常观念。教学重点

诵读、翻译、重点字词(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感悟古人的道德伦常观念。教学策略

由题解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

小组探究

诵读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拿出课本,放在自己正前方,翻到第29页;拿出字词典,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拿出《教材1+1》,放在课桌右上角;拿出双色笔,放在笔槽里。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两则》。

二、检查预习

1、《世说新语》(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为我们介绍一下,《世说新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志人小说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哪些人编写的?第„„组,有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做介绍。)

刘义庆及其门客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人,时任临川王。

3、字词

(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说一说第一篇短文《咏雪》中,有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并板书。)

字音:讲论可拟chā

即 .lùn

差..jí字形:雪骤 xù .zhòu

柳絮.(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说一说第二篇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有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并板书。)

字音:舍去shě

家君在不而去wěi ..fŏu

相委.字形:友人惭.căn

全班诵读短文

4、讲故事理文句(1)(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为我们讲讲《咏雪》这篇短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今异义词:儿女(泛指小辈/儿子和女儿)

因(趁、乘/因为)虚词:俄而(与“俄”连用,表示时间短促,不久。).倒装句:何所似(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于>空中撒盐差可拟)省略句:寒雪日内集(<于>寒雪日内集)

撒盐空中(撒盐<于>空中)判断句:„„也(„„者/„„者也/„„者,„„也)省略句:(其女)即公大兄无奕女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安在家中召集小辈讲解文义,以雪为考题检测子侄辈的才学,只有谢道韫的回答让谢安大笑乐。

分角色(谢安、小谢朗、小谢道韫、编者)诵读短文+全班诵读短文

(2)(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为我们讲讲《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短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今异义词:去

顾 虚词: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下车引之(连词,指元方)..通假字: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感到惭愧。).敬辞:君(对他人的尊称,您。)

尊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令尊。)谦辞:家君(对他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

省略句:过中不至(<友人>乃至)

门外戏(<于>门外戏)

太丘长陈寔曾和朋友相约出行,由于朋友迟到,陈寔先走了。朋友知道后大怒,当着陈寔儿子元方的面骂陈寔不是人。年仅七岁的元方抓住友人“无信、无礼”的过失,机智地对其进行驳斥。

分角色(元方、友人、编者)诵读短文+全班诵读短文

三、解题理文义

咏雪

1、“咏”,指用诗词等描述、抒发感情。由标题可知,本文的描述对象是什么?

2、文章中是如何描述雪的?(原文回答再翻译)哪一个比喻带入了对雪的喜爱之情?

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形似(白)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形神俱备(白而轻盈)——给人想象和美感——喜爱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歌咏雪花洁白美丽吗?还是借“咏雪”咏“人”?(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咏人——谢道韫——冰雪聪明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结:

文章通过写谢安家的一次家庭小聚会,表现了东晋才女谢道韫儿时的聪慧和才气,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赏之情。同时,体现了古代士族家长的向心力作用和对后辈文化教养的重视。

陈太丘与友期行

1、“期行”,相约同行。由标题可知,谁和谁相约同行?他们约定在什么时候?一起出行了吗?

陈太丘和朋友、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哪一个字最能表现友人对“太丘舍去”的态度?

3、陈太丘的儿子元方是如何评价友人的?

无信、无礼(直接指责)

4、你如何评价友人?如何评价元方?

友人便怒(脱口而出)

友人惭(知错)

下车引之(欲改)....友人——知错能改

心直口快

胸怀坦荡

答曰(脱口而出、条理清晰、据理指责)

入门不顾(傲慢失礼)...元方——机智聪慧

不卑不亢

性傲心直

小结:

文章通过对元方与友人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机智聪慧,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赏和喜爱。同时,体现了古人对礼仪廉耻的重视。

第四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1)《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学难点:1)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时:一时

入:

上新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

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等。

二、文分析

、文引入:

从文的注释中了解杨修和曹操的相关资料,并对杨修作补充介绍,再由学生回忆发生在杨修和曹操之间的故事(“一合酪”,还有“鸡肋”、“门阔”、“梦境杀人”和“帝位之争”),从中初步体会两者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请同学朗读,检查纠音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重点字词:

魏武尝过曹蛾碑下

尝:曾经

下:旁边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待我思之

思:思考

令修别记所知

别:另外

(别情别名别有天地)

乃叹曰

叹:感叹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绢: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也指用生丝织成的一种丝织品。

臼:捣米用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

齑:调味用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2、重点句子:)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翻译:见到墓碑的背部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正确的语序应是:见碑背上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2)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翻译:我的才华不如你,走了三十里才悟出来。

正确的语序应是:我才不及卿,三十里乃觉

3、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在古越大地上有两块名闻遐迩的碑刻,就是后世所盛赞的“斯篆淳碑”。斯篆,是指秦丞相李斯撰文并篆写的《秦会稽刻石》;淳碑,则是指由东汉邯郸淳为表彰当时的孝女曹娥而撰写的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会稽郡上虞人,父亲曹盱,以“巫祝”为业,能“婆娑乐神”。在曹娥年满十四岁的五月初五,按乡里习俗,曹盱在江上迎涛神(伍子胥),以保一方平安。江上浪大水急,曹盱不慎落水淹死。由于没见到尸体,曹娥痛不欲生,便沿江寻找父亲的尸体。于十七日后,投江而死。县令怜惜她的义举,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为她写了碑文。而那距离曹娥殉父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九年了,邯郸淳执笔之时,才年仅十六岁,但文采非凡,据说是“挥笔而成,无所点定”,连当时的名士魏朗看到后也直自叹不如,并偷偷毁掉了自己的草稿。

《曹娥碑》得以名扬全国,与蔡邕的评语是有莫大关系的。相传蔡邕因为上书弹劾宦官,而被流放南方,遇赦后,又惧怕报复不敢回家乡,于是亡命天涯,转而来到江浙一带。在会稽的地方志中曾记载,蔡邕夜访曹娥墓,用手摸索着读完了碑文,大赞之余,又在夜色中题上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龙飞凤舞的八个大字,给后世留下了这千古字谜。

4、人物性格的品评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杨修和曹操的言行的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性格,体会《世说新语》“以事见人”的艺术特色。

魏武帝

杨修

谓修曰:“解不”

答曰:“解”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

曰:“黄绢„„”

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提问:)

曹操问杨修“解不”时,他的心态是如何的(胸有成足呢,还是试探性的)?

2)

杨修的一个“解”字似乎太简单了,但从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两者地位的差异,严明的君主关系;杨修深知自己所处的地位;杨修的修养;杨修的胸有成足)

我们可否在这个“解”字前面为他加个修饰语,如果可以应该加什么?(微笑,淡然,茫然?)

3)

曹操说,“卿未可言,待我思之”从中我们又能体会出什么(好胜、好思)?

4)

“令修别记所知”中的“令”又一次强调了什么?(严明的君臣关系))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从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有真心赞美吗?

如果能发自内心的赞美,哪处就可以赞美了?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

(我们可以读出形象化了的两人智慧的差距。此处不是赞美,是感叹。

从中也可以看出曹操不甚宽广的胸襟,)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到曹操和杨修鲜明的性格特征,而这正是《世说新语》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世说新语》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谜面:呀(打一成语)

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

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四、作业环节、给一段文字加上正确的标点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啖一口也复何疑

第五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教案1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土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2.导语。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三、正课

1.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探究质疑: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4.探究质疑: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5.探究质疑: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讨论并归纳: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6.探究质疑:“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喻而“笑乐”。

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7.探究质疑: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8.探究质疑: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 讨论并归纳:可自由发言。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像鹅毛漫天飞舞 像蒲公英子

四、小结

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第二课时

一、预习

4朗读《陈太丘与友期》3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中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个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个朋友就发怒了,骂道:“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想讨好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3.探究质疑: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

(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

(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4.探究质疑: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看法。(1)如探究质疑3、(2)。

(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

5.当堂朗诵这两篇文言文。

四、小结

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世说新语》教案2

【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学习过程】

(由 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步骤可由老师灵活调配,时间暂不做明确规定。)

第一步:自学环节 (解决目标1)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以及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2、学生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雪骤 ( ) 差可拟( ) 柳絮( )

尊君在不( )

第二步:合作环节 (解决目标1、2,)

1、小组长检查“自学环节”完成情况,并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疏通文意。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 )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 )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 )之( )。元方入门不顾( )。

3、翻译重点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1、2)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

②为什么“公大笑乐”? 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倾向?

③七岁的陈纪“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第三步: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自学及合作学习成果。

第四步:拓展延伸(解决难点1)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译文: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就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 (元方)回答道:“他等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 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世说新语》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⑴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⑵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⑶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世说新语》教案4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能够掌握重点字音、词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3.理解文意,作简要分析。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课前

一、课前演讲

教师对学生演讲作简要评论

二、课前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句子是:

4、《钱塘湖春行》中写人的活动的句子是: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

师:我们今天继续复习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至129页——《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复习课文

1、师:拿出本课的复习提纲。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文学常识。

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总结一下。(请一到两名同学)

明确:(投影)①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②作者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③《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2、师:本文有哪些字词的读音要我们重点掌握的呢?在书上找一找填在提纲上。

请一名同学说说。(请一名同学,教师做适当补充)

明确: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3、师:我们再来看看词义方面。请同学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义。

内集:家庭聚会

俄而:不久,一会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相比。差,大概、差不多。拟,比拟

未若:比不上。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相委而去:丢下我就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下车引之:引,拉。

顾:回头看。

4、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本文的`特殊字词。特殊字词包括什么?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等。

首先是通假字,文章中有几个通假字?是哪一个?

明确:尊君在不?不通否

师:找出文中的一个古今异义词。

明确:儿女:课本中指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复习提纲上也已经列出来了,找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

5、师:第五部分,是特殊句式。课文中有哪几个特殊句式呢?(请学生回答)

6、师:课文中的重点词的读音、词义、特殊用法我们都解决了,下面我们把它串起来翻译几个句子,看复习提纲。找同学翻译一下。

三、练习巩固

师:下面咱们做几个题,检测一下我们复习的情况。

(投影)

四、默写加深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1、选自

2、作者

3、《世说新语》分为_________门,主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读音:

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三点字词的意思:

内集:

俄而:

未若:

期行:

舍去: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顾:

四特殊字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然:①公欣然曰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

②然数年恒不一见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日:①寒雪日内集之:①见藐小之物

②吾日三省吾身②下车引之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日中不止,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世说新语》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当堂背诵。

3、理解、体会古人的某种家庭和亲情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

2、难点:目标3。

三、教学设想: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单元两篇文言短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语言文字相对浅显,且具有一定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容易些。因此,设想在以传统的朗读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对本文的学习。

四、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通过,结合课文注解解决生字词。

2、制作几张简单的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篇文言短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两位少年儿童。

二、读准字音,明确停顿:

1、请一学生范读,其他学生作好评析找错工作,并示范自己所理解的读法。

2、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请学生仔细对照。

三、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1、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逐字、逐词、逐句解决翻译问题。

2、请小组代表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其他小组代表帮助解决。遇到班里没人能解释的,教师作解答。对文中重要的字词句,特别是那些常用文言词的用法,特殊的文言句式等,教师应加以强调。

大屏幕出示重要字词句:

(1)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家君”、“尊君”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请一学生全文翻译。

四、朗读训练:

(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五、作业:

1、口头翻译这两篇短文,特别注意重要的字词句。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复习巩固:

1、解释字词。(大屏幕出示)

2、翻译重要句子。(大屏幕出示)

3、检查背诵。

二、齐读这两则短文。

三、启发引导,解决难点:

1、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两则短文大意。

2、《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4、《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5、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6、联系实际谈谈对“做人就要有诚信,讲礼仪”的看法。

四、以这两则小短文为例,简介《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五、作业: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教后反思:

我们觉得这两则短文文字浅显易懂,对学生来讲,似乎并非如此。虽然前面接触过几篇更难的文言文,但毕竟基础差,在结合课文注解的基础上,学生还是无法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来解决翻译问题,最后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完成此目标。

第二课时,诵读安排较多,学生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的讨论非常热烈、积极,从中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人、对事很有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世说新语》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期行》

一、导入: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尊君在不fǒu 陈寔 shí 太丘舍shě去

(2)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期:约定,动词。(今为日期,名词)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过了中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舍:舍弃。去:离开(今义为前往)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歉意。惭:惭愧。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不回。顾:回头看。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1、说说《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你对元方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事件的起因: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事件的经过:陈太丘的朋友失约,元方以礼责怪父友。

事件的结果: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

2、元方答语彬彬有礼,驳斥据礼力争,入门不以为然。可见他是一个懂礼识仪、落落大方的'孩子。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五、当堂训练

讨论: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对吗?(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板书设计】 期行

元方: 聪明 机智 明理 诚信

客人: 无信 无礼 改过

第二课时 《乘船》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懂得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再学习《乘船》(板书课题)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华歆xīn 辄zhé 邪yé

(2)王/欲舍/所携人 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难点,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有一人欲依附: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同行。依附:搭船同行(今义为依托)

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幸:幸而,恰巧。可:肯,同意(今义为可以)

后贼追至: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贼:作乱的人(今义为偷东西的人)

正为此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耳:语气助词,罢了(今义为耳朵)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思考下列问题:

1、〈〈乘船〉〉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觉得华、王二人孰优孰劣,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学生自己复述。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可提示:华的信)

(3)启示:一个人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五、当堂训练

讨论交流:〈〈期行〉〉与〈〈乘船〉〉这两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从写法和主旨两方面来谈)

点拨:

1、写法上短小精悍,但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2、主旨:〈〈期行〉〉讲守时,〈〈乘船〉〉讲守诺,都是诚信方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乘船

难之在前

华歆 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乘 后则救助

船 纳之在前

王朗 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后则欲舍

中心: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世说新语》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

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二、释题

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

2、教师再放幻灯片 ,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组讨论,质疑体会,教师导学

1、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五、生生交流,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

六、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归纳:由“形似”到“神似”!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七、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1、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

(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二)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咏雪

形似——神似

比喻 美的意境

《世说新语》教案8

课文解读:

本文故事性强,对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所以学习起来会很容易。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设计依据: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2.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3.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感悟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和聪明树

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大家猜猜老师想画的是什么?(老师画一简笔画树,树干上的枝叉手面用来写人名,几个直线就可完成此棵树)学生答:树。教师:真聪明!对!这是一棵树,而且是棵“聪明树”!凡是名字被写到树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聪明!我们在小学学到了我国古代哪些聪明少年?请告诉老师,我将把他的名字写到“聪明树”上。像这样的少年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再去认识几位这样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字词识读,理解文意

1.读――学生自读,把握节奏:请大家先自由的将课文读一遍,当你能够流利朗读的时候请举手,最先举手并流利朗读课文的同学,你的名字将被写在“聪明树”上。(待学生举手后请学生朗读,师生订正后并请其他同学评判是否可上“聪明树”。)

2.问――自读提问,词句积累:俗话说,学习贵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学问。现在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看书,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句,如果有请举手告诉大家,由同学和老师帮你解决,问题提的最好的同学,你将是最会提问的聪明学生,“聪明树”上的位置已经帮你留好了!(学生提问,师生互答)

3.背――比赛背诵,培养能力:大家问题提的都很好。老师还想知道我们班上哪位同学最会背书。《咏雪》一文只有六句话,现在请你开始背诵这则故事,当你能的时候请举手,你的名字将会从“聪明树”会背的枝丫上长出来。(学生读书、背诵、上“聪明树”)

4.述――创新讲述,发展思维: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第二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下,不过你想上“聪明树”的话就必须创新,试着用陈元方或友人的口吻讲述。(老师提示故事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样才能讲的生动。讲的.好的上“聪明树”)

三、问题研讨,拓展思维

1.分组讨论一:现在“聪明树”上已有了许多聪明的少年,《咏雪》一文中也有两个聪明的少年,现在如果他们两人中只有一个人可上“聪明树”,你同意谁上?为什么?

2.分组讨论二:第二则故事中友人已下车向元方道歉,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如果失礼他将不能上“聪明树”,你是否同意陈元方上“聪明树”?说说理由。

四、知识迁移,搜理积累

现在“聪明树”的顶端还有两个位置,名字被写到这个位置的人你将是最聪明的。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你。

思考:《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将“纷纷白雪”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还能不能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说的好,你的名字将被写到聪明树的顶端。

五、激情总结

今于老师有幸同大家一起认识了才华出众的谢道韫,明白事理的陈元方;老师更有幸的是认识了我们班上许多会读、会问、会背、会讲、会说的聪明学生!让我们今后每节课都能像今天这节课这样聪明,把属于我们自己的“聪明树”浇灌的更高更大!

《世说新语》教案9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翻译文章。

2、体会《世说新语》二则的寓意,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3、加强对古诗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重点:

准确翻译文章,体会《世说新语》种“以事见人”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了解背景,拓展知识。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临川王集结门客编撰的,它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d的言行风貌和逸事所语的笔记小说。

三、自主学习,探究理解。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3)在重点理解词语基础上,翻译全文。

四、启发思考,明确寓意。

通过读文,你知道文中这两个小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指名朗读以读促讲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讨论:读了这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你应该学习这两个故事中哪些人物的好品质?

板书:

《世说新语》二则

管宁割席

聪明的王宁

《世说新语》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出示课件)

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思考问题:(出示课件)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明确要点:

1、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

2、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此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3、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你认为谢道韫和胡儿的比喻哪一个好呢?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撒盐”这一比喻用得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在空中撒盐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所以说“柳絮”一喻好。

5、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三)归纳主旨: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四)背诵课文,熟读成诵(出示课件,根据情境增强记忆)

三、拓展延伸

你还能想出哪些咏雪的诗句?(积累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渭)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过程与方法: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品读中感受亲情。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多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在项羽的麾下有个将军叫季布,因为他多次围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刘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于季布平时重,深得人心,所以人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藏匿他。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的典故。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今天就来认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小元方是怎样对待他的吧!(出示课题)《陈太丘与友期》。

二、探索新知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节奏。(强调“尊君在不”中的“不”读音)

2、学生齐读已划出节奏的课文。

3、理解重点词语

4、对照重点词语及工具书理解全文意思。

(学生查阅工具书,互相交流,并推选代表讲述课文大意)

5、师生交流,共同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二)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2、同学互相评价。

3、四人为一组合作学习,质疑解惑。小组内解答不了的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归纳问题:(1)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他的反驳有说服力吗?

(2)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1)元方针锋相对,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使得“友人”“惭”最后“下车引之”。

(2)元方是机智聪敏,善辩,懂礼识仪的人;友人是无信、无礼但却知错能改的人。

4、多角度探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出示课件)

明确: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亲。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围绕AB中的任何一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5、按着这个多角度的思路思考下去,你来给故事重新安排情节。

a、元方回答友人的句子可以改为“我的父亲是‘非人’,你与我父亲为友人,那你也是‘非人’啊!”

b、元方原谅了友人,带着友人去找他父亲去了。

三、尝试反馈

1、积累成语:你能说出包含有以下字的成语吗?(出示课件)

2、积累名言。你能说出关于讲诚信、懂礼貌的名言吗?(出示课件)

示例: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

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一切。——(英)玛沃蒙塔古

四、归纳总结:谈一谈你这堂课的收获?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世说新语》教案11

一、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课文导读: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读懂这两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三、题解: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jiān)疏》。

四、掌握下列生字词

yìxíngshěfǒuzāizhòu

无奕女期行舍去尊君在不哉骤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举行了一次家庭聚会,和晚辈们(一起)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jùn)阳夏(jiǎ)(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家庭聚会。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比作空中撒盐。”

⑤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的哥哥的长(zhǎng)子。做过东阳太守。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起在空中飞舞。”谢太傅(听后)高兴得哈哈大笑。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位女子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奕的女儿叫谢道韫,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⑦无奕女:即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⑧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一)评析:文章通过“咏雪”一事,以对比手法,充分显示了谢道韫的聪颖机智。行文简练,语言流畅。

(二)主题思想:勾画了一幅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定一起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②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③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可是)正午已经过了朋友还没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等他走后那位朋友才来。

④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⑤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年才七岁,正在门外嬉戏。⑥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zhǎng)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⑦尊君在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了很久您都没来,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位)朋友就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和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可是)正午您却没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当作人家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位)朋友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就走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屋里去了。

⑩引:拉。○11顾:回头看。

(一)评析:文章以生动的情节,传神的对话塑造了陈元方这位少年的形象。面对父亲的朋友失信失礼,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终使“友人惭”,表现了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机智聪明的一面。对“友人”的刻画也很成功。

(二)主题思想:是写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的聪颖机智的,他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研讨与练习

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第一问:略。第二问:儿女:古义指“子侄辈”,即“家庭中年轻而又辈分低的人”。今义指“子女”,即“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第一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作“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可译作“您父亲,您爸爸”等。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可译作“家父,我爸爸”等。第二问:略。)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常与“而、顷”等连用,可译作“片刻,不久,一会儿”等。欣然:高兴地。然:……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相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代以后才有“准备,打算”的意义。

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约会。委:丢下,舍弃。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略)

《世说新语》教案12

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短文《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导语。'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2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一-牡U,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二)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

2学生交流,归纳。

3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三)学习《期行》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品读。

(1)疏通文意。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重点词语教师予以点拨。

(2)通过讨论,理清故事情节。

(3)同桌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

(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语气、神态,力求绘声绘色,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认真点评)

(4)探究主旨:《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了

(要点提示: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

3创读。

(1)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2)《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全文不足15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探究,可能大多数学生会赞赏元方的做法,斥责'友人'的无礼。如果学生说陈太丘、元方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元方人门不顾'友人,试设想,友人会怎么想或怎么做?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绐同学们介绍了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大家还记得吗?(回顾上一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乘船》,今天,老师既要测试一下你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分小组学习《乘船》,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交流学习方案(方案应有学习步骤的安排,有问题的设计和解答,还可以有疑难问题的提出)。

2选定并修改完善学习方案提交班上交流。

3按照确定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三)设置问题由学生答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的'避'是什么意思?

'幸尚宽'中的'幸'是什么意思?

'王欲舍所携人'的'舍'与'太丘舍去。的'舍'意思一样吗?

'宁可以急相弃邪?'是设问还是反问?

翻译句子(每组推一人抽题答读原句,说译文)。

(1)幸尚宽,何为不可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简答题

(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

5《世说新语》的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能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行为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期行》中的(友人)'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乘船》中的一人求助的动作描写,简直像几幅漫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笔画出来吗?

(四)总结

(五)作业

《世说新语》教案13

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2.导人

3.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4.诵读课文教师教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6.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

7.教师导学

①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第二课时

一、《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二、《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

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世说新语》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反复诵读,品味故事的文化内涵,感受家庭温馨的氛围。

三、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

品味故事的文化内涵,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步骤:

本文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反映了古人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亲情观念。《咏雪》叙述了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突出表现谢道韫的咏絮之才,暗示作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年方七岁的陈纪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了陈纪懂理识义的品质,聪颖机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其中敢于维护父亲尊严,更可以看出其父子亲情。我们今天来学习《咏雪》。

一、介绍《世说新语》及刘义庆。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故事,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刘义庆,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二、教师范读《咏雪》,指明朗读节奏,读准字音。

1、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掌握的字音。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谢道韫

三、学生诵读《咏雪》,初步感知文意。(大屏幕显示全文朗读节奏)

四、讲析全文,

1、注意下列词语的解释。

内集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大屏幕显示全文译文,全体学生齐声朗读。

学生再读课文,感知人物思想感情。

五、合作探究

1、谢家的家庭氛围 如何?

指名学生回答,明确: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和乐的家庭氛围。

你觉得“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谁更好?

指几名学生分别回答,归纳概括,明确: “柳絮”的比喻更好些,有优美的意象“柳絮”,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虽形似而无好的意蕴。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指名学生回答,明确: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 ,我们常说“鹅毛般的大雪”。

如何理解谢太傅的“大笑乐”?

指几名学生分别回答,归纳概括,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拓展引申,你还知道哪些写雪的古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在写作上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描写景物时,我们要尽量选用能表达丰富意蕴、带给读者美感的意象,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更富有诗意,带给读者更多意在言外的审美情趣。

课外作业

课外收集两则有关我国古代少年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并讲给自己熟悉的小朋友听,把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美德传承下去。

《世说新语》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情分析: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3、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

2、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③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下载孔融 世说新语教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融 世说新语教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教案 备课人:审核:初一语文组12-2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过程与方法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感......

    世说新语 教案(精选合集)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文学院 0706 林丰 20071110199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2、 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积......

    《世说新语》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25课,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课文。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

    世说新语教案[推荐]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

    世说新语教案(5篇范文)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22、《世说新语》两则 一.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